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沙丘政變:秦帝國的隱私

4785次點擊6個清風中的刀光於 2013-12-3 14:07:25 發布在凱迪社區>史海鉤沉一秦始皇三十七年,五十歲的嬴政第五次出巡,返回途中,病情急劇惡化,當時立扶蘇的遺詔已經加封,就在將要送出去的時候,在沙丘暴崩,於是,歷史的進程突然曖昧起來。趙高扣住使者,截下自己筆錄的遺詔,叫來隨行的秦始皇幼子胡亥,試探:同為皇子,扶蘇登基,你卻連封地都沒有,懸殊啊。胡亥不為所動:父皇的旨意理所當然,我無話可說。趙高挑明意圖:還有餘地,現在皇位的歸屬你、我、李斯說了算。胡亥態度稍微緩和:就算我登基,以後局面很難控制。趙高趁熱打鐵:你這樣的情況,以前就有先例,商湯、周武、衛國國君都是違反人倫,都沒有留下惡名。胡亥同意:那麼葬禮之後再去找李斯。趙高表態:現在就去。趙高對隨行的李斯開門見山:現在你我一起立胡亥為太子。李斯勃然大怒:這是亡國之言。趙高單刀直入:你有哪一點比得過蒙恬?李斯實話實說:沒有。趙高一針見血: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斯心動嘴不動:無論如何我要問心無愧。趙高步步緊逼:事在人為。李斯鬆口:皇帝對我恩重,我不能對不起他。趙高趁虛而入:你就能對不起胡亥嗎?李斯猶豫:廢長立幼,難以操作,風險太大。趙高亮出底牌:同意,你榮華富貴;不同意,你不得好死。李斯同意:人在亂世,身不由己。於是,三人密謀,秘不發喪,另立遺詔,以胡亥為太子,賜死扶蘇,是為沙丘政變。胡亥、趙高、李斯都死於非命,沙丘政變雖然存在,但是,詳細內幕有誰知道?顯然,這又是司馬遷的妙筆生花。中國人普遍具有道德色彩濃重的忠奸二元論歷史觀,賢明如司馬遷也難以免俗,於是,趙高成為罪魁禍首,面目可憎。事實上,在當時的情況下,胡亥和李斯本來就很容易和趙高達成一致。秦始皇遲遲不立太子,卻在第五次出巡時以胡亥隨行,這是非常明顯的政治信號,作為秦始皇最寵愛的皇子,胡亥甚至曾經離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遙。所以,胡亥是扶蘇不言而喻的政治敵人,扶蘇登基,胡亥危矣。李斯是楚國上蔡人,出身郡府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大約在庄襄王三年來到秦國,為呂不韋舍人,經呂不韋推薦而為郎官,歷經長史、廷尉,終於成為左丞相,位極人臣,而且,子女與秦國皇子公主通婚,家門貴盛。李斯不但不是扶蘇黨羽,還與扶蘇、扶蘇黨羽核心蒙恬政見不合,李斯主張思想控制,焚書就是李斯的主意,扶蘇主張寬容,曾經對坑儒表示異議。李斯主張防禦匈奴,蒙恬則是北擊匈奴的統帥。所以,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權力法則對於李斯而言不但是必然之勢,而且殺機重重;一方面,政見不合因為位高權重而更容易引起扶蘇的猜忌,另一方面,作為外來的楚國人,從來到秦國到沙丘政變,李斯在秦國總共只有三十七年時間,根基淺薄,根本難以與三世仕秦的蒙恬家族相提並論,如果雙方發生衝突,李斯苦心經營的權勢很可能在短時間裡就會灰飛煙滅。趙高和李斯其實是差不多的道理,趙高曾經犯罪,被定為死刑,得秦始皇赦免才死裡逃生,而負責審理案件的正是蒙恬之弟蒙毅,所以,趙高發動政變也不見得完全就是因為利欲熏心。沙丘政變之後最大的難題是賜死扶蘇,扶蘇的死生關係三人的存亡。當時扶蘇在上郡,手握三十萬精銳軍隊,稍有差池,後果不堪設想。於是,當時的胡亥、趙高、李斯走了一步險棋。使者出發前往扶蘇軍營,三人則挾持著秦始皇的屍體北上恆山、太原、雁門、雲中、九原諸郡,歷經扶蘇的防區,對扶蘇形成威懾,扶蘇根本沒有想到至高無上的秦始皇已經成為一具發臭的屍體,果然不敢懷疑遺詔的真假,終於自殺,沙丘政變也就正式落下帷幕。二返回咸陽,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從胡亥到秦二世,見不得人的陰謀和突如其來的權力共同催生出強烈的不安全感,隨之而來的是以維護秦帝國穩定為借口的血腥政治清洗,於是,蒙恬、蒙毅等扶蘇的黨羽,胡亥的兄弟姐妹一個接一個地成為犧牲品,恐怖的氣息如同濃重的陰霾逐漸擴散到整個秦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權力嗜血的本性在殺戮的刺激下越來越瘋狂,沒有異己就製造異己,指鹿為馬的拙劣把戲再一次讓趙高背上了甩不掉的黑鍋,在想當然的觀念中,趙高似乎是一個無所不能的大忽悠。指鹿為馬的實質是用一個莫名其妙的標準區分哪些是同志,誰又是異己,當時趙高要剪除異己,秦二世更加需要,所以,在詭異的秦王宮大殿上,秦二世才是這場政治鬧劇真正意義上的總導演。有殺戮的地方往往就會有謊言,殺戮和謊言構成秦帝國最後的和諧盛世。為了獲得秦始皇的威嚴,秦二世繼續秦始皇的暴政,於是,陳勝起兵。消息傳來,秦二世召開座談會,諮詢意見,群情激奮,以為這是公然大逆不道,請求即刻發兵征剿。當時只有一個叫叔孫通的儒生揣摩到了最高領袖的意圖,力排眾議:現在全國形勢總體上是好的,人民群眾情緒基本上穩定,最多就是一小撮反動分子在煽動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而已。秦二世當眾肯定叔孫通同志是個好同志,追究不同意見者的法律責任,以此為契機在全國範圍內禁錮言論。可伶的秦二世只是不想讓自己面對已經難以挽回的形勢,從而能夠和搖搖欲墜的秦帝國一起苟延殘喘。三咸陽城外反秦浪潮此起彼伏,咸陽城內政治形勢風雲詭譎,於是,沙丘政變三人組毫無懸念地由默契而反目,然後是你死我活的內訌。秦始皇時代,李斯與胡亥之間並沒有多少淵源,而趙高則是胡亥的老師,二人之間產生矛盾是遲早的問題。所以,李斯在秦二世登基之初就積極向秦二世靠攏,甚至上書請求秦二世嚴刑督責,放縱恣肆,引起秦二世的極大肯定。與最高領袖的關係決定著二人勢力的消張,李斯不可能是趙高的對手,趙高幹脆把秦二世與群臣隔離開來,自己直接控制秦二世,李斯被孤立。李斯又露出忠良的面目,不惜自己打自己的耳光,上書請求改變國策,由暴政而為仁政,引來的卻是殺身之禍。臨終之際,李斯懷念起自己當年奮然離開的上蔡故鄉。深埋在內心深處的權力慾望被幾隻微不足道的老鼠激活,李斯從屌絲一步一步地做到左丞相,然後就急轉直下,家破人亡,而且成為後人標榜所謂道德的反面案例。平心而論,李斯雖然不是什麼高尚的政治家,但是,也不是什麼卑鄙小人,充其量只是一個被權力反噬的悲劇政治人物。反秦勢力節節勝利倒逼內訌走向白熱化,輪到秦二世了。在死亡面前,再顯赫的權力也沒有意義,最高領袖和平民百姓幾乎沒有任何區別,從一郡為王到萬戶侯再到黔首,秦二世徒勞地討價還價,為的只是想要活下去。趙高居然以誅殺無道的名義逼死秦二世,又以黔首的規格葬秦二世,堪稱秦帝國最後的黑色幽默。輪到趙高了,趙高怎麼都想不到會死在自己新立的子嬰手裡,因為秦帝國權力運作的真正法則本來就沒有道理可言。子嬰為秦王四十六日就投降劉邦,秦帝國滅亡。從沙丘政變到秦帝國滅亡歷時四年,胡亥、趙高、李斯都不由自主地走向罪惡的深淵,終於在改朝換代的風雲變幻中成為歷史的遺迹。但是,百代都行秦政治,所以,沙丘政變的隱私並沒有隨著秦帝國的遠去而消失,反而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的歷史場合隱約重現。附:來源: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2702760&boardid=1&read=1帝國丞相李斯也是死於「躲貓貓」2009-03-02齊衛國針對「躲貓貓」事件,新華社發表時評,稱「牢頭獄霸」早已存在卻乏人問津,需要制度變革。(《南方都市報》3月1日)這認識雖比就事論事強,卻也沒有高出普通網友的水平。改進良好制度固然重要,但是制度背後保護個人權利的價值取向則更為根本。「躲貓貓」事件反映的正是這種價值缺失的問題。也正是因為這種價值的缺失,2000多年前大秦帝國的法紀嚴明的監獄也充斥著「牢頭獄霸」,以至於帝國的丞相李斯也是死於「躲貓貓」。有史學研究者認為,李斯是我國歷史上被屈打成招的第一人。毋庸置疑,這大秦帝國的牢獄之中肯定也有若干遊戲。我們且看看這古代的監舍遊戲是怎麼玩的。當時趙高為了陷害李斯,就搜羅「黑材料」誣陷李斯謀反。秦二世胡亥遂將李斯下獄,但並沒立即殺掉。趙高料定胡亥會派心腹當面審問李斯,以確認李斯是否真的有謀反之罪。遂指示「牢頭獄霸」們和李斯玩了一個古代版的「躲貓貓」遊戲。所不同的是,李斯版的「躲貓貓」不是摸人,而是猜人。現在看來,這個遊戲有點類似於巴甫洛夫的狗流哈喇子的「條件反射實驗」。某日,胡亥派使者來當面詢問李斯有沒有謀反。李斯以為胡亥沒忘舊情,自己這回有救了,畢竟是自己輔佐始皇帝締造了不朽的秦帝國。李斯那真是心花怒放,欣欣然回答:沒有!李斯哪裡知道這使者是趙高命人假扮的。於是,這可憐的前廷尉(掌管司法)被「牢頭獄霸」們好一頓毒打。第二天如此,第三天依然如此……。若干天之後,胡亥派出的使者果真來了。可惜,奄奄一息的李斯哪還敢稱自己是無辜的,言必稱是。使者給胡亥回話:李斯親口招認所有謀反事實。隨後李斯被腰斬於市,族人被滅。李斯作為大秦帝國的締造者之一,又做廷尉那麼多年,自己設計、改進了帝國的牢獄制度。但這根本沒有「人」味的「惡魔」一樣的制度,最後還是吞噬了它的締造者。令人哀嘆的是,2000多年以來的牢獄制度似乎未有根本進步。當真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推薦閱讀:

這一處透露女人不為人知的隱私|女人情感|女人愛情
美滿的婚姻也應該保留隱私
婚後多少隱私不可以坦白?【轉】
我忍不住總想偷看老公的隱私
《婚姻真相》:夫妻之間該不該有「隱私」(圖)?

TAG:隱私 | 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