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尼斯恐襲帶給全球敲響了警鐘
張敬偉 察哈爾學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歐洲杯的喜悅還未散盡,法國尼斯在國慶日又遭遇汽車衝撞恐襲慘劇。
截至7月16日,已經造成超過84人死亡,200餘人受傷。法國總統奧朗德將此定義為恐怖襲擊事件,全球對此強烈譴責。據悉,恐怖分子已被擊斃,身份為具有突尼西亞和法國雙重國籍的31歲男子。
過去一年多來,法國已經發生查理雜誌喋血事件、巴黎街頭連環恐襲,歐洲「心臟」、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也發生恐怖襲擊,法國、比利時和整個歐洲都被恐怖主義的陰霾所籠罩。本次恐襲不僅是法蘭西的悲劇,也給歐洲和世界敲響了警鐘——全球反恐到了關鍵時刻。
法國何以成為歐洲的反恐短板?
一是族群結構的困擾。法國的伊斯蘭移民佔比超過10%,但是外來移民在社會民生方面處於「第三等級」,很多人生活在貧民窟。即使沒有極端宗教思想的侵擾和IS的鼓動,也會發生街頭運動乃至暴動。二是敘利亞危機帶來的中東北非難民潮,夾雜著恐怖分子的滲透,也給法國埋下了恐怖主義的種子。三是作為打擊IS的主要力量,法國是IS最仇視的西方國家。而且,薩科齊和奧朗德的反恐政策比希拉克時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法國成為歐洲反恐的領導者,國際恐怖分子拿法國開刀,是對歐洲反恐陣線的警告。
尼斯恐襲固然是法國的悲劇,也是歐洲難以解開的死結,整個歐洲社會都不安全,恐襲對每個國家都是大概率事件。
困擾法國和歐洲的恐怖主義溫床並未消除。歐洲和IS的戰爭還處於膠著中,來自敘利亞的難民蜂擁著沖向歐洲。歐盟也有自己的困境,英國脫歐凸顯歐盟存在著分崩離析的危險。尼斯恐襲案讓英國人有「脫對了」的感覺。尼斯恐襲對其他歐洲國家帶來的衝擊也是巨大的,歐盟之間的不設防,讓其他歐盟成員國也感到恐怖襲擊隨時會在身邊發生。
雖然歐盟和各成員國政府以及領導人,皆信誓旦旦地和法國站在一起,但這種表態卻折射出國際反恐陣線的孱弱無力。9.11之後,全球反恐陣線並未形成真正的合力,反而備受政治和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困擾。美國發動的伊拉克反恐戰引發的歐洲分裂,西方世界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反恐採取雙重標準。即便是現在打擊IS的反恐戰爭,俄羅斯和美歐及海灣盟國也存在著齟齬。俄羅斯遭遇易拉罐恐襲,俄羅斯軍機和導彈對IS一陣狂轟濫炸;法國巴黎連環襲擊案發生,法國對IS又一陣猛烈恐襲……國際反恐陣線的三心二意和內訌不斷,不僅導致對IS的圍而不剿,而且鼓勵了IS在法國、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屢屢得手。尼斯恐襲案最大的教訓就是,全球反恐陣線必須拋卻政治意識形態色彩的掣肘,攥緊一個拳頭反恐,才可遏止住恐怖主義蔓延。
另一值得警惕的是,IS時代的恐怖主義有了新的特點。即IS不必滲透進歐美和世界各地,用自己在中東的聖戰影響力,就能激活全球各地極端宗教分子的「恐怖激情」,製造「獨狼」恐襲。即使在美國,從波士頓爆炸案到奧拉多同性戀夜店槍擊案,也都出現了防不勝防的特定宗教背景的「獨狼」式襲擊。令人不安的是,IS也都不失時機地將這類恐襲視為自己的「功勞」。這讓國際社會產生了嚴重的恐懼感——IS在全球無處不在。
更糟糕的是,美歐世界的政客們也充分利用了這種恐懼感,促使本國政治「右轉舵」——反全球化、反移民化、製造政治導向下的宗教和文明衝突...美國的特朗普和英國脫歐,都是現實折射。但是這種消極的政治右傾主義,不僅無助於消弭恐怖主義存在的土壤,反而會滋生更多的恐怖主義。
尼斯恐襲案後,法國人、歐洲人、美國人和全世界都應明白這樣的道理:對付恐怖主義,右翼保守主義要不得;反恐雙重標準使不得;以暴易暴也根除不了恐怖主義的毒瘤。全球反恐,除了攥緊一個拳頭的「打擊」,更需文明共榮、文化融合、經濟共享、社會公平、種族和諧、宗教平等等系統手段來破解全球恐怖主義頑疾。
推薦閱讀:
※【賤貓駕校】聽說中國年檢難通過?讓我們看看法國人都檢些啥
※法國實習推薦
※60歲法國名模依然風韻卓著,不信來看!
※法國喜劇 / 犯罪《聖特魯佩斯的警察》
TAG:法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