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古典派新詩?
古典派新詩的簡要定義:響應毛翰教授中鋒詩歌理論,針對詩壇日益脫離現實、大眾與傳統的現代派詩歌泛濫現狀,在網路上由一群志同道合、風格相近的詩人成立的新詩流派。主要主張是詩歌內容貼近現實,語言曉暢、典雅,注重音樂美,兼顧形式美,承接五四諸大家風範和精神,讓漢語詩歌回歸現實,回歸大眾,回歸傳統。
——內容貼近現實,就基本上把海子這類只抒寫內心的所謂純詩排斥在外。海子,我很尊敬,但其人不可無一,不可有二,他以死亡把詩壇引向「現代派」,引向的不是一個詩歌的康庄大道,而是一個越來越脫離現實、沒有根基的死路。 ——語言曉暢,把龐德式「拼圖」寫法、艾略特式經院派深思、偽存在主義的野獸類、孤獨類「玄言詩」(毛翰教授奉勸這類詩人,不必認洋人為祖宗,魏晉玄言詩是他們正宗的老祖宗)等等現代主義詩歌,排斥在外。 ——語言典雅,把下半身式的「流氓」,解構詩學式的「痞子」等後現代主義詩歌,排斥在外。 ——注重音樂美,讀起來拗口,讓人聽不懂的,排斥在外。順便說一句,就詩歌節奏而言,本人贊同何其芳的觀點。 ——兼顧形式美,因為漢字單音字多,詞多是兩個字或三個字組成的特點,形式上大體整齊,基本就能保證詩歌的可讀性了,再加上四聲的變化,就可以確保詩歌的音樂美了。胡亂斷行,有意弄得詩行長短不一的,可以排斥在古典派詩歌之外。
我們為什麼要成立古典派新詩,難道嫌新詩的流派還不夠多嗎?
朦朧詩後的走馬燈一樣的現代派詩歌,為什麼能折騰那麼久,折騰得人神共怨,折騰得觀眾都走了,只剩下詩人自戀性的表演?按照毛翰教授的統計,以《詩刊》為例,八十年代末以來,其實大部分已發表的詩歌既不屬於偽現實主義的政治政治詩歌,也不屬於「只有詩人自己和他的驢子能懂的」現代派詩歌。但為什麼整個詩壇似乎只能聽到現代派的各種噪音,真正的、大眾喜愛的詩歌沒有聲音呢?批評家失語,現代派半瓶子醋在亂晃,所以我們要堅持喊出自己的聲音,不怕人笑我們淺薄,不怕人笑我們搞笑(詩人在這個年頭存在,本身是夠黑色幽默的),扯出古典派詩歌大旗,明確提出「三回歸」口號。
古往今來,我以為,被埋沒的好詩比流傳下來的應該更多。詩歌是語言藝術,因為使用的形式是大眾每日在用的東西,太容易被淹沒了。不要說光有好詩就行了,就能流傳下去了,鑒於中國獨特的傳統,多是詩以人傳,而不是人以詩傳。我相信,毛澤東如果只是一介貧民,他的古體詩歌十有八九會被埋沒。 九十年代以來的新詩,好詩很多,但與更多的壞詩一併被大眾摒棄,原因之一就是現代派詩歌泛濫,把好詩淹沒了。 在這樣特殊時期,提倡流派,提出口號,提出新詩的明確(可能簡單了)標準,這些工作,甚至比創作更重要。
今日新詩的格局,頗似初唐時期。初唐詩人面對一個複雜的詩歌傳統——《詩經》、楚辭、漢樂府、魏晉風骨、南北朝民歌、六朝詩歌,他們必須做出選擇——以哪部分傳統為範本、還有哪些領域可以開拓。如果僅是初唐四傑和張若虛凈化宮體詩風,而沒有陳子昂力倡建安風骨,迅速確定唐詩主流,盛唐詩歌的繁榮即使會來臨,也會推遲很久。鴻鵬也舉了「文起八代之衰」韓愈的例子。今日漢語新詩,面對的詩歌遺產更多,除中國古典詩歌及五四以來的新詩,還有世界範圍內古、今詩歌,如何選擇?目前主流仍是全盤橫向移植西方現代派詩歌。我與落塵一樣相信,現代派遲早被歷史淘汰,但不同是的,我希望它速朽。現代派已經近乎一統詩壇近二十年了,而且可以肯定短期之內仍是主流,就像在古風,古典派新詩只是一家之言,現代詩歌版塊的貼子數量遠比這裡多,而且那裡語言奇怪搭配、內容讓人莫名其妙的現代派詩歌遠比這裡多一樣。沒有人主動努力,沒有一種合聲,現代派詩歌不會速朽的。史例,魏晉玄言詩就成為主流一百多年,以至於現在流傳下來的那段時間的詩歌幾乎一片空白。 對古典派新詩前途,我不如鴻鵬兄樂觀,但我與兄一樣努力。堅持下去,就會有效果,證據之一就是古典派新詩里水平高的詩人越來越多了,貼子質量也越來越高,這一點在紅網古典派新詩里體現得更明顯。所以我們的努力是有成效的。
推薦閱讀:
※神王舊話(三),古典時期:慈,悲,喜,舍。(下)
※古典開辦的新精英培訓課程怎麼樣?除此之外還有那家職業規劃諮詢比較好的個人或機構?
※杏花春的【古典精華】30
※古典詩詞鑒賞題答題糾錯
※古典詩詞名句900句簡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