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穴位降血糖的秘法..qi轉載
按摩穴位降血糖的秘法..轉載?
中醫按摩導引治療:
傳統的中醫按摩導引治療糖尿病有很好的療效。現代科學已經告訴我們糖尿病其異常部位在胰腺,並可影響到全身器官的一類疾病。按照經絡理論分析是要責之於足太陰脾足少陰腎兩經。同時其位置又在帶脈一線,而任督二脈又對全身的陰陽氣血起總督統領作用。任脈主血,為陰脈之海;督脈主氣,為陽脈之海,故曰:任督通則百脈皆通;古有打通任督二脈百病不生之說
因此糖尿病的經絡按摩主要在這四條經絡上下功夫,
推薦穴位:左腹結穴、腹結穴歸屬足太陰脾經,理氣調腸、去濕健脾。陰陵泉和三陰交、太溪穴和復溜穴,湧泉穴(具體位置百度查詢)腹結穴足太陰脾經,有緩解治療胃痛、腹痛、便秘、痢疾等作用。腹結穴在下腹部,臍中下1.3寸,前正中線旁開4寸。
任督二脈推薦穴位:神闋穴(肚臍眼)、關元穴、會陰穴、膻中穴、長強穴、腎輸穴、命門穴。
按摩治療糖尿病必須要做到的任務就是:
一、疏通任、督、帶、三脈、調理足太陰脾足少陰腎兩經。任、督、帶、三脈打通後糖尿病癥狀可大大緩解,可惜操作起來非名師指導不可。
二、揉散「積滯」(胸、兩肋、胃脘、腹部、腹股溝、頰車頜下、頭面、四肢內則狹窄處) 凡皮包骨很緊的地方均為可揉處,以揉至皮包骨處很鬆軟為「積滯」已揉散的標準qi。
糖尿病保養腎精極為重要,請注意房中養生和節制房事,和飲食調養
敲胰臟也是一種方法,叫胰臟起來幹活。手指點敲左粱門七下,中脘七下,右粱門七下,這是一遍。敲5遍。為什麼敲七下?咱們人是非常講究平衡的,七下不會產生失衡感。
中脘:肚臍眼到劍突(上面兩個肋骨交界處)連線的一半處。旁開二指就是左粱門,往右邊旁開二指就是右粱門。
治療糖尿病有「四大金剛穴」,它們分別是胰俞、魚際、內庭在足背,第2趾與第3趾之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和太溪。每天晚上9點左右,按揉雙側魚際穴3分鐘,再按揉兩側胰俞穴2分鐘,最後按揉內庭、太溪穴各3分鐘,堅持3個月,糖尿病就能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糖尿病很像中醫的消渴症,以多飲、多食、多尿為特徵。在說糖尿病之前,我想先說說這個「消渴」。
隔行不隔理,萬事萬物,觸類旁通。其實消渴症就是另一種「水源涵養」問題。情志不調、飲食不節或勞欲過度等原因,導致我們的肺、胃、腎等臟腑陰虛或燥熱,也就是說涵養津液的功能下降,或者水谷津液輸布失常,體內谷津損耗較大,也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等癥狀。身體失去水分,自然會變得消瘦;而谷津輸布損耗太大,自然也就會整天疲憊不堪。
您要真想自己動手「涵養水源」,還是用下面這治療糖尿病的「四大金剛穴」——胰俞、魚際、內庭和太溪,更為安全。特效降糖胰俞穴用艾灸兩側的胰俞穴,過了兩、三個小時以後,血糖從18降到10以內。
胰俞是經外奇穴,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與肝俞穴之間它是治療消渴(糖尿病)的經驗效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路線上,在這個穴位按揉可以有效地刺激胰島素分泌;疏肝利膽,活血化淤,養胰健脾,調和腸胃魚際是肺經的滎穴,按揉它可以滋陰降火;太溪在五行中屬水,肺為金,按揉太溪就是取「金生水,金水互生」之意,而且腎陰是一身陰氣之本,補腎陰也就意味著補肺陰;內庭是足陽明胃經的滎穴,「滎主身熱」,它最善祛熱邪。
刺激這幾個穴位最好是在晚上9點左右。每天晚上,先按揉雙側魚際穴3分鐘,然後按揉兩側胰俞穴2分鐘,最後按揉內庭和太溪各3分鐘。一般來說,3個月後就可以看到很明顯降糖的效果。
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屢試不爽」。不少糖尿病患者,在配合服用降糖葯的同時,都使用這個方法,也基本上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醫治療「三消」的根本,便是通調三焦的功能。針灸治療則以三焦經的陽池、外關為主穴,配以足太陽膀胱經的胰俞、三焦俞、肺俞、脾俞、胃俞、肝俞、腎俞等穴;配以肺經上的魚際;配以胃經的足三里;配以腎經的太溪;肝經的三陰交;還有任脈上的中脘穴,既能增加胰液和胰島素的分泌、減少人體細胞對胰島素的抵抗、使血糖能夠被正常利用,又能發揮益氣、健脾、補腎的功效,使三焦的功能正常,胰的功能恢復,糖尿病得以緩解和康復。因此,胰腺、三焦和「三消」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三消」為三焦同病,治「三消」必用三焦;而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在治療糖尿病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三焦俞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常用腧穴之一,位於第1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
梁門在上腹部,當臍中上4寸,距前正中線2寸。承滿與梁門為一組對穴,它是調節中焦水濕的要穴。
有兩個傳統穴位降血糖有奇效,一個是地機,一個是京門雖然在膽經上,但它是腎的募穴。位於人體側腰部,章門穴後1.8寸,當十二肋骨遊離端的下方。溫陽益腎,健脾通淋
足太陰脾經地機在陰陵泉下3寸健脾滲濕,。京門在兩手叉腰,拇指在前,四指在後,中指所在的點。一般來說如果血糖高,這兩個穴點按下去是酸痛的,每天有時間就揉一揉,堅持一段時間,就可見效
糖尿病的按摩治療:
1、承漿穴按摩:接起勢丹田開合後,兩手以劍指相結合,中指指尖輕置於承漿穴上(下唇溝凹陷處中間),先正(左轉),後反(右轉)各按摩18~36次;然後三按三呼吸(即呼氣時輕輕按下,吸氣時略微抬起,如此緩慢地手指在穴位上呼按吸松共3次)。最後兩手自然鬆開放下,本法主治消渴。
2、中脘穴按摩:兩手相疊(內外勞宮相合,男左手在里,右手在外,女則相反)置於中脘穴上(胸骨下端與肚臍連線的中點處),先正(左轉)後反(右轉),各按摩18~36次,然後三按三呼吸(手掌呼按吸松3次)。本法可健脾和胃。
3、關元穴按摩:按摩關元穴(肚臍與恥骨連線中點),方法同上。本法可補虛益損,對尿頻、尿淋濁癥狀效果較佳。
4、期門穴按摩:兩手分開置於脅下,以手心撫於期門穴(乳頭直下兩肋間),先正(兩手同時由外向內轉)後反(兩手同時由內向外轉),各按摩18~36次,然後三按三呼吸。本法有平衡血糖的作用。
5、腎俞穴按摩:兩手內勞宮穴置於腰背後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上,先反(由內向外轉)後正(由外向里轉),各按摩18~36次,然後三按三呼吸。本法主治水腫、消渴。
註:消渴今之糖尿病。
降糖穴
按揉腹部的降糖穴可降血糖。降糖穴是近年發現的治療糖尿病的有效穴位,位於肚臍斜上方2厘米的位置上,左右對稱分布,在該處按摩能促進胰腺分泌胰島素,有效地防治糖尿病。將一手的食指、中指併攏,用指腹按揉降糖穴,力度宜輕柔,和緩地揉動3分鐘,然後換手按揉另一側降糖穴3分鐘,也可以雙手同時按揉,每日1次。此法長期堅持,能夠起到輔助降血糖的作用。注意不能在過飽或過飢情況下進行。
膏肓穴膀膚經它在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大杼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至陰穴膀膚經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約0.1寸
湧泉穴、高血壓、失眠、癔病、癲癇、小兒驚風、神經性頭痛、遺尿、尿瀦留等,
胰俞穴在第8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膈俞穴與肝俞穴之間。
疏肝利膽,活血化淤,養胰健脾,調和腸胃
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特效穴位
日期:2013年09月06日
【命】字拆開來就是人、一、口、節,「能少吃一口就少吃一口,人就有命了。」
「寧可少吃一口」就是飲食有節。現在的「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都是吃出來的病,飲食無節呀。講到這裡,再拆一個字——【活】,「千口水為活」,意思是說人離不開水,一旦缺少就有病症。比如我們現在說的糖尿病,中醫古書稱消渴病,甲骨文就有記載,是說身體里缺乏津液(水),所以尿液里糖分多,現在形象地叫糖尿病。還是吃出來的毛病qi。
簡單易行的中醫養生鍛煉方法,可以健神養腦,名叫「敲三關」。用十指尖有節奏地輕敲3個穴位,最初每次敲36下,然後加到99次。敲的時候一定要靜心、閉眼,舌頭抵上頜,心裡只默念數字。
第一關是敲頭頂的百會穴,
第二關是敲太陽穴,
第三關是敲風池穴(脖後髮際線下)。
【降壓穴】
定位:位於足弓,劃一個十字,交點即為此穴。
解剖:布有趾長屈肌腱,足底內側動靜脈,足底內側神經。
原則:交替取穴
特點:以針刺足底內側神經之後出現的針感為宜。
手法:上下提插,對急性病人可以留針。
針感:局部酸麻脹
功能:調節神經,降低血壓,興奮鎮靜。
主治:高血壓,臨床還可用於治療休克,昏迷,高熱,精神分裂症,癲癇,癔症性癱瘓,神經性頭痛,偏癱。
【降糖穴】
定位:此穴位於前臂掌側,腕關節至肘關節的下1/3。
局解:指淺屈肌,深層有指身屈肌,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正中神經,深層有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取穴原則:左右交替。
針刺特點:以針刺正中神經,前臂內側皮神經,或前臂掌側骨間神經後出現的針感為宜。
手法:上下提插。對於久病體虛重症病可采滯針
功能:益氣提神,健脾和胃,舒肝理氣,降糖,降脂,降壓,降酶,消炎,鎮痛,鎮靜。擴張冠狀動脈,增強機體免疫力。
主治:糖尿病,高血壓,高血酯,高血糖。臨床還可用於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間軟骨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胃炎,胃痛,胃癌,胃潰瘍,膈肌痙攣,神經衰弱,低血壓,失眠等。
按語:從中醫心理學觀點認為糖尿病屬於心理性疾病範疇。從大量的病因學調查90%以上的病人卻有一定的環境誘發因素。此穴從中醫角度講具有理氣,益氣,活血,卻瘀之功效。臨床多以平衡針灸為主配合平衡火罐,平衡推拿,綜合治療糖尿病。要求合理調節飲食,減少病人併發症發生。此外還可以用於其他疾病的康復治療。對糖尿病合併的腦血管病,冠心病,白內障,頸肩腰腿通,痛風,還必須配合相應穴位綜合治療。
歌訣:降糖穴位前臂下,正中神經必須扎,配穴胃痛腹痛穴,降脂降糖與降壓。
(3寸毫針針尖向上成45度角斜刺2寸左右)
【降糖穴】:
胰俞。操作:斜刺1.5寸,瀉法,留30分鐘,配三陰交、脾俞、足三里、神門、腎俞。主治:糖尿病、血糖過高。
【降脂穴】:
豐隆。操作:直刺2寸,提插瀉法,留30分鐘。主治:高脂血症,肥胖。
常用的【降脂穴】位及按摩方法有:
【解溪穴】
此穴位置在足背與小腿交界處的橫紋中點處。用手指尖在穴位上一壓一放,做60次,可清胃熱,除腹脹,治便秘。
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在髕韌帶外側向下3寸,脛骨向外1橫指處。每天點按15分鐘。如果穴位周圍有硬結,則要慢慢揉散。此穴能補益氣血,促進消化,吸收,調節胃腸運動功能。揉按曲池、手三里曲池穴位置在屈肘位,時橫紋橈側盡頭處。
按揉【手三里】穴在曲池穴向下2寸處。每穴按揉3~5分鐘,以有酸脹感時為度。能治療腹部脹痛,嘔吐,腹瀉,便秘等。掐按【內關】此穴位置在手掌腕橫紋中點向上2寸處,每次掐按15分鐘,左右手相互掐按。有和胃降逆,理氣消脹的功效。
推擦【三陰交】此穴在足內踝高點向上3寸,小腿內側正中處。推擦方向由下向上,共推60次,可治療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搓擦小腿坐位,抬起一側小腿,將兩手掌分別置於小腿內、外側面,反覆上下搓擦小腿2分鐘,再前後用力搓擦小腿1分鐘。換另一退再做,手法同前。小腿處有脾經、胃經、腎經、膀胱經、膽經、旰經等與消化功能相關的經絡,搓擦此處,可以疏通經絡,激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促進胃腸排出消化殘渣。
按摩治療的部位:
1.足底部反射區:腦垂體、腹腔神經叢、肝、心、甲狀腺、甲狀旁腺、腎上腺、腎、輸尿管、膀胱、胃、胰、十二指腸、盲腸(闌尾)、回盲瓣、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及直腸、小腸、gang門、生殖腺。
降血糖的方法
1、南瓜:南瓜籽治療糖尿病效果不錯。用南瓜50克、赤小豆40克、海帶10克,加水入砂鍋內煮沸,豆爛後食用。
2、冬瓜:用冬瓜30克、麥冬30克、黃連9克,加水入砂鍋內煎煮食之。
3、蘿蔔:用綠豆200克、梨一個、蘿蔔250克,加水入砂鍋煎煮後食用。
4、山藥:用山藥50克、鴿肉500克,鹽少許,加水入砂鍋燉後食之。
5、苦瓜:其性寒味苦,有明顯降血壓作用。把苦瓜晒乾,碾碎成粉,經常服用對糖尿病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6、玉米:具有利尿退腫、降血糖、止血的功效。用豬胰2隻,玉米須50克,加水入砂鍋內煮後食用。
7、合沉湯(見《石室秘錄》,此為現代劑量)熟地90克,山萸肉、麥冬各60克,玄參30克,車前子15克,水煎,代茶頻飲。適用於腎陰虧虛型糖尿病。
8、神仙減水法方(見《奇效良方》,此為現代劑量)人蔘、花粉、知母、黃連、苦參、麥門冬、浮萍、白扁豆、黃芪各等份,研末混勻,每次服6克,每日2次。適用於氣虛為主的糖尿病。
9、引龍湯(見《辨證錄》,此為現代劑量)玄參90克,肉桂9克,山萸肉12克,麥冬30克,北五味3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於陰陽兩虛型糖尿病。
10、白龍散(見《中藏經》,此為現代劑量)寒水石、甘草、葛根各等份,研末混勻,每次服6克,用麥冬煎濃湯送下,每日1劑。適用於陽明熱甚的糖尿病。
11、麥門冬湯(見《類編朱氏集驗醫方》,此為現代劑量)麥冬、黃連、干冬瓜各30克,水煎服。適用於陰虛化熱型糖尿病。
12、枸杞湯(見《千金方》,此為現代劑量)枸杞30克,瓜蔞根、石膏(先煎)、黃連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適用於陰虛化熱型糖尿病。
醫通無憂網為您解憂,降血糖的穴位,降血糖的方法,相信您現在一定有所了解了吧!醫通無憂網與您一同關注健康問題!
醫通無憂網(www.51etong.com)和你一起關注健康。
地骨皮50克、翻白草30克,熬水喝!另外買點黃豆面,每天早上水燒開後放入適量黃豆面,熟後即可食用,一定要早上空腹服,堅持一個月即可檢查血糖和尿糖qi,
每天用砂鍋煎熬翻白草 20. 30 克。有時加一點桑葉,以草代茶。
推薦閱讀:
※糖尿病吃這6種水果降血糖,11種水果不能吃
※請看食療養生如何幫你降血糖!
※什麼花茶降血糖
※冬季降血糖的食物推薦
※一素兩葷二甜,不吃藥降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