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B

養生學理論和方法的完善  此指宋元明清這段歷史時期,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的中期和後期。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聖濟總錄》,共二百卷,二百多萬字,包括內、外、婦、兒、五官、針灸及養生、雜治等66門,內容十分豐富。該書前數卷大量論述了當時流行的「運氣」學說,而且對養生保健的一些方法作了相當詳盡的介紹,可見,當時十分肯定這些方法的效果,並倡導這些保健方法的運用。此外,宋庭編纂的方劑專書《太平聖惠方》里亦有許多攝生保健的內容,並且尤其注意藥物與食物相結合的方法,記述了各種藥酒、葯粥等。針灸學在宋元時期有了很大發展,除了不少針灸專著出版外,又出現了子午流注針法,主張依據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穴位,達到治療保健目的。在宋代整理的道家著作《正統道藏》里,記述了很多導引、氣功、按摩等方法,對於防病保健亦有重要意義。  養生學除在上述領域得到很大發展外,尤其可喜的是老年醫學在這個時期有了很大的充實和發展。兩宋、金元時期,中醫學出現了流派爭鳴,產生了著名的金元四大家——劉完素、張從正、李杲、朱震亨,他們分別採用瀉火、攻邪、補土、滋陰等法防治疾病,這給中醫老年病的防治開創了新的領域,同時極大地推動了中醫養生學的發展。在這一時期里,先後產生了陳直、鄒鉉、邱處機、王珪等著名的養生學家,並有陳直《養老壽親書》、邱處機《攝生消息論》、王珪《泰定養生主論》等養生專著問世,使中醫養生學的理論和方法日趨完備。  劉完素主張養生重在養氣。他在《原道論》中,強調氣是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原文曰:「人受天地之氣,以化生性命也。是知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本也。」對於養氣方法,他認為當從調氣、守氣、交氣三方面著手。  李東垣繼承劉完素對氣的重視,進一步發揮道:「氣乃神之祖,精乃氣之子,氣者精神之根蒂也……積氣以成精,積精以全神」。他認為人體之氣主要來源於脾胃,所以在論養生時,特別提出「脾胃將理法」。其調養脾胃的方法主要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調節飲食護養脾胃,他認為「飲食不節,,是釀成內傷的一個重要原因;二是調節情志保護脾胃,如他說:「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之氣」,說明精神情志密切關係著生理變化,尤其是脾胃功能;三是防病治病顧護脾胃。  朱丹溪則強調陰精對人體的作用,因而在治病與養生上,都以滋陰為主。如他認為,人隨著年齡增大,其陰更衰,故老年病,更多由陰虛造成。出於對陰精的重視,朱氏非常強調節慾,主張晚婚,著有《色慾箴》。此外,朱丹溪在《格致餘論》中專有一節叫「養老論」,其中敘述了年老時出現的癥狀與保養方法,朱丹溪根據他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與重視脾胃的學術思想,提出老人具有脾胃虛弱與陰虛火旺的特點,因此,在養生方面,主張既要注意節制飲食,又要避免攝入燥熱動火的藥物或食物。  張子和的養生要點在於主張祛邪扶正,認為邪去則正氣自安,反對唯人蔘、黃芪「為補」的狹隘觀點,發展了汗、吐、下三法,從而形成了獨特的醫療和保健風格。他還提出「養生當用食補,治病當用藥攻」的主張,其養生保健思想的核心是「君子貴流不貴滯」。在防病保健中,還特別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整體觀和機體與情志的整體觀,從而豐富了中醫學中有關心身醫學、醫學社會學的內容。  這個時期除金元四大家對養生學的貢獻外,值得一提的是中醫老年醫學在這個時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宋代陳直撰《養老壽親書》,元代鄒鉉在此書的基礎上續增三卷,更名為《壽親養老新書》,這是在祖國醫學遺產中目前能見到的最早的老年醫學專書。其內容頗為詳盡,自老人應當如何保養、飲食調治、服用哪些藥物,直到如何照顧老人,幾乎可以說是應有盡有。後來,明代出現另一本老年醫學專著《遵生八箋》,其中四時調攝所用的藥物,多由《壽親養老新書》轉錄,可見此書在中醫養生文獻中所佔的重要地位。元代范陽郡張壬宏,依陳氏之書所言以奉母,其母壽高八旬。書中主要養生思想可歸納如下:   第一,主張飲食調養。他說:「高年之人,真氣耗竭,五臟衰弱,全仰飲食。以資氣血;若生冷不節、饑飽失宜,調停無度,動則疾患」,意思是對於五臟虛弱,真元之氣已經損傷的老人,要完全依賴飲食來補充氣血,若飲食不能很好調理,就會引起疾病。對於已經發生了疾病的老人,應當首先採取飲食治療,因為這樣不致傷害老人臟腑。只有在飲食治療無效的時候,才開始使用藥物。此外,書中還提出了對於老人飲食的具體要求,即「老人之食,大抵宜溫熱、熟軟,忌其粗硬生冷」。  第二,重視精神養生。《壽親養老新書》里記載了這樣一首詩:「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說明陳氏、鄒氏是非常重視精神調養的,他們還針對老年生理、心理,具體例舉七條養老防病的方法,其云:「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臟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人由氣生,氣由神往,養氣全神,可得真道。」  第三,提倡順時養老。陳氏在《四時攝養篇》里提出「當春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當夏之時,宜減苦增辛以養肺氣;當秋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以養肝氣;當冬之時,其飲食之味宜減咸而增苦,以養心氣」的觀點,認為如此則既不使當旺之氣過於亢盛,又不使所克之氣有所傷伐。  第四,注意醫藥扶持。《壽親養老新書》提出:老年人醫藥調治應採取「扶持」之法,即用溫平、順氣、補虛和中、促進食慾之方來調治,切不可峻補猛瀉,這些服藥原則,即使在現在,也是很適用的,因為此是根據老人的生理特點提出的。由於老人氣血已衰,精神減耗,所以不能像對待年輕人那樣,既用湯藥,又行針灸,欲速則不達,反會危及生命。   第五,強調起居護理。對老人起居,書中要求「竭力將護,以免非橫之虞」,原因是老年之人、體力衰弱,動作多有不便。具體護理方法是:床的三面要設屏風,以防風冷,因為老人抵抗力弱,易於感冒。老人行動不便,因而床榻要比一般的低三分之一,以便於上下床。老人的坐椅也要低些,雙足能夠接觸地面,左右設置欄杆,前面放個茶几,以免老人從椅子上摔下來。老人衣服不宜寬長,長則走路時易拌跤,寬則衣服不著身,不能保暖,故須窄衣貼身,這樣體溫不致散失,自然氣血流通,四肢和暢。總之,要時時處處為老人提供便利條件,細心護養。  僅從上面所論即可知,《養老壽親書》的確是一部值得發掘、整理、研究的老年病防治學專書,其所述的各個方面,至今用於防治老年病,仍有實際意義。  這個時期除老年醫學得到大力發展外,中醫飲食保健學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其標誌之一是元代飲膳太醫忽思慧的《飲膳正要》問世。此書為我國古代營養學專著之一,是保存到現在比較完整的營養專著。本書共三卷,內容豐富,有文有圖。本書從健康人的實際飲食需要出發,以正常人膳食標準立論,制定了一套飲食衛生法則。書中非常講究配膳,記載了各種湯、羹、漿、膏、煎、油、茶,以及各種燒餅、包子、饅頭、粥、面等膳食的製作及其作用,尤其是在第二卷「諸般湯煎」、「食療諸病」中,有不少具有實際意義,且易實行的,如木瓜煎、荔枝膏、枸杞茶、桃煎等。此外,書中還闡述了若干關於「養生避忌」、「妊娠食忌」、「飲酒避忌」、「乳母食忌」、「四時所宜」等問題,內有不少是值得重視的。  宋元時期除上述著名養生家及其代表作外,還有不少值得一提的養生專著,著名的有:周守忠的《養生類纂》、《養生月覽》,蒲虔貫的《保生要錄》,邱處機的《攝生消息論》,李鵬飛的《三元延壽參贊書》,王珪的《泰定養生主論》,姚稱的《攝生月令》,劉訶的《混俗頤生錄》,愚谷老人的《延壽第一伸言》,姜悅的《養生月錄》,韋行規的《保生月錄》,矍祐的《居家宜忌》和《四時宜忌》等。以上諸書均為養生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另外,有些文人學士對中醫養生學也很重視,如蘇軾的《問養生》、《養生說》,陸遊的《養生詩》等。張鑒著的《賞心樂事》一書,提出將一年中十二月的氣候變化與自然風景相結合,培養老年情趣,旨在「四氣調神」、「風景與人為一」,用大自然的美景陶冶性情。這種利用自然環境,導引精神怡悅來養浩然正氣,祛病延年的方法,適宜老年人安排生活,其在防治學上的貢獻,不應忽視。  明清時期是指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王朝,至清代鴉片戰爭時止,這段時期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後期。醫學領域裡的百家爭鳴,大大促進了對老年病防治的研究,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並使養生學得到更大範圍的發展,其突出的標誌是:從明代到新中國建立前夕的580多年中所出版和刊行的養生類著作比明清以前2200多年間所發行的總量還要多。這一時期里,先後產生了張景岳、高濂、曹庭棟等著名養生學家,並有李中梓《壽世青編》、萬全《養生四要》、高濂《遵生八箋》、冷謙《修齡要旨》、袁競《攝生三要》、胡文煥《壽養叢書》、曹庭棟《老老恆言》等養生專著問世,從而使養生學的內容不斷充實和完備。  養生要重「命門」。其代表人物是趙獻可、張景岳,他們極力反對劉完素、張子和等以寒涼藥物攻伐腎陽,主張用溫補藥物峻補真火,如趙獻可說:「余所以諄諄必欲明此論者,欲世之養身者、治病者,得以命門為君主,而加意於火之一字」,此即主張養生及治病,均以保養真火為要。張景岳認為陰與陽這一對立統一體中,陽是起主導作用的,因此,他提出「陽強則壽,陽衰則夭」,而陽氣之根在命門,命門主乎兩腎,所以養陽必須養命門(腎)。他說:「命門主乎兩腎,而兩腎皆屬於命門。故命門者為水火之府,為陰陽之宅,為精氣之海,為死生之竇,若命門虧損,則五臟六腑皆失所恃,而陰陽病變無所不至」。在此思想指導下,張景岳特別注重用溫補真元的方法防治疾病,這對改變當時那種濫用寒涼、敗胃傷陽、致成時弊的情況,是有重要意義的。除此貢獻外,張景岳還非常強調治形。治形之說,雖早已有之,但著專論,則首推張景岳。他認為,養生必須養形,因為形乃神明之宅,養形則可安神,神安則身自健,故他在《治形論》里指出:「善養生者,可不先治此形以為興復之基乎?」明確指出了養生與治病,都必須重視養形的主張。張景岳以前的養生家多重養神,從未響亮地提出「養形」。另外,張氏還特別重視中年養生,提出:「人於中年左右,當大為修理一番,則再振根基」,這種強調中年調養,求復振興的思想,對於防止早衰。預防老年病,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調養五髒的法則,是李中梓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他從調神、節食、保精等方面著養心說、養肝說、養肺說、養腎說,從而為五臟調養法的完善作出了貢獻,高濂則從氣功調養方面提出了養心坐功法、養肝坐功法、養脾坐功法、養肺坐功法、養腎坐功法,也極大地豐富了調養五髒的學說。但以上各家對以養何臟為主,認識頗異。如李中梓力倡以調養脾腎為中心的五臟調養法,提出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先天分水火論治,後天則分飲食,勞倦論治;汪綺石主張肺腎脾三臟俱重;而鄭官應則認為養心脾為要。   運用藥物養生在這個時期有了很大發展;如在萬密齋的《養生四要》中就提出了中和既濟的制方原則,原文曰:「無陽則陰無以長,無陰則陽無以化,陰陽互用,如五色成文而不亂,五味相濟而得和也。凡養生卻邪之劑,必熱無偏熱,寒無偏寒;溫無聚溫,溫多成熱,涼無聚涼,涼多成寒,陰則奇之,陽則偶之,得其中和,此制方之大旨也。」  值得一提的是,明清時期的養神益身學說有了新的開拓。如認為保養之法雖可數以萬計,但養神為首,並重申前人。「 大怖生狂,大恐傷腎,臨危冒險則魂飛,戲狂禽異獸則神恐」及「好憎者使人心弗疾去,其志氣日耗,所以不能終其壽」等論點,突出過激情緒的重大危害。認為「笑」與「讓」(謙讓)是對心身健康有益的良好情緒;而「惱」與「斗」則是不良刺激,對形神健康有損傷作用。故歌曰:「笑一笑,少一少;惱一惱,老一老;斗一斗,瘦一瘦;讓一讓,胖一胖。」這與現代所謂「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同出一理。這段時期,還特別重視精神情緒在治療中的作用,所以說:「能守戒忌,則功過於葯之半矣」。為此,清代畫家高桐軒提出以耕耘、把帚、教子、知足、安居、暢談、漫步、沐浴、高卧、曝背等作為養生「十樂」。  這一時期關於飲食調養的論述也極為豐富,尤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代表,它對中醫營養學的發展起到了無法估量的作用。這首先表現在,他提供了有關飲食營養的豐富資料,僅谷、菜、果三部就有300餘種,蟲、介、禽、獸有400餘種。其次,是在《本草綱目》中保存了不少食療佚文,如孟詵的《食療本草》等。其三,收載了很多食療方法,故凡整理研究中醫營養學,必讀《本草綱目》。   重視動靜結合。動靜結合的養生方法,先秦已初步奠立,到了明清時期又有了進一步發展。李梴在《醫學入門》中指出:「精神極欲靜,氣血極欲動。」明確提出靜養精神,動養形體的辯證關係。清代大養生家曹庭棟雖認為「養靜為攝生首務」,但他卻很重視動以養生的重要作用。如他在《老老恆言·導引》里指出:「導引之法甚多,如八段錦、華佗五禽戲、婆羅門十二法、天竺按摩訣之類,不過宣暢氣血、展舒筋骸,有益無損。」並創「卧功、坐功、立功三項」,以供老年鍛煉之用。方開進一步指出動靜必須適宜,切忌過動或過靜,如他說:「動靜合宜,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  重視老年養生。這是明清時期養生保健的又一大特點。明代嘉靖皇帝晚年追求長生之舉,客觀上對社會上重視老年人頤養保健,起了促進作用。清代一些皇帝多次舉行「千叟宴」和敬老活動,且赴宴的老人均可獲得皇帝的恩賜和賞金,凡受到恩賜的老年人都注於史冊。曹庭棟根據自己的長壽經驗;並參閱三百餘家有關養生的著作,針對老人的特點,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具體而實用,繼承和發揚了中醫養生學,為中醫老年病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清代名醫葉天士在《臨證指南醫案》里,記載了三百多例中老年病治驗,對其病機提出中年以「陽明脈衰」為主,六十歲以上老人則以「腎虛」為主,並提出「久病入絡」的精闢論點,為治療老年病開拓了活血化淤的新途徑。龔廷賢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壽的秘方,並把重要者編成口訣,故流傳較廣,他還寫了《衰老論》,對變老的原因作了專題研究。徐靈胎在壽命長短的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論點,認為在受生之時已有定分,這個定分就是「元氣」,因此壽命的長短決定了元氣的盛衰存亡,所以強調「謹護元氣」,這既是人們的養生之道,又是醫者的用藥之道。   明清時期比較出名的養生專著還有息齋居士的《攝生要語》、袁黃的《攝生三要》,胡文煥的《壽養叢書》、河濱丈人的《攝生要義》、陳繼儒的《食色紳言》及《男女紳言》、馮曦的《頤養詮要》、尤乘的《壽世青編》、黃克楣的《壽身小補》。以上這些養生著作都極大地豐富了傳統養生學的理論和方法,為養生學的進一步完備作出了貢獻。 養生原則  所謂養生原則,就是在養生活動中必須掌握和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則。主要的養生原則有:調陰陽、和臟腑、通經絡、葆陰精、重養神、順天時、調氣機。現分別論述如下。  1.調陰陽  2.和臟腑  3.通經絡  4.葆陰精  5.重養神  6.順天時  7.調氣機 調陰陽  《素問·生氣通天論》指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耳目聰明,氣立如故。」陳者,列也。這裡可引申為等比、相等的意思。陳陰陽,即使陰陽相等,各無偏勝。這裡所說的陰陽相等,各無偏勝,亦即陰陽調和之意。而陰陽調和,即可達到人體筋脈和順,骨髓堅固,氣血順從。這樣,內外就能調和,邪氣不能侵害,耳聰目明,正氣運行如常。由此看來,保持人體陰陽平衡、協調是多麼重要。人體陰陽二氣處在平衡協調狀態,不僅可使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而且可保持人體與自然界的統一協調。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說:「陰陽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於本。」意思是說,陰陽,是自然界運動變化的普遍規律,因而疾病的治療,就必須從陰陽變化這個根本上認識和處理。這裡的本,即根本,就是指陰陽。因為疾病的發生,不外乎陰陽的失調,所以治療疾病,就必須探求病變的根本,或本於陰,或本於陽。古人云:「一陰一陽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疾。夫人一身,不外陰陽氣血,與流通焉耳。如陰陽得其平,則疾不生。」這裡的疾不生,是指不生病,而人體不病的關鍵又在於「陰陽得其平」,平,即陰陽平和,不偏勝不偏衰。《國醫指南·陰陽之義》也指出:「凡人乃陰精陽氣合而成之者也。病之起也,亦不外乎陰陽二字,和則生,不和則病。」這段原文更進一步說明各種疾病的發生。發展,都是陰陽失去相對動態平衡的結果。陰陽失調所導致的偏盛偏衰,是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  眾所周知,祖國醫學的基本特點之一是辨證論治,它是中醫診治疾病的基本法則。所謂「辨證」,就是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有關疾病的各種現象和體征,加以分析、綜合、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論治」又叫「施治」,則是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辨證論治的過程,就是認識疾病和解決疾病的過程。所以,作為一個中醫醫生,關鍵是要掌握辨證論治。  中醫學有多種辨證方法,如病因辨證,經絡辨證,氣血津液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三焦辨證等,但無論哪種辨證方法,都要用陰陽加以概括和分析,臨床最常用的八綱辨證是各種辨證方法的總綱,而陰陽又是八綱之總綱,以統領表裡、寒熱、虛實,即表、熱、實屬陽,里、寒、虛屬陰。《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里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意思是對於一個善於診治疾病的醫生,它的首要任務是運用四診的方法辨別證候的屬陰、屬陽。對於養生者來說,就是要經常檢查自己體內有無陰陽偏盛偏衰的表現,一旦發現,就要立即採取措施,以使陰陽「以平為期」,正如恩格斯所說:「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陰陽的協調平衡就成為一個重要的養生法則,無論精神、飲食、起居、運動的調攝,還是自我保健或藥物的使用,都離不開陰陽協調平衡、以平為期的宗旨。

和臟腑  和,調和,協調之意;和臟腑,是指使人體五臟六腑功能相對穩定和協調。由於人體複雜的生命活動是以五臟為主體,是臟腑功能的綜合反映,所以,養生首先要協調臟腑的生理功能,使其成為一個有機整體。這是又一條重要的養生原則。  祖國醫學認為,臟腑學說是研究人體臟腑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相互關係的學說,」它是祖國醫學理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素問·靈蘭秘典論》里說:「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這裡的十二官,即是指人體五臟六腑,另加心包絡。不得相失,即是指各臟腑之間必須相互協調。以此養生則壽,是說若人體十二臟腑在心的統率下,彼此相互配合使用;就能壽命久長。可見,養生必須保持人體所有的臟腑功能活動正常,尤其是心肝脾肺腎五臟。保持人體臟腑功能健全的方法很多,但主要的是以下三條:  一是保持五臟與外界環境相適應。   人類生活於自然界中,其生理、病理無不受自然環境的影響,但人類不僅能被動地適應自然,更能主動地改造自然,從而提高健康水平,減少疾病的發生。《素問·六節臟象論》指出:「心者……通於夏氣;肺者……通於秋氣;肝者……通於春氣;腎者……通於冬氣;脾……通於土氣。」這裡的土氣,是指長夏之氣。從原文可以看出,人體的心肝脾肺腎五臟分別與自然界的五季即春、夏、長夏、秋、冬相應,人體五臟只有適應了五季的氣候變化,才能「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得道,是說便可謂懂得了養生之道,這樣才能不發生疾病。否則,「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截,腎氣獨沉。」由此看來,保持五臟功能正常,必須要使內在的臟氣活動與外在環境取得統一協調,而適應外在環境的具體方法是「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二是要使五臟藏,要使六腑瀉。   《素問·五臟別論》里說:「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滿也。」這裡的滿,是形容五臟藏精氣的狀態,五臟精氣應當豐滿充盛,才能游溢於中,供養人體,從而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果不滿而虛,就是五臟功能衰退的病理表現。這裡的「實而不滿」是指水谷而言,是形容六腑轉輸水谷的狀態。人體的五臟六腑只有藏、瀉得宜,機體才有充足的營養來源,以保證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三是要及時運用中醫五行學說的生克乘侮的規律糾正臟腑的偏盛偏衰。  所謂五行學說,起初是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後來人們把這五種物質的屬性加以抽象推演,用來說明整個物質世界;並認為這五種物質不僅具有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關係,而且是在不斷運動、變化之中,故稱之為「五行」。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內臟分別歸屬於五行,以五行的特性來說明五髒的生理活動特點,如肝喜條達、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髮的特性,故以肝屬「木」;心火有溫煦的作用,故以心屬「火」;脾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萬物的特性,故以脾屬「土」;肺氣主肅降,金有清肅、收斂的特性,故以肺屬「金」;腎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潤下的特性,故以腎屬「水」,由於五行學說主要以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來說明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用在醫學領域裡,即能說明人體臟腑組織之間生理功能的內在聯繫,如腎(水)之精以養肝,肝(本)藏血以濟心,心(火)之熱以溫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肅下行以助腎水。這就是五臟相互資生的關係。肺(金)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的上亢,肝(木)的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運化,可以制止腎水的泛濫,腎(水)的滋潤,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這就是五臟相互制約關係。   由上可知,五臟之間均存在著「生我」、「我生」、「克我」、「我克」這四個方面,從這四個方面來說明一個臟與其他四個髒的關係。茲以肝為例,生我者為腎(水生木),我生者為心(木生火),克我者為肺(金克木),我克者為脾(木克土)。根據這種理論,在養生中就能及時糾正五臟之間的偏盛偏衰。這裡還以肝臟為例說明之:春天時肝氣偏旺,往往會克制脾土,發生食欲不振、腹脹等,那麼在飲食上就要「補甘減酸」。補甘,就是要多吃點甜味的東西,以補益脾氣;減酸,就是要少吃些酸味的食品,因為酸入肝,會使本來偏亢的肝氣過亢。這也就是《難經·七十六難》所指出的「欠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於脾,故先實其脾氣」。用五行學說的術語來說,亦即「扶土抑木」。這個例子講的是怎樣用五行學說的理論糾正肝臟的偏亢。若五臟之中有一臟偏衰時,如肺臟虛,常表現為短氣、面色(白光)白。自汗出、聲低息微、脈虛弱,就可採用「培土生金」法,即健脾益氣。因為肺中所需的津氣,要依靠脾運化水谷精微來供應。  總之,在養生中要經常注意維持五臟之間的功能正常,若發生了偏盛偏衰,要及時注意加以糾正。

通經絡  所謂通經絡,就是指要使人體的經脈之氣暢通無阻,若經絡不通,則氣血不和,百病叢生。如《靈樞·經脈篇》里說:「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這裡的不可不通,即是再三強調人體之經脈必須暢通,原因是經脈「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為什麼這樣說呢?  先看「決生死」。就是說經脈的功能正常與否,決定了人的生與死,《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於臟腑,外絡於肢節。」《靈樞·本臟》說:「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這些原文都非常清楚他說明了經絡在人的生命活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人之所以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由於經脈縱橫交錯,出入表裡,貫通上下,內聯五臟六腑,外至皮膚肌肉。若沒有經絡的這種溝通和聯繫,人體的各組織、器官又靠什麼濡養呢?人體氣血,貴乎流通,才能使臟腑相通,陰陽交貫,內外相通,倘若氣血不流通,臟腑之間的各種聯繫就要發生障礙,疾病即可發生,嚴重者導致死亡。  再看「處百病」。這裡是說經脈之氣運行正常對於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所起的重要作用,大醫學家喻嘉言說:「凡治病不明臟腑經絡,開口動手便錯」;《靈樞·九針十二原》里說:「通其經脈,調其血氣」。上述原文都高度概括地說明了疾病的治療,病體的康復,都必須從經絡入手。眾所周知,疼痛是人們患病後最常見的癥狀之一。究其原因,中醫認為是「疼則不通,不通則疼」。只有經脈暢通,才能運行氣血;只有氣血周流,病人才能得到治療與康復。  再談「調虛實」,調是調整,虛實是指證候,不是虛證,就是實證,人們患病後常常用虛實來概括說明證候的性質。中醫學認為,「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實證,即是病邪盛而正氣未虛,正邪鬥爭激烈所表現的證候;虛證,即是正氣虛衰,機能減退,抵抗力低下所表現的證候。《靈樞·刺節真邪篇》里說「瀉其有餘,補其不足」,有餘是指實證,不足是指虛證。對實證要用瀉法,如胃痙攣的,針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胃弛緩;對虛證要用補法,如胃弛緩的,針刺病人足三里穴,可使其收縮加強。當然,由於虛實證不同,儘管都針刺足三里穴,但採用手法不一樣,一個用瀉法,而另一個用補法。這個例子說明,經絡有調整虛實的功能。  總之,保持經絡的暢通是非常必要的,此是一條重要的養生原則,要時時處處使自己的經絡之氣暢通,具體地說,以下方法有暢通經脈的作用:  一是要運動。因為「動形以達郁」,「動則不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動,氣血才能周流全身。  二是常練氣功。因為氣功鍛煉有素者常可體會到真氣循經絡運行,就是通過內景感到自身經絡的存在。氣功中的「周天運轉法」、「升降開闔法」就是能使經絡之氣正常地循經絡運行的重要功法。  三是要常吃一些能夠理氣活血的藥物和食物,如陳皮、木香、砂仁、四磨湯、越鞠丸、當歸、川芎、桃仁、紅花、油菜、黑大豆、慈姑等。  四是要心情愉快。因為「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不管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也要想得開,人們常說的「氣死周瑜」不是最能說明問題的例子嗎?
推薦閱讀:

梨和什麼不能一起吃,你知道嗎??
你不知道的中國宮廷十大膏方
中醫問診單
骨質疏鬆的治療方法 中醫如何治療骨質疏鬆
春天刮肝經,無病一身輕。

TAG:中醫 | 養生 | 中醫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