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而能現------劉立千居士文集

空而能現 劉立千

大圓滿頗似禪宗,但不盡同。現在以《空而能現》為題做個比較。

譬如禪宗說「心性本來空寂,本無一物」,又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壇經》l0),這個「生」字可作「現」字體會。即說心體空寂,何以空而能生萬法?禪宗的答覆是「世界虛空,能含萬物色相。世人性空,亦復如是。善知識,自性能含7y"法-是大,萬法在諸人性中」(《壇經》18)。

禪宗又說自性體如虛空,能含萬法,名含藏識(禪157)。這說明萬法是客觀存在,非是自性直接所生,生萬法之親因即為阿賴耶識,它含攝在自性之中(《壇經》l8,19),但阿賴耶之根為自性,故說自性能生萬法。何以能生?壇經說這含藏識若起思量即是轉識(起用):生六識,出六門,見六塵,如是之十八界,皆從自性起用(《壇經》92)。十八界概括宇宙萬有,總是不外色心二法,皆由自性轉識阿賴耶之用所生。阿賴耶識是真性之用,這說明空而能現,是自性之妙用。圭峰大師亦說:「真性無相無為,體非一切,謂非凡非聖、非因非果、非善非惡,然即體之用而能造作種種,謂能凡能聖、能現色相等」(禪意148)。心的作用能現萬法,不可思議,但仍未說明抽象的無相的「用」何以能現有色相的萬法。他們把能現萬有形相都歸在「念」字上,如說:「四聖六凡均從心起,而且只在當前一念」。念似是無相和抽象的,其實,念就是心靈放射的一種能量,能量即光明,只是不提光明而已。

大圓滿是密宗,也說空而能現,如《金剛薩多心鏡續》說「其體非一切,一切皆能現」(《虛幻休息》22),這指能現的是本性光明。又說「體空而又明分不滅」,這明分也指的是光明。所以這等於說空而有明,明而能現,即在空和現之間加個明字。明即本性光明,光明是覺性本身所具之性能,非從外來。光明是色,屬覺性之相用,稱為元成,是天然成就的,作為現源,能現輪涅萬相。

覺性有體、相、用三分。覺性之體空寂,並非頑如木石,它是智慧之體,有三智:

一、體作為本凈智,有空明二分,明分為本性光明之用(《句義藏》199),稱為空明自然智,故心性不是畢竟空。

二、相有持相智,覺性體空,非空空洞洞,而有本性光明,住有五大、五光、五身等,或稱元成智。本性之現源光明的根子,就在法身中,稱為深明妙色之現源(《句義藏》911)。空明之體為真空,即體之用為光明,稱為妙有。覺性之性光明為覺性之妙用,為五大種之自現光明(《句義藏》200),是覺性之精英,明現不滅(《句義藏》11)。現由明起,這是法性本然(《仰底》909),即自然的規律。外境之顯現,內心之活動,無不是光明能量之顯示(《虛幻休息》22,57)。光明有持相智,攝持諸佛之身智德相,阿賴耶識是它的變相,其種子也含攝在於此中。

三、用有大悲普現智,與本性光明同作現源.能將輪涅萬有顯現出來,成為萬有顯現之根,能聯繫萬有(《句義藏》8,203,207)。光明雖能顯現萬法,但非能生萬法,生萬法之生因各有因緣。

體空分是無相,無可指認,本性明分是有相,有相才能顯現輪涅萬有。此空而能現之理即在光明之上。光明雖能現萬相,但其所現均無實體,如空中虹彩,只是明現之空色(《句義藏》21)。且所現萬相,既在心中明現,為心所知,除心而外再無有餘,故不可得,然心亦不可得。

一切皆不可得,那麼妄現依何而現?是依光明而現,光明所現雖然如幻,但能現之光明現源是有,幻妄系依光明而有,由於含藏在光明中的五光受無明干擾,與其相應遂顯現妄相(《虛幻休息》77)。故一切妄想皆由不認識五光而起,現源本色亦有被污成為不凈,故現出五蘊、五煩惱、五根、五境等染污妄相(《虛幻休息》47)。然諸妄相之源,亦不出自然智慧(《句義藏》22)。若能認識自性,則迷相非有,惟本性五光。五光本清凈離垢,妄想息後,光明恢複本然,又自現不滅,這是法性。如未能認識光明,只要知道無論染凈所現,均是出自本性,即一真法界,對之不起美惡分別和愛憎取捨。其性平等,輪涅不二,真妄不二,則可圓融無礙,任運自在。若認識光明,則把一切顯現可轉成遊戲和妙用。

故應承認光明是有,否則若只承認法身空寂、無有光明之用,則不能起現報化二種色身。空性中若無妙色,法身成為無有作用之死空,則法身斷滅。空而能現,因有光明,乃為中觀之真諦(《虛幻休息》24)。法身是空,報化身是色,空有、色心必須雙融不二。宇宙萬法可以總括為色心二法,體空是心,光明是色(物),空明本是一心之體用,故說為不二元成。大圓滿認為空有、色心、真妄、體用等皆是一體,此體是非心非色(物)、非空非有的。心體空非有,不落常邊;光明有非空,不落斷邊。故非空非有正符合遠離斷、常、有、無四邊之中觀正見。

眾生有佛性,佛性就是本性光明,而且就在眾生身中。眾生身中的脈、風、明點,均是光明經行之道路和住處,這些脈、風、明點在父母生我身時就有。故大圓滿特重光明,強調既要悟到心的空分,也要悟到心的明分,所以才有以光明為道之修習方便。通過觀光親見光明自現,智慧境界化為光明,身(色)心獲得雙雙解脫,這就是大圓滿與禪宗最大的不同之處。禪宗不重視光明,認為光明皆是光影門頭事,因此則無修報化二種色身之方便。

以上所談,空而明,明而顯,是指覺性從體起用。若收用歸體,則元成之明分(相,光明)、現分(用)皆收入法身,即入於空明離戲的本凈之大空了。

推薦閱讀:

唐代詩人白居易手跡《白氏文集古抄殘卷》
般若心經念佛說1-凈空法師文集選讀-法師推薦
經典美文集錦(三)
惟因老和尚文集——《六祖壇經》講義(14)
名家文集·史鐵生文選

TAG: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