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與發展創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學實現了快速發展。1979年3月,鄧小平同志在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上指出:「政治學、法學、社會學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們過去多年忽視了,現在也需要趕快補課。」由此開啟了中國社會學的恢復與重建進程,迎來了社會學發展的春天。在這一過程中,社會學界越來越認識到,社會學學科建設和國家發展的命運是緊密相連的。
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
30多年前,社會學的恢復重建是從學習國外知識開始的。正如鄧小平同志當年指出的:「我們已經承認自然科學比外國落後了,現在也應該承認社會科學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說)比外國落後了。」所以,恢復重建之初的社會學學科與其他一些學科一樣都是「舶來品」,是拿來主義,引入了西方社會學的一些理論、方法和概念體系。諸如社會化、社會互動、社會角色、社會分層、社會網路,當年聽起來都很新鮮,引起了我國學者的極大興趣。然而,經過探索與驗證,我們逐漸發現,社會學的概念、理論是對社會現象、社會行為、社會生活的總結概括,因此,以我國社會生活為基礎,提煉出解讀與指導我國改革與發展的概念、理論、方法,才是中國社會學界最重要的任務。在此意義上也可以說,30多年來,中國社會學界最為重要的工作就是探索社會學的本土化。
比較我國的實證「社會科學」的各個學科可以發現,社會學本土化特徵最為突出,這顯然與老一代社會學家在恢復重建時的引領作用密切相關。老一代社會學家歷來重視本土化,比如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鄉土中國》等著作都是社會學本土化的經典之作。由此可以看出學科建設中領軍人物的重要性。重建後的中國社會學發展比較順利,費孝通、雷潔瓊等領軍學者的貢獻功不可沒。
中國社會學強調本土化,與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密不可分。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社會發生巨大變遷,促使社會學者必須應對叢生的社會問題。在農村,人民公社解體,新的社會組織生成,產業與職業結構巨變,數以億計的農民外出務工,新型農村社區迅猛發展;在城市,單位體制、就業體制、住房體制、醫療體制、養老體制全方位變革。超過13億人口的超巨型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在人類歷史上是罕見的。面對諸多現實問題,中國社會學開拓了眾多新的研究領域,在探索理論解釋與社會對策中形成了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
中國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還與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密切相關。在我國被稱作「文科」的所有學科中,社會學是最重視社會調查研究的。社會調查研究的定性、定量研究方法是社會學研究的重要基礎,學習社會學的學生必須完成實地調研。社會學的論文絕大部分都是在實地調研(田野調查)基礎上完成的,如果僅僅憑藉文獻分析,很難拿到社會學學位。正是在大量一手數據、案例分析的基礎上,形成了社會學的本土化特徵。
30多年來,中國社會學家的調查研究大大促進了社會調查研究理論與方法建設。我國社會的特點是人口規模巨大、疆域遼闊,城鄉、區域經濟社會差異較大,社會各個群體構成極其複雜。這給社會調查研究提出了巨大難題。同時,隨著城鎮化步伐加快,大規模人口流動成為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徵,數以億計的勞動者、農民工長距離遷徙。在比較穩定的社會中,調查研究的抽樣框架也大體穩定;而在我國這樣人口超常流動的情況下,每一次制定抽樣框架都是難題。所以,中國社會學界探索了多種調查方法,探索怎樣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有代表性的樣本。近來,網路大數據成為新事物。社會學家正在思考如何改革費時費力的傳統調查方法,如何從記錄人們行為軌跡的大數據中探索社會關係、社會互動。創新社會分析方法,也是社會學面臨的新課題。
改革發展對社會學提出新任務
新世紀以來,一系列新的理論概念進入我國社會生活。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創新、構建和諧社會、社會事業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等,既成為黨和政府工作中的重要議題,也成為我國社會生活的重要內容。這些以「社會」為主題的領域,正是需要中國社會學界從學科建設與應對政策雙重角度去思考和研究的。
回顧改革開放歷程可以看到,在很長一段時間,經濟市場化改革步伐走得比較快,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經濟學起的作用比較突出。但是,當我們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階段後發現,單一地推進經濟發展已經不可能了,因為這時發展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包括區域不平衡、城鄉不平衡、不同群體不平衡、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不平衡等。這些不平衡可以概括為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平衡,即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社會建設還遠沒有跟上。所以,現在面臨的最為突出的問題是發展失衡。在這樣的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是針對我國各種發展不平衡問題的。經濟與社會發展不平衡是各種不平衡問題中的核心問題。在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平衡方面,社會學確實可以做很多事情。那麼,社會學可以從哪些方面擔負社會建設提出的新任務呢?概括地說,有三大理論視角。
社會公平正義視角。如果說經濟學更強調經濟效益的話,社會學則更強調社會效益。社會學研究的核心目標,是試圖將社會多元因素都考慮在內去處理社會問題。這就是一種社會效益或社會公平正義的思考,即強調「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社會不同群體的利益不一致怎麼辦?這需要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協調社會關係,找到綜合平衡點。社會建設的特點就是要在利益多元格局下實現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社會學研究證明,目前我國收入分配結構中,偏低收入群體比例較大,中等收入群體比例較小。所以,當前在政策取向上應更多地考慮中低收入群體的利益。
激發社會活力視角。社會建設的核心目標之一是激發社會活力,其途徑是讓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地參與到改革發展中來。我國深化改革難度增大,一個重要原因是缺少社會動力。應該看到,進一步完善市場體制需要社會體制的配合。市場發展和社會發展同樣重要,如果沒有社會發展,市場也不可能真正發展起來。我國社會蘊藏著極大的活力和潛力,社會學就是要研究怎樣使社會活力充分發揮出來、社會潛力充分釋放出來。如果社會活力充分發揮出來、社會潛力充分釋放出來,我國就有無限的發展生機。
和諧社會與社會秩序視角。事物總是辯證的,強調社會活力、社會參與就要考慮社會秩序。我國社會治亂興衰的歷史一再提醒我們,保持良好的社會秩序是超巨型社會得以順利發展的前提。中國社會學界需要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在這方面,沒有現成的模式,只能靠實驗與創新。
中國社會學面臨的發展與創新機遇
在我國,社會學是個宏大的學科。社會學一級學科下包括理論社會學、應用社會學、人口學、人類學、民俗學、社會政策、社會管理、社會工作等眾多學科。實際上,30多年來,中國社會學走了一條與歐美社會學不完全相同的道路。近些年,有美國學者驚呼美國社會學在走下坡路。為什麼呢?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社會學分化得很厲害。本來社會學學科的優勢就是綜合性強,在綜合考慮社會多元因素的基礎上思考社會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是,美國社會學從早年的綜合性很強走向了非常具體的分科道路,很多具體分支分化得過於細小,以至犯罪社會學、族群研究、種族研究、社會工作等紛紛離開社會學,另立門戶。這樣,社會學的學科範圍就越來越窄小。而中國社會學迄今為止還是強調綜合性,這些分支學科都還在社會學的大旗下。學科綜合性強是中國社會學的優勢。
中國社會學發展必須探索一條新路。社會學發展歷來是與社會本身發展密不可分的。社會學這門學科濫觴於西歐。英法德當年處於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轉型的劇烈動蕩之中,歐洲當年是社會轉型的巨大實驗場,正是這種轉型催生了綜合研究社會因素的社會學。今天,我國社會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化轉型,在短短30多年裡,社會變遷極其驚人。所以,中國社會學研究應該積極開拓創新,在這樣一場巨大的社會實踐中提煉出科學的社會學理論與方法。傳統中國社會具有政府主導型社會、整體利益社會、關係社會、身份等級社會、家庭倫理本位社會等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改革開放要在突破原有社會約束、同時又傳承我國社會文化之間找到均衡點。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社會學研究者貢獻智慧。中國社會學還應在人才培養方面更多地與社會工作接軌,創建諸如社會調查、社會評估、社會規劃等新專業,為我國社會建設輸送人才。
總之,中國社會學在我國社會改革發展中面臨發展與創新的歷史性機遇。
(作者為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社會學會會長)
推薦閱讀:
※山區養羊業發展探析
※紅旗連鎖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全球時尚史——了解歷史中的衣香鬢影和時尚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於建議糾正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有關行為的函
※淺談中國打版師的現狀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