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13億人口有4000多萬水份
06-16
中國13億人口有4000多萬水份文章提交者:人本物末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http://www.kdnet.nethttp://club.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1&star=1&replyid=1335832&id=1335832&skin=0&page=1您所在位置:光明網 - 光明觀察 - 學術觀點中國13億人口有4000多萬水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漏報嚴重嗎? 作者:易富賢 familyyi@yahoo.com 光明觀察刊發時間: 2006-10-29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592中國人口到底有多少?很多人認為,由於農村大量超生隱瞞,中國實際人口早就超過15億,甚至達到16億了。其實筆者在《要是當年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會怎麼樣?》一文已經分析,即使1980年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最誇張估計,到2005年中國人口也不可能達到15億[1]。 統計數據最權威的要算國家統計局了,2006年9月國家統計局剛剛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05年底中國總人口已達到13.07億人,比2000年底時增加了4050萬人。這是經過2005年底進行的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工作後,匯總出的最新數據。但是,在2006年8月底出席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總結表彰暨技術業務總結研討會時,國家統計局局長指出:「目前人口調查中最突出的問題是全國人口數大於各地匯總數。多年來這個問題不僅沒有解決,而且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2003年時統計局經過自己調查測算的全國總人口數為12.92億人,而各地匯總數只有12.60億人,兩者差距3200多萬人;2004年這一差距竟然進一步擴大到4600多萬人[2]。就是說2005年底的13.07億人口有超過4600萬的水分,實際各地匯總人口只有12.6億。與筆者在《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的推測完全一致[3]。 4000多萬中國人哪兒去了?國家統計局認為主要是流動人口問題,各地都從本地的角度考慮,不希望人口數高於戶籍人口和規劃指標,以致影響人均指標和政績。但是國家統計局2005年的調查發現2005年底流動人口數只有1.47億人,這1.47億人口能夠誤差4600萬? 其實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水分開始於2000年之前。2000年人口普查顯示總人口只有12.426億。這個數據比1999年國家統計局公告的1999年年底總人口少1648萬,比1998年年底少549萬。於是按照人口普查辦公告的1.81%漏報率(卻不考慮重報)進行校正,將這個數據修正為12.658億。就是說2000年人口水分就已經有2322萬。 對於1990年代以來的超低生育率,人口學界也認為是2000年人口普查漏報。將生育率修正成1.8,成為「堅持計劃生育不動搖」的依據。 2000年人口普查的1.81%漏報率到底準確不準確呢?漏報是否嚴重?我們比較一下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4]、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6]。其中第三、四次人口普查由於當時流動人口不多,被人口學界公認是很準確的。2000年、1990年、1982年人口普查歷年出生人口數(萬)----------------------------------------------年份--2000--1990--1982--年份--2000—1990--19821990--2621--2322--0000--1967--2174--2282--22751989--2514--2333--0000--1966--2483--2519--25691988--2458--2418--0000--1965--2480--2452--24421987--2528--2429--0000--1964--2414--2529--25131986--2319--2141--0000--1963--2787--2703--27381985--2043--1998--0000--1962--2092--1593--15621984--2031--1906--0000--1961--1141--1150--10691983--2007--2020--0000--1960--1468--1444--14311982--2310--2202--2081--1959--1306--1438--14281981--1912--1809--1738--1958--1714--1906--19461980--1839--1922--1827--1957--1900--1835--18881979--1892--1931--1963--1956--1736--1764--17931978--1883--1886--1862--1955--1861--1938--19661977--1793--1937--1942--1954--1851--1833--18601976--2049--2046--2043--1953--1675--1723--17491975--2114--2164--2178--1952--1724--1689--17351974--2287--2349--2403--1951--1441--1453--14631973--2363--2454--2507--1950--1471--1534--15271972--2480--2450--2522--1949--1391--1301--13151971--2516--2599--2732--1948--1208--1239--12561970--2801--2604--2649--1947--1174--1195--12401969--2502--2716--2824--1946--1086--1101—11281968--2772--2455--2454—1945--1005--1047—1058---------------------------------------------- 近年每年兒童死亡40-50萬人,自殺29萬人左右,事故死亡13萬左右。根據1990年全國生命表(兩性合計),每1000個出生嬰兒大約有5.4%的人在25歲之前死亡,12.1%的人在55歲之前死亡[7]。平均每年死亡0.22%。 從上表可見,1945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2000年時候的10-55歲),2000年人口普查為91618萬人,1990年普查為90759萬人,2000年普查反而比1990年的人口普查多出859萬(照道理說,2000年普查應該減少1997萬才是,因為這10年共有2.2%左右的死亡人口),說明重報多於漏報2000多萬。 1945年到1982年人口(2000年時候的18-55歲),2000年人口普查為73097萬,1990年普查為73192萬,1982年普查為73677萬, 2000年人口普查只比1990年普查少94萬,比1982年普查少580萬。依照每年死亡0.22%的比例,1982年的73677萬人口(0-37歲)到2000年的時候會減少到70750萬;1990年的73192萬人口(8-45歲)到2000年的時候會減少到71582萬。但是2000年的時候1945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卻還有73097萬,說明重報多於漏報,18-55歲人群凈重報2000萬左右。 人們擔心流動人口導致漏報增加,但其實流動人口越多就越容易重報。比如城市晚上大街上空曠曠的,人都靜止在家裡,挨家挨戶計算人口,能夠比較得到準確的數字(就像1982年、1990年的人口普查);白天人都離開家,這個時候計算人口,一個人在蔡鍔路被數了,到中山路又被數一次,到黃興路可能還被數一次,當然另外一些人可能沒有數到,但是被重數到的概率畢竟比沒有被數到的概率大。同樣的人口,只要動起來,就會給人城市人滿為患的感覺。中國流動人口主要是18到40歲的青壯年,那麼我們看看2000年18到40歲人口(1960年到1982年出生人口),這個年齡段2000年人口普查為50555萬,1990年普查為50196萬(到2000年應該減少2.2%),1982年普查為50324萬(到2000年應該減少3.96%),2000年人口普查反而比1990年普查多359萬(邏輯上應該少1104萬),比1982年普查少231萬(邏輯上應該少1993萬),說明2000年普查重報明顯多於漏報(凈重報1000多萬)。 有人說低年齡組存在嚴重漏報。我們再看看低年齡組的漏報情況。1990年普查顯示0-9歲人口(1981年到1990年出生)共有21578萬,2000年普查顯示這個年齡組人口為22743萬,比1990年普查多出1165萬,每年多出來116萬,似乎1990年0-9歲人口漏報5.4%。但是2000年後歷次年度1‰人口抽樣調查卻支持1990年普查結果,提示2000年對於1981年到1990年出生人口有重報。2003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4年到1988年人口為10664萬,比2000年普查的11379萬少716萬,每年少143萬;2002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3年到1987年人口為10252萬,比2000年普查的10928萬少676萬,每年少135萬;2001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1982年到1991年人口為22339萬,比2000年普查的22839萬少499萬,每年少50萬。結合三次1‰人口抽樣調查和兩次人口普查,發現1990年普查的低年齡組凈漏報也不嚴重。 再拿1982年0-9歲年齡組(1973-1982年出生)為例,1982年普查顯示該年齡組為20544萬;1990年普查顯示為20700萬,比1982年只多出156萬,每年多15.6萬;2000年普查顯示這個年齡組為20444萬,比1982年普查少100萬,每年少10萬。就是說1982年普查的低年齡組也是準確的。 有人根據小學在校人數來推測生育率,說1990年以來的出生人口有漏報,將生育率修正成1.8。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毛入學率的分母。 小學毛入學率=小學在校學生總數÷小學校內外學齡人口×100%。 由於有留級等現象,毛入學率往往大於100%(發達國家也在103-110之間)。我國小學毛入學率:依照《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或《中國教育統計年鑒》資料,我們小學毛入學率在104-110%之間[8];但是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我們小學毛入學率在120%左右[9];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認為中國小學毛入學率在115-120%[10]。廣少奎等國內學者也認為2001年中國小學毛入學率是123% [11]。地區越發達,小學毛入學率就越接近100%,但是北京市朝陽區2000年都還是123.6% [12],那麼全國小學毛入學率在120%是可信的。 地方政府(比如北京朝陽區)的局部抽樣可以掌握準確的毛入學率,但是國家教育部只可能掌握毛入學率的分子(小學在校學生總數),不可能掌握分母(小學校內外學齡人口),教育部的分母來自計生委和國家統計局(經過「修正」了的)。因此要是依照小學在校人數來推測出生人口的話,必然導致15-20%的虛高。等於是教育部從計生委借來分母,而人口學家又從教育部借來分子來推測分母,等於將計生委的分母拿回去了,其結果當然與計生委和統計局的一致。 有些學者用小學招生人數來推斷中國的生育率,認為第五次人口普查有漏報。我國小學入學年齡是滿6歲,由於入學時間是9月,意味著最小的是6歲,最大的接近7歲,大多數人已經超過6.5歲。《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鑒》和《中國教育統計年鑒》顯示,中國1990年以來小學平均新生年齡為6.9-7.0歲。因此小學新生相當於7年前的出生人口。我們比較一下小學招生人數與人口普查出生人口的差別。小學招生人數與第5次人口普查的比較(萬人)----------------------------招生--招生--出生--普查--招生/時間--人數--時間--人數--普查1987--2095--1980--1839--1.141988--2123--1981--1912--1.111989--2152--1982--2310--0.931990--2064--1983--2007--1.031991--2073--1984--2031--1.021992--2183--1985--2043--1.071993--2354--1986--2319--1.011994--2537--1987--2528--1.001995--2532--1988--2458--1.031996--2525--1989--2514--1.001997--2462--1990--2621--0.941998--2201--1991--2008--1.101999--2030--1992--1875--1.082000--1947--1993--1791--1.092001--1944--1994--1647--1.182002--1953--1995--1693--1.152003--1829--1996--1522--1.202004--1747--1997--1445--1.212005--1672--1998--1401--1.19---------------------------- 1990年普查顯示1990年出生只有2322萬,2000年顯示有2621萬,如果說是1990年漏報的話,那麼為什麼單獨那一年數字突然變化那麼大,而1989、1988年卻沒有那麼大?因此1990年的出生暫不考慮。從上表可見,199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出生人數比小學招生人數比少8-20%,尤其是1994年以來普查出生比招生少15%-21%。看來漏報嚴重。但是需要考慮另外一些因素:1、一年級也存在重讀現象(雖然這個比例在降低)。2、我國小學凈入學率不斷升高,現在已經在99%以上,綴學率不斷下降。3、農民工孩子的流動性:1990年代雖然有農民工,但是當時他們的孩子大多是留守農村,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鬆和民工學校的建立,以及城市學校因為小學人數劇減而招生民工子女,使得農民工孩子在2000年之後大量進城。農民工的流動性也就導致他們孩子的流動性,在農村學校入學一次,幾個月後在城市A小學入學一次,再過幾個月又在城市B小學入學一次。4、隨著城市化的進程,進城年輕農民工的數量增加,幾年前進城的年輕民工結婚生子的孩子到了入學年齡,進城的民工孩子的絕對數也不斷增加。因此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994年以來的出生人口漏報並沒有想像的嚴重,有10%的漏報就不錯了。第五次人口普查顯示2000年生育率只有1.22,出生人口1379萬。那麼加上10%的漏報,生育率也只有1.3,遠沒有人口學界和統計局所認為的1.8。即便真的有20%的漏報,生育率也不到1.5。但是田雪原他們將生育率「修正」成1.8,那麼出生人口就是2035萬,與普查數據相差656萬。將1378萬加上656萬才得出1.8的生育率,差距48%而不是1.8%,這種修正方法膽子太大了點吧?筆者可能是天生膽小,看到他們如此草菅人命,真的是嚇壞了。 就算2000年以來每年出生1283萬左右有10%的漏報,那麼也只有1411萬,比統計局修正的1711萬要少。 就是說,即便低年齡組有一些漏報,但總體來說,重報遠遠多於漏報,2000年人口普查的12.426億人口本身就有水分,就不應該修正成12.658億。 那麼我們再來看2000年之後的人口水分為什麼逐年上升。2001、2002、2003年1‰人口抽樣調查顯示0-4歲人口分別為6938、6581、6413萬,平均每年分別出生1388、1316、1283萬,這些數據是連續一致的,也與2000年人口普查是一致的,生育率只有1.3左右。但是人口學界認為是出生漏報,將生育率修成為1.8左右,經過修正後,2001、2002、2003年的0-4歲人口變成了9287、8896、8553萬,每年出生人口比客觀數據多出450萬左右。2000年到2005年又虛報出2270萬左右,加上2000年本身的2322萬,總水分就達到4600萬,這就是現在客觀數據與公布數據的差值! 筆者在《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一文採納統計局總人口(2005年底13.0756億)推測中國今後人口高峰在13.4億[3];但是既然2005年底只有12.6億人口(甚至可能不到12.6億),那麼要是不停止計劃生育的話,中國人口高峰估計連13億都難以達到。那麼意味著中國人口結構嚴重畸形,未來養老金和勞動力的短缺遠遠比目前的認識要嚴重。注釋:1.易富賢.要是當年中國不實行計劃生育會怎麼樣?光明觀察.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3512.何謙. 4000萬中國人哪兒去了? 新華網(來源:經濟觀察報)2006年09月2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6-09/23/content_5125222.htm3.易富賢.從統計數字看調整人口政策的急迫性.光明觀察. http://guancha.gmw.cn/show.aspx?id=1384.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年齡狀況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DC2C1FD92843293C482570FB000C0A72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年齡狀況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594E4C96DACCAA9D48256C3E0027C3E2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年齡狀況http://www.popinfo.gov.cn/popinfo/pop_docrkxx.nsf/v_tjzl/33E59224D93E255348256C3E00279206 7.穆光宗.構築以人為本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戰略.學習時報.2004年10月18日第四版.8.邱國華.義務教育完成率:「普九」新階段的核心指標. http://202.121.15.145/document/zxcg/gj050401.htm9.世界銀行:各國小學入學率(2002年)http://www.stats.gov.cn/tjsj/qtsj/gjsj/2002/t20040130_402193501.htm10.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ev.php-URL_ID=36027&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 http://portal.unesco.org/education/en/ev.php-URL_ID=43366&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11.廣少奎.試論農村教育的問題及其對策.教育理論與實踐.2003年11期. http://218.17.222.243/was40/detail?record=78&channelid=2741912.北京市朝陽區統計報告第14期.2001年6月7日. http://www.chystats.gov.cn/item/--/86.html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傅勇:人口紅利消失不一定是壞事
※中國政府有可能出台用物質(稅收,奶粉錢etc.)激勵鼓勵生育二胎的措施嗎?
※從人口結構看中印龜兔賽跑(轉)
※為什麼市區常駐人口僅比天津多 600 萬的北京,看似已擁堵不堪、有更多人口?
※美國是如何讓總和生育率保持在世代更替水平的?對中國有何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