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北非變局及對中國戰略機遇的影響(葉海林)

更多精彩專業軍事內容,期待你的加入!中東北非變局及對中國戰略機遇的影響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員 葉海林  首先聲明一點,我個人反對用「茉莉花革命」這個詞來概括當前中東北非的問題,使用這個概念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西方媒體,我們國內把這個概念借用過來,是有一些問題的。中東北非的政局變更能不能被稱為革命,現在還不能定論。所謂革命是用一種政治制度取代另一種政治制度,比如孫中山領導的推翻清王朝統治的民主鬥爭是革命,而清朝取代明朝不是革命。22個阿拉伯國家中差不多有一半出現了比較大的問題,形勢比較穩定的是一些比較邊緣化的阿拉伯國家,或者是一些已經亂得沒法再亂的阿拉伯國家。那些曾經被人們認為在阿拉伯世界中狀況比較好的國家,現在紛紛出現比較大的問題。  中東北非變局的深層原因分析  我們先梳理一下中東和北非阿拉伯世界最近發生了什麼,原因是什麼,未來會怎樣,中東和北非形勢的發展將對全球秩序產生怎樣的影響。  目前,我們國內主要還是從民生的視角去看突尼西亞,比如談到突尼西亞發生的問題時,往往會說失業率很高,貧富差距很大,官僚腐致很嚴重,城管執法粗暴等。突尼西亞出現問題的原因不止這些。  首先要明確一點,突尼西亞的變亂跟其政治制度和對外政策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經濟問題。長期以來突尼西亞的經濟主要依附歐盟,突尼西亞是歐盟的度假村或遊艇集散地。突尼西亞的港口停滿了白色的小遊艇,上面擂著各種各樣的國旗,歐洲很多中產階級在本國養不起遊艇,就跑到北非買一個,夏天他們就到突尼西亞度假。突尼西亞的經濟基本上是度假經濟,它是個600萬人口的國家,每年的遊客超過600萬人,這樣的情況維持了很多年。突尼西亞經濟的高速發展就是靠旅遊經濟帶來歐元的流入,國內14%的人口從事直接為歐洲人提供服務的行業,而不去工廠和政府機關,因為在服務業工作待遇更高。從2008年開始,金融危機後歐洲經濟不行了,那些遊艇紛紛開始掉漆、腐爛。  突尼西亞看似一夜之間發生的變亂實際上經歷了兩年時間的累積,歐洲人不來了,失業率就上來了,依附經濟的模式一旦不能持續,人們的不滿不是指向歐洲,而是指向了在突尼西亞統治了20年的本·阿里。突尼西亞的公民教育水平非常高,城市化水平也非常高,大批的大學生失業後就變成了城市貧民,他們無事可做,就形成了這一輪的動蕩。這次動蕩實際上是全球金融危機的結果。一個600多萬人的國家,又是這樣一個依附經濟的水平,無法建立自己獨立的工業體系,也沒有辦法形成一套能夠抵禦金融危機的經濟避險機制,最後出現了問題。  突尼西亞出現變亂後,很快就通過互聯網傳導到了埃及等別的地方。  埃及的問題主要不是由金融危機造成的,它的社會問題以前就有。金融危機期間埃及經濟受到的損傷並不大,因為埃及的收入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一是蘇伊士運河的過河費。這筆收入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大,因為在金融危機中受傷害的主要不是實體經濟,船上裝載的貨物穿越蘇伊士運河的頻率並沒有明顯減少,埃及這部分收入是比較穩定的。二是僑匯。大量受過良好教育的埃及白領在阿拉伯世界其他國家工作,特別是在沙特、科威特當家庭老師、工程師甚至是城市管理者,他們的外匯支撐了埃及的國民經濟運行。三是美國的貸款,就是美國的援助。這三部分收入的減少幅度都不是特別明顯的,埃及的銀行系統在整個金融危機期間也是相當穩定的,沒有遭遇特彆強大的衝擊。但是埃及一直有一個特別大的隱患,即政權的合法性問題。  在廣義的中東有4種政權。一是君主制國家,比如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卡達、巴林。這些國家是王權政體,不承認人民主權,要想使這樣的政權發生變動,就必須發動一場革命,這需要非常大的社會成本,這在阿拉伯世界時機還不成熟,想推翻阿卜社拉在沙特的統治是不太容易的。那麼反過來講,像沙特這樣的國家鎮壓反對派,心裡也沒有什麼負擔,因為國王的警察要效忠於王權。  二是軍人統治的國家,以埃及為代表。這些國家名義上是民主的,實際上卻是強權主義的國家,統治者全是軍人出身,名義上實行的是民主制度,這些國家的問題就是統治者權力的合法性不足。這些國家政府權力的合法性來自於政府的效率,就是說政府能給老百姓帶來很多實惠,政府能夠讓百姓的日子過得不錯,百姓就不去討論為什麼一個領導人30年都不下台。但作為民主國家,其憲法規定了政府不能反對主權在民,那麼穆巴拉克作為埃及人民敬愛的領袖既不是國王也不是宗教領袖,憑什麼統治埃及30年?而且統治了30年之後,還要把政權交給自己的兒子,這就立刻造成了埃及政權信用體系的崩潰。  三是基本上建立了民主制度,民主的價值觀念不怎麼遭遇挑戰,大家輪流坐莊,如土耳其,可是這樣的國家的穩定和效率都很成問題。這類國家在中東特別少,從廣義的MSL世界來看,這類國家也不多。  四是神權政治國家,伊朗就是這樣的國家。伊朗統治者的合法性來自於真主,不用多商量,那是神決定的。在所有政權的合法性中由神決定的政權合法性的自身邏輯最強。伊朗的問題在於它是一個雙重的少數派政權。第一個少數派是指伊朗不是阿拉伯人國家,而是中東唯一的波斯人國家,所以它相當孤單,這種孤單就使它有一種非常強的防衛心理。伊朗從立國到現在6000年來,一直在跟周圍的國家打仗。它必須是特殊的,才能生存,如果很一般,這個國家的生存就會存在問題,這是它的民族問題。第二個少數派是指伊朗是全世界唯一的什葉派MSL國家。這兩個少數派的身份就使得它對自身道路的堅持是超越一切的,伊朗如果是一個世俗的、民主的走西方道路的國家,它就什麼都不是,這一點伊朗人想得很明白,所以伊朗的神權體制很穩定。  政權體制最不穩定的就是埃及那種強人政府,埃及還有另外一個更大的問題,就是穆巴拉克政權合法性真正醫乏的最主要原因是它的對外政策出了問題,在整個阿拉伯國家中,只有埃及和約旦兩個國家承認以色列,但約旦是國王政權,穆巴拉克統治的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國口如果是阿拉伯人,就必須支持阿拉伯人的事業。埃及的問題恰恰在這裡,它是阿拉伯人的國家,但不支持巴勒斯坦,而是支持以色列。  對於埃及的公民來說,自己首先是阿拉伯人,然後才是埃及人,可是穆巴拉克的政策是首先要埃及公民承認自已是埃及人,至於是不是阿拉伯人他就不管了。假如穆巴拉克用30年的時間把這個道理給老百姓講清楚,那也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問題是用了30年的時間也講不清楚,因為還有一個宗教的因素在那裡,被壓迫的巴勒斯坦就在它的門口。所以埃及始終處於這樣一種邏輯上和情緒上都自我矛盾的狀態,這種狀態如果控制得很嚴格,也不會出問題,一旦出現風吹草動,穆巴拉克政府的合法性就立即被質疑,這就是此次埃及土現動亂的深層次原因。  穆巴拉克政府是怎麼倒的呢?這裡我們要說到美國因素。美國在出現動亂的第一時間做了什麼呢?什麼都沒做!美國寄希望於穆巴拉克自己解決問題,因為美國知道自己在埃及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都不得人心,所以不願意在動亂一開始就表態。但美國犯了一個戰術性的錯誤,美國可以不公開表態支持穆巴拉克.但應該派一個特使去見穆巴拉克,讓埃及的執政集團認為美國是支持穆巴拉克的。美國是否這樣做,對街頭的MSL兄弟會和反政府民眾采說是沒有影響的,但美國沒有採取動作對於穆巴拉克周圍的軍官卻是有影響的,他們意識到原來美國不是一定要支持穆巴拉克的,於是池戶就會想自己能不能取而代之。所以我們看到埃及軍方很快就公開表示絕不向民眾開槍,從那一刻起穆巴拉克就完了。他的軍隊公開說絕不會為了政府向人民開槍,就是在告訴反對穆巴拉克的人可以隨便鬧,穆巴拉克最後只能下台,因為他失去了最有利的一個屏障—軍隊。  按照穆巴拉克的想法,他顯然是想開.槍的,這也是專汁么美國沒有派人去支持穆巴拉克的原因。因為美國也想到了這一點,如果美國表示了對穆巴拉克的支持,穆巴拉克一定敢開槍,一旦槍聲響了以後美國怎麼辦?美國不可能公開支持一個向表威者開槍的政府。如果奧巴馬政府這麼做了,奧巴馬自己在國內就將面臨很大的問題,這是美國國內政治的需求,而不是說美國人有多高尚。現在卡扎菲再給美國送多少禮物,美國政府也不敢支持卡扎菲了,因為卡扎菲已經開槍了,這是一個不可調和的政治姿態。美國這時候必須為了自己的價值觀去犧牲自己的利益。全阿拉伯世界的人看到,穆巴拉克都能下台,那他們國家的統治者也不怎麼樣,所以就起來鬧吧。  中東很多王權國家的政治形態沒有任何吸引力,沒有人喜歡他們,他們的價值觀念和統治方式不足以平衡伊朗的影響,遜尼派MSL就希望用埃及的強人政治來平衡伊朗的神權政治。突尼西亞、埃及出現動亂後,伊朗很高興,他小心翼翼地在各個地方鼓動什葉派MSL起來鬧事。所以我們看到繼埃及之後連續幾個鬧事的地方就不再是民眾和政府之間的問題,而是兩個教派之問的矛盾。  比如巴林75%的人口是什葉派MSL,但統治巴林的國王家族是遜尼派MSL。葉門北部的一大片什葉派MSL控制區也在鬧事。在利比亞東部城市班加西製造騷亂的那些人就是什葉派。這些衝突不再是街頭的民眾和警察的問題,而是兩支軍隊動槍動炮,這就不再是內亂,而是內戰。  在穆巴拉克逃離首都不久,伊朗派了兩艘軍艦穿越蘇伊士運河進入地中海,到以色列家門口擺威風。這是3}年來的第一次。伊朗這樣做就是在表威,一是鼓舞了所有的什葉派MSL,二是對遜尼派MSL產生了一種極強大的心理效應,這對後來形勢的影響就非常大。以現在的情況看,中東變局特別有利於伊朗。  中東變局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就目前掌握的情況看,美國沒有策劃這件事情,從突尼西亞開始,到巴林、利比亞,沒有一件事是美國策劃的。美國在這個過程中也沒有表現出太強大的干預能力,它想做的事也做不到,比如在埃及的問題上,它最初想保穆巳拉克,沒有做到。現在退而求其次,美國希望保留一個沒有穆巴拉克的穆巴拉克政權,能不能做得到?要到9月份之後才知道結果。  根據美國的利益要求,在中東絕對不能出現一個民主國家,因為美國非常清楚中東的任何一個民主國家,特別是阿拉伯世界真正的民主國家一定是反以色列的國家,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不可能出現一個阿拉伯人民投票選出的政府親以色列,所以美國才想辦法去延長穆巴拉克政權。  利比亞曾經是一個反美反得很強烈的國家,但2003年美國打尹拉克以後,把利比亞給嚇壞了,利比亞把自己的核反應堆拆了去乞求美國不要打它。卡扎菲如果跟美國硬頂到底,利比亞就是阿拉伯世界或北非一個非常強有力的政權,它一旦屈服了,就什麼都不是了。如果一個國家足夠強大,可以選擇成為美國的盟友或是美國的敵人,如果足夠弱小,只有選擇成為美國的敵人,才能在這個世界上為人所重視,否則就會被徹底邊緣化,這就是現實政治的邏輯;對美國來說,在朝鮮半島_L朝鮮是重要的,在加勒比上只有古已是重要的,其他國家都不重要,道理是一樣的。  現在對美國來說,如果卡扎菲垮了,新上來的政權不見得比卡扎菲更壞,如果新上來一個堅定反美的利比亞政權,特別是勾結了基地組織的,美國剛好在中東找到一個真的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美國一直需要一個這樣的敵人。如果利比亞的反對派沒有上台,卡扎菲把騷亂壓下去了,美國剛好藉機打擊卡扎菲,孤立利比亞。下一步,西方強權很可能打卡扎非,事態會更複雜。  但由於美國沒有挑頭干預利比亞,使整個中東地區看到了美國力量的有限,這就會有無數的人被激勵起來。如果美國第一時間把利比亞的事情壓下去,或者把埃及的事情壓下去,那大家可能都不敢動了。美國不怕出現另外一個帝國挑戰自己,因為可以動員國內的全部力量跟它打。美國怕邊緣地帶的這種搗亂,一打就服,一走就亂,不斷地去消耗美國的力量,而且挑戰美國的尊嚴。美國現在中東真正的考驗就是威信的考驗,1990年沒有一個阿拉伯國家敢跟美國人說「不」,因為美國在打伊拉克,2003年也沒有人敢。為什麼現在大家都敢了?   我們現在就可以說,美國在中東的窘境才剛剛開始。現在美國只是不知道怎麼辦,但美國可以想辦法「換馬」,沒有穆巴拉克了,看看埃及的軍政集團行不行?美國的政策還是支持現政權,去壓那些反對派。美國認為還能控制住自己的棋盤,可是也讓敵對方面認為有時間慢慢跟美國磨。  美國在中東最大的一個困境就是,美國在中東不能搞民主化。因為一個民主的阿拉伯國家,一定是反以色列的國家,而美國必須保證以色列的安全,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的。  美國在全世界有四個戰略目標。一是要保證美國本土的安全,所以不能再有本·拉登了。二是在全球範圍內不能再出現一個像蘇聯那樣能夠直接在武力上挑戰美國的軍事強國,所以美國把日益強大的中國作為安全對手,一定要遏制中國,除非中國自廢武功,即使如此美國也不會放過我們,因為中國塊頭太大,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三是美國要保證自己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脅,而它很大的海外利益就是以色列,所以美國在中東有個邏輯上的自相矛盾。就是在價值觀念上支持民主,但在現實利益上必須捍衛以色列,這兩點美國調和不了,所以美國在中東還會長期陷入這種糾葛。四是美國要在全世界輸出民主,美國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假定,就是一個民主的國家必然是一個親美的國家,美國人這麼想,想了好幾十年,直到最近中東北非出現了大問題。  前面談這麼多就為了說明一件事情,這一系列的阿拉伯世界的變亂是叫民主革命還是民族解放運動?在我看來,它更多地是一次民族解放運動,就是要結束以美國為主導的中東地區政治秩序,而不是單純向本國的統治者要權利,這是當地民眾的主要訴求。  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取決於統治階層是否支持它,美國在埃及支持穆巴拉克,在沙特支持阿卜杜拉,在科威特支持埃米爾,老百姓把對統治者的怨恨轉移到了美國身上,這就使美國在中東非常不得人心,這是美國面臨的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在過去的30年中,美國數次要從中東抽身,把戰略重心轉移到西太平洋地區,但是都沒有成功。只要美國在中東的壓力稍一放鬆,那裡的人就鬧事,美國就不得不回到中東。1993年前後,美國忙於慶祝「冷戰」的勝利,覺得天下太平了,結果伊拉克跟科威特打起來了,一下子把中東局勢打亂了。2001年美國覺得中東問題基本上擺平了,準備調過頭來對付中國,那幾年中美之間出現了台海危機、撞機事件等問題,結果本·拉登鬧了一下,來了個「」911「」,又把美國拽回到中東。201。年美國又一次把戰略重心調整到西太平洋地區,打算重返亞洲,剛在黃海搞了一些聯一合軍事演習,現在中東又亂了,美國又得回去  美國是一個全球帝國,它要控制全世界所有地方,這是美國在「二戰」以後形成的一種國家戰略,「冷戰」以後達到了頂峰。但問題在於,美國的力量稍微一衰弱,美國的控制就要隨之放鬆,那些最不穩定的地方就會「漏氣兒」。如果美國是一個離岸平衡者,對全球事務的介入沒有那麼深,就沒有必要投入那麼大的精力。但美國的問題是,做為一個全球控制者,要在任何一點上都保持絕對優勢,那麼美國的力量是不夠的。只要美國的力量下降,它的控制就會出現千瘡百孔。  如果現在出現一個敢於向美國宣戰的國家,美國一定能傾其全力把它打敗。中東的問題是不斷有一些小國家跟美國磨,即使是美國這樣強大的國家,時間長了也承受不起。近30年來,中東在不斷地消耗美國的力量。美國在中東的真正利益是一個尊嚴問題,以色列對於美國很重要,但不是致命的。如果沒有了以色列,美國在中東的生存空間或者迴旋餘地會更大,但問題是不行,這是美國國內政治的問題,美國必須要堅持下去。以色列在1948年建國,特別是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以後,長期以來都是美國的戰略紅利,即美國在中東有一個前沿地帶,有那麼一支僱傭軍,以色列不斷地打阿拉伯人,阿拉伯人打不過以色列,只好去求美國。現在阿拉伯人根本沒有再去挑戰美國的野心,而且蘇聯也不存在了,但美國不得不繼續支持以色列,阿拉伯人對以色列的憎恨,對美國來說已經成為戰略負擔,想擺脫還擺脫不掉。  在這種情況下,中東對美國而言既不存在致命的威脅,又不能完全抽身不管,利益半徑和成本半徑之間有一種邏輯上的矛盾,投入非常大,產出非常小,這是美國在中東的窘境。  將來中東還會亂上幾年,伊朗的勢力會做大,我們要考慮到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伊朗的核計劃。如果美國再在這個問題猶豫兩三年,伊朗的核問題將成為一個不可遏制的問題,因為伊朗一旦擁有了核武器,中東只會更亂。其實美國人很明白,伊朗的核武器不是瞄準美國的,而且伊朗要核武器也不是為了威脅美國,而是為了威脅那些阿拉伯人。  美國擔心的問題是,伊朗擁有核武器之後會在中東地區引起連鎖反應。如果伊朗成為一個核武國家,土耳其、沙特和埃及很可能也會提出同樣的要求,這樣就會產生一個中東核擴散問題,這個問題直接影響到美國最基本的戰略安全,就是美國本土要絕對安全。如果在一兩年之內阻止不了伊朗擁有核武器,那麼伊朗擁有核武器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在美國的中東戰略中,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已經錯過了武力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時機。   中東北非變局對中國戰略機遇的影響  中東北非的變局對中國的戰略機遇來說是利大於弊的,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原本在亞丁灣水域的「徐州」號導彈護衛艦穿越蘇伊士運河進入了地中海,為運送自利比亞撤離的中國公民的中外籍商船提供護航。3萬多名中國公民主要自海上撤離,其中相當一部分在抵達第三國後將乘坐中國空軍的伊爾一76運輸機返回祖國。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還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挑戰,要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將如此多的同.飽從距離祖國萬里之遙的動蕩地區擻離。從發出撤離通知、人員初步集結、制定撤退路線、登船管理、後勤保障,一直到安排航班乘坐順序,將數以萬計的建築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學生、廚師以及他們的妻兒老小,從陸地、空中和海上撤退,其組織難度和對技術力t的要求不亞於打擊一場中等規模的低烈度武裝衝突。而在此前,中國海空軍事力量還從來不曾在海外大規模聯合執行過非戰鬥軍事任務。  僅就「徐州」號上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對在槍炮聲中飽受煎熬的同胞所能產生的鎮靜作用而言,這次海空武裝力量接力行動就足以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據單獨的一頁。對於海外僑胞來說,這恐怕在僅僅數年前還是不可想像的。  然而必須承認,這次從任何標準衡量都應該給予高度評價的人道主義非戰鬥軍事任務之所以能夠得到實施,一定程度上是得益於一個「偶然」因素,那就是中國海軍「剛好」有一支反海盜護航艦隊在距離地中海不遠的亞丁灣執行任務,「剛好」「徐州」號可以從護航編隊中退出執行其他任務。否則如果從湛江出發,七天能到印度洋的入口,再過七天才能經印度洋的出口進入紅海,半個月之後再去護航還有什麼意義呢?  倘若從這一角度觀察,與其說此次軍隊參與撤離行動,顯示出了我國國家實力的強大和軍事實力的增強,不如說某種程度上也突顯了一些「軟肋」。如果不是因為反海盜,我們的軍艦就不便在印度洋活動。我國在印度洋上或者在任何一個遠離中國本土的地方還沒有一個海軍的錨地,沒有全球性的軍事存在,也就無法有效地保護我國的海外利益。  我國的產業結構決定了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企業走出去仍將主要依靠勞動力優勢以及技術優勢。雖然中國資本輸出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但未來一段時間以內,中國經濟全球化、中國企業走向世界仍將表現為千千萬萬組織嚴明、訓練有素的勞動大軍走出國門,走進沙漠叢林荒原高山,去開闢通路、開發資源、開拓市場。我國的利益已經是全球性質的,並且是以人的形象體現出的,而不是以資本的形象。這就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在利益遭到威脅時通過現代金融網路以數字形式保住我們的資本,也不可能單純依靠國際規則確保我們的利益。維護富有中國特色的全球利益、物質力量在全球範圍內的存在,其重要性應該不低於我們在制定國際規則方面的話語能力。概言之,有大量中國公民創造財富的地方,其現代技術條件下可快捷到達的範圍內,必須保持中國軍事力量的有效存在。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現實要求。  當然,這種軍事存在會在一定時間一定範圍內引起一些聲音約反彈,諸如中國應該「埋頭把自己發展好」,再去追求海外軍事部署的短視思維。實際上,以今天中國的經濟規模,「埋頭」本身就已經不可能「埋頭」還想「發展」更是一廂情願。國際上還有所謂』『中國軍事擴張與威脅」的雙重標準在叫囂,難道在利比亞撤離氣員問題上·中國不派出「徐州」號而向美國駐那不勒斯海軍司令部求援才是』『乏貴任地動用海軍力量的做法」?恰恰相反,「徐州」號的挺進是最負責任的海軍力且使用。中國租用的船隻還搭載了大量第三國僑民·我國的撤僑行動不但是對自己負責的,更是履行了一支新興海軍勺量對全世界的責任。  為什麼這一次中東的變亂到撒哈拉沙漠就停止了,在撒哈拉沙漠以南沒有發生變亂?因為那些國家沒有進行工業化、城市化、大部分人口在農村,怎麼去上街頭去鬧事?那種情況只能發生內戰,而不會出現城市人口和政府之間的街頭對立衝突。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持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國家也可能出現這樣的問題,而我國在那兒有大量的僑民,我國在海外的工業基地主要在非洲,將來怎麼保衛這些海外利益?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我們還能像現在這樣派飛機把人全接回來嗎?那以後的市場還開拓不開拓了?如果我國目前的政策不改變,這個問題就解決不了。中東變局給中國一個提示,我們要認識到自己全球力,的不足,而這個不足會對我國將來的經濟轉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是因為未來中國經濟的問題,只有在全球背景下才能解決。
推薦閱讀:

中東部雨雪接近尾聲
【轉】「虔誠一代」能否助力埃爾多安延續總統夢?
美國中東部慘遭暴風雪襲擊
阿拉伯國家的富豪們是如何賺錢的?
美國給伊拉克帶來了什麼?

TAG:中國 | 東北 | 中東 | 戰略 | 影響 | 北非 | 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