心理危機干預 中國的短板

心理危機干預 中國的短板2010-9-17 8:22:10 來源: 南都周刊 瀏覽量: 4939 跟帖 0 條危機干預起步晚、缺乏服務經驗、心理援助團體資金短缺、地方政府積極性不足、心理援助還停留在民間支持的階段......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研究員王文忠先生根據災區心理援助的親歷經驗,為我們分析中國當下在劫難後心理危機干預方面的短板。

  南都周刊記者_齊介侖 實習生 _王鐘的 北京報道

王文忠,中科院心理所危機干預中心主任,研究員。   南都周刊:近兩年,巨災頻仍出現,你也曾親自參與多次災區心理援助,在你看來,中國在災後心理危機的干預上,與其他成熟國家相比,還存在哪些短板?   王文忠:在中國,心理學大規模服務於社會,以前是比較少的,汶川地震是我們第一次介入危機干預。剛到災區時,和其他心理援助單位一樣,有些亂。當時災區心理服務團體很多,但各做各的,方式方法也不同,缺乏協調和溝通,這種遺憾,可能與此前沒有開展過這類大型服務有關係。   四川地震,全民動員,社會各界的救援力量一下到達高峰,是井噴式的,接下來到玉樹地震就比較平靜了,舟曲泥石流就更平靜,心理援助也是如此,四川當時有一千多名心理志願者,玉樹就少了,舟曲就沒幾個人。   南都周刊: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狀況?   王文忠:我剛從日本回來,他們的工作比我們系統得多,阪神大地震已經過去十五年了,他們還在跟蹤,工作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經費有保障。現在,我們這裡,中央對災後危機干預很重視了,可如果各大學和研究機構沒有經費,也很難作出反應。我了解到的情況是,有些心理援助團體是沒錢的,目前在四川的心理工作者,能維持三年的,也就我們一家,北大、北師大逐漸撤回了,在玉樹只有我們中科院心理所。   我個人的體會是,地方上的官員,對硬性指標關注多一些,災後比如樓房、道路、醫院的重建,看得見摸得著,涉及他們的政績,而心理層面的東西,缺乏考核標準,基層政府積極性不足,這是我們工作的難點,所以,現在的中國心理援助,還停留在學術探索和民間支持的階段,不過,我覺得任何一個事情都有一個民間先行、學術先行的過程,政府會慢慢跟進。   南都周刊:你們做危機干預,當地不配合怎麼辦?   王文忠:我們到了當地以後,先要給官員做工作,協助他做一些管理,得到認可後再來開展心理援助。也有不配合的情況,有的地方災後很忙,他們不願意接洽這事,我們就得花大力氣獲得他的支持。   我記得,四川地震災後49天,按照當地風俗,和尚道士都要來,當地政府不同意,認為這是封建迷信,更重要的是,他們怕災民聚集在一起,相互影響會導致群體性事件,但我們覺得,死者「七七」很重要,對災民心理疏導很有意義,我們說服了當地政府就去做了。我們還組織了一些生產自救和聯誼活動,學習書法和繪畫,這都是有心理學原理作依據的。   南都周刊:地方政府部門可能也會組織相關人員在做,他們做的,和你們做的,有怎樣的不同?   王文忠:就效果而言,區別應該不算很大,政府力求穩定、快速開展重建,我們危機干預,也期望受災群眾自立自強,目標是一樣的。   災民一方面很悲傷,另一方面他們又很需要政府賠償,政府不願意讓專業人員介入是因為中國有個傳統,叫家醜不可外揚,政府不願意外部力量協助他們處理與民眾有關的問題,他自己關起門搞來相對簡單一些,因為外人來既是幫忙又是監督,甚至會覺得是牽絆。   作為災區心理援助力量,我們去過不少地方,不是很受歡迎,這是實話。   南都周刊:與地震這樣的大災相比,像南平校園血案,受害者的心理危機是不是更容易受忽視?   王文忠:地震、海嘯等大災難,災民多是聽天由命,因此危機干預尤其重視二次創傷的弱化,因為它涉及人群廣,情況更嚴重,災民一旦覺得災難有人為因素,對政府的不滿就出現了,比如說四川災民提出追究豆腐渣工程當事人。而南平這類犯罪案件,雖然也讓人們關注到了政府責任和社會不公,但有很大不同,這一類案件,二次創傷可能有也可能沒有。但重大天災往往都有二次創傷,對此,政府要做一個積極的信息發布者,而不是消極的應對者。   拿伊春空難為例,其實空難影響到的人數還是相對較少的,包括遇難者家屬、倖存者、空乘人員等,但當地政府可能沒有有效應對當事人家屬和記者們,由此造成的二次創傷,後果更嚴重。

推薦閱讀:

中國詩歌發展史之唐詩宋詞
發生在中國帝王陵地宮入口處的故事
中國坊間生活禁忌大全
名利場里的腐朽與少年中國的新生
鄭永流:實踐法律觀要義:以轉型中的中國為出發點

TAG:中國 | 心理 | 危機干預 | 危機 | 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