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國外沒一個政府負債率低於60%

  文/中國經濟50人論壇 曹遠征

  金融危機重要的表現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由於金融機構的槓桿最長,危機被定義為金融危機。從這個角度觀察世界經濟,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全球的槓桿依然很高。如果按照歐盟的標準,除了中國政府以外,沒有一個政府負債率是低於60%的。

除中國外全球沒一個政府負債率低於60%

  查琳·巴舍夫斯基女士說到世界經濟正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期。發達國家的狀況明年可能略好於今年,但是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風險是在加大的。關於短期經濟我不想做更多的評論。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宏觀經濟政策是什麼樣?我們知道,金融危機重要的表現是資產負債表衰退,由於金融機構的槓桿最長,危機被定義為金融危機。從這個角度觀察世界經濟,有一個重要的現象,全球的槓桿依然很高。

  舉個例子,如果按照歐盟的標準,也就是馬斯特里赫條約的規定,除了中國政府以外,沒有一個政府負債率是低於60%的,日本達到了250%。但中國地方政府的負債錯配非常嚴重,48.85發生在08年以後。

  在去槓桿的過程中,如果槓桿去的過快,金融危機就會發生,於是,各國政府就用加槓桿的辦法對付資產負債表的衰退,如果加過多,槓桿過長會導致下一輪的困難,於是在這兩者之間艱難的選擇平衡。一方面通過寬鬆的貨幣,特別通過銀行購買國債來支持維持槓桿。

  但是,長久下去,兩黨關於債務上限的談判愈演愈烈,這就引發了一個思考,我們未來還是處在這樣一個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們貨幣政策是什麼樣的?首先,它會寬鬆,因為它要避免去槓桿。其次,它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這是我重點要討論的問題。過去我們在討論貨幣政策的時候,經常講M1、M2、M3,那是從供應角度討論問題,是假定資產負債表在穩定甚至在擴張情況下,央行[微博]的貨幣供應就能控制整個經濟的活動。

  但是,如果資產負債表在衰退中間,或者說在去槓桿的過程中間,是不是這種手段就不太靈呢。應該從資產端考慮問題,其實沒有QE的一個很重要的經驗,改變央行資產,從需求端看看供應端應該有多大的量,這可能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

  這使我想起了自上世紀20年代以後,對中央銀行功能的重新認識。中央銀行出現以後,沒有貨幣政策,它是金融穩定性的,它是最後貸款人,貨幣政策只是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以後發現,通過改變貨幣供應量引起利率的變動,從而影響企業的投資的成本的變動,影響一些投資行為,然後提高總需求。

  這次發現,金融的穩定性 更為重要,央行除了貨幣政策作為宏觀調控以外,還有一點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穩定承擔責任。如果在貨幣需求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恐怕影響資產偏好,而不能影響貨幣供應。

  從這個角度觀察,中國央行也在發生悄悄的變化,它在資產端開始做很多的工作。今年以來,PSL對於開行一萬億的再貸款保障建設,這是在資產結構中間進行調整,而不僅僅一味追求貨幣供應的寬緊,這會不會一個全球新的變化趨勢,影響資產結構的情況下,來看它的貨幣供應,而不是單從貨幣供應的角度來看它是什麼樣。

  如果這個是成立的,我們會注意到,貨幣政策理論正在重新塑造,新的操作工具正在出現。在這樣一種出現中,各國央行的緊密配合就變成應有之意,這是在重新塑造全球的治理結構。

推薦閱讀:

國外藍綠異瞳貓咪走紅網路 小巧可愛惹人憐(組圖)
值得深思!為什麼這些安全配置在國外標配,國內卻減配?
國外列出六種健康食物,都是生活中常見的收好不謝
國外50年小說清單(有刪節)--王倪
國外人少系列:挪威瘋狂運動之死亡跳水

TAG:中國 | 政府 | 國外 | 負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