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有效治療胃痛

胃痛是指上腹胃脘部近心窩處,經常發生以疼痛為主症的消化道疾病。古代文獻稱之為「心痛」、「心下痛」。患者多表現為反覆性上腹部疼痛,胃脘部痞悶或脹滿,食慾差,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胃酸過多。此病常見於西醫學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下垂、胃扭轉、胃痙攣、胃神經官能症中。飲食不慎、情志不暢、勞累或受涼等因素均可誘發或加重本病。中醫認為胃氣失和、胃絡不通、胃失濡養是胃痛發病的基本病機。

基礎施灸穴位為:大腸俞、天樞、支溝、上巨虛

可根據具體的分型增加配穴:

1、食積傷胃

癥狀:胃脘疼痛脹滿,飯後加重,打嗝有酸腐氣味,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出後疼痛減輕。

增加穴:胃俞、合谷

穴點陣圖:

2、寒邪犯胃

癥狀:胃痛突然發作,畏寒喜暖,得熱後胃痛減輕

增加穴:神闕、合谷

穴點陣圖:

3、肝胃氣滯

癥狀:胃脘脹滿疼痛,連及兩脅,情緒不佳時疼痛會加重,患者喜歡嘆氣並伴有噯氣返酸。

增加穴:肝俞、太沖

穴點陣圖:

4、脾胃虛寒

癥狀:胃痛隱隱,喜暖喜按,食後胃脹,伴有食慾下降、腹瀉,四肢酸軟,畏寒喜暖等。

增加穴:關元、脾俞

穴點陣圖:

5、瘀血停滯

癥狀:胃脘刺痛,疼痛部位固定,頑固難愈,按後疼痛加重。

增加穴:血海、內關

穴點陣圖:

時時艾——艾護健康時時在


推薦閱讀:

無煙艾條能用來烤羊肉串嗎?
癃閉的艾灸療法
蘄艾,艾中珍品
網上購買艾條怎麼分好壞 ?身體有些虛應該艾灸什麼穴位?
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面癱,可以這樣艾灸

TAG:治療 | 艾灸 | 有效 | 胃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