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彙編
06-16
文學常識彙編先秦一、散文(一)歷史散文(1)《左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前722)止於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後記敘了春秋時期250多年的史事。(2)《國語》:我國第一部的國別體史書,共21 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了從周穆王到周貞定王前後500餘年的史事,從春秋末年到戰國初期。《國語》和《左傳》區別是《國語》寫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按年代編寫,長於記事。(3)《戰國策》:即《國策》,《國語》後又一部國別體史書,西漢末年劉向所編訂,共33編。記事上起周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該書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二)諸子百家散文(1)道家老子,又稱老聃、李耳,道家學派創始人,生活於春秋時期。主張「無為」,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代表樸素辯證法觀點。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並能由對立而轉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經》。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河南)人,道家學派代表人物。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現存《莊子》一書,33篇,又名《南華經》。代表作《逍遙遊》。(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現存《論語》20篇,是他的弟子記錄他與弟子們言行的語錄體專集。「論」,讀lún ,擇也,選擇摘錄之意。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山東)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家大師。其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實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著有《孟子》一書。荀子,名況,尊號「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漢時避宣帝劉洵諱,改稱「孫卿」,先秦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針對孟子「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儒家「天命論」提出「天行有常」的樸素唯物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3)墨家墨子,名翟(dí),春秋時代魯國人,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尚賢」、「節用」。著有《墨子》一書,今存53篇。(4)法家韓非,戰國末韓國人,荀況弟子,法家學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賞、重罰、重農、重戰者諸項政策,主張君主集權,反對貴族操縱政治。現存《韓非子》55篇。▲春秋三傳:《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六藝(六經):《易》、《書》、《詩》、《禮》、《樂》、《春秋》。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六義(詩經):風、雅、頌、賦、比、興十三經:《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十家:西漢史學家班固概括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農、雜、小說。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二、詩歌(一)《詩經》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詩經》通稱為《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才稱《詩經》,共305篇。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又叫「國風」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間歌謠,這是《詩經》的精華,如《伐檀》、《碩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數民謠,內容大都是記述周貴族歷史,歌功頌德的。「頌」分《周頌》、魯頌》、《商頌》共40篇,多為貴族統治者祭祀用的樂歌舞曲。手法分為「賦」、「比」、「興」,形式以四言為主,多數為隔句用韻,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覆詠唱的特點。《詩經》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優良傳統的源頭。(二)《楚辭》西漢末年,劉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輯錄成《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它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加工形成,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風土物產和方言辭彙,所以叫「楚辭」。《楚辭》(浪漫主義)與《詩經》(現實主義)成為我國古典詩歌的兩大源頭。屈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國人。他開創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變為個人獨立創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積極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奠基人,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用楚辭形式寫了我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即遭遇憂愁,「離」通「罹」),後人因此又稱「楚辭」為「騷體」。還有《九歌》、《九章》、《天問》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農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羅江自沉的紀念日。▲ 風騷:「風「指《詩經》「國風」,騷指《楚辭》中《離騷》,後以此概指《詩經》和《楚辭》。屈宋:屈原、宋玉(屈原弟子,主要有《九辯》《風賦》《登徒子好色賦》《高唐賦》。)三、其他(1)《山海經》:我國古代地理名著。內容為古代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其中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如「黃帝戰蚩尤」、「鯀禹治水」、「精衛填海」、「夸父追日」等故事。(2)《列子》:列子,名禦寇,戰國時鄭(河南)人,被道家尊為前輩,主「虛靜」、「無為」。(3)《晏子春秋》:記載齊國晏嬰言行軼事的著作,對當時統治者的奢侈腐敗、勞動人民的饑寒交迫及各國之間的勾心鬥角,都有真實反映,文章有較濃厚的文學色彩。秦代(1)李斯:代表作是散文《諫逐客書》。秦王政十年(前237)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政採納。他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2)呂不韋:戰國末期韓國大商人,曾為秦國的相國。他集合門客編寫了《呂氏春秋》。又稱《呂覽》,是雜家代表作。呂不韋還想出一個宣傳該書的辦法,「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即「一字千金」的由來。漢代一、散文(一)政論散文(1)賈誼:西漢初年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世稱賈生、賈長沙、賈太傅,洛陽人。主要文學成就是政論文,有「疏」7篇,《新書》10 卷58 篇;明朝人輯有《賈長沙集》。 《新書》反映了賈誼的政治經濟思想,開篇《過秦論》,總結了秦朝滅亡的歷史教訓,提出了一系列政治主張;《宗首》、《藩強》、《權重》等闡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思想;《大政》、《修政》等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代表了漢初政論散文的最高成就。(2)晁錯:西漢政治家,作品有《守邊勸農疏》《論貴粟疏》。《守邊勸農疏》,就抗禦匈奴問題深入議論,首次提出屯田戍邊的建議,並周密地設計了實施舉措:如從罪人至庶民,廣泛招募,當免罪的免罪;由官府補償被匈奴奪去的損失等,以使屯戍者久安其處。此疏奏上後,即被文帝採納,定為國策。《論貴粟疏》,提出了「欲民務農,在於貴粟」的觀點,扭轉了「穀賤傷農」的狀況振興了農業生產,增強了國力,對歷史上「文景之治」的局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二)歷史散文(1)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陝西)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分為本紀、世家、列傳、表、書。共130篇,本紀記帝王生平事迹;世家記貴族興衰史;列傳記不同階層社會著名人物事迹;表是全書敘事的聯絡和補充;書是天文曆法科技專著。《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璧」。司馬遷與西漢司馬相如有「文章兩漢兩司馬」之稱。司馬遷與班固有「班馬」之稱。(2)班固:字孟堅,東漢扶風(陝西)人,修成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開創「包舉一代」的斷代史體例。辭賦以《兩都賦》最著名。《兩都賦》分《西都賦》、《東都賦》兩篇。《西都賦》由假想人物西都賓敘述長安情況,以暗示建都長安的優越性;《東都賦》則由假想人物東都主人介紹東都洛陽盛況,表明已超過了西都長安。後張衡《二京賦》、左思《三都賦》,在形式上都受其影響。▲四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三)其他(1)劉安:沛郡(江蘇)人,西漢思想家、文學家,漢高祖孫,襲父爵封為淮南王。招門客集體編著《淮南鴻烈》,也叫《淮南子》。全書內容龐雜,《漢書·藝文志》則將它列入雜家。其中最為著名的篇章有《鯀禹治水》、《共工怒觸不周山》、《塞翁失馬》等。(2)劉向:西漢經學家、文學家。撰有《說苑》、《新序》,還整理修訂了《戰國策》、《楚辭》。《說苑》:按各類記述春秋戰國至漢代的遺聞軼事,其中以記述諸子言行為主,不少篇章中有關於治國安民、家國興亡的哲理格言。主要體現了儒家的哲學思想。《新序》採集舜、禹時代至漢代史事和傳說,分類編纂,與《說苑》一書性質類似。(3)王充:王充是東漢偉大的無神論者。著有《論衡》,《訂鬼》是他的名篇。 《論衡》,無神論著作,是針對這種儒術和神秘主義的讖緯說進行批判。《論衡》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正因為《論衡》一書反叛於漢代的儒家正統思想,故將它視之為「異書」。《訂鬼》,選自《論衡》。王充生活的時代,各種鬼神迷信泛濫,危害社會,他著重對「死人為鬼,有知,能害人」的有神論思想進行了有力地批判,針對相對的提出了「死人不為鬼,無知,不能害人」的無神論主張。(4)蔡琰:東漢傑出的女詩人和書法家。字文姬,,東漢末年人,是文學家蔡邕的女兒。「天下喪亂,文姬為胡騎所獲,沒於南匈奴左賢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曹操素與邕善,痛其無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贖之,而重嫁於(董)祀。……後感傷亂離,追懷悲憤,作詩二章。」這是《悲憤詩》由來。二、賦 (我國古代韻文和散文的綜合體)(1)賈誼:《吊屈原賦》,公元前176年,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歷屈原放逐之地,遂作此賦。此賦描寫了一個善惡顛倒,是非混淆的黑暗世界,表現對屈原深深的同情。但他不贊同屈原以身殉國,主張「遠濁世而自藏」,以此保全自己,這才合乎「聖人之神德」。《鵩鳥賦》,人鳥對話形式,開漢賦主客問答體之先河。作者向這隻帶來死亡之兆的鳥兒訴說,得到的答案是死亡不過是萬物變化的一種,不值得為生留戀,為死悲傷。(2)枚乘:西漢辭賦家,代表作《七發》是一篇諷諭性作品。賦中假設楚太子有病,吳客前去探望,通過互相問答,構成七大段文字。在於勸誡貴族子弟不要過分沉溺於安逸享樂,表達了作者對貴族集團腐朽縱慾的不滿。(3)東方朔:西漢辭賦家,《答客難》以主客問答形式,說生在漢武帝大一統時代,「賢不肖」沒有什麼區別,雖有才能也無從施展,有詼諧的特點,發泄了他懷才不遇的牢騷。(4)司馬相如:西漢辭賦家,代表作《子虛賦》《上林賦》。《子虛賦》通過楚國之子虛先生講述隨齊王出獵,齊王問及楚國,極力鋪排楚國之廣大豐饒。烏有先生不服,便以齊之大海名山、異方殊類,傲視子虛。《上林賦》是《子虛賦》的姊妹篇,描繪了上林苑宏大的規模,進而描寫天子率眾臣在上林狩獵的場面。(5)揚雄:西漢文學家,哲學家,作品《甘泉賦》《羽獵賦》,是仿《子虛》《上林》而作。(6)張衡:字平子,東漢著名科學家、文學家。代表作《二京賦》《歸田賦》《四愁詩》。《二京賦》,包括《西京賦》、《東京賦》兩篇。二京,指漢的西京長安與東京洛陽。《歸田賦》,散體抒情小賦的先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描寫田園隱居樂趣的作品。《四愁詩》,張衡目睹東漢朝政日壞,天下凋敝,而自己雖有濟世之志,希望能以其才能報效君主,卻又憂懼群小用讒,因而鬱郁,遂作《四愁詩》以瀉情懷。三、樂府民歌《樂府詩集》:樂府詩總集名,南朝宋·郭茂倩編寫。輯錄了漢魏至唐五代的樂府歌辭,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謠。樂府原是當時官府設立的音樂機關,專事製作樂章並採集整理各地民間俗樂的歌辭。這些樂章、歌辭後來就叫「樂府詩」,成為繼《詩經》、《楚辭》而興起的一種新詩體。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最早見於南朝徐陵編纂的《玉台新詠》,是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中國古代最長的一部敘事詩。與北朝《木蘭詩》並稱「樂府雙璧」。又與《木蘭詩》,韋莊的《秦婦吟》並稱為「樂府三絕」。魏晉南北朝一、詩歌(1)三曹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三國時政治家。死後其子曹丕代漢建魏,追尊曹操為魏武帝。「建安文學」開創者,其詩氣魄宏偉、慷慨悲涼,代表「建安風骨」的特色。代表作《觀滄海》、《龜雖壽》、《蒿里行》樂府歌辭等。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國文學家。作品《燕歌行》是現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詩,他的《典論·論文》是我國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論。曹植:字子建,五言詩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馬篇》《洛神賦》。南朝謝靈運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評價。(2)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與「三曹」同是「建安風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詩》成就最高。▲建安風骨: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七子」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傳統,普遍採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並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後人尊為典範。(3)竹林七賢:嵇康、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七人崇尚老莊,基本上繼承了建安文學的精神,但由於當時的血腥統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採用比興、象徵、神話等手法,隱晦曲折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4)陶淵明東晉詩人,名潛,字淵明,自稱五柳先生,謚號「靖節先生」。開創了田園詩一體,被稱為「隱逸詩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歸去來兮辭》、《飲酒二十首》、《雜詩十二首》、《詠貧十七首》。(5)謝靈運南朝詩人,開創文學史上的山水詩一派,「陶謝」並稱。詩歌有《登池上樓》、《白門岩上宿》。文賦有《山居賦》。二、歷史散文(1)《後漢書》范曄,南朝·宋時期歷史學家,編纂了《後漢書》。它是一部記載東漢歷史的紀傳體斷代史史書,主要記述了上起東漢的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2)《三國志》陳壽,西晉著名史學家,編纂了《三國志》。它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體史書,詳細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歷史。分《魏書》《蜀書》《吳書》三部分,共65卷。三、文論(1)《文賦》陸機,字士衡,吳郡吳縣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西晉文學家,書法家,與其弟陸雲稱「二陸」,著有我國古代重要的文學論文《文賦》,其宗旨是為了解決「意不稱物,文不逮意」的矛盾,所以以創作構思為中心,主要論述「作文利害之所由」,即文章寫作的方法技巧和藝術性。(2)《文心雕龍》劉勰,字彥和,南朝梁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我國第一部文學理論專著《文心雕龍》。它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有嚴密體系的、「體大而慮周」的文學理論專著。分上下兩編,每編25篇,包括「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和「總序」等五部分。全書重點有兩個:一個是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一個是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之落實文風。(3)《詩品》鍾嶸,字仲偉,南朝梁代文學批評家,著有我國第一部詩歌理論專著《詩品》。它是在劉勰《文心雕龍》後出現的一部品評詩歌的文學批評名著。這兩部著作相繼出現在齊梁時代不是偶然的,因為它們都是在反對齊梁形式主義文風的鬥爭中的產物。《詩品》所論的範圍主要是五言詩。全書共品評了兩漢至梁代的詩人一百二十二人,計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七十二人。四、小說(1)《搜神記》干寶,字令升,東晉史學家、文學家,撰寫出我國第一部神話(志怪)小說集《搜神記》。它是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搜集了古代的神異故事共四百多篇,開創了我國古代神話小說的先河。有《幹將莫邪》《南柯太守傳》等名篇。代表魏晉南北朝小說最高成就。(2)《世說新語》劉義慶,字季伯,由他組織一批文人撰寫了我國第一部筆記小說《世說新語》。其內容主要是記載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書中許多故事成為詩文和小說戲劇的典故和題材,有的成為人們常用的成語,如「望梅止渴」、「一往情深」、「口若懸河」等。五、其他(1)鮑照:樂府《擬行路難》18首,表現了為國建功立業的願望、對門閥社會的不滿、懷才不遇的憤懣。(2)左思:《三都賦》,分別是《吳都賦》,《魏都賦》,《蜀都賦》。這些賦實際上不只是寫三個都城,而是寫魏、蜀、吳三個國家的概況。左思早年曾寫成《齊都賦》,全文早佚,佚文散見《水經注》及《太平御覽》,一年後又欲賦三都。「洛陽紙貴」這個成語就是因為當時人們競相抄寫《三都賦》的內容,而造成紙張供不應求,紙價上漲的情形。(4)王羲之:字逸少,東晉大書法家,被尊為書聖;曾為右將軍,故稱王右軍,他的《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5)李密:《陳情表》。有人評論「讀諸葛孔明《出師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忠,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孝,讀韓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墮淚者,其人必不友。」(6)酈道元:字善長,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著有《水經注》,它是我國古代較完整的一部以記載河道水係為主的綜合性地理著作。(7)蕭統:《昭明文選》,又稱《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謚「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宋代有「文章祖宗」之說。(8)吳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其詩清新,且多為反映社會現實之作。其文工於寫景,詩文自成一家,常描寫山水景物,稱為「吳均體」,開創一代詩風。唐代一、詩歌(一)初唐時期——初唐四傑王勃:字子安,代表作《滕王閣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著有《王子安集》。楊 炯:名作有《從軍行》。 盧照鄰:代表作為《長安古意》。駱賓王:代表作為《在獄詠蟬》,另有著名的《討武檄》,著有《臨海集》。 (二)盛唐時期(1)山水田園詩派:王維、孟浩然、儲光羲、常建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人稱「詩佛」。蘇軾贊「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他繼承了陶淵明田園詩。孟浩然:字浩然,與王維齊名,稱為「王孟」。世稱「孟襄陽」,因未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他繼承發展了陶淵明田園詩和謝靈運,謝朓等的山水詩。詩作有《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過故人庄》、《春曉》、《宿建德江》等等。(2)邊塞詩派: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高適:字達夫,曾任散騎常侍,故有「高常侍」之稱。與岑參並稱「高岑」。詩作對當時的邊境形勢、士兵疾苦均有反映,代表作《燕歌行》、《別董大》(七絕)。岑參:官至嘉州刺史,有「岑嘉州」之稱。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體驗深刻,有《岑嘉州詩集》。代表作《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七古)。王昌齡:字少伯,擅長七絕,有「七絕聖手」「詩家天子」之稱。多寫當時邊塞軍旅生活,氣勢雄渾,格調高昂,代表作《從軍行》七首、《芙蓉樓送辛漸》、《出塞》。王之渙:字季陵,代表作《涼州詞》、《登鸛鵲樓》。(3)李杜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詩歌風格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被稱為「詩仙」「詩俠」。代表作《靜夜思》《秋浦歌》《望天門山》,五律《送友人》,七古《夢遊天姥吟留別》《行路難》。著有《李太白全集》。杜甫:字子美,又稱杜工部,曾居長安城南少陵,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拾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尊為「詩聖」。其作品被稱為「詩史」。詩風沉鬱,語言精鍊。與韓愈有「杜詩韓文」之稱。主要詩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著有《杜工部詩集》。(三)中唐時期——「元白」白居易:字樂天,下(陝西)人,號香山居士,曾官太子少傅,又稱白太傅。官至左拾遺,因故被貶為江州司馬。與元稹共同發起了「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諷諭詩《秦中吟》,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七古),《錢塘湖春行》(七律)。元稹:字微之,與白居易齊名,人稱「元白」。著傳奇《鶯鶯傳》,為《西廂記》的源頭。(四)晚唐時期——小李杜李商隱:字義山,號玉豀生,多無題詩,人稱「李義山」,有《李義山詩集》《樊南文集》。代表作《無題》《賈生》《夜雨寄北》等。詩歌和溫庭筠並稱「溫李」。杜牧:字牧之,晚年居住長安城南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代表作諷詠詩《赤壁》《過華清宮絕句》三首。著有《樊川文集》。二、詞(詞又稱曲子詞、長短句、詩餘、樂府、琴趣等)(1)南唐二主詞李璟:字伯玉,史稱南唐中主。流傳到現在的僅有四首,但「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等都是流傳千古的佳句。詞作和李煜作品一同收錄在《南唐二主詞》中。李煜:字重光,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史稱李後主。後因作感懷故國的《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被稱為「千古詞帝」。王國維認為:「詞至李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2)花間詞派:花間詞派產生於西蜀,得名於趙崇祚編輯的《花間集》,文字富麗精工,代表詞人溫韋。溫庭筠: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詞與韋莊齊名,並稱「溫韋」。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韋莊: 字端己,杜陵(西安市)人,韋應物的四代孫。詞風清麗,著有《浣花詞》。三、散文韓柳:韓愈、柳宗元共同領導了「古文運動」。(1)韓愈:字退之,河陽(河南)人,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提出「文以載道」的觀點,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的領導人,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代表作《師說》《答李翊書》《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等,著有《昌黎先生文集》。(2)柳宗元:字子厚,河東(山西)人,世稱柳河東,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貶為永州司馬,又遷柳州刺史,世稱柳柳州。與韓愈倡導古文運動。有論說文《天說》、《封建論》,傳記文《段太尉逸事狀》、《童區寄傳》、《捕蛇者說》,寓言散文《三戒》,山水遊記《永州八記》,著有《柳河東集》。四、傳奇(唐代小說的稱謂)(1)陳鴻《長恨歌傳》:歷史題材小說。它追述了開元年間楊妃入宮,在安祿山叛亂後,她跟唐玄宗在入蜀路上死於馬嵬坡的始末,以及道人索魂天上與楊札相見的事情。故事情節和《長恨歌》一樣,不過一個詩歌的形式,一個散文形式。(2)李朝威《柳毅傳》:同《柳毅傳書》。五、其他(1)陳子昂:字伯玉,著有《登幽州台歌》(2)李賀:字長吉,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長於樂府,多表現政治上不得意的悲憤,對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現實也有所揭露、諷刺。又因其多病早衰,生活困頓,詩中於世事滄桑、生死榮枯,感觸尤多。善於熔鑄詞采,馳騁想像,運用神話傳說,創造出新奇瑰麗的詩境,在詩史上獨樹一幟,嚴羽《滄浪詩話》稱為「李長吉體」。後人稱其「詩鬼」。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三李」。(3)郊寒島瘦孟郊:字東野。與賈島齊名,有「郊寒島瘦」之稱。積極支持韓愈文學主張,有「孟詩韓筆」之譽。代表作《遊子吟》。賈島:字浪(閬)仙,自號「碣石山人」。 唐文宗時任長江主簿,故被稱為「賈長江」。人稱「詩囚」。唐代著名「苦吟詩人「,其詩精於雕琢,喜寫荒涼、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有《長江集》。(4)劉禹錫:字夢得,被譽為「詩豪」。參與王叔文革新集團被貶官,有《劉夢得文集》。(5)賀知章: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所作《回鄉偶書》(七絕),為傳誦名篇。宋代一、曲詞(一)婉約派北宋(1)晏殊:字同叔,有「宰相詞人」之稱,吸收南唐「花間派」和馮延巳的典雅流麗詞風,開創北宋婉約詞風。著有《珠玉詞》。(2)晏幾道:字叔原,晏殊的幼子,和晏殊合稱「二晏」。(3)柳永:字耆卿,原名三變,因排第七,世稱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員外郎,世稱柳屯田。北宋第一個專業詞人。著有《樂章集》,代表作《雨霖鈴》。(4)秦觀: 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今江蘇高郵縣)人。與黃庭堅、張耒、晁補之合稱「蘇門四學士」。代表作為《鵲橋仙》。(5)周邦彥:字美成,自號清真居士,開格律派詞風之先河,被譽為「詞家之冠」。代表作《蘇幕遮》等。南宋(6)李清照:字易安,號易安居士,山東濟南人。我國第一位女詞人。著有《漱玉詞》。代表作品有《點絳唇》《一剪梅》《臨江仙》《醉花陰》《聲聲慢》等。理論著作《詞論》。(7)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鄱陽(江西)人。著有《白石道人詩集》。(二)豪放派北宋(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謚號文正。代表作品為散文《岳陽樓記》,詩詞《蘇幕遮》《漁家傲》等。(2)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3)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其詞開豪放一派,詞作有《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歌頭》《江城子》《定風波》;賦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散文有《石鐘山記》等。(4)岳飛: 字鵬舉,代表作《滿江紅》《小重山》。南宋(5)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歷城(山東濟南人),和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與蘇軾共為豪放派的代表,並稱「蘇辛」。著有詞集《稼軒長短句》。二、詩歌北宋(1)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著名詩人、書法家,江西詩派的開創者。江西詩派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有正式名稱的詩文派別,著有《山谷集》。詩歌和蘇軾並稱「蘇黃」。(2)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有《誠齋集》。(3)范成大: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郡治在今江蘇吳縣)人。晚年隱居故鄉石湖。(4)林逋:有「梅妻鶴子」之稱,謚號「和靖先生」。《山園小梅》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描繪出梅花清幽香逸的風姿,被譽為千古詠梅絕唱。南宋(5)陸遊:字務觀,號放翁,人稱陸放翁,越州山陰(浙江紹興)人。詩作今存九千多首,主要表現渴望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另有詞《訴衷情》、《釵頭鳳》,文《過小孤山大孤山》等。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6)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廬陵(江西)人。著有《文山先生全集》。《正氣歌》、《過零丁洋》《指南錄》、《〈指南錄〉後序》皆為名篇。二、散文(一)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均為北宋人)(1)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唐宋八大家之一。提倡「文」、「道」並重,反對浮靡文風。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文章和蘇軾並稱「歐蘇」。《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體載,對後世詩歌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著有《歐陽文忠公文集》。(2)王安石:字介甫,晚號半山,官至宰相,封荊國公,世稱王荊公,謚號文,也稱王文公。臨川(江西)人。其散文雄健峭拔。著有《臨川先生文集》,文章有《讀孟嘗君傳》《游褒禪山記》《答司馬諫議書》《傷仲永》,著名詩詞有《桂枝香·金陵懷古》。(3)蘇洵:字明允,號老泉,眉山(四川)人。著有《權書》、《衡論》,《權書》包括十篇文章,都是評論政治和歷史的。他與其子蘇軾、蘇轍並稱「三蘇」。著有《嘉佑集》。(4)蘇轍: 字子由,自號潁濱遺老,著有《欒城集》。(5)曾鞏: 字子固,著有《文豐類稿》。(二)歷史散文(1)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山西)涑(sù)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官至宰相,當政八月即逝,追封溫國公,謚文正。著有《司馬文正公文集》。政治上是保守派,對抗王安石變法。他主編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書名意思「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它與《史記》一起被譽為「史學雙璧」。(2)宋祁: 字子京,與歐陽修共修《新唐書》。因「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三)宋代理學(1)周敦頤:北宋著名哲學家,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宋代理學創始人之一。(2)朱熹:南宋著名理學家、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別號紫陽。繼承程頤、程顥理學,世稱程朱理學,是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所著《四書集注》在明清兩代均為士子必讀教科書。詩文代表作《觀書有感》《春日》。(四)其他(1)《太平廣記》:小說總集,北宋李謙等編輯,收集自漢至宋初小說、筆記、稗史等400多種。(2)《容齋隨筆》:南宋洪邁撰寫的筆記,內容廣闊,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典章制度、對人物評價等,是我國古代一部很有影響的文史筆記著作。(3)沈括:北宋科學家,字存中,號夢溪,錢塘(杭州)人,他的《夢溪筆談》是用筆記文體寫成的綜合性學術專著,是我國第一部科學作品,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三、話本(1)《大宋宣和遺事》(是《水滸傳》的藍本)(2)《三國志平話》 (後演變為《三國演義》)元代一、 戲曲(一)戲曲簡介元代戲曲主要分為雜劇和南戲兩大類,但代表元代最高文學成就的是元雜劇。(1)雜劇:主要由唱曲、賓白和表演三部分組成。體制:元雜劇以折為單位,一本通常為四折,每本還加有一場或兩場戲,稱為「楔子」。音樂:一折戲只用一套曲子,由同一宮調的不同曲子組成。角色:分為三大類:末類、旦類、凈類,一本戲中只由一人主唱。(2)南戲:宋元時代流行在南方地區的用南曲演唱的戲曲藝術。稱為南曲戲文,簡稱南戲文。(二)作家及作品(1)元曲四大家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一說) 關漢卿、王實甫、白樸、馬致遠(又一說)關漢卿:號已齋叟,大都(北京)人,元雜劇的奠基人。曾自稱自己「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璫璫一粒銅豌豆」。以《竇娥冤》、《拜月亭》、《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最為著名,有《關漢卿戲曲集》。白樸: 字仁甫,代表作《牆頭馬上》、《梧桐雨》、《東牆記》。馬致遠: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人。代表作《漢宮秋》。《天凈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鄭光祖:字德輝,代表作《倩女離魂》。王實甫:名德興,大都(北京)人,代表作《西廂記》脫胎於元稹的《鶯鶯傳》(又名《會真記》)、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被譽為「天下奪魁」之作。(2)元曲四大悲劇關漢卿《竇娥冤》劇情:楚州貧儒竇天章因無錢進京趕考,將幼女竇娥賣給蔡婆家為童養媳。竇娥婚後丈夫去世。蔡婆外出討債時遇到流氓張驢兒父子,張驢兒企圖霸佔竇娥,想毒死蔡婆以要挾竇娥,不料誤斃其父。張驢兒誣告竇娥殺人,竇娥為救蔡婆自認殺人。竇娥在臨刑之時指天為誓,死後將血濺白綾、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己冤,後來果然都應驗。三年後竇天章任廉訪,為女兒申冤。紀君祥《趙氏孤兒》劇情:大將軍屠岸賈陷害忠誠正直的大夫趙盾,將其滿門抄斬。趙盾的兒子趙朔,妻子是庄姬公主,幸免於難,她已懷有身孕。後生下一個男嬰,取名趙武。庄姬公主請求程嬰救孩子出宮。程嬰與公孫杵臼商議,程嬰用親生兒子代替趙氏孤兒,由程嬰親自去向屠岸賈告發。屠岸賈殘忍地殺死了公孫老人和「趙氏孤兒」。人們在背後無不切齒痛罵程嬰的賣友求榮。程嬰苦心教育,把趙武培養成人。終於,他把真相告訴了趙武,趙武殺死了屠岸賈。白樸《梧桐雨》劇情:幽州節度使裨將安祿山失機當斬,解送京師。唐明皇反加寵愛,安遂與楊貴妃私通。因與楊國忠不睦,又出任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明皇倉皇逃出長安去蜀。至馬嵬驛,大軍不前,兵諫請誅楊國忠兄妹。明皇無奈,命貴妃於佛堂中自縊。後李隆基返長安,在西宮懸貴妃像,朝夕相對。一夕,夢中相見,為梧桐雨聲驚醒,追思往事,倍添惆悵。馬致遠《漢宮秋》劇情:漢元帝因後宮寂寞,到民間選美。王昭君雖美貌,但因不肯賄賂毛延壽,入宮後獨處冷宮。漢元帝深夜偶然聽到昭君彈琵琶,愛其美色,將她封為明妃,又要將毛延壽斬首。毛延壽逃至匈奴,將昭君畫像獻給呼韓邪單于,讓他向漢王索要昭君為妻。元帝捨不得昭君和番,但滿朝文武怯懦自私,無力抵擋匈奴大軍入侵,昭君為免刀兵之災自願前往,元帝忍痛送行。單于得到昭君後大喜,率兵北去。昭君不舍故國,在漢番交界的黑龍江里投水而死。漢元帝夜間夢見昭君而驚醒,又聽到孤雁哀鳴,傷痛不已,後將毛延壽斬首以祭奠昭君。(3)元曲四大愛情劇關漢卿《拜月亭》劇情:戰亂逃亡之中,王瑞蘭與母親失散,書生蔣世隆也與妹瑞蓮失散。世隆與瑞蘭相遇,產生感情,私下結為夫婦。瑞蓮則與瑞蘭的母親結伴同行。瑞蘭的父親偶然在客店遇到瑞蘭,嫌棄世隆是個窮秀才,門戶不相稱,催逼瑞蘭撇下生病的世隆,跟自己回家,在路上又與老妻及瑞蓮相遇。瑞蘭一直惦念著世隆,焚香拜月,禱祝世隆平安,心事被瑞蓮撞破。二人得知情由,姐妹之外又成姑嫂,愈加親密。蔣世隆與逃難途中的結義兄弟分別高中文武狀元,被勢利的瑞蘭之父招為女婿。世隆與瑞蘭相見,知她情貞,夫妻終於團聚。瑞蓮則與世隆的結義兄弟成婚。王實甫《西廂記》劇情: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此時恰有孫飛虎率兵圍住普救寺,要強娶鶯鶯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允諾如有人能夠退兵,便將鶯鶯嫁他。張生喜出望外,修書請得故人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解圍,但事後崔老夫人絕口不提婚事,只讓二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失望之極,幸有鶯鶯的丫環紅娘從中幫忙。兩人瞞過崔老夫人,私下幽會並訂了終身。老夫人知情後怒責紅娘。又催張生進京應考。張生得中狀元,有情人終成眷屬。白樸 《牆頭馬上》劇情:尚書裴行檢的兒子少俊,去洛陽買花,經過洛陽總管李世傑的花園,與其女李千金一見鍾情。後攜李千金回到長安家中。兩人在後花園共同生活了七年,生子端端六歲,女兒重陽四歲。後其父裴行檢偶然來到花園,碰見端端兄妹,詢問後得知始末。裴行檢認為李千金行為失檢,命少俊寫休書趕李千金回家,留下了兩個小孩。後來裴少俊中進士,欲與李千金複合,李千金怨恨他休了自己,執意不肯。這時裴行檢才知李千金是他舊交李世傑之女。夫婦二人破鏡重圓。鄭光祖《倩女離魂》劇情:張倩女與王文舉系指腹為婚。王文舉長大後,應試途經張家,欲申舊約。倩女的母親嫌文舉功名未就,不許二人成婚。文舉無奈,只得獨自上京應試。倩女憂思成疾,卧病在床,她的魂靈悠然離體,追趕文舉,一同赴京,相伴多年。文舉狀元及第,衣錦還鄉,攜倩女回到張家。當眾人疑慮之際,倩女魂魄與病軀重合為一,遂歡宴成婚。(4)其他雜劇尚仲賢《柳毅傳書》秀才柳毅赴京應試,偶見洞庭龍女三娘並仗義為其傳送家書。三娘得救後請求婚配。柳毅為避施恩圖報之嫌,拒婚。三娘化身為漁家女同柳家鄰里相處,與柳毅感情日篤,最後結為伉儷。石君寶《秋胡戲妻》秋胡新婚三日就被徵召入伍,妻羅梅英在家含辛茹苦,侍奉婆婆。財主李大戶倚勢謀娶,遭其拒絕。十年後,秋胡得官榮歸,竟調戲梅英。梅英得知真相後向他索要休書,與他一刀兩斷。二、元曲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全曲表達了對廣大人民的同情。「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揭示了統治者壓迫人民的本質。睢景臣《哨遍·高祖還鄉》全曲借用一個鄉民的口吻,揭露了「帝王之尊」的虛偽與可笑。明代一、小說(1)四大奇書《三國演義》:羅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演義》又名《三國志通俗演義》,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體長篇歷史小說。《水滸傳》: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說家。《水滸傳》又名《忠義水滸傳》,是我國古代描寫農民革命鬥爭的長篇白話章回體小說。《西遊記》: 吳承恩,號射陽山人,明代小說家。《金瓶梅》:蘭陵笑笑生。《金瓶梅》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獨立創作的長篇世情小說。(2)《封神演義》《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國全傳》、《武王伐紂外史》,我國著名神魔小說,為明代徐仲琳所作。最初故事形式是《武王伐紂平話》。(3)「三言二拍」 (短篇小說集)三言:馮夢龍,字猶龍,號墨憨齋主人。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兩拍:凌濛初,字玄房,號初成,別號即空觀主人。分《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二、戲曲(1)雜劇(北曲,四折一楔子,較短)(2)傳奇(南戲,幾十齣,較長)湯顯祖:戲曲家,代表作「玉茗堂四夢」(臨川四夢)《牡丹亭》:湯顯祖在該劇《題詞》中有言:「如杜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合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制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其中《遊園》、《驚夢》兩出最有名。劇情: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後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託陳最良葬女並修建「梅花庵觀」。三年後,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後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後,受杜麗娘之託,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後,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南柯記》:寫淳于棼酒醉後夢入槐安國(即螞蟻國)被招為駙馬,後任南柯太守,政績卓著。公主死後,召還宮中,加封左相。他權傾一時,淫亂無度,終於被逐。醒來卻是一夢,被契玄禪師度他出家。此劇在描寫中更多地揭露了朝廷的驕奢淫佚、文人的奉承獻媚等。劇中通過夢幻寫人生,是諷世劇。《紫釵記》:寫隴西人李益往郊外遊玩,途中恰遇盧太尉父女。盧家五小姐見李益俊美,暗生愛慕之心,並暗示父親招李益為東床快婿。李益以萍水相逢,豈能即結鳳鸞,遂婉言拒之。李益等人隨後游至勝業坊,途中拾得紫釵一枝,知是霍王千金霍小玉之物,遂藉還釵之便,共結秦晉之好。盧太尉得悉其事,乃借故流放李益赴塞外,以拆散一雙恩愛鴛鴦。盧太尉更不惜高價收買紫釵,來證明小玉變節改嫁,並利誘威迫,使李益與盧家五小姐成婚。小玉聞訊悲痛欲絕,在佛寺盡訴冤情。最後太尉被革職。至此,有情人終成眷屬,李益與霍小玉乃同諧到老,白髮齊眉。《邯鄲記》:取材於唐代沈既濟的傳奇《枕中記》。窮途潦倒的書生盧生在邯鄲趙州橋北的一個小客店遇到仙人呂洞賓,盧生抱怨自己命運不濟,呂仙則給他一個磁枕入睡。盧生在夢中經歷了一連串宦海風波,五十餘年人我是非,一夢醒來,店小二為他們煮的黃小米飯尚未熟。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醜惡現實。三、詩文(1)明初詩文三大家:劉基、宋濂、高啟劉基:字伯溫,謚「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人稱劉青田、劉誠意。著有《誠意伯文集》。有寓言體散文集《郁離子》。宋濂:字景濂,號潛溪。主修《元史》,被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代表作《送東陽馬生序》,著有《宋學士文集》。高啟:字季迪,元末曾隱居吳淞江畔的青丘,因自號青丘子。▲吳中四傑:高啟、楊基、張羽、徐賁。(2)前七子明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復古主義文學流派。(3)後七子明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復古主義文學流派。前後七子盲目尊古,提倡「文必秦漢,詩必盛唐」。(4)唐宋派明嘉靖年間以王慎中、唐順之、茅坤、歸有光為代表的散文流派,在前後七子之間,反對「文必秦漢」,提倡「唐宋八家」古文。該派古文流暢平易,著名的如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歸有光: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其散文是「唐宋八大家」和清代「桐城派」之間的橋樑,稱為「唐宋派」。(5)公安派明以「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為首的文學流派。「公安三袁」是公安派的領袖,其中袁宏道聲譽最高。提出「性靈說」,要求作品「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能直抒胸臆,不事雕琢。反對前七子和後七子的擬古風氣。(6)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著有《徐霞客遊記》,是我國第一部日記體遊記,被稱作「古今遊記第一」 。(7)張溥字天如,書房名為「七錄齋」,復社創始人和領袖,著有《七錄齋集》,代表作《五人墓碑記》。四、其他(1)《永樂大典》:解縉輯錄,是我國古代最大的一部類書。(2)王磐:字鴻漸,明散曲作家,《朝天子· 詠喇叭》清代一、小說(1)《紅樓夢》曹雪芹:清代小說家,著名文學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2)《鏡花緣》李汝珍:字松石。它是一部與《西遊記》、《封神榜》、《聊齋志異》同輝璀璨、帶有濃厚神話色彩、浪漫幻想迷離的中國古典長篇小說。(3)《聊齋志異》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自稱異世氏。《聊齋志異》是文言短篇小說集。被譽為中國文言短篇小說之王。(4)《儒林外史》吳敬梓著,我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諷刺小說。小說假託明代,實際反映的是康乾時期科舉制度下讀書人的功名和生活。作者對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舉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對吃人的科舉、禮教和腐敗事態的生動描繪,使小說成為中國古代諷刺文學的典範。(5)四大譴責小說「譴責小說」出自魯迅先生的《中國小說史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吳趼人著,是一部帶有自傳性質的作品。以主人公的經歷為主要線索,從他為父親奔喪開始,到經商失敗結束。通過「九死一生」二十年聞的遭遇和見聞。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道德面貌、社會風尚以及世態人情,揭露了晚清社會和封建制度行將滅亡、無可挽救的歷史命運。《官場現形記》:李伯元著,是我國第一部在報刊上連載的長篇章回小說。以晚清官場為表現對象,集中描寫封建社會崩潰時期舊官場的種種腐敗、黑暗和醜惡的情形。這裡既有軍機大臣、總督巡撫、提督道台,也有知縣典吏、管帶佐雜,他們或齷齪卑鄙或昏聵糊塗或腐敗墮落,構成一幅清末官僚的百丑圖。《孽海花》:曾樸著,初版署名為「愛自由者發起,東亞病夫編述」。以狀元郎金雯青(影射洪鈞)與名妓傅彩雲(影射賽金花)的婚姻生活故事為情節主線,將30年間重要歷史事件的側影及其相關的趣聞軼事,加以剪裁提煉,熔鑄成篇。《老殘遊記》:劉鶚著,寫一個被人稱做老殘的江湖醫生鐵英在遊歷中的見聞和作為。老殘是作品中體現作者思想的正面人物。他「搖個串鈴」浪跡江湖,以行醫糊口,自甘淡泊,不入宦途。但是他關心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同情人民群眾所遭受的痛苦,是非分明,而且俠膽義腸,盡其所能,解救一些人民疾苦。二、戲曲(1)南洪北孔洪升:字昉思,號稗畦,又號稗村、南屏樵者。代表作《長生殿》。它是一部出色的傳奇戲曲。作者在廣闊的社會、政治背景中來表現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愛情悲劇。孔尚任:字聘之,又字季重,號東塘,別號岸堂,自稱雲亭山人。山東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代表作《桃花扇》,該劇以復社名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為主線,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2)李漁初名仙侶,後改名漁,字謫凡,號笠翁。明末清初文學家、戲曲家。所著《閑情偶寄》是我國戲劇美學史上第一部最系統最完整的理論著作。▲十大悲劇:四大悲劇 + 洪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馮夢龍的《精忠魂》,盂稱舜的《嬌紅記》,李玉的《精忠譜》,方成培的《雷峰塔》。▲四大民間故事:《梁山伯與祝英台》 《白蛇傳》 《牛郎織女》 《孟姜女》三、詩文(1)清初三大儒: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號亭林,明亡後改名炎武,代表作《日知錄》《與友人論學書》。黃宗羲:字太沖,號南雷,又號梨洲。編寫《宋元學案》《明儒學案》,總結宋明理學思想。王夫之:世稱「船山先生」。中國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所著經後人編為《船山遺書》。(2)南錢北紀紀昀:即紀曉嵐,清大學者,著有《閱微堂隨筆》,是《聊齋志異》後又一部影響很大的文言短篇小說集。他以畢生精力纂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四庫全書》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規模最大的叢書。全書約10億字,按經、史、子、集分別編列,故稱四庫。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錢大昕:被贊為「一代儒宗」,歷經五十年,考據歷史,撰成《二十二史考異》。還著有《十駕齋養新錄》,後世與顧炎武《日知錄》並稱。(3)桐城派方苞、劉大櫆、姚鼐被稱為「桐城三祖」,提出「義法」,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並重。方苞:字靈皋,一字鳳九,晚年號望溪,著《方望溪全集》,桐城派始祖。《獄中雜記》《左忠毅公逸事》等文章比較有名。姚鼐: 字姬傳,又稱「惜抱先生」,是桐城派大散文家,著《惜抱軒詩文集》。代表作品有《游泰山記》等。劉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號海峰。是繼方苞之後桐城派的中堅人物。著有《海峰先生文集》《海峰先生詩集》。(4)袁枚字子才,號簡齋,又稱隨園老人。他寫的筆記小說《子不語》,與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齊名。又與紀曉嵐齊名,時稱「南袁北紀」。倡導「性靈說」。主張寫詩要寫出自己的個性,主張直抒胸臆,寫出個人的「性情遭際」。著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四、其他(1)金聖嘆:明末清初人。「六才子書」為《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西廂》。(2)章學誠:清代史學家、文學家,所著《文史通義》是清中葉著名的學術理論著作。(3)洪亮吉:字稚存,號北江。《治平篇》提出人口與糧食產量問題。(4)《古文觀止》:清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編選。兼顧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為啟蒙讀本。(5)龔自珍:字伯定;又名定庵,晚年居住崑山羽琌山館,又號羽琌山民。代表作《己亥雜詩》。(6)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代表作《飲冰室合集》。(7)王國維:國學大師。著《人間詞話》,提出了「讀書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8)林覺民:字意洞,號抖飛。代表作《與妻書》。(9 )劉熙載:著有《藝概》,是近代一部重要的文學批評論著。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東藏記書評- 名家點評東藏記-讀者評價東藏記-東藏記經典語錄
※如何評價作家菲茲傑拉德?
※王屋趣畫|確認過眼神,遇見對的人
※怎麼評價《白鹿原》中白嘉軒的人物性格?
※小王子中如何運用「敘述自我」和「經驗自我」 來敘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