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介紹
龍門石窟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南郊12.5公里處,龍門峽谷東西兩崖的峭壁間,南北蜿蜒約1公里,這裡香山(東)與龍門山(西)對峙,伊水于山間北流,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厥,史稱「伊厥」。隋朝建都洛陽後,因宮城門面對「伊厥」而始稱「龍門」。龍門石窟現存石窟1300多個,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餘品,佛塔50餘座,佛像97000餘尊。石窟始鑿於北魏孝文帝時(公元471~477年),歷經400餘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龍門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並稱為「中國三大石刻藝術寶庫」。其中莫高窟以壁畫和泥塑為主,雲崗石窟和龍門石窟以石刻為主。龍門石窟是我國佛教石窟藝術的傑出代表,比之雲崗石窟,龍門石窟的跨越的歷史年代更長,佛教造像藝術更趨完美。
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我國,到南北朝時,漸興盛。南北朝時期的歷代統治者大都信佛,同時為了利用佛教鞏固自己的統治,統治者也大多極力推行佛法,所以在此時,佛教亦達到了第一個興盛時期。在歷代統治者推行佛法的程度上,以北魏孝文帝為最,這個有作為的少數民族君王,利用佛教推行了自己的政治改革。中國的三大佛教石窟,有兩窟都是他統治時期開鑿的。雲崗石窟位於當時北魏的都城平城,歷時 年,是我國石窟藝術的早期成就。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又在洛陽開鑿龍門石窟。龍門石窟的開鑿歷經北魏,隋、唐、五代,開鑿歷史達400餘年,真實地反映了幾百年來佛教藝術在中國的傳播、發展。佛教到隋唐時期達到了鼎勝。由於佛教在人民群眾中的傳播和信仰,統治者利用佛教鞏固統治的意圖亦更加明顯。隋朝的開國皇帝文帝楊堅,據傳是在尼姑庵里誕生的,一尼姑斷言:此兒所從來甚異,不可於谷間處之。尼姑說文帝為金剛轉世。這一傳說就記載在《隋書·帝紀》裡面。這種金剛轉世的神話其實是君權神授予的一種表現形式。由引可見佛教到隋唐時期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唐朝開國皇帝唐太宗,自己並不信佛,但為了其封建統治,太宗對佛教還是很重視的,貞觀年間,玄奘往西方取經回來,太宗在西安慈恩寺為其提供場所,翻譯佛教經卷,據說當時譯經的有千餘人。中西佛教經義實現了理論上的相互交融。到武則天時期,她為了在男權的社會裡當上女皇,不斷尋求理論上的支持,她的工具亦是佛教。龍門石窟奉先寺內那座最大的盧舍那佛像,是根據武則天的形象雕塑的。據造像銘載,武則天為建造此寺及佛像,曾「助脂粉錢兩萬貫」,並親率朝臣參加了盧舍那大佛的「開光」儀式。
這一時期,佛教在普通大眾的層面傳播開來,民間篤信佛教的人激增。來自印度的佛教到此時已深深帶上中國本土的特點,兩者相互融合交錯,佛教開始向著世俗化和本土化發民展。其時許多佛教新門派不斷創建,出現了徹底中國化的佛教派別。佛教各個宗派的形成,標誌著中國佛教達到了發育成熟期。反映在佛教造像藝術上,佛教造像更加貼近平民化,帶有親和力,普通的民眾亦很容易接受起來。這在龍門石窟不同時期的窟洞造像中有明顯的反映。
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處於中華民族文化發源地的洛陽,也成為佛教的中心位置,龍門石窟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北魏初建的規模上不斷地擴大。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前後(公元493年),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宋諸朝,雕鑿不斷。四百餘年間,王朝興替,時光轉換,然而,山河為證,古代匠師在這兩座山上鑿窟建寺,使這裡成了舉世聞名的石雕藝術的寶庫。
二
據龍門石窟研究所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中,北魏石窟佔30%,唐代約佔60%,其他時代窟龕約佔10%。
魏窟:從公元495年北魏的皇室丘慧成開始在龍門山開鑿古陽洞,到500至523年期間魏宣武帝、魏孝明帝連續開鑿賓陽洞的北中南三個大石窟。後來又開鑿了藥方洞。東魏時期開鑿蓮花洞。這樣經歷代修建,龍門北魏時期的大型洞窟主要有古陽洞、賓陽中洞、蓮花洞、火燒洞、魏字洞、石窟寺及普泰洞、路洞等等。此時期開鑿的石窟都在龍門山即東山的石崖上。龍門此時期的造像和雲崗石窟的造像開始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如果說雲崗還過多地帶有印度佛教藝術風格的話,那麼在龍門此時的風格中則表現出了眾多的中國藝術形式,開始表現出了本民族的藝術特點。具體說來,此時大佛的姿態比之雲崗石窟的雄健則更溫和,開始有了世俗化的笑容,看起來更覺可親。以賓陽中洞主佛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含微笑,容貌可親。呈現出更多世俗化的特點。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表現出更多的中國藝術佛像,這些佛像造像開始中國化,開始世俗化,這是此時造像最為顯著的特點。
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最有代表性。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皇室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佞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作品,代表著石窟寺藝術流入洛陽以後最早出現的一種犍陀羅佛教美術風格向中國本土化演變的風格特點。因此,他們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唐窟:龍門石窟開鑿的最盛期是在唐朝。唐朝所開窟洞占石窟總數的60%以上。而武則天執政時期開鑿的石窟又占唐代石窟的多數。這時期的佛教造像則是帶有完美的本民族的特點,走向了佛教藝術本土化的成熟期。唐代的主要洞窟有賓陽南洞、賓陽北洞、潛溪寺、敬善寺、萬佛洞、雙窯、惠簡洞、大盧舍那像龕、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看經寺、唐字洞、極南洞、凈土堂和麻崖三佛龕等。其中以奉先寺內的佛像為最,寺內的盧舍那佛像堪稱經典。此像造型豐滿,儀錶堂,衣紋線條流暢,面部刻畫動人,嘴角微微上揚,含隱約的笑意,頭略低,似俯視人間,透過造像的外觀看到的是一種內心的觀照,一種精神的幅射,人站在像前,頓覺渺小,佛法無邊是也。這些集中體現了佛教造像的唐代特點——安詳、溫和、親切、面帶微笑,極為動人。這些唐代造像特點還可明顯地見於莫高窟的唐代洞窟中。
龍門石窟的主要窟洞中,以下面幾個洞窟成就最高。
古陽洞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最早,內容最豐富、開鑿時代延續最長的一座。古陽洞高1120厘米,寬727厘米,深1183厘米,這裡是北魏皇室貴族發願造像最為集中的洞窟,洞內四壁及窟頂雕刻各式佛龕,多達1000餘個,碑刻題記800多品,是中國石窟中保存造像題記最多的一個洞窟。
古陽洞最有特點的是,洞窟中有很多佛龕造像,這些佛龕造像多有題記,記錄了當時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緣由,這些都是研究北魏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中國書法史上的里程碑「龍門二十品」,有十九品集中在這裡,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老龍洞的慈香窟中。「龍門二十品」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一部分,十二品代表了書法體中的魏碑體,字體端正大方,氣勢剛健有力,是龍門石窟碑刻書法藝術的精華,歷來為世人所推崇。康有為曾稱讚這裡的書法:魄力雄強、氣象渾穆、筆法跳越、點畫峻厚、意態奇逸、精神飛動……。「龍門二十品」所展現的書法藝術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一種字體,既有隸書風格,又具有楷書的格調,龍門二十品的稱號始自清代,人們將龍門石窟中有代表性的二十個石像題記總結在一起,稱龍門二十品。
賓陽洞是北魏時期的代表性作品。這個洞窟前後用了24年才建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門口有唐朝宰相著名書法家褚遂良親筆碑銘一塊。洞內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釋迦牟尼像,面部清秀,高鼻大眼、神情自然,體態祥和,堪稱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主像座前刻有兩隻姿態雄健的石獅。左右侍立二弟子,二菩薩,菩薩像面相清瘦,含笑凝眸,其衣紋及面部雕刻有仍有明顯的西域藝術的風格。洞中還雕刻著眾菩薩,弟子聽法的浮雕像,栩栩如生。其中最為寶貴的傑作是窟頂的飛天,飛天不同於西方有翅膀的天使,也不同於駕雲而行的仙女,飛天靠衣帶的飄蕩隨風而行,是佛教中極其動人的造像。此窟中的飛天,衣帶飄飄,刻畫傳神。此外,窟中原有兩幅巨大的浮雕,《皇帝禮佛圖》和《太后禮佛圖》,以北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為主角,極其生動地反映了當時帝王和皇宮生活,是極其寶貴的社會現實資料,但不幸的是,這兩幅畫被盜走,現藏於美國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市藝術館。
藥方洞,這是龍門石窟比較特別的一個洞,是中國古代藥方的總匯,洞中刻有140個藥方,反映了我國古代醫學的成就。把一些藥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別的地方也有發現,石刻和書籍一樣,是古代醫學成就傳之後世的一個重要方法。
蓮花洞在龍門石窟中有一洞窟是利用天然溶洞開鑿的,蓮花洞即是一例。蓮花洞因其窟頂雕有一朵碩大精美的蓮花而得名。蓮花洞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與其它佛像不同的是,佛像為立像,身著袈裟,似為釋迦牟尼佛不遠萬里,一路風塵,從遙遠的印度來到中國弘傳佛教。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窟,長寬各30餘米。始鑿年代不詳,完工於武則天時期。據碑文記載,皇后武則天曾捐助脂粉錢兩萬貫。石窟正中為盧舍那佛坐像,它是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亦龍門石窟佛教造像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盧舍那像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近2米,左右兩側為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侍像中弟子溫良恭順,菩薩華麗矜持,天王.威武雄健、力士氣勢逼人。群像雕鑿的栩栩如生。主像盧舍那大佛則更顯完美,集中體現了唐代雕像的特點,面部典雅豐滿,笑容含蓄靜美,衣紋簡潔明快,看上去宛若一個沉靜睿智的中年婦女,帶著愛心與慈善,帶著美與愛,靜靜俯視著人間萬物,有人評論說,此像把高尚的情操、豐富的感情、開闊的胸懷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而具有完美的藝術表現力。據佛經說,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在三身佛中,盧舍那佛為報身佛,即光明遍照,表示證得絕對真理而自受法樂的智慧是佛身。《梵網經》上說「我今盧舍那,方坐蓮花台,周匝千花上,復現千釋迦,一花百億國,一國一釋迦,各坐菩提樹,一時成佛道」
萬佛洞位於龍門西山中部的崖壁上,在賓陽洞南側,完工於唐高宗永隆元年,這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因窟內南北兩壁所雕15000尊小坐佛而得名。洞內造像十分豐富,窟壁是刻有大小小的佛像1500餘尊,這些佛像小的僅寸許。窟內主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二力士二獅子。主佛結跏趺坐,頭飾波狀髮髻,面相豐滿圓潤。正壁菩薩像坐於八角蓮花座上,周圍有四力士,肩托蓮花;後壁刻有54枝蓮花,每花上坐一菩薩,或供養人,壁頂則是伎樂人。表現了此時佛教極強的世俗性。 ...
三
龍門石窟雖然是佛教文化的藝術表現,然而古代的藝術匠師們卻突破了宗教的束縛,以現實生活為源泉,創製了形態各異、大小不同、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使其帶上當時時代的特點,折射出了當時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時尚。石窟中至今仍然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術、建築、書法、音樂、服飾、醫藥等方面的實物資料,因此它堪稱為一座大型石刻藝術博物館,是一部「活」著的「石史」。這部石史記錄了宗教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社會歷史的發展進程。龍門石窟以其濃厚的歷史氣息、宗教韻味、人文色彩,深深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前來,這是其魅力所在。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之一。它用自己獨特的雕塑藝術語言,反映著宗教教義的同時,又為後人提供了雕塑藝術的典範,以及雕塑藝術創作的各種規律和法則。在此前的石窟藝術創作中,比如雲崗石窟,較多地保留了古代印度犍陀羅和秣菟羅藝術的成分,本民族的特點不突出;而龍門石窟則揉合各家之長,遠承印度石窟藝術,近繼雲岡石窟風範,又與漢民族先進的文化思想相融合,創作了獨具民族特色的石窟藝術風格,使這一時期的石窟藝術呈現濃烈的本民族特色,佛教造像藝術至此時起開始向著中國化、世俗化的趨勢發展,因此龍門石窟是中國佛教造像藝術從外來風格向本民族特色發展的轉折點和「里程碑」,有極高的文化藝術價值。
同時,龍門石窟開鑿的歷史背景,和它開鑿過程中的官方背景,決定了龍門石窟比雲崗石窟和莫高窟,有更多的政治色彩,在氣質上更有皇家風範。雲崗石窟只集中在北魏一朝所開,莫高窟則為民間私人所開,只有龍門石窟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歷史背景,從北魏到隋唐各代皇帝都不惜重金,在此造像。古陽洞,集中的了北魏統治者發願造像是集中的洞窟。奉先寺里的盧舍那造像是武則天發願所造。位於西山的萬佛洞,則是專為唐高宗、武則天做「功德」而開鑿的功德窟。這樣的政治色彩,不僅使龍門石窟記錄了佛教石窟藝術的發展過程,同時亦記錄了石窟不斷開鑿的400多年間歷史風雲的變幻。從這一點上講,龍門石窟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意義。
洛陽是中原文化的發源地,做為六朝古都,龍門石窟的成就並不只僅僅在於它的石窟藝術。它一直做為一個以其為中心的文化地帶存在著的。從古至今,龍門山河壯麗,風景宜人,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冠。兩山翠柏與伊水相映,山水景觀優美動人。古龍門石窟又一直是充滿山水勝趣的人文景區。這裡因風景綺麗、寺院林立,一直是佛教信徒和詩人墨客流連忘返、題詩留詞之地。白居易曾有「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的佳句。河東的香山寺建於公元516年,在盛唐時期居於「龍門十寺之首」,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晚年居於此,自號「香山居士」。與寺中的如滿和尚共結為香山九老,相互唱酬于山寺的堂上林中,文人之間的詩詞唱合,使此處又充滿了濃濃的人文色彩。白居易去逝後,葬於香山寺如滿大師的塔側,即今天的白居易墓園。
白園包括龍門橋東頭整個琵琶峰,佔地44畝,分為青谷、墓體、詩廊三區,系根據詩人性格、唐代風采和得體於自然的原則設計建造的紀念性園林建築。白居易的墓留在了這片青山綠水之間,成了歷代文人墨客到此處膜白的地方。白冢位於龍門東山(香山)北端琵琶峰上。墓前石碑刻"唐少傅白公墓"六字。
除了文人的唱合,以佛教造像為主題的龍門石窟還深深吸引著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前來瞻仰朝拜,香山寺自開武周時期,一直香火不斷。龍門石窟這些洋溢著信仰情感的文化遺存,和充滿人文色彩的人文意識,透過這一遺響千載的人文景觀可以得到透徹的解說。
龍門石窟介紹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為:山西雲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6公里的伊闕峽谷,這裡香山和龍門山兩山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古稱「伊闕」。隋煬帝遷都洛陽後,將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習慣的稱為龍門。龍門自古為險要關隘,交通要衝,向為兵家必爭之地。因山青水秀,環境清幽,氣候宜人,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此處素為文人墨客觀游勝地。又因石質優良,宜於雕刻,故而古人擇此而建石窟。這裡青山綠水、萬象生輝,伊河兩岸東西山崖壁上的窟龕星羅棋布、密如蜂房。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際(公元493年),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餘年的營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40多年,從而形成了南北長達1公里、具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龍門石窟中最大的佛像盧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2厘米,稱為微雕。 龍門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貴族發願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為的體現,具有濃厚的國家宗教色彩。兩朝的造像反映出迥然不同的時代風格,北魏造像在這裡失去了雲岡石窟造像粗獷、威嚴、雄健的特徵,而生活氣息逐漸變濃,趨向活潑、清秀、溫和。這些北魏造像,臉部瘦長,雙肩瘦削,胸部平直,衣紋的雕刻使用平直刀法,堅勁質樸。在北魏時期雕鑿的眾多洞窟中,以古陽洞、賓陽中洞和蓮花洞、石窟寺這幾個洞窟最有代表價值。其中古陽洞集中了北魏遷都洛陽初期的一批皇室貴族和宮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舉國崇佛的歷史情態。這些形制瑰異、琳琅滿目的石刻藝術品,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域外文明交匯融合的珍貴記錄。
北魏時期人們崇尚以瘦為美,所以,佛雕造像也追求秀骨清像式的藝術風格。而唐代人們以胖為美,所以唐代的佛像的臉部渾圓,雙肩寬厚,胸部隆起,衣紋的雕刻使用圓刀法,自然流暢。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繼承了北魏的優秀傳統,又汲取了漢民族的文化,創造了雄健生動而又純樸自然的寫實作風,達到了佛雕藝術的頂峰。唐代龍門石窟的重點洞窟中,以規模宏偉、氣勢磅礴的大盧舍那像龕群雕最為著名。這座依據《華嚴經》雕鑿的摩崖式佛龕,以雍容大度、氣宇非凡的盧舍那佛為中心,用一周極富情態質感的美術群體形象,將佛國世界那種充滿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達的淋漓盡致。這組雕像體現了大唐帝國強大的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顯示了唐代雕刻藝術的最高成就。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但至今千年歷史,歷朝歷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大多數佛像的頭部均遭到破壞,難以見得其面部神韻。盧舍那大佛雙臂被人砸去,難以見其整體造型,但剩下的部分足以說明其藝術水平之高超、神態之曼妙。 龍門石窟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洋溢著信仰情感的文化遺存,其極具異域格調的外在形態和充斥著人文意識的內在涵養,是古代社會廣大人民對現實世界充滿訴求意願的物質折射。中華民族嚮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絕的創造能力,透過這一遺響千載的人文景觀可以得到透徹的解說。 1961年國務院公布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龍門風景名勝區被公布為全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龍門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晚期至唐代(公元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這些詳實描述佛教宗教題材的藝術作品,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推薦閱讀:
※真實的唐僧——玄奘大師介紹
※八字格局之偏財格命局介紹,偏財格實際命例
※水果冷暖性介紹(溫性水果、涼性水果、中性水果)
※原穴、絡穴、郄穴、募穴、俞穴、八脈交會穴的介紹A
※超詳細!鸚鵡魚常見品種介紹(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