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專家詳解提出嚴格一胎化政策原因
核心提示: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提出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政策,趕上美歐日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的觀點,引起廣泛爭論。
中國經濟網3月29日報道 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自1980年代初嚴格實施「一胎化」。30年中,生育政策逐漸出現鬆動,從當初嚴格的「一胎化」逐步過渡到部分人群和地區允許生育二胎。近幾年來,是否應該實行更廣泛的二胎政策也一直是學界爭論的熱點。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程恩富提出應實施嚴格的「一胎化」政策,即「城鄉一胎、特殊二胎、嚴禁三胎、獎勵無胎」的方式,實現人口素質的較快提升,從而趕上美歐日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進而解決中國正面臨的環境、資源、城鎮化、就業等諸多問題。該觀點引起反對聲一片。面對質疑,程恩富說:「這個問題引起大的探討是件好事,這是關係到子孫後代的重大問題,任何形式的放鬆都是不可取的。」
經濟觀察報:中國除少數民族外,只有少數農村、鄉鎮執行「間隔兩胎化」政策,城市基本還都保持著一對夫婦只生一個的「一胎化」政策,從上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的「一胎」政策已經實施30年,你認為效果如何?抑制人口暴漲、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是否達成?
程恩富:30年來,「一胎化」政策大約少生3.5億人,效果很好,值得高度肯定和評價。否則,今天我國的人均收入、人均生活水平、人均資源、人均國力會比現在少得多,而失業、城鎮化、環境、資源等問題會比現在嚴重得多。但抑制人口增長、減輕社會負擔、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只是部分達到,因而需要繼續而不是改變「一胎化」政策。
經濟觀察報: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你曾建議中國應實行更嚴格的一胎化,以抑制人口增長帶來的社會壓力,你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程恩富:理論界有關「一胎化」生育政策的爭論早在這一政策還沒有實行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啟動和深入而不斷激烈起來。早期爭論的焦點是我國的人口控制力度要不要提升到「一對夫婦只能生一個孩子」的程度,接著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去貫徹落實這一國策,再後來是對國策推行情況的評價及其正負面影響的估計。
21世紀初,我國的總和生育率已降到1.8左右,人口的發展經歷了歷史性的巨大變化,但來自人口慣性增長的壓力依然巨大,未來的中國人口該如何發展?我們又該如何應對?這是一件關係到中華民族子孫後代的重大事項。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人口的發展和政策設計又面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在一些事關全局的重大人口問題上,學術界以至計劃生育管理部門,仍未達成真正意義上的共識。分歧不僅僅來自於對現實中國人口問題的性質、特徵及其原因的不同判斷,也來自對未來中國生育政策的不同選擇。
近年來,有人主張擴大推行「二胎政策」,即允許所有農村戶口的家庭在第一胎是女孩的情況下可以生二胎。我不贊同這個政策,因為它會使中國人口基數繼續不適當地增大,不利於很多問題的解決,如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城鎮化問題、就業問題、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問題等諸多方面。在現有的生產資料和經濟條件下,社會總勞動力相對過剩,是中國一系列問題的兩個總根源之一(一個是體制機制問題,另一個是人口問題)。
經濟觀察報:此前曾有專家發出質疑,認為我國目前日益嚴重的老齡化現象是計劃生育政策所導致的後果,你怎麼看?
程恩富:這些年來,人口老齡化的呼聲很大,似乎「老齡化社會來了」就是「狼來了」,可怕得很。我認為,老齡化社會並沒有什麼可怕的,在某種意義上說,老齡化社會是好事情,最好早點到來。現在出現老齡化,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我國20多年來實行計劃生育少生了3億多人口,否則,那當然還是年輕化,那中國的問題就更多、更難解決了。人的壽命延長了,老齡和老齡化社會的標準該提高了,聯合國有關組織不是使用老年和次老年等新概念了嗎?人的平均壽命還要繼續延長,還套用傳統指標?那當然慢慢都是老齡化城市了。如果哪天中國城鄉真的都進入了傳統指標設定的老齡化社會,那標誌著中國人民的生活和醫療水平高了,壽命長了,這是大好事。傳統指標設定的老齡化狀態到來,也標誌著計劃生育工作搞的好,當然年輕人比例就少了。
現在,有些經濟學、人口學和社會學的學者主張立即全面恢復二胎政策,以此來解決所謂老齡化問題,這一主張是不可取的。我認為,解決老齡化問題,應實行一種有差別的農村社會保障。比如說,對於不生育的家庭實行高保,生一個女孩的家庭實行中保,生一個男孩的家庭實行低保,違紀生二胎的家庭實行不保,變處罰為獎勵。要知道,現在我們都在不同程度上享受20多年來少生3億多人口的「人口紅利」,否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生活水平會有現在這麼高,提高會有這麼快?在婦幼保健、教育、就業、生活等一系列問題上,國家對新增人口都要花費大量資金。如果把實行嚴格計劃生育所省下的大量的錢,來立即解決老齡人口的生活等問題,那麼經濟上肯定更為合算。如果參照美國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與人口的比例,中國在整個21世紀都不會出現勞動力總量上的供不應求,因而必須堅持嚴格的一胎政策。
經濟觀察報:1985年8月,山西翼城經批准試點「晚婚晚育加間隔」的二胎生育政策。經過20多年的試點試驗,全縣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增長率平均下降近4個百分點,男女出生比趨於正常。以此不少專家學者認為,翼城試點的成功為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寬鬆的生育政策奠定了實踐基礎,你怎麼看?
程恩富:不贊成。一是因為太晚婚晚育,不符合醫學界關於男女最佳生育年齡,從而不利於中華民族婦女和後代的身體健康和身體素質;二是推遲幾年結婚或生育,只對這幾年的人口增長率指標及相應的工作有作用,從10年等長期來看,結果沒有太大差別。
經濟觀察報:有人指出「一胎化」造成了獨生子女負擔過重,社會結構不合理等現象,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程恩富:我認為「一胎化」生育政策和人口加速老化、家庭負擔加大沒有必然聯繫,這些都是可以正確認識和科學解釋的。
如果生育模式選擇得當,可以將獨生子女家庭的家庭負擔降至與「二孩加間隔」的生育政策大致相當的程度,而「二孩加間隔」的生育政策卻不能將宏觀的人口壓力減輕到獨生子女生育政策所能減輕的程度,因此,獨生子女政策並不一定像許多人所擔心的那樣,最終勢必造成過重的家庭養老負擔。
而相反的,「二孩加間隔」生育政策也可能出現宏觀人口未能控制、微觀家庭負擔也未能減輕的後果。但就目前來看,持「一胎」生育觀點的學者還為數不多,政策聲勢相對比較弱小。
經濟觀察報:有學者提出,進入新世紀,我國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正處於穩定低生育水平的保持和發展時期,在當前基礎上按照人群適當給予寬鬆的生育政策是大勢所趨。你是否贊成這種觀點?在你的研究中,新時期我國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形式和特點是什麼?人口控制問題是否依然嚴峻?
程恩富:呵呵,我當然不贊成這種觀點。近年來,一些學者提出實行「放開二胎」的生育政策,認為這種方案雖然使人口總量提高,人口零增長的時間推後,但可以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優化人口結構。一直以來對於我國人口生育政策的調整爭論大致可分為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認為應該盡量擴大一孩家庭比例;第二種觀點是堅持全面放開二胎;第三種是適當放寬二胎的生育政策。現在第一種和第三種都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以應用。
此前,我們也和一些機構合作做了相關調查,對調查結果做比較我們可以看出,在目前的生育水平下,通過生育政策控制、社會經濟發展和生育文化進步的綜合作用使生育率逐漸下降到1.2的水平(即基本實現「一胎化」政策),與全國城市農村普遍允許雙方獨生子女夫婦可以生二孩的方式相比,中國的人口總量達到峰值時規模差異很大,達到峰值人口時的最小規模為13.93,最大規模為15.50億,相差1.57億人;人口實現零增長的時間也差異很大,推行「一胎化」,達到人口零增長的時間是2024年,放開「二胎」最晚達到人口零增長的時間是2045年,相差21年。由此可見,任何形式的放開「二胎」都是不可取的。(來源:經濟觀察報) (本文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楊光)
【已有191位網友發表了看法,點擊查看。】 複製網址 | 郵件轉發關於 社科院專家 一胎化政策 的
推薦閱讀:
※中國各地都是怎樣看待普通話與方言關係的?
※澳洲移民政策縮緊後,還能跟孩子一起移民嗎?
※特朗普上台戳穿了西方「民主」的神話|郭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