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偏方】中風方集
中風患者能否服用人蔘-偏方秘方
老年中風者能否服用人參與中風者的癥狀、病程進程、中風的種類有關。對於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急性中風,如當時伴有牙關緊閉、口噤不開、兩手握固、大小便閉、肢體強痙,這屬中風閉症,治療時應以開竅熄風為主,不宜用人蔘;如當時伴有眼合口張,鼻鼾息微、手撒肢冷、多汗、大小便自溢、肢體癱瘓、脈微欲絕,這是中風脫症,治療應以回陽固脫為主,要急用人蔘,而且劑量要比平時大。當中風病人清醒後,急性期已過,進入功能恢復期,如病人體征有氣虛表現,可選用人蔘每天小量或每周服 3次,每次燉服10至15克。當中風病人半年以後進入後遺症期,這時病人為本虛標實,但以本虛為主,可選用西洋參、紅參或高麗參。按病種分,對於出血性中風,早期不宜或慎用人蔘;對於缺血性中風,一般可以用人蔘。 所以,中風病人能否用人蔘不能一概而論,應因人而異,應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 葉 青
治偏癱先學站-偏方秘方中風偏癱患者病發後會經歷不同的時期,不同時期所需要的訓練重點都不——樣,如果不按郵就班地進行,就會心現一些異常情況。偏癱患者在康復期間的坐位訓練、站位訓練和步態訓練應該——步一步地進行,也就是先學會獨自坐起、獨自站立,待身體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都恢復到一定水平了.最後才能「學」走路。其中,站立訓練對患者今後的行走極為重要。如果掌握不好站立平衡,掌握不好正確的身體對線關係,極容易形成錯誤的運動模式,使整個肌群的不協調活動加強,會推遲和影響以後的行走功能,因此站立訓練在偏癱的康復中是必不可少的。 橋式運動 患者取仰卧位,上肢放於體側,或雙手—卜指交叉,雙上肢上:舉;雙腿屈膝,雙足支撐在床上,然後將臀部抬起,並保持骨盆成水平位。此法可加強腰腹和骨盆周圍的肌肉,為站立時骨盆位置的認三確打下基礎。 患側下肢支撐訓練(單腿站立支撐) 患者取站立位,身體重心移向患側,將健手可抓握一固定扶手,起保護作用,將健足放在矮凳上,並保持膝關節屈曲15度左右。隨著患側下肢負重能力的提高,護理者用手握住健足,使向下二踩的/)量減弱,進一步加強患側單足站立時的平衡能力。 伸膝分離運動訓練 為了使患者將來站立時無足跖屈 (腳尖點地的站立姿勢),並抑制小腿肌痙攣,要進行伸膝分運動訓練。患者仰卧於床上,患膝微屈曲,護理人員用身體抵住患足,使其充分背屈 (向上鉤腳尖),囑其繃緊大腿肌肉,以肌肉收縮做靜態伸瞧運動。 坐位重心移動訓練 讓患者坐在椅子上,雙足與肩同寬,保持足夠的支撐面,雙側臀部同時負重,雙髖、膝關節保持屈卧,雙手交叉互握並伸展,引導患者身體重心移向正前方、左前方或右前方等,同時要保持軀幹伸展。 對患者進行上述內容的運動訓練,要求維持正常姿勢,避免出現病態的運動,訓練時間為每天1—2小時,分2—4次進行,每周訓練5~7天。同時要避免急躁,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一般患者會在3個月內,達到能平穩急站立的水平。
活血通絡中藥方 治療中風-偏方秘方
處方:黃芪30克,當歸、川芎各18克,赤芍、地 龍、牛膝、茯苓、紅花各15克,桂枝8克,蜈蚣1條, 桃仁、甘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加減:口眼歪斜加僵蠶、全蠍、白附子各10克。
功效主治:活血通絡。用於治療中風,中醫辨證 屬氣虛血瘀型。症見中風先兆未能緩解,突然或反覆 發作後,半身不遂或語言不利,或二便不利,或神志 恍惚,或痴呆或伴有不能進食飲水嗆等,舌紅或紫暗,苔膩,脈沉細。頭CT平掃正常或有低密度灶, MRI可早期診斷。
專家點評:中風先兆未治或久治不愈,反覆發作,氣血虛極,鼓動無力,腦脈瘀阻,腦、四肢、諸臟失 養失調。創方者:金葆銘 宋玉梅
黑龍江名醫治中風先兆方-偏方秘方處方:黃芪30克,當歸、川芎各18克,党參、白芍、茯苓、赤芍、地龍、炙甘草各15克,阿膠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加減:伴上肢麻木不遂加桂枝8克,下肢麻木不遂加牛膝15克,血瘀重加桃仁、紅花各10克,語言不利者加全蠍10克。
功效主治:益氣養血通絡。用於治療中風先兆,中醫辨證屬氣血虧虛型。臨床症見患者平時頻發頭暈目眩。或時有肢體麻木,活動無力、不遂,或時有語言不利,或有頭痛、頭脹、噁心,舌淡紅,苔黃或膩,脈弦細。頭CT或MRI可見輕度腦萎縮,腔隙性腦梗死。
專家點評:中風先兆是指在中風發病前常出現一些先兆癥狀,這些癥狀實際是中風的超早期表現,提示中風將要發生或在形成過程中。若任其發展,則有可能發生中風。因此,提高對先兆癥狀的認識和重視,積極進行診治,是預防中風的關鍵環節。
中風先兆氣血虧虛型是由於年邁體弱,氣血虛弱,氣血運行不暢,腦失所養所致。故有頭暈、頭痛、語言不利,四肢筋脈失養則有肢體麻木,活動無力不遂等癥狀。 創方者:金伙銘 宋五梅
治中風後腸脹氣-偏方秘方老年人中風(即現代醫學的腦卒中)後,患者長期卧床,使腸蠕動減慢,可引起腸脹氣;另外,為了減輕腦水腫而使用脫水葯,使尿量增多,也容易引起低鉀、腸麻痹而導致腹脹。臨床觀察發現,中藥萊菔子內服外用對卒中(中風)後腹脹有明顯療效。將萊菔子適量文火炒黃,取30克水煎服,每日1劑;另取10克研為細末,以米酒調勻制餅,臍部常規消毒後,將葯餅外貼於臍部,包紮固定,並時時以熱水袋熱熨,每12小時換藥1 次。一般用藥1—2天後腹脹即可減輕,腸鳴音增強,排氣,隨之腹脹消失。中醫認為,中風(腦卒中)是由於肝脾腎虧虛、陰陽失調、氣血逆亂、經脈瘀阻所致。脾主運化,脾虛則運化失職,胃失和降,清氣不升,重濁不降,腑氣不通,故而腹脹,食慾差。 萊菔子即蘿蔔籽,性平,味辛、甘,入肺、脾、胃經,可消食化積,降氣除脹,又因其質多油潤,可潤腸通便,長於利氣,有助於胃腸運化而傳導濁氣;米酒辛散,有利於藥物透達而入腸腑。肚臍位居腹中,屬於任脈,通達經脈臟腑,具有溫陽益氣、回陽固脫之功。萊菔子內服外用,有調理脾胃、化積行滯之效,能使腑氣通暢,故腹脹得除。 (楊曉威/薦)
中風治療中醫方法大全-偏方秘方在中醫學中,本病又名卒中。《黃帝內經》對中風已有不少記載,當時在認識上以癥狀為主,描述為「偏枯」、「仆擊」等,治療則重針灸乙。至漢代《金匱要略》始走名為中風,將竭僻不遂、不識人、舌強難言等症統一千一個疾病。然而,從秦漢直至隋唐,始終認為本病病因以「虛中外風」為主,治療多用驅風、扶正的方葯,《備急於金要方》還倡用酒劑和灸法。宋、金、元時期,對中風病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非風學說興起,認為本病的發生與火氣痰虛有關,非獨外風所致。至明代,內風為主的病因說得到肯定,從而推動了治療的改革,出現順氣化痰,健脾益氣、養血活血、補腎滋陰等新的治法和相應的方劑,並開創閉脫救治。至清代,中風分類趨於精細,如分為真中風、類中風、陰中、陽中、熱閉、寒閉等。辨證用藥更為精當,創製了多種有效方劑,如王清任的補陽還五湯,迄今仍廣泛用於臨床。
中風又稱急性腦血管意外,以偏癱、失語,甚則突然意識喪失為臨床主症。本病起病急驟,往往在短時間內腦部損害癥狀達到高峰,如患者倖存,則神經功能恢復緩慢。其中以動脈硬化性腦梗塞最為常見。本病發病率高,病殘率高,死亡率高,占我國自然死因的第一、二位。現代醫學在本病急性期多採用藥物或手術治療,但目前尚無公認降低顱內壓的藥物,而在恢復期或後遺症期更乏特效措施。中醫中藥秘方網搜集整理。
中醫治療中風的現代臨床報道,始見於1952年。50年代,以個案資料為主,亦有用針灸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多病例觀察。60年代,具有一定數量樣本的臨床文章遂漸增多,但辨治上,多繼承傳統方葯。自70年代開始,中醫藥治療中風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少新的方葯研製應用,一些新的穴位刺灸法(如頭針)的發現,使得中風及其後遺症妁治療效果,有明顯的提高。80-90年代,可以說是我國中醫研究中風的全盛時期。這一時期,所發表的臨床文章及所積累的病例,臨床和實驗研究的深度和廣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著重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中風基礎理論研究上,應用大量客觀資料,進行對中風病因、誘發因子、中風發病死亡與時間的關係以及中風複發病因等的探索;在中風診斷學的研究上,系統地探討了中風的舌象、脈象的特徵,中風病人腦瓤與中醫辨證的關係,中風微觀辨證的規範化問題等;metonia.com在臨床治療的研究上,一方面對中醫治則進行了反覆的驗證,如有人對1002例缺血性中風分析,發現應用活血化瘀法則治療,有效率優於其他中、西醫藥治療的效果。另一方面,對方葯進行了不斷的探索、革新。近年來,對治療中風有效方葯進行了篩選和研究,包括水蛭、紅花、川芎、山雞椒、丹參等藥物及溫病三寶(安宮牛黃丸、局方至寶丹、紫雪丹)、蘇合香丸等。同時,在藥物研究、劑型改革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另外,針灸在治療中風恢復期及後遺症,無論在穴位刺激的多樣化,還是在臨床療效的客觀化上,也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在中醫辨治中風的機理研究上,早期多基於傳統理論的闡述,近10餘年來,已普遍採用多種現代先進指標,對中風的中醫微觀辨證的具體特點,中藥對中風病人的作用原理,針灸治療中風的機理等,都作了比較系統和深入的考察。如腦CT發現中經絡、中臟腑的腦部病理性改變有明顯差異,從甲皺微循環中觀察到,有典型微循環改變的中風病。可分四種類型。又如一些活血化瘀的中藥,在治療缺血性中風時,具有抗血小板聚集、解除血液流變性異常、改善微循環灌流、降低毛細血管脆性等作用。針灸也可明顯提高中風患者的腦部血液循環,提高腦組織的氧分壓,加強病灶周圍的腦細胞營養,改善抑制的皮層狀態,從而有利於癱瘓肢體及語言障礙的恢復。[中風病因病機]中風的病因,通過現代醫家的大量實踐,已在傳統的基礎上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目前比較一致的意見是,中風的發生與下列因素有關:1.體質因素:通過對中風病人體質調查顯示,陰盛陽虛者多見;2.年齡因素:以50歲以上老年人多見;3.情志因素:心理因素是中風的重要誘因;4.時間氣候因素:metonia.com調查研究發現中風發病多見於春三月,且與氣溫氣壓關係密切,表明外風確能引動內風;5.飲食勞倦因素。中風病機則可歸納為痰、風、火、瘀、虛。
痰多因嗜食肥甘厚味,酒食無度,濕滯釀痰,或因勞倦、憂思,脾失健運,津液內停,聚濕成痰,痰阻經絡而發為半身不遂。
風素體陰虛,陽力化風,或因七情過極,極而生風,內風旋轉,氣血隨之上沖,可夾疾夾水,絡破血溢,致成中風危候。
火多為內生之火,或因將息失官,或因喜怒過度,以致心火力盛,肝陽暴張,氣血上逆,心神昏冒,卒發昏仆。
虛或因年邁力衰,腎元不固,或形體肥胖,氣虛於中,或思慮煩勞,氣血虧損。虛損不足,是導致中風的根本原因,以氣虛、陰虛最常見。氣虛可生痰,又可因氣虛運行無力,而血行阻滯;明虛則可使肝風動越,心火力盛,而發生中風之病。
瘀或因氣血上逆於腦,絡破血出,瘀積不散,或系氣滯血不暢行,氣虛運血無力,瘀阻經絡、清竅,致肢體器官先養而出現半身不遂,失語諸症。
痰、風、火、虛、瘀,在疾病演變過程中,並非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響,密切關聯。臨床上常見痰火互結,風火相煽,瘀痰阻滯等。[中風辨證分型] 中風的中醫辨證,各家意見不一,有按病位,有據癥候,而從多數臨床文獻看,以後者多見。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中風的舌象、脈象等診斷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metonia.com如舌象調查發現,舌質以瘀者多見,舌谷以黃膩、白膩據多,表明本病多為瘀血、痰熱。另外,出血性中風者多紅線舌厚苦,缺血性中風者多青紫舌。而脈圖表明,中風病人極大多數為弦脈,包括弦滑、弦細、弦數、弦實等。
綜合各家分型,可歸納為以下四型。 1.肝陽暴張頭暈頭痛,面紅目赤,煩躁易怒,嘔吐咂逆,半身不遂,語言不利,肢體震顫,筋脈拘急。舌紅苔黃,脈弦數。 2.痰濁內阻形體肥胖,胸腹痞滿,神識昏蒙,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四肢不溫,喉中痰鳴。舌質暗淡,苔膩,脈弦滑。 3.氣虛血瘀頭暈心悸,面黃神疲,氣短乏力一,半身不遂,舌強語賽,偏身麻木。舌胖淡暗,或有瘀斑,苔薄白或白膩。 4.元氣暴脫(亦稱為正氣暴脫)其臨床表現為突然昏仆,肢體癱軟,手撒肢冷汗多,重則周身濕冷,二便自遺。舌質暗紫,苔白膩,脈細弱。這是傳統分型上的脫症,但中醫證治的資料尚不多。
中風的中醫療法
(1)針灸治療中風①體外取穴:主穴:分二組。甲組:內關、水溝、極泉、委中、三陰交、尺澤;乙組:肩髓、曲地、外關、合谷、環跳、陽陵泉、足三里、太沖、懸鐘。配穴:分二組。甲組:吞咽困難加風池、翳風;手指屈曲不能加合谷;失語加金津、玉液;乙組:肢癱加肩貞、後溪、風市、秩邊、崑崙、豐隆;面癱加頰車、地倉;失語加啞門、廉泉。中醫中藥秘方網搜集整理
操作:每次取一組,主、配穴對應選用。內關殖刺1--1.5寸,用提插捻轉手法(瀉法)1分鐘;繼刺人中,向鼻中隔下斜刺5分,用雀啄法(瀉法),至流淚或眼球濕潤為度。三陰交,成45度角進針1—1.5寸,採用提插補法,以病人下肢抽動為度。極泉,直直刺進針1--1.5寸,提插瀉法,至肢體連續抽動3次為度。尺澤、委中針法與極泉同。風池屆風,快速捻轉手法運針半分鐘。合谷用提插瀉法。金津、玉液以三棱針點利。第2組穴,針刺得氣後,持續捻轉提插2分鐘,留針15~20分鐘。每5分鐘運針一次。亦可接通電針儀,以斷續波,強度以病人肢體抽動並感舒適為度。每日1次,10--15次為一療程。
療效;第一組針法稱醒腦開憲法;適於腦出血恢復期及腦桎-塞任何一期治療,共治療671例,其中腦出血患者54例,基本痊癒28例,顯效15例,有效11例,總有效率100%;腦梗塞617例,基本痊癒366例,總有效率為99.4%。第H組穴共治療中風後遺症1013例,總有效率在83%--96.9%之間。
②頭針取穴:主穴:運動區、感覺區。配穴:暈聽區、足運感區、語言2區。操作:以主穴為主,語言不利加語育2區;眩暈加暈聽區;下肢癱瘓明顯加足運感區。患肢對側取穴,足運感區針雙側,沿頭皮進針至規定深度後,以每分鐘200-250次頻率持續捻轉3-5分鐘,留針15分鐘,或接電針儀,以500-700次/分頻率連續波刺激15-20分鐘,強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宜。每日1次,15-20次為一療程。療效;以上法共治療1805例,總有效率在93.4%--98 5%之間。
③眼針取穴:上焦、下焦。操作:取患側為主,可配合健側。先在穴區用點眼律或三棱針柄在眼周眶按壓,尋得反應點(表現為酸、麻、脹、重或發熱、發涼感),以左手指按壓眼球,使眼眶皮膚繃緊,右手持32號5分針輕輕沿皮橫刺或直刺,不用手法,留針5—15分鐘。每日1次,15-20次為一療程。療效:本法只限於缺血性中風的早期患者,肌肉肢體已變形者,療效差。觀察453例,總有效率為97%左右; (2)單方驗方治療中風①蝮蛇抗栓酶注射液組成:蝮蛇抗栓酶,每支含量0.25單位。用法:第一周,以0.2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每日1次;第二周增至0.5單位加250毫升生理鹽水靜脈滴注,亦每日1次,用藥2-3周為一療程。本葯主要用於治療腦梗塞病人。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325例,基本痊癒71例,顯效128例,有效84例,無效42例,總有效率為87.1%。
②山雞椒注射液組成:山雞椒,每毫升含生葯2克。用法:肌肉注射,每次5毫升,每日2次,20天為一療程,或靜脈注射,幼毫升加等量10%葡萄糖注射液,每日1次;20夫為一療程。本葯亦主要用於治療腦梗塞病人。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118例,基本痊癒63例,顯效25例,有效21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2.4%,
③川芎嗪注射液組成:磷酸川芎嗪,每支2毫升含40—50毫克。用法:靜脈滴注。每次以80-100毫克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滴注,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7天。本葯主要用於腦梗塞病人。療效:共治療缺血性中風病人267例,基本痊癒蹬例,顯效109例,有效55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92.1%。 (3)推拿治療中風取穴:頭部:感覺區、運動區、足運感區、語言區、百會;上肢:合谷、手三里、曲池、外關、養老、少海、肩貞、肩懦;下肢:足三里、豐隆、絕骨、殷門、委中、環跳、命門;腹部:氣海、關元、神闕;背部:大推。操作:急性期以頭穴為主,行揉、點、按、推等法,然後在胚端穴位點按,操作時間各為5分鐘。恢復期,亦無以同法推按頭穴,接著個患者取仰卧位,用揉、滾法對上、下肢進行放鬆,點按俞穴,放鬆關節;再令其取俯卧位,施術於督脈及兩側膀俄經線,用掌根從大椎穴平推至骶部3-5遍,點按俞穴,最後用拍打法從上至下拍打數遍,時間15分鐘。上法每日1次,20-30日為一療程,療程間隔3-4天。療效:共治療中風病人147例,基本痊癒57例,顯效33例,有效47例,無效10例,總有效率為93.2%。
(4)氣功治療中風功法:導引靜坐法。導引用擦掌、熨目、按陽明、轉耳輪、雞天鼓、叩齒、鳴天鼓、擦腎腰、捶環跳、掌擦臉面、擦湧泉穴,共12法,視患者情況行之。靜坐包括跌坐、立腰、垂廉、抵齶、咽津、調息、正念、內視八要點。導引每日上午行1-2次;靜坐每日下午行1-2次,每次1小時。療效:以上法共治療38例,基本痊癒22例,顯效12例,有效3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7.4%。 其他措施:急性腦出血病人應保持安靜,盡量減少移動,頭部放置冰袋,隨時吸出嘔吐物,保持呼吸道通暢。中風病人急性期均應加強護理,更換體位,防止肺部感染和褥瘡。癥狀穩定後應逐步加強肢體功能鍛煉,包括被動運動和自主運動。同時要加強心理治療,以增強患者康復的信心。危急患者需配合西醫藥物及手術治療。
中風的中藥分型治療
.中風療效標準(1)按照統一標準,採用計分法評定:①神志狀態:清醒4分;恍傯 (思睡、喚醒後能與人言)3分;迷濛(嗜睡、呼之答不確切)2分;神昏1分;昏憒(神昏兼脫證)0分。②語言表達:正常4分;一般表達、命名不能3分;說話成句而表達不清2分;不能說單詞、片語1分;語言不能或基本不能0分。③上肢肩關節:正常4分;上舉全而肌力差3分;上舉平肩或略過肩2分;上舉不到肩1分;不能動或前後略擺動0分。④上肢指關 節:正常4分;手指分別動作有效而肌力差3分;握拳伸指2分;屈指、握不成拳、不會伸1分;不能動0分。⑤下肢髓關節:正常4分;抬高45度以上3分;不足45度者2分;擺動、能平移1分;不能動0分。③下肢趾關節:正常4分;伸屈自如、力弱3分;伸屈不全2分;略動1分;不會動0分。⑤綜合功能:生活自理、自由交往4分;基本自理、尚有部分功能不全3分;部分自理、需人輔助、可行走2分;站立邁步、需人照料1分;卧床0分。中醫中藥秘方網搜集整理
(2)療效評定;滿分為28分,起點分不超過18分。基本痊癒:積分>24分;顯效:積分增加超過10分;有效:積分增加超過4分;無效:積分增加不足4分或反而減少者;死亡。2.中風分型治療(1)肝陽暴張治法:滋陰潛陽,平肝熄風。處方:天麻10克,生地、赭石、草決明、石決明、丹參各30克,玄參、赤芍、全蠍、僵蠶各10克,牛膝、菊花各20克,蜈蚣2條。加減:頭痛眩暈加曼荊子;噁心嘔吐加竹茹、儲石;便秘加大黃、番瀉葉。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局方至寶丹、安宮牛黃丸、鎮肝熄風湯等。
(2)痰濁內阻治法:化痰通腑,通絡熄風。處方:半夏10克,橘紅15克,茯苓15克,甘草5克,膽星、菖蒲各15克,白朮12克。加減:痰涎壅盛加竹瀝、天竺黃;眩暈加鉤藤、菊花;舌紅煩躁加鮮生地、沙參、麥冬。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半夏白朮天麻湯、導痰湯、滌痰湯等。
(3)氣虛血瘀治法:益氣活血,祛瘀通絡。處方:黃芪30-120克,當歸、川芎、赤芍、桃仁、紅花、地龍、牛膝各10克,雞血藤30克。加減:肢癱重加桂技、杜仲;語表加富蒲、遠志;納呆加砂仁;痰多加瓜萎、陳皮。用法: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常用成方:補陽還五湯等。
(4)元氣暴脫治法:回陽固脫。處方:人蔘10-15克;附子10-15克。用法:急煎湯灌服或鼻飼。常用成方:參附湯、四逆湯加人蔘等。療效:上述四型,共治療2203例,基本痊癒680例,顯效746例,有效692例,無效及死亡85例,總有效率為96.1%。3.治中風專方治療(1)腦脈復原湯組成:黃芪20克,丹參15克,水蛭15克,川芎12克,寄生15克,杜仲10克,五加皮10克,黃精10克,靈芝6克,青皮9克,葛根15克,石菖蒲10克,赤芍10克,珍珠3克(沖),茯苓15克,紅花10克;菊花10克,地龍15克,全蠍6克,白花蛇1條,膽星10克,海藻10克,白附子10克,黃連10克。加減:風疾上擾,痰火搏結,去黃芪,加牛膝、川軍;氣血虛弱,經脈失養,加白朮、人蔘。用法:水煎成500毫升,早晚兩次服下,每日1劑;亦可共研細未,過100目篩,分裝人膠囊,每日7.5--9克,分2--3次吞服。療效:本方主要用於缺血性中風,共治療652例,基本痊癒256例,顯效276例,有效102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97.2%。
(2)腦血康口服液組成:由動物類活血化瘀藥物提取製成,配方從略。用法:每日3次,每次10毫升。口服,昏迷者可具飼。大便於結可加服大黃粉3克;痰盛加服竹瀝水。療效:共治療180例,基本痊癒107例,顯效38例,有效17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90%。腦血康具有增強吞噬細胞功能、促進血腫吸收、加速纖維蛋白溶解、改善腦部微循環等作用。
(3)清開靈注射液組成:配方從略。用法:取請開靈注射液40-60毫升,兌八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靜脈滴注。每日1次,連用28天為一療程。療效:本葯主要用於邪熱、痰濁、瘀血等標實癥狀突出的中風急性期,不宜用於氣虛、陽虛、脫症等。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Ⅲ例;基本痊癒32例,顯效X例,有效36例,無效及死亡21例,總有效率為8L1%;治腦出血23例,基本痊癒7例,顯效6例,有效8例,無效及死亡2例,總有效率為91.3%。
(4)紅丹組成:丹藥(系水銀、火硝、皂礬、食鹽煉製而成)50克,石青(白砒、硫磺煉製而成)25克,銀翠(銀塊、石青煉製而成)156克,麝香25克,牛黃5克,羚羊角5克,熊膽5克,冰片5克,棗泥250克。用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充分混合,以棗泥為粘合劑,研勻搓丸,每丸0.5克。以硃砂為農,裝瓶密封備用。口服或鼻飼,每天2次,每次1丸,7天為一療程。療效:除腦水腫加甘露醇外,以本葯治療371例,基本痊癒171例,顯效84例,有效90例,無效26例,總有效率為93%。
(5)再生丸組成:全蠍、麝香、鹿茸、白花蛇、當歸、川芎、赤芍、杜仲;防風、木瓜、天麻、桂枝、高麗參、馬錢子、全瓜萎、枸杞等共30味。用法:鹿茸切片油炸,馬錢子沙炒去毛皮。余葯按常規炮製。粉碎成細粉,過100目篩,煉蜜為丸,每丸為2.5克。每晚服3--5丸,最大量不超過7丸。如需白天服,以1、2丸為宜。妊娠、重感冒、腹瀉及血壓過高者禁用。2-3個月為二療程。療效;共治療300例,基本痊癒279例,顯效8例,有效6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7.7%。
(6)血栓解組成:水蛭、鬱金、川芎。用法:上藥以1.5:2:3的比例進行粉碎、混合,加入賦形劑後壓製成片,每片重0.3克。每日服3次,每次6片。療效:共治療211例,基本痊癒97例,顯效73例,進步5例,無效36例,總有效率為82.9%。
(7)參麝活絡丸。組成:系在大活絡丸基礎上減去21味葯,增加三七等,共34味。配方從略。用法:每丸重3克,1日2次,每次1丸,3個半月為一療程。療效:共治療173例,基本痊癒79例,顯效32例,有效50例,無效12例,總有效率為93.1%。
(8)抗癱靈 組成:制馬錢子300克,水蛭30克,白花蛇20克,川芎30克;蜈蚣30克。用法:馬錢子按藥材炮製規範加工。先將白花蛇和蜈蚣共研紉粉(以減少毒副作用),再與研為細粉的其他三葯合勻,裝入膠囊,每粒含藥粉3克,貯瓶備用。於每晚睡前開水送服1-5粒。服後即卧床,切忌活動。應從小劑量開始服,服後肢體有蟻行、灼熱或麻木感,均屬正常反應。如無此反應,次日遞增2粒,以後隔周遞增1粒,連服90天,停服2-3月。療效:共治療100例,基本痊癒31例,顯效38例,有效24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93%。4.治中風老中醫經驗何任醫案
包XX,女,64歲。1974年5月3日初診。患者中風以後,半身不遂,口水流涎,語言蹇澀,尿多不禁,脈緩。宜益氣通絡。
處方:黃芪30克,地龍4.5克,炒僵蠶9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山萸肉6克,桃仁6克,紅花6克,石菖蒲6克,赤白芍各6克。7劑。
於5月10日複診。服後流誕見少,尿略減,半身稍能活動。原方再續:黃芪30克,當歸9克,川芎4.5克,地龍6克,桃仁6。克,石基蒲9克,熟地12克,白芍12克,紅花9克,萸肉9克,鉤藤12克10劑。上方服完已能扶持起立,言語大致清楚。
按:王清任補陽還五湯是治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的有效方劑。本病屬氣虛血滯,脈絡瘀阻的癥候,系本方之適應症。以黃芪補氣為主,配合當歸、川芎、桃仁;紅花、地龍等活血通絡之品,使氣足血行,脈絡得通而獲效。5.用藥規律中風用藥,古今有所不同,分述如下:
(1)對歷代醫家409首方中統計,中風用藥333種,其中應用較為集中的藥物:
(2)對民國初年以前部分著名醫家共23位的56則醫案(實際統計51則)統計表明;用得最多的是甘草,其次依次為茯苓、人蔘、半夏、白朮、陳皮、當歸、生薑、黃芪、牛膝、竹瀝、麥冬、熟地(10次以上)。
(3)建國後部分醫家統計77例醫案。用藥221種,用得最多的是當歸(50次),其次為白芍、鉤藤、茯苓、甘草;半夏、牛膝、生地、菖蒲、地龍、黃,芪(30次以上)。
(4)對舶年代發表的20首專方(治療人數2656例)用藥情況統計,歸納如下:
由上可以看出,古代用藥以扶正祛邪、補益氣血、法風除痰為主。多用味甘之葯,少用苦寒之晶,與受內虛邪中學說影響有關。民國初以前用藥品種及使用規律大致與古方劑類似,以扶正祛邪為主,但順氣祛痰、養血熄風藥物增加。建國後,在用藥上則重視養血益氣、平肝熄風。近十餘年來,活血化瘀藥物的應用急劇增加。曾對黃芪、當歸、川芎、紅花、赤芍、桃仁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進行測定,發現含有鐵、錳、銅、鉻、鍀等,對中風患者的微量元素失常有明顯的調節作用,表明活血益氣的藥物對治療中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
面癱復元湯 治周圍性面神經麻痹中風-偏方秘方筆者在長期臨床工作中,總結一治療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的經驗方,命名為面癱復元湯。現將此方介紹如下。
荊芥12克,防風12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白附子6克,白僵蠶9克,全蠍6克,絲瓜絡3克。若舌苔薄白,脈浮緊,以風寒為主者加藳本12克,細辛3克;若兼咽喉腫痛,舌苔薄黃,脈浮數,以風熱為主者加菊花15克,柴胡15克;若痰多,舌苔薄白而膩,脈弦,以風痰為主者加天麻15克,半夏12克;若肢體困重,舌淡苔白膩,以風濕為主者加秦艽12克,羌活12克;舌黯紅或有瘀斑,脈澀,血瘀偏重者加丹參15克,紅花6克;若胸脅脹滿,脅肋疼痛,脈弦,有肝鬱者加鬱金15克,枳殼20克。每日1劑,水煎300毫升,分早晚2次溫服,共服4周。
此方具有養血活血,祛風通絡,兼以化痰之功。方中荊芥辛散氣香,長於發表散風,輕揚透散,防風辛溫發散,既散肌表風邪,又能除濕止痙,二藥專攻表邪,共為君葯。川芎、當歸、熟地、白芍養血活血柔筋,滋養筋脈;白附子祛風化痰,擅長治頭面之風共為臣葯。僵蠶、全蠍祛風止痙,共為佐葯。絲瓜絡宣通血脈,引葯入絡,直達病所,為使葯。諸葯合用,力專效著,風散痰消,經絡通暢,則病症可愈。
□ 楚海波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
治中風後吞咽困難 名醫陳桂霞方-偏方秘方治中風後吞咽困難(陰虛精虧)方處方:丹皮、茯苓各15克,澤瀉12克,生地24 克,山藥10克,山茱萸、桔梗、知母各9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功效主治:滋陰補腎。用於治療中風後吞咽困難,中醫辨證屬陰虛精虧型。症見吞咽不能,音喑失語,氣短乏力,腰膝酸軟,舌質紅無苔,脈細。創方者:陳桂霞 治中風後吞咽困難(痰熱阻絡)方處方:膽南星、卜夏、竹茹、黃芩、石菖蒲、鬱金、瓜蔞各12克,枳實、陳皮、杏仁各10克,伙苓1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功效主治:清熱化痰,祛風通絡。用於治療中風後吞咽困難,中醫辨證屬痰熱阻絡型。症見吞咽不利,飲水發嗆,言語不利,舌強語謇,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創方者;陳桂霞 治中風後吞咽困難(氣虛血瘀)方處方:黃芪30克,赤芍、桃仁各15克,紅花、當歸、鬱金、石菖蒲各12克,地龍、全蠍、遠志各10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功效主治:補氣活血,通經活絡。用於治療中風後吞咽困難,中醫辨證屬氣虛血滯,脈絡瘀阻型。症見吞咽困難,語言謇澀,面色萎黃或暗淡無華,肢體浮腫,苔薄白,舌質淡或紫黯,脈細澀無力。
創方者:陳桂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