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理解「燙蠟」

如何理解「燙蠟」閱讀:7322013-07-16 09:51刷油漆是對木質傢具的保護和美化。然而,民國以前的京做硬木傢具是使用「燙蠟技藝」對傢具進行保護和美化。近百年來,「燙蠟技藝」無人使用,幾乎失傳。九十年代後,隨著硬木傢具生產量和需求量的不斷擴大,出現了新式燙蠟方法,與傳統的「燙蠟技藝」大相徑庭。一、歷史淵源燙蠟起源於春秋戰國,用於對青銅器表面的處理,達到上光和防止氧化的目的。明中期以前的傢具都是以軟木為主,木匠師傅使用「上大漆」或「披麻掛灰」的方法,使傢具表面平整光滑,保護木質。明代晚期,中國明式傢具開始使用優質的硬木,能工巧匠們開始用「燙蠟技藝」使得硬木傢具既體現出紋理的美麗,又起到更有效的保護作用,從此「燙蠟技藝」替代了「上大漆」和「披麻掛灰」。民國以後,隨著油漆的出現,特別是化工油漆的出現,逐漸替代了燙蠟。從民國到八十年代,硬木傢具製作基本停頓,傳統的燙蠟技藝無人使用。九十年代後,國內硬木傢具需求量不斷增加,硬木傢具進入工廠化生產階段,木工工序分為開料、木工、打磨、上漆,傳統的「燙蠟工藝」更是無人問津。二、燙蠟的優點「燙蠟技藝」是通過燙蠟的全過程對木質本身進行處理,不單單是對木質傢具簡單的表面美化。其特色在於:(一)保護木質  傢具製作完成後,需要有一個可靠的保護手法,以達到經久耐用的目的,在燙蠟工藝完善以前,中國的傢具都是採用「上大漆」或者「劈麻掛灰」的方法,燙蠟工藝是集這兩種工藝之長發展而來的。  從目前留存的歷史文物考證,能夠存世的清代以前的傢具都是採用了「大漆」、「劈麻掛灰」、「燙蠟」這三種工藝。沒有對木質表面做過處理的傢具存世極少。明朝晚期以後的傢具除了專為仿古,都是採用「燙蠟工藝」。燙蠟有效的保護了木質本身。  (二)美觀  燙蠟是將蜂蠟滲入到木質的內部,不對錶面進行覆蓋,所以區別於「上大漆」、「劈麻掛灰」。凸顯出了木質紋路的自然美。將硬木傢具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經過燙蠟的傢具,表面潤澤光滑,木紋透明閃光,如同缸里觀魚,極盡木製傢具的美觀。(三)不傷害木性  木材是由纖維構成的,在纖維中存留著油脂和空氣,由於分布不均勻,受空氣濕度的影響會變形。我們現在的處理方法是通過多道油漆封住木質表面,使其隔絕空氣,不與空氣中的水分交換,達到不變形的目的,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有用,但時間一長,油漆乾燥後堅硬無比,而木質纖維的不斷變化與油漆不斷較勁,硬木傢具更容易損壞。  燙蠟工藝,是中國古代工匠智慧的結晶,它採用了「大禹治水」的原理,用鬆軟的天然「蜂蠟」滲入到木纖維之間,起到了隔絕空氣,不與空氣中的水分交換,達到不變形的目的,同時當木質纖維發生變動時,蠟會隨木纖維的變化而變化,達到了不損壞木質本身的目的。  (四)可重複使用  燙蠟工藝由於沒有對木質做任何的物理的或化學的改變和破壞,所以可以在同一對象上反覆使用。例如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傢具都可以通過此工藝進行重複燙蠟。以達到修復和保護的目的。  (五)用於做舊燙蠟工藝是我國明清傢具最後的一道化妝過程,也就是說明清傢具的外表特徵與燙蠟工藝密不可分。所以即便是當今新製作的傳統工藝的硬木傢具,通過燙蠟的工藝都會達到明清傢具的外表特徵,如同文物。  (六)文物修復綜上所述,在對我國古典傢具的修復中,通過使用燙蠟工藝,能做到修舊如舊,科學保護。(七)能夠出「包漿」目前「包漿」作為歷史的象徵已經被人們接受。但很少人知道什麼是「包漿」。大部分人把光亮認為是包漿,這是錯誤的。包漿又叫「皮殼」、「寶漿」。是木質以外形成的一層角質層,就是一層膜。這種包漿的形成與燙蠟分不開。燙蠟後的傢具由於天氣的變化會慢慢滲出一層很黏的蠟膜和木質中的油脂。蠟膜會吸附空氣中的塵土,在日常的傢具擦拭中這層蠟膜會隨著摩擦產生角質層,這就是「包漿」燙蠟技藝已經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我是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人
推薦閱讀:

生活,是一種體涼,一種理解
對摩登舞的理解
理解是人與人相互間的事
如何理解 Enterprise 2.0?
普通百姓理解的《道德經》—以德報怨不是最佳的化解怨恨之法

TAG: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