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農曆七月三十,恭迎大願地藏王菩薩聖誕

  地藏菩薩,或稱地藏王菩薩,曾音譯為「乞叉底蘗沙」。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觀音、文殊、普賢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遠劫來屢發弘願」。故被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聖號的由來

  地藏:梵語ksitigarbha,譯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義:

  (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

  (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

  (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

  (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

  (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

  (六)能依義,土地為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

  (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藏者,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之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世有秘密庫藏,蘊藏許多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眾生,咸登覺岸。《地藏十輪經》云: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因此故名地藏。

  菩薩因何名為地藏?這位菩薩,猶如大地,含藏萬物。一切萬物,得地而生,依地而長。無論那種有情和無情的眾生,都沒有離開大地而生存。由此可知,我們一呼一吸、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沒有一個時候,不在地藏菩薩法身中生存著。不過,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

  據《三寶感應要略錄》載:如來昔在靈鷲山時,地藏菩薩遊行諸國,教化眾生,到毗富羅山下,至喬提長者家。其長者家內,被鬼奪其精氣,其家五百人,並皆悶絕,不醒人事,經於旬日。地藏菩薩見此情景,即作是念:」實可苦哉,實可痛哉;世間有如是等不可說事。我今愍此眾生,而作救濟。」說此語已,便即騰身,往靈鷲山,白佛言:「世尊!我見喬提長者家五百餘人,皆被惡鬼奪其精氣,悶絕在地,已經數日。我見是事已,生憐愍心,生愛護心,唯願世尊,許我設此救濟之法。令諸惡鬼降伏於人,令諸行者隨意驅使,復令長者還得如故。」

  爾時如來,從頂上毫,放光萬尋,照地藏身。與會大眾各相謂曰:「今日如來,放光照地藏身,此菩薩必成大法,教化眾生。」時地藏菩薩白佛言「我今有一神咒,能去邪心,復驅使諸惡鬼等。我念過去無量無邊久遠有佛,號燒光王。其佛滅後,於像法中,我住凡夫地。有一仙人,在俱特羅山,善行道術。我見眾生被諸鬼所惱,如彼長者家無異。我於爾時作是誓願:遇善知識,求學降伏之法。即往俱特羅山,語彼仙人。仙人心生歡喜,於三日內,授我預知萬理,消除罪惡。又將一切惡鬼,招集我所,依師法教,調伏其心,令發道心。於須臾間一切地獄受苦眾生,各乘蓮花,諸苦停息。爾時仙人,見我得如是神力,與我授記,而作是言:汝於無量無邊世,佛與授記,名曰地藏。於五濁世中,人天地獄,常當化身,救度眾生,令離災難,今見長者,如本無異。我今往彼家,特救護之。」世尊聽許,菩薩往化,五百餘人,一時還活。

  地藏王菩薩願力

  地藏菩薩曾發宏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願我盡未來劫,應有罪苦眾生,廣設方便,令得解脫。若我母永離三毒及斯下賤乃至女人之身,永劫不受者。願我自今日後,對清凈蓮華目如來像前,卻後百千萬億劫中,應有世界所有地獄、及三惡道諸罪苦眾生,誓願救拔。令離地獄惡趣、畜生、餓鬼等。如是罪報等人,盡成佛竟,我然後方成正覺。

  地藏菩薩雖沒有成佛,卻已達到了佛的境界。按佛教說法,地藏菩薩受釋迦牟尼佛的托咐,在釋迦寂滅後未來佛彌勒降生前這一段無佛世界裡,擔當起教化六道眾生的重任,其地位相當於「代理佛」。

  什麼叫願力大呢?因為他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個無緣大慈,不是單單度有緣的,誰和他無緣他也度,所以無緣大慈。他不計較眾生對他有沒有緣,遇機會、因緣,都度。同體大悲,他看著眾生,就像他自己一樣——看見眾生沒有飯吃,就像他自己沒有飯吃一樣;看眾生沒有衣服穿,好像他自己沒有衣服穿一樣的;看眾生不睡覺,也就好像他自己沒有睡覺一樣。所以他必須要安樂眾生,令眾生都得到安樂了,那麼也可以說捨己為人。他寧可自己辛辛苦苦的到處去救眾生,來幫助眾生,把自己忘了,所以叫大願地藏王菩薩。

  地藏菩薩形象

  地藏菩薩形象很有特點,一般菩薩現頭戴寶冠、身披天衣、瓔珞裝飾的天人相.而地藏菩薩則多現光頭或是頭戴毗盧冠、身披袈裟的出家僧人之相。他一手持錫杖,一手持蓮花,或是手持幡幢、寶珠等。據《地藏菩薩儀軌》、《地藏菩薩十輪經》等記,由於地藏菩薩在無佛的「五濁惡世」(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濟渡眾生,為了讓眾生能深信因果,歸依三寶,所以顯示出家僧人相。地藏菩薩像還常有以一頭形似金獅為坐騎的,其名號曰:「諦聽」或「善聽」。曾資助過金喬覺的閔姓山主及其兒子,後來皆隨金喬覺出家,九華山成了地藏道場後,他二人也被塑成了地藏菩薩的脅侍。

  《地藏菩薩本願經》

  又稱《地藏本願經》、《地藏本行經》、《地藏本誓力經》、《地藏經》,唐朝高僧實叉難陀翻譯。收於《大正藏》第十三冊。屬於地藏三經之一,其餘兩部經分別是《占察善惡業報經》和《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

  經中記載了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欲界六天的第二層天),為母親摩耶夫人說法。佛在經中讚揚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願,並介紹了地藏菩薩在因地修行過程中的典型事例,如婆羅門女、光目女救度母親的故事。還通過文殊菩薩、佛母摩耶夫人、定自在王菩薩、四天王、普賢菩薩、普廣菩薩、大辯長者、閻羅天子、無毒鬼王、主命鬼王、堅牢地神、觀世音菩薩、虛空藏菩薩的依次提問,以及地藏菩薩與釋迦牟尼佛的對話,介紹了地獄的狀況,解釋了眾生解脫生死、懺悔業障、救拔親人眷屬苦難的種種方法。釋迦牟尼佛還在此經中表明,自己入滅之後至彌勒成佛以前的無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務由大願地藏菩薩負責。


推薦閱讀:

二月十九 | 恭逢大悲觀世音菩薩聖誕
《菩薩蠻》(其二)教學課例
菩薩戒正說(上)第五講 悟顯法師 講述
為什麼地藏王菩薩在佛教中的地位如此重要?為什麼地藏王菩薩聖誕日要盡孝道孝順父母!

TAG:菩薩 | 農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