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曆朝方國政權 二

邾國:

邾國(又名邾婁國、小鄒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曹姓。

邾國國名之由來,據《滕縣金石志》載:「清道光十年(公元1830),城東北八十里鳳凰嶺澗溝中,出伯俞父諸器 ……其中鬲、盤、匜等銅器銘文中,皆有邾字。「許慎的《說文解字》:「邾,蜘蛛也,從黽朱聲。」

邾國的「邾」字,無論在西周還是春秋時期的銅器銘文中,寫作蜘蛛形,即今之「蛛」字。據此,曲阜師範大學教授郭克煜先生在其《邾國歷史略說》一文中認為:「由蛛字字形得知,邾國先人曾以蜘蛛為圖騰,建國之後,即以蛛為國名。後來,為書寫方便起見,改從邑朱聲之邾字,《邾公鍾》之邾字,正是這樣寫的。」

圖騰崇拜則是原始社會一種最早的宗教信仰,約與氏族公社同時發生。在春秋以後的文獻中,其「邾」字亦有幾種不同的寫法。《春秋》、《左傳》中寫作「邾」;在《國語·鄭語》、《孟子》中寫作「鄒」,在《史記》、《漢書·地里志》中寫作「騶」。音同而字異,其實皆一事。邾國,亦稱邾婁國,歷史典籍多有記載。《漢書·地理志》:「故邾國,曹姓,二十九世為楚所滅」。《左傳·文公十三年》(公元前614年):「邾文公卜遷於繹」。

邾國的名稱,經傳又寫作「邾婁」,戰國時期通稱「鄒」或「騶」。許多專家學者們研究的結果,認為邾婁是當地土語,邾是正名,而鄒、騶則是戰國後期其他相鄰大國所用的同音通假字,與偃國稱燕之類相同。

邾俠開創的邾國,後來又有較大的變化和發展,並衍生出小邾與濫國。他也因開創之功而被後人尊為朱氏、邾氏、顏氏、鄒氏、婁氏等姓的大始祖。

邾國的「邾」字寫法很多,建國以後曾以「蛛」作為國名,後來改加「邑」為「邾」字。「邾」字的讀音在古代有兩種讀法:在齊過人所纂的《公羊傳》一書中,「邾」字讀為「邾婁」,為雙音節字;而魯過人所纂的《左傳》一書中則讀為「鄒」。這兩種讀法在古籍中被寫成「邾國」或者「鄒國」,其實指的是同一個諸侯國家。

邾國在兩周時期的諸侯國中只能算作一個小國,從開始建國,就是魯國的一個附庸國,方圓不過幾十里,其疆域東到今費縣城西,西到今魚台縣東北境獨山湖北岸一帶,南到今滕縣安上村一帶,北到今鄒縣縣城附近。邾國建國之初的國力實在太弱,無法與其他諸侯大國抗衡,因此在西周初期的史籍中沒有留下什麼記載,只有簡單的世系供後人參考。在西周時期,自曹俠為第一位國君開始,其世系是:曹俠→曹非→曹成→曹車→曹輔→曹將新→曹訾父→曹夷父顏。

自邾武公曹夷父顏始,邾國的歷史開始零星地見於史籍之中,這時已經到了春秋時期。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邾國已經開始強大起來,但它仍是魯國的附庸。繼位的邾侯曹夷父顏是一個昏君,他重用奸臣,把邾國搞得一團糟,政治極為腐敗。後來,曹夷父顏被周宣王姬靜所殺,把王位賜給了其弟曹叔術。

曹叔術非常賢達,他不願意接替兄長的權力,只做了很短一段時間的國君,便把王位傳給了夷父顏的兒子曹夏父。曹夏父作了國君之後,便封自己的兄長曹友到鄖地(今山東滕縣),建立了一個小邾國。小邾國共傳十四世,在戰國中期被楚宣王熊良夫所滅。曹夏父還將曹叔術封到濫(今山東滕縣),建立一個濫國。魯昭公姬即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濫國國君曹黑肱降於魯國,濫國滅亡。曹夏父分封曹友和曹叔術建國,使邾國有了兩個自己的附庸國。

夏父逝世後,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儀父,魯庄公姬同十六年(公元前678年),曹儀父死,其子曹瑣繼位,是為邾憲公,在位十二年,於魯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666年)逝世,邾文公曹籧篨繼位。邾文公在位期間,曾經把都城由嶧山之北遷往嶧山之陽。

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大國不斷攻佔小國的領地。邾國離魯國最近,又是魯國的附庸國,因此必須聽從魯國的指揮。邾文公以前的邾國國君都曾多次朝貢魯國,還要參加魯國召集的多次會盟。如果魯國國內有人不能在國內立足,就會跑到邾國,邾國國君還要以禮待之,不敢有絲毫怠慢之處,以免這些人在得勢之後找麻煩。如魯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71年),魯國大臣臧紇逃奔到邾國,邾人非常熱情地接待他,就像對待魯國的使臣一樣。儘管邾國對魯國一直都很尊敬,仍然遭到魯國的攻伐。周哀公姬不辰七年(公元前年)魯國大舉入侵邾國,邾國的軍隊只作了小小的抵抗便大敗而歸,國都也被魯軍攻下了。魯軍進入邾國國都之後,毫不客氣地衝進貴族和平民家中,不分白天黑夜地搶劫財物,然後趾高氣揚地滿載而歸。這次搶劫使邾國好不容易聚集的財物損失殆盡,人民的生命財產也遭到了極大的威脅。為了減少戰爭損失,邾文公決定將都城遷到嶧山的南面。這個地方以怪石和曲徑通幽的山洞聞名,易守難攻。這之後邾國被搶劫的事情便很少再有了。

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魯文公姬興十二年(公元前615年),邾定公曹貜且繼位,在位三十七年。魯成公姬黑肱十八年(公元前578年),邾宣公繼位,在位十八年。魯哀公姬將十七(公元前556年),邾悼公曹華繼位,在位十五年。魯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邾庄公曹穿繼位,在位三十四年。邾庄公逝世後還要以活人殉葬,這種做法在春秋時期已經是公認的落後和野蠻的行為,因此遭到了國內外人士的強烈反對。當時的輿論對這件事進行了言辭激烈的譴責。有人說:「祭祀不用六畜,怎麼能用人做殉葬呢」?

魯定公姬宋三年(公元前507年),邾隱公曹益繼位。魯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魯國又一次攻打邾國,這一次魯國人不但對財物進行了搶劫,還把邾隱公也俘虜到了魯國,並把他囚禁起來,這大概是因為邾隱公得罪了魯國。兩年之後邾隱公被釋放,繼續做他的國君。然而,重新執政的邾隱公卻整天忙於遊樂,被國人罵作無道。邾隱公不得人心的做法成為吳國攻打邾國的借口,他們憑藉銳利的武器和勇猛的軍隊攻入了邾國,俘獲了邾隱公,把他帶到吳國進行教育,同時立邾隱公的兒子曹革為國君,即邾恆公。

魯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邾隱公逃出了吳國,他先到魯國,又到齊國,最後投奔了越國。越國人又把他送回邾國,重新立他為國君。但是備受流浪之苦的邾隱公卻不思悔改,仍然被國人罵作無道,這一次就連支持他的越國人也發怒了。他們出兵將邾隱公抓到越國再次囚禁起來,並立曹革的弟弟曹何為國君。

此後,邾國的世系缺乏詳細的記載。人們只能簡單地知道邾國共傳二十九世,最後為在楚宣王執政時期(公元前369~前340年)被楚國所滅。

邾國滅亡後,楚宣王將其王室成員和貴族們遷到邾城(今湖北黃岡),而其他非王室成員和平民則遷往齊、魯等國。失國後的邾國國人去「邑」,以「朱」為姓氏,以念故國之情。

3.邾友與小邾國:

在歷史上,除曹俠所建邾子國外,另外還有一個小邾子國,它便是由邾國所分離出而由邾友(曹友)所建的郳國。

當年,邾武公曹夷父顏生有二個兒子,長子叫曹夏父,次子叫曹友。曹友,本名曹肥,字友,又字友父,分封至小邾子國即郳國後,稱邾友。傳世有「邾友父鬲」等青銅器。據文獻記載,當年邾顏有功於周王室,於是周宣王封曹夷父顏(邾顏)的小兒子到郳(今山東滕縣東三公里處,一說在今滕縣東南二十五公里處),建立了另一個附庸小邦。

郳國,在初時本只是邾友的一個封邑,但後來卻逐漸發展並從邾國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新的小邦國。郳國既是邾國的支裔和附庸,但同時也還是魯國的附庸。邾友所封的郳國,初時未有國名,而邾友的子孫仍自稱為邾人,但時人及後日史家認為此邾已非舊邾,且由舊邾所衍生,故加小以為別,稱做小邾,也叫小邾婁;又因國都在郳,且為古郎國故地,時人或又仍舊稱為郳國,也寫作倪國。

小邾國雖以邾友開國,但卻奉邾顏為始祖。據史書記載,邾友生二子,後分為兩支:長子繼位為小邾國君;次子邾爽到魯國出任下大夫的官職。邾爽的後裔以祖父邾顏之名為氏,稱顏氏,此即後世顏氏的正宗由來。

邾友所建小邾子國,傳到他的孫子邾黎來時,因多次朝見魯國,又數次跟從齊桓公姜小白勤王有功,遂得到各華夏大國的承認,並正式被周王室封為子爵,成為與其母邦邾國平起平坐的國家。但事實上,在整個春秋戰國時期,小邾國的實際國力都要遠弱於邾國,因而它始終都與邾國保持著附庸關係,其軍政外交等重大決策也多與邾國同進退。

邾黎來之後的小邾國世系,文獻記載不詳。人們只知邾黎來之孫為小邾穆公,小邾穆公之孫為小邾惠公。小邾惠公之後再傳六世,小邾國滅亡。小邾國自邾友起共傳十四代,在戰國中期同邾子國一同被楚宣王所滅。

小邾滅國後,國人一部分以國名郳為姓氏,改稱倪氏;一部分則去郳字邑部為兒氏;還有一部分加入到朱氏族人中。在史籍《續文獻通考》中就記載,「小邾傳國十四世,去邑為朱氏」。因此今日的曹姓朱氏中,有一部分為小邾國邾友的後裔子孫。

4.邾子國:

曹夷父顏(邾顏)為周宣王姬靜所殺之後,其弟弟曹叔術(邾叔術)被周宣王任命為新的邾國君主。

邾叔術是邾國歷史上一位大仁大義的賢君,他繼位後沒有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卻主動讓位給侄兒即邾顏的兒子曹夏父(邾夏父)。為了感激叔叔的大恩,邾夏父硬是將邾國五分之一的國土劃割出來,送給了叔叔邾叔術,讓他做了一個獨立的國君。叔術的小封國叫做濫國。

自西周末年邾叔術讓國、邾夏父繼任邾君後,過了半個多世紀,歷史進入春秋時代。春秋時期邾國的最早一位國君是邾夏父的孫子即邾儀父。

在史籍《世本》、《春秋》以及《朱氏譜乘》中,都記載了春秋二百餘年間邾子國的君位傳承世系從周釐王姬胡齊四年(公元前678年)至春秋末年為:邾克→邾瑣→邾徑→邾華→邾穿→邾益→邾革。

邾儀父,名克,史籍中又稱邾子克,是邾國歷史上一位承先啟後的人物。邾儀父在做邾國君主時,周天子的中央王朝大權旁落,而四方群雄並起、諸侯爭霸。當此之時,朱氏祖先所建的邾子國,因國小勢微,根本無力在群雄逐鹿中一爭高下、叱吒風雲。相反,她只能時而依附此一大國,時而又投奔彼一強邦,在大國的庇護和相互牽制中以圖生存。為此,歷代邾國君主都積极參与了當時各大國的政治盟會、軍事戰爭等重大活動。

邾國的東、北、西三面鄰魯國,地緣形勢決定了邾國的對外關係不得不以魯國為重心。早期的邾國歷代君主,都認識到邾魯兩國關係對邾國的重要,因而自立國之日,邾國便成為魯國的附庸。春秋時期,邾國君也都設法想與魯修好,並多次參加魯國召集的盟會。魯隱公元年,邾儀父便與魯訂立蔑地之盟,以修兩國之好。然而,自當年邾顏參與魯國政變,魯人便對邾失去信任。進入春秋後,魯國更時時虎視邾國,企圖蠶食甚至吞併邾國領土。在文化意識上,魯人又以「周禮之邦」自居,鄙視、瞧不起邾國,甚至把邾貶為夷人。這樣,春秋以來,魯、邾關係大部分時間都很緊張。如周桓王姬林四年(公元前716年),魯國即發兵入侵邾國,在周桓王十六年(公元前704年)又再次侵邾。此後,邾、魯兩國常年交戰不止。

為了對付魯國的威脅,自邾儀父開始,邾國便不得不投靠其他大國以牽制魯國,保護自身安全。最初邾儀父投靠齊國,於公元前681年參加齊國主持的北杏之盟。齊桓公稱霸,邾國是積極擁護者。邾儀父的依齊制魯的政策,為邾國贏得極大好處:有齊桓公在周天子前美言。邾國在建國三百多年後,到邾儀父手裡終於正式被周天子封為子爵國,在列國諸侯中佔有一席之地。可見,邾儀父在邾國歷史上,實有極大功德。

邾儀父之後,繼任各位邾君,對大國霸主都採取見風使舵的靈活政策。周惠王姬閬十八年(公元前659年),邾國與魯國一起參加了農曆8月由齊國主持的「檉地之盟」,可轉眼間,魯國卻又於當年農曆9月出兵襲擊邾國,敗邾師於偃師,邾國從此開始意識到齊國已根本無力再保護自己。

到周襄王姬鄭十年(公元前642年)齊桓公逝世後,宋襄公子茲甫繼齊稱霸,邾國又立即投向宋國懷抱,並與曹、衛等國一起出兵跟隨宋襄公攻打原來的保護者齊國,邾、齊關係破裂。次年,邾國又積极參加了宋主持的曹南之盟,成為宋國稱霸最積極的支持者。更有甚者,曹南之盟時,鄫國因故未趕到,只好跑到與宋關係密切的邾國那裡,想請邾文公幫忙向宋襄公求個人情。哪知邾文公卻秉宋襄公旨意,把鄫國之君抓了起來,並殘酷地將人家一國之君殺了來當作人牲以祭祀社神,引起了中原各國的非議。

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當宋襄公被俘,稱霸失敗後,魯國立即出兵討伐失去大國保護的邾國。但此時邾國的勢力已達到頂峰,在魯國討伐邾國不久,邾國即把魯國的姻親之國須句國滅了。次年魯國再次出兵攻邾,奪取須句故地,恢復須句政權。幾個月後邾國即北攻魯國以報須句之仇。魯僖公姬申輕視邾國而不加防備,結果邾軍大敗魯國於升陘,並奪了魯僖公的甲胄懸掛在邾國都城的魚門上以示慶賀。

周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27年),魯僖公為了復仇,親自率兵攻打邾國,奪取了邾國的訾婁。接著又派公子遂伐邾。周襄王三十二年(公元前620年),魯國再一次攻佔須句。

作為報復,周頃王姬壬臣六年(公元前613年),邾國又出兵攻打魯國南方邊陲,魯國即派大夫叔彭生征伐邾國。到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魯國再次派公孫歸父伐邾國,並奪得邾國都附近的繹邑。邾、魯兩國的仇恨日益加深。

宋國衰落後,晉文公姬重耳繼宋稱霸,邾國立即又改投晉國以尋求保護。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邾國首次參加了晉國主持的「斷道之盟」。在周定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86年),邾國又參加了晉國主持的著名的「蟲牢之盟」。此後近兩個世紀,邾國都一直追隨著晉國,參加了由晉國主持的盟會和由晉國為盟主的對他國戰爭。

邾國借晉國的保護,牽制了魯國和日益強大的楚國。如在周景王姬貴十六年(公元前529年),邾庄公曹穿(邾穿)即到晉國告狀,說魯國朝夕伐邾國,邾國有亡國的危險,請求晉國出面干涉。於是晉昭公姬夷拒絕會見魯昭公,以示對魯國的警告。

邾國借著晉國的勢力,在保護自己免受魯國侵略的同時,進一步向周圍小國擴張。在周定王十六年(公元前591年),邾國便仗恃晉國勢力,襲殺鄙子。但是,邾國在受晉國保護的同時,往往也要受晉國的欺侮。按兩周文化傳統,晉、魯兩國畢竟是同姓親族,而邾國是異性夷蠻,所以在邾、魯兩國的爭戰中,晉國有時便偏袒同姓魯國。在周簡王姬夷十八年(公元前554年),晉國便以邾國常侵犯魯國之故,將邾悼公曹華(邾華)抓了起來,並強製為邾、魯兩國劃定國界,將大片美地良田劃歸魯國。邾國吃了大虧還無處申訴,因為仍得藉助晉國的勢力。

周景王姬貴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邾庄公曹穿(邾穿)乘鄅國種稻農忙之季,出兵襲擊鄅國,一舉攻佔鄅城,盡俘鄅國君民而歸。鄅君只好賠款贖回夫人與己同歸,但女兒卻被邾庄公所霸佔。第二年,宋國討伐邾國,攻取邾國蟲邑,迫使邾國盡釋鄅國俘虜並與宋國在蟲邑會盟。這是邾國最後一次大規模對別國實行軍事擴張。此後,邾國便開始走下坡路。

周敬王姬丐十三年(公元前507年),邾俠的第十七世孫曹益(邾益),繼其父邾庄公任邾國的第十八任君主,這就是邾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邾隱公。據史籍記載,邾隱公邾益是個傲慢無禮、昏庸無道之人。邾益繼位之日,本是春秋末年天下大亂、邾國危急之秋,可是他不思怎樣富國圖存,卻剛愎自用,比他的父親更加專橫腐敗。邾益即位後的第一件事,便是為他那位與宦官爭食時不小心被爐火燒傷而死的父親邾庄公大辦喪事,舉行國葬。更為腐朽的是,邾益在葬父時竟「先葬以車五乘,殉五人」。時至春秋末期,還用人為牲和以活人陪葬,已被視為野蠻行為而為中原各禮儀之邦所不齒。孔子知道後憤怒地說:「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用木俑殉葬尚且要遭孔聖人「絕子絕孫」的詛咒,邾益用五個大活人殉葬,便更加要為中原各國所鄙視和譴責了。

在對外關係上,邾益又自不量力,妄自尊大,結果自取滅亡。周敬王十三年當邾益繼位不久,與邾國長期不和的魯國便派使前來相賀,並派仲孫何忌與邾隱公益在拔地會盟,簽訂盟約,以結和平友好睦鄰。可是,邾益卻根本就不珍惜這種和平機會。在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農曆1月,當邾益前往魯國朝見魯定公姬宋時,忘記了自己是附庸於魯國之君、弱國之主、來訪之客的身份,在會見儀式中一副妄自尊大、傲慢無禮的姿態,使得在旁觀禮的孔丘的弟子子貢非常氣憤,認為邾益傲慢無禮,必將不得好死,甚至亡國滅族。

邾益的無禮,果然破壞了邾魯之間已經勉強建立的和平友好關係。在這次會見的第二年冬,魯國便派大夫仲孫何忌率兵討伐邾國。魯國的軍事侵略一直持續到次年春季,魯國又增派季孫斯、叔孫州仇兩路大軍,準備奪取邾國的糧倉絞邑。面對魯國大軍的侵略,邾益束手無策,最後只好屈辱求和,與魯國訂立了「句繹之盟」:邾國以大量賠款並割讓大片土地給魯國,才使魯國撤軍。

喪地辱國之後,邾益不但沒有警醒振作,反而更加荒淫腐敗。他整日在宮中酒池肉林,鶯歌燕舞,縱慾貪淫,把軍政大事都拋諸腦後。句繹之盟後僅隔一年,魯國大軍又再一次入侵邾國,並一度把邾國都城包圍起采。自此之後,魯軍便無一日不侵邾了。周敬王三十年(公元前490年)冬季,魯軍向邾國發起全面攻擊。可是當入侵的魯軍打進邾國城門時,仍能聽到鐘鼓之聲,原來此時的邾隱公仍在那裡欣賞歌舞、音樂。當賢大夫茅成子報告敵情並請求到吳國去求援時,邾隱公竟不相信魯國敢來侵犯,並說即使魯國敢來,憑邾國國內力量足以抗戰,根本不需吳國援助,因此拒絕了茅成子建議。就這樣,魯國軍隊一路幾乎未遭到邾國人的抵抗,長驅直入邾國都城、宮室,輕而易舉地俘虜了邾隱公君臣及王族成員。可憐邾國平民百姓,所有財產被強鄰再次洗劫一空。

後來,由於茅成子懇求,吳國出兵討魯以救邾。兩年後,齊國、吳國準備聯合攻魯國,魯國人害怕,才於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將邾隱公釋放歸國,繼續為君。可是邾隱公回國複位後惡習不改,仍舊昏庸無道。這樣作為邾保護者的吳國便自己派兵討伐,再次將邾益抓起來,囚禁在樓台里,並讓他睡在荊棘將其押歸吳國,而改立邾太子曹革(邾革)為君,此即邾桓公。

周敬王三十五年(公元前485年),邾隱公從吳國逃脫出來,先是逃亡到魯國,後又從魯國逃到娘舅家齊國。為此,新登位的邾桓公便與吳、魯、郯諸國聯合,一起攻打到齊國南境。

邾隱公流亡齊國十二年之後,東方的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化,當年擁立太子邾革的吳國正被越國圍攻,越國強大起來。於是邾隱公便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又從齊國投奔到吳的敵國越那裡,請求越國出面干涉。越國人派兵把邾隱公護送回邾國,邾隱公再次複位,而邾桓公邾革卻又逃亡到越國去了。可是,邾隱公複位後,仍舊昏庸無道,民怨載道,因而兩年後,又被當年助他複位的越國人抓回越國。至此,周元王五年(公元前471年),邾隱公便第三次成為外國的階下囚。

不過,按《世本》的說法,邾國為齊國所滅,但按地理位置而言,邾國較有可能亡於楚。但及至目前為止,還沒有可靠史料顯示邾國亡於何國、何時。而最後關於邾國的記載見於《孟子·滕文公篇》。

邾國君主世系簡表:

曹 挾:前1046~前?年待考

曹 非:生卒年待考

曹 成:生卒年待考

曹車輔:生卒年待考

曹將新:生卒年待考

曹訾父:生卒年待考

邾武公:曹夷父(曹顏),公元前?~前796年

曹叔術:公元前795~前781年

曹夏父:公元前780~前?年

邾安公:曹儀父(曹克),公元前?~前678年

邾憲公:曹 瑣,公元前677~前666年

邾文公:曹蘧蒢,公元前665~前615年

邾定公:曹貜且,公元前614~前573年

邾宣公:曹□□,公元前572~前556年

邾悼公:曹 華,公元前555~前541年

邾庄公:曹 穿,公元前540~前507年

邾隱公:曹 益,公元前506~前486年

邾桓公:曹 革,公元前485~前474年

邾隱公:曹 益,公元前473~前471年

曹 越:公元前471~前?年

曹越之後再傳八世滅亡。

中山國:

中山國,是春秋晚期北方少數民族狄族的分支白狄所建。

狄族,是北方以游牧為業的少數民族,主要活動在今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陝西省之間。狄族的種姓繁多,如白狄、赤狄、長狄等。

春秋時期,狄族活動最盛,曾滅邢國(今河北邢台)、衛國(今河南淇縣)、溫國(今河南濟源)等諸侯國,並曾西侵周王朝、鄭國,東侵齊國、魯國,為當時華夏地區的勁敵。

白狄,厘姓。原居住在陝西省延安一帶,後東遷到河北境內。

白狄曾建有肥國(今河北藁城),周景王姬貴十五年(公元前530年)被晉昭公姬夷所滅;鼓國(今河北晉縣),周悼王姬猛元年(公元前520年)被晉頃公姬棄疾所滅;鮮虞國(今河北唐縣),周敬王姬丐十年(公元前510年)被楚昭王熊壬(熊軫)所滅,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鮮虞國又復國,改名為中山國,建都於顧邑(今河北定州)。

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以後,中山國屢遭晉國攻打,以至最終亡國。

周威烈王姬午十二年(公元前414年),中山文公在顧地(今河北正定東北三十公里的新城鋪鎮)又重建中山國。周威烈王二十年(中山武公九年,公元前406年)又被魏文侯魏斯所滅,並派公子魏擊駐守中山。

周安王姬驕二十四年(公元前378年),中山恆公又復國,遷都靈壽(今河北平山),由此中山國開始強大。

中山國盛時,疆域有北自河北安新縣經徐水向西到燕長城,南到今河北贊皇、高邑一帶,西到太行山麓,東到河北衡水,成為戰國時的強國之一。

周顯王姬扁四十六年(中山王厘鬻十六年,公元前323年),中山國和魏、趙、韓、燕諸國同時稱王。

此後,中山遭到趙國接連不斷地攻擊,終於在周郝王姬延十九年(中山國君厘尚三年,公元前296年)被趙惠文王趙何所滅亡,中山國君厘尚被送回老家膚施(今陝西榆林市東南無定河北岸)終老。

中山國自中山武公在公元前414年復國,至公元前296年被趙國滅亡,歷六王,共一百一十八年。

中山國王陵:

中山國二次建都於顧,前後共歷一百零三年,其王陵墓地尚未被發現。

戰國中期的中山國王陵在今河北省石家莊平山縣三汲鄉。此處共有編為一~六號的六座大墓,分處於兩個陵區之間。一處在中山靈壽故城以西兩公里的西靈山南坡高地上,一、二號墓東西並列;另一處在靈壽故城內西北部,三~六號墓東西向錯列。

1974~1978年發掘了一和六號墓。經考證,一號墓為中山王堞的墓,此墓封土高十五米,底邊東西寬九十二米,南北長一百十米,自下而上呈三級台階狀。上面有台榭式建築遺址。規模巨大,墓室平面近方形,每邊長二十九米,南北兩邊各有一百十米的墓道,墓室內分槨室和三個庫。

一號墓出土文物極為豐富,是故城考古發掘的重要發現,兩個墓早年均以多次被盜,一號墓槨室僅出土一件中山王陵「兆域圖」銅板,這是一份王陵建築的設計圖,為中國歷史上首次發現,說明戰國時期已有專司王陵建設的部門和官員,對研究中國建築史具有重要價值。外藏庫出土銅列鼎九件,還有四盍及扁鍾、石便磬等隨葬禮器,具有可與天子相比的王者規格,出土的「山」字形銅製大型禮器五件,最高者達一米四三,可列於帳前和帳周圍,十分雄偉,象徵王者權威,為中山國所特有,也是中國前所未有的發現。墓內還出土了國王使用的錯金銀四龍四風銅方案、十五連盞組裝燈、虎唑鹿、犀牛、牛、三件錯金銀屏風座、簡易活動帳架、中山古酒和中山侯銅鉞等罕見文物。

中山陵出土的許多銅器上都刻或鑄有銘文,特別是鐵足大鼎夔龍飾方壺和一園壺均有長篇銘文,共一千零九十九字,確卻地說明了墓主是中山王堞,制器時間約為周顯王四十五~四十八年(公元前324~前321年),埋葬的時間約在周郝王姬延五年(公元前310年)。

這些文物的出土、銅器銘文和及其表現的陵寢制度,反映出中山國與當時的中原文化特別是同魏國文化的密切關係,某些文物則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一號墓周圍還有六個陪葬坑、兩個車馬坑、一個雜葬坑。六號墓形制和一號墓相近,只是規模稍小,其東西兩側有陪葬坑三座,南面有兩座對稱的長方形雜葬坑。

中山國世系簡表

戰國時期:

厘□□:公元前?~414年待考,中山文公,葬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

厘□□:中山文公之子,公元前414~前406年,中山武公,葬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

厘□□:中山武公之子,公元前378~前340年,中山桓公,葬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

厘□□:中山桓公之子,公元前339~前320年,中山成公,葬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

厘 鬻:中山成公之子,公元前319~前312年,中山王,葬於河北省平山縣三汲鄉

厘 訾:厘鬻之子,公元前311~前299年,中山王,死於齊地,葬地待考

厘 尚:厘訾之子,公元前298~前294年,中山君,不知所終,葬地待考

鄭國:

鄭國,姬姓。開國君主為周厲王姬胡的少子、周宣王姬靜(姬靖)的庶弟姬友。

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於鄭地(今陝西華縣),是為鄭恆公。

周幽王姬宮湦八年(公元前774年),鄭恆公出任周幽王的司徒(掌管土地和人民)。鄭恆公看到周幽王無道,王室將亂,於是在周幽王九年(鄭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773年)將家屬和資財轉移到了東方,並在虢國(東虢、今河南滎陽)與鄶國(今河南新密)之間的地區新建了都城,而自己則戰死於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的驪山之難,鄭國也因犬戎的入侵而滅亡。

鄭恆公的兒子姬掘突(姬滑突),在周平王姬宜臼元年(公元前770年)因擁護周平王東遷有功,被任命為卿士(佐君管理政務),是為鄭武公,乃朝中重臣。鄭武公在新遷之地,於周平王二年(鄭武公二年,公元前769年)滅鄶國(今河南新密),周平王四年(鄭武公四年,公元前767年)滅虢國,周平王六年(鄭武公六年,公元前765年)在新佔領的地方重新建國(今河南新鄭)。以後,鄭國的勢力不斷擴大,由一個關中小國迅速發展成為位居中原核心的強國。

鄭國盛時的疆土在今河南北半省的中部;北至黃河;南到許昌;東到開封;西到滎陽。

到鄭莊公時,鄭國侵陳伐許,破息攻宋,大敗北戎,以至後來同周王室交換世子,抗擊周王統帥的陳、蔡、衛聯軍的進攻,大破王師並射傷周恆王,成為春秋初期相當活躍的一個小霸主。

春秋晚期,在大國爭霸角逐中,鄭國在子產的輔佐下,實行新政,加強軍備,國勢一直不衰,受到晉、楚諸霸主的尊重。

進入戰國時期後,鄭國因內有君臣之間的權益之爭,外有韓國的不斷蠶食,國勢急劇衰落。

周烈王姬喜元年(鄭康公姬乙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韓哀侯令韓國軍隊攻破新鄭,鄭國滅亡。

鄭國自姬友於公元前806年開國,至公元前375年被韓國所滅,傳二十三王,歷四百三十一年。

鄭國王陵:

鄭國王陵在今河南省新鄭市城關附近的「鄭韓故城」內。

自鄭恆公於周平王六年(鄭武公六年,公元前765年)在新鄭建國後,鄭國在新鄭共歷十八王,三百九十五年。

戰國中期的周烈王元年(鄭康公二十一年,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國,韓哀侯將韓國都城自陽翟(今河南禹州)遷到新鄭,將新鄭更名為南鄭。韓國在新鄭共歷八代國君,一百四十五年。因新鄭先後為鄭、韓二國的都城,故稱「鄭韓故城」。鄭韓故城是目前世界上同期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垣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韓國滅鄭國後,害怕鄭國故人復國,於是採取了盜掘鄭國人的墳墓,使鄭國人的祖先翻屍動骨,永遠不得安寧;然後將本國病死的大人、小孩都埋在鄭國人的墳墓中,以破壞其風水。之後,在鄭人的墳地上大片建房,以阻斷鄭人的陰陽之氣。

韓國人還將鄭國人的墳地改建成大型鑄造廠冶煉鐵器,以燒散鄭國人的魂魄等方法,防止鄭國人復國。

1964年,國家開始對鄭韓故城進行全面勘查發掘,考古工作斷續至今。經發掘發現,鄭韓故城內有大片夯土建築遺址和各種手工業作坊、鑄銅作坊遺址達十萬多平方米,制骨作坊遺址面積七多平方米;戰國時期的鑄鐵作坊遺址面積四萬多平方米。清理出一座熔鐵爐和兩座烘范窯,出土了大批鐵器和陶范,此處還有制陶、制玉作坊遺址。

重要的有:城西南部的倉城村鑄鐵遺址;東部的小吳樓村鑄銅作坊遺址和北部張龍庄村南的制骨作坊遺址等。2002年9月,又在城內側東北部發現一處保存完好、約數萬平方米的大型制陶遺址。城內還分布著多處春秋時期鄭國貴族墓地,但一直沒有發現國君級大墓。

1923年,在鄭韓故城西城即今新鄭城內李家樓村盜掘出一座春秋時大墓,可能為鄭伯墓。墓中出土了青銅器和玉器七百餘件,其中青銅禮樂器九十餘件,習稱「新鄭彝鼎」,其中包括兩件著名的蓮鶴方壺(一件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等。

鄭伯大墓的發現,轟動了全國,震驚了世界,但也引來了全國各地的盜墓賊,他們在這裡狂挖濫盜,許多珍貴的古墓葬慘遭破壞。勘查發現,鄭國墓葬多「十墓九空」甚至「十墓十空」。大量珍貴隨葬品已經流失。

2002年4月,為配合新鄭市居民住宅開發,文物部門在對開發區基建工地進行清理髮掘時,意外發現一座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的「中」字形大墓,這座墓長四十五米,內有三層外槨,一層內槨,通往墓室有南北二條墓道。這是我國目前為止發現的鄭國墓葬中第一例帶有墓道的墓葬。按古代的墓葬制度,只有侯爵以上的貴族才能使用帶有的墓葬,而鄭國國君當時是伯爵,是不能享用墓道的。這說明鄭國國君是不遵守禮制,也不把東周國君放在眼裡的。

現在開挖的南墓道長三十一米,寬七米六,呈傾斜狀通向中間墓室。墓內發現有:九鼎八簋(鬼)、方壺、園壺、玉器、金器等隨葬品。但中心墓室卻發現有盜洞三十多個,這些盜洞不是同一時期的,多為民國時期所為。在「中」字形大墓南北墓道里,布滿了密密麻麻,重疊積摞的拆葬馬車,目前在已清理的三分之一面積中,已發現十七輛車,車輛大小不一,裝飾豪華,做工甚為考究。這些車馬葬按照鄭國車馬葬制的規矩,車輪被摘掉放在墓道兩側,另外一些放在夾道或平放在車廂上,馬匹被殺死後平放在坑底,車體放在馬匹之上。鄭國車馬坑的葬式和周圍列國整車下葬,馬匹在車轅以下有明顯不同。

隨後,文物工作者在「中」字形大墓東五十米處,又發現一座葬有二十二輛馬車和數十具馬骨的車馬坑,它長十米零四,寬八米四,深五米,是目前全國發現的春秋時期最大的車馬坑,被命名為一號車馬坑。

自2002年4月至9月,文物工作者用了五個多月的時間,對一號車馬坑周圍的二百四十畝土地進行了普探,初步探明這裡是一處大型貴族墓地,此地的墓葬和車馬坑分布極為密集,整個墓地有墓葬三千多座,絕大部分為鄭國墓葬。墓葬均為豎穴土坑墓,共有六米以上的大型墓一百八十座,其中還有十五米以上的大型墓,長寬均超過二十米的特大型墓四座。大中型東周時期車馬坑十八座。初步估計,整個墓地車馬坑的數量要在這個數字上翻二番不止。

這次發現的新鄭墓葬群車馬坑距今有近兩千八百年,比秦始皇兵馬俑坑早五百多年,與秦兵馬佣三坑面積相比,新鄭墓葬群車馬坑要多出五萬平方米,目前,秦始皇陵共發現各類陪葬坑、陪葬墓六百餘處,而新鄭墓葬群有三千多座大小不一的墓葬,規模與秦兵馬俑坑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現已探明的十八座車馬坑,大小可分為四種,其中位於「中」字形大墓西側的三號車馬坑形制最大,它長十三米五,寬十一米五,深七米五,面積是一號車馬坑的二倍,目前正在發掘中。此車馬坑的級別之高,規模之大,國內罕見。以前,史籍中關於車的記載很多,但由於缺少相應的實物,後人對其形狀的註解各不相同。

這次在鄭韓車馬坑中發現了多種車形,有可供二人躺卧的安車;也有供三人並排乘坐的中型車;還有威武莊嚴的依仗車;輕巧急行的狩獵車;粗壯結實的戰車……這些車的外觀千差萬別,圖案多姿多彩,形態各不相同,用途多種多樣,殉葬的方式也五花八門,為研究古代車馬葬制,古車發展史及用車制度提供了珍貴資料。在「中」字形大墓南墓道較淺的地方,還發現了七、八具成年人和小孩的骨架,從成年人的屍骨看,這個人兩臂彎曲,手骨和腿關節偏大,象患有類風濕或大骨節病,經考證,這就是韓國為破壞鄭人風水,埋在鄭人墓地中的韓人。

鄭韓故城春秋墓葬群和大型車馬坑的發掘,填補了鄭國王陵墓地的空白,多個長寬在二十米以上的特大型墓葬的發現,說明這處墓地內埋葬有多位鄭國國君,是鄭國王陵遺址,並確定鄭國國君墓地是聚公族而葬的,是典型的集中公墓制。目前,鄭韓故城內的考古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之中。

鄭國世系簡表:

春秋時期:

姬 友:鄭厲公之子,公元前806~前771年,鄭桓公,葬於陝西華縣城關西街

姬掘突:姬友之子,公元前770~前774年,鄭武公,葬地待考

姬寤生:姬掘突之子,公元前743~前701年,鄭莊公,葬於河南新密市南王崗村

姬 忽:姬寤生之子,公元前701~前701年,鄭昭君,葬地待考

姬 突:姬寤生次子,公元前700~前697年,鄭厲公,葬地待考

姬 忽:姬突之子,公元前696~前695年,鄭昭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但:姬忽之弟,公元前694~前694年,無謚號,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嬰:姬掘突之子,公元前694~前680年,無謚號,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突:姬嬰之弟,公元前679~前673年,鄭厲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捷:姬突之子,公元前672~前628年,鄭文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蘭:姬捷之子,公元前627~前606年,鄭穆公 ,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夷:姬蘭之子,公元前605~前605年,鄭靈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堅:姬夷庶兄,公元前604~前587年,鄭襄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沸:姬堅之子,公元前586~前585年,鄭悼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袞:姬沸之弟,公元前584~前571年,鄭成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惲:姬袞之子,公元前570~前566年,鄭厘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嘉:姬惲之子,公元前565~前530年,鄭簡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寧:姬嘉之子,公元前529~前514年,鄭定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蠆:姬寧之子,公元前513~前501年,鄭獻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勝:姬蠆之子,公元前500~前464年,鄭聲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戰國時期:

姬 易:姬勝之子,公元前463~前456年,鄭哀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丑:姬勝之弟,公元前455~前424年,鄭共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已:姬丑之子,公元前423~前423年,鄭幽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駘:姬已之弟,公元前422~前396年,鄭需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姬 乙:姬已之弟,公元前395~前375年,鄭康公,葬於河南新鄭市鄭韓故城

趙國:

趙國,春秋時期晉國六大夫之一,戰國時期七雄之一,姬姓。開國君主為五帝之一顓頊的後代趙籍。

夏王朝時期,顓頊的孫女、女修生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女華,女華生伯益。伯益在舜時為舜管理山川、馴養鳥獸,後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弗(今山東曲阜),賜姓贏,故伯益又稱大弗、弗伯。伯益在大禹晚年的時候被定為繼承人,但被大禹的兒子夏啟殺害。

伯益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大廉,一個叫若木。

商朝時期,大廉的後代孟戲、中衍為商王駕車。中衍的後代中譎在朝中為臣,守西部邊疆。中譎的兒子蜚廉在商紂時為臣,助紂為虐。蜚廉的兒子惡來也是商紂之臣,他力大、好進讒言、毀謗諸侯,在周武王姬發滅商時被殺。

蜚廉生子季勝,季勝的曾孫造父為周穆王姬滿駕車。一次,周穆王出遊時,徐國(今江蘇泗洪)叛亂侵周,造父駕車日行千里返回,給周穆王贏得了時間,平定了叛亂。事後,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今山西洪洞),以後,造父的後代以封地為姓。

造父以後六世到奄父,奄父的兒子叔帶在周朝為臣。那時,周幽王姬宮涅昏聵無道,叔帶棄周到晉國為臣。

叔帶傳五世到趙夙,周惠王姬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趙夙駕車隨晉獻公姬詭諸討伐魏、霍、耿等諸小國。事後,晉獻公封趙夙為大夫,並將耿地(今山西河津王村,古稱耿鄉)封給他。以後趙夙的後代共孟、趙衰、趙盾、趙朔、趙武、景叔、趙鞅、趙無恤、趙嘉、一直到趙浣,十世都為晉國大夫。

周敬王姬丐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晉國大夫趙鞅遷都晉陽(今山西太原晉源鎮與古城營村一帶)。

周貞定王姬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趙、韓、魏三家瓜分了晉國,趙國最強大,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部,河北西南部。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趙籍為諸侯,建都中牟(今河南鶴壁)。

周安王姬驕十六年(公元前386年),趙敬侯趙章遷都邯鄲,到趙武靈王趙雍執政時期,他改革軍事,胡服騎射,先後攻滅中山國(今河北平山),打敗胡林、樓煩部族,擴地北到雲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到山西北部雁門山(今山西代縣),後又攻滅代國,取得了代國河北、山西、內蒙的三十六個縣。

周郝王姬延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在趙孝成王趙丹執政時期,趙國同秦國激戰於長平(今山西高平),秦軍大破趙軍,史載秦軍坑殺趙軍降卒四十萬,國力大損。

此後,趙國與秦國和北燕國之間連年戰爭不斷,國力耗盡。

秦王贏政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秦國大將王剪、辛勝攻擊趙國,破邯鄲,虜趙王遷。趙公子嘉奔代國,自立為代王。

秦王贏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國大將王賁攻破代國,虜代王嘉,趙(代)國徹底滅亡。

趙國自趙籍於公元前403年開國,至公元前222年被秦國所滅,共歷十王,一百八十二年。

趙國早期王陵:

趙國早期王陵在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古晉陽城一公里半處。古晉陽城自趙鞅遷此共歷五侯,七十四年。

1987~1988年,在汾水與西山之間的古晉陽城外郭城發現了趙氏家族墓地。據古文獻記載,外郭城內還有內城或宮城,但位置和形狀均不明朗。發掘出的第二百五十一號墓是一座大型諸侯墓,時代相當於春秋末期。墓沒有被盜,出土各種文物五百多件。墓室呈方形,為豎穴土坑,深達十三米。槨室上覆四米厚積石,積石之上和木槨周圍填有木炭。據判斷:木槨原長六米九,高十米。

隨葬品中有銅器、金器、玉器、石器。其中一尊圓形方耳三足鑊鼎,口徑達一米一,高一米,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春秋時期最大的青銅鼎。青銅器還有扁壺、蓋豆、鬲、小鼎、小方壺、盤、炭爐、儡、扒子等,銅器上有蟠螭和蟠虺,製作為高浮雕,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還有編鐘十九個和石磬,車馬器和兵器。墓主人身帶玉佩,兩旁有壁、瓏、璜、環、料珠、陪葬銅劍四把、黃金帶鉤四根、銷銀帶鉤兩根,均刻有精美花紋。墓主估計是趙簡子或其兒子趙襄子,其他王陵待考。

趙國中晚期王陵:

趙國中晚期王陵在今河北省邯鄲市西北十五公里邯鄲縣的三陵鄉陳三陵村和工程鄉周窯村及永年縣兩崗鄉的溫窯村。因三個鄉的地界相連,故為一個陵墓區,陳三陵村三座,溫窯村兩座,五座陵分別築在五座小山上,山頂上有陵台,以山為基,檯面平坦,呈長方形,中部有一兩個高大的封土堆,台周圍以夯土加固,沿下為斜坡,東邊是筆直的寬六十米以上的坡狀大路,直達山頂,規模壯觀,氣勢雄偉。

趙國自趙敬侯遷都邯鄲共歷八王,一百五十八年。除末代王趙遷投降秦國後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縣),還應有七座王陵,史書記載:趙肅侯葬常山(今河北石家莊元氏),趙武靈王葬靈丘(今山西大同市靈丘縣),餘五王侯(趙敬侯、趙成侯、趙惠文王、趙孝成王、趙悼襄王)葬處無記載,正與邯鄲王陵相符,可判定這是他們的陵墓。

墓早年被盜,隨葬品無存,墓主待考。趙王陵區最大的為溫窯一號陵,它的陵台南北長三百四十米,東西寬二百十六米,中間的封土長六十九米,寬四十七米,高三米。除陳三陵村西北的二號陵和溫窯二號陵陵台中部各有兩座南北並列的封土堆外,其餘三台只有一座封土堆。

各陵區內除大墓外,還有一些較小的墓,有的有封土,有的不明顯,應是大墓的陪葬墓。

趙國王室墓地:

趙國王室墓地在今邯鄲市西郊百家村。1957~1959年在此發現戰國時期墓葬一百零二座,現已清理出四十九座,按墓的規模可分為大、中、小型。其中有五座墓中有殉人,一般殉一~三人,共殉九人,人殉在趙國王室墓葬中普遍存在,說明趙國文化習俗的落後性。

趙國世系簡表:

夏王朝時期:

女 修:顓頊孫女,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大 業:女修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伯 益:大業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大 廉:伯益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商王朝時期:

孟 戲:大廉玄孫,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中 衍:孟戲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中 譎:中衍玄孫,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蜚 蠊:中譎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周王朝時期:

惡 來:蜚蠊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季 勝:惡來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孟 增:季勝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衡 父:孟增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造 父:衡父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庵 父:造父四世孫,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趙 帶:庵父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趙 夙:叔帶三世孫,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趙共孟:趙夙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春秋時期:

趙 衰:趙共孟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趙成子,葬地待考

趙 盾:趙衰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趙宣子,葬地待考

趙 朔:趙盾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趙 武:趙朔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趙文子,葬地待考

趙景叔:趙武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葬地待考

趙 鞅:趙景叔之子,公元前?~?年待考,趙簡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鎮

趙無恤:趙鞅庶子,公元前?~?年待考,趙襄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鎮

趙 嘉:趙無恤之弟,公元前?~?年待考,趙恆子,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鎮

趙 浣:趙無恤侄孫,公元前?~前403年待考,趙獻侯,葬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鎮

戰國時期:

趙 籍:趙浣之子,公元前403~前387年,趙烈侯,葬于山西太原市晉源鎮

趙 章:趙藉之子,公元前386~前375年,趙敬候,葬於河北邯鄲縣陳三陵村

趙 種:趙章之子,公元前374~前350年,趙成侯,葬於河北邯鄲縣陳三陵村

趙 紲:趙種之子,公元前349~前326年,趙肅侯,葬於河北石家莊市元氏縣

趙 雍:趙紲之子,公元前325~前299年,趙武靈王,葬于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

趙 何:趙雍之子,公元前298~前266年,趙惠文王,葬於河北邯鄲縣陳三陵村

趙 丹:趙何之子,公元前265~前245年,趙孝成王,葬於河北邯鄲縣陳三陵村

趙 偃:趙丹之子,公元前244~前236年,趙悼襄王,葬於河北邯鄲縣陳三陵村

趙 遷:趙偃之子,公元前235~前228年,趙幽穆王,被秦流放到湖北房縣不知所終

趙 嘉:趙遷之子,公元前227~前222年,趙代王,葬於河北省蔚縣貓八庄

鄣國:

中國歷史上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公爵爵位,國君為姜姓,建國君主是鄣穆公,乃齊太公姜尚支孫。勢力範圍大約於齊、楚之間,後來被紀國收為附庸。由鄣胡公亡國。據鄭樵《通志》稱,國家被齊所滅後,子孫(據《章氏宗譜》稱,為胡公弟章韅)去邑部,皆姓章。齊威王將有章子,秦將則有章邯。後來秦置鄣郡,漢武帝改之丹陽,世認為即後世豫章。故章家亦望於豫章。

據記述,鄣建城於密州,即東平無鹽縣東北。現諸家多以為指今江蘇贛榆縣北七十五里處的鄣城。

鄣國君主世系簡表:

鄣穆公:姜虎,生卒年待考,齊太公望之曾孫,齊侯伋之孫,呂隱之子;亦有人認為呂隱生靖公,靖公生穆公。

鄣靖公:生卒年待考

鄣康公:生卒年待考

鄣桓公(鄣植公):生卒年待考

鄣平公:生卒年待考

鄣厲公(鄣萬公):生卒年待考

鄣武公:姜偉,生卒年待考,鄣國的第七代君主。據浙江蘭溪前陽或浙江蘭溪渡讀的《章氏族譜》,以及浙江溫洲《蒼南章氏史志》,此人被稱太子偉或世子偉,故可相信名為姜偉。他繼承鄣厲公為鄣國君主。其生卒年月不詳,只知他死後傳位兒子鄣定公。

鄣定公:生卒年待考

鄣隱公:生卒年待考

鄣繆公:生卒年待考

鄣閔公:生卒年待考

鄣懿公:生卒年待考

鄣丁公:生卒年待考

鄣胡公:姜祥,公元前?~前664年在位,鄣國的第十四代君主。他繼承鄣丁公為鄣國君主。公元前664年,齊國滅鄣國,他被殺,其弟姜韅逃到他國,並去邑改姓章,為章氏始祖。

鄫國:

鄫國(繒國、曾國),為源自夏代少康次子曲烈(烈曲)的封國,因始封地名為「鄫」而得國名。

歷夏、商、周,存世時間約兩千年,於魯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滅於莒。

鄫國從建至滅,曾多次遷國。始封地名為今河南省方城縣北,終地位於今山東省棗莊市(舊稱嶧縣),故城遺址位於蒼山縣文峰山東部向城鎮境內。鄫國滅後,太子巫逃至魯,其後代為紀念故國以國名「鄫」為姓氏,後去邑旁(「阝」)為「曾」,成為「曾氏」的姓氏起源。

夏王朝時期:

少康少子姒曲烈,被封於鄫地,建立鄫國。

商王朝時期:

夏王朝滅亡後,其同姓親族,要麼被俘虜作了商的臣僕,要麼被迫遷徙四方。但是,惟獨鄫國人在中原繼續居住。

周王朝時期:

周武王滅商後,封鄫為子爵,移封鄫于山東臨沂蒼山縣西北部城。由於鄫國是春秋時的一個小國,常常被鄰近的莒國、邾國和魯國欺凌。為了改善同鄰近侯國的關係,鄫便與較為強大的魯國建立婚姻關係。

春秋時期:

宋襄公時,宋國主持諸侯盟會,鄫子遲到,被宋襄公所殺以祭天。

(公元前569年),魯國向春秋霸主晉國要求,願把鄫國作為自己的附庸國,並代魯國負責向盟主國提供一部分貢賦。此前,魯僖公的女兒嫁給鄫君時泰,生公子巫。不久,時泰又娶莒女,生子之後,想讓莒女的兒子繼承國君的位子。這件事危及到巫的地位。

後來,鄫國投靠晉國、魯國的行為,受到莒國的強烈不滿和反對。公元前569年的農曆10份,莒國聯合邾國攻打鄫國。魯國派大夫臧紇出兵救鄫,結果被打敗。

(公元前570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陽)參加了由齊國主持的宋國、陳國、衛國、鄭國、曹國、莒國、邾國、滕國、薛國、吳國等國的聯合抗楚盟會,鄫國才得以喘息。

(公元前567年),鄫國因有魯國作後盾,而怠慢了莒國。莒國國君非常惱火,抓住魯國疏於扶助鄫國的時機,一舉滅掉了鄫國。

世系表

從夏朝初年到春秋時期,夏少康之子曲烈的後裔在鄫國總共傳了五十三世,歷時近兩千餘年。其間的世系已經被歷史學家、考古學家考證得很清楚:

一世:典烈

二世:炫忠

三世:坤仁

四世:祿

五世:浩源

六世:富方

七世:焜

八世:伯基(至此天下歸湯)

九世:銳

十世:汪

十一世:志梁

十二世:煌

十三世:相奎

十四世:世:鑒

十五世:政治

十六世:模

十七世:瑞煥

十八世:垠

十九世:錦容

廿世:洪

廿一世:桂茂

廿二世:昭

廿三世:培元

廿四世:硅

廿五世:允漆

廿六世:杞

廿七世:燋熹

廿八世:塤和

廿九世:成銳

卅世:一猜

卅一世:椿

卅二世:炯

卅三世:坦

卅四世:銷

卅五世:福波

卅六世:時榮

卅七世:炳

卅八世:均柞

卅九世:鈴

四十世:浤仁

四十一世:一松

四十二世:炲

四十三世:墅

四十四世:鎮玉

四十五世:滬

四十六世:祥博

四十七世:炻

四十八世:台埕

四十九世:字鑒

五十世:沛

五十一世:朴

五十二世:世:美

五十三世:時泰,被莒國所滅,太子巫逃亡至魯國,鄫國亡。

越國:

越國是春秋晚期最後一個霸主,開國君主為夏王朝的後代,姒姓。

大禹死後,人們將他葬在今浙江紹興東南六公里的會嵇山。大禹的第四代孫少康於公元前1913年重建大禹廟,恐禹祭之絕祀,於是封他的庶子無餘為會嵇王,奉守廟祀,國號于越,建都僬峴(今浙江紹興蘭亭鄉花街村)。于越國初為小國,僅限於今紹興、諸暨、寧波一帶,獨立自守,不為史所知,古籍記載也很少,只在史籍《竹書紀年》中記載有西周成王時(公元前1021年),于越國曾向周王朝進貢,這是越國在古籍中第一次出現。

在史籍《左傳》中,曾記載了東周定王時(公元前606年)楚國與吳、越兩國結盟,這是越國作為春秋列國出現的最早記載。

越國的興起是在越王無餘以後的二十餘世,即春秋中期越王姒允常時。古書記載:「自無餘起二十餘世,有越侯夫康,子曰允常,拓土稱王。」

越國北與吳國、西與楚國交界,越國興起後,曾與之交兵。當時楚國強大,楚國採取聯越制吳的策略,因此越國人常隨楚軍攻吳國,吳、越兩國遂成世仇。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攻楚國時,越軍曾趁虛攻吳國,為楚國聲援。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反伐越國,兩軍戰於蕞李,結果吳軍大敗,闔閭受傷而死。

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率軍攻越國,越軍失敗,越王姒勾踐退至會嵇山,向吳王卑詞厚禮,屈膝求和,從此,姒勾踐卧薪嘗膽,改革內政,厲行廉正,終獲成效,國力迅速強大。

公元前482年,姒勾踐趁夫差北上爭霸之機,攻入吳國都城(今江蘇蘇州),擄其太子,迫夫差回師求和。

公元前479年,越國又攻吳國,失敗。

公元前475年,越軍圍困吳國都城達三年之久。

公元前473年,越軍再次攻破吳國都城,吳王夫差被迫自殺,吳國滅亡。

越國滅吳國後,勢力空前強大,乃步吳國的後塵,北上爭霸,與齊國、晉國等諸侯會於徐州(今山東騰州),此時的齊、晉二國均有內亂,而楚國元氣未復,越國在四個大國之間最為強盛。於是,周元王任命越國為伯,承認了越國的霸主地位。

為了擴大對中原的統治範圍,姒勾踐將都城由大越遷到琅琊(今山東膠南琅琊鄉),越國在琅琊建都有九十三年,歷姒勾踐、姒鹿郢、姒不壽,姒朱勾、姒王翳五世。

進入戰國時期後,越國勢力漸衰,已無力與諸侯國角逐。公元前379年,越王姒翳遷都於吳(今江蘇蘇州)。

公元前334年,越王姒無疆伐楚國,於次年大敗被殺,王室逃散,楚國勢力進入江南。

姒無疆敗亡後,越國還存在了一段時間,只是國力削弱,初時只稱君長,不稱王,分散為許多小國。如姒無疆之子姒之侯自立為君長,傳子姒尊,再傳姒親。據史籍《史記·六國年表》記載:公元前316年,楚國還曾築廣陵城以防越國;在史籍《竹書紀年》中記載:魏襄王七年(公元前312年),越王派公孫隅向魏國貢獻方物,以聯魏制楚,證明越國仍然確實存在,而且國力已有起色,仍稱王。

楚懷王二十二年(公元前306年),楚軍攻佔越國的江南大部分地區,最後佔領大越,設郡於江東,但越國仍未完全滅亡。如在公元前237~234年,越國欲與楚、燕、趙三國聯合伐秦國,證明越國還有一定實力。

據史籍《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軍大將王翦平定江南,降百越之君。在越地置會嵇郡,越國才最終滅亡。儘管如此,在秦、漢之際還存在著甌越、閩越、東越等小國,如姒無疆後七世姒搖(閩越),因佐諸侯滅秦朝有功,被漢高祖劉邦封為越王。直到漢武帝三十一年(公元前110年),越國才被漢武帝徹底消滅。

越國盛時的疆土,今浙江北部,江西東部,安徽南部,江蘇大部及山東南部一小部分。

越國自春秋中期允常興起至無疆被殺,共歷十王,一百七十七年;自姒無餘受封的公元前1913年起,至公元前110年南安縣君姒開被西漢武帝所滅,共歷一千八百零三年。

勾踐爭霸:

公元前494年,吳王夫差為報父仇,舉全國之兵攻打越國,越王姒勾踐不聽大臣范蠡「堅閉城門,不與正面交鋒」的勸告,出兵抗吳,結果大敗,只剩五千餘兵被圍困在會嵇山中。

為了保住越國不被滅亡,姒勾踐夫婦由大臣范蠡陪同,被迫到吳國做人質,把國事交給了大臣文種管理。

姒勾踐一行到吳國後,吳王夫差讓他們住在先父闔閭墳墓旁的一座石屋裡,吩咐姒勾踐割草喂馬,他的妻子挑水除糞,范蠡也向奴僕一樣幹些粗重活。為了討好夫差,夫差每次外出,姒勾踐都要給他備馬,服侍他上車、下車。同時,他們打聽到夫差身邊的一個寵臣伯僖貪財好色,就私下送給他一批珍寶和美女,求他在夫差面前為他們說好話。

為了迷惑夫差,姒勾踐還幹了一些鄙事,例如有一次,夫差得了病,范蠡知道病情不太嚴重,就讓姒勾踐在服侍夫差的宮人面前,親自嘗夫差的糞便,然後向夫差道賀,說他的病很快就會痊癒。由是夫差很欣賞姒勾踐的「忠心耿耿」,儘管伍子胥一再告戒他說:「姒勾踐一行外執美詞之說,內懷虎狼之心」,但夫差根本聽不進去。過了三年,夫差覺得姒勾踐已經誠心誠意的歸順他了,於是在公元前490年把姒勾踐釋放回國,並送給他封地百里。

姒勾踐回國後,發奮圖強,立志報仇雪恨,他把夫差送給他的封地作為興越滅吳、稱霸中原的基地。他惟恐國王舒適的生活會消磨他的意志,於是在迎恩門外(今浙江紹興西郭門),面向吳國建起一座簡陋的箭樓,自己住在那裡,吃粗糧,穿布衣,困了就用辣蓼草刺激眼睛;腳凍麻木了,索性就伸進冷水裡;睡覺時,他把被子、褥子撤掉,光著身子躺在柴草上,他在門口掛了一粒豬苦膽,出入時常用舌頭舔嘗,以經常提醒自己勿忘國恥,史稱「卧薪嘗膽」。

為了使越國儘快富強起來,姒勾踐親自下田耕種,他的妻子紡紗織布。他鼓勵人民努力生產並減少稅賦,以爭取民心。他特別重用與他共患難的大臣文種和范蠡,對他們提出的許多強國富民,加強軍備的奇謀良策,言聽計從並一一付諸實施。

大臣文種向姒勾踐提出了著名的「興越滅吳九術」:

①尊天地,敬鬼神;

②以財幣貨品厚獻給吳王及其他大臣,以博得他們的喜歡,鬆懈他們的警惕;

③用高價購買吳國的糧食,以空虛吳國的糧食儲備;

④選美女獻給夫差,使他迷戀酒色,不理國政;

⑤向吳國遣送巧匠,獻給他們良材,使他們大興土木,以疲乏他們的財力;

⑥扶植吳國內部自私自利、阿諛奉承的小人,使之當權,吳國就會變的脆弱;

⑦中傷吳國內部忠直不阿的人物,使他們受到排斥,甚至自殺;

⑧發展生產,充實軍備;

⑨訓練士兵,伺機進攻。

范蠡告訴姒勾踐:「要興越滅吳,稱霸中原,首先要使老百姓安居樂業;而在強敵逼境的情況下,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就必須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要建立強大的軍隊,就要有眾多的人口;要養眾多得人口,就必須發展農業。因此,人口多則國家安全,糧食多則軍隊強盛,所以,越國的當務之急是發展農業,增加人口」。范蠡的一席話,成為越國的基本國策。

姒勾踐按照文種、范蠡的計策,一一實施,在內政上,他首先讓范蠡領導百姓發展生產著手開劈土地,擴大種植面積,增加糧食產量。為了提高百姓的體質,他還建立了許多專業化的牧場,如養犬的犬亭山,養雞的雞山,養豬的豬山,養鹿的白鹿山等,同時還發展了淡水養殖業。

在增加人口方面,姒勾踐也作了很大的努力。由於連年的戰爭,越國人口損失很大,兵力和勞動力都受到很大影響,於是他採取了獎勵生育的辦法,規定:壯年男子不得娶年齡較大的女子為妻;年輕的女子不得嫁給年齡較大的男子;女子十七歲不嫁、男子二十歲不娶,他們的父母都有罪;女子懷孕後必須報告,以便公家派醫生看護;生育一個兒子,公家獎勵酒二壺,犬一頭;生育一個女兒,公家獎勵酒二壺,豬一頭;生育子女三人的,公家給雇保姆;生育子女二人的,公家給予食物補助。

實施了這些策略後,越國的生產力和人口在短時間內有了很大增長,擁有了相當豐富的物質基礎。在這些基礎上,姒勾踐組織了一支精銳的部隊,包括士兵四萬人,各級軍官六千人,水軍兩千人,各種技術人員一千人。這支部隊在今後的滅吳和中原稱霸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為了提高部隊的素質,姒勾踐制定了非常殘酷的訓練方法,如:為了考驗戰士的忠勇,他在宮門前放起火,把水面上的船也放起火,命令士兵衝鋒,結果,伏火而死的士兵不可生勝數。他還在離城五里遠的地方建了一個練兵場,從楚國請來著名的射箭手陳音當教官,提高了越國軍隊的作戰技術。

在外交上,姒勾踐知道夫差有大起宮殿的慾望,而會嵇山有的是原始森林,於是,姒勾踐派了以前多人入山伐木,把大量良材獻給吳國,夫差十分高興,不顧伍子胥「桀起靈台,紂起鹿台」的力諫,大起姑蘇之台,姑蘇之台高三百丈,廣八百十四丈,在二百里範圍內都可以看見,弄的吳國百姓道死蒼哭,民不聊生。

姒勾踐知道夫差淫而好色,就在會嵇山西翼的黃羅山下物色到西施和鄭旦二個漂亮女子,在城東建造了一個土城,讓她們在那裡學習舞蹈和各種社會禮儀。三年後,通過被收買的吳國大臣伯僖獻給了夫差。伍子胥又以「夏之以喜妹,商之以妲己,周之以褒姒」滅國的教訓勸告夫差,但夫差充而不聞。

姒勾踐還繼續賄賂伯僖,讓他挑撥夫差和伍子胥的關係,這一計策也獲得了成功。公元前484年,夫差終於逼迫伍子胥自殺,消除了越國滅吳的一大障礙。

由於實施了范蠡的基本國策和文種的謀術,越國國勢蒸蒸日上,而吳國由於連年的戰爭,國勢每況日下,在伍子胥自殺後的第二年,公元前482年,姒勾踐乘夫差帶精兵到黃池會盟爭霸,國內空虛之機,攻佔了吳國國都姑蘇,俘虜了太子。等夫差黃池爭霸成功返回國時,姒勾踐又把經長途跋涉、疲睏不堪的吳軍打了個落花流水。

又過了三年,姒勾踐覺得已經準備充分,就大舉進攻吳國,吳軍大敗,姒勾踐又一次攻進姑蘇城,燒毀了姑蘇台,俘虜了夫差。被俘的夫差還以為姒勾踐會象當年赦免他一樣得到赦免。但是范蠡對他說:「當年在會嵇,是天意要把越國賜給吳國,但你們不要。現在是天意要把吳國賜給越國,我們是不會違背天意的」。就這樣,吳王夫差無奈地自殺了。

自公元前494年吳國敗越國,到公元前473年越國滅吳國,正好是二十年左右,正中了伍子胥對夫差所說「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話。以後,姒勾踐又北渡江淮,與齊、晉等諸侯會盟徐州,周天子派人到會賜姒勾踐以命號。到此,姒勾踐成為春秋後期的最後一個霸主。

就在姒勾踐要逐鹿中原稱霸的時候,范蠡寫信給文種說:「凡物盛極而衰,只有明智者了解進退存亡之道,而不應越過應有的限度。俗話說,高鳥以散,良弓將藏;狡兔以盡,走狗將烹。越王是一個可以共患難而不可以共安樂的人,事情成功了,我們再不走,他必會加害我們」。但文種不相信范蠡的這番話,而范蠡主意已定,向越王辭行,姒勾踐挽留他,並說可以與他分國,又說,如果你真要走,就殺掉你的妻子!范蠡不為姒勾踐的軟硬兼施所動,還是乘著月色出走,不知去向。

就在范蠡走後的第二年,姒勾踐把文種召去,對他說:「您是一個有計謀、懂兵法、能覆沒一個國家的人物。你所獻的『九術』,我只用了三術,就將強大的吳國滅了。我們吳、越二國世代作戰,我的前王生前被吳國的前王打敗,現在,我希望您拿著留下來的六術,到地下去獻給我的前王,以讓我的前王可以在地下對付吳國的前王。」就這樣,姒勾踐仿效夫差殺伍子胥的方法,賜給文種同樣的一把劍。文種這才想起范蠡對他說的話:「鳥以散,弓將藏;狡兔盡,走狗烹」。但為時已晚,文種仰天長嘆,伏劍自殺了。

越國王陵:

越國始封於夏朝,至秦、漢之際滅亡,立國計一千八百餘年,先後五次遷都。越國初期建都於僬峴大城,自姒無餘至姒夫鐔歷千餘年。後越王姒允常遷都畀中(今浙江諸暨湄池區店口鎮和阮市鄉一帶),歷七十年。越王姒勾踐遷平陽(今浙江紹興平水鎮平水江鄉平陽村)七年,後遷大越(今浙江紹興)二十七年,遷琅琊九十三年。越王翳遷吳(今江蘇蘇州)四十六年。故越國王陵尚未完全發現。

1996~1998年,考古工作者在今紹興市西南蘭亭鎮木柵村南的印山頂上,發掘出一座越國王陵。這是越國王陵的首次發現,被認為是古越文化的考古突破。

這是一座帶寬大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岩坑木槨墓,上面有巨大的封土堆,四周有隍壕圍護,面積達十萬平方米。墓坑口長四十六米,寬十四~十九米;坑底長四十二米五,寬十二米,深十四米。墓道設在墓坑東壁正中,口寬六米五~八米七五,底寬三米七~八米七五,長五十四米。墓室用巨大枋木構成,橫斷面為三角形,形制極為特殊。墓室內長三十三米四,外長三十四米八,現存高四米七,復原高五米六六。內分前、中、後三室。築墓的枋木均髹漆,至今局部漆面仍光亮如鏡。木棺是用一根原木剖開挖空而成的一具大型獨木棺,置於中室。棺長六米零四,寬一米一二,內高四十厘米。墓上封土堆略呈橢圓形,長徑七十二米,短徑三十五米,中心高十米,以土分層板築而成。

該墓早年被盜,發現七個盜洞。隨葬品僅存石劍、玉鏃、玉鎮、龍首形玉飾、微型玉管珠、漆木仗、殘漆木器三十餘件。這些遺物製做精良,多有精美花紋。在墓坑添土中發現青銅鐸一件和木製夯具二件。

據墓中器物判斷,墓的年代在春秋晚期至戰國初期,據墓的巨大規模判斷,這是一座王陵。而在這一段時期在位的越王應是姒勾踐,但越王姒勾踐陵已在今紹興市柯橋鎮南獨山村發現。由此,墓主可能是姒勾踐的前代國王姒允常或後代姒鹿郢,這有待進一步考證。

越國世系簡表

自夏朝少康於公元前1913年封庶子姒無餘于于越國,傳二十餘世到春秋中期姒允常時,其世系始有可考:

春秋中期:

姒允常:少康之後,公元前510~前497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勾踐:姒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前465年,越伯,葬於浙江紹興柯橋鎮獨山村

戰國時期:

姒鹿郢:姒勾踐之子,公元前464~前459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不壽:姒鹿郢之子,公元前458~前449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朱勾:姒不壽之子,公元前448~前412年,越伯,葬地待考

姒王翳:姒朱勾之子,公元前411~前376年,越伯,被其子諸暫所殺,葬地待考

姒諸昝:姒王翳太子,公元前375~前375年,越伯,被國人所殺,葬地待考

姒無餘:姒王翳之子,公元前374~前363年,越王,被大臣所殺,葬地待考

姒無顓:王室之後,公元前362~前355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無疆:姒無顓之子,公元前354~前334年,越王,葬地待考

姒 之:姒無疆之子,生卒年待考,越君長,葬地待考

姒 尊:姒之之子,生卒年待考,越侯,葬地待考

姒 親:姒尊之子,生卒年待考,越侯,葬地待考

姒 開:姒親之子,生卒年待考,南安縣侯(今四川樂山),公元前110年被西漢武帝所滅。

燕國:

燕國是西周十二諸侯、戰國七雄之一,姬姓。始封君為周王朝的開國功臣、周文王的庶子姬筮。

周滅商之前,姬筮的封地在召(今陝西歧山),故稱召公筮。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姬筮於燕(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並同時封堯的後代於薊(今北京西城區廣安門一帶)。召公筮受封后,沒有去就國,留下來輔佐周武王,任太保之職(與周公旦共掌朝廷軍政大事),讓其子去燕地就封。以後,燕國吞併了薊國,將都城由琉璃河遷到薊。

西周時期,燕國主要活動疆域在北京地區,周圍分布著許多戎、狄和東夷霍貊部落(分布在今遼寧至朝鮮江原道一帶),僅東南面與齊國相鄰,因此與中原各諸侯交往較少,史書記載也欠詳,只知當時共十一代燕侯,前八代不知名號,後三代為燕惠侯、燕厘侯、燕頃侯。

春秋時期對燕國的記載也不多,且燕侯世系常互相矛盾。

西周晚期,燕國北方常有戎族、狄族為患。據史籍《世本》記載:為避山戎入侵,公元前697年,燕恆侯遷都臨易(今河北容城)。公元前664年,齊恆公出兵救燕國,才恢復了燕國的疆界及與中原周王朝的聯繫,隨後遷回了薊。

進入戰國時期,公元前323年燕、趙、中山列國同時稱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但國勢相對較弱。燕國與齊國、中山國、趙國為鄰,相互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到戰國中期越演越烈。

燕王姬噲時,大臣姬子之多謀善斷,深得燕王噲的信任和重用,公元前318年,燕王噲將王位禪讓給姬子之,實行政治改革。姬子之行王事三年,與反對改革的勢力發生矛盾,燕國大將姬市被與太子姬平起兵反叛,雙方激戰數月,死者數萬,燕國大亂,姬市被及太子姬平被姬子之攻殺。

這時,齊宣王在孟柯的勸說下,乘燕國危機之時出兵伐燕,僅五旬即破燕都,燕王姬噲和姬子之被齊軍所殺。中山國也趁機奪佔了燕國大片土地,燕國幾乎亡國。

公元前312年,秦、魏、韓三國聯軍救燕國,敗齊軍於濮水之上。第二年,趙武靈王派兵將流亡在韓國的公子姬職護送回燕國,立為燕昭王。燕昭王立志報仇雪恨,卑身厚幣,高築黃金台,招聚天下賢士,得樂毅等人相助,勵精圖治,燕國從此強大起來。

這一時期,燕國北破東胡,將領土擴大到遼東,設上古、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疆域有今滹沱以北的河北中部、遼寧大部、山西一部,成為一方強國。

公元前284年,燕國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楚、趙、魏、韓五國伐齊國,連攻七十餘城,攻破齊都臨淄,齊國當時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個城。齊緡王在逃入莒城時被殺,齊國人又立緡王之子法章(齊襄王)為君。燕軍圍困即墨城,城中國民推田單為將,雙方相持達五年之久。

公元前279年,燕昭王死,燕惠王繼位。燕惠王猜忌樂毅,改用平庸的騎劫為將。齊國大將田單在即墨城用「火牛陣」反攻,重創了燕軍,迅速收復了喪失的七十餘城,燕國也由勝轉敗,從此一蹶不振。

到燕王喜時,燕國又屢敗於趙國。公元前228年,秦國趁燕、趙兩國交戰之機攻趙國,虜趙王遷,兵臨易水,逼進燕國下都。第二年,燕太子丹派荊柯入秦刺殺秦王贏政,沒有成功。之後,秦王贏政派大將王翦、辛勝擊潰燕、代兩國聯軍於易水之西,破燕國下都。

公元前226年,秦軍攻破燕國上都薊,燕王喜遷都遼東。公元前222年,秦軍大將王賁攻取遼東,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燕國自燕召公姬筮於公元前1045年受封於燕,到公元前222年滅亡,共歷四十四王,八百二十三年。

燕國王陵:

西周時期的燕國王陵在今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鎮西周遺址東南黃土坡村周圍。此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四十年代,自1972年起經歷了多次調查、勘探、發掘。

1995~1996年,為配合國家夏、商、周三代斷代工程,北京紙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系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聯合組成考古隊,對琉璃河遺址進行大規模發掘。

現探明,燕國遺址墓地約五萬平方米,始建於西周早期,廢棄於西周晚期。墓地以京廣鐵路為界分為東、西兩區,各式墓葬及車馬坑三百餘座。到目前為止,西區現已發掘二十三座陵墓和三個車馬坑,其中七座墓有殉人八個。東區發掘二十七座陵墓和兩個車馬坑,墓的規格分大、中、小三類。

大型墓有單墓道、雙墓道和四墓道三種,其中第M1193號為四墓道大墓。頗有特色的是第M1193號墓的墓道在墓室的四角,長約四~五米,墓室口長七米六八,東西寬五米四五,深十米二五,規模相當大。槨室置於墓室正中,由方木壘成,上蓋槨板,槨室長三米,寬一米八,高一米五八。墓室有熟土二層台,上置兵器、車馬器和裝飾品。雙墓道墓葬為「中「字形,單墓道墓葬為「甲」字形,一般南墓道寬大呈梯形,墓道底端距槨室頂部尚有一定距離,不能直通墓室,這些特點很少見於其他西周墓。大型墓中出土的許多青銅器上刻有「鄢侯」銘文,「鄢」為古燕字。

第M1193號四墓道大墓雖然早年被盜,但仍出土文物二百餘件,僅存的三件青銅器中儡和盍都有銘文,內容相同,各四十三字,上鑄「王曰太保」等褒揚太保召公筮之詞和「今克侯於鄢」的冊命,還有周王封燕侯援民疆土等內容。該墓規模甚大,有燕侯禮器,墓主應是一位地位顯赫的燕侯,如燕召公姬筮或第一代燕侯。

第M1029號墓出土的銅戈上有「鄢侯」銘文,銅戟上有「鄢侯舞戈」、銅泡上有「鄢侯舞易」等,為燕侯生前用器,該墓主也是一位燕侯,其他待考。燕國何時將都城由琉璃河遷到薊,因史無記載,一直懸而未決。但在史籍《韓非子·有度》中說:燕襄王(襄公)「以薊為國」。燕襄公在位是在公元前657~前618年,相當於春秋中期,本書遵從西周說。那麼,琉璃河墓地至少埋葬著燕國十五位王侯。

西周晚期至戰國初期的燕國王陵在今北京市西城區廣安門一帶,具體位置應在今復興路會城門向南至北蜂窩路以內;今白雲觀至頭髮衚衕以內。南北長四公里,東西寬三公里。據史籍《水經注》記載:城外南北均有燕王陵。可惜今在城區內,已不可考。

戰國中晚期燕國王陵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兩公里半燕下都遺址的東城內西北角。這裡埋葬著燕恆公,除燕王喜以外的八個侯王及其王后和夫人,他們是燕恆公、燕文公、燕易公、燕王、燕昭王、燕惠王、燕武成王、燕孝王。這八個王陵以古河道和一道牆相隔分為南北兩個墓區,南為九女台墓區,北為虛糧冢墓區。虛糧冢墓區在《水經注》中稱為「柏冢」,虛糧冢內有十三個高大的封土堆,由北向南分成四排;九女台墓區有十封土堆,分成兩排。它們每排代表一位燕王,這種陵墓形制在典籍《周禮·春官·冢人》中叫做「公墓」。公墓設在都城之內是春秋前的常制,但是進入戰國後,不少列國已將公墓移到城外,而燕下都王陵仍設在城內西北偶隅,說明當時燕國仍遵古制。

王陵封土最大的長寬四十~五十五米,高七~十五米;多數長寬十五~三十米,高二~七米,規模相當宏大。九女台墓區北排中間十六號墓已發掘,其封土長寬均三十餘米,高七米。墓已被盜,但仍出土仿銅陶鑊鼎兩件、大牢九鼎一套、大牢七鼎兩套、蓋鼎四件、陶簋兩套等,鼎簋之數符合王制,證明這是一座王陵。

1996年,在燕下都遺址南兩公里半處的解村村東,發現;了十四座人頭骨叢葬坑(其中七座有封土),並發掘中型墓葬數座。人頭骨叢葬坑現已清理出兩座,但均已遭破壞,頭骨不全。一號坑共清理出人頭骨三百個;五號坑清理出人頭骨一千四百四十六個,估計原有不下兩千個。十四座人頭骨坑總計約三萬人頭骨,如此大量的埋葬必與戰爭有關。

據史籍《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燕王噲執政時,燕國的一次內亂,構難數月,死者數萬,眾人恫恐,百姓離志。死者的人數和時代均與人頭骨坑相符,故推斷這些叢葬坑是燕王噲時那次內亂的遺迹。

燕國世系簡表:

西周時期:

姬 筮:周武王庶弟,公元前1045~燕召公時期待考,自燕召公姬筮開國至九世燕惠侯時才有可考。

春秋時期:

姬□□:姬筮之後,公元前864~前827年,燕惠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惠侯之子,公元前826~前791年,燕厘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厘侯之子,公元前790~前767年,燕頃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頃侯之子,公元前766~前765年,燕哀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哀侯之子,公元前764~前729年,燕鄭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鄭侯之子,公元前728~前711年,燕穆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穆侯之子,公元前710~前698年,燕宣侯,葬於北京房山區琉璃河鎮

姬□□:燕宜侯之子,公元前697~前691年,燕桓侯,葬於待考

姬□□:燕桓侯之子,公元前690~前685年,燕庄公,葬於代考

姬□□:燕庄公之子,公元前657~前618年,燕襄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襄公之後,公元前617~前602年,燕桓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桓公之子,公元前601~前587年,燕宣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宣公之子,公元前586~前574年,燕昭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昭公之子,公元前573~前555年,燕武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武公之子,公元前554~前549年,燕文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文公之子,公元前548~前544年,燕懿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懿公之子,公元前543~前536年,燕惠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惠公之子,公元前535~前529年,燕悼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悼公之子,公元前528~前524年,燕共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共公之子,公元前523~前505年,燕平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載:燕平公之子,公元前504~前493年,燕簡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簡公之子,公元前492~前465年,燕獻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戰國時期:

姬□□:燕獻公之子,公元前464~前455年,燕孝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孝公之子,公元前454~前439年,燕成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成公之子,公元前438~前415年,燕文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款:燕文公之子,公元前414~前370年,燕簡公,葬於北京城區廣安門一帶

姬□□:燕簡公之子,公元前369~前362年,燕桓公,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 載:燕桓公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燕成侯,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燕文公之子,公元前332~前321年,燕易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 噲:燕易王之子,公元前320~前312年,燕□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 職:燕□王之子,公元前311~前279年,燕昭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燕昭王之子,公元前278~前272年,燕惠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燕惠王之子,公元前271~前258年,燕武成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燕武成王之子,公元前257~前255年,燕孝王,葬於河北保定易縣燕下都

姬 喜:燕孝王之子,公元前254~前222年,燕王,葬地待考

許國:

許氏與齊氏由同一個祖先,都是上古四岳之一伯夷之後。

西周在滅亡商朝之後,周成王大封諸侯。其中,在商王朝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姜姓諸侯國。許國是被周朝分封的姜姓諸侯國之一。始祖為許文叔,為太岳之嗣。

春秋時期,鄭國、楚國等非常強大,許國經常遭到強國侵略。因力量弱小,無法抵抗,只好委曲求全。

公元前654年,楚國攻打許,許侯大敗,於是「肉袒謝罪」,楚國才心滿意足,退兵而去。

楚成王時,再次進攻許國,許侯沒辦法,第二次「肉袒謝罪」,請求和解。在這種情況下,許國只能遷徙,以躲避楚國的鋒芒。公元前576年,許靈公被迫遷到了葉(今河南葉縣西南部)。公元前533年,又遷其國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部)。公元前529年遷回葉。公元前524年,遷至容城(今河南魯山東南)。

在這之後,許國差不多每三至五年就遷徙一次,可以想到許國面臨的險惡局勢。許國遷容後,雖暫時有了一個長期的休整時間,但是,當時諸侯紛爭,許國這樣的小國仍是不能躲過被吞併的厄運。

許國滅亡在戰國初期。許元公姜成在位時許國被楚國攻滅。後來,又有幾位在史書中記載的許國君主,是被許國遺民擁立的,在嚴格意義上算不上許國君主。

公元前481年,楚惠王再次封姜結為許國君主,幾年後又被楚國滅亡。滅國後,許國人遷移到中原以及江南,以國為氏,所以叫做為許氏。這是許姓的一個主要來源。

許國的管轄範圍,從都城向四周輻射,方圓三十公里左右,包括今許昌縣及臨潁縣北、鄢陵縣西南這一廣大地域,許國作為「中原之中」,在地理位置上有著無與倫比的優勢。

周武王初年,許國都城就在今天許昌城東二十公里處張潘古城的四周,這裡成了當年許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

按照《括地誌》上的記載,周代關於城郭建築的禮制,「王城方九里,諸侯城按七、五、三遞減」。許國作為一個五等諸侯國,城池方圓三~七里。

公元前770年,以周平王東遷洛陽為標誌,中國進入春秋時期。此時王權衰落,盛世不再,天子已無力控制各個諸侯,一些逐漸強大的諸侯紛紛稱王稱霸,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等春秋五霸相繼崛起,許國如同一葉扁舟,在諸侯爭霸中風雨飄搖。

由於許國地處中原要衝,四周豪強林立,虎視眈眈。許國只好小心周旋於強國之間,齊強時附齊,楚盛時附楚,晉來時歸晉。即使這樣,北方的鄭國卻始終懷有吞併許國的野心。

鄭國國君鄭莊公是一個老謀深算的野心家,他借周平王東遷之機,相繼滅掉對他有恩的虢國和檜國後,就把許國當成了下一塊肥肉。想攻佔許國,首先得建立一個「橋頭堡」,鄭莊公把目標定在了毗鄰許國都城的許田。公元前722年,鄭莊公向魯國國君魯隱公說:「天子東遷之後,我們前去朝覲,路途遙遠,多有不便;而你們去泰山祭祀的時候,沐浴歇息也缺少落腳的地方。不如用我們的『湯沐之邑』(今山東費城東南部)和你們的『朝宿之邑』許田交換,這樣大家都方便一些。」

魯隱公當然洞曉鄭莊公的覬覦之心,婉言拒絕了鄭莊公的提議。可鄭莊公不死心,公元前715年,魯隱公卒,魯桓公繼位,鄭莊公認為時機成熟,便與魯桓公會見於垂亭(今山東菏澤),再次提出交換之事,並將一塊晶瑩無瑕的玉璧送給魯桓公,從而達成了以許國為犧牲品的這宗交易,史稱「鄭伯以璧假許田」。

此後,鄭國有了向外擴張的理由和軍事基地,並將矛頭直指許國。公元前712年農曆7月,鄭莊公以許國不聽周天子號令為由,約齊國、魯國聯合攻打許國,相約誰先攻陷許國都城,誰就有權分割許國土地。一心想得到許國土地的鄭莊公親率雄兵伐許,直抵許國都城。當時的許國十一世國君許庄公率領將士、百姓死守城池,怎奈鄭、齊、魯三國兵將三面夾擊,破城只是遲早之事。到城被圍的第三日午後,在鄭國兵將的猛攻之下,鄭大夫潁考叔手執鄭莊公大旗,不避刀矢,奮力登上許國城牆,然而未等站穩,突然一支箭從背後飛來,潁考叔中箭後大叫一聲,從城頭跌下。原來,平素與之不和的鄭大夫子都忌妒他奪了頭功,就在城下暗施冷箭,中國成語中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從這件事而來。潁考叔剛跌下城頭,鄭將瑕叔盈立即衝上去,接過鄭莊公的大旗重又躍上城頭大呼:「鄭國國君登城了!」鄭國將士見城頭旌旗招展,更加奮勇當先。許庄公見大勢已去,便打開城門率軍民突圍,殺出一條血路奔向衛國。兩年後許庄公客死他鄉。

許國都城被攻破後,鄭莊公雖然想霸佔許國,但又怕各諸侯干涉,就假惺惺地讓齊魯兩國國君看怎樣處置,齊魯二君認為許國沒有犯滅國之罪,應酌情發落。鄭莊公只好命許國大夫百里「奉許叔(許庄公弟)居許東偏」,並讓鄭國大夫公孫獲率兵居許西偏,把許國君臣完全置於監視之下。

到了公元前697年,鄭國發生內亂,許叔乘機奪回都城,趕走鄭國軍隊,復建許國,史稱許穆公。從此鄭國視許國為仇敵,屢屢興兵犯許。

據史書記載,在春秋五霸爭戰的一百二十多年間,許國先後遭受侵伐十一次,其中被鄭國侵犯就有九次。

公元前576年,飽受晉國、鄭國侵伐的許國已經痛失大片土地,無奈之下,國君許靈公姜寧把許國都城從許遷至葉(今河南葉縣),成了楚國的國中之國,完全成為楚國附庸。即使這樣,許國仍未得到楚國的照顧,楚國不時令其遷徙,許國都城先後遷到安徽亳州、湖北隨州、河南西峽、河南魯山等地。經過這三番五次的折騰,許國已是國窮財盡,徒有虛名。而鄭國卻仍怕許國東山再起,公元前504年,鄭國大將游速率軍伐許,許國已經無力抵抗,國君許斯被俘,許國遂遭滅國之禍。《左傳》載「鄭滅許」。此後,在楚國的幫助下,許國後裔重新立國,又持續了一百餘年,直至公元前375年,史料記載「許二十四世為楚所滅」,綿延七百餘年的許國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

2002年4月,考古工作人員在葉縣澧河南岸的懸崖邊搶救性發掘了一座古墓,出土了大量編鐘、跽坐銅俑、青銅鼎、青銅戈等青銅器。銅戈銘文:「許公寧之車戈」、「許公寧之用戈」。著名考古專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教授認定:此即許國十五世國君許靈公姜寧之墓。

許國君主世系簡表:

謚 號 名 字  銘 號      夫 人  繼夫人  在位時間

許信公:姜經初  許文叔(甫父乙)  韓氏        公元前1046~前?年待考

許霍公:姜霍男  許宏寬      綸嘉   熊氏

許興公:姜靖男  許 標      肇興   舒氏

許烈公:姜惠男  許 垓      華高   姜氏

許忠公:姜康男  許 昌      世克   沈氏

許義公:姜平男  許質山      衡氏

許申公:姜步武           周氏

許慎公:姜道男  許 光

許簡公:姜雄男  許 順

許厘公:姜兆男  許 宗

許宜公:姜慧男  許 道      呂氏

許武公:姜姱男  許 雄      姜氏

許文公:姜興父  許建壽

許寧公:薑茶男  許 觀      陳氏

許締公:姜孝男  許 悅      張氏

許庄公:姜 茀  許苴人      張氏        公元前?~前712年待考

許桓公:姜 鄭                     公元前711~前698年

許穆公:姜新臣           何氏   衛氏   公元前697~前659年

許僖公:姜 業  許定昭      呂氏        公元前658~前621年

許昭公:姜錫我  許有仁      徐氏        公元前620~前582年

許靈公:姜 寧  許朗賢      葉氏        公元前581~前547年

許悼公:姜 買  許智敏      魯氏        公元前546~前523年

許男斯:姜 斯           朱氏        公元前522~前504年

許元公:姜 成  許後恩      李氏        公元前503~前482年

許實公:姜 結  許季加                公元前481~?年待考

徐國:

夏禹時期,伯益因輔佐治水有功,其子若木被封於徐(今安徽與江蘇之間的洪澤湖中),建徐國。其後,歷夏、商、周三代,徐國都是諸侯國之一,子爵,國君為嬴姓。又稱徐戎,亦稱徐夷或徐方,為東夷集團之一。主要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蘇省西北部和安徽省東北部地區。

從周公旦開始,周成王、周康王幾代中,西周和徐的戰爭是最頻繁的。徐國參與了以武庚為首的商殷殘餘貴族的叛亂,抵制周公的東征。徐國的駒王起兵直接攻周,曾一直打到黃河邊上,徐國的後人大多為「先君駒王西討濟於河」而自豪。

魯侯伯禽(周公旦的兒子)經常不斷地與徐戎發生磨擦,在史籍《尚書·費誓》中記載:魯與徐戎、淮夷有過激烈的戰爭,魯國受到威脅很大,以至一度不敢打開國都的東門。

一直到周穆王執政時期,徐國才肯臣服於周朝。其時,徐國之君徐偃王嬴誕在位,行仁義,結眾心,頗得百姓擁護,四周有三十二個國家都派人向他朝貢。後來,他曾舉兵進攻周朝都城,卻被周穆王打敗,之後在彭城(今江蘇徐州)一帶的山中隱居下來。周穆王另外封他的子孫為徐子,繼續管理徐國。

徐國疆域先在邳州附近,後遷至泗縣、泗洪。到徐偃王時最為強盛,疆域擴大到整個蘇北、皖中、魯南等江淮廣大地區。彭城因徐國而改名,成為九州之一的徐州。

《詩經·魯頌·炯》是歌頌魯國養馬眾多的篇章,相對來說淮夷地處江淮河網交錯,航運事業占著優勢。在《英山徐氏宗譜》中記載:第三十八世祖先徐暢,「暢仕夢為司楫,主航運之事。周昭王南征,使暢操舟事之,行之漢澤,舟失其底,昭王死之,逸於南昌,報父仇也。」「司輯」是管理航運和船舶的官員,周穆王時徐子治國,仁義著聞,欲舟行上國,乃導溝陳蔡之間……徐國居然想以航運的優勢,開鑿運河,其國力可想而知。

此後,徐國一直延續數百年,直到公元前512年夏,吳國派出使臣,責令徐國(今安徽泗縣)和其盟國鍾吾國交出領兵在外的公子掩余和燭庸。二國依仗有強楚撐腰,拒不從命,並私自放走了二公子,讓他們去投奔楚國。楚昭王十分得意,立即派出大員隆重迎接二公子,並讓二公子在養地(今河南沈丘縣)暫時住。接著,又命令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戍重修養城,把養城東北邊的城父、東南邊的胡田兩塊地方封給二公子,企圖利用二公子危害吳國。

然而,這正好給了吳王闔閭出兵的口實。同年冬,吳王派孫武、伍子胥興師伐罪,徐國被吳國徹底滅掉。

徐國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一千六百四十九年,共有四十四代君王。

徐國文物:

徐國在西周時期為東夷集團中最大的國家,《韓非子》說他地域五百里。《詩經·大雅·常武》篇說「率彼淮浦,省此徐土」。目前,在浩浩茫茫的歷史文獻資料中,很少見到徐國的具體經營狀態,如經濟、生產方面的文字。但是我們從出土文物,特別是青銅器銘文考古中,可以獲得一些間接的東西。

古代青銅器出土文物,主要從商朝中、後期開始,到西周達鼎盛期。青銅器的製作標誌著古代社會的生產和經濟的發展。現已出土的西周青銅器有大量的銘文,極其豐富的證實和彌補了傳統歷史文獻資料確切性及不足之處。西周金文中幾次提到伐淮夷「孚吉金」的記錄。「孚」相當於獲取和掠奪的意思,「吉金」是優良的青銅器,徐戎是淮夷部族中最大的、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曾伯粟簋銘文載:「克逖淮夷,印燮繁湯(陽),金道錫行」,表明當時(安徽)繁陽以南的淮夷地區盛產銅和錫。《兮甲盤》銘記載西周關市之徵,對南淮夷和諸侯百姓的相應規定,銘文中說:「淮夷舊我帛晦(賄)人,毋敢不出帛、其積、其進人。」「敢不用令(命令),則即刑戴(撲)伐」,就是說淮夷必須向周王朝交納吉金和財物,以及提供勞動力,否則就要討伐。僅在周穆王時代,就發現十五器和淮夷有關的戰爭記錄的銘文。《詩經·魯頌·泮水》中記載魯僖公征服淮夷,建造泮宮宴慶群僚的情況,以「憬彼淮夷,來獻其琛(珍寶)、元(大)龜象齒、大賂(進獻)南金(質優的青銅器製品)」為尾結之句。

徐國經濟發達,是西周王朝賦稅的主要提供地區,所以「征東夷」「征東國」成為西周立國之後的主要戰事,這在西周早期的許多青銅器銘文上也都有歷史性的文字記載。

徐國有較多的青銅器出土文物。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據資料就有廿四件之多,主要是日常生活、家庭、兵器等方面,例如:「徐王鼎」、「吮兒鍾」、「徐髂尹鉦」、「義楚鍾」、「徐王義楚鋪」、「王孫遺者鍾」、「徐王庚兒鍾」都是有銘文的。其他還有殷「徐伯鬲」、周「徐偃侯旨銘」、「徐偃王壺」、「豆形獸尊儀」、「徐寶蘊」、「大徐王壽銘」、「徐冠卑」、「環頭大刀」之刀頭。這些徐器大部分是徐國晚期的東西,而徐國鼎盛期在西周,那時候的徐器想已在戰亂中被掠奪、進獻或散失,到目前為止尚不見批量出土、聞世、發現。

1965年,山東費縣上冶鎮檯子溝村出土「徐子氽鼎」,高21.5厘米、口徑22厘米、重3.2公斤,銘文:「徐子氽之鼎百歲用之」,系徐子「氽」隨葬之品,同時出土的還有銅箭頭等。1979年4月江西省靖安縣出土三件青銅器都是徐國的遺物,其中有一件銘文十八字「雁君之孫徐令尹者旨型,擇其吉金,自作爐盤。」爐盆就如現在火盤,雁和偃同音,古文字可以通借。1982年在紹興發掘一座春秋大型墓葬,出土的六件青銅器中有三件鑄有銘文,這三件有銘文的銅器是鼎、爐、缶。缶的肩部有—周銘文因殘損未能釋讀。爐的底部有銘文三行其中有「徐王之」的字樣。鼎的器蓋與器肩各有相同銘文四十四字,標明徐餚尹自作湯鼎。據考古學家考證,餚尹可能是管理祭祀的官。

關於青銅器,古代有「蚩尤作兵」的傳說,東夷部落是蚩尤等的後裔,徐器製作曾經處於領先和承前啟後的位置。徐器繼承了商器的傳統。例如:商器沒有鍾、只有鐸,鐸形狀與鍾已相同,但比鍾小、口是向上的,有柄,執柄而敲鳴,如有銘文一般都刻在柄上。從西周開始才有口向下的鐘出現,徐器「徐髂尹征」自名征城,就是考古中的句耀,句耀是鐸的音變,在浙江紹興出土有越器句鎦,當系受徐器的影響。徐器也善於學習和模仿西周的青銅器製作,仰慕西周的禮制和文明。在安徽屯溪、江蘇丹徒等地出土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不同於當時南方青銅器的製作風格,都帶有棘刺類密集的變形動物紋及具有幾何印紋、陶紋特點的細密花紋,徐器的中間過渡是難以否定的。

徐國的經濟發展還可以從徐器銘文和徐姓家譜及雜史中得到一些印象。例如:紹興出土的「徐餚尹湯鼎」,「餚尹」是商朝、徐國、楚國設有管理祭祀的官員。在《逸周書·王會解》中記載有:「祝淮氏、榮氏」(注):「淮、榮二祝之氏也。」其中淮氏當系淮夷,居然當上了周王朝的巫祝,可見淮夷經濟的發達帶來文化的進步,不然,周王朝不可能把祭祀這一神聖的職務輕易地授給一個夷人。徐國是淮夷中代表性的國家,已經有十分明確的分工管理這方面的官員。

徐國世系簡表:

嬴若木:

嬴奄延:

嬴 琛:

嬴 鑠:

嬴泓顯:

嬴 亮:

嬴允迪:

嬴 絳:

嬴 敦:

嬴 旌:

嬴 頤:

嬴 睿:

嬴 璟:

嬴 靖:

嬴 云:

嬴 炎:

嬴 蕭:

嬴 遜:

嬴 翀:

嬴 肈:

嬴 振:

嬴 關:

嬴 興:

嬴 表:

嬴 常:

嬴 蕃:

嬴蕃暢:

嬴 廣:

嬴 通:

嬴 禐:

嬴 紱:

嬴 誕:徐偃王,

嬴寶宗:

嬴 邁:

嬴 修:

嬴 牟:

嬴 軌:

嬴 景:

嬴 渾:

嬴 恕:

嬴 衡:

嬴 監:

嬴 毅:

嬴章禹:

等本書理順已收集的考證資料後,再予以補充。

吳國:

吳國是春秋晚期霸主之一,五帝之一帝嚳的後代,姬姓。

吳國的開國君主為周朝先祖古公亶父的長子太伯。古公亶父偏愛三子季歷的兒子姬昌,欲廢長子姬太伯立三子姬季歷,以便傳位給孫兒姬昌。為了了結父親的心愿,姬太伯和大弟姬仲雍以為父親採藥治病為名,翻山涉水,遠走江南。

當時,南方還沒有開化,姬太伯、姬仲庸到江南後,帶去了北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受到當地士著居民的歡迎,先後歸附者千家,於是共立勾吳國,古代「勾」與「句」通,故勾吳也稱句吳。大家推薦姬太伯為君,都城設在梅里(今江蘇無錫梅村)。當時江南尚未完全開發,被中原人稱為「荊蠻」。

江南人的習俗是將頭髮剪得很短,裸身,並在身上刻畫許多龍蛇圖案。姬太伯開始時以周朝的禮儀制度和風俗習慣教化統治當地人民,但未能奏效。姬太伯死後,其弟姬仲雍繼位,姬仲雍改弦易轍,入鄉隨俗,他也「斷髮紋身,裸以為飾」獲得了人民的支持。在姬仲雍的領導下,勾吳農業迅速發展,成為經濟較為繁榮的國家。

自姬太伯起傳到第五代姬周章時,周武王已滅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訪得姬太伯、姬仲雍之後,得知姬周章已位吳國君主,於是封姬周章為諸侯。

由姬太伯傳到第十九世姬壽夢時,中原進入春秋大國爭霸時期,吳國因長江天塹的保護,沒有受到衝擊,獲得了穩定發展的環境,國力日益強盛,領域不斷擴大。

公元前585年,姬壽夢開始稱王,從此,吳國歷史有了確切的紀年。第二年,即公元前584年,晉國為打擊楚國,派當時客居在晉國、原楚國的亡臣申公巫臣出使吳國,以與吳國結盟牽制楚國。申公巫臣給吳國帶去戰車、射手和御者(駕駛戰車之人),「教吳乘車,教之戰陣,教之叛楚。」加之吳國地盛產銅、錫,冶煉技術精良,所造兵器名揚天下,尤其以鑄劍精良聞名,「幹將」「莫邪」劍馳名天下。這時吳國的經濟和軍事均得到長足發展,吳國曾先後攻打楚國的屬國巢國、徐國和州來國,使楚軍「一歲七奔命」,凡蠻夷屬於楚國者,吳國盡取之。

姬壽夢在位二十五年,期間三會諸侯稱霸。隨著國力的增強,吳國的疆域也大大地向北、向西發展。吳國盛時的疆域東達海濱(今上海);南至浙江北部;西到安徽中部和南部、江西東北部;北達蘇北,成為與楚國相匹敵的江南大國。

隨著國家的發展壯大,吳國的都城受到地理空間的限制,它北阻於丘陵,東隔於湖沼,南擋於太湖,只有西面平坦,而且還是向楚國敞著大門,不能適應攻防的需要。公元前561年,姬壽夢之孫姬諸樊將都城遷到吳(今江蘇蘇州)。吳國在梅里(今江蘇無錫梅村)建都約五百年。

公元前522年,楚國大夫武奢的小兒子武子胥逃命來到吳國,後因幫助公子姬光(吳王闔閭)奪位,成為吳國的重臣。

公元前506年,武子胥說服吳王闔閭攻楚國,吳軍大敗楚軍於柏舉(今湖北麻城),五戰五勝後攻入郢都(今湖北荊州)。這時,在吳國南方的越國也正在興起,越國經常聯楚制吳,於是吳、越兩國成為世仇。

公元前496年,吳、越兩國大戰於蕞李(今浙江紹興),吳王闔閭受傷而死,闔閭之子姬夫差繼位。

為報父仇,姬夫差於公元前494年舉兵伐越國,攻破越國都城大越(今浙江紹興),越王姒勾踐逃入會嵇山,後厚禮乞和。此後,姬夫差開始北上爭霸。在這一時期,吳國在江、淮之間,今江蘇揚州開鑿了中國最早的運河——邗溝,為中國的運河工程打下基礎。吳國還北滅俾陽國(今山東棗莊、台兒庄一帶),郯國(今山東郯城)等諸小國,征伐齊、魯等大國。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會諸侯於黃池(今河南封丘),一舉奪得春秋霸主地位。

戰敗後的越王姒勾踐卧薪嘗膽,採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略逐漸強大。當吳王姬夫差北上爭霸,國內空虛,對越國疏於防範之機,攻入吳國都城,獲其太子,逼吳國求和,從此,吳國國力江河日下。

公元前473年,越軍又攻破吳國都城,姬夫差自殺,吳國滅亡。

吳國自姬太伯建國起,至姬夫差自殺,共傳二十五王,自姬周章開始紀年曆五百七十二年。

吳王爭霸:

公元前522年,中原霸主楚莊王的孫子楚平王在位的時候,楚國內部鬥爭加劇,楚莊王開創的霸業逐步瓦解,楚國開始走下坡路了。那時,楚平王的太子熊建到了娶親的年齡。於是楚平王就向秦國求親,秦哀王把自己的妹妹孟贏許給他。

但楚平王見孟贏長的漂亮,便自己納之。並讓太子離開都城去鎮守城父(今河南襄城),將太子的生母遷到鄖(今湖北安陸)。孟贏為楚平王生了一個兒子起名叫熊珍,為討孟贏的歡心,楚平王要殺掉太子而另立熊珍。隨太子一同前去城父、太子的師傅武奢為太子鳴不平,被楚平王殺掉,同時被殺的還有武奢的長子武尚,武奢的次子伍子胥為此逃到吳國。

這時,正遇上吳國的公子光欲奪王位,在武子胥的幫助下,公子光殺了吳王僚,自立為王,這就是吳王闔閭。

闔閭即位後,立即封武子胥為大夫,讓他幫助處理吳國政事,同時重用大軍事家孫武,讓他管理吳國的軍事。吳王依靠武子胥和孫武,整頓兵馬,兼并了臨近的幾個小國,成為當時南方的一個兵強馬壯、相當強盛的大國。

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拜孫武為大將,武子胥為副將,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楚國,戰鬥中,吳軍連戰連勝,勢如破竹,一直打到楚國的都城(今湖北荊州)。吳王打敗了楚國,成了南方的霸主。闔閭勝利回國後,把頭功歸予孫武,但孫武不願作官,回鄉隱居教學著書,給世人留下了名揚千古的《孫子兵法》。

吳國同臨近的越國一直勢不兩立,經常發生戰爭,戰爭中互有勝負。

公元前496年,越國君主姒允常去世後,越王姒勾踐繼位。闔閭趁越國辦理喪事之機,發兵攻打越國,兩國在蕞李(今浙江紹興)展開激戰,姒勾踐派死士衝擊吳陣,被吳軍殺退。姒勾踐又將要判死刑的罪人在吳軍陣前排成三行,令其均以劍自刎,吳軍將士注目驚愕,姒勾踐趁機下令全軍衝擊,驚愕中的吳軍慘敗,連闔閭也在戰鬥中中箭重傷。

這個結果大出吳王闔閭的意外,他又羞又怒,加上年事已高,不久便傷重不治而亡。闔閭的兒子姬夫差繼位。

姬夫差是一個很有才能的人。蕞李一戰並沒有傷到吳國的元氣,姬夫差即位以後,他又要報殺父之仇,消滅越國,又要北上稱霸中原。所以,他吩咐手下人時常提醒他,每天他上朝路過宮門,下面的人就放開喉嚨高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殺你父親的仇了嗎」!夫差每次都淚流滿面地回答:不敢忘「。另一方面,他責令大將伍子胥和大臣伯啟加緊操練兵馬,養精蓄銳。

過了兩年,吳王姬夫差親率大軍殺向越國。越國大夫范蠡對越王姒勾踐說:「吳國發奮練兵三年,這次來勢兇猛,復仇的決心很大,我們最好堅守城池,不同他們正面交鋒」。由於上次的勝利,姒勾踐沒有聽從范蠡的話,親自率兵出城同吳軍交戰,兩國軍隊在太湖一帶殺得天昏地暗,由於吳軍兵多士眾,加上楚國名將伍子胥的正確指揮,把越軍殺的一敗塗地,姒勾踐最後只好屈膝投降,被關押在吳國作了人質。

伍子胥知道越王姒勾踐是一個胸懷大志的人,遍極力主張把他殺掉。伍子胥對吳王姬夫差說:「青雲上的鳥兒,我們都想把它射下來,現在姒勾踐已經來到我們的掌握之中,就象苞廚殺牲口一樣方便,可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但姬夫差卻認為:殺掉一個已經投降的人,上天是要譴責和降禍的,因此沒有聽伍子胥的勸告。

公元前484年,吳王決定攻打齊國,伍子胥又出來阻止,他說:「我聽說勾踐卧薪嘗膽,與百姓同甘共苦,隨時想找吳國報仇,越國才是真正的敵人和心頭大患,希望大王在伐齊之前先滅掉越國,以絕後患,如不這樣,越國用十年的時間生育人口,聚集財富;再用十年的時間教育訓練軍隊。二十年後,吳國必亡,吳國的宮室將變成池沼廢墟了」。

吳王夫差還是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堅持攻打齊國,結果大獲全勝。當時,文武百官都向姬夫差道賀,只有伍子胥不以為然,反而批評姬夫差說:「打敗了齊國,無非是佔了一個小便宜,將來越國滅掉吳國才是大災難」。

姬夫差這時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再也聽不進伍子胥的逆耳忠言了,加上早就被越國收買的大臣伯嚭在一旁挑撥,一怒之下,賜給了伍子婿一把短劍,逼他自殺了。

公元前482年,吳王姬夫差約魯哀公、晉定公在黃池(今河南封丘)會盟,確定了吳國在春秋晚期的霸主地位。

吳國王陵:

春秋時期,吳國在無錫、蘇州一帶建都至少歷二十五世。除姬太伯、姬仲雍、姬光外,其餘國君均葬在無錫與蘇州城郊。

近年考古勘察證實吳王陵區大約在位於今蘇州城西部的諸石質山頂部,據1991年文獻《中國考古學年簽》記載,煙墩山為太伯五世孫周章陵;母子墩大墓為周章之子熊遂陵;青龍山磨子頂為吳王壽夢陵;背山頂大墓為吳王余昧陵,以上陵墓的發掘情況目前還不詳,其他王陵待考。

1994~1995年,在蘇州西北十二公里的吳縣滸墅關西北一公里半的真山發掘出一座吳王陵,這是一座石質山丘,海拔七十六米九,山峰及兩側山脊有五十七個土墩,分別為春秋、戰國及漢代墓葬。

最大的一座位於山頂,墓穴挖掘在岩石面上,上面再封土,實測封土東西長二十六米,南北寬七米;底東西長七十米,南北寬三十二米;高八米三三。墓穴東西長十三米八,南北寬八米,深一米八。

墓內雙槨雙棺已朽,早年被盜,未見青銅器,但出土玉、石器文物仍達一萬兩千五百七十三件之多,其中有玉覆面和玉、石制禮器,但以裝飾品為主。玉制裝飾品達一萬一千二百六十二件,還有原始瓷器、陶器、漆器等。墓內還有貝幣達數千枚,完整的就有一千一百六十枚。

據出土文物形制研究證明,此墓葬屬於春秋中晚期,正當吳國在蘇州建都時期,儘管墓主不明,但據墓葬規格、位置及出土文物巨大數量判斷,這是一座吳王陵。

姬太伯墓:

姬太伯墓位於今江蘇錫山市鴻山西南坡,西距梅村五公里,距無錫市十八公里。據東漢《泰伯墓碑記》記載,漢永興二年(公元154年),奉詔「建泰伯廟於梅里皇山(今稱鴻山),歷代重修,最近的一次是1983年。

墓園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居高臨下,氣勢不凡。墓周有圍牆,東西寬三十餘米,南北長八十餘米,面積三畝六分。墓門為花崗岩石牌坊,四個方柱三門,正門上方橫刻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哲宗御書「至德墓道」四字,坊頂正中立有篆書「古皇山」的火焰牌。進墓門拾階而上,為泰伯享堂,建於清嘉慶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面闊三間,單檐歇山,磚木結構,頂覆筒瓦,吻獸屋脊。堂內懸清乾隆帝題匾「三讓高蹤」四字,穿過享堂,歷三層石階為明朝所建攢尖四棱碑,碑座長一米三六,寬一米三,高三十厘米;碑身邊長六十八厘米,高一米六八;攢尖頂高一米一三,碑正面陰線雙鉤刻「泰伯墓」篆文大字,周圍飾雲龍紋。東側為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楊文所撰《泰伯墓碑記》,北側為明天啟三年(公元1623年)高攀龍所撰《泰伯墓碑陰記》。繞過石棱碑,沿石階而上到達墓地,入口處有石望柱一對,頂端各立石獅一隻。

墓冢平面呈圓形,直徑約三米,四周有青石塊砌成的羅城,高約一米,墓周長十三米四,高一米七八。墓冢正南石碑上刻陰文楷書「泰伯墓」二字。

姬仲雍墓:

姬仲雍墓位於今江蘇省常熟市虞山東麓。仲雍又稱虞仲,吳仲。泰伯死後仲雍繼位,仲雍死後葬烏目山。吳人為紀念虞仲,將烏目山改名為虞山。仲雍墓依山建造,清乾隆年間立的第一道石坊上刻「敕建先賢仲雍墓門」。二道石坊正面上刻「南國恭友」。三道石坊正面上刻「先賢虞仲墓」。坊後墓前有墓碑四方,均為明、清時補立,正中一塊為明崇禎時巡按御使路振飛題「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吳王闔閭陵:

在今江蘇省蘇州市閭門外山塘街的虎丘劍池。虎丘原稱海涌山。傳說吳王夫差葬其父闔閭後三天,有一白虎踞其上,故稱虎丘。據載,闔閭之葬:「銅槨三重,傾水銀為池,黃金珍玉為鳥雁」。為營造闔閭陵墓,夫差徵調十萬民工,用大象運土石,穿土鑿池,積壤為丘,歷時三年。

闔閭墓在虎丘劍池下,因闔閭愛劍,下葬時以「專諸」、「魚腸」劍等三千把殉葬。劍池呈長方形,下面清泉深二丈,兩崖如劃開,峭壁如削,藤蔓披拂,一橋飛架,景色幽深。傳說秦始皇和東吳孫權都曾派人到此鑿池求劍,但均無所得,而鑿處就形成深池,故稱劍池。還有的說,劍池是當時冶煉寶劍淬火之處。

1955年,人民政府疏通劍池,在劍池崖壁上發現刻有明朝唐寅、王鰲等人的記事,說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冬劍池水涸,見吳王墓門,以土掩之。經發掘,池底北端有石縫,上窄下寬,內有一穴,可容四、五人。穴北石壁以大青石板疊砌,為人所做。此處與春秋戰國時的洞室墓形制相象,可能是墓門。後因顧及發掘可能引起山頂上雲岩寺塔的倒塌及其他古迹被破壞,而重新封閉。

吳王夫差陵:

姬夫差陵在今江蘇蘇州城北的陽山之上。夫差被越王勾踐逼迫自殺後,勾踐以伯侯之禮將他葬在城北陽山,讓軍士每人負土一筐,遂成大冢。

吳國世系簡表:

商王朝時期:

姬泰伯:周文王大伯,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省錫山市梅村泰伯墓

姬仲雍:周文王二伯,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省常熟市虞山仲雍墓

姬季簡:姬仲雍之子,殷商祖甲子載十五年(公元前1169年)~?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錫山城郊一帶

姬叔達:姬季簡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錫山城郊一帶

西周時期:

姬周章:姬叔達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煙墩山

姬熊遂:姬周章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母子墩

姬柯相:姬熊遂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疆鳩夷:姬柯相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余橋疑吾:姬鳩夷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柯盧:姬余橋疑吾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周徭:姬柯盧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屈羽:姬周徭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夷吾:姬屈羽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禽處:姬夷吾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 轉:姬禽處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頗高:姬轉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句啤:姬頗高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去齊:句啤之子,生卒年待考,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春秋時期:

姬壽夢:姬去齊之子,公元前585~前561年,葬於江蘇蘇州城西青龍山

姬諸樊:姬壽夢之子,公元前560~前548年,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余祭:姬壽夢之子,公元前547~前531年,葬於江蘇蘇州城西待考證

姬余昧:姬壽夢之子,公元前530~前527年,葬於江蘇蘇州城西背山

姬 僚:姬余昧之子,公元前526~前515年,被闔閭所殺,葬地待考

姬 光(闔閭):姬 僚之子,公元前514~前496年,葬於江蘇蘇州閭門外山塘街

姬夫差:姬光之子,公元前495~前473年,葬於江蘇蘇州城西陽山

魏國:

魏國,春秋時晉國六大夫,戰國七雄致之一,姬姓。

魏國的先祖是西周初周文王的兒子姬高。周武王滅商後封以於畢(今陝西省咸陽市)姬高以其封地為姓,故姬高又稱畢公高,畢國在春秋前已滅亡。

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在晉國為臣,公元前661年,畢萬隨晉獻公討伐魏、霍、耿等周圍諸小國,事後,晉獻公將魏地(今山西芮城)封給畢萬,畢萬始為晉國大夫,故畢萬的後代以其封地為姓氏。

魏國最初的疆域在「河東」(今山西西南部),「河西」(今陝西黃河與洛河之間),「河曲」(今山西芮城風陵渡一帶)。

春秋末期的公元前514年,魏獻子代韓宣子在晉國執政,是晉國權臣「六卿」之一。

進入戰國時期,晉國王室微弱,六卿爭權。結果,魏與韓、趙三卿先後滅掉其他三卿,最後於公元前453年將晉國瓜分。

公元前403年,周王室正式承認魏文侯為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魏國勢力這時也迅速發展。公元369年,魏侯開始稱王。

魏文侯是一個有作為的君主,他先後用其弟魏成子和大夫翟璜、李悝為輔佐,師事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諸名儒,任用樂羊為將攻取中山國。李悝當政實行變法,魏國的軍事及經濟力量都得到發展,李悝撰寫的《法經》是中國第一部成文法典。

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從黃河引水開大溝(運河)至大梁,後演變為鴻溝,即能灌溉又可航運,是中國最早的運河之一。

戰國早期,魏是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413~前409年,魏國連年進攻秦國,迫使秦國退守洛水以西。

公元前405~前404年,魏國與韓、趙兩國聯合攻齊國,攻入齊國長城。公元前400~前391年,三晉聯軍先後敗楚國於乘丘、大梁和榆關等地,這時魏國的強盛達到極點。

魏國強盛時的疆域有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陝西東部及河北省大名、廣平、山東冠縣等地。

魏國雖強大,但所處地理位置在秦、趙、韓三個強國的包圍之中,到戰國中期,齊、秦等國崛起,自秦獻公起就不斷攻魏國,逼得魏國不得不沿著洛水築長城御防。為了不受秦國侵擾和加強對東部的統治,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將國都由安邑遷到大梁(今河南開封),故魏國也稱大梁。

秦國孝公時,用商鞅變法,國力更加強大,不斷攻取魏國的河西之地。大致同時,齊威王用鄒忌變法也強大起來,公元前353年,齊軍敗魏軍於桂陵(今河南長垣)。公元前341年,齊、魏兩國間發生馬陵道(今河北大名)之戰,齊國軍師孫臏大敗魏軍統領龐涓,逼迫龐涓自殺。魏國從此走向衰落,無法再抑制秦國的東進。

戰國晚期,魏國不斷受到秦國的蠶食,地域漸窄。到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引黃河及大溝水灌大梁,大梁城被沖毀,魏王姬假被俘,魏國滅亡。

魏國自魏斯於公元前403年開國,至公元前225年被秦國滅亡,共傳八王,一百七十八年。

魏國王陵: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的王陵一般都在都城之內或城郭附近,但只有魏國王陵例外,因為大梁地勢低平,不便於建造陵墓。現已知魏國王陵多分布在黃河以北的河南衛輝市和輝縣市一帶,距魏國都城大梁約八十公里。

戰國初期,魏國王陵在今河南新鄉衛輝市山彪鎮一帶,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夏季被盜,後由前河南省博物館發掘,是年秋由中央研究院等單位正式發掘清理。墓葬群中一號墓墓主被認為是魏國先祖魏襄子,其他待考。

戰國中期,魏國王陵在今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固圍村村東,此處有三座魏王陵墓。民國十八~十九年(公元1929~1930年)曾遭大規模盜掘,但仍出土較多的青銅禮器,有鼎、簋、壺、鑒、盤、等,還出土鏟、鋤、犁、斧、削等鐵器九十三件,是中國第一次成批出土戰國鐵器。

1950~1951年由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發掘清理。三座魏墓自西向東並列在一高兩米,東西長一百五十米,南北寬一百三十五米的平台上,依次編為一、二、三號,規模最大的是二號墓,建造時間一號墓最早,二號墓次之,三號墓最晚,墓主待考。

戰國晚期,魏國王陵在今河南新鄉衛輝市西南的汲城村,尤其以魏安厘王墓最為著名。公元279年西晉武帝司馬炎時期,一個叫不準的盜墓人盜發魏安厘王墓,發現了十幾萬支竹簡。這些竹簡是記載夏、商、周三朝一直到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96年)事情的古書,書名叫《紀年》,因為是寫在竹簡上,故又稱《竹書》或《竹書紀年》。

這些竹簡在發現時,大多已遭到破壞,因為當時盜墓人在墓中用竹簡照明,使許多用絲線串在一起的竹簡墜落散亂,有的只剩下斷頭。晉武帝司馬炎得知後,命人將竹簡裝了幾十車送到洛陽,命中書監荀勖和中書令和嶠負責整理。因竹簡被燒的殘缺不全,整理工作非常困難。一直到晉惠帝元年(公元291年)設立了秘書監,由摯虞負責考證《竹書紀年》,摯虞依據大量善本書籍校對竹書,衛恆、束暫也參加了整理工作,尤其束暫精通經學和古文字,直到晉元康九年(公元299年)才整理完畢,前後共用了二十年的時間。

《竹書紀年》竹簡共整理出七十五篇、十六部古籍,其中完整的六十八篇,另外七篇嚴重殘缺。後整理出來的《竹書紀年》也於宋朝時期遺失。今本為明朝時期學者們雜采各書所補成。

古本《竹書紀年》和今本有許多不同之處:

①卷數不同,古本為十三篇,今本兩卷;

②紀年不同,古本在周幽王以前使用周紀年,東周開始使用晉紀年,魏、趙、韓三家分晉後使用魏紀年,而今本則以周紀年;

③起始不同,古本自夏王朝開始,而今本始於黃帝;

④內容有異,古本部分內容引見於古本書中的,今本沒有;

⑤今本所記夏代年數與古本不同。

《竹書紀年》發現於戰國魏厘王墓中,魏厘王死於公元前243年。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焚書坑儒時,《竹書紀年》作為殉葬品已埋入地下三十餘年,故沒受到損毀。

《竹書紀年》作為我國古代的文化典籍,對歷史、文學、文字學等方面的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後代的學者對這些古籍進行了艱苦的考證和辨誤工作,使這一古籍發展成為一門學科。

《竹書紀年》雖然與後來的古史有異,但與甲骨文,金文相符,所以,歷代學者都用竹書來考證歷史,進一步保證了史料的價值和傳播。《竹書紀年》作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有學者把它同在孔宅發現的《古文尚書》、殷墟發現的甲骨文並譽為我國文化史上的三大發現。

魏國世系簡表:

西周時期:

姬畢萬:姬畢高之子,生卒年待考,畢卿,葬地待考

春秋時期:

姬□□:姬畢萬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武子,葬地待考

姬□□:魏武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悼子,葬地待考

魏 絳:魏悼子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昭子,葬地待考

魏 贏:魏昭子之子,生卒年待考,謚號待考,葬地待考

魏 舒:魏魏贏之子,生卒年待考,魏獻子,葬地待考

戰國時期:

魏 侈:魏魏舒之子,生卒年待考,謚號待考,葬地待考

魏□□:魏侈之子,生卒年待考,魏恆子,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東固圍村

魏 斯:魏恆子之子,公元前403~前396年,魏文侯,葬於河南新鄉市省輝縣東固圍村

魏 擊:魏斯之子,公元前395~前370年,魏武侯,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東固圍村

魏 罌:魏擊之子,公元前369~前319年,魏惠王,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山彪鎮汲城村

魏 嗣:魏罌之子,公元前318~前296年,魏襄王,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山彪鎮汲城村

魏 赦:魏嗣之子,公元前295~前277年,魏昭王,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山彪鎮汲城村

魏 圉:魏赦之子,公元前276~前243年,魏安厘王,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山彪鎮汲城村

魏 增:魏圉之子,公元前242~前228年,魏景緡王,葬於河南省新鄉市衛輝市山彪鎮汲城村

魏 假:魏增之子,公元前227~前225年,魏王,葬地待考

衛國:

衛國,姬姓,始封國君為周武王的弟弟姬封。

據史料記載:衛國本於公元前1045年封於康(今河南禹州),故姬封又稱康叔。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叛後,將黃河與岐河之間原紂王之子武庚的封地及遺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祺氏、樊氏、飢氏、終葵氏)封給康叔,使這七族商遺民成為衛國的臣民,康叔建都於朝歌(今河南淇縣),國號衛。

在晉封康叔時,周公曾作文相誡,這就是著名的《康誥》。

衛國強盛時疆土有:今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以及山東省西部一小部分,與晉、宋、齊、魯等國相鄰。

衛國居於周王朝的北方,與狄族為鄰,常遭狄族人入侵。

春秋中期,衛懿公在位時喜好養鵝,且淫樂奢侈。他養的鵝都有祿位,可以乘大夫一級的車出入宮門,大臣百姓非常不滿。公元前660年,狄族人進攻衛國,衛懿公號召國人抵抗,國人卻說,您的鵝有祿位,讓鵝去戰。因此衛軍將士全無鬥志,全軍覆滅。狄族人攻入衛都,衛懿公被殺。

後齊、宋兩國出兵援救衛國,立衛戴公於漕(今河南滑縣舊城),於是漕成為衛國的第二個國都。

公元前658年,衛國在齊國的幫助下重新建國,建都於楚丘(今河南滑縣)。衛國在楚丘時由衛文公姬辟疆當政,衛文公接受亡國教訓,修明政事,奮發圖強,重整軍備,使國力、軍力大增。

公元前642年,北方的邢國聯合狄族人再次攻衛國,遭到了衛國的強大反擊。公元前635年,衛國攻滅邢國。公元前629年,為避狄族人的騷擾,衛國又遷都於帝丘(今河南濮陽)。

衛國雖為周王朝的十二諸侯國之一,但卻是一個相對比較弱的諸侯國,常受其他諸侯國的支配。

進入戰國時期以後,衛國國力更弱,無法抗拒七雄的進攻。到戰國晚期的公元前254年,魏國軍隊攻佔領濮陽,衛國成為魏國的附庸國,僅有濮陽一地。

公元前241年,秦國攻下魏國的朝歌和濮陽,將濮陽作為秦國東郡的治所,遷衛君及其支屬於野王(今河南沁陽)作為附庸。故而,秦國滅六國時未觸及衛國公室。直到公元前209年,秦二世胡亥才廢衛君角為庶人,衛國滅亡。因此,衛國是西周所封十二諸侯當中除秦國之外最後一個滅亡的諸侯國,也是立國時間最長的一個國家。

衛國自康叔於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廢衛君角為庶人,共歷四十二王,八百三十六年。

衛國王陵:

衛國自立國後,遷都五次,王室陵墓尚未完全發現。

民國二十一~二十二年(公元1932~1933年),在今河南省鶴壁市浚縣辛村發現是一處西周初期至春秋早期的衛國王室墓葬群,共發掘出大墓八座,中墓六座,陪葬墓五十四座,車馬坑十四座。

大墓自北向南排列,中小墓與大墓時間相近,車馬坑在主墓近處。墓和車馬坑皆為長方形豎穴,有的有槨室、棺穴或二層台,大墓有二個墓道。隨葬品安放有序,禮器多在北階,車馬器多在東或南階,兵器多在西階。出土物有的銘文中有「衛」國名,墓主待考。

春秋及以後的衛國王陵尚未發現。

衛國在建國的八百三十六年間,都朝歌四百年,都漕兩年,都楚丘二十九年,都帝丘三百八十八年,都野王三十三年。以上六座都城,最重要的是朝歌和帝丘,建都時間最長,遺迹也最多。

衛國世系簡表

西周時期:

姬 封:周武王之弟,公元前1045~?年待考,衛康叔,葬地待考

姬□□:姬封之子,生卒年待考,衛康伯,葬地待考

姬□□:衛康伯之子,生卒年待考,衛考伯,葬地待考

姬□□:衛考伯之子,生卒年待考,衛嗣伯,葬地待考

姬□□:衛嗣伯之子,生卒年待考,衛庚伯,葬地待考

姬□□:衛庚伯之子,生卒年待考,衛靖伯,葬地待考

姬□□:衛靖伯之子,公元前?~前867年,衛貞伯,葬地待考

姬□□:衛貞伯之子,公元前866~前855年,衛頃伯,葬地待考

姬□□:衛頃伯之子,公元前854~前813年,衛厘伯,葬地待考

春秋時期:

姬 余:衛厘伯之子,公元前813~前813年,衛共伯,被姬和所殺,葬地待考

姬 和:衛厘伯之子,公元前812~前758年,衛武伯,葬地待考

姬 揚:姬和之子,公元前757~前735年,衛庄伯,葬地待考

姬 完:姬揚之子,公元前734~前719年,衛桓公,被姬卅吁所殺,葬地待考

姬卅吁:姬完之弟,公元前719~前719年,衛君,被國人所殺,葬地待考

姬 晉:姬完之弟,公元前718~前700年,衛宣公,葬地待考

姬 朔:姬晉之子,公元前699~前696年,衛惠公,出奔齊國,葬地待考

姬黔牟:姬晉之子,公元前695~前688年,衛君,出奔周朝,葬地待考

姬 朔:(複位),公元前687~前669年,衛惠公,葬地待考

姬 赤:姬朔之子,公元前668~前660年,衛懿公,被狄人所殺,葬地待考

姬 申:姬黔牟之弟,公元前660~前660年,衛戴公,葬地待考

姬辟疆:姬申之弟,公元前659~前635年,衛文公,葬地待考

姬 鄭:姬辟疆之子,公元前634~前600年,衛成公,葬地待考

姬 速:姬鄭之子,公元前599~前589年,衛穆公,葬地待考

姬 藏:姬速之子,公元前588~前577年,衛定公,葬地待考

姬 衍:姬藏之子,公元前576~前559年,衛獻公,出奔齊國,葬地待考

姬 焱:姬藏之弟,公元前558~前547年,衛殤公,被殺,葬地待考

姬 衍:(複位),公元前546~前544年,衛獻公,葬地待考

姬 惡:姬衍之子,公元前543~前535年,衛襄公,葬地待考

姬 元:姬惡之子,公元前534~前493年,衛靈公,葬地待考

姬 輒:姬元之孫,公元前492~前481年,衛出公,被其父所逐,葬地待考

姬蒯聵:姬輒之父,公元前480~前478年,衛庄公,被其弟所殺,葬地待考

姬 起:姬元之子,公元前477~前477年,衛衛君,被姬輒所殺,葬地待考

戰國時期:

姬 輒:(複位),公元前476~前456年,衛出公,葬地待考

姬 黔:姬輒季父,公元前455~前451年,衛悼公,葬地待考

姬 弗:姬黔之子,公元前450~前432年,衛敬公,葬地待考

姬 纖:姬弗之子,公元前431~前426年,衛昭公,被姬但所殺,葬地待考

姬 但:姬纖之子,公元前425~前415年,衛懷公,被姬頹所殺,葬地待考

姬 頹:姬弗之孫,公元前414~前373年,衛慎公,葬地待考

姬 訓:姬頹之子,公元前372~前362年,衛聲公,葬地待考

姬 遫:姬訓之子,公元前361~前333年,衛成侯,葬地待考

姬□□:姬速之子,公元前332~前325年,衛平侯,葬地待考

姬□□:衛平侯之子,公元前324~前283年,衛嗣君,葬地待考

姬□□:衛嗣君之子,公元前282~前252年,衛懷君,被魏安厘王所殺,葬地待考

姬□□:衛嗣君之弟,公元前251~前230年,衛元君,葬地待考

姬□角:衛元君之子,公元前229~前209年,衛角君,被秦二世胡亥廢為庶人,葬地待考

滕國:

周公東征後封其弟錯叔綉於滕,今山東滕縣西南七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國都。有認為滕始封可能在衛地,後改封山東。春秋初期,滕、魯關係密切。《春秋》魯隱公七年(公元前716年)已有記載。

公元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見魯公,爭行禮之先後位置,滕侯以姬姓得為先。戰國時,孟子曾到滕國拜見滕文公。

戰國初期,滕國即被宋康王所滅。後又在楚國幫助下復國。公元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徹滅。

滕國世系簡表:

滕錯叔:姬 綉,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

姬 嗀,生卒年待考

滕宣公:姬嬰齊,公元前651~前641年

滕昭公:姬元(姬壽),公元前640~前600年

滕文公:姬□弘,公元前600~前574年

滕成公:姬 原,公元前574~前539年

滕悼公:姬 寧,公元前539~前513年

滕頃公:姬 結:公元前514~前491年

滕隱公:姬虞毋,公元前491~前484年

滕考公:姬 麇,公元前484~前?年待考

滕元公:姬 宏,生卒年待考

滕侯: 滕 仲,生卒年待考

滕侯: 姬 蘇,生卒年待考

滕侯: 滕命仲,生卒年待考

滕侯: 姬 虎,生卒年待考

滕伯: 姬 文,生卒年待考

宋國:

宋國開國君主姓子,名啟,是商王朝紂王同父異母的哥哥,商王朝時他的封地在微(今山西潞城),故也叫微子啟。

商王朝末期,紂王無道,子啟屢次規勸紂王不聽,於是逃離商王朝。後周武王攻打商紂,微子啟持祭器投降,被周武王釋放並復其位。

公元前1040年,周公平定三監叛亂,殺了武庚之後,封微子啟於商王朝故都商丘(今河南商丘)以續商祀。商丘是商族的發祥地,因此,宋國保存殷商文化最多,被看作是古代禮制的典範而受到諸侯的尊重,當年,孔子曾來商丘講學習禮,故有「閼伯(帝嚳長子)始封之墟,尼(孔子)聖習禮之邦」的美稱。

因微子啟有前車之鑒,故施政仁得,得到原商王朝遺民的愛戴。宋國強時的疆域有今河南省東北部,江蘇省西北部和山東省西南部,是一個諸侯大國。宋國還曾滅掉了滕國(今山東滕州)、薛國(今山東滕州)。

春秋中期,宋襄公欲興霸業未成。

春秋晚期,曾兩次倡議召開弭兵(休兵)會議,對中原局勢相對穩定起到了一定作用。

戰國時期,宋國遷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公元前355年宋恆侯之子剔成廢恆侯自立,實行改革,國力漸強,後被其弟子偃驅逐到齊國,子偃自稱宋王侯,曾打敗過齊、楚、魏三國聯軍,頗有作為。

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再次聯合,滅了宋國,三國分其地。

宋國自微子啟於公元前1040年開國,至公元前286年滅亡,共傳三十二王,歷七百五十四年。

宋襄公爭霸:

宋襄公是宋國的第十九代君主,公元前643年,齊恆公病死,他的五個兒子為爭奪王位,齊國內亂。齊恆公的長子姜昭被逼逃到宋國。以前,齊恆公曾將公子姜昭託付於宋襄公,現在,宋襄公也有意扶持他作齊國國君,於是,宋襄公通知各諸侯國,要大家發兵一道送公子姜昭回國接替王位。

但宋襄公的威望不高,只有三個小國帶來兵馬響應他。宋襄公帶領四國人馬向齊國進發,齊國大臣見四個國家的兵馬打來,就大開城門,迎接公子姜昭即位,這就是齊孝公。

齊國原本是諸侯的盟主國,如今宋襄公幫齊孝公登上君位,就沾沾自喜起來,萌發了取代盟主的雄心。但這次響應擁戴齊孝公登位的只有三個小國聽命於他,其他中原大國根本不予理睬,可自己又沒有實力去強迫他們,於是他就決定拉攏大國,借大國的聲威去壓服小國。

宋襄公拉攏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南方的楚國,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大臣們以後,首先反對他的就是他的哥哥子目夷,他說:「宋國國力微弱,無力承受霸主的地位,弄不好還會招來災禍」。但宋襄公不聽大臣們的勸告,不自量力地於公元前639年向楚成王、齊孝公發出邀請,請他們於那年的農曆7月在宋國的盂(今河南睢縣)召開諸侯國會議,討論訂立盟約的事情。

到時,宋襄公興緻勃勃的準備赴會,兄長子目夷又勸他說:「大王要多帶些兵馬,以防楚王不懷好意」。宋襄公卻說:「那怎麼行,我們開會就是為了不打仗,帶那麼多兵馬乾什麼」在開會的時候,宋襄公和楚成王都想當盟主,雙方爭執不休,可楚國實力強大,附和楚國的諸侯國多,宋襄公還想爭辯,結果被楚成王帶來的將領抓了過去,後經魯國與齊國在一旁勸解,同意楚成王作了盟主,才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來後,憋了一肚子氣,他恨楚成王,也恨同楚成王一個鼻孔出氣的鄭國國君。於是,他又決定討伐鄭國。公元前638年,宋國出兵攻打鄭國,鄭國向楚國求救,楚成王帶兵直攻宋國。楚、宋兩國軍隊隔泓水(今河南柘城)對峙,楚軍在北,宋軍在南,楚軍仗著人多,大白天強行渡河,向宋軍進攻。這時,子目夷對宋襄公說:「趁楚軍還未全軍過河,現在我們衝殺過去,一定能勝利」。可獃氣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卻說:「不行,我們是講仁義的國家,敵人渡河還沒結束,我們就殺過去,還算得上是仁義國家嗎」。這時,楚軍已全部上岸,正亂作一團的排隊擺陣,子目夷又對宋襄公說:「趁現在楚軍立足未穩,我們殺過去,可能還能勝利,否則,我們就危險了」。宋襄公說:「你這個人太不仁義了,人家的隊伍還沒排好,怎麼可以進攻呢」。可是,話沒說完,大隊的楚軍洪水般的衝殺過來,沖得宋軍紛紛潰逃,宋襄公的大腿上也中了一箭,在幾個忠心的大臣保護下,宋襄公才得以脫身。

宋軍大敗的消息傳遍宋國,人們議論紛紛,埋怨宋襄公不該和楚國交戰,更不該那樣打仗。公子子目夷把這些議論報告了宋襄公,宋襄公滿不在乎地說:「依我看,講仁義的人就應該向我這樣打仗,比方說,見到已經受傷的人,就不要再傷害他;見到頭髮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虜……子目夷再也不想聽他愚蠢的胡說,氣憤的說:「打仗就要消滅敵人,如果怕傷害敵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見到頭髮花白的人不抓,那就乾脆讓他把你抓走」!

宋襄公霸主沒有當成,反而病勢加重,過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死了。

宋國王陵:

宋國王陵在今河南省商丘市舊城區西南一帶。因年代久遠,又地處黃泛區,早已淤埋於黃河泛淤層之下。現只存位於故城西北九公里宋大庄的宋國開國君主微子啟的微子墓和宋國三個王陵,俗稱「三陵台」,墓主待考。

近年來,考古工作者與國外學者合作,採用鑽探結合第四系地層岩性對比分析、土壤及地貌調查、文化層單元劃分及沉澱物土壤分析等現代方法,已探查出深埋於地下十多米的宋國故城輪廓。宋國故城的成功探測為黃泛區內其他古都廢墟的探測開闢了新途徑,相信,不久宋國王陵即會重見天日。

蜀國:

夏、商、周三代王朝交替之時,在中國西南部的川西平原上同時存在著一個獨立於中原王朝之外,與中原文明同步發展且高度繁榮,並與夏王朝共起,與周王朝同亡,地方千里,延續了近千年的奴隸制國家「蜀(魚鳧)王朝」。以前人們認為蜀國只是興起於春秋之世、公元前316年滅亡於秦王朝的一個小國,而且史籍對蜀王朝的記載甚少且模糊不清,對於蜀國的歷史多數人認為是不可靠的傳說,故鮮為人知。

直到1986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廣漢南興鎮三星村發現兩座商代祭祀坑,才證實傳說中的古蜀王朝不僅存在,而且是一個擁有燦爛青銅文化的文明古國,她不但是中國西部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而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之一,是中國古代文明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據古文獻和考古研究證實,早在夏王朝以前,古羌族人蠶叢就在今岷江上遊河谷之中的蠶陵(今四川茂縣較場鄉,又稱疊溪)建立了部落式國家,至今較場鄉還有《蠶叢故里碑》。

傳說,中國養蠶發明人、黃帝的元妃嫘祖就是蠶叢氏之女。《華陽國志·蜀志》說:「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今岷江流域的岷山地區)氏女昌濮為妻,生子高陽,是為顓頊;顓頊稱帝後封其後代於蜀,世為侯伯。歷夏、商、周三代」。大約在夏代,蠶叢帶著自己的部落沿岷江南下,進入成都平原,建都新津(今四川新津寶墩古城)。現在都江堰市西的蠶崖關、蠶崖市、蠶崖石等地名,彷彿就是蠶叢經由岷江河谷南出灌口(今四川都江堰灌口鎮)進入成都平原的證據。

《蜀王本紀》說:「蜀王之先名蠶叢,後代名柏濩,後者名魚鳧。此三代各數百年」。但此蜀王三代接替不一定是首尾相接,建國地點也可能不同。蠶叢之後,柏濩氏繼位為王,並遷都崇洲(今四川崇洲雙河村古城),有柏濩治導江(今四川都江堰)之說。柏濩氏以後,魚鳧氏繼位。魚鳧也是羌族的一支,在中原的夏末商初時率領本族自岷江上游進入成都平原,逐漸融合了蠶叢、柏濩兩族,並在這個基礎上,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國家—古蜀王國,都城即是今天的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中原商王朝時期(公元前1600~前1046年)也就是蜀國魚鳧王朝時期。魚鳧王朝的軍事力量非常強盛,甲骨文中就有商高宗伐鬼方蜀軍從征的記載。

魚鳧王朝後期,商末周初時,一名叫杜宇的濮人(西南地區古族名)率領其部族自朱提(雲南昭通)進入蜀地,與江源(四川崇洲江源鎮)的蜀族氏族聯姻,娶江源氏女利為妻,勢力逐漸強大。以後,杜宇與魚鳧王爭奪王位,魚鳧王敗亡湔山(今都江堰市西與汶川縣交界地的茶坪山,古稱湔山),杜宇成為新的蜀王,建都郫邑(四川郫縣),並更名為蒲卑。

杜宇王朝是一個比較強盛的國家,他「教民務農」,發展農業。據史籍《華陽國志》記載:杜宇王朝的疆域北達漢中,南抵今四川青神縣,西有今蘆山、天全,東至嘉陵江,而岷山和南中(今四川涼山、宜賓以及雲南、貴州)等地又是他狩獵的園苑。杜宇「自以功德高於諸王」,「七國稱王,杜宇稱帝,號曰望帝(七國稱王在戰國,華陽國志記載有誤)」。史籍《華陽國志》的記載可能有些誇張,但足以說明杜宇王朝的疆域比較遼闊,至少擁有今四川盆地的西半部。而且勢力較強恐怕也是事實。史籍記載,周武王興師伐紂,蜀國曾經參與。杜宇王朝大約經歷了相當於中原的西周時期,春秋初期,被後來的開明王朝所代替。

據記載,楚地鱉靈部族一個叫開明的人善治水,率族人沿江而上,定居南安(今四川樂山),傳說今樂山離堆(今四川樂山烏尤山)即為開明氏所開。杜宇末世,蜀地水災為患,杜宇不能治理,請開明為相治理水患。於是開明鑿金堂峽(今四川金堂淮口鎮境),決玉壘山(湔山),成功地治理了水患,得到了蜀民的擁戴。不久,開明氏推翻了杜宇王朝,取而代之,建立了開明王朝。開明王朝的綜合實力大大超過了杜宇王朝,因此,從開明二世盧帝起,蜀軍就南征北戰,東攻西討,並曾「攻秦至雍」,進入戰國,蜀國已成為一個幅員遼闊的強大國家,其北界已達陝南,漢中地區則全被蜀國佔有;東界已過嘉陵江進入長江,勢力遠達鄂西清江流域。開明三世保子帝時,將國境西推至青衣江流域,將蘆山一帶收為蜀國的西方門戶;保子帝還大舉向南興兵,沿岷江南下,征服獠、僰之地,使南中成為蜀國的南疆。形成了「東接於巴(今重慶),南接于越(今貴州中部),北與秦分,西奄峨(峨嵋山)嶓(嶓冢山)」的疆界,成為中國西南首屈一指的泱泱大國,號稱西南諸侯之長。開明王朝甚至還有屬國(如丹犁,今四川丹棱;僰,今四川宜賓等)和分封的侯國(如苴侯,今四川廣元昭化鎮)。

古蜀王朝是一個經濟與文化都比較發達的國家,在商代,古蜀王朝的青銅和金銀工藝技術已經十分發達,其水平不亞於中原(三星堆出土文物只是其中一例);古蜀王朝也是水利事業修明的社會,金堂峽、玉壘山、樂山離堆都始鑿於開明時期,秦蜀守李冰建設的都江堰,就是繼承前人的事業,並加以完善的;古蜀的都城建設要比中原較早且大,三星堆商城遺址面積約三平方公里,成都商周遺址面積達十五平方公里,大於同期中原城市;巴蜀文字被研究者認為是中國除漢字外唯一發現的先秦文字。

戰國時代,古蜀王朝雖然盛極一時,但同中原諸夏及秦國相比,卻有著相當大的弱點。中原諸夏在戰國之初就先後興起了變法運動,改革田制、稅制及兵賦之制,確立起了新的生產關係,推動了社會發展。而同一時期的古蜀王國,生產關係雖然已突破落後的奴隸制度,但仍屬封建領主制,還沒有轉變為進步的地主制經濟。古蜀王朝雖然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但經濟實力的增長速度卻不適應政治形勢的日益變化。不僅如此,在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後,秦國勢力蒸蒸日上,連年發兵,節節勝利的形勢下,蜀國內部還內訌不斷。

公元前316年,開明帝親率蜀軍討伐封至漢中重鎮的弟弟苴侯,並佔領了葭萌(廣元昭化鎮)。苴侯求救於秦國,於是,秦惠文王便以此為借口派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率領秦軍從石牛道南下伐蜀。蜀王倉促應戰,被秦軍大敗,蜀王逃到武陽(今四川彭州),被秦軍追殺。蜀王太子及蜀國太傅、丞相等率殘部逃到逢鄉,敗死白鹿山(今四川彭州)。這年農曆10月,秦軍掃蕩了蜀國的反秦勢力,一舉兼并了蜀國,蜀國至此滅亡。

古蜀王朝如按與夏王朝同時建國計算,至蜀國滅亡共歷一千七百五十四年;蠶叢、柏濩、魚鳧三代王朝世系史籍沒有記載。

按史書記載,古蜀王朝望帝傳十一世,叢帝傳十二世。望帝世系一般由南宋吉安人羅泌著《路史》的記載推算。該書稱:「今以《蜀記》望帝遠記周襄王,至鱉靈(叢帝)王蜀十一代,三百五十年」。秦國滅蜀國在公元前316年,上推三百五十年為公元前660年,與周襄王在位相去不遠,古望帝世系存在年限應在公元前八世紀初至公元前670年之間。依此類推,開明世系傳十二代三百五十年,約從公元前670年~前316年。

蜀王朝滅亡後,蜀國群公子先後被秦國封於蜀地,但貶蜀王稱號為蜀侯。公元前316年,秦國封公子通為蜀侯,以陳庄為相;公元前311年,陳庄殺蜀侯,次年秦國伐蜀國殺陳庄;公元前308年,秦國封公子煇為蜀侯,公元前301年煇叛秦國,秦國派兵平叛,又封公子綰為蜀侯;公元前285年,秦國疑綰反,殺綰廢國號,置蜀郡。開明王的諸公子中也有沒投降的,如號稱安陽王的蜀公子,在蜀王朝滅亡後即率所部兵將三萬輾轉南遷,經今雅安的蘆山地區越大相嶺,出氂牛道,跨小相嶺,沿安寧河至西昌,再出雲南,進入交趾紅河地區,最後定居交趾(今越南河內),建立了安陽王國,稱雄達百餘年。

古蜀王陵:

蜀國蠶叢王陵尚未發現。柏濩、魚鳧王陵及魚鳧王妃墓在今四川溫江通平鎮。望帝、叢帝陵在今四川郫縣郫筒鎮望叢村。望、叢帝陵基本上是按照浙江紹興大禹陵的形制建造的,是四川最大的帝王陵寢。1980年在成都新都縣馬家鎮發掘出一座公元前440年的古蜀王陵,因在位於城西北五公里的馬家場(堡),故稱馬家堡大墓。馬家堡大墓平面呈「甲」字形,豎穴土坑木槨,朝向正西。墓道長八米八二,墓坑長十米四五,寬九米二,面積達一百五十平方米,規模甚為宏大。坑壁基本垂直。木槨全用名貴的楠木構築,長八米三,寬六米六七。

槨室中央為棺室,周圍有頭箱、足箱、邊箱等共八個,分為九格。棺室內置楠木獨木棺一具。棺底有「腰坑」,四壁與底用木枋構築,上用木枋作蓋。木槨及「腰坑」四周、底部填以白膏泥封固。木槨構築方法是以底木枋平鋪於二枕土之上,壁上下用木枋疊砌,連接處用榫槽。墓早年被盜,槨室內僅存一些小件器物,但棺底「腰坑」倖存,出土成套青銅禮器、兵器和生產工具等一百十八件,青銅器出土時皆光澤如初,極為精緻。

銅禮器中有五件一組的列鼎、壺二式各五件、缶一對、有蓋豆一對,還有敦、鑒、盤、匜、勺、鍪、釜、甑等;有編鐘五件一組;兵器有戈、矛劍、月、鉞等,生產工具有斧、削、鑿等;是巴蜀墓葬中歷來出土銅器最多的一次。可惜槨室內文物被盜,否則將更為豐富。從槨室內殘存的蓋弓帽和管形車器來看,原來還隨葬一批車馬器。研究者認為,文物中的釜、甑、鍪、盤是晚期古蜀墓葬中常見的組合,大批戈、劍、矛、鉞和斧、斤、削、鑿等也是巴蜀墓中的典型器物,其中鏊、釜、甑的出現早於中原,是巴蜀人的創造。文物中有陶豆及圜底罐、圜底釜等,幾乎是晚期巴蜀墓必出之物。僅存一件漆耳杯兩耳奇異,也為巴蜀特有文物。不少文物中有銘文,這大大提高了文物的史料價值。除漢字外,大批青銅器、漆器上鑄刻有「巴蜀圖語」,有一種圖形符號見於許多器物,可能為族徽。因此該墓葬的地方特色極為濃厚。

據統計,出土的二百餘件文物中屬於巴蜀者佔百分之六七。但也有相當數量的文物具楚及中原文化特徵。屬楚文化特徵的有鼎、敦、盥缶等,其形制和紋飾均與楚器雷同。屬中原文化特徵的有甗、罍、蓋豆、壺與中原式劍,一些器物上有漢字銘文,出土圓及方漢字印各一枚。成都博物館判定該墓葬年代屬戰國中期偏早,正是開明王朝經新都再遷成都的時間。無論從規模、形制、文物數量還是從器物規格來分析,這座墓葬決非一般貴族,而是一座王陵。

有人認為,「新都馬家堡木槨墓出土列鼎五件,在一件鼎內刻有『邵食之鼎』四字,『邵』即『詔』、『昭』,昭是楚國三大姓之一,詔又是氐姜族土者之號」,故推斷為王侯之器。成都博物館認為,大墓槨室為九室之制,「當為王一級」;隨葬品的特殊組合,如戈、矛、鉞、刀、劍組成五兵之用,「是中原大喪之禮的五兵之制」,缶、甗、豆、甑、敦、鑒、盤、匜、勺一套是晏享之用的九器組合,「表明墓主人身份是君王地位」。新都擁有一座王陵證明該地確曾為古開明王朝都城。《華陽國志》中說,開明王朝第一世的叢帝來於楚國,文物中楚文物的出現證明此說不誤。文物中有中原文化特徵也證明古蜀王朝在兩千多年以前與中原就有密切往來。馬家堡大墓是至今歷代古蜀王朝中發掘的唯一的一座帝陵。

古蜀王國崇尚大石文化,至今仍有遺迹。據史籍《華陽國志》中記載:「每王薨,輒立大石,長三丈,重千鈞,為墓誌,今石筍是也」。唐朝詩聖杜甫在《石筍行》中說:「君不見益州城西門,陌上石筍雙高蹲」。證明在唐朝時期仍存,北宋時期還可見,但到南宋時期大石斷裂,今在成都石筍街與西校場街民居水井內,僅存根部。

與石筍同類的大石還有天涯石(今四川成都東門天涯石街)、地角石(原在成都西北角,已毀無遺)、五塊石(原在成都南郊公園北,已毀無遺)。另有支機石,原在成都西門支機石街,今移文化公園立柵保護,大勢高約五尺,方柱形,石上原刻有唐朝時期所刻的「支機石」三字,已磨滅,今字為後代補刻,是古蜀王朝遺存至今的唯一文物。

古蜀王朝世系簡表:

等本書理順已收集的考證資料後,再予以補充。

權國:

西周初期,有一古權國,原來是由商王朝君主武丁後裔所建立的小諸侯國,公爵爵位,國君為子姓,建國君主叫子元,史稱權文丁。

權國故址在今湖北省境內,鄰近古楚國之境。

周武王滅殷商後,再封子嘉為權國君主,號稱權甲公,是西周時期權國首任君主。他為周武王之內弟(妹夫),承周武王之命繼任權國君主,以持古權國之地。

到了春秋時期,楚武王為了擴張,開始向漢水流域的諸夏蠶食,在攻佔了權國,將其地改設成權縣,命斗緡為縣尹。

後來斗緡又聯合原權國的貴族叛楚,被楚軍圍而殺之。之後,楚武王將原權國的貴族皆遷往於楚國的那處城(今湖北荊門那口城),後來故權國人中就有以其地名為姓氏者,稱那氏,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秦國:

秦國,西周十二諸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嬴姓。開國君主為五帝顓頊的後代秦非子。

夏王朝時期,顓頊的孫女女修,生子名大業,大業娶少典之女女華,生子伯益。伯益在舜時為舜管理山川,馴養鳥獸,後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弗(今山東曲阜),賜姓嬴,故伯益又稱大弗,弗伯。

大禹晚年的時候曾指定伯益為繼承人,後被禹的兒子夏啟所殺。伯益生有兩個兒子,一個叫嬴大廉,一個叫嬴若木。

嬴大廉的後代嬴孟戲、嬴中衍為商王駕車。嬴中衍的後代嬴中譎也在商朝為臣,「在西戎,保西垂」(今甘肅禮縣紅河鄉)。嬴中譎的兒子嬴蜚蠊在商紂王時為臣,他助紂為虐。嬴蜚蠊的兒子嬴惡來也在朝中為臣,他好進讒言毀謗諸侯,周武王滅商時被殺。

嬴惡來的兒子嬴女防傳四世到秦非子時,為周孝王在岍、渭二水之間養馬,受到周孝王的嘉獎,被封於秦亭(今甘肅天水張家川),成為周王朝的附庸國(次於諸侯國的小國),故秦非子也稱秦嬴,他的後代也以秦為姓。

到秦非子的曾孫秦仲時,周曆王無道,諸侯或反或叛,國人暴動,周曆王被驅趕到彘(今山西霍縣)。

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即位後,任秦仲為大夫,秦仲在一次攻打西戎時戰死。後秦仲的兒子秦庄公打敗了西戎,被周宣王任命為「西垂大夫」。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驪山被犬戎圍攻時,秦庄公的兒子秦襄公曾領兵相救,力戰犬戎,後又率兵護送周平王東遷洛陽,周平王始封秦襄公為諸侯。當秦襄公要離開洛陽時,周平王對秦襄公說:「我封你為侯,賜你歧西之地(今陝西歧山、扶風一帶),但歧西之地已被犬戎佔領,你若能收回,這些地方就是你的,作為你的永久封地」。

秦襄公回國後,立即整頓兵馬,商議計策,不到三年,就把犬戎族殺的七零八落,最後被趕到西蕪,將犬戎族所侵佔原周朝的土地全部收回,並消滅了附屬犬戎的十二個小國,正式建立了秦國,建都於西犬丘(西垂),成為西北地區方園千里的大國。

春秋早期,秦國的疆域主要在今甘肅省東南和陝西省西部的渭水流域,故古人稱今天水地區南到禮縣、北到張家川一帶為「秦川」。

春秋中期,秦國勢力最為強盛,並逐漸向東擴展,但在向東擴展過程中受阻於當時強大的晉國。在其侯的幾百年間,秦國與晉國之間戰和不定,時而兵戎相見,時而又締結「秦晉之好」。

公元前645年,秦穆公趁晉國「驪姬之亂」,奪取了晉國的河西之地,但在公元前627年又大敗於晉國,最後,秦穆公採用由余之謀,發展經營西垂,成為春秋時期的五霸之一。

秦穆公以後,秦、晉兩國長期爭奪河西之地,秦國勝少敗多,逐漸衰落。

到戰國初期,自秦歷公至秦出公七世,秦國長期內亂不止,無暇外顧,河西之地被魏國所奪取,並逼秦國退守洛水之西。後來,秦國內矛盾緩和,自秦簡公開始進行了一系列改革。

戰國中期,秦獻公改革幅度更大,實現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逐步轉變。從此,秦國勢大振,公元前364年大敗魏軍於石門。尤其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行什伍連坐之法和民戶分異制度,按軍功大小定爵位,獎勵耕織,使秦國日益強大。秦孝公死侯,秦惠文公雖車裂了商鞅,但變法未廢。以後,秦國又攻滅巴、蜀兩國和西戎最強大的義渠部族(今甘肅慶陽、涇川一帶),奪取了楚國的漢中郡(今陝西東南部、湖北西北部),又擴地千里。

秦昭襄王時,奉行遠交近攻的策略,屢次大勝韓、魏、齊、楚等諸侯國,後又大敗趙國於長平(今山西高平),先後攻佔並建立了三川郡(今黃河以南、河南靈寶以東、中牟以西及汝河上游地區)、太原郡(今山西句注山以南、霍山以北、五台、陽泉以西、黃河以東地區)、東郡(今山東東阿、梁山以西、定陶、成武以北、河南延津以東、清豐以南、長垣以北地區),疆域迅速擴展,成為戰國七雄中的大國和強國。

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同齊愍王並稱東、西二帝,是中國歷代王朝稱帝之始(此前的五帝及夏、商諸王有稱帝的都是後人對其的褒稱)。

公元前249年,秦國滅了東周君,東周王朝正式滅亡。儘管後來魏國信陵君及趙國龐暖曾聯合諸國攻秦國,但也沒能扭轉秦國滅六國之大勢。

秦王嬴政在在公元前238年即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先後攻滅了韓、魏、楚、燕、趙、齊六國:秦國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國;公元前228年破趙國,迫使趙公子嘉逃代自立為代王;公元前226年破燕拔薊,迫使燕王喜逃遼東;公元前225年滅魏國;公元前223年滅楚國;公元前222年滅燕、代二國;公元前221年滅齊國,建立了統一全國的秦王朝。

秦王嬴政統一中國,結束了中國自春秋以來五百餘年的分裂割據和混戰的局面,建立了疆域遼闊的中華帝國,是彪炳千秋的偉大業績。夏、商、周三代的建立,雖然也是一種統一過程,但這種統一是對眾多林立的原始型邦國的兼并,與秦國對天下的統一有本質的不同。春秋、戰國是對周王朝統一的第一次大分裂,秦朝的建立是結束這種分裂的第一次大統一,因而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秦王朝的統一空前遼闊,它東西跨越一千六百公里,南北約兩千公里,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公里,是當時的世界第一大國。

秦國自非子於公元前897年受封,到秦莊襄王滅掉東周,共傳三十六王,計六百四十八年。

秦穆公爭霸:

秦穆公是繼晉文公後起來爭霸、秦國第十四代君王。

公元前628年,中原霸主晉文公病故,他的兒子晉襄公繼位。在西垂站穩腳跟,逐漸強盛的秦國,想趁晉國國喪、沒有精力過問別國事物的時候,向東擴展勢力。於是,秦穆公派大將孟明視帶領戰車三百輛去攻打晉國的近鄰鄭國。

剛剛即位的晉襄公當然不願放棄晉國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而且他也早想消除秦國東進給他帶來的威脅。於是他決定在秦軍必經之路的崤山(今河南洛寧)伏擊秦軍。晉襄公憑藉崤山的險要地勢,在那裡布下了天羅地網。孟明視帶領的秦軍一進崤山,正中晉軍埋伏,秦軍死傷過半,連孟明視也被活捉。侯孟明視被釋放回國,秦穆公聽到秦軍全軍覆沒的消息,身著素服,親自到城外迎接並承擔了指揮失誤的責任,讓孟明視官復原職,孟明視感激涕零。以後,他一心一意認真操練兵馬,決心要為秦國報仇雪恨。

公元前625年,孟明視向秦王請兵,帶著四百輛戰車攻打晉國,但晉軍早有準備,這一次,秦軍又大敗而歸。孟明視一敗再敗,秦穆公並沒有埋怨他,孟明視深感內疚,覺得對不起國家,他把自家的財產和俸祿全部獻出來,撫恤陣亡的將士家屬;在操場上他身先士卒,勤操苦練;在兵營里,他粗茶淡飯,與士兵同甘共苦。這年冬天,晉國聯合宋、陳、鄭三國攻打秦國,四國聯軍又奪走了秦國的兩座城池。一連打了三次敗仗的秦國,在諸侯面前丟盡了臉,西戎的一些鄰近小國也相續脫離了秦國。

公元前624年,孟明視經過充分的準備,精心挑選將士,再次組織了五百輛戰車,整裝待發攻打晉國。秦穆公拿出大批的糧食和財帛,安頓將士家屬,激勵他們英勇作戰,為國爭光。秦國大軍渡過黃河,孟明視抱著有進無退的決心,提議把乘坐的渡船全部燒掉,憋悶了幾年的秦軍將士都表示同意,他們說:「打了勝仗,不愁找不到船;打了敗仗,還有什麼臉面回家」。群情激昂,氣憤悲壯。

兩軍交戰,秦軍鬥志旺盛,膽豪氣壯,又都抱有視死如歸的決心,嚇的晉軍聞風喪膽,不敢交鋒。一連幾天,秦軍一舉收復了被晉軍霸佔的兩座城池,緊接著又攻下晉國的幾座城池。晉國上下這才真正領教了秦軍的厲害,晉襄公同大臣商量後,命令軍隊只許守城,不準出城迎戰。

秦國軍隊在晉國的土地上縱橫馳騁,如入無人之境。秦穆公見晉國已經服輸,率領大軍來到崤山,收拾起三年前陣亡將士的屍骨,好好埋葬,又隆重的祭奠一番,才高歌返回。

西戎部落和鄰近小國,聽說秦軍打敗了中原霸主晉國,又爭先恐後的向秦國進貢獻寶。秦國雖然沒有進入中原當上霸主,但在西戎確定了霸主地位,並一直獨霸西方。

秦國王陵:

西周以前至春秋早期的秦國國君陵墓,在今甘肅省隴南地區禮縣東十一公里的長道鎮永平鄉西,漢水北岸的大山堡子山坡。

1993年,中國公安邊防部隊在邊境口岸追輯走私盜賣文物的行動中,查獲一大批秦先世文物並查明來自於甘肅禮縣。此案引起了文物部門的注意,隨即進行發掘。經考古證實,這是一處規模巨大的商和西周時期秦國先人墓地,墓地密集,但已被盜墓者嚴重破壞,墓區挖掘凌亂,滿山狼籍,令人惋惜,損失極為慘重。墓葬分「中」字形和「七」字形兩種。

由於被盜嚴重,文物多已散失,現已收集到部分青銅器,證明此墓葬群是秦國先人墓葬,大墓墓主為秦國先君。現已清理出三座大墓,三座大墓均為正東向,間距三十五米。朝向與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相同,這是秦人的傳統葬式。一號墓墓道長十五米五,寬十米;主墓室長二十一米八五,寬十二米九,規模相當宏大。二、三號墓範圍尚未查明,估計墓的規模更大,長約十五米,寬約十一米。墓主及其它待考,但秦先祖陵墓的發現證明,今甘肅禮縣和天水地區確為秦人的發祥之地。

春秋中期及戰國早期的秦國王陵在今陝西風翔縣南關外雍城遺址南十公里的南指揮鄉三峙原,與雍城遺址隔雍水相望,俗稱西陵。秦國王陵於1976年1月開始進行鑽探發掘,現探明陵區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七公里,南北寬三公里,總面積約二十一平方公里,是著名的河南商代殷墟王陵的一百八十倍,規模極其宏大。

王陵區外繞隍壕(壕溝)現保存西、南、北三面,隍壕寬二~七米,深二~六米,全長十多公里,陵區以內探出大墓四十四座,大墓皆帶墓道,東西向,平面呈「中」字形,「甲」字形,「凸」字形,「目」字形,「刀把」形和「園」形等,並發現了二十一座大小不同的車馬坑。

根據墓葬形制,布局及隍壕分布,考古工作者將陵區分為十三個陵園,每座陵園有大墓二~八座。陵園及部分「中」字形大墓周圍都設有中隍和內隍,寬三~四米,深兩米七~三米五,隍壕總長達三十五米。大墓地面上均無封土,部分墓室頂部發現有建築遺迹,即柱洞、散水和瓦制構件等,說明原有享堂一類建築。根據鑽探材料推斷,陵區墓葬年代大約在春秋中期和戰國早期,與秦國在雍城建都的年代相符,因此,這裡埋葬著在雍城當政自德公(公元前677年)起至出公(公元前385年)止的十九位君主和夫人。

王陵區內最大的墓葬為秦公一號墓,大墓位於陵區一號陵園內。一號陵園平面呈梯形,周圍繞以中隍,東壕長五百十七米,西壕長四百五十米,南壕長五百八十五米五,北壕長八百五十二米,隍內面積三萬四千零九十八平方米。南壕和北壕有一段未通,應是南北兩門,南門寬二十三米,北門寬二十八米。

一號陵園內除秦公一號墓外,還探出兩座「中」字形大墓,一座「甲」字形附葬墓和四個陪葬車馬坑。各墓依大小次序由西南向東北排列在一條斜線上,車馬坑在每座大墓的右前方。

秦公一號墓用了十年的時間於1986年發掘完畢。該墓全長三百米,面積五千三百三十四平方米,它不僅是整個王陵區最大的墓,也是目前已知東周時期最大的墓葬。墓坐西向東,有東西墓道。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東西長五十九米四,南北寬三十八米八,深二十四米。東墓道長一百五十六米,東端寬八米七,與墓室相連的西端寬十九米;西墓道長八十五米五,西端寬六米四,東端寬十四米三。墓室四周有三層台階,每級台階寬二~六米。墓室底的三層內為槨室,深四米二。槨室分主、副二室,呈曲尺形。主槨室位於墓室中部,東西長六米,南北寬八米;副槨室位於主槨室西南,東西寬五米,南北長七米,深兩米。主、副槨室各有槨具一套。主槨室四壁與底部均為雙層枋木疊壘,首尾榫卯銜接,槨上以三層枋木鋪蓋,組成長方形框式結構,形同一座木屋。槨室東西兩壁及槨底、槨蓋所有南北向的枋木兩端均有長兩米,寬八厘米,高九厘米的榫頭伸出。如此槨室南北兩側湊成的框式規範,就是後來「黃腸題湊」葬具的原始形態。槨室四周充填了三米三~三米八的防潮木炭,木炭之上為堅硬的夯土。

三層台階上及墓道中共殉葬一百六十六人,分箱葬和匣葬二類。箱葬七十二具,大部分布在曲尺形槨室四周,葬具較大,用枋木壘成長方形,箱內放框架,框架內放頭頂向西的殉葬人,這部分人的地位較高。匣葬九十四具,多放箱葬以外靠近墓室四壁處,葬具較小,僅為薄木棺,這部分人的地位較低。殉葬人的葬式均為捲曲狀。在大墓的填土中還發現人骨二十具,有些是填土時埋下的,有的則是在墓建成後再挖坑埋入的,這部分的地位最低。

秦國是自武公開始(公元前703年)「初以人從死」的,殉葬曾達到極大規模,秦公一號大墓殉葬多達一百八十六人,就是證明。根據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的兩塊刻有「天子偃喜,龔轅是嗣」的石磬,古文「龔」即共,「轅」即桓,故墓主人是秦共公和秦桓公的後代秦景公。

秦景公墓雖已多次被盜,但仍出土銅、鐵、金、陶、石、玉、漆器和紡織品等各類遺物三千五百餘件。其中鐫雕雙龍金帶鉤,鏤空鑲綠松石金泡,金獸、金啄木鳥及玉蟬、玉戈等都十分精美。尤其墓中出土的鐵鏟、鐵鍤等,質地精良,是已知中國發現最早,最多的。墓中還出土一件石磬,上面刻有一百九十多個大篆文字,並有「高陽有靈」字樣,說明秦國的先祖就是五帝之一的顓頊高陽氏。這對研究中國遠古歷史及秦人的發源、發展史有重要價值。

各墓車馬坑中埋葬了大批車馬,最大坑長一百十六米,寬二十五米,估計二十一個車馬坑可容納車一千一百餘輛,馬四千四百餘匹,是一座古代地下博物館。

戰國中晚期秦王陵在今陝西省臨潼區韓嶼鄉一帶,史稱東陵,埋葬著秦昭襄王、秦孝文王和秦莊襄王。秦東陵在秦亡之後遭到破壞,地面建築蕩然無存,特別是經過魏晉以後多次戰亂,具體位置以鮮人為知,文獻中也不見記載,但是,作為地名,一直到宋朝時期還存在著。宋敏求的《長安志》中記載著宋朝咸寧縣(今陝西西安長安宣陽坊)設有七個鄉,其中就有東陵鄉。該書說:「東陵,在(咸寧)縣東三十里,管村四十」,「霸水在縣東二十里」。說明在宋朝時期東陵鄉仍在霸河之東,即今韓嶼鄉境內。


推薦閱讀:

除了中國,還有那些國家過春節呢?
中國現行決策體制的特點分析
中國人為什麼不重視抄襲事件?
[轉載]中國畫學全史》(下)鄭午昌 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

TAG:中國 | 政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