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前後的這些心理「信號」,父母須重視
一天天冷起來了。今年北京的大雪來得早一點。兒童醫院裡生病的孩子似乎也增多了。
靜觀育兒後台,不少父母說,孩子自從生病開始,一直到病好了以後,就不像以前那樣乖巧了。生病真的會令孩子的性情大變嗎?今天的文章,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有育兒問題,留言就好。
孩子因為生病引起的「退行」表現
常言道:孩子病一場,嬌氣長几分,說的就是這種退行行為的表現。比如,一旦鬧病了,兩三歲的孩子會表現出啼哭、吵鬧、煩躁、遺尿、拒食或悶悶不樂等;五六歲的孩子會出現恐懼、焦慮、撒嬌、挑剔等現象。這些退行行為給人的感覺就是,孩子鬧病之後變得嬌氣任性,愛耍脾氣了。
孩子生病期間和病癒後的「退行」表現,與父母的過度「照顧」有關係。退行,是指人們在受到挫折或面臨焦慮、應激等狀態時,放棄已經學到的比較成熟的適應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階段的某種行為方式,以滿足自己的某些慾望,是一種被自我用來防止焦慮的防禦機制。
一位媽媽這樣問:
我是一個27個月男寶的媽媽,孩子上個星期發燒感冒了,高燒不退,打了一天點滴,第二天好了,可是自從感冒後他拉粑粑就不知道告訴了,不是半夜往被窩裡拉就是往褲子上拉,我和他爸爸打過他,也和他商量過,講過道理,孩子自從一歲後拉粑粑就一直知道告訴,從沒拉過褲子上,就是現在半夜尿尿都知道叫我,可不知道拉粑粑是咋了,我們現在在農村爺爺家,以前在家都是用坐便器,在爺爺家一直是我把他往桶里拉,可自從這次病後就是不告訴了,這剛剛又拉褲子上了,我也給新買坐便器了,這種情況有一個星期了,我沒辦法了,不知道該怎麼辦了,您幫我分析分析吧,這個事情太令我頭疼了,我該怎麼和他說?
導致這種情況的背景往往是這樣的:孩子生病時,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感覺到很幸福,彷彿回到了更小的時候,但病好了以後,媽媽對自己的關注和照顧沒有生病時那麼多了,所以孩子的行為發生了「退行」,加之生活環境的改變,身邊面孔的變化,孩子為了獲得媽媽更多的關注,會採取比較幼稚的做法來吸引媽媽的注意力,當然孩子並不能意識到這些,也不是故意製造麻煩。對於孩子的變化,一不能打,二不能罵,還要通過小時候曾經鼓勵孩子大便自理那樣引導孩子。想必孩子1歲時,偶爾的拉褲子,偶爾的大便知道叫人,媽媽都不曾打罵孩子,而是更多地鼓勵和引導孩子。另外,因為環境和周圍人的變化,孩子會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媽媽更應該多陪伴、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情感。
孩子突然變得特別粘人、脆弱
由於身體不適,情緒欠佳,病中的孩子哭鬧不止屬於正常現象。父母驚慌失措,一味遷就會讓孩子感到:我病得不輕。這不利於孩子保持情緒的穩定,會導致他們的個性越來越脆弱。所以,父母可以恰當解釋孩子的病情,告訴孩子:「沒關係,很快會好的。」
譬如一位媽媽問:
我兒子快八個月了,前幾天起了疹子,病好了以後,就和以前大不一樣了,變得特別粘我,一刻也不能離開,出門去早教更是見人就哭,根本無法進行,以前可是特別開朗,見人就笑,還願意讓別人抱的,生了次病就變化這麼大,是在心裡上有什麼變化嗎?我該怎麼做?還是孩子都這樣,不用管,過一陣就好了?
其實只要是身體不舒服,孩子的情緒就會受到影響。所以,上面這位媽媽該做的,就是要像平時對待孩子一樣,不把孩子當小病號伺候。如果生病期間爸媽格外遷就孩子,等病好了,孩子會覺得原來自己的無理取鬧也沒什麼。
這位媽媽的孩子8個月大,是逐漸認生的年紀,和媽媽的分離焦慮同時也開始出現,直到1歲半左右才會逐漸好轉。所以,應多帶孩子外出活動,接觸同齡小朋友,開闊孩子視野,同時給予孩子無條件的愛,這樣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緩解孩子分離焦慮的狀況。
孩子生病,父母都會產生焦慮、擔心、煩躁等負面情緒。孩子對於疾病的了解是非常少的,但孩子最會「察言觀色」,通過聽父母說,和觀察父母的表情來了解自己患病的輕重。所以,父母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在生病期間和病癒後的情緒。因此,當孩子生病時,父母既要重視孩子的病情,又要盡量不動聲色,在孩子面前不要顯得過於擔憂、焦慮,更不要太把孩子當成「病號」去對待,事事包辦替代,生怕孩子體虛累著,曾經已經建立起來的良好的行為習慣,也因為對於「病號」的遷就而廢弛。
孩子害怕看病、打針、吃藥怎麼辦?
如果孩子有過痛苦的吃藥、打針經歷,再到醫院看病時就會本能地就會恐懼醫院、醫生、打針、吃藥等一系列治療工作。這時如果父母通過威脅、哄騙、利誘等方法對付孩子,反而會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更大的創傷,更加恐懼治療。更嚴重的是會喪失對父母的信任。孩子在恐懼和不信任的狀態下,很難表現出好的情緒情感,脾氣也會越來越大。
另一方面,對孩子來說,醫院是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醫院的設施、醫護人員的著裝,都和平時見到的不太一樣,檢查、治療的過程,也大大改變了孩子的生活方式。他們往往因此感到茫然,無所適從。年齡小的孩子會感到恐懼,大哭大鬧;大一點的孩子則表現為焦慮不安。所以,不是孩子生病後變膽小了,而是這些新的事物讓孩子感到了害怕。打針遊戲讓孩子不再有醫院恐懼症。陪孩子在家裡玩看病打針的遊戲,從挂號、就診、拿葯到消毒、打針、輸液、拔針,有能力的媽媽還可以買來專門的玩具膠帶,打針留下的管子、藥瓶什麼的這個遊戲讓孩子熟悉醫院,打消對醫院的陌生感和恐懼感,等到孩子真的生病要去醫院,也不會哭鬧了。
患病過程中會碰到吃藥、打針等一系列問題,父母應及時表揚孩子在病中的良好表現,以起到正面強化作用,這對孩子意志力和勇氣的培養也有好的作用。
對病期孩子的過度關愛,只是在彌補父母自己的內疚感,對於孩子的身心康復一點用都沒有
一位家長焦慮地問:
寶貝最近感冒發燒了,這次病情比較嚴重。怎個人都大變樣,嬌氣又愛哭。讓她穿衣說不,讓她吃藥說不,讓她洗臉說不,讓她幹啥都說不,末了還要大哭特哭。不把嗓子哭啞不罷休。靜姐,這是什麼節奏啊?真想原來那個乖巧懂事又聽話的乖寶快回來。
孩子生病時往往依賴型較強,希望父母時刻守護在自己身邊,並且容易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比如多看電視、多吃糖果等,這些無理取鬧的要求,擱平時,肯定是會被父母拒絕的,但在生病期間,很容易因父母的同情、心軟而得到滿足。
父母滿足孩子諸多不合理要求背後的心理動機是什麼?父母肯定知道這些要求並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康復,但很多時候會因為自己日常對孩子的陪伴少、對孩子過於嚴苛等內疚心理,在孩子看起來很可憐的生病階段予以滿足,無形中既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又彌補了自己對於孩子的愧疚心理。如果對孩子的要求把握不當,很容易使孩子在病號後出現任性、耍賴等表現。所以,父母要和孩子明確哪些要求可以滿足,哪些要求不能遷就。很多孩子病癒之後會帶來一系列後遺症,如:不願獨自睡覺,挑食、脆弱,以自我為中心等。究其原因,是父母在孩子生病中孩子生病期間護理不得法引起的,其實,在給予病中孩子更多關愛的同時,還是要把握好「度」,只有這樣才會對孩子產生積極的作用。
父母對孩子的情感關懷是必不可少的,但可以通過一些積極的、正面的方式去實現。比如,通過和孩子聊天、講故事、玩一些安靜不激烈的遊戲等方式,轉移孩子在生病期間對不適癥狀的過度注意,讓孩子的病中生活變得豐富一些。這些都會使孩子多一份堅強,少一些退行行為。更可以通過更多的言語鼓勵、擁抱等肢體接觸來給予孩子精神方面的正面支持。但是,對於「不買玩具就不打針」,「只要媽媽喂葯」,「病好了也不去幼兒園」等無理要求,要溫和並堅定的拒絕。
如果沒有控制,對孩子進行過度的照顧,往往不是孩子的需要,是父母的需要,還非常有可能勾引孩子學會一個糟糕的本領:用反覆生病去獲得特殊待遇,拿自己的「脆弱無力」去配合、滿足父母「照顧」自己的欲求。
孩子病癒後已經出現這樣的問題了怎麼辦?
通常,孩子病好後,只要大人堅持讓他恢復病前的作息制度和規律,堅持按照病前的規矩要求他,孩子的嬌氣任性是可以慢慢矯正過來的。關鍵是調整關注的時機,孩子任性的時候不去批評指責,溫和接納他的情緒,堅定堅持應有的規矩。等到孩子表現正常時,再予以及時認可、鼓勵。
當然,矯正不能操之過急。有些父母在孩子生病期間百般嬌寵和縱容,等孩子病好之後發現其行為已難以管教,又立即變得嚴厲起來,這樣做是不合適的,只會擴大親子衝突。
所有父母都需明白,孩子生病是常事。生病以後的退行、粘人、脾氣壞等,也很常見。這個過程中,父母最該做到的,就是處理好自己的焦慮。不焦慮的父母,才能給孩子安穩踏實感,如此才能夠確保孩子安全感建構順利進行。也唯有好的安全感,才能夠幫助孩子們輕鬆度過生命里大大小小各種挑戰。
羅靜老師關於安全感建構的一集脫口秀視頻,最後也一起分享給大家:
【驚喜】讀完文章心裡感觸多多?想說不同意見?還是……嗯?只想賣個萌?在文章下面寫出你的評論,每周都能拿到精選繪本和育兒書哦!
評論有獎丨告訴你一個每周都能拿到繪本的辦法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人時刻都用最大的惡意揣測別人,用提防的心態看社會?
※為什麼前男友在別人面前很裝著對我念念不忘,其實和別的女生搞曖昧,裝自己被我傷害的很深,這是什麼心理?
※不相信任何人是心理問題嗎?
※你有哪些因為手賤而造成不可挽回損失的經驗?
※一個人的心機可以深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