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跟隨劉樹林老師學孫式拳的體會》

若說孫式拳有明師,劉樹林老師無疑是一位。劉老師是孫存周先生的弟子,見過孫存周這樣的高人,放眼當今拳界,自然是黃山歸來不看岳。從劉樹林老師學拳,令人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現將學拳過程中的體會記錄下來,與同道共享。 練拳的首要目的不是要爭強好勝或者練出功夫,而是要改變人的體格和氣質。由一個焦慮、急躁、消極、悲觀、嫉妒、狂妄、虛弱的人變為一個心平氣和、從容不迫、積極進取、樂觀向上、謙虛豁達、身體健康的人,達到初步的中和。 因此,練拳之前需解決自身的問題,包括自己的身體、家庭、工作、朋友中存在的問題,使自己達到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養成一個好的生活習慣。身體有病的趕緊去醫院治病,家庭中有矛盾的得想辦法解決或緩解,工作不順的要反思和同事領導的關係、或考慮換個工作,個人問題沒解決的抓緊解決、生活習慣不好的盡量調整一下。總之,如果身體或心中老有塊疙瘩堵著,寢食不安,勢必影響整個人的情緒,這種情況下是難以進行拳術練習。而如果每日都是精神愉快、身體健康、心態平和,那其實練拳的一半目的已經達到了。這時候再談練拳不遲,尤其是孫式拳,一半是訓練一半是修鍊,要求極為嚴格,我個人的體會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是無法進行練習的。至於說良好的生活習慣,個人認為黃帝內經上所說「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十二字可作為參考。不健康的興趣愛好,如麻將、喝酒、抽煙、電子遊戲等等一定要節制。拳術一道在當今科技發達的社會作用亦不是很大,業務練習者不可舍本求末,因練習拳術而損害自身健康或家庭幸福。 劉樹林老師觀察人,是從形、意、息三個方面進行的。形是指人的形態,走路的姿勢,是否步履輕快,身手敏捷;意是指人的神態和說話,是否兩眼有神,談吐平和而又中氣充沛;息是指人的呼吸,是否呼吸勻長,綿綿不斷。這三方面好了,這人的氣質就很好。練拳和加強自身的修養是相輔相成的。 心態好了、身體也不錯了是否就能練拳了呢?對於孫式拳來說,還不一定行。這是因為孫式拳的要求極為嚴格,如果要領做不對,則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枉費多年時間卻所得甚微,功夫難以長進。劉老師認為現在許多練孫式拳的,都不得法,練的都是錯的,無異於緣木求魚。當然,本人認為正確的練法比較枯燥而艱辛,不利於孫式拳的推廣普及。對於一般愛好者或老年人來說,隨便練練,圖個樂趣,多結識些朋友,填補生活的空虛,順便健鍵身,也無不可。 但對於確實很喜歡孫式拳的青年或中年愛好者,還是應當儘可能走上正確的路子。練拳之前先要進行一定的體能訓練。劉老師推薦的體能訓練方法包括:下蹲、俯卧撐、仰卧起坐和跑步和跳繩,跳繩有助於提高身體的靈活性,提高反應速度,有助於技擊訓練。如果是十幾二十歲的小夥子,最好能在地上進行摸爬滾打的訓練,以全面鍛煉筋骨肌肉。通過一段時間訓練,使自己體能充沛、氣血通暢。如此,樁功才能蹲的下去、站得住。體能訓練即使在今後進行拳術訓練了,也應當堅持不懈。想當前孫公隨郭老學拳的時候,常常日行百里,體能訓練量之大是驚人的。體能練出來了,既有良好的心態、健康的身體,又有充沛的體能,相信很多人希望練拳的目的已經達到,是否還需要再花時間去練拳,可真要好好想想有無必要了。 如果還想練拳的話,那就是真正喜歡傳統武術了。那麼,現在可以開拳了吧。按劉老師的要求,還早著呢。因為現在練拳,孫式拳的要領依然無法做到,依然是事倍功半。練套路其實不是目的,練拳得有乾貨,所謂乾貨則是說得練真正的功夫,而不是花架子。劉老師推薦的入門功夫包括無極樁和馬步雲手,其次就是劈拳步和定步崩拳。主要是無極樁和馬步雲手,無極樁的目的是靜心、活氣血、訓練頭、頸、腰、跨、腿、腳等部位使其達到孫式拳的要求、進而達到心無所思、意無所動、渾渾噩噩、空空洞洞、一氣渾然的境地。馬步雲手目的是訓練整勁,使周身一體,要練到隨手一撥一般人就能出去的地步,這種訓練方法才是真正的練功夫,到了這一步就有了一定的功夫了,再開拳勢必事半功倍,單純太極拳套路練習,水分太大,難以出功夫。無極樁和馬步雲手練成了,方可進行劈拳步、定步崩拳和太極拳的訓練。而孫式三體式和形意拳,由於難度太大,不是一般人能練的,需功夫到了一定程度才能練習。否則,一練就錯,不僅浪費時間,也無益於健康。許多人過於強調三體式,劉老師則不以為然,齊公博不是站了三體式三年而成功的嗎?但人家是木匠,除站三體式外,終日在運動,幹活就是練功。孫公早年練得也是八極拳,馬步樁出的功夫。對終日做辦公室的現代人來說,則不宜盲目站三體式,站樁之前必需先進行足夠熱身,使氣血完全通暢,如此站樁方能有所成就。

體能訓練的目的在於使自己有一個好的體格,為進一步拳術練習打好基礎,不可過分強調也不可荒廢,主要訓練腿臂肌肉的活力、筋骨韌帶的張力、擴大心肺的能力、疏通血液、提高神經的反應速度。因此劉老師推薦下蹲、俯卧撐、仰卧起坐和跑步和跳繩。如果不經常進行體能訓練,遇到事一動手則難免氣喘吁吁,招法難以用上,且肌肉韌帶筋脈極易拉傷。 本人體會體能訓練需循序漸進、持之以恆,不可長時間不練,忽然一日進行大運動量訓練,以使自己每日精神飽滿、吃飯睡覺香甜為度。若感覺肌肉疼痛勞損、精神萎靡睏倦,則是練習過度了,需趕緊停下來調養,否則會導致免疫系統能力下降,再練下去勢必生病,對身體不但無益,反而有害。對於業餘愛好者來說,也不必每日都練,每周有三至五天的時間練習就可以了。風雨大霧、空氣污染的天氣不可外出鍛煉,以免對身體有害。 如果多年未練習,一開始運動量需小,等身體適應後逐漸加大。如下蹲一開始可做三、四十個,慢慢可增加到一百個以上。據說張烈要求下蹲三百個方算過關,但本人以為對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這樣的要求還行,但年齡大者不可強求。若真能連續做二、三百個而不感覺筋疲力竭,那得恭喜你了。俯卧撐一開始可以做二十個左右,慢慢增加到四、五十個或更多,不感到過分疲勞為度。仰卧起坐本人沒練過,同樣是根據各人的情況,練習到七分疲勞為度。跑步開始可跑一千米,慢慢增加到一千五到二千米,當然有時間和精力跑更長的距離也無不可。跳繩本人也沒練過,也應適度。上述各項本人每日只各做一組,畢竟拳術不是練長跑和肌肉,沒必要過分練習。 跟隨劉樹林老師學拳之後,方知道孫式拳的練法其實樸實無華,並沒有那麼多的玄奧高深的道理,正所謂大道至簡、小道至繁、邪道至玄。現在許多人都熱衷於玄妙的拳理和心法,而忽視了基礎訓練,實在是舍本求末。功夫其實等於正確的動作加時間。動作做正確了,練習時間長了,功夫慢慢就好積累增加、越來越大。如齊公博按正確的姿勢站了三年三體式出了功夫,李存義只教了尚雲祥半天,尚雲祥一練就是十年,而出了功夫,李玉琳那麼大的功夫,初跟孫公練拳時也是只站三體式。功夫到了,高深的東西只是一張窗戶紙,一捅就破。但花同樣的時間,不同的人出的功夫大小卻不一樣,練功比孫公苦的不會沒有,但為什麼孫公能達到那麼高的境界,而別人達不到,這是每個人的天分悟性、命中造化決定的,不可強求,正如以物理為職業的千萬,牛頓愛因斯坦能做出那麼大的成就,而大多數人只能在中學大學做一名普通老師。因此練拳不可過分和別人比,得自己和自己比,自己能不斷有所提高就可以了。 正確的動作是指身體的各部位:頭、眼、頸、肩、肘、手、腰、胯、腿、腳在靜止和運動中都符合孫式拳的要求。例如在運動中身體絕不可前傾或後仰,一點不能晃,正如孫振岱詩云身似桅杆腳如船,船行的時候桅杆會亂晃嗎?頭部則要時刻做到虛領頂勁,俗稱梗脖子,這個梗字很形象,脖子向後向上一提,下頜一收就對了,可以參考孫公的拳照。書中的一些說法很抽象,如一氣含四象,其實就是正確的姿勢。之所以說劉樹林老師是明師,不僅因為他的訓練方法合理,而且因為他的眼光犀利,一眼就能看到你的毛病再哪,並能告訴你如何改進。按他的說法是幫你解決問題。 正確的動作對初學者來說往往難以做到,剛開始可能連靜止狀態都無法達到要求,靜止狀態達到要求了,一動起來由於氣血不足夠通暢、腿部力量不夠動作不知不覺又走樣了,而往往自己難以察覺。現在很多人的毛病都是練拳時身體亂晃,但卻難以避免。因此在練拳的前期需進行無極樁和馬步雲手的訓練,否則難以達到孫式拳單重的要求,不能一味強調單重,得看是否能做得到單重,一開始不妨練習馬步。無極樁劉老師要求從十五、二十分鐘站起,逐步站到四十分鐘。馬步雲手也是要求逐步練到四十分鐘。在練拳之後也需老師經常糾正動作,自己也應當多照鏡子進行檢查,並和孫公拳照進行對比。 有些老師比較注重讓你松啊、通啊、意啊、氣啊什麼的,但劉樹林老師不講這些,他只讓你按正確的方法去練習,每種練法都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功夫到了,稍一點播,許多玄虛的東西自然就能做到。如果練拳時一味求松,即使滿腦子想著松到腳底,實際上也無法做到。反而意念太重,影響練拳的效果,不如什麼也別想,採用正確的姿勢練收到的成效大,日久天長自然出功夫,做到松也不是大問題。劉樹林老師僅對一些特別緊張的學生或者一些容易緊張的動作說要放鬆一點,姿勢做得瀟洒一點,大部分時候並不刻意讓你放鬆。再說氣的問題,劉樹林老師認為功夫沒到哪來的氣,功夫到了氣自然來了,比如無極樁站到一定時候,腹內自然氣息搏動。功夫到了自然產生氣,自然沉於腳底,都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不是刻意求出來的。因此,練功夫的捷徑還是什麼也別想,按正確的姿勢去練。
推薦閱讀:

慘劇:小情侶樹林親熱被獵人當成野豬
[格桑花(倫巴 錢樹林 開心就好)]
在小樹林幫美女拍照的基本套路
蕾麗亞 【樹林藍手工

TAG:樹林 | 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