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分工理論及在經濟分析史中的地位考察

發表日期:2005年12月26日 出處:《福建論壇》2004.2 作者:侯風雲 編輯:fjskyfass 閱讀:1773 【字體:大中小】馬克思分工理論及在經濟分析史中的地位考察侯風雲摘 要:分工在不同經濟學理論體系中佔有不同的位置。在馬克思理論體系中,分工理論的重要性遠比人們通常的理解重要得多,它不僅對其整個理論體系有很強的解釋力,同時在經濟分析史上佔有重要位置。本文就馬克思分工理論與斯密分工理論和現代分配理論之間的理論關係做了一系列新的探討,有些理論觀點在所見文獻中尚未出現。關鍵詞:馬克思;斯密;分工;縱向一體化中圖分類號:F0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402200502-0012-06作者簡介:侯風雲,經濟學博士,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一、分工在不同經濟學體系中的地位亞當·斯密在其著名的《國富論》中開篇就談分工對生產力的影響,「勞動生產力上最大的增進,以及運用勞動時表現的更大的熟練、技巧和判斷力,似乎都是分工的結果。」1在這一時代,手工勞動占統治地位,斯密敏銳地發現了提高勞動生產率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分工,二是自利人假設下「看不見的手」的調節。但由於其《國富論》中只在開頭部分對分工有所重視,其主要理論都是在探討市場調節,因此新古典經濟學只發展了後者,而對前者則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即只討論價格機制如何分配資源實現優化配置。「自瓦爾拉斯、孟格爾、馬歇爾之後,經濟分析的重點轉向價格制度分配資源的功能。」2馬歇爾在其《經濟學原理》3中,只從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角度上,對不同等級工人之間的分工,分工與決定工業地點之間的相互關係,分工的好處與規模生產的關係,企業管理工作的專門化問題做了一般性敘述。認為「專業化和分工水平對經濟效率並無影響」,新古典經濟學假定生產率與企業規模有關。4因此,有人甚至認為在新古典經濟學中根本沒有分工理論,盛洪5認為,「新古典經濟學既無需、又不能研究分工問題。這或許是新古典經濟學對分工問題閉口不談的理論原因之一。」這一原因是,「分工是已經完成的事情,分工程度不再發生任何變化。」在馬克思經濟學體系中,既敘述了分工問題,同時也討論了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只是這種討論與古典經濟、新古典經濟學得出了不同結論。6在對分工問題的理解上,馬克思高於斯密之處在於,他不僅更詳盡地從分工推動勞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進行分析,而且更加註重了分工所造成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化。突出表現在,馬克思對分工收益的分析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分工引起的生產力的提高,二是分工引起的生產關係的變遷,及由此導致的對資本家及工人階級的不同影響,即勞動隸屬於資本的程度隨著分工的深化而加深。對分工收益的分析馬克思是從局部工人及其工具的專門化的角度進行說明的,局部勞動獨立化為一個人的專門職能後,方法逐漸完善,工人通過重複操作,從經驗中學會消耗最少的力量達到預期的效果;從事同一種操作,可以減少勞動力的非生產消費,通過勞動工具適合於局部工人的專門的特殊職能,使勞動工具簡化、改進和多樣化。需要說明的是,馬克思關於分工收益的說明是以企業內部協作產生生產力的分析為基礎的,馬克思所分析的分工是在協作基礎上的分工「每一種操作都形成為一個工人的專門職能,全部操作由這些局部工人聯合起來完成」。「這種分工是一種特殊的協作,它的許多優越性都是由協作的一般性質產生的。」7相對於單個勞動和不存在分工的個體小業主的勞動而言,分工協作導致生產成本降低的原因,認為個體勞動和小業主式的作坊沒有辦法利用協作和分工的優點,因為他們沒有為協作提供必要的物質條件8。這一分析有利於說明資本主義企業產生的客觀性。同時也說明縱向一體化即內部分工相對於社會分工的優點,從而可以進一步解釋在社會分工可以增進效率的情況下,不斷出現的縱向一體傾向及企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傾向。現代企業組織理論中關於企業的起源、分工和縱向一體化理論與馬克思分工理論分析方法有共同之處。只是由於分析者各自所處的時代,研究問題的目的不同而使理論的側重點偏向了不同的方向。馬克思關於企業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生產的無政府狀態的分析起源於他的分工類型的分析。在馬克思的分工理論中,明確區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分工,企業內部的分工和計劃性與企業外部即社會分工和無政府狀態,由此馬克思區分了企業內分工的效率和社會分工的成本;生產企業自己從事商品交換可能引起的交易成本增加的事實必然產生獨立的商業流通資本即商人資本;企業之間的競爭造成成本的增加及信用的發展使資本集中成為必要和可能,從而使資本規模不斷增大,出現現代企業理論所說的縱向一體化趨勢。不同分工的存在對於解釋企業之間的兼并與合作有理論意義。這樣從個別企業效率講,許多交易工種(產品品種)由市場交易完成,存在無政府狀態(盲目性和不確定性)和巨大流通費用(科斯稱之為交易成本),影響效率,浪費資源,於是通過競爭實現企業之間兼并和聯合,從而完成社會分工向企業內分工(縱向一體化)的轉變,實現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張,馬克思分析了規模擴張的個別企業與生產率的關係(個別資本的增大有利於採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企業內部的計劃性避免無政府狀態造成的浪費;資本對勞動的統一監督、管理能夠提高效率)。就是說,由於分工可以導出企業規模,進而導出生產率的提高,進而使個別大量社會分工轉向企業內部分工,由於企業內部存在著權威、剝削,資本佔有全部剩餘,因此資本財富集中的同時,工人貧困增長。這樣日益集中的工人隊伍團結起來,推翻少數大資本的統治,實現社會制度的更替,即公有制替代私有制。實際上,馬克思的分工理論包含有豐富的內容,該理論對於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以及由此解釋經濟制度的變遷具有深刻的影響,而且深刻理解馬克思的分工理論,對於經濟理論分析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馬克思的分工理論對於現代經濟理論的發展都能做出很好的解釋。而這一點卻由於西方經濟學界對馬克思理論的誤解而被長期忽視。可以說,現代經濟學關於分工理論的分析基本是從斯密有關理論中引出,而沒有對馬克思的分工理論給予應有的重視。二、分工與市場的關係——分工的起源——經濟學分析中倍受關注的命題理解分工與市場的關係,是理解產業組織運行規律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隨著現代經濟學對產業組織理論研究的深入,分工與市場關係的探討日益成為經濟學分析中倍受關注的課題。在分工與市場的關係上,斯密非常明確地把交換看作是「分工的原由」,而不是看作分工發展的結果。認為分工的產生是由於人類互通有無的本性即交換傾向,他說「當初產生分工的也正是人類要求互相交換這個傾向。」9斯密認為分工具有客觀的性質。但是他從「人類的本性」中引伸出分工的客觀性,把交換看作是人類本性所產生的自發傾向並由此產生分工。他認為,這種傾向為人類所共有,亦為人類所特有,在其他各種動物中是找不到的。這裡進一步暗示了斯密確實是將這一交換傾向當作人類的本性來對待的,即由本性的交換產生分工。馬克思在探討分工的起源時,強調分工的客觀基礎,並說明了分工與市場(交換)的互動性。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卷第一章關於分工的論述中認為分工具有客觀性質,這種客觀性歸結為,「純生理基礎」及各公社所處的自然環境。10馬克思指出了社會分工的兩個起點:一是純生理基礎上產生的自然分工;二是各公社所處自然環境不同,產品亦不同。但是,由於在不同的氏族之間產生交換,而且隨著交換的增加,各氏族變成社會總生產的多少相互依賴的部門,交換使分工行為固定化,「在這裡,社會分工是由原來不同而又互相依賴的生產領域之間的交換產生的。」11就是說,是由於自然條件形成的產品不同形成交換,從而進一步導致分工的產生。在這裡,馬克思描述了分工和市場的相互間的動態影響過程,這種過程的動態描述使我們很難分清是分工產生市場還是市場引起分工,是不是可以作這樣的理解,馬克思並不准備在分工與市場的關係上進行簡單的區分。在某種意義上講,分工與交換相互推動,商品交換是分工的媒介。馬克思曾這樣表述「一切發達的、以商品交換為媒介的分工的基礎……」基於這一理解,才能認識到馬克思分工理論在經濟分析史上的意義12。在交換產生分工的基礎上,斯密分析了市場規模對分工產生的影響。認為分工的發展往往受商品交換範圍的限制,他說:「分工的程度,因此總要受交換能力大小的限制,換言之,要受市場廣狹的限制。市場要是過小,那就不能鼓勵人們終生專務一業」;「有些業務,哪怕是最普通的業務,也只能在大都市來經營。」13因為這裡具有較集中和較大的市場。由於市場大小決定分工的產生,因而市場較小且不集中的農村,工人幾乎到處都是一個人兼營幾種性質很類似因而使用同一材料的行業。而且隨著交通工具的改進,市場變大,從而推進分工的發展。斯密分析了水運比陸運所開拓的廣大得多的市場,因此各種產業的分工改良,自然而然地都開始於沿海沿河一帶。而且這種分工要經過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普及到內地。由此解釋了內地分工落後於沿海的事實。按照斯密的解釋,「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人們稱之為斯密定理。對之進一步的表述是,市場範圍的擴展是分工發展的必要條件。現代經濟學對分工理論的發展多是從斯密定理開始。斯蒂格勒在《市場範圍限制分工》一文中,把斯密定理進一步具體化為市場容量增大,使各個產業的成長過程出現垂直分解的發展趨勢14。楊小凱由此分析了市場與分工和專業化的關係,認為整個經濟在完全自給自足的狀態下,一體化程度低,商業化程度低,生產集中程度低,每個人的專業化水平低,每人的生產率就低。在沒有交易的情況下,也就不存在交易費用。在完全分工狀態下,每人的專業化程度,社會結構的多樣化程度,每人的貿易依存度,交易次數和總交易費用,每人的生產率都比自給自足狀態高。分工程度取決於由分工引起的效率增加和交易成本增加的比較15。這裡,他沒有就分工與市場的因果關係做出明確說明。盛洪完全從斯密定理說明了分工與市場的關係,認為市場擴張於前,分工發展於後,用市場擴張說明分工的發展,進一步具體化了斯密的理論。盛洪16認為,市場發展的基本動力在於交換本身可以給人帶來新增的效用。然而市場交換的增多會帶來交易成本的增加,因此隨著市場的擴張,能夠降低交易成本的新的交易方式不斷出現。降低交易成本的過程具體體現在從偶然的交換,到約定交換,再到定期集市,以致交換髮展後貨幣的產生,專業商人的出現及商業企業化,政府對商業活動的法律保證,商業企業大型化等交易方式的不斷創新,從而造成交易成本下降,市場交易增多,生產專業化和分工加深。事實上,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中對交換的發展和貨幣產生過程的分析以及在第三卷中對商人資本產生過程的分析都是從降低交易費用、增加個人以至社會收益角度進行的,這些理論完全可以作為現代分工理論的基礎。三、社會分工與工場內部分工——分工與縱向一體化——分工類型的現代經濟學解釋斯密沒有明確區分社會分工與工場手工業分工。在他的分析中,有時是以工場內部的分工為基礎進行,有時則是就社會內部的分工為基礎展開。只是他不曾對二者進行有意識的區分。認為「這種分工和工場手工業分工的區別只是主觀的,也就是說,只是對觀察者才存在的。」17但他在分工促進生產力提高的討論中通常是指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引用斯密的話,認為在真正的工場手工業中,分工似乎比較顯著,因為「各個勞動部門所使用的工人往往可以聚集在一個工場內,觀察者一眼就可以看到。」18相反,「那些大製造業,要供給大多數人的大量需要,所以各部門都僱傭許許多多勞動者,要把這許許多多勞動者集合在一個廠內,勢不可能。我們要同時看見一個部門以上的工人,也不可能。」「像這種大製造業的工作,儘管實際上比小製造業分成多得多的部分,但因為這種劃分不能像小製造業的劃分那麼明顯,所以很少人注意到。」19因此斯密便以極其微小的「扣針製造業」這種往往喚起人們注意的分工為例展開對分工問題即分工的效果、分工的原由等進行分析。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區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分工即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和社會分工。從二者的相互聯繫看,由於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展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產生的一般前提,因此工場手工業的分工必須以社會分工的一定程度的發展作基礎,沒有社會分工,就沒有不同所有者之間不同使用價值的交換,而這種由社會分工引起的交換的不斷增加及交易方式的改進,推進了內部分工的深化,從而推進了資本主義的工場手工業。同時,由於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發展,必然會增加社會分工。馬克思在《分工和工場手工業》一章中列舉了5種情況來說明。20工場手工業分工會發生反作用,發展並增加社會分工。馬克思注意到兩種分工的聯繫,更重要的是區分了二者的不同特點。第一,從生產結果方面看,在社會分工中,「使牧人、皮匠和鞋匠的獨立勞動發生聯繫的是什麼呢?那就是他們各自的產品都是作為商品而存在。馬克思談到社會分工時,將分工和私有制聯繫起來,認為二者是同義語,講的是同一件事情,一個是就活動而言,另一個是就活動的產品而言21。反過來,工場手工業分工的特點只是局部工人不生產商品,變成商品的只是局部工人的共同產品」。前者中產品分屬於不同的所有者,分工引起的彼此之間的交易需要由市場完成,而後者中的各個產品只是中間產品,參加不同操作職能的人們同屬於一個經濟組織,分工引起的交易或協作需要內部組織協調完成。第二,從勞動聯繫方面看,社會內部分工以不同勞動部門的產品的買賣為媒介;工場手工業分工則是將不同的勞動力放在一個資本家的工場中並加以使用為前提。第三,從生產資料的佔有方面來看,工場手工業分工以生產資料積聚在一個資本家手中為前提;社會分工則以生產資料分散在許多互不依賴的商品生產者手中為前提。第四,從勞動力和生產資料的分配方面看,工場手工業的分工,由於存在統一的資本家支配,因此「保持比例數或比例的鐵的規律使一定的工人從事一定的職能」;而在社會分工的情況下,商品生產者及其生產資料在社會不同部門中的分配上,「偶然性和任意性發揮著自己的雜亂無章的作用」。22第五,從人們在生產中的相互關係看,工場手工業內部的分工以資本家對人的絕對權威為前提,人只是總機構的部分;而在社會分工的情況下,獨立的商品生產者相互對立,不承認任何權威,只承認競爭的權威。馬克思明確將分工區別為企業組織內部和社會內部兩種形式,在《哲學的貧困》中馬克思指出,「社會作為一個整體和工廠的內部結構有共同的特點,這就是社會也有它的分工。」23二者在許多方面存在差異,企業內部的分工存在著一個組織領導者即權威,作為看得見的手調節不同工種之間的比例,導致效率的提高,而社會分工則缺乏這種組織性,不同生產者之間的聯繫依靠市場來完成,而相對於組織、計劃的管理,往往造成浪費的增加,整個社會成本增大。馬克思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進一步分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個別企業的有組織性和整個社會的無政府狀態。而這一構成馬克思重要理論支柱的,便是對分工類型的不同區分。馬克思關於分工類型的分析,對於理解現代分工理論具有理論意義。作為分工即不同職能的操作如果是發生在一個獨立經濟實體中,則分工為內部分工;如果發生在不同組織(經濟實體)之間,則為市場分工或社會分工,即根據對不同操作或職能進行分割的主體是企業還是市場以及對各種職能之間進行協調的方式是計劃性還是無政府狀態的盲目性進行劃分。在現代分工理論中,內部分工的發展與縱向一體化相聯繫,其產生的基礎是社會分工(馬克思將社會分工的調節方式歸於市場競爭)導致交易成本上升,為了降低交易成本,由市場進行的盲目性分工即社會分工向內部分工轉化,即資源配置由市場調節轉向由企業內部權威計劃調節。縱向一體化理論實際上就是討論社會分工向內部分工的轉化,而不是分工的消失。事實上,隨著企業縱向一體化程度的加深,企業規模不斷增大,組織內的生產活動的不同職能的操作仍然由不同的人來完成,而不是一個人完成多項職能的操作(即非專業化),從社會內部轉向企業或組織內部,比較的不是分工與不分工的差別,而是由一種形式的分工轉向另一種形式分工的差別,是由社會調節的分工轉向由企業調節的分工的差別。所表現的是通過市場進行專業化分工還是通過企業進行專業化分工(一體化的結果)。就是說,企業的出現只是為了節約交易費用,並沒有降低專業化的程度,它不過是將社會上的專業化分工轉化為企業內的專業化分工。按照斯密的理論進行解釋,既然分工可以帶來效率的提高,那麼分工的深化和細化必然帶來整個社會財富的增進,而且,由「分工受市場範圍的限制,」可以推斷出,隨著市場範圍的不斷擴大,分工規模越來越大,其程度越來越深,其結果是,單個企業生產產品會越來越單調,甚至大多數人無法為市場提供一件獨立的產品,而主要提供中間產品,這些企業或個人對市場的依賴會越來越大,大多數交易通過市場進行,斯密定理給出了不同的職能操作不斷分離的解釋。但是,社會上卻出現了與這種狀況相反的發展趨勢即縱向一體化的發展,不僅企業出現,而且規模越來越大,在實踐上表現出與斯密定理的對立。對此,科斯給予的解釋是,交易活動由市場調節存在巨大的交易成本,而轉入組織內部調節則可以降低交易成本,由計劃調節各種職能的操作。科斯原理給出了不同的職能操作合併到一起的解釋。實際上,似乎分工行為越來越少,在理論上表現出科斯原理與斯密定理的對立。在這裡對立的原因在於二者都沒有對分工進行類型劃分。實際上,科斯原理解釋的並不是分工的消失,而是一種一體化過程的實現,即社會分工向企業內部分工的轉化,這種由自給自足的基本不存在分工的狀態到分工出現即社會分工產生,然後再由社會分工發展為企業內部分工的過程,實際是一種一體化發展的「否定之否定」,這種一體化相對於傳統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言,是一種高級的一體化,它並沒有否定分工對生產力發展的促進作用,也沒有否定分工的存在,在這裡,不同職能的操作也不是由一個人完成,而是不同的人從市場上的盲目合作到企業內有組織的合作,彼此仍然從事不同的操作。然而這一點至今未能引起重視,以至於認為縱向一體化是由於分工產生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增大抵消分工的好處,從而引起縱向一體化,使分工和專業化水平下降,而這又會造成效率的損失,從而人們在分工與非專業化之間進行收益權衡,或進行均衡分析。實際上,這裡的基本前提已經出現了問題,那就是二者(不論在社會上,還是在組織內)都是分工深化的表現。科斯的分析是以社會範圍內的分工為基礎,由於不同所有者生產不同的產品,從而引起交易的需要,即交換的產生,而交易本身存在巨大的成本從而產生企業,這樣社會內部分工發展為企業內部分工,從而節約成本。其它交易費用經濟學家如威廉姆森都從不同的角度如解釋了縱向一體化的原因:一是技術的相互依賴;二是企業擁有超越市場的潛在協調能力,中間產品市場運行中廣泛存在著「交易失靈」,(中間產品市場往往由於交易專用性、不確定性和交易頻率的提高而產生巨大交易費用);三是企業固有信息流程優勢,企業具有在相互依賴的活動中控制信息和實現計劃一致性的能力;四是與市場相關的企業特有的激勵和控制性質24。他們的理論基本上都是一種從社會分工向企業內分工發展的理論,即專業化向縱向一體化發展,並依此解釋公司兼并和分解問題。區分兩種不同形式的分工,可以進一步解釋縱向一體化和社會分工的問題。前者屬於同一所有者,在同一企業內部進行分工和協作,馬克思分析了產生內部分工的原因、特點及與外部分工的關係,在這裡受權威控制,馬克思的有關協作理論可以用來解釋「一體化的效率」問題,在一個權威下的分工和協作可以帶來效率的提高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四、馬克思分工理論的局限性馬克思的分工理論不僅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整個體系中具有很強的解釋力,而且對現代企業理論關於社會分工與縱向一體化問題也能給予很好解釋。但是,從現代企業理論的發展及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現實看馬克思的分工理論,也有其局限性,體現在:第一,從馬克思對經濟發展趨勢的分析看,隨著競爭的發展(無政府狀態日趨嚴重,流通費用不斷增加)和信用的提高(使社會分工向企業內部分工轉化,成本不斷降低),資本從分散日益走向集中,個別企業的規模越來越大,存在著社會分工不斷向企業內部分工轉化的趨勢,即縱向一體化趨勢具有不可逆性。這樣資本主義積累的結果必然會導致社會上只剩下幾個規模巨大的企業,幾乎全部分工轉入企業內部,這一點未被事實證明。在這裡,馬克思沒有對這種轉化所引起的效率和成本及其可能性進行分析說明。事實上,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競爭導致資本集中的同時,也出現了資本不斷分散的傾向,即內部分工向社會分工的轉化,這一點馬克思只是在分析工場手工業分工與社會分工的關係時略有提及。馬克思對由社會分工向企業內部分工轉移,從而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這一點給予了重視,但一方面沒有對由於這一轉移所存在的巨大成本即內部協調成本,予以重視(馬克思理論上的一個基本假定是,企業內部能做到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有效率的生產經營,而不論規模大小)。事實上,企業規模與效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另一方面,馬克思只研究小資本向大資本轉移的巨大可能性性,即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問題,而沒有對大魚生小魚,大企業可能孵化出若干小企業或與眾多小企業合作發展的趨勢給予重視。現代企業理論是在有限理性和機會主義行為假定下進行研究的,因此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即市場分工向企業內部分工的轉化,企業內的運行成本會由於資本所有者能力限制及管理者的機會主義行為而不斷增加。因此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往往受到限制,企業將前後左右相同職能的大小活動合併在一起可能引起效率損失。第二,在大企業中,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資本所有者與經理人員、工人之間由於利益的差別,簡單的縱向監督已有很大局限,於是引出了激勵問題。如何制定合理的激勵措施,引導企業不同主體的行動向有利於企業長期發展的方向轉移,構成了現代企業理論的重要分析基礎。馬克思的理論是建立在資本具有絕對權威,資本家獲得全部剩餘價值,而工人包括經理人員、監工等只獲得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假定前提下,而且是以資本對勞動、對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完備信息的假定下,在資本僱傭勞動,勞動隸屬於資本的客觀條件下。在這些假定前提和條件下,只存在資本對勞動實施最大限度地剝削,而不可能存在勞動對資本的反抗和制約,因此對於激勵問題的討論自然不會列入馬克思的研究範圍中。這一假定與其所處的機器大工業時代密切相關。在機器大工業時代,由於其技術性質決定,資本規模不斷擴大,物質資本在生產中的地位相對於人的作用日益重要。由此馬克思認為在其後的資本主義發展中,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和奴役關係不會改變。其實,資本與勞動的關係,在不同時期表現出不同特徵,不論在機器大工業之前的工場手工業,還是在其後的信息化時代(現代高科技的發展),人手和人腦的作用即人的作用相對於包括工具、機器在內的生產資料而言,表現得更為顯著。正因如此,工場手工業中的手工業者及現代企業中的複雜勞動者相對於工具和資本而言不僅難得,而且更加難於管理。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曾論述了在工場手工業中工人對資本的形式隸屬關係,指出由於勞動相對於資本在生產中作用較大而使勞動管理難於進行25。正因如此,在工場手工業時代,資本始終沒能夠佔有工人全部可支配的勞動時間,勞動對資本的隸屬仍然是一種形式的隸屬,而當工場手工業分工進一步發展後,出現複雜的機器裝置,即出現了機器。26而且正是因為機器的出現才使資本相對於勞動的地位得到了鞏固。27在現代企業中,人腦作用的增大導致資本對勞動(許多是人腦的勞動)的激勵(多層、多元激勵),甚至出現勞動分享剩餘,索取剩餘的狀況,資本與勞動的關係與馬克思所揭示的機器大工業時代相比具有明顯的差異,在那裡,工作崗位變得日益繁多,內部勞動市場高度個性化對技術變化的規制特別困難28。正是由於生產過程中資本與勞動地位的變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分配關係的變化,對於後來資本主義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29馬克思理論的不足在於沒有將經濟學的分析與企業組織理論結合起來,同時其結論的得出也主要依據當時的經驗現實。注釋:1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國富論》1997年版,第5頁。2415楊小凱:《經濟學原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4頁。3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516盛洪:《分工與交易》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版,第7頁。620世紀80年代以來楊小凱等用超邊際分析重新將新古典經濟學中關於分工和專業化的思想變成決策和均衡模型。試圖用超邊際分析方法內生個人選擇專業化水平的決策,然後來分析市場和價格制度如何決定全社會分工水平。將斯密發現的提高生產率的兩個方面即分工和「看不見的手」綜合起來加以討論。7827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62、374、376、407頁。91319斯密:《國富論》上卷,商務印書館,1972年版,第14、16、5-6頁。102123馬克思和恩格斯:《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37、37、129頁。1117182022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0、393、393頁注57、391-392、394頁。12這一點,我與魯友章、李宗正的理解不同,他們在其主編的《經濟學說史》(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上冊第181頁)中將馬克思分工和市場關係的理論理解為分工產生市場,其依據通常是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關於商品生產存在條件的說明。在這裡,馬克思指出,「這種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雖然不能反過來說商品生產是社會分工存在的條件。」(第55頁)14施蒂格勒:《施蒂格勒論文集》,商務印書館,1999年版,第23頁。24威廉姆森:《生產的縱向一體化:市場失靈的考察》載陳郁編《企業制度與市場組織》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頁,第2-3頁。25在英國,在法國等,在整個工場手工業時期,都可聽到關於工人缺乏紀律的怨言。在這裡,他引用尤爾博士的話「人類天性的弱點如此之大,以致工人越熟練,就越任性,越難駕馭,因此工人不馴服的脾氣給機構造成巨大的損害。」26機器的出現正是資本抗衡勞動的結果。自1825年起,一切新發明幾乎都是工人同千方百計地力求貶低工人特長的企業主發生衝突的結果。在每一次多少有一點重要性的新罷工之後,總要出現一種新機器。注《哲學的貧困》載《馬克思和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33頁28威廉姆森:《交易費用經濟學:契約關係的規制》載陳郁編《企業制度與市場組織-交易費用經濟學論文選》上海三聯書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9這種作用,使馬克思揭示的以下規律未能像重力規律一樣自然而然地發揮作用即隨著積累的增加,資本不斷向一極集中,資本巨頭不斷減少,貧困、壓迫、奴役、退化和剝削的程度不斷加深,資本的積累和貧困的積累同時增加,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不斷發生,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生產資料的集中和勞動的社會化,達到了同它們的資本主義外殼不能相容的地步。這個外殼就要被炸毀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喪鐘就要敲響了。剝奪者就要被剝奪了。」第831頁。在這裡起相反作用的規律是勞動所得增加;由於生產中勞動作用的增強,使得勞動時間縮短,大資本吞併小資本的同時分裂或「養育」著眾多小資本,即個別企業規模增大,發展內部分工的同時,小資本不斷出現,即內部分工向外部轉化(作者單位: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0)
推薦閱讀:

【國標舞理論】狐步舞的技巧是什麼?
1562 29 P0329 阿毗達磨順正理論(80卷)〖唐 玄奘譯〗拾柒
楊式太極拳經典理論(二)
唐 燦:最近十年國內家庭社會學研究的理論與經驗(下)
中醫基礎——實用中醫學基礎理論1(獻給喜歡中醫並且剛剛入門)

TAG:經濟 | 理論 | 地位 | 馬克思 | 經濟分析 | 分工 |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