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沃倫.巴菲特 - 譚銘天地 - 譚銘tanming - 和訊博客

股神沃倫.巴菲特

●只有當投資者對所投資的公司一無所知的時候,才需要分散投資。  ●投資者成功與否,是與他是否真正了解這項投資的程度成正比的。  ●為使投資者獲得真正的收益,公司必須獲得比投資者的痛苦指數更高的資本收益率。  ●投資者的感情比公司的基本情況對股票價格有更強大的衝擊力。  ●當別人害怕時,你要變得貪婪。沃倫"巴菲特被喻為「當代最成功的投資者」。在歷史上偉大的投資家中,巴菲特以他敏銳的業務評估技術引人注目。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塞和軟體大王比爾"蓋茨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他們的財富都來自一種產品或發明。巴菲特卻是個純粹的投資商,他從零開始,僅僅從事股票和企業投資,成為20世紀世界大富豪之一。2004年2月28日報道,2003年底巴菲特個人資產429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名列榜首的是天才比爾"蓋茨——身價466億美元。  在40多年的時間裡——從艾森豪威爾時代到喬治"布希執政,無論股市行情牛氣衝天抑或疲軟低迷,無論經濟繁榮抑或是不景氣,巴菲特在市場上的表現總是非常好。在戰後美國,主要股票的年均收益率在10%左右,巴菲特卻達到了21.10%的水平。如果一個人在巴菲特職業生涯開始投入1萬美元並且堅持到底,那麼到2004年年底,財富將會達到上億美元。巴菲特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充滿扭力的人格,巴菲特簡單質樸卻又奧妙無窮的投資哲學和投資策略吸引著眾多的投資者月企業的管理決策者。他們每年一次像聖徒一樣到奧馬哈朝聖——聆聽巴菲特的投資分析。這如同埃爾"沃斯音樂會或宗教復活節一樣,成了美國每年的一件大事。金融界的人士把巴菲特的著作視為《聖經》,猶如念佈道的經文一樣背誦巴菲特的格言。   師從本"格雷厄姆沃倫"巴菲特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國內希拉斯加州的奧馬哈。他的父親霍華德"巴菲特是當地的證券經紀人和共和黨議員。從最初開始,沃倫就超乎年齡地謹慎,他被母親稱為「很少帶來麻煩的小孩」。小沃倫對數字有著與生俱來的迷戀。他常私小夥伴們這樣消磨整個下午的時間:俯瞰著繁忙的路口,記錄下來來往往的車輛的牌照號碼。暮色降臨以後,他們就回到屋裡,展開糧馬哈世界先驅報》,計算每個字母在上面出現的次數,在草紙上密密麻麻地寫滿變化的數字。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使父親霍華德的證券經紀人工作陷入困境,致使家裡的生活非常桔據。母親常常剋扣自己以便讓丈夫和孩子吃得更飽些。直到沃倫開始念書的時候,這種狀況才漸漸好轉。經歷了這些艱辛的歲月之後,他便懷有一種執著的願望,想要變得非常富有。他在5歲之前便有了這個念頭,而且自那以後,這種念頭就從來沒被拋棄過。沃倫曾坐在小學的太平梯上,平靜地對他的好友們說他將在35歲以前發財。他從來沒表現出自吹自擂,頭腦發漲的跡象,他自己也對此深信不疑,有人曾問他為什麼想賺那麼多錢,沃倫答道:「這倒不是我想要很多錢,我覺得賺錢來看著它慢慢增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父親當選國會議員後,巴菲特隨全家遷往華盛頓。當沃倫幾乎連刮臉都不會的時候,他就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裡奔波,為自己事業的起步做出努力。他如饑似渴地讀著每一本可以搞到手的商業類書籍,鑽研著企業財務報表,研究著股票圖表。關於他是股票投資專家的猜測之語紛紛流傳到學校,連老師們都干方百計想從他那裡挖出一些關於股票的知識。儘管那時他還從未在股市上有過任何漂亮的業績,然而人們都覺得他是內行。他有某種與生俱來的東西,並不僅僅是早熟的淵博,還在於他那種把知識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表達出來的本事。他似乎有超常的洞察力,他談論一件事情的方式讓人深信他確實很清楚自己究竟在說些什麼。初到華盛頓,沃倫便找了一份投遞《華盛頓郵報》和《時代先驅報》的工作。不久,沃倫就擁有了五條送報路線,每天早上約有500份報紙要送。沃倫把他的送報「生意」做得紅紅火火。他每個月可以掙到175美金——這可是許多全天工作的年輕人的收入。沃倫積蓄起掙來的每一毛錢。14歲的巴菲特就有了敏銳的商業頭腦:他把花25美元錢買的舊彈手球機放到理髮店裡,然後把它租出去,第一天他就用這台機器賺了14美元。大約一個月之內,他和夥伴就在三家理髮店裡設置了彈子球機。生意火極了,他們又擴大到7家,每周有50美元的收入。這樣沃倫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公司」——威爾森角子機公司。後來沃倫又和這位夥伴合資了350美元,購買了一輛1934年產的勞斯萊斯轎車,之後以每天35美元的價格出租。1947年沃倫高中畢業時,他已分發了近60萬份報紙,靠勤勞和智慧積攢了6000美元。在以後的大學3年中,沃倫一邊干著幾乎是全時的工作,一邊打著橋牌,而功課也拿到了地畢業時他的積蓄達到9800美元。其間他閱讀了本"格雷厄姆的經典著作:《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有關證券投資的著作對巴菲特而言「就像找到了上帝所在」。為此巴菲特大學一畢業就離開家鄉奧馬哈,隻身來到紐約,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師從他敬仰的本"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被認為是金融分析的開山鼻祖。他為擇股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在此之前,它與賭博這門偽科學毫無差別。格雷厄姆的第一個貢獻是明確了投資的定義,格雷厄姆的第二個貢獻是提出了普通股投資的數量分析方法。「安全空間法」是他數量分析法的典型代表。  在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期間,巴菲特如饑似渴地鑽研著格雷厄姆的這些理論。他得到了格雷厄姆在哥倫比亞執教22年來淮一給過的A+,在巴菲特後來可以稱得上真正的"投資"的實踐中他繼承、檢驗並發展了這些理論,使其日臻完美。1951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巴菲特回到奧馬哈,到父親的交易部巴菲特一福爾克公司做股票經紀人。在巴菲特一福爾克公司他取得的最大進展不是在投資業上,而是在戴爾"卡內基的公開課上。在課上,他學到了在大庭廣眾之中談吐自如的本領。以後,通過在奧馬哈大學教《投資學原理》,他使自己的這種本領日臻完善,這種本領對他日後的投資至關重要。1954年,巴菲特前往紐約到恩師格雷厄姆的投資公司——格雷厄姆一紐曼公司任職。由於格雷厄姆的保守態度,使他拒絕對公司進行任何主觀的分析,而是樂于堅持自己的教學準則。這常使投資公司出現持幣待投的現象,從而喪失了許多機會。巴菲特意識到這一點並開始研究質量因素對公司內在價值的影響。為此他會親自到公司拜訪,探尋一家企業比另一家更成功的秘密。儘管格雷厄姆並不贊成巴菲特的做法,但巴菲特還是把這些研究結果默默地用在自己的投資上,他取得了比格雷厄姆一紐曼公司更高的投資收益率。從1950年離開大學校園以來,巴菲特的個人資本已由9800美元激增到了14萬美元。1956年,格雷厄姆退休後,投資公司解散,巴菲特帶著他14萬美元的「賭注」重返奧馬哈。

初露鋒芒1956年5月1日,也就是他剛到奧馬哈的那天,他把一幫家人和朋友們組織起來。有限的7個成員:姐姐艾麗絲和她的丈夫,艾麗絲姑媽,多克"湯普森——他以前的室友和他的母親,還有他的律師丹"莫內——籌集了105000美元資金,巴菲特作為總合伙人,投入了100美元,雖然這是個很小的數目,但是巴菲特不再是為他的父親或本"格雷厄姆掙錢了,而是為他自己的合夥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掙錢。事實上,他的父親認為當時道"瓊斯指數200點的水平偏高,因此勸告他在購買股鼻吧宰齙卻H綣爍蓋椎幕埃殘斫裉煺?00美元是他的全部財富,而此時,經歷了理論的學習和實踐磨鍊的巴菲特已日漸成熟了。他明白購買單支股票與跟隨市場走勢進行投機的區別:購買公司股票需要專門的會計與數學技能。而掌握市場波動則需要投資者控制他們的情緒。在股票市場上,情緒的力量往往比理性的力量更為強大,投資者的貪婪與恐懼往往促使股價或高或低於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因此,投資者的感情比公司的基本情況對股票價格有更強大的衝擊力。當人們貪婪或恐懼時,常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購買或出售股票。而股票的長期價值取決於企業的經濟運行,而不是每天的市場行情。從長期看,普通股股價與企業的基本經濟價值表現出極為顯著的相關關係。巴菲特一直能夠使自己置身於股票市場的情緒衝動之外,在他的辦公室里,甚至找不到一台股票行情機。此時,26歲的巴菲特有著中等的積蓄和並不穩定的收入,卻有著令人驚愕的自信——他開始擔心如何處理當他變得富有後難以計數的金錢,更擔心他的孩子們會受到金錢的腐蝕,卻似乎並不擔心如何掙到它們。同時巴菲特內心的自信和清醒的規劃使沒有作為獨立操作者的輝煌業績的他得以從公眾中獲取資金。唯一一件東西是他從外界需要的——資金,他從本質上對提供建議者和金融預言家持懷疑態度。對於一種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巴菲特必須說服自己,而一旦他做到了,他從不在意別人的意見。因為他知道預測股票市場走勢與買賣時機是毫無意義的——沒有任何資料能用於判斷宏觀經濟形式。他只相信自己的分析。他一個又一個地選出廉價的股票。他的才智並沒有反映在他的經營範圍上——局限於投資業,而是蘊藏在他的精神之中,他的整個精神都凝聚在一個絕妙的發泄中,就如同他在孩提時代分發報紙一樣。他一個公司接著一個公司地分析著,然後記在腦中,一旦某個公司變得便宜了——股價低於公司的內在價值了,他便猛然出擊。1961年,巴菲特在登普斯特爾公司身上下了100萬美元的賭注,這是他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投資。這是一家有80年歷史的風車和農用工具製造廠。當時,登普斯特爾公司在停滯的銷售和令人擔憂的利潤中苦苦掙扎。巴菲特在幾年前就曾經研究過這種股票——它是一種廉價的符合格雷厄姆購買原則的股票,巴菲特用合伙人資產的1/5買下了達到控股的股份額。之後,巴菲特任命自己為董事會主席,這一舉動表明他絕本甘心只做一個投資者。可是巴菲特並沒有精力使企業扭虧為盈,認識到這一點後,他請了一位真正的行家哈里"博特來管理企業,博特非常出色地做著巴菲特所不能做的工作——壓縮費用清點存貨,一年後原本利潤平平的機械廠有了豐厚的利潤。1963年巴菲特將股份賣掉,凈掙230萬美元,占合夥公司當年總收益38.70%。因此,巴菲特也有了借標者惡名。以105000美元起家的巴菲特合伙人公司,到了1962年達到了720萬美元的資本,比格雷厄姆一紐曼在鼎盛時期還高。其中有100萬美元是屬於巴菲特個人的。儘管他還未在整個公眾中名聲大噪,但他已不是無名小卒。最初的由7個人組成的投資小團體發展成為擁有90人的投資集團,其成員已發展到從加州到佛蒙特。  隨著合伙人公司財富的不斷積累,巴菲特投資經驗和獨具特色的投資理論也在不斷積累著,並為財富的積累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1962年巴菲特的合伙人公司以每股7.6美元的價格買下了位於馬薩諸塞新貝德福德的一家紡織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一小部分股份。當時,該公司的營運資金是它的市價的兩倍,按照格雷厄姆的數量分析法和安全空間的理論,這無疑是一種「好」股票。然而正如登普斯特爾的投資不是格雷厄姆的翻版一樣,這次投資也絕不僅僅是他老師的翻版。事實上,巴菲特的頭腦中已經醞釀著新的想法——即不僅從格雷厄姆所推崇的從數量角度來分析企業,還要從質量方面考慮。巴菲特認為,「當我們投資購買股票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當做是企業分析家,而不是市場分析家、證券分析家或宏觀經濟分析家」。每當巴菲特看到一種股票時,他開始並不僅僅看靜止的資產,而是將之作為一個有著獨特動力和潛能的活生生的正在運作的企業來看待,系統、整體地評估企業,從質和量兩方面來檢驗該企業的管理狀況與財務狀況,進而評估股票購買價格。如果股票市價低於其內在價值達到合理的程度,他就會購買。當一個企業業務單純,可以理解,而且由具有贏利能力的管理力量來領導時,巴菲特就可以非常準確地估算出它未來的現金流量。巴菲特始終認為,一個人預計未來的能力就決定了他能力所及的範圍,在巴菲特心目中,公司周期性的現金流量應該像債券的利息一樣確定。對於一個較低債務水平,利潤穩定並可預計的企業,用無風險收益率貼現它未來各期現金流量,巴菲特便得到了它的內在價值。1963年,巴菲特開始研究一種與以往他買的任何股票都不相同的股票——美國捷運公司股票。美國捷運公司,根本沒有工廠,也沒有硬體資產。實際上,它最有價值的資產就是它的名字。格雷厄姆的信條,購買一種股票必須以「來自於統計數據的簡單而明確的數字論證」為基礎,換句話說,就是要以營運資金、廠房和設備以及其他有形資產等一堆可以被確定的數據為基礎。但是巴菲特看到了一種逃避開格雷厄姆視線的資產:這就是美國捷運這個名字的特許權價值。特許權意味著獨佔市場的權利。美國捷運在全國範圍內擁有旅行者支票市場80%的份額,還在付費卡上擁有主要的股份。巴菲特認為,沒有任何東西動搖得了它的地位,它的顧客群所具有的忠實性是無法從格雷厄姆那種「簡單的統計數據」中推斷出來的,它不像有形資產那樣會出現在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然而在巴菲特看來,這種特許權具有極大價值。   1963年夏季,美國捷運公司子公司——美國捷運倉儲公司的一家倉庫,接受了一大批聯合原油精練公司罐裝色拉油(食用油)。聯合公司用捷運倉儲開出的收據作為抵押取得銀行貸款。安東尼"迪安傑里斯——聯合原油精練公司總裁,試圖操縱色拉油期貨市場,結果輸得資不抵債。並引發數家經紀公司技術性破產,導致美國金融市場崩潰。11月中旬,債權銀行到捷運倉儲現場驗貨,發現巨大的儲油罐中薄薄的漂浮色拉油下面裝的是海水。美國捷運公司的倉庫遭受了巨額詐騙,其損失估計達1.5億美元,而捷運倉儲資產僅36萬美元。法律上捷運倉儲股東責任僅此36萬美元而矣!  美國捷運公司總裁霍華德"克拉克深深懂得對於一個大名登記在旅行支票上的公司而言,公眾的信任高於一切。於是在這項損失的承擔者還未確定之前他宣布承擔起損失,克拉克先拿出6000萬美元給倉庫的債權人以求息訴。美國捷運受騙消息傳出,又恰逢11月22日肯尼迪總統遇刺,金融市場一片恐慌。美國捷運股價從65美元/股開始下跌。到1964年年初,美國捷運的股票跌至35美元/股。然而恰恰就在這時,巴菲特將自己40%的資產(1300萬美元)投入到這種股票上。如果判斷錯了,巴菲特辛苦積累的財富和聲譽將化為灰燼。後來的事實證明巴菲特的判斷是正確的,到了1965年美國捷運的股價升到了105.5美元/股,是巴菲特買入價的兩倍。  在購買了美國捷運的股票後,巴菲特投資組合的大部分都集中在美國捷運和伯克希爾上了,在巴菲特看來,伯克希爾的誘人之處在於其「數量」特徵——以價格為基礎,而對美國捷運的選擇則是建立在對質量因素的主觀評價上,這些因素包括他的產品和管理力度等等。事實上,巴菲特的投資組合總是相當反傳統的,當華爾街的基金管理者們紛紛把幾百種不同的股票塞進自己的證券組合之中時,巴菲特的投資組合僅有5種股票——美國捷運、伯克希爾和另外的三種。巴菲特相信,只有當投資者對所投資的公司一無所知的時候才需要分散投資,如果你是一個知情的投資者,能夠從經濟意義上去理解公司,並且公司有長期的競爭優勢,那麼傳統的分散投資對你來說沒有任何意義。如果你擁有一個最出色的有著最低財務風險和最佳長期發展前景的公司,把錢都集中到它身上,就意味著最佳的收益。在理想的情況下,如果巴菲特能找到50種同等「優秀」的股票的話,他一定會樂意將投資分散開來的。但在現實世界中,他發現找有限的幾種「優秀」股票他都要費儘力氣。不管處於何種股權地位,巴菲特都很了解這樣的「優秀」股票所代表的企業的經營過程,了解它的贏利、費用、現金流量、勞工關係,以及公司的資本需要、分配與運用狀況。這些了解來源於公開、正當的渠道所獲得的信息和他的頭腦對這些信息的判斷和整理。巴菲特嘲笑那些實踐著多元化投資的基金管理者們對他們所選擇的證券了解膚淺,因而頂多能獲得市場平均的收益率,而不會有任何更好的建樹。  從1956年到1969年的13年間,巴菲特合伙人有限責任的年收益率29.44%而同期道"瓊斯指數年增長7.40%,即超出市場22.04個百分點。對於一個最初始的投資者來說,比如像埃德溫"戴維斯一家人,每10萬美元都變成了286.35萬美元,而巴菲特本人更是從中受益匪淺,39歲的巴菲特已經變得相當富有了。他的合伙人公司被《奧馬哈世界先趨報》稱為全美最成功的投資企業之一。急流勇退60年代是股市牛氣衝天的時代,整個華爾街進入了一段瘋狂的投機時代。對於很多資金持有人來說,這是爭先恐後的年月。電子類股票、科技類股票突飛猛漲,隨著投資者們對短期利益的追逐,股指也不斷創出新高,在投資者「恐懼」和「貪婪」這兩種情緒中,後者佔了上風,在樂觀的預期下,他們對再高的股價都不害怕,把套牢的恐懼忘得精光,只是相信還有上漲空間。證交所排起了長隊,投資基金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隨著巴菲特基金規模的擴大,面對連創新高的股市,巴菲特卻逐漸不安起來,擁有更多的現金可進行投資而可做的交易越來越少,這兩方面的矛盾使他陷入了困境,他已不能找到足夠的符合自己標準的股票了。儘管只要追逐市場,不動任何腦筋就會變得越來越富有,但是巴菲特永遠是一個真正的「投資者」而不屑做投機家們做的事。他在給合伙人的信中寫道:「現在的投資時尚並不完全令我的智慧所滿足(或許這是我的偏見),而大多數無疑是不合我的胃口的。我不會以這種途徑投入我的資金的,因此我也確信不會用你們的錢來做這件事。」巴菲特不相信股評專家們的預測,他甚至不屑於用「內部消息」去賺錢。1968年當他正逐步吸納一家家庭保險公司的籌碼的時候,一天,當他的經紀人為他買進了價值5萬美元的股票後,巴菲特突然打電話讓經紀人撤單。原來巴菲特聽到了內部消息——家庭保險公司將被城市投資公司以高價接管,第二天,消息公布,巴菲特錯過了一個獲利的大好機會。儘管他明明知道買下它是合法的行為,但他永遠有自己的行為準則。與短期內頻繁買人賣出股票的短線投資者不同(他們的行為明顯具有投機性質),巴菲特認為,只要公司的權益和資本預期收益令人滿意,公司管理層誠實能幹,並且股票市場並未高估該公司的股票,就可以無限期地持有這些公司的股票。巴菲特的內心充滿著對持續性的渴望。他喜愛奧馬哈,喜歡本傑明"格雷厄姆,還有他的朋友們——喜愛得根深蒂固。他最大的恐懼就是由死亡引起的極端不連續性。持有所喜愛的企業股票後,在什麼時候實現利潤常常讓他不好決斷,在華爾街上再沒有其他人曾經考慮過這樣的問題。  巴菲特購買的美國捷運持有到1967年時已經漲到180美元/股,在這項1300萬美元的投資中,巴菲特賺取了2000萬美元的利潤。除了偏好長期持有,巴菲特還偏好業務簡明易懂的公司,他的偏好與當時瘋狂炒作高科技股的基金經理們簡直格格不久。然而巴菲特的偏好自有他的道理。巴菲特認為他的投資行為是與一家企業如何運營有關的。如果人們不是被企業經營而是被某些膚淺的了解吸引到一場投資中去的話,他們更有可能在剛一看到某些不對或損失的苗頭時就嚇跑了,這種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投資人很難有什麼出息。而投資者成功與否,是與他是否真正了解這項投資的程度成正比的。  巴菲特之所以能夠保持對所投資的企業有較高程度的了解,是因為他有意識地把自己的選擇限制在他自己的理解力能夠達到的範圍。巴菲特忠告投資者:「一定要在你自己的理解力允許的範圍內投資。能力有多強並不重要,關鍵在於正確了解和評價自己的能力。」正是因為巴菲特給自己設置的這些限制,使他無法投資於那些收益潛力巨大的產業,比如高科技企業。但巴菲特堅信投資的成功並不在於你知道多少,而在於真正明確你到底不知道什麼。「投資者只要能避免大的錯誤,就很少再需要做其他事情了。」在巴菲特看來,超乎尋常的投資成就,往往只是通過普通的事情來獲得的。關鍵是如何把這些普通的事情處理得異乎尋常的出色。1968年,美國陷入一場政治的動蕩中,而股票的交易卻達到了瘋狂的地步。「大屏幕」的一日平均成交量達到了1300萬股,比1967年的紀錄還要多30%。股票交易所被大量的買賣單據忙得喘不過氣來,這在它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第一次。巴菲特注意到有個基金的管理人員宣稱,單從每周每小時股價做出研究是不夠的,「證券必須以分鐘間隔來進行研究」。巴菲特評論道,「這種人使我覺得出去取一聽百事可樂都有負罪感」。巴菲特的合伙人企業在1968年鎖住了4000萬美元的贏利,也就是贏利率59%,他的資產增加到1.04億美元,巴菲特身價2500萬美元。由於市場達到了頂峰,即使在巴菲特缺乏靈感的情況下,仍然經歷了業績最紅火的一年。他擊敗了道"瓊斯指數整整50個百分點。他說,這結果應視為一種反常行為。  這時,牛市正斷斷續續發出死亡前的呻吟,許多股票的市盈率達到了40倍到46倍之高,有的甚至達到了100倍,儘管如此,基金經理們仍樂觀的認為人們在特定的時刻認為某種股票價值多少,股票就值多少。巴菲特對尋找股票徹底失望了。1969年5月巴菲特做了一件非同尋常的事——他擔心自己陷人對苦難不幸的哀嘆之中,同時也擔心所得的贏利付之東流,他宣布隱退了。有關他開始清算巴菲特合伙人企業的消息震驚了他的合伙人。當市場正在牛市的高潮中時,他卻準備退出了,他無法適應這種市場環境,同時也不希望試圖去參加一種他不理解的遊戲而使自己像樣的業績遭到損害。隱藏在巴菲特這一決定背後的勇氣是獨一無二的。在華爾街,人們絕不會關閉企業,將資金償還出資人——不會在鼎盛時期,也不會在他們業績最佳的年份。然而巴菲特卻那樣做了。其實他可以有許多種選擇,他可以只售出他的股票,將其換成現金,然後等待機會。但是每個合伙人都渴望他來運作,他總是感到一種無法推卸的責任。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如果我要參與到公眾中去,我就身不由己地要去競爭。我明白,我並不想畢生都在忙於超越那隻投資的兔子,要讓我放慢腳步,惟一的辦法就是停下來」。  就在1969年的6月份,巴菲特隱退的決定開始被認為是英明的了。道"瓊斯指數下降到900點以下,一個個的高空飛行者都墜落了,這只是一個下降的開端——到1970年5月,股票交易所的每一種股票都比1969年年初下降50%。巴菲特在1969年竭力維持了7%的收益水平,這是合伙人企業最後一次運作,儘管這是結束的一年,它還是超過道"瓊斯指數18個百分點。事實上,巴菲特把1969年的大多數時間都花在了對投資組合的清算上。除了它的兩個投資外,合伙人企業把其他投資都做了清算。這兩個投資分別為伯克希爾"哈撒韋和戴維斯"菲爾德零售店。這樣,每個合伙人都可以選擇用股票或是現金的形式獲得伯克希爾和戴維斯菲爾德的利益,而巴菲特選擇了股票。在巴菲特看來兩種證券都是非常體面的長期持有工具,他懇請他的合伙人們在考慮伯克希爾——這兩個投資中更大的一個時,把它當做一個企業,而不是一種「股票」。許多投資者繼續持有伯克希爾的股票,他們無法知道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變成什麼樣子,也不知道巴菲特在重新塑造它的過程中會有什麼舉措,巴菲特只是表明,他將長期保留他的伯克希爾股票。伯克希爾的出現  巴菲特合夥公司1965年接管伯克希爾後,任命肯"察斯為公司的新總裁。董事會會議之後,巴菲特和察斯漫步走過這座歷史悠久的紡織廠,然後坐下來談話。察斯早已準備好要聽取這位新業主對工廠的計劃,但是巴菲特卻說任何有關於紗線和織布機的事情都由察斯來處理,而他自己只管資金。巴菲特向察斯講解了一些有關投資回報的基本理論。他對察斯到底能生產出多少紗線乃至賣出多少紗線卻不是特別在意,對於孤零零的一個數字所表示的全部利潤額也不感興趣,他所關心的是利潤與資本投資額的百分比值,這才是評價察斯業績的尺度。他對察斯說:「我寧願要一個贏利率為15%的1000萬美元規模的企業,而不願要一個贏利率為5%的10億美元規模的企業,我完全可以把這些錢投到別的地方去。」巴菲特對於可以投資的「別的地方」非常看重。他依靠察斯來保證有貨供給和儘可能地壓低費用。正如察斯所說:「巴菲特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更快地周轉現金」。察斯的自由度是有限的,只有巴菲特才能配置資金,並且由於前任業主從前注入到紡織品上的大部分資金早已化為烏有,於是巴菲特不再情願追加投資。巴菲特愈發覺得紡織業不是個高贏利率的好行業。紡織品是一種日常品,總是處於供過於求的狀況中,製造商們無法靠提高價格來獲取更多的利潤。同時由於國外廠商的勞動力成本低,使國內廠商總是處於競爭劣勢之中。  在巴菲特擦斯體制管理下的頭兩年里,儘管組織品的市場十分繁榮,贏利也相當豐厚。但是權益資本收益率並未超過10%的水平,於是他們沒有再追加投資到紡織業去。察斯按巴菲特的要求對存貨和固定資產進行了清理,邁出了背離象牙塔的象徵性步伐。公司的現金狀況也好轉了。  1967年3月,用經營紡織業賺得的現金伯克希爾購買了奧馬哈的兩家頭牌保險公司——國民賠償公司和火災及海運保險公司的全部流通股,總出資額860萬美元。這是伯克希爾多元化經營的開始,也是它非凡成功故事的開端。保險公司投保人為之提供了穩定的現金流人,保險公司可以用這些現金進行投資,直到有索賠發生。由於索賠發生的不確定性,保險公司偏愛投資流動性好的證券,主要是股票和債券。因此,巴菲特得到的不只是兩家運作良好的公司,而且是一輛管理投資的裝甲車。對於巴菲特這樣的股票投資老手來說,這真是再好不過了。隨著1970年巴菲特合伙人企業的解體,巴菲特個人擁有29%的伯克希爾股票(474948股,平均持股成本15美元/股),是最大的股東。1965年5月10日巴菲特的合夥公司控股伯克希爾"哈撒韋並任命巴菲特為董事會主席。巴菲特認為沒有必要把伯克希爾看做一個紡織品公司,而是把它看做一個其資本應被用到賺頭最大的地方去的公司。在控股兩家保險公司後,接下來的幾年裡,伯克希爾又併購了《奧馬哈太陽報》公司,以及規模更大的伊利諾斯國民銀行和信託公司,購併資金來源於保險公司。巴菲特知道經營企業不是他的專長,他本人也並沒有要去嘗試的慾望。巴菲特通常總是物色這樣一類人來經營管理他收購的企業,他們勤勉、踏實並靠奮鬥起家,在自已經營的領域裡有著豐富的經驗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巴菲特收購的企業的原業主通常也正是這類人。巴菲特從未想過要換掉他們。儘管他們中的一些人是百萬富翁,因而根本無需工作,但巴菲特懂得。無論大多數人怎麼說,他們對滿足感的渴求與他們對金錢的渴求是一樣強烈的。巴菲特讓他們感到自己依靠了他們,並通過對他們的工作表示尊敬和對他們表示信任來滿足他們「自我實現」的需要。1970年,伯克希爾控股公司來自於紡織業的利潤只有45萬美元,但是,它從保險業賺了210萬美元,從銀行業賺了260萬美元,而這兩個行業在年初的時候,動用的資金量和紡織品業是大體相等的。巴菲特覺得欠肯"察斯的情,是他給巴菲特提供了多元化經營的現金,並且在他身上,巴菲特看到了自己最為讚賞的品質:坦誠、自立。儘管因為巴菲特對於管理層以犧牲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來牟取利益的行為非常反感,給察斯的報酬仍相當吝嗇,但是在巴菲特的領導下,察斯對自己擁有的自治權相當滿意,因此他對巴菲特也是忠心耿耿,這也說明了巴菲特給人們的究竟是怎樣的一種影響。儘管他緊緊抓住錢袋不放,但作為一個操作者,他是不尋常的。察斯曾擔心巴菲特會令其停業,但他後來覺察到這位上司並不想如此,他不喜歡變化。要是根據巴菲特的資本家的信條,他也許應該關閉紡紗廠,但是他從內心感到自己對這古老的工廠懷有一種深深的喜愛,他寧願忍受一個中等水平的回報率,只要紡紗廠的現金不會枯竭而迫使他追加更多的資本。巴菲特說:「我不會只為增加收入的一點零頭就停止一項利潤率在正常水平下的業務,但公司如果一旦出現將來會大虧本的苗頭,哪怕它目前效益再好,也不能繼續提供資金。」1970年,巴菲特對資本賦予了一種如神般的忠實,他認為人們或組織機構哪怕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應該享受來得容易的金錢。因為任何數量的金錢都為未來的億萬財富播下了種子,對金錢的揮霍或誤用都無異於一種罪惡。巴菲特的一家基本上依靠他從伯克希爾得到的5萬美元工資來生活,他的孩子們是在公立學校念的書。事實上,兒子是在報紙上才知道他父親的財產是多麼巨大的。女兒16歲時就開始在馬車商店裡做銷售員。巴菲特對於工作的全身心的熱愛達到了排除其他一切事情的地步。到了晚上,巴菲特會去雜貨店買最新出版的《世界先起報》,上面登有股票的收盤價,然後他回到家裡讀上一大堆年度報表。對其他所有人而言這是一項工作,而對巴菲特而言這不過是一個平凡的夜晚。他不僅從晚上9點到凌晨5點這樣地工作著,其實只要他醒著的時候,車輪就轉個不停。70年代早期到中期,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之中,通常採取的用投資刺激經濟的方法還沒有出台。1974年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11%,出現了連30年代都沒見過的新癥狀:通貨膨脹和經濟衰退。兩者之中解決任何一方都必然伴隨著另一方的惡化,惡化的經濟形式使投資者陷入極度恐慌之中,市場上人氣低落,股票像熟透的水果從高空中墜落,一度熱衷於以80倍市盈率買下「漂亮的50種股票」的基金管理者們,此時竟害怕買下哪怕只有5倍市盈率的股票。巴菲特的反應卻很獨特,「當別人害怕時,你要變得貪婪」。在60年代的牛市中,股價太高對巴菲特來說一直是個問題。自從巴菲特合伙人解散之後,巴菲特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進入1972年,伯克希爾的證券組合的價值是1.01億元,其中只有1700萬美元投資於股票,巴菲特把餘下的錢都投到債券中去了。而1973年的今天,人們都逃到圈外觀望的時候,巴菲特卻一步一步回到遊戲中來了。「他有一種讓他賺錢的嗜好,這對他而言是一種消遣。」1973年,巴菲特在一個月內買下了9%的《華盛頓郵報》的股票,賣給他股票的人們把他們價值4億美元的資產以8000萬美元賣給了巴菲特,他們之所以願意如此,是因為電訊業股票已在下跌,投資者們都拋之惟恐不及。同年,巴菲特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購回了伯克希爾的股票,從而鞏固了自己的統治權。與此同時,巴菲特的股票一跌再跌,到1973年年底,伯克希爾公司曾花費5200萬美元的組合市值跌到只有4000萬美元,到了1974年,賬面損失更加嚴重了,用伯克希爾股票價格來衡量的凈價值跌了一半多,然而這些事實對他的土氣卻沒有任何打擊。巴菲特這種世人少有的可以把自己的感情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隔離開來的本事是他成功的一大原因。60年代當他有成堆的金錢時,他卻滿腦子是惡兆。而如今當他的投資組合陷入困境時,他卻自信光明即將到來。他在給伯克希爾公司股東的信中寫道:「我們覺得手中持有的證券具備在未來顯著升值的潛能,因此我們對股票投資組合很滿意。」對巴菲特而言,「未來永遠是模糊的」,他從不靠對未來的預測去購買股票,他所關心的是某種證券可以比資產額小許多的價格獲得。重倉出擊  巴菲特的大兒於霍華德"巴菲特認為他的父親是自己所認識的人中第二聰明的人。在他看來,最富有智慧的是他父親的西海岸的朋友查里"門格。巴菲特和門格有一種特殊的如同共生的關係。就像一個美滿的婚姻,有著一種命中注定的機緣。門格學的是法律專業,在許多次收購的活動中,巴菲特都用門格做他的律師。自從60年代以來,門格就一直經營著一個投資合夥企業——韋勒門格公司。門格擁有由巴菲特控制的戴維斯菲爾德零售店的一小部分股權。他們還曾各自獨立地買進一種叫藍籌印花的股票。巴菲特為自己和伯克希爾都買了一些。到70年代初為止,巴菲特成為藍籌印花的最大擁有者,而門格則位居第二。  藍籌公司,它從分發它的贈券的超級市場收取費用,然後用「免費」的烤箱、草地椅及類似的東西來換取這些贈券。藍籌公司吸引巴菲特之處在於它可以立即收集到現金,卻可以分批地償還它們。因為這些贈券常常被顧客塞進抽屜里然後被遺忘了。在這段時間裡,藍籌公司就可以無償地使用未承付的轉賬支票了。對巴菲特而言,藍籌不過是一家不太規範的保險公司而已。它的「利潤」——也就是出售給零售商的那些贈券每年達到了1.2億美元,於是巴菲特在伯克希爾組織廠擁有的貨幣來源之外,又多了一個來源。他和門格加入了藍籌的董事會,接管了投資委員會,並且開始將這些未承付的轉賬支票投入運作。1972年,藍籌公司購買了希斯糖果公司——西海岸一家製造並經銷盒裝巧克力的零售商,它擁有1000萬美元的現金。巴菲特的出價是2500萬美元。當時,希斯糖果公司的資產賬麵價值只有800萬美元,表面看來,這似乎有點兒違背巴菲特購買企業的一般原則,但因為希斯具有很好的「經濟商譽」,這不失為一筆合算的交易,在巴菲特看來,經濟商譽與我們熟悉的會計商譽不同。會計商譽是資產負債表中的一個科目,是資產賬麵價值的一部分。經濟商譽則是一個內含更深廣但很難精確定義的科目,它對公司的內在價值具有重要貢獻。希斯糖果公司每年能獲得200萬美元的稅後利潤,是資產賬麵價值的25%,因為沒有負債,那麼它有著遠超過平均水平的25%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巴菲特認為,這一高收益並不是希斯糖果公司賬面上的廠房、設備等資產所帶來的,而是希斯糖果公司作為一個好的糖果供應商的聲譽所創造的。由於聲望好,它可以以遠高於產品成本的價格定價,這就是經濟商譽的本質。只要這個好聲望繼續保持,就會持續產生高收益,而經濟商譽也會保持穩定,甚至可能增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經濟商譽本身的價值會隨通貨膨脹的上升而上漲。巴菲特認為,「在通貨膨脹期間,經濟商譽是不斷施惠的禮物」。擁有經濟商譽的企業可以用少於其他企業的投資獲取與之相當的收入,把它們的經濟商譽與最小的追加資本投資需求結合起來。當收入增加時,這些企業的管理層可以增加紅利並回購股票。正是對希斯糖果公司的投資經驗使巴菲特深切地認識到經濟商譽的價值。巴菲特曾說:「在希斯糖果公司身上學到的投資經驗使我們在其他一些普通股上大獲厚利。」   1974年中期,巴菲特控股的藍籌公司擁有了韋斯科投資公司24.9%的股權,他又從伯克希爾公司取出4500萬美元投入到銀行股票中。通過巴菲特的改頭換面,伯克希爾原來的樣子幾乎蕩然無存了。從1965年到1975年的10年間,它的凈價值從每股20美元升到每股93美元。巴菲特說他將永遠不會出售伯克希爾。他坦言:「我就是喜歡它,我將為伯克希爾公司傾注我的餘生。」1973年,巴菲特開始購買《華盛頓郵報》公司股票時,它的女董事長——企業的控制者和最大股東——凱瑟琳"格雷厄姆未免心存顧忌。一個非家族成員擁有《華盛頓郵報》公司這麼多股票,即使沒有控制權,對她來說也是不安全的。巴菲特想讓凱瑟琳"格雷厄姆確信他的購買純粹是投資行為。為了讓她放心,巴菲特建議全權委託她的兒子代理自己行使股票權。這使凱瑟琳消除了疑慮而於1974年邀請巴菲特加入董事會,並且很快任命他為董事會財務委員會主席。在以後的日子裡,巴菲特在《華盛頓郵報》公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凱瑟琳如何運作一家成功的企業。  當時,《郵報》的領頭報紙在華盛頓市場中佔主導地位,但其利潤率卻只有10%,針對這種狀況,首先,巴菲特建議凱瑟琳趁市價低廉,買回自己的股票,巴菲特認為整體的增長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股增長率,如果減少了一塊比薩餅分出的份數,每一塊餅上的乳酪必然會更多些。其次,在接下來的時代公司請求聯營事件中,巴菲特建議凱瑟琳堅決反對,在他看來,《郵報》擁有整個華盛頓發行量的66%,而且正處於佔領市場的緊要關頭,因而沒有必要對排行老二的公司妥協。巴菲特與格雷厄姆的聯盟,對企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郵報》放棄了許多行業擴張的機會。事實上,在巴菲特的董事會任期中,《郵報》幾乎沒有任何大的擴張行為,98%的利潤「依舊來自於《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以及4個電視台」。惟一顯著的變化是它的贏利能力得到了改觀。1974年公司每1美元銷售額的營業利潤為10美分,而1985年時,達到19美分,股權回報率也翻了一番。  總之,巴菲特灌輸給凱瑟琳的是一種以股東為導向的考慮企業問題的方法,而在此時,傳媒公司都爭先恐後地忙著搶佔地盤。巴菲特始終提醒他們——和多年前在紡織廠和肯"察斯說的話一樣——企業的規模並不是目標,而對股東的回報才是目標。機會縱然錯過了,但是他把《郵報》從企業真正的悲劇中挽救了出來,這悲劇是指把本應屬於好企業的利潤扔進了業績糟糕的企業中。1976年之初,老牌保險公司GEICO在兩位數通貨膨脹壓力下經營陷入困境,宣布上一年的損失額達到了驚人的1.26億美元,股價從1972年最高價61美元/股,一路下跌到4.25美元/股,它昔日的輝煌一去不復返了。70年代中後期,法庭訴訟中判給原告的賠償費和保險公司必須支付的賠償費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加之其他一些因素,經營成本每月要增加大約1個百分點。有些公司此時竟寧願以低於經營成本的價格出售保單,也不願意冒失去市場份額的風險。大家都這樣做的結果就使保險費率不但沒有增長,反而下降了。GEICO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虧損的。此時的巴菲特已有了經營保險業的成功經驗,加之當巴菲特在加州時,本"格雷厄姆是GEICO的主席,而今還有一些積蓄在它的股票里,於是協助挽救這家公司便有一種雙重的意味:跟隨格雷厄姆的腳步,拯救他的公司。7月份,GEICO的股票只值2美元一股了,它陷入徹底的混亂而面臨破產的威脅。天才的巴菲特對它作著清醒的分析:GEICO依然保持低成本營運法,這方法曾使它很有優勢——在挑選客戶時就更具有選擇性。儘管最近幾年,它放棄了這個成功的辦法,但它的潛在成本優勢依舊沒有變化。巴菲特相信只要它能平安度過當前的危機,它的贏利能力就可以得到恢復。和60年代的美國捷運一樣,它是「一個正在度過一段困難時期的偉大的企業」。  接下來,巴菲特和GEICO的新任總經理約翰"J.伯恩進行了長談,確信他是自己喜歡的那類人。在伯恩離開幾小時以後,巴菲特以2.125美元/股的價格買進了50萬股GEICO的股票。稍後陸續投入共計410萬美元,持有129.43萬股,平均持股成本3.18美元/股。8月份,當伯恩策劃發行7600萬美元的優先股,以補充資金時,巴菲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25%的股份。在感謝冒著承銷失敗的風險為他承銷優先股的投資銀行家之餘,伯恩和巴菲特建立了深厚的情誼,追加的資本使GEICO脫離了危險,短短6個月時間裡,它的股價就上升到了8.125美元/股——達到了原來的4倍,隨後的幾年裡,伯克希爾把在GEICO的投資份額翻了一倍,從而使巴菲特成為了具有控制權的投資者。在巴菲特的影響下,GEICO和《華盛頓郵報》一樣,購回自己的股票。伯恩也養成了定期拜訪巴菲特的習慣。實際上,巴菲特早就拿定了在GEICO「打一輩子洞」的主意,並且不遺餘力地想讓伯恩明白這一點。巴菲特希望伯恩從長遠角度來進行管理,並且一再強調自己一定不會將股票賣掉。到1983年GEICO股價升到78美元/股。   GEICO迅速扭虧為贏,主要靠投資理財高手路易斯"辛普森。1979年辛普森進入GEICO擔任負責公司資金運作的副總經理。辛普森投資哲學:  1. 獨立思考;  2. 投資是為股東經營高報酬的企業  3. 即使對評價很高的企業,也只支付合理的價格  4. 長期投資  5. 不過度分散。  1980年~1989年,10年間辛普森的投資年收益26.10%,而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年增長17.40%。1991年,辛普森的8億美元投資組合,只有8隻股票。  1980年~1992年,13年間GEICO股價年增長29.20%。巴菲特時代1976年9月,本"格雷厄姆逝世了,之後評論家們常常提到巴菲特與之在投資方法論之間的區別,巴菲特明顯地進步了。他懂得:一個好的經營完善的公司與從流通角度上來看的廉價公司是完全不同的,同時對這種好公司的投資對他自己的成長也有深遠的影響。巴菲特比格雷厄姆更主觀地分析公司。在一些公司里,如希斯糖果公司,他找到了它的「內在價值」——一種巴菲特式的內在價值。而巴菲特從格雷厄姆那裡得到的是「一種恰當的關於本質的模式」,那就是買入價值的原則,蘊涵在格雷厄姆安全空間原則下的保守主義以及超脫於每日市場起伏的心態。70年代末,最受人痛恨的是通貨膨脹,所有物價都漲了13%,巴菲特指出,預算赤字和貿易赤字引發的通貨膨脹會加重公司的股東收益的負擔,為使投資者獲得真正的收益,公司必須獲得比投資者的痛苦指數更高的資本收益率。痛苦指數指的是納稅(紅利收入稅和資本所得稅)與通貨膨脹的總和。巴菲特深知股票與通貨膨脹並不是相對沖的工具,高通脹對於公司謀求更高的權益資本收益率毫無幫助。他轉而去盡量避開那些會被通貨膨脹傷害的公司。巴菲特認為,需要大量固定資產來維持經營的企業往往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傷害;需要較少的固定資產的企業也會受到通貨膨脹的傷害,但傷害的程度要小的多;經濟商譽高的企業受到的傷害最小。巴菲特在投資時也在寫作。有幾次是為經濟刊物寫的,主要還是為伯克希爾寫年度報告。伯克希爾的報告很少美化自己,它只是向讀者提供足夠的信息,讓他們自己去評估。任何一個人在閱讀巴菲特撰寫的年度報告時,都會深切地感到他對《聖經》、凱恩斯理論等的警句非常熟悉,每份報告有六七十頁,沒有照片、彩圖或表格,只有文字。那些有足夠的素質能把報告從第一頁一口氣讀到尾的人得到的回報將是一劑兼具金融味道、輕鬆幽默、坦誠實在特點的良藥。巴菲特在報告中非常坦白,他同樣強調伯克希爾經營的有利之處與不利之處。他總是設身處地,從股東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股東們想知道什麼,然後就告訴他們什麼。對於經理們用股東的錢來擴建自己的王國的行為,巴菲特切齒痛恨。1980年,巴菲特50歲生日的時候,伯克希爾的股票賣到375美元/股,之後隨著美國經濟逐漸走出低谷,股價也開始穩中有升。1983年,伯克希爾從不名一股發展到擁有13億美元的市場股票。年底,伯克希爾自己的股價升到1310美元/股,巴菲特的身價也因此漲到6.2億美元。就在這時,有些股東建議巴菲特分股,巴菲特知道,分股肯定能吸引許多新的投資人,並能促進經營甚至至少在短期內可以提高伯克希爾股票的價格,但這只是企業財富在股東之間的再分配,由於要支付增長了的經紀人的報酬,伯克希爾的股東只能虧錢。事實上,凡是與「股東利益至上原則」相抵觸的方法,巴菲特一概不會採用。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公司,可以說是他本人的人格、經營哲學和他那獨一無二的行事風格的化身。從伯克希爾可以看到巴菲特所遵循的主要經營準則,巴菲特對企業所要求的所有品質也都體現在伯克希爾公司中。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內部採用了一套基於工作業績的獎勵制度,獎勵與公司規模、個人年齡或者公司的總體贏利水平無關。巴菲特認為,表現出色的部門和人員應該得到相應獎勵,無需理會伯克希爾的股價是上漲還是下跌。公司經理人員的獎勵應根據他們在自己的責任領域內是否成功地達到了目標。在伯克希爾,有些經理因提高了銷售額而受到嘉獎,有些則是因為降低了成本或縮減了不必要的資本性支出而受到嘉獎。巴菲特並不採用分送認股權的獎勵制度,而是在每年年底,向每個經理人員簽發支票,有些支票的數額相當大。經理人員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支配這筆現金,許多人用這筆獎金購買了伯克希爾的股票,最終與公司股東共擔風險。恐怕沒有比伯克希爾的慈善捐助方式更能體現巴菲特獨一無二的處事之道了。這種慈善捐助方式又稱為「股東指定方案」。即由股東按照他在伯克希爾持有的股份的比例,選定伯克希爾的捐贈對象。大多數公司的慈善捐助是由公司高層經理人員和董事會成員來選擇捐贈受益者的。他們通常會選擇自己偏愛的慈善機構,掏錢的股東反而不能參與決策。這種做法與巴菲特的準則格格不入。他不無諷刺地說:「當A從B處拿了錢送給C時,如果A是稅務當局,那麼這個過程就叫課稅,但如果A是公司的經理或董事,則就稱為慈善。」  坐落在奧馬哈市的內希拉斯傢具店是全國最大的家庭用品商店,1983年,伯克希爾收購了該傢具店90%的股份,餘下的10%留給那些繼續管理傢具店的原傢具店的家族成員,這個家族的女家長布女士1937年以500美元的資本創建了這個傢具店,從創辦傢具店的第一天起,布女士的營銷策略就是「價格便宜,實話實說」。她成批購進,盡量減少開支,有錢就存起來。巴菲特收購她的傢具店時,這家營業面積19000平方米的商店每年的銷售額為1億美元。(10年之後,年銷售額增至2.09億美元)90歲高齡的布女士,仍然每周工作7天,她是替巴菲特管理傢具店的最理想人選,巴菲特對她懷著深深的敬意,他更羨慕布女士的健康身體,他一想到生病(或死亡)會迫使他放棄工作就受不了,他還經常開玩笑說將來要顯靈來管理公司。  從傢具店獲得的現金收入可以減輕一點伯克希爾紡織廠給巴菲特的壓力。事實上在過去的5年里,已有250家紡織廠關門了,伯克希爾的紡織廠也損失了500多萬美元。1985年巴菲特下決心把它關閉了。巴菲特對股東們寫道:「股東們的巨大損失是把大量智力和財力花在錯誤的行業上的必然後果。這種情況可以用塞纓爾"約翰遜的馬來比喻,一匹能數到10的馬是匹了不起的馬——而不是了不起的數學家。」經營得再好的紡織廠也不是很好的行業。巴菲特公開承認,他退出紡織業太遲了,由於他崇拜本"格雷厄姆,使他長期依賴於有廠房的行業,而忽視了像布夫人從事的這種事業。還是在60年代末的一次午宴上,巴菲特認識了大都會傳媒公司的董事長托馬斯"R.默菲。以後便經常聯繫,成了親密的朋友,1985年,他們一起創造了電視網行業歷史上最大宗的交易,也是傳媒業最大的合併——大都會公司與美國廣播公司的合併。巴菲特在這次合併中以每股172.50美元/股的價格買下了大都會發行的300萬股普通股,為大都會兼并美國廣播公司注入了5億多美元的資金,並因此而進入了合併後的大都會國際廣播公司的董事會。以後,大都會國際廣播公司被巴菲特列入「不賣」的公司之列。  1986年,伯克希爾的股票已突破每股3000美元,在21年里,巴菲特已把一個小紡織廠的碎渣變成了黃金,股票翻了167倍,而同時期的道"瓊斯指數只翻了一倍。有人稱巴菲特為「巫師」、「奧馬哈神」。然而這位億萬富翁仍然自己開車,自己管家,住的房子也是1958年花了3.15萬美元買的。朋友們最為欣賞的是巴菲特謹慎、認真的品質。事實上,他的許多朋友也是他的股東,因此他總莫名其妙地覺得對朋友們的家庭和財富負有責任。巴菲特有個幾十年的老朋友,他總忍不住分析一下巴菲特死後股價會怎麼個下跌法——有這種想法的人不止他一個,巴菲特的健康狀況成了關係金融狀況的一個因素。巴菲特也深知自己在管理方面的不足之處:他處理抽象問題和數據比處理實際的具體問題強得多,他總是很謹慎地避免與別人一起處理事務。巴菲特嚴格限制自己的作用來彌補管理能力上的不足,他只做一些大的決策——指揮大家合唱,自己卻不跳舞。有許多經理常會因干涉過多而造成許多麻煩,巴菲特的簡單作風使他避免了這個問題,伯克希爾在結構上就像亞瑟王的會議:權力集中在兩層,執行負責人和巴菲特本人。巴菲特僱傭執行經理,控制他們的資金出入並激勵他們。   在巴菲特經營的保險業中,由於競爭引發的周期性降價使80年代前5年的保險費率一直不夠高。這使保險業的利潤出現了衰退。巴菲特對這種衰退的反應與眾不同。當別的公司為保住市場份額而紛紛降低保險費時,巴菲特寧願少簽發保單,從1980年到1984年他的保險業收入從1.85億美元降到1.34億美元,但巴菲特堅信,總有一天那些降價的保險公司會受不了虧損而退出的。果然,在1985年保險業遭受了巨大損失,許多公司不得不縮小承保範圍。也有的公司不得不退出競爭。保險費率於是又扶搖直上了。巴菲特現在可以從以前的保守行動中獲取雙倍的利益了。大的商品客戶認識到一個沒錢的保險公司的承諾其實毫無保險可言,他們要的是服務質量。而伯克希爾的資金是其他公司平均水平的6倍,它的平衡表也是最棒的,因此當伯克希爾給了一個有吸引力的價格之後,它的顧客絡繹不絕,1986年,伯克希爾的保險金收入達10億美元,是前兩年的7倍。這為它提供了8億美元可用於再投資的預備金。到1987年,伯克希爾有的是錢了。但當時正是牛市的全盛時期。巴菲特所做的只是靜靜地賣掉了大多數股票,只保留了永久的三種:大都會公司、GEICO和《華盛頓郵報》。按照他的原則,他很難找到可以重新投資的地方。  就在巴菲特賣空股票的第四天——10月16日,道"瓊斯指數跌了108點,10月19日星期一,市場里堆滿了出售表,30種道"瓊斯平均工業股票中有11種在交易開始後一小時不能開盤。被譽為黑色星期一的這天,市場損失高達-22.60%。巴菲特所有的市值損失達到了3.42億美元。他可能是全美為數不多的沒有隨時關注經濟崩潰的人。他本來可以連三種都不保留的,但那不是他的作風,其實也沒有那個必要,那三家公司依然業務穩定,收入增長,沒有絲毫的價值損失。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從最高4270美元/股跌到最低2550美元/股,當年收盤3000美元/股。  這次崩潰暴露了華爾街知識結構中的空白,學者們提出了一種簡單但吸引人的理論——有效市場理論。它認為不論什麼時候,一個公司的所有可公開獲得的信息都可以從它的股價中反映出來。當某種股票的變動公開後,交易商會迅速行動起來,或買或賣直到它的價格重新達到平衡。它的前提是,股票原來的價格就已很合理,因此,以後的價格變化也很合理。交易商的作用只是推行了亞當"斯密的看不見的手的理論。按照這種理論,市場既然是隨機的,那麼投資就是一種碰運氣的遊戲。巴菲特也只是一個走運的人;談不到老練。就像一個扔硬幣能獲得正面的人,只能算運氣好,不叫擲幣高手。這種說法直接對巴菲特的內在能力提出了質疑。這時巴菲特說了這樣一段話:「(有效市場理論的支持者)看到市場常常有效,就斷言它總是有效的,這其實有天壤之別。」巴菲特和這些人的最大分歧就是關於「風險」的定義。在巴菲特看來,風險是指等於某業務實際價值的風險,而各種變化的因素範圍是無限的。一個公司是否只依賴於少數顧客?董事長喝酒嗎?由於不能確切地知道這樣的風險的程度和種類,巴菲特找的只是少數能夠承受得起失誤風險的公司。理論家們則不考慮這些「細枝末節」,他們認為風險是可度量的。股票的風險就是它價格的易變程度。它有精確的數字定義,就是它的波動程度與市場被動程度的對應關係。好像是為了使它的代數式顯得神聖點,它被用了一個希臘代碼β代表。如果某種股票的β為1.0,它的被動程度與市場相仿,它的風險就等於市場平均水平,風險和β值成正比。在巴菲特看來這簡直是瘋了。對一個長期投資者來說,股票的波動並不增加風險。讓我們看看巴菲特購買《華盛頓郵報》的例子,當時它的市場估價是8000萬美元,假使在他購買之前價格下跌一半,它的波動性就更大,因此根據有效市場理論它的風險也更大,巴菲特尖刻地說:「我永遠也想不明白,為什麼花4000萬比花8000萬的風險更大。」由於科學的解釋是沒有已知答案或根本無答案的,人們不滿意這種狀況,他們寧願製造一些答案或花錢請人為他們編答案。從狹義上看,該理論繼續存在對巴菲特大有好處。他的眾多競爭對手被教導說研究股票是浪費時間。「從自私的角度講」,巴菲特寫道,「格雷厄姆派也許應捐點兒錢保證有人一直在傳授有效市場理論。」  在巴菲特買下大都會國際廣播公司以後,他有整整三年沒買過一股股票(不包括套利活動和秘密的小額買進)。在1988年,巴菲特認準可口可樂公司後,他拿出了伯克希爾市場價值的1/4左右以10.23億美元的總價買下了它。這個大膽的舉措使可口可樂的股票在伯克希爾的投資組合中佔了35%。  巴菲特與可口可樂的關係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時代。他5歲時第一次喝可口可樂。不久以後,他就開始在祖父的小店裡用25美分買6瓶可樂,再以每瓶5美分的價格賣給鄰居們。在這之後的50年中,他一直在觀察可口可樂公司的成長,但卻一直沒有買進過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即使在1986年,他正式宣布可口可樂生產的櫻桃可樂為伯克希爾股東年會上的指定飲料時,仍然沒有買進一股。直到兩年後的1988年,他才開始買入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1989年,巴菲特公開承認,他已持有可口可樂公司7%的股份。為什麼現在買進呢?巴菲特解釋說,可口可樂公司的特性已存在了幾十年。他看上了可口可樂公司80年代由羅伯托"格伊祖塔和唐納德"考夫領導下所發生的變化。  70年代,可口可樂公司搖搖欲墜,總裁奧斯汀的多角化經營策略更使之雪上加霜。1980年新總裁格伊祖塔一上任就著手削減成本,制定80年代的經營戰略:可口可樂公司下屬的每個公司都要使資產收益率最大化;要拋棄掉任何已不能產生可接受的權益資本收益率的業務與資產;投資的每一個項目都必須能增加每股收益率和權益資本收益率。可口可樂公司在格伊祖塔的領導下,財務業績比奧斯汀時代翻了兩到三倍。1980年至1987年,儘管1987年10月份股票市場發生了災難性的大跌,可口可樂股票的市價仍以19.3%的速度遞增。公司每1美元留存收益產生了4.66美元的回報。1987年,它的利潤的3/4來自非本土,而未知的潛力仍是無窮的。  其實華爾街的每一位分析家都注意到了可口可樂的「奇蹟」,因為畏懼和別的一些因素——並非公司價值的因素使他們裹足不前,在巴菲特做完投資但股票並未飛漲時他寫道:「當時我看到的是——很明白很引人……世界上最流行的產品為自己建立了一座新的豐碑,它在海外的銷量爆炸式的迅速膨脹。」儘管有人認為可口可樂的股票高估了,但巴菲特自信地認為以市場前期最高價75%的價格買下它,是以雪弗萊的價買賓士。在巴菲特買入可口可樂後的3年里,它的每股收入漲了64%,股價上漲3倍。10年後增值10倍。不管是誰,只要事先知道這種結果都會買的。但華爾街的投資商懷疑巴菲特是否值得學習。他們仍然堅持他是買了內部消息才做這個決定的。事實上,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年度報告中詳細闡述的他對可口可樂公司的理解,連第四流的經紀人都看得懂。1989年2月,他的這次投資公開之後,伯克希爾的股票也像注入了二氧化碳一樣咕咕冒泡。它賣到了4800美元一股,僅6個月之後它又上漲了66%,到了8000美元一股。   無冕之王此時,身價38億美元的巴菲特依然強烈抨擊大富翁們的奢侈生活。他在錢的問題上對子女非常沒有人情味:女兒需要20美元在機場停車時要給他帶回發票,當巴菲特給孩子們貸款時,他們要訂協議。除了改善生活外,巴菲特認為孩子們無權大把花錢。那樣子他們的財力會太多,而他認為這是社會的財富。「我一向講究公平,正因為如此我才認為一輩子有飯吃就可以了」,他說,「這些錢必須回到社會中去。」  巴菲特的慈善現多少有點兒像搞投資。他拒絕「多樣化」,寧可把錢投到某些「高效率」的事上,獲得最大的社會效益。而且他希望能監督他的捐款,因為他認為多數捐款的一部分都被管理人花在午餐上了。在奧馬哈,你看不到一點跡象表明這兒住著一個超級巨富:博物館裡沒有巴菲特展廳,城裡沒有巴菲特公園,大學裡也沒有巴菲特的位置。多年以來,巴菲特除了賺錢還有兩大理想,一是避免戰爭,二是控制人口。巴菲特願意為之捐款。從另一種角度看,他把捐款控制人口也看做一種「投資」,一種全球性的贖回股票,因為這樣將來要求分紅的人會逐漸減少。  巴菲特除了最後一次購買可口可樂之外,很長一段時間裡無所作為,儘管1987年的股市崩盤早已成為過去。但他需要找個地方投資。伯克希爾規模越大,這個任務也就越艱巨。巴菲特警告股東說:「高增長率最終將自我束縛。」為了尋找可能的機會,他不得不把錢用於投資。這種投資動力是危險的。它被形象地稱做「恐懼綜合症」——投資者「害怕擁有現金」。巴菲特承認他有這種感覺,現金太多是個巨大的壓力。為了緩解壓力,1989年下半年,他與吉列、美國航空和國際冠軍達成了13億美元的交易總值。但總的來說,它們還不符合他的一般標準,所以伯克希爾買的是這些公司的可轉換股票,有固定分紅的可轉換股票可以減少風險。巴菲特憂鬱地說:「如果我還能買40個可口可樂那樣的公司,我就不買這些了。」幾乎就在巴菲特投資的同時,一場乘客大戰已經爆發。當波斯灣戰爭爆發時,民航業垮了。美國航空當時的營運成本極高,在巴菲特投資後的一年內,它損失了4.54億美元,而且大出血不是很快就能止住的。巴菲特非常自責。這顯然是他最糟的一次投資,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對美國航空的其他股東來說是件好事,因為它給困難重重的航空公司注入了急需的資金。90年代初巴菲特投資的吉列漲到74美元/股,可口可樂是51美元/股,在5年時間裡,這兩種股票一個漲了3倍,一個漲了近5倍。1986年以來股票分割價17美元/股的大都會公司現在坐火箭似地漲到了80美元/股,而巴菲特下在GEICO的4600萬美元賭注現在翻到了17億美元。伯克希爾自己的股價更是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1992年11月,它突破了1萬美元大關(1994年,巴菲特把世界首富的王冠交給了比爾"蓋茨,但他並沒有衰落。)伯克希爾上揚了25%,而同一年內,道"瓊斯指數只上揚了2%,巴菲特開始買進時,伯克希爾的精確價格是7.60美元,而到1994年4季度股價為20400美元,從這個價格來看,巴菲特的身價為97億美元。希望巴菲特待在自己投資軌道上的投資者,沒有忘記他經常說的對規模過大的擔心。但至今為止,巴菲特還不用為此操心。有點令人擔憂的是,資金分配要比資產增長難多了。伯克希爾的保險業在短短10年內就連漲10倍,到1993年達到23億美元的業務量,這些錢可以看做是低息貸款,在索賠前由巴菲特隨便玩。這些年,他非常有效地利用了這筆數目巨大的資本並從中受益匪淺。討論「巴菲特效益」——即巴菲特的存在帶來的高於股票實際的價值是股東們永遠的話題。人們擔心一旦他去世會引起賣出的恐慌,儘管巴菲特一再說他的去世不會影響伯克希爾、可口可樂公司和其他資產的價值。(巴菲特自己並未評價伯克希爾的價值,他的方式是公開該公開的信息,讓交易自由進行)他向投資者保證,不論他和妻子誰先死,「要收的稅和遺贈都不會引起股票的大量拋售」。如果巴菲特和門格同時被車撞了,或者巴菲特來不及培養一位接班人,至少目前公司已有一位巴菲特選中的「第三人」來經營。這是個嚴守的秘密,就連他自己的孩子都不知道。  如果有人翻翻巴菲特的紀錄,他會發現40多年來巴菲特沒有用過財務槓桿,沒有投機,沒冒無謂的風險,而且沒有哪年虧損。儘管持反對意見的人總是說他的某項新投資「這次」會失敗,但同時期沒有人的紀錄可與巴菲特相媲美,嚴格地說,甚至沒人能夠接近他。現在巴菲特開始要超越金融界,獲得更大意義上的成功。他說他最喜歡的持股時間是「永遠」。這也讓華爾街內外的人大為吃驚,現代人的耳朵還受不了「永遠」這個詞,通常它只是小說或傳說中的字眼。  工作是巴菲特的生命,而食物和住所只是小事一樁。他仍然自己開他的藍色林肯。他也沒有富麗堂皇的小轎車和房子,即使有他也不會感興趣。他獨自一個人待在書房裡,沒有顧問也沒有僕人。他坐在婊著的發黃的報紙和他父親的照片前,靜靜地享受著愛默生的甜密的孤獨。幾小時過去了,連電話也很少響起。他以自己的技術追求實際價值而不是看屏幕上的圖表,他要的是經受過時間考驗的企業和經理。巴菲特說他認得出伯克希爾股東中90%的人,他記得伯克希爾100多萬股股票中每一股的經歷,難以想像還有哪個公共公司的總裁如此熟悉業務,他們甚至連望洋興嘆的念頭都不曾有過。每當伯克希爾的股票轉手時,巴菲特就在腦子裡記上一筆,就像有人上下他的「電車」一樣。  巴菲特在奧馬哈引了人們的好奇心。經過法南街時,人們的車開得很慢,都到快停下的地步了,他們好奇地注視著那座樸實無華的房子。巴菲特可以從廚房看到他們。他在那兒享用冰淇淋。可樂或拿著報紙和年度報告自得其樂。   1998年2季度,伯克希爾股價創出84000美元/股新高。在1997年下半年到2000年上半年,美國納斯達克市場通信網路股瘋狂階段,從不投資不熟悉行業的巴菲特的能力,開始遭到人們置疑。2000年3月10日,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創立於1971年,其始點數100)達到歷史最高5131點。而同一天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卻跌至40800美元/股,成為1997年2季度以來最低價。面對股票價格跌幅過半的股東,有人揚言要在2000年4月29日股東大會上,用西紅柿砸巴菲特。幾十年來對巴菲特業績妒意十足的媒體大肆渲染,消息派擁躉、技術分析衛道士、效率市場標榜者無不翹首以待,一幕令他們垂涎已久畫面。真是!天有不測風雲。2000年4月,通信網路概念股暴跌不止,新經濟泡沫破滅。傳統價值股逆勢大漲。2000年4月——僅僅一個月,伯克希爾"哈撒韋就有5.7億美元盈利,每股增值大約370美元,股價一個月升幅達50%。2000年4月28日,梟雄喬治"索羅斯黯然解散「量子對沖基金」。2000年4月29日,揚眉吐氣的沃倫"巴菲特出現在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那位惡作劇股東除深表歉意還能做什麼尼?2001年9月11日,對頤指氣使的美國人無疑是刻骨銘心的一天。「9.11」恐怖襲擊,對保險公司而言損失巨大。伯克希爾"哈撒韋的保險業損失超過22億美元。2001年。伯克希爾股價跌幅-6.20%,雖然較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11.90%的損失,跑贏市場5.70個百分點,畢竟40多年來首次負增長,對巴菲特而言的確令人惆悵。   2002年,巴菲特重點投資垃圾債和貸款,獲利達5倍。伯克希爾利潤42.9億美元,每股收益2795美元。   2003年,伯克希爾利潤81.5億美元,每股收益5309美元。2004年3月5日,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創出93600美元/股新高。  巴菲特是美國生活中的一個獨特形象,他不僅是位偉大的資本家,而且是位偉大的解釋美國資本主義的人:他教導了一代人該如何考慮業務;他證明了股票投資不只是碰運氣的遊戲,它也是一種合理的具體的事業;他在經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都追求著最高的權益資本收益率。巴菲特投資方法的驅動力來自資本的合理配置,為了達到這一點,他在決策中把他的推理能力發揮到極致並在投資實踐中使之不斷提高。通過推理巴菲特得出了公司的內在價值,進而通過比較市場價格和內在價值的差異作出正確的投資決策。「巴菲特方法」沒有超越大部分投資者理解的範圍,你不必在公司估價方面擁有MBA(工商管理碩士)的水平就能成功地運用它。在過去的40多年中,巴菲特經歷過兩位數的銀行利率、高通貨膨脹、「9.11」突發事件、股市崩潰等等。這些風雨把他磨鍊成了一個最偉大的投資家,也磨鍊出他與眾不同的個性:積極進取、不慕虛名、勤奮敬業、謹慎而且理性。   巴菲特的12條忠告  1.我絕不會丟掉我所熟悉的投資策略,儘管這種方法現在很難在股市上賺到錢,但我不會去採用自己不了解的投資方法。這些方法未經理論驗證過,有可能產生大虧損的風險。  2.當市場供應量不足的時候,我們加入大量的供應量;當市場供應量充裕的時候,我們便較少參與競爭。當然,我們不是因為要做穩定劑而遵循這個策略,我們只是相信最有利的企業經營方法。  3.評估一個人時,你必須看準他的三個特質:正直、智力和活力。然而如果缺乏了第一項,另外第一項,另外兩項就會害死你。  4.我有15%像費歇,85%像本傑明.格蘭姆。他們都不擺架子,心胸寬闊,都是傑出的老師。他們投資界是非常重要的。  5.當人們因貪婪或者受到驚嚇的時候,他們時常會以愚蠢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股票。某些股票的長期價格是取決與企業的經濟發展,而不是每天的市場行情。  6.投資人總想買進太多的股票,卻不願意耐心等待一家真正值得投資的好公司。每天搶進搶出不是聰明辦法。近乎怠惰地按兵不動,正是我們一貫的投資風格。  7.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企業經營者,所以我能成為更優秀的投資人;因為我把自己當成是投資人,所以我能成為更優秀的企業經營者。  8.只要企業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充滿希望並令人滿意,或管理者能勝其職務而且誠實,同時市價也沒有高估此企業,那麼我相當滿足於長期持有此企業的任何證券。  9.在任何可以選擇的時機里,我只是尋找一些稅後報酬率高的股票投資。  10.總而言之,我尋找引人注目的公司。該公司必須由維護股東權益的管理人員來運營,且公司的股價必須有吸引力。  11.當人們對一些大環境事件的憂慮升到最高點時,事實上也就是我們做成交易的時機。恐懼是追趕潮流者的大敵,卻是看重基本面的財經分析者的密友。  12.我從事投資的時候,主要觀察一家公司的全貌,而大多數的投資人只盯著它的股價。2006年07月14日 10:48揚子晚報
推薦閱讀:

【和大師學投資】詹姆斯·西蒙斯如何用量化打敗巴菲特索羅斯
「股神」是怎樣煉成的?(上)
我的股神舅舅(蓋樓補充)
「股神」是怎樣煉成的?(中)
史玉柱浮盈60億被封股神 粉絲稱立春拜其微博

TAG:博客 | 巴菲特 | 股神 | 和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