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成就太少?因為負面情緒太多!

文 | 海藍博士

摘自 | 《不完美才美2:情緒決定命運》

◆◆◆ ◆◆

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外在的困境,

而是無法化解的負面情緒。

從古至今,對人傷害最大、阻礙我們不能成就自己的原因是什麼?不是沒有夢想,沒有方法,沒有努力,沒有資源,而是在實現夢想的途中,揮不掉、理還亂的憤怒、恐懼、焦慮、擔心、內疚、悔恨、悲傷和無助等各種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並不可怕,怕的是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我在上壓力管理課時問大家:「在座的各位,誰有過悲傷的情緒請舉手!」所有人都舉了手。我又接著問:「誰有過生氣、憤怒、害怕、焦慮的情緒?」幾乎所有的人都舉了手。我又問:「什麼人會沒有任何負面情緒?」大家沉寂了一下,然後說:「死人。」「那麼有情緒說明了什麼?」我問。大家不約而同地笑著說:「證明我們還活著。」

是的,有情緒,不管消極的還是積極的,都是我們活著的標誌,是生活的必然組成部分;沒法躲,也躲不開。沒了情緒,就沒了性命。

也就是說,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外在的困境,而是無法化解的負面情緒。

負面情緒,每個人,每天都會有。它們有時會像住在我們內心世界的審判官,評判我們每個行為和想法;有時像一個沒完沒了24小時在線嘮叨的怨婦;有時像隨時都會被引爆的炸彈;有時像個血吸蟲,吸盡了我們所有的能量,讓我們連起床刷牙的力氣都沒有;有時像惡鬼,讓我們什麼都怕,彷彿驚弓之鳥。

最可怕的不是我們有什麼情緒,而是被它綁架、控制,使我們身不由己,就像掉入陷阱一樣。

人的負面情緒,主要是「悲傷過去」「恐懼未來」「憤怒現在」

人的負面情緒主要有三種:(1)憤怒、生氣;(2)恐懼、害怕、焦慮、擔憂;(3)難過、悲傷、痛苦。

悲傷的情緒與過去有關,憤怒的情緒和現在有關,恐懼的情緒跟將來有關。總的來講,回顧你心起波瀾的場景和事情,會發現我們的情緒大體是憤怒、恐懼和悲傷這三類。

生氣、憤怒是現在的事情,當我們感到被冒犯時會憤怒。比如遭遇搶劫或背叛,或者別人和你的觀念、想法不一樣,你就會憤怒。當然,碰到懸而未決、拖沓的事情時也會很憤怒。

過去做的一切,都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悲傷、悔恨和難過常常是對發生在過去的事情的反應;對曾經發生的事情久久不能放下,常常感到心情壓抑、陰沉、痛苦、悲傷。

很多人對於過去的事情,都有很多的遺憾、後悔、難過和悲傷。他們會反反覆復地想:「如果不那樣做、那樣說就好了。」 「早知道是這樣,我就不會……」「我為他/他們/他們家做了那麼多,他們對不起我。」「我對不起……」想得自己心力交瘁、痛苦難耐,使自己沉浸在悲傷、悔恨和痛苦之中。

其實,不管過去發生了什麼,你在那一刻所做的事情,都是那個時候你的資源、你的能力、你的理解、你的智慧、你的知識、你的情緒狀態等各方面因素作用下,所能做的最好選擇。

沒有一個人想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也很少有人想愧對他人,幾乎沒有什麼人想故意傷害他人。只是在那一刻,由於上述的各種原因,你做了在彼時彼刻能做出的最好決定——雖然回頭望去,不盡人意,甚至在今天看來非常糟糕。

我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做過的事,如果時光倒流,幾乎每一件事都有可以提高和改進的地方。其中有些事甚至都不願或不敢相信是自己做的——離我對自己的標準太遠了。但人生就是如此,總有些日子不堪回首,總有些事情讓我們無法面對自己和所愛的人。最糟糕的是,我們錯失了昨天,又因沉溺於對往事的悔恨中荒廢了今天,從而失去了明天。但所有的事在那時看來,一定是最好的安排。

所以,親愛的,不管你過去做了什麼,去了多麼不該去的地方,見了多麼不該見的人,愧對了多麼不該愧對的人,做了多少自己引以為恥、令自己生厭的事情,都不需要再浪費光陰怪罪自己。你可以:

(1)告訴自己,過去無論做過什麼,發生了什麼,都是那個時刻你所能做的最好選擇。親愛的,請放過自己。

(2)總結髮生的一切,如果時光倒流,我怎樣做才能夠是利人利己的。

(3)我從中學到了什麼,從今天起我應該怎樣做,才能讓自己不留遺憾;讓自己滿意;讓自己和他人都滿意。

(4)制定不同層級的目標。如果感到資源和力量有限,就從不留遺憾做起;如果覺得有資源、有力量,就多做令自己和他人都滿意的事。

不管對人,還是對己,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對彼此的生命有所貢獻。過度的悔恨和沉溺於過去,其實是一種深度的自私和自我放縱。因為沉溺比改變容易得多。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有四個神人,你永遠無法超越,他們就是——我當年,我一朋友,我一同學,別人家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不由自主地與別人比較,從而為自己帶來許多的煩惱和痛苦。

很多人喜歡拿自己的愛人和孩子與人比。老公不如別人的帥,不如別人的有能力、有錢、有才華;老婆不如別人的漂亮,不如別人的能幹、賢惠、會持家;孩子不如別人的聰明……自己心裡想想也就算了,還要直言不諱地告訴愛人、孩子,別人有多好。

我問經常這樣比較的人:你為什麼要告訴愛人,誰誰誰比他強呢?

得到的答案經常是:我是為了激勵他進步呀!

我說:「很好,那如果你老公對你說,隔壁的張太太年齡和你差不多,學歷也差不多,你看看人家,孩子自己帶,里里外外一把手,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漂漂亮亮、很有氣質,而且錢也掙得很多,和領導同事關係處得也很好。再看看你,我媽還幫著帶孩子呢,你卻連自己都弄不利索,領導同事關係處得也一般,家務活做得也不多。你是不是聽老公這麼一比較,就頓時有動力向張太太學習了呢?」

她停頓了一下說:「我有動力,我有動力扇他兩巴掌。」

其實,沒有人希望這樣被比較,可我們總是在比較,不但拿自己和別人比,還拿孩子和愛人與別人比。如果你以為你告訴孩子和愛人他們比別人差,他們就會有動力改變自己了,上面的例子就是結果。你引發的不是動力,是對抗。人在被批評和指責時,對抗是非常自然的反應。人只有在被接納、認可與肯定時,才會有動力去反思和改變自己。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可以使我們不至於被「扇巴掌」。那就是,每當你希望對方改變時,先停下來想一想,如果你處在同樣的情景中,別人怎樣說、怎樣做,會使你願意接受建議、改變行動?

如果你能這樣做,至少有幾個好處:

第一,你不會因為比較而激怒對方,結果事與願違;

第二,你也不會因為期待太高而失望、生氣;

第三,你也不用因為為「對方著想」,而費力不討好或感到委屈。

還有一些人喜歡拿自己和別人比。自己的房子不如別人的大,工資不如別人多,職位不如別人高,不如別人漂亮、有氣質、會說話……最終越比越鬱悶,越比越自卑。

然而,比較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我們需要在比較中確定自己的位置和安全感。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如何比較,不能任由本能的比較,讓我們常常深陷煩惱之中。要比就要這樣比:

(1)問自己,當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時,你感受到了什麼?

(2)為什麼會感到不舒服、難過?

(3)為什麼選擇和這個人比較,是不是在自己的生活中有什麼缺失的部分?

(4)什麼他可以做到,而你沒有做到,你需要做什麼才能使自己的生活靠近自己想要的樣子?

(5)發現自己的資源:好好盤點自己擁有的一切,用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來創建自己想要的生活。

(6)問問自己:今天跟昨天比,有什麼進步和成長?

(7)把時間、精力和資源用在切實的行動中,並不斷地修正和改變自己。

人只能用自己擁有的東西來建造屬於自己的生活,沒有人能夠在怨天尤人的攀比中成就夢想。

以上內容摘自海藍博士著《不完美,才美Ⅱ:情緒決定命運》。

一份通往新生活的請柬!

一部解決抑鬱、焦慮等情緒的靜觀心理學經典。

張羽、蘇岑、俞敏洪、徐小平等中外各界50餘位大家

作序推薦。

海藍博士

中國抗挫力訓練總設計師,

著名心理創傷治療與壓力管理專家,

「靜觀自我關懷」全球首位中國師資培訓師。

推薦閱讀:

經絡不通,情緒不對!中醫教你趕走「負面情緒「
禪修中正面與負面的經驗
改變生命七秘訣:1.發現負面的正面意義
總是陷入負面情緒無法自拔怎麼辦?
十種可能讓您瘋掉的負面心理!,第1頁

TAG:情緒 | 負面情緒 | 成就 | 負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