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上的街市》語感教學實錄

天上的街市》語感教學實錄(2010-04-25 00:04:38)

轉載

標籤: 街燈散文語言天上的街市牛郎織女教育 分類: 語文語感教學實錄

授課時間:1996年12月13日授課地點:武漢職工醫學院禮堂授課對象:武漢六中(重點中學)初一學生授課時數:1課時觀摩人員:「洪鎮濤語文教學思想及教學藝術研討會」與會人員600餘人 (上課)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郭沫若的一首詩——《天上的街市》(板書課題及作者,邊板書「沫」字,邊說),注意,「沫」字右邊上面一橫長,下面一橫短,不要寫成了「未」字。 【評:正音正字,注重基礎。】 下面,我把這首詩讀一遍。有一個要求,請同學們一邊聽我朗讀,一邊想像這首詩描寫了什麼樣的一幅畫面。也就是要求同學們把詩歌語言變成散文語言,用散文語言來描述這首詩寫的什麼內容。這個要求你們明白嗎? 【評:聽讀課文時,要求明確。】 生:(紛紛地)明白了。 師:好。要注意用自己的話說。不是背書,但是詩歌內容的基本意思要說出來,要呈現出畫面;還要注意一點,用散文語言來複述內容的時候,不要把詩裡面的「我」,就是詩人給丟掉了。聽明白了嗎? 生:(有的點頭,有的說)聽明白了。 師:好!下面我就朗讀一遍。大家不看書,看我就行了。(以上號了2分10秒) [用柔和舒緩的語氣,有激情地朗誦。(朗誦全詩,用了1分30秒)] 【評:示範朗讀】 (略頓,啟示地)好,頭腦里是不是有一幅畫面啦!嗯——,想一想——,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內容用散文語言複述出來——,大膽舉手——呵,這位同學舉手了,請你說。 生:我覺得…… 師:莫慌,莫慌。你不要「我覺得」,你就是描寫一幅畫面。 生:這首詩,聯想和想像…… 師:(親切地)哎,不要評價。你現在就是用散文語言描述畫面,就是講故事,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詩人在於什麼?詩人聯想些什麼?想像些什麼?好,你再說。 生:(時而看書,不連貫)人間的街市,街燈已經明了,它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星星。天上的明星也亮了,也好像是無數的街燈。這時,我也在聯想,我也聯想到那縹緲的空中,也有美麗的城市,城市裡的街燈,嗯——城市裡陳列的許多物品,肯定是世界上沒有的珍奇。淺淺的天河,也是很寬廣的,那裡面有牛郎和織女騎著牛兒在天空來往,我想此刻肯定在天空中遊逛。如果你不信的話,你就請看那一顆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評:描繪畫面,入情入境。】 師:不錯,聽我讀了一遍,能說到這個程度就不錯了,誰再說.說得更連貫,誰來?——膽子大一點,說錯了也沒關係。答錯了是正常的,如果每個同學答得十分圓滿,那就不正常了。哦,後面的同學舉手了,請說。 生:嗯——,夜幕降臨了,嗯——,人間的街市上……路燈……容的時候,不要把詩裡面的「我」,就是詩人給丟掉了。聽明白了嗎? 生:(有的點頭,有的說)聽明白了。 師:好!下面我就朗讀一遍。大家不看書,看我就行了。(以上用了2分10秒) [用柔和舒緩的語氣,有激情地朗誦。(朗誦全詩,用了1分30秒_] 【評:示範朗讀】 (略頓,啟示地)好,頭腦里是不是有一幅畫面啦!嗯——,想一想——,用自己的話把這首詩的內容用散文語言複述出來——,大擔舉手——呵,這位同學舉手了,請你說。 生:我覺得…… 師:莫慌,莫慌。你不要「我覺得」,你就是描寫一幅畫面。 生:這首詩,聯想和想像…… 師:(親切地)哎,不要評價。你現在就是用散文語言描述畫面.就是講故事,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詩人在於什麼?詩人聯想些一些?想像些什麼?好,你再說。 生:(時而看書,不連貫)人間的街市,街燈已經明了,它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星星。天上的明星也亮了,也好像是無數的街燈。這對,我也在聯想,我也聯想到那縹緲的空中,也有美麗的城市,城市裡的街燈,嗯——城市裡陳列的許多物品,肯定是世界上沒有的珍奇:淺淺的天河,也是很寬廣的,那裡面有牛郎和織女騎著牛兒在天至來往,我想此刻肯定在天空中遊逛。如果你不信的話,你就請看那一顆流星,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評:描繪畫面,入情入境。】 師:不錯,聽我讀了一遍,能說到這個程度就不錯了,誰再說,愛得更連貫,誰來?——膽子大一點,說錯了也沒關係。答錯了是正青的,如果每個同學答得十分圓滿,那就不正常了。哦,後面的同學舉手了,請說。生:嗯——,夜幕降臨了,嗯——,人間的街市上……路燈……嗯—— 師:不要慌,你這樣說:(流暢而有感情地)夜幕降臨了…… 生:夜幕降臨了,人間的街市上路燈已經亮起來了,嗯—— 生:(齊笑) 師:哦,有個「嗯」的習慣。好,你接著說,沒關係。 生:(不很流暢,但努力克服著不說「嗯」)這時候天上的星星十分明亮,它也出現了,好像是天上街市上的路燈。這時候,我看著天上的星星,我想在這縹緲的空中,一定也有個比人間更繁華的街市。在這個街市上,可能陳列著世界上沒有的珍奇,你看,銀河似乎很淺,而且不很寬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可能騎著牛兒在天河裡面來來往往。我想他們這個時候一定在天街上面閒遊。不信,你就看一看天空中那朵流星,我想那可能就是他們提著燈籠在走。 師:不錯,還很流暢。(指著另一名舉手的學生)你說。 生:青色的天空像一塊黑色的瀑布,人間街市上的燈亮了。天……天空上的…… 師:好,你等一下。你想像作者這時候站在什麼地方?在街上嗎?(有感情地提示)「遠遠的街燈明了……」 生:作者這時候不在街市上。 師:在哪裡呢?好,你說。 生:我覺得作者站在自家樓房的陽台上,(生齊笑)看著遠遠的街,看著天上。 師:他說是站在陽台上,是不是?(生紛紛搖頭)不站在那兒,他究竟站在哪兒?好,你說。 生:我覺得是在大海中的一個船上。(生齊笑) 師:哦,船上。(見另一名同學舉手)好,你說。 生:我覺得作者是站在一個小鎮的山坡上,俯視著城市的街道,仰望著天上的明星。 師:我想至少是在一個市郊的曠野上,或者是在一個海灘上,反正應該是離市區比較遠吧。基本意思已經說出來了。(以上用了10分鐘) 你們剛才聽我朗讀,覺得在讀這首詩的時候,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調,什麼樣的節奏?語調是——[板書:語調]激昂還是柔和的呢? 生:(有的,小聲)柔和。 師:哦,柔和的。[板書:柔和]節奏呢? 生:(有的,小聲)緩慢。 師:好,舒緩吧。[板書:節奏——舒緩] 【評:授以方法 點撥精當】 現在請同學們各自用柔和的語調、舒緩的節奏把它讀一遍,不要齊讀,各人放聲讀,大膽讀。 [生各自讀,聲音很小,師大聲鼓勵:「大聲讀!」(以上用了12分20秒)] 【評:大聲朗讀 整體感受。】 【評:以上是教學的第一個環節:感受語言,觸發語感。通過這個環節的教學,學生整體感受了這首詩的語脈、語氣、語調,了解了待歌的整體思路和基本感恃。】 師:好,大家讀了一遍。現在我們來深入學習這首詩。你看這首詩不長,語句也通俗易懂,一看就明白。但是,我們深入進去,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品味,值得我們揣摩,值得我們學習。 下面,我們採用這個方法好不好?我先提出兩個問題,然後你們仿照我提問的角度和方法,你們自己來提出問題,自己來解決問題,好不好? (生有的點頭,有的說「好」) 我們看第一節,[師讀第一節後]我現在把「天上的明星現了」,這「現了」兩個字換一換,換成「亮了」。「天上的明星亮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行不行啦?好,好多人舉手了,你說。 【評:示範引路,含英咀華】 生: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如果用「亮了」就體現不出來,用「現了」就能體現出來。 生:天上的星星一直都是亮著的,一直都發出亮光。只是平時是太陽的光芒把它們的光芒掩飾住了,當黑夜來臨太陽被地球擋了,這個時候才能看見其它恆星的光芒,所以應該是「現了」而不是「亮了」。 師:(高興,喜悅地)好!他運用了科學知識。因為星星沒有由暗到亮的過程,只有由隱到現的過程,對不對。回答得很好!而且既然稱為明星,這兒用「亮了」好不好哇?(生齊答:「不好。」)明星就是亮的嘛,那不是重複了嗎? 好,我現在提第二個問題。第一節有兩句話,我現在把這兩句話顛倒一下,行不行。(朗讀)「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點著無數的街燈。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略頓)換了個位置,怎麼樣?哦,好多舉手的呀,你說。 生:我覺得不行。因為他首先是由人間的街燈聯想到天上的明星;然後再由天上的明星,很自然地聯想到天上的街市;又由天上的街市想到天上的人物。所以不能顛倒。 [在生回答時,師板書:街燈] 師:噢,他從作者聯想的過程來看,說這樣不妥當,是不是哇?(生紛紛答:「是。」)他說得有沒有道理呀?(生紛紛答:「有。」)嗯,有道理。 (邊講邊板書)作者先是看到了遠遠的街燈,於是聯想到了天上的什麼?明星。然後由明星就想到了什麼?想到了天上的街燈。由街燈就想到了天上的街市。哦,天上也有美麗的街市。那麼這個街市上面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然後想到什麼?還有人啦,就想到什麼人呢?哦,牛郎織女,牛郎織女在天街閒遊。 這裡哪是實實在在看得見的東西呢?「街燈」是不是? 生:是的。 師:還有什麼? 生:(齊)明星。 師:這是實。先看到的是實景。然後由街燈就聯想到明星。由明星就想像到天上的街燈,由街燈再想像到天上的街市,想像到天上的人物。這實際上是由實到什麼?對,到虛的過程。首先是聯想,然後是想像。【評:由「實」到「虛」,理清思路。】(附此處板書)街燈一明星一『群』一『群』一妻譬器嘉 (實) 師:很好。 壁塑 塑叄 (虛)你看,由此看,這兩句詩就不能改了,是不是?同學們答得 那麼,同學們發現沒有,我剛才提的兩個問題都是從作者怎麼樣運用語言的角度提的。第一個問題涉及到用詞的準確性,第二個問題裁涉及到這首詩構思的問題了。請同學們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學習我提問的方法,我是運用了什麼方法啦? 【評:緊扣「語言」,指點門徑】 生:(有的)推敲。比較。 師:對,我就是用的比較揣摩法。現在請同學們也運用我提問的角度和方法,自己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下面,一桌子三個人,算一個小組,可以互相討論,好不好?大聲說話沒關係。怎麼討論不敢說話呢?(以上用了20分鐘) [同學們先小聲嘀咕,老師走向同學們中間,時而鼓勵,時而參與討論,既而學生討論熱烈起來] 【評:鼓勵質疑,合作探究】 師:現在,請大家提問題。 生①:第3小節,「定然是不甚寬廣」,為什麼這個地方不直接寫「那定然是很狹窄」,而用了否定句呢? 師:哦,那淺淺的天河,定然是很狹窄,好不好? 生①:我想,如果用很狹窄,就太絕對了,語言就不靈活不自然。而且「不甚寬廣」和後面的「騎著牛兒來往」押韻。 師:對,她從押韻的角度考慮,很好。她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了。挺好!哪位同學再提? 生②:這首詩的第2節,用了個「定然」。這是詩人的聯想和想像,那為什麼要用「定然」呢? 師:對,我怎麼沒想到這個問題呢?把「定然」換成「可能」不好嗎?好,這位同學,請你自己解決問題。 生②:我想,這裡用「定然」,是堅信這個美麗的街市是存在的。 師:哦,說得挺好。作者堅信美麗的街市是存在的。定然有美麗的街市啊,是種肯定的語氣,對不對。如果說可能有美麗的街市,那就不可靠哩。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是不是?當然,前面用了個「我想」,說明了是作者想像的。你看,這個同學也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很好。很有水平。再來,哦,好多同學舉手。 【評:質疑,釋疑,自主解惑】 生③:第l小節的第四行,為什麼用「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而不用「亮著無數的街燈?」 師:你認為呢? 生③:我想是這樣的,這裡的「點」是一個動詞,點上街燈只有人才能辦到,而這首詩寫的是「天上的街市」,有街市就有人,這一句是緊扣主題了。 師:極有見解。同不同意這個意見?(生紛紛說:「同意。」)同意,挺好! 生④:第4節的「不信,請看那朵流星」,為什麼要說是那「朵」流星,而不說成是那「顆」流星? 師:對,一般我們說那顆流星,一顆星,為什麼要用「朵」呢?你說說。 生④:我是這樣想的。「朵」一般是形容花,花是非常漂亮的,鮮艷的,在這裡形容流星,也說明了流星是非常漂亮的。說明了作者覺得,天上人的生活是非常美好的。 師:哦,說得挺好的。一般形容花是一朵,天上的燈籠也漂亮,像一朵花一樣的美啊! 【評:抓住典型,品讀揣摩】 生⑤:第3節「那隔著河的牛郎織女,定能夠騎著牛兒來往」,第4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為什麼第3節要用「來往」,第4節要用「閒遊」? 師:你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 生⑤:我覺得,因為牛郎織女是分別住在銀河兩岸的,所以在銀河上來往;他們到一起了,就在天街閒遊。 師:(點頭)對。 生⑥:「不信,請看那朵流星」,為什麼要加「不信」兩個字,這兩字表達了什麼感情? 師:嗯,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為什麼要用這兩個字呢? 生⑥:吸引讀者看下文,表達一種親切的感情。 師:哦,他把語言的情態都說出來了。哦,那個同學的手舉得好高哇。 生⑦:第3節一開始「你看,那淺淺的天河」,第2節開始有個。我想」,「我想那縹渺的空中」。第3節中如果沒有逗號「你看那淺淺的天河」,不是和第2節更加對稱些嗎? 師:嗯,逗號去掉確實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作者為什麼要加逗號呢? 生⑦:我覺得,第一,使讀者感到親切,像談話樣的,拉近了讀者和作者之間的距離。第二,他也把讀者引入了詩的意境。 師:挺好!繼續發言。(以上用了30分鐘) 生⑧:我的問題在第1節,為什麼在第一句用「遠遠的街燈明了」,而不用「遙遠」的街燈。我想可能「遠遠」是疊詞,讀起來押韻,有音樂美,比「遙遠」更準確些,所以作者在這裡用「遠遠」一詞。 師:很有見解,你說「遠遠」讀起來有味道些,你對比著讀一下。 生:[讀,平淡] 師:(有感情地)遠遠的/街燈/明了。遙遠的/街燈/明了,就不如「遠遠的」有味,我同意你的意見。 【評:對比朗讀,讀中品味】 生⑨:「我想那縹緲的空中」,為什麼不改成「在那縹緲的空中」? 師:對,為什麼呢? 生⑨:因為,這一段是想像的。「我想那縹緲的空中」這個「縹緲」,是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而「在那縹緲的空中」是實有的。這是很難實有的東西,所以我認為,應該用「我想」。 師:說得很好!是作者想像的。若有若無,時隱時現,這才神妙哇!有見解。哪位再提? 生⑩:預習提示里說,這首詩的背景是目睹了社會黑暗以後,思想上有些感傷,但並不絕望,仍執著地尋求光明和理想。這樣,這首詩的感情應該是非常激昂的,作者在這種背景下應該激勵人們去尋求光明,然而這首詩語調卻非常柔和。為什麼? 師:哦,作者追求理想境界,對黑暗不滿,應該是很激昂的感情,為什麼這首詩語調是柔和的,節奏是舒緩的?(激昂,略帶誇張地讀)「遠遠的街燈明了,好像是閃著無數的明星。」行不行啦?(生齊笑著搖頭)不行,那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生⑩:作者對光明和理想充滿信心,所以就非常的柔和。 生⑩:在當時的背景下,他想像得美好,更說明了背景十分的惡劣,對反抗當時社會更有力。 (學生紛紛舉手要求回答這一問題,一學生主動站起來) 生⑩:「預習提示」里說了,這首詩就是以奇妙的聯想和想像編織出一幅天上的美景,把讀者帶進了神話的境界。如果把語調讀得很激昂的話,就跟這個境界不符合。 師:噢,他認真閱讀了「預習提示」。作者勾畫了天上的美景,也就表達了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好,剛才那位舉手的同學,你想提什麼問題? 生⑩:第4節「我想他們此刻,定然在天街閒遊」,先用了「我想」,又用了「定然」,這是不是有矛盾? 師:嗯,這不是矛盾的嗎?你說說看。 生@:(搖頭) 師:哦,她自己說不了,哪位同學能解決? (學生紛紛舉手) 好,請你說。 生⑥:「我想」是表示他是想像出來的,然後再肯定他們在天街閒遊。 師:對,整個都是想像的,但是在想像當中要用肯定的語氣,表現追求理想境界的堅定信念。 還有沒有問題?喲,還有好多同學舉手。好,這位同學說。 生⑩:第2節的「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為什麼要說「陳列」的物品? 師:嗯,你說說。 生⑩:我認為陳列的物品是放了很長時間,是從從前一直藏到現在的;而且為下文「世上沒有的珍奇」作好鋪墊,所以要用「陳列」。 師:噢——,「世上沒有的珍奇」沒有人買,買不起呀!(笑)想像得好。陳列,不是陳舊的意思,而是整齊排列的意思,(以上用了36分鐘)我再提個問題: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大家都知道吧?(生玢紛答: 「知道。」)王母娘娘讓他們隔河相望,每年見幾次面啦?(生紛紛答:「一次。」)哎,喜鵲幫助搭橋,一年只能見一次面。但是這裡寫的是「自由來往」,我想把這一段改一改。(師有表情地)「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無限寬廣。那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只能夠隔河相望。」我覺得這樣改了,更符合傳說。 生:(搖頭,或說:「不好。」) 師:你們贊不贊成這樣改?(生紛紛舉手)請這位同學說。 生⑥:我認為這樣改不好。因為這就破壞了全詩表達的美好意境,就不符合作者美好的想像,美好的嚮往。 師:什麼嚮往呢? 生⑩: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師:嗯,作者想像到天上的生活比人間的美滿,很自由。很好,我同意你的意見。解決了我的問題。哦,還有同學舉手,請說。 生⑩: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當時中國人民正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者在這首詩中,寫出了對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嚮往,他相信中國人民能憑自己的力量達到理想的境界,得到幸福的生活。 師:嗯,當時人民是不幸福的,追求的幸福生活在天上,他希望中國人民就應該有這樣的幸福生活。在天上就要移到人間來,你看,我們現在就達到了。同學們理解得很好。(以上用了40分鐘) 我發現同學們水平很高,你看,這首詩構思的特點,這首詩的主題,這首詩的遣詞造句、語氣語調,都涉及到了,而且理解得很深。可能還有很多問題,請同學自己去鑽研,自己能提出問題,自己能解決問題。 【評:以上是教學的第二個環節:品味語言,領悟語感。教師指導學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抓住詩中典型的語言因素,共同揣摩品味語言的意蘊、情感和韻味。通過一定語境中典型語言的例析,傳授品味語言的門徑,讓學生獲得獨立品味語言的能力。】 下面,我們還要進一步朗讀它。 我們說了,這首詩用了柔和的語調和舒緩的節奏。現在請同學們拿起筆,看著書,我和同學們一起讀。讀的時候用筆划出停頓記號。跟我一起讀。 【評:巧用比較,感受文旨】 [師生齊讀,師讀得流暢而有激情,生讀的聲音較小,在專心地劃停頓記號] 師:現在,我請一個同學讀。 生:[朗讀] 師:好,讀得較好。還可以提高,你看這個地方, [范讀第4節]「走——」(師伴著「走」的讀音打了個抑揚的手勢,讓學生能感覺到「走」的情態)好,各人再讀一遍,大聲讀。 【評:指導朗讀,具體到位】 生:(各自大聲地讀第4節,一學生在其它同學讀完後,仍在忘情地有表情地朗讀) 師:(師生均笑)你讀得太好了!大家都在聽你讀呢。好,請你再從頭讀一遍。生:(有表情地朗讀。體現了柔和的語調和舒緩的節奏] [全場發出讚許的笑聲,並熱烈鼓掌,師生均露出欣喜之色] 【評:以上是教學的第三個環節:實踐語言,習得語感。在這個環節中,教師主要設計了現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聲情並茂的朗讀中將無聲的文字化為有情有味有韻的語言,將逐步形成的語感融合到語言運用中去,從而習得語感。】 師:好!下面請同學們背誦,給同學們1分鐘。 生:[各自放聲讀、背] 師:誰會背了?請你背一下,背的時候也要有感情啦。 生:[較熟練地背誦,師時而糾正他的語調,背到「提著燈籠在走」時,師舉起手,如打拍子似的提示,讓學生背出語調,讀出意境來] 師:好!(生齊鼓掌,師糾正「定然是」的語調)現在一起來背:「天上的街市——」預備起。 生:[齊背誦] 【評: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師:好,課就上到這裡,下課! 【評:以上是教學的第四個環節:積累語言,積澱語感。教師要求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當堂背誦全詩。】(程正安記錄)《天上的街市》教學點評 這是一堂「變講堂為學堂,變研究語言為學習語言」的經典課例,充分體現了洪鎮濤先生教學思想的精髓,即抓住指導學生學習語言這一根本,運用語感教學法,讓學生在「感受——領悟——積累——運用」的過程中,通過朗讀、揣摩、比較、背誦等多種途徑學習語言,培養語感,提高語文素養。 1.這堂課,洪先生共設計了四個教學環節:感受語言,觸發語感——品味語言,領悟語感——實踐語言,習得語感——積累語言,積澱語感。四個環節,各有任務,起承轉合,銜接自如。每個環節既是上一環節的深化,又是下一環節的基礎,體現了語感教學的課堂結構特點。 洪先生在板書課題後,便聲情並茂地朗誦全詩,要求學生邊聽邊想像詩歌描寫的畫面,並能用散文語言描述畫面;接下來,結合對詩歌內容的描述,引導學生理清了全詩的思路:「街燈一明星一(天上的)街燈一(天上的)街市一牛郎織女,天街閒遊」;然後和學生一起討論了這首詩的朗讀的語調和節奏,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通過這幾步教學,學生整體感受了這首詩的語情、語脈、語調,了解了詩歌的整體思路和基本感情,完成了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感受語言,觸發語感」。在此基礎上,洪先生指導學生運用揣摩、品味和比較的方式深入學習詩歌的語言。首先,洪先生以身示範,針對詩歌的第一節提出了兩個語感品味點:①「天上的明星現了」。「現」改為「亮」行不行?②一、二句與三、四句能否調換一下順序?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及時總結了品味語言的角度和方法,並要求學生仿照老師提出問題的角度和方法,自己從詩中尋找感受最深的語言因素加以揣摩品味。這是語感教學的第二個環節「品味語言,領悟語感」。這是本堂課的重要環節,所以佔用了課堂的主要時間。課堂上,學生提問十分豐富,課堂討論非常熱烈,學生學習語言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了。在學生髮言告一段落後,洪先生及時抓住學生的興奮點,將原詩第三節改為:「你看,那茫茫的天河,定然是無限寬廣。那傳說中的牛郎織女,只能夠隔河相望。」引導學生將改過的詩句與原詩進行比較,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對詩人情感的體會和對詩歌主旨的探討。第三個環節是「實踐語言,習得語感」,在這一環節中,洪先生以指導朗讀為主要目標,現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第四個環節是「積累語言,積澱語感」,主要要求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當堂背誦全詩。整堂課,教學目的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過程流暢,教學效果顯著。 2.教學民主是洪先生一貫的教學風格,他從來主張「教師的責任就是教學生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變講堂為學堂」』,這一堂課也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課堂上,洪先生既沒有「滿堂灌」,也沒有「滿堂問」,而是以教學生品讀課文、品味語言為教學的重點,將主要的教學時間用在指導學生品味語言的教學環節上,體現了「教學生學語言」的教學宗旨。不論是設問釋疑,還是尋找典型的語言因素進行品味揣摩,洪先生都注意激發學生自己動腦、動口、動手的興趣,鼓勵學生自己品味,合作探究。洪先生也講,但講得少,講得精,講得巧,常於無疑處激思,於無「味」處品「味」,於無路處指津,使學生豁然開朗,從而習得學習語言的方法。 3.注重朗讀訓練,是這堂課的又一突出特點。 洪先生說:」讀是語文課的第一教學法,抓住了『讀』就抓住了語言教學的要領」。這句話道出了朗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洪先生的課堂上自始至終書聲琅琅。首先,洪先生以自己聲情並茂的朗讀感染學生,接著,結合品味詩歌語言對學生進行具體到位的朗讀指導,從語調的高低,節奏的緩急等角度,讓學生掌握朗讀的技巧。最後,引導學生背誦課文,在一片琅琅的背誦聲中結束全課的教學。在這裡,朗讀不僅僅是活躍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學習熱情的一種方法,也不僅僅是課堂教學的穿插與點綴,重要的是,它讓學生在目視其文、口發其聲和耳聞其音的過程中,習得語感。 這也是一堂充分體現《課標》精神的好課例。 1.《課標》指出:語言教學的目的是「培植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文積累,培養語感……」,「要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設計」教學目的和教學的過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這堂課,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和精神。教學中,洪先生注重「三維」整合,在傳授知識(如聯想,想像等知識),培養能力(朗讀能力,想像能力,描述能力,品味語言的能力)的過程中點津指路,授以方法,並以巧妙的設問引導學生探尋文本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水到渠成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如「潤物細無聲」的綿綿細雨,滋潤學生的心田,收到了「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效果。 2.《課標》還指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生是對話的主體」。洪先生注重引導學生在品讀詩歌的過程中,主動地與文本對話(探討詩歌的思路和品味詩歌的語言)、與作者對話(體會詩人的情感和寫作意圖)、與教材的編者對話(理解「預習提示」的重點與難點)、與教師對話(回應教師的點撥,運用教師傳授的方法)、與同學對話(討論與切磋),讓學生在多邊對話中自主解決問題,自主學習語言。 總之,這堂課以其先進的教學思想、流暢的教學流程、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顯著的教學效果成為語文教學的經典課例,展示了洪鎮濤先生的大師風采,為全國的語文教師提供了學習的範例。(黃珞珈湖北省特級教師)
推薦閱讀:

注重學生語感方面的培養
禪語感悟人生的句子 

TAG:教學 | 語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