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都是經歷叛亂,漢朝和唐朝為何是兩種結局?

在我國,漢朝和唐朝都是大一統王朝。這兩個朝代有很多相似性,也有所不同。兩個朝代都是強盛一時,都給以後的朝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兩個朝代還有一個相同點,就是都經歷過內部叛亂。漢朝時有「七王之亂」,唐朝時有「安史之亂」。為何同樣都是經歷過叛亂,漢朝和唐朝卻有兩種不同的結局呢?

七王之亂,漢朝一次主動的大手術;

漢高祖即位之後,分封了幾個異姓王,後來陸續分封了幾個宗室王,諸侯王擁有很大的權利,對中央政權產生了巨大的威脅。漢文帝時,大學者賈誼就提出了諸侯王割據的危害,到了漢景帝時,大臣晁錯提出了「削藩」。於是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保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安史之亂,唐朝被動的養癰為患;

談到安史之亂都會把問題歸結到唐玄宗身上,基本上說的都是唐玄宗晚年昏聵,任用奸佞小人,錯用了楊國忠和安祿山,導致了唐王朝的輝煌盛世就此結束,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安史之亂的形成並不能只歸咎於唐玄宗,導致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均田制的破壞。盛唐的到來,土地兼并嚴重,以均田製為主體的府兵制被破壞,天寶年間府兵制名存實亡,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這種制度既給大唐帶來興盛,也帶來了危機。那就是節度使問題,大權在握的節度使久而久之形成了割據。

唐朝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初九(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發動屬下唐兵以及同羅、奚、契丹、室韋共15萬人,號稱20萬,以「憂國之危「、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由於發起反唐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那麼「七王之亂」和「安史之亂」造成的結果又是怎麼樣的呢?兩者又有何差異呢?

七王之亂後,漢武帝又行使推恩令,逐步虛弱了地方諸侯勢力,而且中央權力也是達到鼎盛,軍隊戰力強,兵權在手。安史之亂後唐朝當時國力大損已經進入衰退期了,中央出現宦官把握軍事、政治,甚至連皇帝生死也把握在他們手上,此時均田制已經逐步瓦解,土地兼并現象日趨嚴重,租庸調製也無法實行。藩鎮割據的形勢已經形成。君主用宦官打藩鎮、藩鎮打藩鎮,結果二者越來愈強大、而皇權卻日益削弱。唐德宗還力圖平藩,但是引起朱滔、李希烈、朱泚叛亂。發生奉天之難。戰爭持續了5年,最後雖然朱泚和李希烈等敗死,但是唐朝卻與其餘藩鎮妥協,條件是取消王號,朝廷承認他們在當地的統治權。從此割據局面進一步深化。

漢朝是分封制,戰後漢景帝還是能力掌控住局面,中央實力強勁,七國之亂後進行的是削藩。而唐朝的是節度使,盛唐遭安史之亂重創,國力轉衰,對各個節度使的控制力大大削弱,採取的是綏靖政策,以致最終分崩解離。

簡而言之,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藩鎮割據愈發嚴峻,中央政府無力控制,而七國之亂後,漢朝中央集權,諸侯國失去了與中央叫板的能力。兩者在行為上,一個是主動一個是被動,所以得到的結果也迥然不同。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歡迎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

推薦閱讀:

《跑男》大結局,鹿晗求婚:要不以後娶你?
岳飛抗金的結局: 十二道金牌毀盡岳家軍十年心血
「漢初三大名將」悲慘結局
聽曲文中暗示賈寶玉結局?《紅樓夢》果然處處是梗!
五十度灰1的結局是什麼?

TAG:經歷 | 漢朝 | 結局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