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按摩的基本知識 這些手法要記牢
一、保健按摩手法的補瀉
(1)手法輕者為補,手法重者為瀉。(2)手法緩者為補,手法急者為瀉。(3)順經施法為補,逆經施法為瀉。(4)手法順轉為補,手法逆轉為瀉。總之,在施行手法時,應根據受者的身體強弱、虛實,採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的原則進行。
二、保健按摩的部位與標誌
1.上肢部(1)肩部:肩關節周圍的部位。(2)啟背部:肩關節後面、啟胛骨周圍和上背部。(3)上臂:肩關節及肘關節之間的部分。(4)肘部:肘關節周圍。(5)前臂:肘關節至腕關節之間的部分。(6)腕部:腕關節周圍。(7)掌部:腕關節和掌指關節之間的部分。(8)掌心:手掌側面的中心部。(9)手背:手的背側面。(10)大魚際:手掌的拇指側肌肉豐滿處。(11)小魚際:手掌的小指側肌肉豐滿處。(12)指部:掌指關節及指端之間的部分。(13)指掌面:手指的掌面。(14)指峰:指尖端部。(15)指腹:叉稱指肚。手指末節掌面部。
2.下肢部(1)骶髂部:骶髂關節周圍的部分。(2)臀部:骶簿關節外側,髖關節周圍的部分肌肉豐滿處。(3)大腿部:髖關節至膝關節之間的部分。(4)膝部:髕骨與膝關節前部及側面。(5)煙部:膝關節後方的凹陷部。(6〉小腿部:膝關節至踝關節之間的部分。(7)踝部:踝關節周圍部。(8)跖部:踝關節與跖趾關節之間的部分。(9)趾部:跖趾關節與趾端的部分。(10)足背:足的上面。(11)足底:足的下面。(12)足內側:足的靠足拇趾的一側。(13)足外側:是的靠足小趾的一側。
3.背腰部(1)腰部:第12胸椎與第12肋骨以下及骶髂部以上的部分,外側至腋中線。(2)背部:第1胸椎至第12胸椎之間的背側部,外側至腋中線。(3)上背部:第1胸椎至第6胸椎之間的背側部,外側至腋中線。
4.胸腹部(1)胸部:鎖骨至胸廓前壁的下緣,外至腋中線周圍。(2)胸廓:包括12個胸椎、12對肋骨與胸骨及其連接部分。(3)胸前壁:胸骨與肋骨及其稍外側的部分。(4)胸側壁:腋中線及其前後的部分。(5)劍突:胸骨下端的部分。(6)腹部:上至胸部下緣,下至恥骨聯合、腹股溝及髂嵴前,外至腋中線。(7)臍部:肚臍周圍的部分。常以臍為界把腹部分為上腹部與小腹部(下腹部)。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撿到寶了,非常精細的中醫按摩手法(配動圖)
※段氏臟腑推拿按摩手法運用原則
※每天堅持按摩耳朵上這幾個穴位,可補氣強身!
※中医家庭保健按摩
※穴位按摩,將脂肪肝「揉」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