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給家長教育孩子的十大妙招:我們家怎麼了

丫丫網,身邊的育兒專家 |+加入收藏夾|幫助

論壇備孕懷孕分娩新生兒嬰兒嬰幼兒學齡前論壇童言無忌資源分享丫丫網 >育兒論壇 > 舊版帖子[分享]送給家長教育孩子的十大妙招:我們家怎麼了共 2 頁第 1 頁 [ 12 ]wts 在 2007-05-19 00:25 發表我在新浪網上看到這本書,感覺不錯,現轉給各位爸爸媽媽,全書不長,為方便瀏覽,就全文貼出來。作者簡介:孫雲曉,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少年兒童研究》雜誌總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兼職教授。1993年,他采寫的報告文學中日少年《夏令營中的較量》震撼全國,引發一場社會各界參與的大討論。內容簡介:由於經歷曲折很少,獨生子女普遍缺乏抗挫折能力,也不善於自我調節。當面對各種各樣的困境時,孩子的內心會受到非常大的衝擊和震撼,於是千奇百怪的問題接踵而來。如果難題總是得不到合理解決,孩子就會出現不合群、孤傲乃至更嚴重的心理問題。背負著這些困惑,孩子無處釋放壓力,自然成為難教育的隱患。本書從一個全新的視角,揭示了代溝下移時代家庭教育的新矛盾、新特點,並提出了新思路、新對策。該書將父母們疲憊的抱怨、孩子們委屈的申辯梳理成「父母對孩子的十大困惑」、「孩子對父母的十大疑問」,如「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為什麼爸爸、媽媽逼我考前十名?」等等。在書的最後一部分,孫雲曉以他30多年的體驗和感悟,給或多或少有些迷茫的家庭支出10個妙招。我的家怎麼了作者:孫雲曉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前 言常聽到父母們疲憊的抱怨、孩子們委屈的申辯,孫雲曉將這些梳理成「父母對孩子的十大困惑」「孩子對父母的十大疑問」,如:「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為什麼逆反頂牛?」「為什麼早戀早孕?」「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給我自由?」「為什麼逼我考前十名?」「為什麼非要我上特長班?」等等等等。所有的問題從身邊生活泛起,直擊現實。而大量的案例真實、鮮活,或給人以震撼警醒,如醍醐灌頂;或令人唏噓不已,感悟深切。教育家孫雲曉以他30年的體驗和感受,給或多或少有些迷茫的家庭支出十個妙招,如「父母不作為就是大作為」「給孩子一片野地」「要子教三娘」等,獨特而行之有效。目 錄一、父母對孩子的十大困惑: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為什麼今天的孩子總頂牛?為什麼孩子會瘋狂追星?為什麼孩子會早戀、早孕?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為什麼孩子這麼能花錢?為什麼孩子不會交朋友?為什麼孩子愛「煲電話粥」、狂發簡訊?為什麼孩子上網成癮?為什麼孩子痴迷電視?二、孩子對父母的十大疑問: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給我自由?爸爸、媽媽為什麼總逼我考前10名?爸爸、媽媽為什麼非要我上特長班?爸爸、媽媽為什麼說話不算數?爸爸、媽媽為什麼不陪陪我?爸爸、媽媽離婚了我怎麼辦?爸爸、媽媽為什麼把我推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為什麼對我的朋友說三道四?爸爸、媽媽為什麼總是訓我?爸爸、媽媽憑什麼老玩卻不讓我玩?三、教子成功十大招數:教育的使命——給孩子開闢一片「野地」教育的秘訣——真心愛孩子教育的理念——子教三娘教育的前提——蹲下來看孩子教育的核心——學會做人教育的根本——孩子更需要尊重教育的心態——「不作為」就是「大作為」教育的基礎——習慣決定一生教育必修課——告訴孩子,性是美好的wts 在 2007-05-19 00:27 發表一、父母對孩子的十大困惑我們的調查顯示,有453%的父母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要求孩子減少和朋友的交往。父母適度的提醒、節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須看到朋友對孩子發展不可或缺,限制過多會得不償失。應該鼓勵孩子大膽交往,特別引導孩子為彌補個人缺陷而交往,這對孩子是一種挑戰,會給孩子帶來突破性和均衡性的發展。為什麼今天的孩子這麼難教育?孩子變得如此陌生2006年3月24日《現代快報》登載了一封女兒的挑戰書,內容是這樣的:張××:我感謝你生育了我,但我不是你的奴隸,我是一個自由的人。從今天開始,如果你還想要我這個女兒,必須做到如下十條:1不許動我的書包、抽屜;2不許看我的聊天記錄、日記;3不許強迫我穿你買的超級難看的衣服;4不許攔截我的電話;5不許當著親戚朋友的面說我比別的孩子差;6允許我每天晚上有1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7允許我每周日休息時9點起床;8允許我的朋友到家裡做客;9允許我聽孫燕姿、周杰倫的歌;10允許我反駁你的意見。如果你做不到其中任何一項,我寧可露宿街頭,去做小偷,也要毫不猶豫地離開這個家,讓你永遠也找不到我!我說到做到!看了女孩的自白,相信許多父母心裡並不舒服:我們千辛萬苦在外面打拚,不都是為了他們嗎?這些孩子也太沒良心了,一點兒都不體諒父母!公平地說,現今的父母的確不容易,既要面對社會生活各種各樣的變化和挑戰,回到家除了操持飲食起居外,還要勞神操心地教育孩子。一年到頭身心疲憊,最後竟然好心賺了個驢肝肺,父母們備感委屈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想對父母朋友說幾句肺腑之言:千萬不要不分情由地怪罪孩子,也不要盲目地責備自己,既不是今天的父母教育無能,更不是孩子「一代不如一代」,而是大多數父母沒有意識到當今的時代已經發生巨大變化,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已由簡單變為複雜,而教育方法卻停留在簡單層面上,當然會有很多的不適應。那麼,對策在哪裡呢?要解決父母辛苦勞累卻教育不好孩子的難題,應該清醒認識當今時代對於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挑戰,並找到有效的對應方法。子女為什麼難教育?原因之一:「菜鳥」教育「老鳥」有這樣一個有趣現象:過去是大人很神秘,很有權威性,孩子不了解大人;如今倒過來了,孩子很神秘,孩子知道的許多事情大人不清楚,大人不了解孩子。這就是信息時代帶來的根本變化。一個中學生告訴我,現在許多父母都是「菜鳥」(指在網路上表現笨拙的人)。我問他你們是什麼鳥啊?他自信地說,我們當然是「老鳥」嘍。在某些方面,孩子的信息的確比我們多,這就是信息時代出現的新問題——信息不對稱。那麼信息多的一方就可能歧視甚至欺騙信息少的一方。這就是父母管教孩子變得困難的原因之一——「菜鳥」教育「老鳥」。有的孩子挨父母訓,急了就說:「你對你對都是你對,你們大人多對啊,你們還是『蛋白質』呢。」父母們往往聽不懂:「蛋白質,蛋白質不是好東西嗎?」這就是青少年的網路語言,什麼叫「蛋白質」?蛋,是笨蛋的蛋;白,是白痴的白;質,是神經質的質。孩子不高興時用這種話來罵你,你卻完全聽不懂。這就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所以在當今,要做一個合格父母,應該保持一種年輕、好奇的心態,和時代一起進步,和孩子一起成長,相反盲目地固步自封,只能喪失和孩子對話的能力,教育就更無從談起。原因之二:只有醫生沒護士很多父母常拿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孩子相比。覺得那時候父母好像並沒有費太多的心思教育孩子,但孩子往往成長得很順利。可今天呢,費的心血多,教育出的孩子問題也多。其實,很多父母忽略了一個情況,那就是在多子女時代,孩子成長的許多問題往往不需要父母出面,而是在兄弟姐妹之間就解決了。一位心理學家曾打過這樣的比方:「父母就像醫院裡的醫生,兄弟姐妹就像病房裡的護士。醫生只在大問題上給你些幫助,而護士卻每天陪在你身邊。」而在獨生子女家庭,孩子成長的環境和地位發生了根本變化。孩子失去了成長的夥伴、效仿的對象、天生的同盟、競爭的對手,只剩下對自己嬌縱的大人。因此,他的心理感受和成長軌跡和多子女時代的孩子完全不同。他沒有那麼多的機會體會分享、合作、競爭、忍耐、挫折,漸漸變得唯我獨尊。原因之三:白楊身上摘松子2005年9月,我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進行了「中國中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現狀與期望調查」。調查發現中小學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與現實可能性嚴重脫節。836%的中學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試成績要在前15名,917%的父母希望孩子獲得大專以上學歷,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讀到博士學位。看到這樣的數字,我不寒而慄。別說549%,就是549%的孩子讀到博士都不現實。過高的期望使得大多數父母把孩子的學習視為重中之重。要想考上好的大學就要讓孩子上好的高中,想上好的高中就得上好的初中,以此類推,必須上好的小學,甚至上名牌幼兒園。由此過分剝奪孩子的玩耍和睡眠時間,忽視孩子的遊戲天性,也就必然導致雙方發生越來越大的矛盾。所以父母教子要有平常心,「不做人上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應該品味孩子的心聲:「因為我是菊花,所以請別讓我在夏天開花;因為我是白楊,所以請別指望從我身上摘下松子。」為什麼今天的孩子總頂牛?我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說孩子越來越不好管,你說東他往西,原本孝順、聽話的好孩子變成了整天和自己頂牛、對立的冤家。其實,頂牛是孩子青春期情緒的必然反應,也稱逆反心理。既然是生理和心理的必經階段,父母大可不必過於驚恐。一、溺愛型逆反一位母親曾在來信中向我講述了她的困惑:兒子9歲生日那天,我們帶他到商場買禮物。剛進商場,他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賽車專櫃前,挑了一輛300元的賽車。300元錢對於我們來說不是小數目,而且家裡已經有很多賽車,但我們不想掃孩子的興,咬咬牙還是滿足了他。正當我們付了錢要離開的時候,宇飛看到一個小朋友買了一輛更大更貴的賽車就不走了,非要再買一輛不可。我們當然拒絕了他,他不幹了,大哭起來,還賴在地上打滾。看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我和他爸爸覺得很丟人,拗不過他,只好趕快付了錢,拉著孩子逃離了商場。從那以後,宇飛變得越來越任性,提的要求也越來越過分,稍不順心就和我們大吵大鬧。我真的很困惑,孩子為什麼會變得這麼自私、任性?小宇飛的表現屬於典型的溺愛型逆反。現在城市中有很多「421家庭」,即家庭中有4個老人、一對父母和一個孩子。孩子是6個大人的生活重心,大人們對孩子寵愛有加,即使犯了錯誤,依然無原則地遷就。久而久之,養成不良習慣,自然會出現不服管和與父母對抗的狀況。二、受挫型逆反一位母親曾給我講過她兒子的情況:我的兒子名叫賢文,是個非常出色的孩子,他是少先隊大隊長,年年都是三好學生,老師、同學都很喜歡他。他在家裡也非常懂事,常幫我做家務,和我特別親。但自從孩子上了初中後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變得不愛說話,脾氣也非常古怪。一天我下班回家,習慣性地問了句:「作業做完了嗎?」沒想到我這隨口一問卻讓他急了,「什麼時候寫作業我自己知道!不用你操心!」幾天以後,我和孩子爆發了一次激烈的爭吵。那天我回家看到賢文在看動畫片,就說:「怎麼總看電視?多大了還看動畫片?作業寫完了再看!」說著就隨手把電視的電源拔掉。不料他騰地一下從沙發上跳起來,大吼道:「插上電源!」「不許看!」我很強硬。「我就不寫!」我更生氣了,憤怒地瞪著他。不料他竟衝過來搶電源線,情急之下我打了他一耳光,結果他砰的一聲摔門而去。您說我怎麼辦呢?後來我了解到,賢文就讀的中學是全市的重點中學,到了這個強手如林的新環境,他已不再是數一數二的好學生,成績只能排班級10名左右,而且一直當大隊長的他,最近在班幹部競選中失敗了。這使得賢文越來越失落、自卑,而父母、老師也沒有察覺到他情緒的變化。內心的壓力無處宣洩,他變得越來越急躁,稍不順心就和父母對著干。三、壓抑型逆反下面是一位父親的痛苦懺悔:我30多歲時才有了孩子,當然對他施予厚愛,希望他出人頭地。於是,我成功地實施了我的教育計劃:兒子5歲半就上小學一年級,二年級結束時直升五年級,初中、高中兒子一路遙遙領先,不到14歲就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全國重點大學,之後留學美國。一年後,我驕傲地去美國探親。誰料想,見到兒子的當天,我們倆就發生了一場激烈的爭吵。兒子說:「我早就想告訴你了,我決不會從事學術研究,也不想當什麼科學家,我只想平靜地、有所作為地生活。」我簡直不敢相信這麼沒出息的話竟然出自兒子之口,盛怒之下我狠狠地摑了他一掌。兒子驚呆了,他衝出房門,駕車離去。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情緒激動的兒子發生了車禍,年輕的生命消逝在異國的土地上。我一直在想,如果孩子小時候,我認真地和他討論他的理想,或者他在不滿意我的安排時能向我反抗,可能最後的結局就不會這樣悲慘。引發這場悲劇的正是因為孩子壓抑已久的不滿情緒沒有得到正確的疏導。我們應該從中得到什麼教訓呢?父母遇到與孩子相關的事情時,一定要和孩子商量,給孩子選擇的機會,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千萬不要代替孩子決定,更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父母應給孩子一定自由的發展空間,不斷肯定孩子的各種努力,鼓勵孩子走向成功。教育家陳鶴琴說得好: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能做的決定,大人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是成長。為什麼孩子會瘋狂追星?一、孩子追星天然合理一位15歲的女孩寫信給我,訴說對母親的不滿:我喜歡一位新加坡男歌星,他的歌聲特別美,讓我忘掉所有煩惱。可我媽媽卻不理解,甚至嘲笑我:「喜歡個唱歌的真沒出息,還喜歡個男的,真骯髒!」媽媽的話讓我難受極了。我只是喜歡聽他唱歌,看他純凈的笑容,怎麼就骯髒了?媽媽為什麼這麼侮辱我,還侮辱我心中的偶像?從這封信中,我們看到對於追星,兩代人在觀念上的差異。香港城市大學的岳曉東博士對青少年追星有專門的研究,岳博士認為,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時期的過渡性需求和標誌性行為。青春期的孩子心理狀況往往非常複雜,一方面渴望得到同伴的認可,另一方面需要形成自我確認,而追星恰恰能滿足孩子這兩方面的心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追星對於孩子的成長是有意義的,父母要給予理解,沒必要把追星當成「十惡不赦」的壞事嚴加禁止。二、狂熱追星不宜放任雖然追星有其合理性,但有些孩子自控力差,追星追到失去理智,變得偏執、瘋狂。這樣觸目驚心的例子屢見不鮮:2002年,浙江溫州一名17歲的初中生因沒錢親眼見到偶像趙薇而服毒自盡。2003年6月21日,大連一位16歲的少女自殺,起因是母親沒給她買偶像張國榮的CD碟。四川一位13歲的女孩在連看8遍《流星花園》後,獨自離家出走,下落不明。雖然這樣追星追到瘋狂的例子只是少數,但是父母仍不能忽視沉迷於追星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有的孩子為了見到喜歡的明星,不惜曠課、離家出走、騙取父母的錢財。如此追星可能會造成孩子情緒失控、違反紀律、弄虛作假,久而久之發展成為問題學生。三、引導孩子理智行事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引導,在追星方面尤其如此。下面這位母親的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學習:我的女兒正在上初中,特別迷周筆暢,還在學校里組織「筆迷」團,支持心中的偶像。回到家,女兒還鼓動我和她爸爸為周筆暢投票。看著孩子如此瘋狂,我有些不解:這麼狂熱地喜歡明星,是不是有點兒過頭了?雖然有很多疑惑,但我並沒有對女兒發難。一天晚上,女兒在看超女比賽,電視里周筆暢正深情地演唱,女兒看得目不轉睛。我悄悄地坐到女兒身邊,說:「我也來看看,我女兒這麼喜歡的歌手一定有她的過人之處。」女兒馬上興奮起來,「筆筆的歌唱得一級棒,有一次她唱的歌把評委都感動得哭了。她的粉絲團叫『筆迷』,我是超級筆迷……」聽著女兒滔滔不絕的話,我知道了周筆暢在她心中的位置。於是我認真地聽了周筆暢的歌,果然她的唱功很好,感情也很真摯,我也對這個女孩萌發了好感。從那以後,每次超級女聲比賽,我都會和女兒一起觀看。我還幫女兒搜集關於周筆暢的信息和各種海報。對於我做的一切,女兒非常高興,我聽到一次她給同學打電話說:「我媽可跟你媽不一樣,我媽媽可棒了,對我喜歡筆筆可支持了!」周筆暢成了我和女兒經常談論的話題。我們了解到周筆暢不僅歌唱得好,而且還精通鋼琴、架子鼓、小提琴,字寫得也非常漂亮。更讓人佩服的是,她高考時成績是681分,廣東省第二名,大三就過了英語六級,是個全方位的才女。漸漸地,女兒從最初迷戀周筆暢的歌聲深入到欽佩周筆暢的多才多藝,而且我發現女兒學習比以前認真了,我還看見她常常練習書法,說既然自己那麼喜歡筆筆,字不應該寫得太差了。我和女兒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談論的話題從周筆暢開始,逐漸延伸到她成長中的很多方面,我們談到了理想、未來這些以前從未談過的話題,我對女兒多了很多了解,女兒對我也多了很多理解。前段時間,超女來我們城市舉辦演唱會,女兒說想去現場一睹筆筆的風采,我馬上答應了。女兒說:「媽媽,我們家並不富裕,不要買那麼貴的門票,因為筆筆告訴筆迷:『即使大家買的是50塊錢的票,我也看得到大家。』」這一刻我覺得女兒真的長大了。演唱會當天,我和女兒遠遠地坐在台下,聽著筆筆的歌唱,女兒很高興,我也非常高興。我很感謝周筆暢,這個優秀的女孩已經成了我女兒的榜樣,激勵她好好成長。這位母親很了不起,她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在和孩子共同了解偶像的過程中,挖掘偶像的榜樣作用,讓偶像的力量激勵孩子成長進步。作為父母,完全可以向這位母親一樣正確引導孩子,使孩子在追星中健康成長。為什麼孩子會早戀、早孕?一、早戀早孕——需要面對的現實2006年初,北京某區檢察院受理了一起搶劫案,犯罪嫌疑人(化名王瑞峰)是某重點中學高一的一名學生,16歲的王瑞峰還有一個更為特殊的身份,他是一個幾個月大嬰兒的父親。讀高一的王瑞峰是一個貪玩的孩子。一天,他的班主任不滿意他的表現,就偷偷翻他的書包,並在書包中發現一封信。信是寫給一個女生(化名王雪)的,信中有他們發生性行為的詳細描寫。這位老師看完後大為吃驚,他找王瑞峰談話。很快全校都知道了王瑞峰和王雪的事,學校對他們進行了嚴厲批評,並停了他們的課。兩個孩子的做法是兩個家庭同樣無法接受的,父母對他們不斷訓斥。沒辦法,這兩個被學校和家庭同時拋棄的孩子又聚到了一起,他們找了一個出租屋,同居在一起。不久,王雪懷孕了。兩個人商量一定要把孩子生下來,證明給大人看,我們是有真正愛情的,我們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懷胎十月,學校和父母對此一無所知。孩子出生以後,兩個年輕人才意識到養一個孩子如此艱難,最難的是他們沒有錢。於是王瑞峰就上街搶錢、搶手機。很快,他被公安機關拘留了。這是一個較為極端的個案,也許正因為極端,更深刻地暴露了教育上的缺憾。如果,這兩個少男少女受過良好的性教育,我相信他們至少會採取避孕措施,更不會草率地把孩子生下來;如果,學校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尊重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兩個少男少女或許會反思並收斂自己的行為;如果,兩個家庭對孩子多一份理解和關愛,不是拒絕而是接納孩子,這兩個少男少女不會離家出走在外同居,直至懷孕生子。由此可見,性教育的得失將對孩子的命運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二、青春期孩子愛慕異性很正常中小學生特別是中學生正處於性發育成熟期。這時的孩子,不僅身高體重迅速增加,同時性器官逐漸發育成熟。1999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女孩子首次來月經的平均年齡是1254歲,男孩子首次遺精的平均年齡是1385歲,時隔多年後,青春成熟期還會提前。同時,現在是性信息十分開放的時代,文學作品、影視作品、模特表演、廣告宣傳、互聯網等關於愛情與性的表現非常普遍。人是環境的產物,因此孩子很可能對異性產生愛慕,表現出對性的好奇,併產生性的要求和試探的願望。這是一個正常的過程,就像春天來了草會綠花會開一樣,是自然美好的。相反,如果孩子總是對異性沒有好感反而不正常了。三、性教育可以很藝術大連的一位母親突然發現讀高二的女兒懷孕了,恰巧孩子父親出差在外,母親一下蒙了,不知如何是好。經過反覆思考,權衡再三,這位母親覺得最明智的辦法是把胎兒打掉,讓這件事的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把對女兒的傷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在這個過程中,母親對孩子沒有任何責怪,而是把她當成一個生病的孩子悉心照顧,像朋友一樣陪她聊天,給她講生理衛生和避孕常識,講父母年輕時的戀愛經歷,講小時候的趣事……女兒終於放下了心理包袱,把事情始末告訴了母親。原來女兒上高中後由於英語口語不好,常被同學譏笑,唯有一位男同學不僅不歧視還熱心幫助她。兩個人之間慢慢產生了一種莫名的情感,最終兩個情竇初開的孩子由於衝動而越軌。知道真相的母親沒有批評孩子,也沒有去責怪男孩,而是把所有心思放在女兒身上。她知道身體康復的女兒在心理方面的康復還需要一段時間,於是她加倍給女兒以關愛。她對女兒說:「愛慕一個優秀的異性,這是正常的,是一種美好的情感,媽媽十幾歲時也有過,但只是在心裡偷偷地愛,因為還不到談情說愛的年齡。你也一樣,現在還是學生,對愛慕的人必須把握在同學友誼這個尺度,否則會一時衝動,越了雷池犯了錯。但犯了錯知錯能改為時不晚,媽媽允許你犯一次錯誤,但同樣的錯誤不能犯第二次。」這位母親還向女兒道歉,因為只注重孩子的學習而沒有把必要的性和避孕知識告訴女兒,並保證這件事永遠都是母女倆的秘密,不讓外人知道。女兒被博大的母愛深深感動了,她說:「媽媽,您放心吧,我一定會成為讓您驕傲的女兒!」女兒在媽媽的鼓勵和引導下,康復後勤奮學習,嚴格自律,和那位男同學正常交往,保持著同學間的友誼,而且聽從媽媽的囑咐沒有再和他單獨接觸,也沒有告訴他懷孕這件事。最終女兒成功考取了國外一所名牌大學。大學畢業前,又收到三所外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毫無疑問,當孩子懷孕之後,最能給予她有效幫助的人莫過於父母。在這方面,大連這位母親做出了榜樣,她用事實真切地告訴我們:孩子的早戀早孕並非好事,但處理得當,或許會變為健康成長的重要轉機。反過來想想,如果犯錯的女兒沒有得到親人呵護,沒有母愛的循循善誘,她的人生從此會走向何處?為什麼孩子會離家出走?「平時孩子挺好的,沒和家裡人慪氣,沒聽說有什麼心事,也沒表現出什麼情緒問題,怎麼說走就走了。」「現在的孩子承受不了一點兒壓力,有點兒事動不動就以出走威脅。」一、孩子離家出走三大原因「學習太累了!」——逃避學習壓力型出走2005年,湖北某校的15名初三學生集體離家出走。出走原因是在前一天的摸底考試中成績不理想,擔心受到父母責罵。於是,孩子們湊了幾百元錢,坐上了南下的火車。後來因為錢不夠,只好下車,幸虧及時被車站民警發現。令人意外的是,當民警問他們是否願意回家時,15名少男少女大多數搖頭。一個男孩說,不管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大人談的都是學習,他很反感。另一個孩子說,她害怕考試,害怕父母。而離家出走的策劃者說父母越是關心他的學習,他越是感覺壓力大。他希望學一門手藝,可父母卻反對,認為「只有讀書才能出人頭地」。孩子們的想法很單純,只是希望遠離老師的看管、父母的嘮叨。但實際上他們內心很明白,在外面他們什麼也做不了。離家出走的日子饑寒交迫,累了只能在路邊打個盹,餓了只能湊錢買幾個麵包分著吃。在離開家20多個小時之後,多數孩子終於無法忍受了。現在大多數學生厭學狀況非常嚴重。據《中學生時事報》的一項調查顯示,34%的被訪中學生說,有時「因功課太多而忍不住想哭」;58%的學生說,「學習成績下降,老師會嫌棄」;75%的學生說,「父母對上學期的成績不滿意」。面對來自老師和父母的雙重壓力,35%的學生坦言「做中學生很累」,41%的學生說「有點累」,更驚人的是,1/5的學生有過「不想學習想自殺」的念頭。「我怕爸爸、媽媽打我!」——逃避懲罰型出走許多時候,理解比說教更讓人感動,寬容比懲罰的教育效果更有效。嚴小華是個11歲的女孩,平時父母對她管教十分嚴厲,規定她晚上8點以前必須回家,否則就要懲罰。一天放學後,她和要好的幾個女同學去看電影。電影散場後,幾個人又一起吃飯,玩得高興的小華早把父母的規定忘在了腦後。回到家門口時,才發現已經9點多了,想到自己這麼晚回家,肯定得挨訓,小華非常害怕。在樓下徘徊了很久,就是不敢進去。這時,她想起了好朋友林燕的家就在附近,不如到她家借宿,明天再回家,爸爸、媽媽的氣也許就消了。於是,小華跑到林燕家裡。可不巧的是,這天晚上林燕和媽媽去了外婆家,只剩林燕的繼父在家。林燕繼父收留了小華,可是品行不端的他卻把年僅11歲的小華強姦了。父母應該知道,讓孩子怕你是十分簡單的,而這樣的後果卻是危險的。法律為什麼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孩子的監護人呢?因為孩子的不成熟,因為孩子身上的不穩定因素,因為孩子未成年。這一切都需要父母的時刻關注和指導,需要建立一種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最可親最可敬最可靠的人,是他們生命的安全支柱。「把我惹煩了我就走!」——負氣型出走現在有些父母對孩子先嬌縱,後嚴厲,結果是孩子聽不得批評,大人一說就負氣出走。有一位機關幹部的女兒,從小學到中學離家出走3次。女孩的名字叫欣雨,從小生活優越,被寵得像小公主,但就是不愛學習,成績在班裡中下水平。備受寵愛的欣雨,老師並不喜歡,家訪時和她的父母說了不少缺點,父母從此對她管束嚴厲。一天,爸爸下班回家,還沒進屋,就聽見喧嘩的音樂聲,原來欣雨把很多同學請到家裡,正在開party呢。爸爸一氣之下,把音樂關掉,把同學們全趕走了。欣雨非常生氣,說爸爸不尊重她,一摔門揚長而去,並且一走就是3天。這期間父母把可能去的所有地方找了個遍,卻沒欣雨的影子。3天後,欣雨回來了,但對於自己去哪兒了,閉口不談。還厲聲警告父母:「如果你們再對我不好,我還走!讓你們永遠都找不到!」二、給父母支招應對出走最好的辦法就是預防,但是一旦孩子出走已成事實,父母就應該用博大的胸懷接納出走的孩子。自然地歡迎孩子回家父母的恰當做法是,讓家裡保持一種自然而溫馨的氣氛,先讓孩子一顆紛亂的心安定下來。慢慢地講清道理,讓孩子從「出走」的失誤中懂得人生。平靜地傾心交談和離家出走歸來的孩子交流是教育的核心環節,需要父母的巧妙安排和引導。出走過的孩子大都經歷了坎坷,應儘可能安排一個安全從容的訴說機會,讓他一邊講述一邊思考。敢於向孩子說「對不起」孩子出走一般來說父母是有責任的。因此,父母要敢於向孩子承認錯誤,推心置腹地談想法。用愛和規則開始新的生活孩子離家出走歸來應成為新生活的起點。新在哪兒呢?首先是父母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應當是關心的,對孩子的合理需求是滿足的,對孩子的正當選擇是尊重的。其次,家庭生活是有規則的,而規則是全家人***協商制定的。為什麼孩子這麼能花錢?當今天的父母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對「理財」「消費」「財商」之類的辭彙十分生疏,而今天的孩子卻早已在這樣語彙的海洋中游弋,並且成為商業社會消費的主流群體。他們追逐名牌,吃「肯德基」「麥當勞」,喝「星巴克」「上島」,穿「阿迪」「耐克」,玩「史努比」「米奇」。他們生日請客,升學請客,考試第一請客,比賽獲獎請客。他們小小年紀刷卡消費已成平常事。那麼,父母如何引導孩子的正確消費呢?一、學學比爾·蓋茨和甘琦青少年崇尚和追求現代,父母不妨和他們一起認真探討「什麼是真正的『現代』?」現代不是簡單地專指名牌,可以廣義地理解為現代人的觀念,現代人的效率,現代人的行為方式,現代人的氣質和現代人的素質。2006年4月,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宴請胡錦濤主席的就是非常簡單的三個菜,他如果想顯示闊綽,就算是一百個、一千個菜他也是請得起的。也許有人會說,誰能和比爾·蓋茨比呢?是的,和世界首富無法相比的話,我就講個普通人的故事:有一個山東女孩叫甘琦,她父親去世了,母親收入很低。但甘琦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她就讀的學校是一所英語特色學校。有一位英國的老師非常喜歡她,對她說:你想不想到英國去留學?我可以做你的擔保人。甘琦回家後跟媽媽商量,媽媽卻很為難,語重心長地對她說:「閨女,你想出國留學是件好事,但是咱們家拿不出錢來供你到國外讀書。你要去,只能靠你自己,靠獎學金。」甘琦對媽媽說:「我一定會努力的!」不久,甘琦如願考取英國一所學校,並且獲得了全額獎學金。可是,升入高中後,她的獎學金不夠支付學習和生活的費用了,於是,她一邊上學一邊打了3份工。英國這所學校的校長知道了甘琦的家境,就把她找來對她說:「甘琦小姐,我知道你非常辛苦,現在咱們學校有一份工作,如果你幹了這一份工作,上學的所有費用就都解決了。不知道你願不願意?」甘琦非常感謝校長,當即表示:「我非常願意,您說吧,什麼工作?」校長說:「刷廁所,你能接受嗎?」甘琦說:「非常感謝校長,我願意接受!我保證把這份工作做好,讓大家滿意!」從此甘琦就一邊上學一邊打掃廁所。甘琦的所為招來不少譏諷和嘲笑:「你怎麼干這種工作?真臟!」甘琦卻微笑著告訴同學:「我靠勞動賺錢,我很乾凈!」就這樣她以超乎常人的努力最終考上了英國的劍橋大學。甘琦取得了令人欽羨的成績,而她取得的成績和受到的尊敬與任何名牌沒有關係。二、「置裝費」好辦法!父母對孩子消費的管理和指導應該是非常具體細緻的。比如在家庭中,父母不要讓孩子享有任何特權,應該讓他們清楚自己在家庭中的消費份額。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的胡筠若教授是我的朋友,她採用給女兒「置裝費」的做法,收效很好。我女兒從小愛美,總琢磨著要添新衣服。記得那年她正上初二,我時常為她買衣服回來,可看她好像總不滿足。這個矛盾怎麼解決呢?我和丈夫想到了公司的「置裝費」制度,也嘗試著引進到家中。我們先告訴女兒家中工資收入總計多少,日常開銷多少,給她買衣只能多少。比這個數再加一些,一年給她置裝費多少,分兩次支付,全部由她自行支配。如果鞋買貴了,上衣就節省點兒;買了好褲子,手套就不買了。這使孩子對自己應享有的配額非常清楚,再無分外之想,另外還促使她了解市場,鍛煉對生活的控制能力。後來女兒上了大學,畢業後工作直到現在留學美國,周圍的人無不對她消費得當、善於理財的能力印象深刻。三、教會明智消費父母在引導孩子明智消費的過程中,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實踐。有一位父親曾帶著6歲的孩子逛了3家商店,目的是為了買一輛物美價廉的自行車。最後,父親用省下來的10元錢給孩子買了一副嚮往已久的乒乓球拍。這位父親的做法很聰明,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學會了節儉,學會了明智消費。四、對孩子的物質要求敢說「不」現在有一些父母是在超越自己經濟能力的情況下過度滿足孩子的消費要求,這種做法不是愛孩子,而是害孩子。父母要學會對孩子的某些消費要求說「不」。五、零用錢要適當給孩子過多零用錢對成長不利,零用錢的發放應該有一定的制度,即多長時間發一次,每次給多少,應該和孩子交代清楚,並且嚴格執行。不能對孩子的零用錢不聞不問,要培養孩子計劃消費的好習慣,讓孩子準備一個記賬本,隨時記下自己的消費情況,到周末時和孩子一起討論總結,消費合理要表揚和獎勵,消費不合理要批評和懲罰。為什麼孩子不會交朋友?「孩子大了就不愛說話了,也很少和同學交朋友,回到家就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少父母感到奇怪。父母在擔憂的同時,是否想過,孩子為什麼沒有朋友?我們做父母的應該怎麼幫助孩子?一、孩子強烈渴望交朋友這裡有個故事:寧夏某名牌中學出了一個尖子學生,名字叫王希(化名)。王希高中三年均被評為三好學生。1993年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合競賽三等獎,這一年還獲得全國化學競賽寧夏賽區理論和實驗技能測試一等獎。1994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學化學系。可就是這樣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優秀的孩子卻在1998年2月20日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王希究竟犯的什麼罪?令許多人難以想像的是,他是因故意殺人罪而被判刑,犯罪的原因竟然與交友有關。原來王希從小到大隻關注學習成績,很少注重交友。進入北大之後,王希深感孤獨寂寞,發誓一定要交上朋友。他對同寢室的江林(化名)同學產生好感,主動和他交往,漸漸地兩個人成了朋友。初嘗友誼滋味的王希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情誼,又不知如何把握分寸,結果兩人交往過密,引起同學議論。江林便開始疏遠王希,王希想方設法修補關係也未如願。王希最終氣急敗壞,決定報復江林。怎麼報復呢?王希是學化學的。他從圖書館查閱了有關金屬鉈的資料,得知鉈毒能殺傷人的中樞神經,還了解到1995年4月,清華大學化學系一個女同學被人投放鉈毒後便癱瘓了,視力微弱,說話含糊不清。於是王希決定要讓江林嘗嘗鉈毒的厲害。1997年5月15日,王希在江林的牛奶杯中投放了鉈毒,並眼睜睜地看著江林服下。藥力很快發作,江林痛苦萬分時,王希又動了惻隱之心,叫計程車送他去醫院搶救。在醫生的追問下,王希被迫承認是自己投的鉈毒。雖然經搶救,江林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法院對這一案件的事實認定很清楚——王希犯的是故意殺人罪。從這個例子中,我們能深切體會到孩子強烈渴望交朋友的心愿。二、沒有朋友比成績不好更可怕兒童長大的過程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有兩個顯著特點:第一個特點是群體性。兒童是在群體交往中長大的,再好的父母也不能代替夥伴的作用。第二個特點是實踐性。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明白很多道理,而同伴交往是一種重要實踐。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調查顯示,72%的城市中小學生獨生子女的父母表示,希望孩子有好朋友。同時,75%的父母說,我對孩子交朋友有嚴格的要求;81%的父母說,我希望孩子和學習好的同學交朋友。這些數據反映了父母對孩子交往的限制。對父母的做法,孩子們大多不能認同。那麼父母應該怎麼做呢?三、給父母支招鼓勵孩子大膽交往我們的調查顯示,有453%的父母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要求孩子減少和朋友的交往。父母適度的提醒、節制是必要的。但是,必須看到朋友對孩子發展不可或缺,限制過多會得不償失。應該鼓勵孩子大膽交往,特別引導孩子為彌補個人缺陷而交往,這對孩子是一種挑戰,會給孩子帶來突破性和均衡性的發展。允許孩子有異性朋友許多家庭都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父母一看到孩子接電話,看簡訊,就會問:「男的女的?」這反映了家長一個認識誤區,那就是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交往多了會出問題。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交往的確需要關注與指導。但是孩子們是需要有和異性相處經驗的,因為社會本身就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遲早要面對,況且孩子長大以後哪個不面對戀愛、婚姻等諸多問題,因此強制不如疏導,迴避不如面對。要做開明的父母,要讓兒子有女朋友,讓女兒有男朋友。當然這裡的朋友是真正意義上的朋友,並不是戀愛中的男女朋友。歡迎孩子帶朋友回家如果你家裡裝修得富麗堂皇,又打掃得一塵不染,而幾個調皮的男孩子撞入你的家門,你會歡迎他們進來嗎?如果你這麼做了,家雖然被搞亂了,卻成為了孩子們的天堂;如果你拒絕了孩子們,哪怕稍有不悅,敏感的小精靈們都可能敬而遠之。你一定明白,兩種態度必然會有不同的結果。毫無疑問,讓孩子擁有夥伴並快樂生活,比房間的整潔漂亮重要一萬倍!鼓勵孩子出去玩請父母朋友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吧,你一定會悟出一個生活經驗,那就是大部分人是在戶外活動中結識的,許多難忘的友誼也是在戶外活動中產生的。我們可以確信無疑地說,是否擁有朋友是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之一。關心孩子就一定要關心他們的交友,幫助孩子就一定要幫助孩子的交友。一個好朋友的影響力等於或者超過一個好的老師。為什麼孩子愛「煲電話粥」、狂發簡訊?初二男孩裴鋼的母親向我反映:我兒子一上初中就纏著我買手機,說班裡的同學大部分都有,自己沒有很沒面子。雖然我認為中學生沒有必要用手機,但是擔心孩子可能因此自卑,只好答應了他。可沒料到他自從有了手機,就對發簡訊上了癮,不管是寫作業、吃飯還是看電視,都一心二用,不停地發簡訊。不久前,兒子的老師向我告狀,說他上課時給同學發簡訊笑話,弄得課堂亂成一團。我說要沒收他的手機,他就大喊大叫,甚至把手機藏到同學那兒,真不知道該怎麼對付他。12歲女孩依依的母親也有類似的困惑。依依本來是個依賴性特彆強的孩子,有什麼事都跟我說。可是自從去年上了初中,我明顯感覺到她變了,她開始悄悄地、神秘地和同學「煲電話粥」,有時我湊過去想聽聽她在說什麼,可只要一聽到我的腳步聲,她就會放低聲音對著話筒說:「咱們先聊到這兒吧,我媽媽來了。」我現在特別著急,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問題多,學習壓力大,如此神神秘秘地交往,出了問題怎麼辦?無奈之下,我只好找她談心,可是無論我怎麼開導,依依總是沉默不語。為什麼孩子和同學聊起天來滔滔不絕,而對父母卻一言不發呢?是的,「煲電話粥」、狂發手機簡訊已經成為中學生中的普遍現象,父母應該怎麼去應對呢?一、「煲電話粥」、發簡訊是渴望和同伴交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主要受到來自家庭、學校、同伴和社會的影響。10歲以前,家庭的影響力最大,這時的孩子最渴望父母的陪伴,最在意父母的評價,遇到困難或有心事時,父母是他們傾訴的首選對象。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同齡人的影響力漸漸超過了父母。舉個簡單的例子,七八歲的孩子對於穿什麼衣服一般都聽從父母的安排,但升入中學後,如果同學說:「你這件衣服一點兒都不適合你,太沒個性了!」那麼,不管父母怎麼勸說,孩子都不再喜歡穿這件衣服了。由於同伴關係的重要性,每個孩子都不可避免地對此心懷敬畏,甚至不顧一切地加以維護。通過打電話、發簡訊,孩子們彼此分享歡樂、分擔憂慮、守護秘密,享受著同齡人帶來的輕鬆和自然。二、理解孩子內心的孤獨父母和孩子的成長環境相距甚遠,獨生子女內心的孤獨感是父母無法理解的。建議父母在多跟孩子交流的同時,鼓勵孩子和同齡朋友交往。同時,不要不加分析地認為孩子「煲電話粥」、發簡訊是十惡不赦的壞事而嚴加禁止。告訴孩子,雖然電話、簡訊方便高效,但它畢竟不能代替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它只是溝通的輔助手段。越是現代生活,越需要豐富的情感交流,一個善於面對面交流的人,會有更強的適應能力。三、訂立親子協議與子女簽協議是當代父母的一種教育智慧。一對父子曾就「煲電話粥」簽訂了一份協議:讀初二的君豪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有時一打就是1個多小時。後來父子擬定了一份「電話使用協議」,要求兒子每天打電話不能超過10分鐘,否則要支付當月全家的話費。剛開始,協議的執行效果不錯,君豪一邊打電話,一邊盯著牆上的鐘。10分鐘一到就不情願地掛上電話,然後沖著爸爸喊:「你看好了,沒超時!」這樣的結果讓君豪的爸爸很滿意。但僅過了一周,君豪就找到父親,說:「爸爸,我要單方面撕毀協議!我的朋友因為我只能聊10分鐘,都覺得我沒『義氣』,現在都不願意和我通電話了,甚至疏遠我了。爸爸,我保證打電話不會影響學習的,您放心好了!」君豪的父親試圖通過簽訂協議約束孩子「煲電話粥」的努力顯然失敗了,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父母和孩子訂立協議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首先,親子協議必須體現平等和誠信,協議各條款應由雙方協商訂立。而君豪父子的協議是由父親單方面制定的,顯然有失公平。其次,改掉習慣不能急於求成。改變孩子的一種行為習慣需要一個過程,父母不能一廂情願地急功近利,而應該採取遞減的方法,如過去每天通話1小時,現在改為45分鐘,下一步改為30分鐘。當然,有減就要有加,減少了孩子「煲電話粥」的時間,就要鼓勵孩子增加面對面的交往,這樣才能維護孩子的友誼,便於孩子接受。最後,獎懲措施要得當。這份協議只有懲罰內容,而沒有獎勵內容,顯然不會起到激勵作用。另外,它的處罰規定——超過10分鐘,支付全家電話費用——也不恰當,一般來說,初二的孩子沒有經濟來源,讓他承擔全家話費顯然沒有可行性,這樣的條款形同虛設,既是協議,就要切實可行,讓孩子從小懂得「言必信,行必果」的道理。為什麼孩子上網成癮?我曾收到過一位父親的求助信。孫老師:您好!我在網上看到您給很多人解答問題,很專業也很熱心,我很感動,我們這些獨生子女的父母真需要您這樣的老師給我們指點迷津。我兒子今年17歲,正在讀寄宿高中。他現在整天不上課,不是上網吧就是在宿舍里睡覺,父母、老師的話都聽不進去,上個學期考試好幾門不及格。除了上網玩遊戲外他什麼愛好也沒有,我曾試著帶他一起鍛練、郊遊、攝影、逛書店,但他哪兒也不去,周末回家後就是睡覺。原來他不是這樣的孩子,在初二上學期之前,性格很活潑,但初二下學期突然回家不愛說話了,迷上了網遊。一放學就自己呆在屋裡,不管什麼時候都要關上門,作業也不做。原來我們以為是青春期的表現,但已經三四年了,仍不見好轉。我很困惑,不知道怎樣才能改變他。我也曾試著和他在網上聊天,但效果不甚理想。孫老師請您幫幫我吧。一位父親看到網癮對青少年的種種毒害,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憂慮:孩子沉迷於網路的原因是什麼?我們應該怎麼幫助他們?怎樣判斷孩子是否患上網癮北京軍區總醫院陶然教授認為,網癮是一種心理疾病。一般來說,網癮患者與酒癮、毒癮患者一樣,程度不同地存在著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和社交恐懼症等心理障礙。根據科普作家李秋弟先生的分析,如果孩子具有以下的兩三種表現,就可以初步判定他對上網已經成癮:1吃過飯就直奔電腦,嚴重的甚至在吃飯時還在網路上「廝殺」「通關」。2幹什麼都沒有興趣,但一提到上網就立刻興奮起來。3經常把自己獨自關在電腦房,並且時間越來越長。4沒有正當理由地經常晚回家,甚至夜不歸宿。5一段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不上網,就會明顯變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線。6企圖縮短上網時間,但總以失敗告終。7花大量時間搜尋、購買、下載、安裝新軟體。8上網已經嚴重影響學習,影響與父母的關係和與同學、朋友的交往。孩子為什麼容易上網成癮我認為主要是中國的孩子普遍厭學、孤獨而且生活單調。中國的父母和學校把成績看得重如泰山,絕大多數孩子程度不同地有壓抑和挫敗感。無論成績如何,父母的永不知足讓孩子疲憊不堪,絲毫感覺不到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也就越容易出現上網成癮的情況。與現實中的失敗和挫折相反,孩子在網路上體會到的是前所未有的成功:在網路遊戲中,他們可以統帥千軍萬馬指揮若定,可以以少勝多除暴安良,可以隨心所欲主宰別人的生死。另外,對於內心孤獨的孩子,網路可以成為他們尋求發泄和認同的原動力。給父母支招1.和孩子一起上網父母不要視網路為洪水猛獸,而是要引導孩子合理使用網路,並和孩子一起享受網路給生活帶來的方便。親自體會網路,有利於父母以一顆寬容的心去引導與幫助孩子。2.上網之初先立下規矩小學生每天上網一般不應超過1小時,中學生不應超過兩小時;要學會選擇並欣賞健康網站;要保護自己和家庭,不能在網上留下家裡的電話,不能泄漏家庭隱私,不能把自己家的住址輕易告訴網友。3.把電腦放在家裡的「公共場所」家中有中小學生的父母,可以把電腦放在家裡的「公共場所」,如客廳或公用的書房等,這是幫助孩子安全上網最簡單的方法。4.指導孩子上網聊天網路聊天的自由隨意和網路語言特有的魅力,是吸引孩子的主要原因。面對網路聊天,有的成人都無法自持,何況孩子。所以父母首先要在自我節制的前提下,對孩子進行一定的引導。可以讓孩子和網友制定一個明確的談話主題,選擇情趣相投的聊天對象,還可以指導孩子用外語聊天,在輕鬆的氛圍中提高外語水平。5.與孩子一起參與專家聊天室現在很多網站都會有計劃地邀請專家、學者或知名人士坐客聊天室,這種聊天一般都會就某個領域的某個話題深入交流,既解決問題,又增長見識。父母不能不加分析地把網路聊天一概斥為無聊和浪費,而是因勢利導,將網路這種現代科技應用在現代理念、良好品行的培養上。6.戒除網癮有過程對於孩子的網癮,父母可以巧妙運用遞減法。比如,從原來每天上網6小時改為5小時,再改為4小時,逐步減到每天一兩小時,慢慢恢復到正常狀態。不能急於求成,想一刀下去斬草除根。要在循序漸進中收到成效。網路是把雙刃劍,我們應用其利而避其弊,積極引導孩子科學理智地使用網路,成為網路真正的主人。為什麼孩子痴迷電視?一家著名媒體的總編輯曾對我說,孩子對電視的著迷讓他震驚。「兒子上小學三年級時,我每天送他到學校才去上班。可是一天老師來電話問我,孩子怎麼3天沒來上課?是不是生病了?我莫名其妙。後來兒子承認,他每天乖乖跟我進了校園,見我走遠後馬上溜回家放錄像,看連續劇《雍正王朝》。你說這小孩子有多大膽啊!」還有一位母親說,她兒子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放學回家,書包一丟,就坐在電視機前,非把愛看的動畫片、連續劇都看完了才寫作業。大人非常著急,又打又罵又講道理。該用的辦法全用了,一概不管用。孩子嘴上說這個連續劇看完了就不看了,結果這個完了下個又開始了。母親說最怕孩子哭鬧,一哭就「驚天動地」,聽得心慌意亂。她擔心孩子是不是得了外面說的「電視病」?電視到底有什麼魔力面對孩子對電視的痴迷,很多父母疑惑不解,電視到底有什麼魔力,讓孩子如此迷戀?我認為原因有以下四點:電視是孩子的玩具電視節目多以畫面為主,直觀、形象、變化多端,色彩斑斕,這些特點很能迎合兒童心理,使得孩子像喜歡玩具一樣喜歡電視。電視是孩子的「降壓器」中國的孩子,學習壓力大,生活單調,電視能給他們帶來輕鬆愉悅的心情。因為看電視時,沒有任何壓力,也不用動腦筋,身心處於非常放鬆的狀態。電視是孩子的夥伴中國9000萬獨生子女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沒有玩伴。孤獨的孩子只得請求父母的陪伴,可是多數父母不能時常滿足孩子,只好把孩子推向電視。於是,電視成了孩子的玩伴和保姆,也替代了獨生子女的兄弟姐妹。動畫片是吸引孩子的磁石首先,動畫片誇張、跳躍的表現形式深受孩子青睞。另外,動畫片里往往反映了孩子內心渴望的理想世界。許多孩子說,他們喜歡奧特曼,是渴望自己像奧特曼那樣強大、威武,那樣受到擁戴、崇敬。孩子的這種情結反映出他們需要英雄崇拜,這種英雄崇拜實際上代表著孩子「理想自我」的發展。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患有電視病?1.看電視時間過多,平均每天4個小時以上;2.不加選擇地看電視;3.除了看電視,對其他活動都不感興趣,不願與人交往;4.在現實生活中常常表現得懶散、麻木和消極。如果孩子同時具有上述4種表現,父母就要警惕,要像戒除網癮一樣,幫助孩子治療電視病,必要時還需要尋求專家的救治。給父母支招1看電視要有選擇現在的電視節目五花八門、魚目混雜,父母要特別注意不能放任孩子,以免他們盲目、隨意地觀看不適合的內容。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課題組的專題研究顯示,有兩類節目最適合少年兒童觀看:一類是兒童文學作品,像兒童文學名著、童話改編的故事片、動畫片;另一類是知識性作品,如大自然探險、科普專題、科幻題材等。2引導孩子看廣告開放的世界也是廣告的世界。廣告一般都會用藝術、誇張的手法去展示商品美好的一面。很多孩子喜歡看廣告片,正是因為它的製作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能在分秒之中把人牢牢吸引,加上廣告詞短小凝練、朗朗上口,孩子們過目成誦。所以,父母有責任提醒孩子不要盲從廣告消費,學會判斷廣告信息的真偽,識其利而防其弊。3不要順從孩子的要挾為了看電視,孩子們會以哭鬧相要挾,這時父母往往不知所措,大多是乖乖投降。面對孩子的這種情況,父母千萬不能無原則地遷就,可以暫時冷落他們。如果孩子繼續任性,就要嚴肅地警告他。讓孩子從中漸漸體會規範、原則和秩序的涵義。4看完電視和孩子交流聰明的父母會抓住有利時機和孩子交流,如看完動畫片後可以問問孩子好看不好看,比如看了《獅子王》,可以問問孩子為什麼辛巴那麼勇敢。問這樣的問題並不是要求孩子給出一個標準答案,而是通過和孩子的交流讓他們在快樂中認識世界、增長知識。5父母帶頭有節制地看電視要求孩子看電視有節制,父母自然要以身作則。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些父母也把看電視作為主要的消遣方式,將大量的空閑時間花在電視機前,這時孩子很自然地效仿大人,「你們能看,我為什麼不能看?」所以父母要有意識地剋制自己,和孩子一起有計劃、有選擇地收看電視。wts 在 2007-05-19 00:31 發表二、孩子對父母的十大疑問在武漢舉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學生參加的題為「給我一點兒時間」的作文比賽中,超過70%的孩子選擇了一個共同的題材——被媽媽逼得沒有一點兒自由,壓力特別大。其中有孩子寫道:媽媽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總被她準確地堵回來;媽媽是「變色龍」,考了滿分她睡著都會笑醒,考差了就會大發雷霆;媽媽是「河東獅吼」,看一會兒電視她就會發作,等等爸爸、媽媽為什麼不給我自由?在武漢舉行的一次近4200名中小學生參加的題為「給我一點兒時間」的作文比賽中,超過70%的孩子選擇了一個共同的題材——被媽媽逼得沒有一點兒自由,壓力特別大。其中有孩子寫道:媽媽是「母老虎」,每次出去玩總被她準確地堵回來;媽媽是「變色龍」,考了滿分她睡著都會笑醒,考差了就會大發雷霆;媽媽是「河東獅吼」,看一會兒電視她就會發作,等等。這種情形肯定是為孩子殫精竭慮的母親始料不及的。這就提出了一個現實而緊迫的話題:什麼是真愛?怎樣去真愛?一、愛不能強加天下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但如何愛孩子,卻是許多父母未必能及格的考題。孩子雖小,卻是和父母有平等權利的人,愛不能強加,愛是有尊嚴的享有。美國有一個兒童父母雙亡,後被一富豪資助,從此順利地長大,並完成了學業。這個兒童的成長過程,經常被一些媒體跟蹤報道。在他大學畢業前,又有一位記者找到他,問他是不是很感謝資助他的那位富豪,打算畢業後怎樣報答他。誰知這個孩子卻說:「不,我不感謝他,他用我的貧窮來換取他的名聲,我們是一種等價交換,根本不需要報答和感恩!」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是有尊嚴的,即使是弱小的人。因此,父母在向孩子表達關愛的時候,尊重是第一位的。沒有尊重的愛是一種傷害。我們成年人還常常被人一廂情願地去安排做不情願的事,用這樣的感同身受設身處地地想想孩子,就會明白怎麼把真愛給孩子了。二、留出足夠空間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對我說,你吃雞蛋的時候觀察過嗎?所有的雞蛋都有空隙,因為有空隙才能生存。如果雞蛋變成實心的,必死無疑。我聽了深有同感:我們難道還不如一個雞蛋嗎?為什麼不給孩子留出足夠的成長空間呢?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要經歷一些磨難。磨難是人生最好的歷練,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在磨難中站立起來的。如果大人替孩子打理一切,化解所有磨難,一時順利了,或許換來終生的軟弱和依賴。在一次夏令營中,輔導員老師晚上查鋪,看見床底下竟然還躺著個人。這位老師心裡一驚,拿手電筒一照,這才發現這位躺在床下的人是床上學生的爸爸。這位爸爸看到老師,不好意思地解釋說:「我兒子睡覺不老實,總是蹬被子,有時候會從床上滾下來,我擔心啊。您別聲張,明天天不亮我就偷偷回去,您千萬別讓大家知道。」我曾目睹一個場面:一個媽媽送讀初中的兒子上學,同學們見了一勁兒擠眉弄眼,媽媽剛剛離開,孩子們就嚷了起來:「寶貝,媽媽送來的?」「你真是一個乖兒子啊!」對孩子過度保護的父母也許不會想到,您的愛的舉動可能讓孩子很尷尬呢!久而久之,孩子會因為父母的包辦而能力低下,並因無能而自卑,因自卑而愈加無能,如此循環,後果可以想見。父母生兒育女,就有了愛的責任,愛的唯一目標應該是培養孩子全面發展的健全人格。因此除了學習,更要注重品德、性格、體質等多方面的培養。單純注重學習的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是畸形的,不能真正適應未來生活,他們的獨立性、動手能力、與人交往與合作等方面的才幹都會有缺陷。一直以來所說的「高分低能」是這類缺陷的形象化。有人認為「高分低能」是獨生子女的通病,把原因歸結為「獨生」。事實上,任何一個孩子,無論是獨生還是非獨生,作為「自然人」來到世上,並沒有本質的差異,而是在後天的社會化過程中,由於父母的教育和環境的影響,才形成了不同的品質和能力。成長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在這一點上,上帝對誰都不會免費。因為人是在體驗中長大的,我們既然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就不能代替孩子體驗。三、酸甜苦辣都是營養我經常寫的8個字是:「酸甜苦辣都是營養。」生活百味,親身體驗過了,才叫真切的經驗,每個人實際上都是靠著經驗來生活。你相信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你知道怎麼樣做是對的,怎麼樣做是錯的,怎麼樣做是安全的,怎麼樣做是危險的,這些都是你的經驗告訴你的。所以我們如果對孩子包辦代替,就使他喪失了這一切,使他們變得無能而脆弱,有翅膀不能飛翔,有腳不能走路,有知識不能運用,遇事就驚慌失措。現在出現一種現象,我們把它叫做「30歲兒童」,指的是30歲的人了還像孩子一樣,凡事不能獨立自主,這是一種人的退化。這對於今天的獨生子女父母,是一種諷刺更是一種警醒。我給父母們的建議就是「三要三不要」:既然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就不要代替孩子決定,而要讓孩子自己學會選擇;不要代替孩子體驗,而要讓孩子自己學會品嘗;不要代替孩子總結,而要讓孩子自己學會反思。爸爸、媽媽為什麼總逼我考前10名?在一次講座中,我問台下的小同學:「父母要求你們考前幾名的,請舉手。」台下300多個孩子百分之八九十都舉了手。我又問坐在前排的一個小男孩:「我看你剛才沒舉手,爸爸、媽媽要求你考多少名呢?」小男孩站起來說:「我爸爸、媽媽說考前10名怎麼能行,他們給我定的目標是第一名!」一位小網友給我留言:「每次考試父母總要我考前幾名,太煩了!難道考前幾名真的那麼重要嗎?」面對孩子的質問,父母們是否感覺到他們身上承受的學習壓力?因此「焦慮」「恐懼」成為當今的「童年病」,也成為當下教育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一、別讓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什麼是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指兒童因面臨巨大壓力而不能理解不能承受,所導致的較長久較強烈的焦慮心態。童年恐慌最直接的表現是孩子的情緒急切不安,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然而,孩子的這些心理變化卻沒有引起父母們的足夠重視。一位初三男生在我的博客留言,表達了他的內心困惑:我爸媽都是醫生,他們都是北京某醫科大學的高材生,上學時就品學兼優,各方面都很拔尖。而我卻完全不同,我從小就不喜歡上學,成績經常是班上中下游。每次開家長會回來,父母總是沒有笑臉,盯著我看半天,「當時生你的時候是不是抱錯了?怎麼一點兒都不像我們呢?」但他們還是要求我考前10名。不斷在我面前如數家珍似的說他們當年讀書時的驕人成績,我聽了就想吐。讓我害怕的是,過年過節家裡一來客人,讓我「驕傲」的父母就自嘲:「你們看,我們倆都是醫生,養個兒子比難民還瘦。我們倆都是碩士學位,可兒子現在考試第10名都困難。」在我聽來是一種挖苦,還好我的臉皮厚。後來,只要家裡一來客人,我就乾脆躲出去。有時我想,獨生子女真倒霉,如果我有個兄弟姐妹什麼的,讓他去出國讀博士,讓父母驕傲,我就不用擔驚受怕了。我喜歡做飯,準確地說是烹調。連飯店裡的松鼠鱖魚都會做,而且味道絕不比飯店的差。但父母堅決不讓我考技校。我很苦惱,考不了前10名、喜歡烹調的我,不是我父母的驕傲,是誰的驕傲呢?這個男孩的苦惱,正是「童年恐慌」的表現。聽到孩子的追問「我是誰的驕傲」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內心的無奈與焦慮。可以說,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名次方面的要求決定了孩子的幸福與苦惱。學業上的成功往往是他們快樂的源頭,學業上的壓力又往往成為他們煩惱的源頭。然而,一個致命的難題在於,父母對學歷和成績的高期望、高要求,是絕大多數孩子絕對無法實現的。在這樣的重壓之下,絕望和無奈就成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緒狀態。二、撩開「前10名」的虛榮面紗其實,沒有一個孩子不想學習好,也沒有一個孩子不想考第一名。但是,為什麼絕大多數孩子與第一名無緣呢?孩子們認為是自己笨或倒霉,父母們對此困惑不解,「別人的孩子行,我的孩子為什麼就不行?」一個美國人揭開了這個謎。哈佛大學的教育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論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至少有8種智能,它們分別是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音樂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自省智能、人際交流智能和自然觀察智能等。他認為,有些人熱衷於寫作,有些人擅長演奏動人心弦的樂曲,有些人對數字特別敏感,有些人能夠創作視覺藝術作品,有些人能夠輕鬆優雅地完成體育動作,有些人具有領導才能……以上這些人其實都是人才,都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是我們不能說上述的人誰最聰明,因為他們在不同的方面表現出各自的聰明才智。反觀現實,我們在教育中往往偏重於孩子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的發展,卻忽視了兒童在其他方面發展的潛能。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在目前的教育教學體系中,是以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的發展為中心的。也就是說,所謂學生的考試名次,主要是考核語言能力和數理邏輯能力的結果。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父母都重視語文、數學、英語等「主科」,而對品德、體育、音樂、勞技等「副科」不重視。其實,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8個智能是平等的,憑什麼前兩個就可以主宰命運而另外6個就被打入另冊?儘管教育改革尚未到位,對人的評價尚欠公平,父母要看到孩子的潛能和特質是有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在孩子最有特質的方面培養他,這是父母們首先要注意的問題。說來有趣,當人們熱衷於孩子考前幾名的時候,杭州市一位小學特級教師周武,卻經過多年研究發現了「第10名現象」。周老師在對許多畢業生的跟蹤中看到,那些當年經常考前幾名的學生髮展平平,而考試成績總在第10名左右的學生,反而發展得更優秀一些。可能的原因是,兩者的差異在於,後者的壓力遠遠小於前者,因而有更多發展綜合素質的空間。爸爸、媽媽為什麼非要我上特長班?一個周末,我在廣州講課。台下坐滿了中小學生和他們的父母,我發現很多孩子懶洋洋的打不起精神,就問他們:「你們看起來怎麼這麼累呀?」同學們搶著回答:「我周末參加了4個班呢!」「那算什麼?我參加5個呢!」仔細詢問後,發現台下的大部分同學周末兩天都要參加3到6個興趣班,有繪畫班、鋼琴班、小提琴班、奧數班、舞蹈班、速算班、跆拳道班、書法班、形體班等等,五花八門。於是我問,「你們願意參加這些班嗎?」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喊著:「不願意!」面對孩子的抱怨,父母們說出了他們的苦衷:「別人的孩子都學,我們不學哪行啊!」「現在的競爭太激烈了,孩子要是沒有特長,進重點中學就太難了。」也有父母表示,他們讓孩子學點兒特長並沒有功利目的,只是讓孩子自娛自樂,豐富生活。一、別讓興趣班毀了孩子的興趣2005年10月23日《中國教育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小提琴奪走了我的童年》。大約從我小學三年級開始,父親開始了他的育才計劃——英語、日語、書法、小提琴……我的童年從此開始改變。我出生在一個小城市,那時,各種學習班還沒有那麼多,所有的講授均由父親完成。其實,有些他也不懂,只是在教育子女方面,他跟大多數父母一樣,都是那麼自以為是。記得那時我每天早上5點就被揪起來,開始跟他讀兩個小時的外語,然後才是跟其他孩子一樣,背起書包開始一天的學校生活。如果說外語、書法僅僅算是「加碼」的話,所謂的業餘愛好——小提琴,對我來說不啻於一場噩夢。之所以這樣說,因為它根本就不是我的愛好,完全是父親的愛好,和很多父母一樣,他把自己的愛好與夢想強加給我,奪走了我童年的歡樂。條件所限,那時的我甚至沒有一把適合自己的兒童琴,直接用成年人的琴練,這對我臂力以及下頜是個嚴峻的考驗。記得那年暑假,我每天要練8小時的琴,開學後也是同樣,擠掉了我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在父親看來,若我放學後不做點兒什麼就是浪費時間。那時,父親天天掛在嘴邊的就是「不能荒廢了時間」。隨後是參加各種各樣的演出,獲得這樣那樣的榮譽,父親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拉琴的要求當然是變本加厲,稍有懈怠,隨之而來的就是拳腳暴力。與別的孩子相反,那時的我最害怕放學和寒暑假,至少在學校里,我還可以輕鬆應對,但回到了家,我卻要為那個不屬於我的「業餘愛好」付出我的汗水和眼淚。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6年,直到我進了高中,住了校,才暫時擺脫了家庭。川子在文中提到在他上了大學以後,再也沒有碰過小提琴,因為一看到它就會讓他回憶起那段痛苦不堪的日子。他提到與父親之間的感情淡漠,提到長久的暴力反抗對他性格的影響。在文章的最後,川子對父母們說了一句很有意味的話:孩子不是你們的私有物,讓孩子做他們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應該比川子時代幸福了,因為父母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成長環境。但令很多人不解的是,現在的孩子卻也和川子一樣並不快樂。究其原因,同出一源:孩子是父母的私物,無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想真誠地對千千萬萬父母說一句:放開手,自己走!你們會驚喜地看到:原來,在自由的天空里孩子們能飛得那麼高!那麼遠!二、讓孩子自己去選擇特長毫無疑問,孩子有自己的專長是必要的。在現代社會,一個人一點兒專長也沒有,是無法立足的。可是,怎麼發現孩子的潛能,怎麼培養孩子的特長,卻是大有學問的。清華大學著名經濟學教授魏傑曾在一次講座中,講述了他的成長經歷:魏傑剛上大學的時候,學習的並不是經濟學,而是中文。那個時候,學習中文是很多年輕人包括魏傑在內的理想。可是大學上了剛一年,魏傑就覺得有點兒不對勁,他越學越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搞創作,自己的興趣在經濟學上。這時,魏傑做出了當時令很多人驚異的決定——向學校申請改學經濟。後來,魏傑在經濟學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在談起當初的選擇時,他講到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北京有個很著名的地方,叫公主墳,這是北京最繁忙的交通樞紐之一,每天從這裡經過的人不計其數。據說台灣作家瓊瑤路過此地,對『公主墳』這個名字很好奇,後來聽人說乾隆的一個公主葬在這裡,因此得名。於是,瓊瑤就這個線索產生靈感,創作了紅遍大江南北的作品《還珠格格》。是啊,每天經過公主墳的人那麼多,可是寫出《還珠格格》的只有瓊瑤一個人。我完全沒有瓊瑤那樣的靈氣,要是繼續學中文,估計是沒有出路的。」兒童教育的全部使命可以概括為8個字,那就是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現兒童就是發現兒童的潛能特點和成長需求,解放兒童則是打破一切對兒童的束縛,讓兒童成為自己的主人。事實證明,人只有在自己感興趣的方面發展,人生才會有幸福的感受,路才能走得更遠。爸爸、媽媽為什麼說話不算數?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說話不算數」佔436%,排在第一位。這是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全國調查中的一個意外發現。細想一下,其實也不奇怪。在我收到過幾萬封中小學生的來信中,很多是談這個問題的。其中一封信這樣說:我爸爸、媽媽說話一點兒也不算數。我爸說,只要我考了前5名,他就帶我去坐過山車。可我真的考了第五名時,他卻說沒時間,下次吧。我媽媽也一樣,她說我寫完作業就讓我下樓和小夥伴玩,可是我寫完了她又讓我彈一個小時的鋼琴。每到這時候,我都會想起電影《麥兜的故事》,麥兜的媽媽讓他吃藥,說吃了葯病就好了,病好了就帶他去馬爾地夫。結果麥兜吃了葯,病好了以後,媽媽卻再也不提去馬爾地夫的事了,麥兜再問,媽媽就說,發了財再說吧。我理解麥兜,覺得他和我一樣可憐。以後爸爸、媽媽再怎麼向我許諾,我都不相信他們了,全是騙人的!一、「哄逗」和「哄騙」我發現,對孩子說話不算數的父母,很少用同樣的態度對待身邊的成年人,因為他們知道「言而無信,不知其可」的道理。但是對待孩子,說話算不算數似乎無關緊要。所以,「哄孩子」一詞在中國很流行,幾乎成了父母們的共識。在權威的《現代漢語詞典》中關於「哄」字的第一個定義,即為「哄騙:你這是哄我,我不信。」第二個定義叫「哄逗」。本來,「哄逗」才是帶孩子的意思,可在許多父母的實踐中,「哄騙」與「哄逗」往往混為一談。父母對孩子言而無信,最本質的原因是父母把孩子當作自己的附屬品,沒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因而也沒有把對孩子的承諾看成承諾,沒有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應該是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關係。我們在1999年的全國調查中發現,對於「現代人最重要的品質是什麼?」這個問題,父母的回答是「責任」,而中小學生的回答是「平等」。把「平等」當成最重要的品質這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有很大關係,因為孩子常被父母不平等地對待,因此特別渴望平等。可惜很多父母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我曾收到一位中學生的來信,信中媽媽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父母的觀點:我媽媽常年在外工作,我就住在姑姑家。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了姑姑在背後說我媽媽的「壞話」。暑假到了,我去媽媽工作的地方玩,就把姑姑說她的「壞話」全盤照搬地告訴了她。暑假過去了,我又回到姑姑家。有一天,媽媽打來電話,正巧姑姑接的,沒想到媽媽和姑姑聊著聊著就把我「告密」的事給說了出來。當時我很生氣,因為當時我告訴媽媽時,媽媽答應我不告訴任何人,也不告訴姑姑。結果,那天姑姑掛了電話就很生氣。我當時很難受。後來,我就埋怨媽媽,問她為什麼說話不算數,可媽媽說:「小孩子,沒關係,這樣說了,你姑姑下次就不會說我了!」聽了這話,我感覺媽媽不僅說話不算數,而且很自私,只想著自己心裡舒服,就不考慮我的感受。從那以後,我就不把心裡話告訴她了,因為我擔心告訴她什麼,她都會向別人說。後來我又聽見姑姑說她壞話,我就沒有告訴她,她問我,我就說沒有。我已經不信任她了,沒必要和她說實話。由此可見,如果父母說話不算數,孩子自然會失去對父母的信任,也就不會和父母說心裡話,相互間的溝通會因此受阻,親子關係也會被嚴重影響。二、兒童不可欺父母失信於孩子是一件危險的事情。從淺層意義上說,父母失信會讓孩子因心愿沒滿足而失望。成年人滿足自己的機會很多,而且願望一旦落空,他能通過自我調節化解失望的心情。孩子卻不同,他們的目標唯一而單純,如果付出努力後仍達不到心愿,會非常失望甚至於絕望。從更深層意義上說,父母失信會讓孩子對大人失望。在孩子眼中,父母就是天,就是地,從心底里崇拜和依賴,特別是在10歲以前,父母的每句話對孩子來說如同聖旨一般。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對自己的承諾只不過是一種哄騙,就會大為疑惑和失望:父母都可以說話不算數,這個世界上還能相信誰呢?這種恐慌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心理危機,而且由此引發的對父母權威性的挑戰幾乎是具有顛覆性的。古人很早就知道這個道理,孔子的學生曾參的教子故事讓我們回味良多:一天,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買東西,小兒子鬧著也要跟媽媽一同去,曾參的妻子便隨口哄孩子說:「你留在家裡,媽媽回來殺豬給你吃。」等到妻子回家後,曾參便要捉豬殺了。他的妻子趕快制止他說:「我剛才只不過和孩子說著玩罷了,你怎麼真的要殺獵?」曾參對妻子說:「小孩是不能欺騙的。小孩年幼無知,只會學父母的樣子,聽父母的教誨。如今你說話不算數,哄騙孩子,實際上是在教孩子說謊。當媽媽的欺騙了孩子,孩子便會覺得母親的話不可信,以後媽媽再對他進行教育就不會有效果了。」於是曾參還是把豬殺了。父母的行為是孩子學習模仿的對象。若父母言而無信,那孩子日後也就很難有信守諾言的美德。因此哪怕承諾的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認真去做,不能認為事小而忽略不做,「不以善小而不為」嘛!爸爸、媽媽為什麼不陪陪我?在一次講座上,我收到許多孩子的字條,上面寫著:「我很想和父母在一起說說話,可是他們說,為了生活出去上班掙錢夠忙的了,哪兒有空聽你說。」「無論是我的快樂還是我的悲傷,爸爸、媽媽都不知道。快樂和悲傷都是我一個人承擔。」「我其實不想爸爸給我買好吃的,買新衣服,我很想爸爸能陪陪我,多了解我。」孩子們的這些心裡話,難道不令人憂心忡忡嗎?一、別成了「自言自語的一代」我們的父母們或許沒有意識到,沒人陪伴的獨生子女經常會一個人說話,所以獨生子女也是自言自語的一代,他們孤獨、寂寞,甚至褊狹、固執,這都和生活環境的單一性有關。也正因如此,這些孩子對父母的情感依賴很強烈,家長們多抽出時間陪孩子說話、遊玩,是獨生子女時代對父母提出的迫切要求。2006年第5期的《少年兒童研究》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真想用零花錢把爸爸、媽媽買下來》。文中小作者對爸爸、媽媽吐露了自己的心聲:平時跟父母交流很少,我每天只聽到「寫完作業了嗎?」「快認真複習」等等,我想說也插不上嘴。一次,我考了100分,本來興高采烈地回到家,想給父母一個驚喜。但是爸爸、媽媽正在談事情,根本不理我,我只好把這個100分埋藏在心中了。還有一次,我有道題不會做,想等爸爸回來向他請教。可是爸爸回來後,沒有理我馬上又走了。當他們拒絕理我的時候,我感到很傷心。為什麼爸爸、媽媽都不能陪陪我,和我說說話?我真想用自己的零花錢把爸爸、媽媽買下來,陪我聊天說話。其實我的要求不高,一天只要抽出10分鐘,哪怕5分鐘,就足夠了。爸爸、媽媽,你們能滿足我這個小小的願望嗎?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就會高興,這不可否認,但這絕不是唯一的。孩子們一起玩,只是他們「社交」活動的一個方面,父母和孩子的交流卻是更常態更有影響力的。首先是血緣親近和撫養特點,特別是孩子10歲之前,父母對於子女不僅是夥伴,甚至是第一夥伴;其次,依長幼關係來看,父母在子女心目中有著與生俱來的權威性,絕不同於孩子之間的交流;另外,現代社會孩子更希望和成人平等交流,以顯示自己的成熟。所以孩子們像對朋友一樣的呼喚:「請爸爸、媽媽與我一起討論人生大事」「與我一起鍛煉」「與我一起玩」。但為什麼還是有許多父母以種種理由來拒絕孩子的要求?我曾經在網上看了一個小學生寫的文章《愛看電視不都是我們的錯》,我想從中能讓父母們有所感悟:我喜歡看電視,我的好多同學也喜歡。在星期天或假期里,我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電視前度過的。爸爸、媽媽不喜歡我看電視,說我是個十足的「電視迷」,總想讓我改掉這個「壞毛病」,好聽的話難聽的話說了不少。這還算好的呢。我好多同學的父母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教訓他們,有的還又打又罵……結果呢?我們還是喜歡看。其實,愛看電視不都是我們的錯。為什麼父母們不想想自己也有很大責任?每當我要媽媽陪我看書、畫畫、給我講故事的時候,她總是沒耐心,很少能好好陪我。有時,她要忙自己的事情,就跟我說:「看電視去吧,好孩子……」這句話,她不知道跟我說了多少次!為什麼到頭來,她又反對我看電視?媽媽為了讓我吃好穿好,做什麼都行,可她不知道我最想要什麼。我多希望她像夥伴一樣和我一起玩,這才是最令我開心的。碰到沒好節目看的時候,我也挺煩的。但爸爸、媽媽又不讓我自己出去玩。我還能幹點兒什麼呢?可見,父母們並不完全是因為工作忙、沒有時間才不願意陪孩子玩,而是父母們並沒有心理準備成為孩子的好夥伴,更沒有養成陪孩子玩的習慣。二、陪孩子一起玩中國的父母一般具有內斂而現實的性格,還受家長制的傳統影響,似乎很難放下架子陪孩子一起玩。父母們應該相信,和孩子一起玩不僅不會損害形象,還能充分展示父母的現代風範呢!同時應記住您只是孩子的夥伴而不是他的管制者。放鬆您的心情,亮出您的微笑,和孩子一起玩耍、歡笑!還可以嘗試著養成家庭聊天的習慣。現在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輕鬆聊天、嬉笑逗趣的場景越來越少。這是現代人生活的一種缺憾。其實,晚飯後一家人坐在餐桌旁不要急於離開,每個人隨意講講一天中的見聞、樂事,時間不必長,半個小時、10分鐘,卻成為家庭生活中的一個慣例,那是一件很其樂融融的事情,不僅可以引導孩子養成傾聽與傾訴的習慣,還可以促進家庭成員之間的親切關係。何況,還會是小的信息交流平台,讓大家增長見識開闊視野呢!爸爸、媽媽離婚了我怎麼辦?一、「爸爸、媽媽離婚吧!」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單親家庭的孩子教育起來確實存在很多困難,但我認為父母離婚對孩子的成長不一定有很大的傷害。相反,夫妻之間沒有感情、互不信任、互相折磨,這樣惡劣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更大。有一個中學生曾寫信給我,講述了父母的婚姻和她的感受:從我記事起,我的媽媽就經常沖著我爸爸大吵大嚷。長大一點兒以後,我漸漸明白媽媽一直都看不起爸爸,她常說別人的丈夫多麼有本事,而我爸爸卻總是那麼窩囊。這時候,爸爸總是不做聲,坐在床邊生悶氣。其實我認為我爸爸人挺好的,他對我、對我媽媽都很好,雖然他掙的錢不多,但是我們一家衣食無憂,我一直不明白媽媽為什麼總是對爸爸不滿意。一次,我姥姥過生日,家裡來了好多親朋好友。媽媽讓爸爸去餐廳訂座位,結果爸爸訂好座位回來向媽媽彙報時,媽媽非常生氣。當著所有客人的面破口大罵:「你怎麼什麼事也辦不成?那家餐廳又貴又不好吃,你怎麼能訂他家的?你簡直就是廢物。要不是看在孩子的分上,我早就跟你離婚了!」結果我爸爸當眾給媽媽跪下,還邊道歉邊打自己耳光。看到這一幕,我簡直想找個地縫鑽進去。我爸爸這麼好的人,為什麼要忍受媽媽這種折磨。媽媽還說因為我才不離婚,我倒是覺得他們在一起對我的傷害更大,我希望他們趕快離婚!聽聽孩子的憂慮和恐慌吧!父母們千萬不能視子女而不見。從為人父母的那天起,就不是小小的兩人世界了,你們身邊的孩子有著豐富的心靈世界,你們的一舉一動最直接、最真切地影響著他們。父母離異對孩子固然有傷害,但父母冷淡、惡劣的關係,爭吵、打架的過程,卻是一種不間斷的傷害,程度更加嚴重。二、「不許說我爸爸的壞話!」2005年第8期的《少年兒童研究》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主人公田淑琴是一位單身母親:田淑琴和丈夫的離婚發生在孩子8歲的時候,原因是丈夫愛上了另一個女人。雙方協商決定,女兒跟母親生活。考慮到女兒的心理承受能力,母親提出暫時不把離婚的事告訴孩子,只告訴她爸爸出差去了。但女兒想爸爸,直鬧得母親不知道如何是好,結果「出差」只延續了兩個月,這位理智的母親決定把實情告訴女兒。她選擇了一個周日,帶著女兒去公園遊玩。玩得高興的女兒說:「爸爸怎麼不來和我們玩呀?」母親抓住了這個機會,心平氣和地把離婚的事情告訴了女兒。剛開始女兒不願意相信,這位母親很冷靜地對女兒說,不是爸爸不要我們,是爸爸和媽媽之間有了問題,我們不願再住在一起。但爸爸、媽媽都會像從前一樣愛你。只不過愛的方式變了——如果這周媽媽陪你玩,下周也許就是爸爸陪你玩。女兒年齡小,似懂非懂地問:「是爸爸不好嗎?」這位母親很平靜地回答:「分手不一定是誰有錯,是雙方感情出現了問題。不是我們哪個人的錯,更不是你的錯。」當然,女兒知道真相後,有好長一段時間不愛說話,很少在母親面前提到父親。但有一次,媽媽帶女兒回娘家,女兒聽到小姨說爸爸的壞話,表現得非常激動,她大吵大鬧:「不許說我爸爸的壞話!」這位母親知道,不能把成年人的恩怨連帶給孩子,否則會讓她在心裡埋下怨恨或自卑的種子。母親給自己立了個規矩:絕不在孩子面前以婚姻的受害者自居。並要求親朋好友,當著女兒的面不要談論她爸爸的是非。更難得的是,這位母親一直提醒自己做個樂觀的單身媽媽,陪女兒去興趣班、逛街遊玩,並鼓勵女兒和爸爸制定每周出遊的計劃。漸漸地,女兒適應了生活的變化,懂事了,她開始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並主動關心媽媽,和媽媽談心。她寫了一篇作文《我的爸爸、媽媽》,其中寫道:「我的爸爸、媽媽都是很好的人。雖然他們分手了,但他們對我的愛沒有改變,我也一樣深深地愛著他們。」田淑琴這位母親在處理離婚這件事上,很有智慧。但是,並不是所有父母在這個問題上都能理智處理,很多人一離婚就譴責對方。爸爸跟兒子說,你可得記住,天下的女人都是狐狸精;媽媽則對女兒說,你可得記住,天下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父母相互怨恨、咒罵,還限制孩子與對方見面來往,這就在孩子心中播下仇恨的種子,使孩子對愛情不信任,對婚姻產生恐懼感,進而對整個人生懷有疑慮和危機感。當然我們知道,一般說來離婚給人造成不小的傷害,雙方很容易產生怨恨。但是為了孩子應該堅持一個原則:離婚後父母雙方建立和善、諒解的關係,共同愛護孩子,讓孩子在父母離異的恐懼中逐漸走向平靜。在這種高境界和高智慧中維護新的親情關係。爸爸、媽媽為什麼把我推給爺爺、奶奶?一個小學男生寫了一篇作文《爺爺是我的保護傘》:爸爸就會說我淘氣,其實他根本不管我。我餓了,是爺爺給我做飯吃;我困了,是爺爺給我鋪床;我的作業不會做,是爺爺教我做。爸爸如果說我、罵我,我就告訴爺爺,爺爺就幫我罵爸爸。在我眼裡,爺爺就是我的保護傘,所以我一點兒都不怕爸爸,有的時候我還存心氣他。有一次,爸爸下班回來,他到廚房盛飯,我便偷偷在廚房門口放了一個小凳子。爸爸沒看清,被凳子絆了個趔趄,手裡的飯碗摔在地上。看到爸爸火了,我連忙跑到爺爺房間,躲到爺爺身後。爸爸氣呼呼地跟進來,對爺爺說:「這孩子學壞了,我必須揍他一頓。」爺爺問明了事情的原委,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你這麼大的人了,自己不小心點兒,笨不笨?怎麼還拿孩子撒氣?好了!吃你的飯去。」我聽著就偷笑。一篇小小的作文,真實地反映了兩代人教育上的不同。我們國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問題的國家。在國外,孩子很小就上幼兒園,18歲獨立成人,基本上沒有隔代教育。而我們國家呢,城鎮有近五成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長大,孩子的年齡越小,與祖輩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一、不是一無是處客觀地說,老年人帶孩子的確有一定的好處。有人曾經總結出隔代教育的三大優點:一是對孫輩的發育成長有利,很多「神童」就是因得到知識經驗豐富的祖輩的超前引導才脫穎而出的;二是對子輩有利,子輩忙於工作,孩子由祖輩接去教養,得以解除後顧之憂,專心致志於事業;三是對祖輩有利,不僅可以減少孤寂,從孩子的成長中獲得生命活力,還可以為老有所為、發揮餘熱提供機會。與孫輩玩耍遊戲的天倫之樂對幫助老人保持健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大有裨益。二、有明顯弊端為孩子「護短」,不講原則。一些老人帶孩子往往溺愛無度,任何規矩都不放在眼裡,孩子自然變得任性頑劣。當父輩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祖輩老人卻反過來袒護孩子,當著孩子的面責怪他們的父母:「對孩子那麼凶幹嗎?你忘了你小時候啦?尿床、打架、逃學,還不如你兒子聽話呢!」包辦代替,過度保護。曾有專家做過一個研究,將從小在託兒所、幼兒園長大的孩子,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進行心理比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那些在幼兒園長大的孩子群體意識強,適應能力好,社交圈子寬,膽子大,能吃苦,許多事都能自己動手做。而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帶大的孩子則不然,有的已經二三年級了,還要老人接送,事事不願動手,像提書包這樣的事都要別人代做。稍不如意撒嬌哭鬧,甚至和同齡孩子都難以相處。舊觀念的影響。有一個女孩,學習成績不錯,還是班裡的學習委員。可不知為什麼,有一段時間忽然自信心不足,總是唉聲嘆氣。經媽媽一再詢問,孩子才說出自己的擔心:「我的學習成績會不好的。」媽媽奇怪地問:「你的成績不是一直很好嗎?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擔心?」女孩說:「聽奶奶說,女孩長大以後就會變笨的,而且競爭不過男孩。」顯然,老年人的一些陳舊的思想觀念對孩子是有直接影響的。但我們並不能因此責怪老人,因為祖輩文化低、思想舊,也是舊時代對他們的加害。我們要學會讓老人接受新觀念,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跟上時代的腳步。隔代教育容易造成親子隔閡。親子隔閡包括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祖輩與父輩的隔閡,一個是父輩與子輩的隔閡。祖輩對孫輩過於溺愛、嬌縱、放任孫輩的全部作為,父輩看不慣從中進行矯正,但當父輩管教孩子時,祖輩卻加以阻攔,這就導致祖輩與父輩的矛盾。同時,祖輩的過分寵愛和父母的嚴格管教,會使孩子在感情上形成錯覺:只有爺爺、奶奶愛我,爸爸、媽媽不疼我。親子隔閡便這樣形成。三、揚長避短好處多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的差異並不完全以年齡為界限,老年人的觀念未必落伍,年輕人的觀念未必現代。因此,兩代人完全可以取長補短、相輔相成。令我感動的是,每當我在各地講課的時候,總有一些白髮蒼蒼的老人在認真聽課,他們甚至做筆記、提問題。我看過一個報道,遼寧省有一所「隔代父母學校」,先後有800多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這裡學習並取得了顯著效果。願意到這裡「上學」的老年學員越來越多。一位爺爺表示:自己退休多年,現在兒子、兒媳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照顧上小學的孫子,這任務當然就落到了自己和老伴身上,他和老伴擔心自己在知識和思想觀念上太落後,無法教育好孩子,於是他們決定到這所學校里好好學學。對於「隔代父母」來說,無論有無機會專門學習,都應該自覺掌握新的知識。特別是在培養孩子的理念上,老年人一定要跟上時代步伐,比如,如何讓孩子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而不是單純照顧好他們的生活和督促學習文化課。要特別注意給孩子灌輸誠信觀念、法制觀念,切實培養他們尊老愛幼、熱愛勞動、勤儉節約、勇於創新的好品質。爸爸、媽媽為什麼對我的朋友說三道四?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限制我交朋友」佔21%,排在第四位。其中特別對於中學生而言,「限制我交朋友」成為對父母的三大不滿之一。一、「爸爸、媽媽,我需要朋友。」留心一下,我們會發現一個規律:與同伴和諧相處的孩子,往往都平安健康,沒有朋友的孩子卻容易發生問題。對孩子來說,交往是一種重要的精神需求。兒童的成長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學習過程,而這種學習是在與其他人尤其是與同齡夥伴的交往過程中實現的。父母需要反思您是如何對待孩子的朋友的。廣東惠陽縣的一位女孩來信說:我的父母很怪,他們對我的朋友總是特別敏感。如果我想和女同學交朋友,需要經過他們的「資格審查」。學習不好的不能交,講話太多的不能交,打扮太漂亮的不能交,眼神太靈活的不能交。如果我想和男生交朋友,乾脆免談。你瞧,在這種高壓政策下,我還能有朋友嗎?一次歷史考試結束後,在回家的路上,我和班上的兩位男生同路,誰知吃晚飯的時候媽媽卻問我:「和你同路的那兩個戴眼鏡的人是誰?你在左邊,他們兩個在右邊。」我真受不了媽媽這種詢問的態度,但我沒有別的辦法,因為在他們眼裡,我已經是個心裡有秘密的半大不小的人了。一次,我放學回家的路上碰見兩個同年級的男生,大家平時都挺熟的。他們說想到我家去聊聊,順便認一下門,我答應了。雖然我知道父母將會怎樣為難我,可我還是帶他們到我家了。路上我跟他們說,要他們對我父母說他們是我的同學,是來找我借書的。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不希望又被父母罵,不希望弄得不愉快。到了我家,還好,父母還算給我面子,沒有當時把他們趕走。但是,爸爸不時地到我的小屋裡來看看,其實他是來監視我們的。那兩個同學也覺得很彆扭,沒坐一會兒就走了。我把他們送出門,剛回到家,爸爸就鐵青著臉問我:「他們是幹什麼的?」我說是我的同學。他又問:「跟你是一個班的嗎?」我說不是。爸爸又說:「那你怎麼把他們招引來了?」我當時就忍無可忍,什麼叫「招引」啊?爸爸為什麼用這樣的語言來挖苦我?父母們可以想一想,在您的家裡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也許,您的家庭中沒有這種「比較過分的事件」,但您是否給孩子的成長提供過一些與夥伴交往的機會?一般來說,父母都會懂得孩子交朋友的重要,只是對孩子的交往不放心,往往就偏於嚴加控制,從而導致和孩子的矛盾激化。也許,父母換個思路效果會好些:孩子交朋友是他自己的事情,父母的責任一是尊重二是引導。任何人的成長都是跌跌撞撞的,交朋友也是磕磕碰碰的,這就是規律,而規律是改變不了的。父母想替孩子付學費也是瞎操心。二、「爸媽,像朋友一樣幫助我吧!」支持孩子與同伴交往,更要教會孩子與同伴交往。這也可以說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中心就是孩子的同伴交往,兩個基本點就是支持和指導。讓我們舉一個例子:女孩小帆上小學時,見一個外地來的女生唐凌常受人歧視,就產生了同情心,主動與她交往。小帆的父母發現唐凌講吃講穿,不太願意自己的女兒與這樣的人來往。但是,他們覺得孩子小小年紀就有同情心,應該鼓勵,於是照樣歡迎唐凌來家裡玩。這樣,兩個孩子漸漸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臨畢業時,唐凌退學跟著媽媽經商去了,但與小帆依然保持著友誼。上初中後,小帆又和唐凌見了一面,回來對父母講了唐凌的變化,比如衣著高檔華麗、花錢大手大腳等等。父母聽了便和女兒一起仔細分析,引導女兒對唐凌不太健康的苗頭保持一定距離。小帆表示朋友關係要順其自然,但不會受她的影響。幾年後的一天,小帆告訴父母,接到唐凌幾次電話,說她家裡著了火,急需借一萬元錢,希望小帆幫忙。父母表示,如果情況屬實,當然要儘力相助。為了慎重,馬上找人了解唐凌家的情況。然而,真實情況卻讓小帆一家人非常意外,唐凌家根本就沒有著火,而是做生意的錢不夠。小帆非常生氣,向父母道歉後,徹底斷絕了與唐凌的關係。從這個案例來看,小帆的父母理解和尊重孩子,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在現實中學會交友,學會脫離友誼陷阱,學會避免危險。這樣的教育刻骨銘心,孩子將受益終生。現在,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孩子們沒有兄弟姐妹,他們需要在與夥伴們的交往中學習人際交往的一些規則。我們應當看到,交往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夥伴群體交往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爸爸、媽媽為什麼總是訓我?有些父母有意無意地會對孩子說:「簡直就是榆木疙瘩腦袋!」「我算是白養你了!」「將來連掃大街的工作都找不著!」您要知道,這些說法已經在無形中對孩子進行了「心罰」。什麼是「心罰」呢?心罰是指父母對孩子恐嚇、諷刺或挖苦,剝奪孩子的自尊和自信。一、「爸爸,怎樣才能讓您滿意?」——「恨鐵不成鋼型」心罰在我的網站每月一次的聊天中,有一位初中生告訴我,雖然深受父親的斥責傷害,卻對父親仍抱有深深的孝心,讓我感動。我是個不聰明的孩子,我爸爸也是這樣認為的。我上初二,有時會一個人想著中考就害怕起來。但我的確已經儘力,每天認真聽講,很少去玩,節假日除了參加學校的補習班外,就是呆在家裡看書寫作業。但我的努力從來沒有得到爸爸的任何肯定,耳邊常常響起他憤怒的聲音:「你怎麼這麼沒出息!」「你怎麼一點兒不像我呀!我以前讀書從沒有像你這麼差!」「就這麼點兒分怎麼能考到北京,我要徹底失望了!」久而久之,這些話聽起來就慢慢習慣了。我也知道爸爸訓我其實是想讓我能圓他小時的夢想,能考上北大。但我知道自己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就想從其他方面好好報答爸爸。從小學五年級開始,我開始把零花錢攢起來,決定給爸爸買生日禮物。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爸爸看到女兒給他買的生日禮物,他一定會高興的,說不定會表揚我一下呢!爸爸是一名司機,冬天開車手經常受凍,可爸爸從來不帶手套。我知道爸爸很節省,他不捨得給自己買一雙。於是我用攢了一年的零花錢給爸爸買了一雙真皮手套。可事情並不像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那天,爸爸看到我給他買的一雙手套,劈頭就是一句:「就知道浪費錢!我不需要手套!」之後一個勁地說:「為什麼你不能把心思用在學習上?你就不能爭點兒氣?」之後我仍給爸爸準備生日禮物,但我又害怕惹爸爸生氣!3年中我給爸爸買的禮物每次都讓他生氣,這的確是女兒的罪過啊!可爸爸,如果不為您買份禮物,我真的不知還能為您做點兒什麼?愚笨的女兒,真的不知道如何能讓您滿意呀!這個孩子的孝心真讓人感動,我覺得這遠比高分數和高名次珍貴得多,即使將來長大成人,以這樣的愛心去面對社會,都會因為友善和寬容而被人欣然接納。孩子無意中展示出的品行和人格,父母太應該為之雀躍。然而卻有不少父母容易犯這類錯誤,就是只要求學習成績的進步,而忽略孩子的道德發展,對孩子的優秀品質視而不見。這不僅對孩子有失公平,更忽略了孩子成長的第一要素——人品!另外一點讓人擔憂的是,父母經常性的斥責批評,會帶來孩子性格和行為方式上的缺陷。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否定性的評價比肯定性的評價讓孩子記得深遠。這是因為否定性評價常常發生於沮喪或急切的情況下,有很強的衝撞力,也因此會留下深刻印象。通常在孩子的個性還沒有完全形成、自尊心還沒強到可以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時,父母的否定往往會產生重要影響,在他們潛意識裡留下很深的痕迹。二、「我真想讓我的媽媽『下崗』!」——「侮辱型」心罰都說女兒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然而有一個女孩寫信給我,呼籲的卻是讓自己的媽媽「下崗」。人們都說母愛偉大,可我的媽媽一點兒都不偉大。因為她動不動就訓我,「蠢豬」「笨蛋」「白痴」「廢物」,這樣的話讓我特別受不了。一次數學測驗我得了95分,排名班級第三。可是在把測驗卷給媽媽簽字時,她看不到紅燦燦的分數,而是瞪著眼睛看我的卷子上出錯的地方,一個勁地說:「又笨蛋了吧?考試前我跟你講,做完了一定要從頭到尾再看一遍,豬腦啊!」我聽了十分沮喪。一連幾天都不和她說話。我有一個同學,她的媽媽可好了(起碼比我媽媽好)。她是我們的體育老師,我們班的同學都特別喜歡和她在一起玩(我也不例外),都特別喜歡上體育課。可能這也是我體育不錯的原因吧。有一次我參加校運動會的百米跑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體育老師高興地跑到我身邊表揚我:「你真棒!」我覺得老師的笑容特別好看。而我喜滋滋地把獎狀拿回家給媽媽看時,她卻漠不關心、無精打采地對我說:「你要是數學、語文能在學校得第一名就好了,可惜的是體育。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我聽了很傷心。我經常想,為什麼我沒有像我同學的媽媽一樣好的媽媽呢?有時我還想,如果孩子可以選擇的話就好了,我堅決不會選我媽媽做我媽媽,讓我媽媽「下崗」!可什麼時候我才能夢想成真呢?我曾以開玩笑的方式給父母們一個忠告:如果您能發現孩子身上有10個優點,您就是優秀的父母;如果您能發現孩子身上有5個優點,您就是合格的父母;如果您在孩子身上連一個優點都發現不了,您就該下崗了。建議父母從現在開始每天發現孩子一個優點,不久以後,您會發自內心地對孩子說:「你真棒!」爸爸、媽媽憑什麼老玩卻不讓我玩?2006年,四年一度的世界盃又成了球迷的狂歡節日。我的一位同事白天上班,晚上看球,周末補覺,不知不覺把孩子推給了媽媽。一天他對我說:「我家的寶貝兒子對我有『意見』,說憑什麼老爸三更半夜地看電視卻不讓我看?」我聽了忍俊不禁,之後想想,孩子的「意見」挺有道理。一、「爸媽玩得不亦樂乎,我們學得昏天黑地」當今社會出現了一個巨大反差:一方面成年人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放鬆娛樂,休閑健身、卡拉OK、桑拿按摩、駕車旅行等等,花樣不斷翻新;而另一方面卻對孩子的玩限制越來越多,做遊戲限制,和同學玩限制,看電視限制,上網更限制。這種「嚴於律人,寬以待己」的家教方式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我曾經在網上看過一封孩子寫給媽媽的信,字裡行間流露出孩子對玩耍的渴望和對現實的無奈。媽媽,我知道你愛玩,可你知道嗎,我也多麼想玩呀!可你總對我說:「別總想著玩,你還小,快寫作業去!」一到星期天,小朋友來找我玩,你就不讓我去,「他在學習呢,你們自己去玩吧!」一句話就把我的朋友們打發走了。可當一大幫人來找你玩時,你馬上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和她們在客廳里唱歌、跳舞、打麻將,嘰嘰喳喳地叫,嘻嘻哈哈地笑,都要玩翻天了。這時候,你總會把我一個人關到小屋裡,讓我看書學習寫作業,過一會兒還要過來叮囑一遍:「安心學習,別總想著玩,聽見了嗎?」我聽見的只是你們震耳的歡笑聲。記得你對我說過:「好孩子,你還沒到玩的時候,好好學習吧,噢——」我還沒到玩的時候?什麼時候才到玩的時候呢?是到你那麼大才行嗎?後來你可能知道我對你有意見了,你就不在家裡玩,改成出去玩了。可你偏偏又不說出去玩,而是說:「媽媽出去辦事,你好好在家寫作業。」每次看見你急不可耐跑下樓去的背影,我心裡就一陣難過。媽媽,你自己那麼愛玩,幹嗎不給我一點兒玩耍的時間呢?即使你不陪我,讓我和小朋友們玩一玩也好啊!可每次你出去玩,都會把門從外面鎖上,我出不去,小朋友們也進不來。時間長了,誰都不來找我了,陪伴我的只有那堆課本,還有家裡那些讓人討厭的傢具、電器……媽媽,我知道你是愛我的,即使你在外面玩,也會不時打個電話關心我一下,問我作業寫得怎麼樣,吃飯了沒有,告訴我冰箱里什麼好吃的都有。我真怕接到你這種電話,就像事先錄到磁帶上似的,總是千篇一律的這麼幾句話。我更怕從電話里聽到你和周圍的人說笑的聲音——這種聲音離我是那麼近,又是那麼遠……媽媽,我真的只有到了你那個年齡才可以玩嗎?是的,在孩子眼裡,大人的生活豐富多彩、隨心所欲,而孩子的生活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娛樂時間少之又少,為此孩子十分苦惱、鬱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5年的調查發現:中小學生最不滿意父母的12種行為中,就有「自己看電視卻不讓我看」「在家玩牌打麻將」這兩項,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孩子對父母的心理抵觸。二、「玩」童才是健康兒童玩是兒童的權利。2005年六一國際兒童節,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全國孩子的祝福是:勤奮學習、全面發展、快樂生活。孩子被剝奪了玩耍的時間怎麼可能快樂呢?玩是孩子的權利,剝奪了孩子玩耍的權利就是剝奪兒童的健康權力。玩好才能學習好。和那些整天把孩子關在屋裡做功課的父母不同,一對「另類的」父母對孩子有這樣一個規定:星期天一天都不許做功課,只許玩。孩子的學習不但沒有下降,反而總是名列前茅。這其中的奧妙何在呢?這對父母說:「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不讓孩子玩,不但太殘酷,而且也不現實。父母不可能完全控制孩子,稍微管松一點兒,他就會偷偷地玩;管得太嚴了,他就上課的時候玩,邊做作業邊玩,甚至躺在被窩裡玩。相反,星期天允許他玩一天,為了玩得痛快、踏實,孩子會主動提前把作業全部寫完。而星期天玩夠了,星期一上課的時候他也不再想別的,就安下心學習了。」玩就是最好的學習。在兒童眼裡,一切都是遊戲。孩子就是在遊戲中不知不覺學會很多本領和技能的。著名作家嚴文井先生曾打過這樣形象的比方:玩對小孩子和對小動物同樣重要。所有小動物都沒有上過學,但它們的本領是怎麼學來的呢?是從玩中學來的。玩能鍛煉它們許多技能,而正是這些技能關係到它們日後的生存。小猴子在樹上跳來跳去,玩得不亦樂乎。可是有一天,當它遇到了圍捕時,必須從一棵樹跳到另一棵樹上,跳過去是生,跳不過去就是死。那你說這玩中學到的技能重不重要?玩是不是一種不可缺少的學習?玩是孩子一生的動力,是創造的萌芽,是積極主動的學習。因為玩是從興趣出發的,是全身心投入的,是無拘無束的。而玩的本質是探索,世界上許多偉大的發明創造,都與孩子的玩耍有關。2007年05月19日 00:32, wts 作第 1 次修改wts 在 2007-05-19 00:38 發表三、教子成功十大招數心理學家在對成長期孩子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如果從小得不到尊重,會對他的未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其中之一就是長大以後不會尊重別人,特別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這一點被這位母親的經歷再次印證。看來,任何事情從小留下的記憶是深刻而難以忘卻的。在孩子的心靈世界中播下尊重的種子,長大成人後終生受益。給孩子開闢一片「野地」冰心先生曾對我說:「讓孩子向野花一樣自然成長!」野花應當長在野地里,所以為孩子開闢一片野地吧!教育的本質與使命就是人的解放,而不是禁錮。一、打開孩子身上的枷鎖這裡我講個蔡志忠的家教故事。蔡志忠是風靡華人世界的著名漫畫家,他還有不為人知的一面,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獨到見地。一次,蔡志忠的夫人外出去法國,於是蔡志忠擔當起接送孩子上鋼琴課的責任。車到了鋼琴學校門前,女兒卻坐在車上悶悶不樂。蔡志忠問女兒:「為什麼不高興?」女兒說,自己最想學的不是鋼琴,而是笛子,可媽媽卻覺得女兒該學鋼琴,在媽媽看來,學鋼琴比學笛子有用。蔡志忠聽完女兒的話,二話沒說,將車掉頭,一路開回家。女兒對爸爸的做法有些擔心,問:「媽媽剛交了4000元學費,如果不學鋼琴,人家也不退錢,那怎麼辦?」蔡志忠說:「那隻好算了。」女兒又問:「媽媽回來埋怨怎麼辦?」蔡志忠說:「什麼也沒有你的快樂重要。」蔡志忠還告訴女兒,千萬不要把內在的自己交給別人,不要用精神上的痛苦來換取物質上的滿足。蔡志忠的女兒是幸運的。她父親給了她一片開闊天地,而不是緊箍的枷鎖。二、世上沒有壞孩子我鄰居一個小男孩叫鄭重,長得虎頭虎腦,憨厚淘氣,非常可愛。可他卻是一個在幼兒園和小學都出了名的「壞孩子」。他想不通,對我說:小學6年我換了4個學校,一個原因是有的學校老師水平太低講課特差,另一個原因是我總跟老師頂牛,老師經常給我小鞋穿,惹不起只好躲著走。每次轉學,媽媽都大罵我一頓。那時,爸爸在外地工作,媽媽工作又忙,一個人帶著我很不容易。在我的記憶里,媽媽從沒有陪我看過書,輔導我的次數更少,他們對我很放得開。三年級時,我就給自己熱飯了,用媽媽的話講,這叫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但我的學習越來越差。第一次轉學是因為老師多次找父母,媽媽嫌丟人不去,結果把老師惹火了。第二次、第三次轉學都與學習有關。以前那兩所學校,我算是中等生。媽媽有一次拿出統考題讓我做,我差點兒不及格。媽媽知道了學校的水平後,又給我轉了兩次學。最後這次轉學,學校倒是不壞,可我卻更壞了。周圍的同學學得都比我好,屬我最差。我特別想好好學習,就是學不好,尤其是算術。上課時開小差是常有的事,兩眼盯著黑板,可什麼也聽不進去。我滿腦子想的都是好玩的事。到了新班級第一次考試就砸了,爸爸、媽媽一起罵我不爭氣。可最傷我自尊心的還是那次老師分組。老師把班裡分成兩組,一組是好孩子,一組是壞孩子,我當然在壞孩子那組。我心裡特不服氣,那些十幾歲還得靠媽媽穿衣服的孩子憑什麼當好孩子!可氣也沒用,人家學習好啊。有一次,我們年級去軍訓,老師又把班級分成了6個小組,好孩子和壞孩子自願組合,沒人要的孩子就得去外組。學校要求大家帶手電筒,好孩子沒有一個拿的,拿的都是我們壞孩子,因為我們都怕沒人要我們。我告訴老師我可以拿兩個。回到家裡,我非要求我媽買兩個手電筒。媽媽問清緣由後臉都氣白了,只給我買了一個手電筒。現在我家離學校很遠,我每天早晨5點多就要起來上學,晚上11點以前不敢睡覺。媽媽說人活著就得含辛茹苦,可壞孩子這麼累也變不成好孩子,真讓我覺得像凍冰棍似的那麼冷。我真的是壞孩子嗎?可我實在不想當壞孩子!老師、父母讀了這個「壞孩子」的自白,會有什麼樣的感想。「淘氣的男孩是好的,淘氣的女孩是巧的。」實際上,好、壞孩子之分是不同的兒童觀與教育觀所致。譬如一個頑皮兒童,從了解兒童、相信兒童和尊重兒童的觀念出發,就會覺得孩子很正常甚至挺可愛;相反,從不了解兒童、不相信兒童和不尊重兒童的觀念出發,便會覺得孩子討厭,就會認為他是壞孩子。當一個孩子被認為是壞孩子的時候,悲劇命運就從此開始了,並且有可能成為家庭、學校乃至社會的災難。三、警惕「暗示生短」有一個特別有哲理的故事:有一隻老鷹下了蛋,不知怎麼滾到雞窩裡去了。母雞連同小雞一起把小鷹也孵出來了。過了一段,覺得這個小傢伙怎麼長得和其他小雞不一樣,「怪模怪樣」。於是母雞、小雞都嘲笑它,小鷹也覺得自己真不好看,有一天老鷹來了,雞媽媽帶著孩子們拚命逃竄,這隻小鷹也跟著一起逃竄。小鷹本來是鷹,它能夠飛翔,它有小雞不能比擬的力量。但它不知道,它認為自己是雞,因為大家都說它是雞。這就是「暗示生短」。現實中,一些父母會無意中給孩子一個暗示,比如「你真笨」「學習怎麼這麼差」等,這樣的暗示都會使孩子慢慢也認可自己的短處,而最終真正成了短處。其實,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充滿無限可能,具有意想不到的潛能。作為父母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發現孩子的特點和優勢,挖掘、培養,信心和力量就會伴隨孩子一生。真心愛孩子一次採訪冰心老人,我請求她:「有一個雜誌要編一本書,內容是決定一生的一句話,請您寫500字,好嗎?」冰心老人快人快語,「決定人生的一句話,就不必寫500字了,只寫一句我喜歡的話,『沒有愛就沒有世界。』」一、愛孩子是無條件的父母生兒育女,自然就有了愛的責任。而愛的唯一目標,就是把孩子培養成對社會有用的、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有了這樣高遠的想法,對孩子一時的得與失不會太過苛求,而是將愛心變成誠心與耐心,陪伴孩子在坎坷的成長道路上一路向前。在這方面,我有些體會:一次,我在外地出差期間,晚上接到了女兒的電話,她沮喪地說:「老爸,你可要有點兒心理準備啊,我可能有一門功課不及格。」「是嗎?兩門功課不及格也沒有關係。這段時間你已經很努力了,考不好一定另有原因。考完了,咱找位高水平的老師幫助分析分析,不就行了?」我說得很輕鬆、平靜,女兒焦急的情緒也平復了一些。其實,我何嘗不希望女兒能考好?可是如果這時我一味責備,結果除了給她增加緊張與不安,還能有什麼效果?再說,女兒已經儘力而為了,我沒有理由怪罪她了。回到北京,我帶女兒去拜訪了幾位老師,他們分別仔細分析了試卷,一點點幫助女兒認識和理解。這以後,女兒的成績有了明顯提升。所以,愛孩子,既要用心去愛,也要用腦去愛。二、過度的保護是一種傷害在參加中日少年探險夏令營時,我問一個13歲的北京男孩:「為什麼野炊時中國孩子不如日本孩子能幹?」這個孩子一針見血地回答我:「遺傳唄!」他說:「爸爸、媽媽為了讓我進個好學校,叫我住在姥姥家裡。我姥姥有三不準,刀不準動,電不準動,火不準動。我長到13歲,火柴也不會劃。我連家炊都不會,哪還會野炊啊?不是我們不想干而是不會幹。」這個孩子的坦率讓我想到了冰心先生的一席話:「有時候,母愛並不是健康的,反而害了子女。譬如,『小皇帝』的出現。」的確,對孩子過度的保護會成為一種傷害。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一些磨難,這是一種規律。「酸甜苦辣都是營養,生活百味都要體驗。」如果把磨難和體驗全部省略了,一切都替他包辦,看上去是順利了,是舒適了,結果卻使他軟弱而閉塞,膽怯而無能。現在有一種現象,叫「30歲兒童」,都到了而立之年,凡事仍不能自立,沒有長輩陪在身邊就惶惶不可終日。相信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這樣一種成長狀況,那您就切記:關愛不要溺愛。三、呵護孩子的愛心這是一個真實的感人的故事:瑞恩是加拿大一個普通家庭的普通男孩。6歲的小瑞恩讀小學一年級時,聽老師講述非洲的生活狀況:孩子們沒有玩具,沒有足夠的食物和藥品,很多人甚至喝不上潔凈的水,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喝了受污染的水死去。老師說:「我們的每一分錢都可以幫助他們:一分錢可以買一支鉛筆,60分就夠一個孩子兩個月的醫藥開銷,兩塊錢能買一條毯子,70加元(約合380元人民幣)就可以幫他們挖一口井……」瑞恩深受震驚。他想為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不過,他的媽媽並沒有直接給他這筆錢,也沒有把這個想法當成小孩子頭腦一時發熱的衝動。媽媽對瑞恩說:「家裡一時拿不出70加元。你要捐70加元是好事,但是你需要付出勞動。」媽媽讓他自己來掙這筆錢,媽媽說:「孩子你要多干一些活,多承擔一些家務,慢慢地積攢,積攢到一定時候,就能夠有這些錢了。」瑞恩說:「好,我一定多幹活。」於是瑞恩開始承擔正常家務之外的更多的事。哥哥和弟弟出去玩,他吸了兩小時地毯掙了兩塊錢;全家人都去看電影,他留在家裡擦玻璃賺到第二個兩塊錢;他還要一大早爬起來幫爺爺揀松果;幫鄰居揀暴風雪後的樹枝……瑞恩堅持了4個月,終於攢夠了70加元,交給了相關的國際組織。然而,工作人員告訴他:「70加元只夠買一個水泵,挖一口井要2000加元。」小小年紀的瑞恩沒有放棄,他開始繼續努力。一年多以後,通過家人和朋友的幫助,他終於籌集了足夠的錢,在烏干達的安格魯小學附近捐助了一口水井。事情至此並沒有結束。因為還有更多的人喝不上乾淨的水,瑞恩決定攢錢買一台鑽井機,以便更快地挖更多的水井,讓每一個非洲人都喝上潔凈的水成了瑞恩的夢想。他真的堅持了下去。瑞恩的故事被登在了報紙上。於是,5年後,這當初是一個6歲孩子的夢想竟成為千百人參加進來的一項事業。2001年3月,一個名為「瑞恩的井」的基金會正式成立。如今,基金會籌款已達近百萬加元,為非洲國家建造了30多口井。這個普通的男孩,也被評為「北美洲十大少年英雄」,被人稱為「加拿大的靈魂」,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去愛和幫助他人。我很感動的是瑞恩母親的做法,她呵護與珍惜了瑞恩的愛心,使瑞恩實現了他的如此感人而美麗的夢想。瑞恩成了名人後,他的父母也控制了很多活動,不讓孩子在榮譽光環之下飄飄然,讓孩子過一種正常人的生活。所以瑞恩雖然成了世界的一個小名人,但依然過著一份童真的生活。我想這就是他偉大的媽媽賦予他的。子教三娘一、從「三娘教子」到「子教三娘」從「三娘教子」到「子教三娘」,當今的子女教育就發生了這樣顛覆性的變化。以我女兒為例:有一次,女兒跟我要錢:「老爸,能不能再給點錢。」我說不能,你每個月的零花錢是固定的,不能隨便給你加錢。沒有錢,女兒怎麼辦?她把自己用過的東西比如舊手錶、隨身聽等,用數碼相機拍出照片發到網上,在網上拍賣。我一看就樂了,說這些破東西誰要啊?網上誰也不認識誰,誰敢給你寄錢?但女兒很自信,還在網上做廣告,後來竟然收到了三張匯款單,賣了690塊錢!這件事讓我對女兒刮目相看的同時,浮想聯翩,當今時代果然是老人要請教年輕人了嗎?瀋陽一位小學六年級的男孩的母親說:有一次,兒子在外面和人打架,回來後,我沒問青紅皂白就把他批評一頓。孩子卻不服氣,他說:「我打架不對,可是你應該問問我,為什麼去打架。」孩子爸爸正在氣頭上,心想,打架了還頂嘴,抬起手打了他兩下。兒子哭著去找他爺爺,問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在哪兒?讓爺爺領他去告狀。他要告爸爸仗勢欺人,並請委員會對這件事做出仲裁。這樣的事情在過去幾乎不敢想像,現在卻非常普遍。年輕人永遠是領潮流之先的。他們敏銳、熱切地吸納新時代給予的新知識、新信息、新技術。在這方面,當之無愧地走在老年人前面,所以倚老賣老,吃經驗的老本兒早已行不通。現代教育就是兩代人之間的相互影響,向孩子學習是成年人真正成熟與睿智的標誌。二、向孩子看齊早在1997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就成立了「向孩子學習」課題組,就兒童在社會化過程中對成人世界的影響進行了大型調查研究。研究發現,當代孩子具有10個方面的優秀品質,如樂於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主體性強、平等意識強、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強、積极參与社會生活有較強的公民意識、比成年人更容易接受環保意識、相信事實、做事認真、積極的休閑態度、興趣愛好廣泛等等。這些優秀品質已經在影響成年人。許多父母從切身經歷中得到了啟發。作家畢淑敏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講述了兒子的一段趣事,她寫道:兒子在家裡亂翻我的雜誌,突然說:「我準備到日本旅遊一次。」因為他經常異想天開,我置之不理。他說:「咦,你為什麼不表態?難道不覺得我很勇敢嗎?」我說:「是啊是啊,很勇敢。可世界上有些事並不單是勇敢就夠用。比如這件事吧,還得有錢。」他很鄭重地說:「這上面寫著,舉辦一個有關宗教博物館的創意徵文比賽,金牌獲得者可以免費到日本觀光旅遊。」說著,把一本海外刊物遞給我。我看也不看地說:「關於宗教,你懂得多少?關於建築,你懂得多少?金牌銀牌歷來都只有一塊,多麼激烈的競爭。你還是好好做功課吧。」他毫不氣餒地說:「可是我有創意啊,比如這個博物館裡可以點上藏香,給人一種濃郁的宗教氣氛;這個博物館裡還可以賣齋飯,讓參觀的人色香味立體地感受宗教;比如這個博物館裡可以播放佛教音樂,您從少林寺帶回來的藥師菩薩曲,聽的時候就可以讓人感到很寧靜,比如……」兒子仍然在絮絮叨叨地講著自己的創意,但作家畢淑敏和多數母親一樣,對兒子的創意不感興趣,而且也和多數成年人一樣對這些創意沒有信心,她更關心的是孩子的成績。對於兒子的瘋狂舉動,她嘆了一口氣說:「好,隨你瞎想好了,不過我要提醒你一句,對於一個學生來說,我以為最好的創意莫過於一個好成績。」很長時間過去了,當大家幾乎淡忘了這件事的時候,畢淑敏的兒子收到了一封請柬,要求他去參加海外的發獎儀式。原來,他竟然獲得了創意銀牌獎!這件事使畢淑敏感觸很深。從兒子身上,她看到了後生可畏,看到了「初生牛犢不怕虎」。在這方面,成年人和孩子比起來,少了一些衝動和闖勁,也少了一些遠見!當今的孩子面對著一個五光十色的新環境,各類新異刺激層出不窮,加上認識手段日益豐富,使他們對新事物的感受能力空前增強。比起成人來,孩子們又更容易接觸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和新觀念,並且願意親自去嘗試,去實踐。所以,當大人們還在為某種新事物評頭論足的時候,這一新事物早已在孩子們中間流行開來。當大人們還在為某種新思想、新觀念的是非得失爭論不休時,這種新思想、新觀念對於孩子們已習以為常。蹲下來看孩子一、別用成年人的想法揣度孩子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個報道,題目是《6歲男孩與4歲女孩模仿電視里親熱鏡頭男孩被打得皮開肉綻》。夏天某日的晚上7點鐘左右,6歲的男孩山山(化名)見媽媽不在家,就像往常一樣騎著小童車來到小夥伴——4歲的小女孩蘭蘭(化名)家玩耍。當時,蘭蘭的父母都不在家,兩個孩子就模仿起電視上男女親熱的鏡頭,關掉屋內的燈光,摟抱在一起。就在這時,小女孩的母親回到家中,聽到有人說話,便打開電燈,見到自己的女兒與小男孩山山光著身體摟抱在一起,大吃一驚,趕緊將他們呵斥開。接著,周圍鄰居就聽到了山山撕心裂肺的哭喊聲。山山的姨媽趕到現場,卻被蘭蘭的媽媽攔在了屋外。晚上10時許,聞訊趕來的山山母親見到自己的兒子時,差點沒暈過去:只見孩子遍體鱗傷,屁股上留有血跡,耳朵也被擰得通紅。在110民警的干預下,次日3時左右,蘭蘭的父母才將山山交還給他的媽媽。但過了大約一個小時,蘭蘭的父親又來到山山家,威脅說要將山山再次送到蘭蘭家,等天亮後一起到醫院接受檢查。後來,醫生診斷,山山全身軟組織嚴重挫裂傷,肛門黏膜破裂,傷勢十分嚴重。蘭蘭的母親之所以對山山下此狠手,是因為她認定山山的舉動是流氓行為,破壞了女兒的貞潔。這恰恰反映了蘭蘭的母親對兒童的心理生理特點缺乏基本的了解。作為6歲的孩子,山山根本不具備產生流氓行為的動機,也沒有實施性侵犯的能力。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許多言行只是一種外在的模仿。並不存在我們成人所擔心的思想、道德問題。所以不要把孩子的特點當成一種缺點,大可不必驚慌失措,應該用適當的方式加以引導。還有一次,我到湖北講課。吃中午飯時,坐在我對面的女老師幾次欲言又止,最後終於鼓起勇氣提了問題。她小聲說:孫教授,你講課的時候說過,孩子從小要與父母分床睡覺,獨立睡覺對孩子的心理、生理髮育都有好處。可我的孩子都9歲了,非要跟著我睡覺,手還非要放在某個位置。我跟他講了很多次道理都不行。我先生有點兒不高興了,就找兒子談話:「兒子,你都9歲了,是男子漢了,男子漢應該自己睡覺。」我兒子眼睛突然一亮,指著爸爸說:「你更是男子漢,更應該自己睡覺了。」他爸爸一聽急了,說:「你懂什麼,這是我老婆!」兒子想了想說:「那我現在跟你老婆睡覺,將來你跟我老婆睡覺……」他爸一聽急了,這不是亂倫嗎?非要揍孩子。這可怎麼辦呢?乍一聽,家長們會覺得這個男孩思想道德有問題,其實不然。孩子說的這些話表明了兒童的一種推理方式,我把它叫做「頂針式」推理:你怎麼說過來的,我怎麼說過去。並沒有嚴謹縝密的思維,更沒有成熟的實踐經驗。所以,他們的見解會跟大人完全不同。不能隨意判斷,更不能冤枉孩子。二、用孩子的方法解決孩子的問題面對孩子,必須用孩子的思維與他們說理,用孩子的語言與他們交談,否則,就可能毫無收效。原國家總督學柳斌先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柳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學考察工作,臨時決定聽聽四年級的課。四年級這個班正在上語文課。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在講俄羅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大意是:一個獵人帶著獵狗走在森林中,發現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從樹上掉了下來。獵狗想吃掉小麻雀,卻突然飛來一隻老麻雀,一邊發出凄厲的叫聲,一邊用身子掩護著小麻雀,並最終嚇退了獵狗……讀完課文,女教師微笑著問同學:「你們想想看,這隻老麻雀的行為表現了什麼精神呢?」「表現了偉大的母愛!」一些同學脫口答道。這是課文的標準答案,書上寫的明明白白。可是,另一個男生卻突然反問:「你怎麼知道這隻老麻雀是母的呢?」大家一愣,旋即爆發出一片笑聲,的確,誰能想到這樣一個問題呢?提問的男生接著說:「課文中沒有任何說明這是一隻母麻雀,怎麼就歸到母愛了呢?為什麼不可能是父愛呢?」這時,大家不笑了,將目光集中在教師身上。這位年輕的女老師興奮地點點頭,說:「這位同學獨立思考,發現了一個大問題。我們應當把答案改為:這隻老麻雀的行為表現了偉大的親子之愛!」全班一片熱烈掌聲。這位小學生敢於質疑的精神,讓柳斌先生十分感慨,他在多種場合講這個故事,希望教育工作者千萬不要忽略孩子們的創新精神。給孩子們自由的天空!讓他們能飛得更高,更遠!發現兒童就是發現兒童成長的規律,解放兒童就是打破對他們的束縛。學會做人一、做人第一大教育家陶行知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學會做人是教育之本,而做人的核心是擁有愛心。要培養孩子有愛心,首先要培養孩子有孝心,孝敬長輩。持之以恆的培養使愛的種子在孩子心裡紮下了根,化為自覺的行為習慣。東北山裡有一對農民夫婦,養了5個孩子,都考上了大學。老二回憶說,當時家裡困難,他們幾個只能帶點兒玉米面乾糧去上學。有一天他走在路上發現自己忘記帶東西,就回家去取。到家後看到媽媽正在舔他剛才喝過粥的碗!這時候他突然意識到他帶的乾糧是家裡僅有的吃的,就把乾糧拿出來讓媽媽吃,他說:「我不去上學了,我要在家幫你幹活、掙錢。」但媽媽卻說,「孩子,咱們家砸鍋賣鐵都要供你們上學!」後來,老二研究生畢業,當了工程師,並且把父母接到長春去安度晚年。這是他們教育的成功。所以說,教育孩子絕不僅僅是智力的培養和知識的灌輸,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教育!二、做人要有健康心理健全的人格就是有健康的心理。好孩子也一定是心理健康的孩子。北京有一個女孩,小學年年是三好學生、少先隊大隊長,保送進了北京市重點中學,一切都很順利。一天女孩在校園裡玩,看見對面走來了一位女老師,胖胖的,右手推著自行車,左手拿著吃的東西,女孩就和別人議論,瞧這個老師,長得這麼肥,還吃呢!沒想到老師聽見了,找到女孩的班主任,批評女孩講話不文明,希望教育教育她。於是班主任就找這個孩子談話,說你的做法是錯誤的,你要給老師道歉。下午,學校開家長會,班主任又找女孩的母親談話。很快女生承認了錯誤,並且向老師道了歉,但她的媽媽卻一直在訓她。回家的路上訓斥,到家之後還訓斥。3個小時中,媽媽曆數女兒的毛病。女兒眼淚都哭幹了。她抬起頭來,死死地看著媽媽。其實這時,女兒的心理已經出問題了,但媽媽不明白,「不說了,睡覺吧!」這時媽媽犯了一個大錯誤,只是一味指責,卻沒有指出改正錯誤的方法。孩子回到自己的房間,翻來覆去不敢面對明天,越想越害怕。凌晨兩點,割腕自殺,沒有死成。凌晨四點又從六層樓上跳下去,雖然沒有摔死,卻留下嚴重殘疾。這個孩子的教訓非常深刻:千萬不能忽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對他們一定要鼓勵為主。怎樣培養孩子的心理健康呢?有這樣一個十二字秘訣: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控制自己。這是兩代人心理健康的秘訣。三、剪掉臍帶自己長大自立是第一位的能力。如果孩子不能獨立,不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願望和選擇,只能按照父母的願望行事,這樣的孩子顯然是缺乏個性和創造性的。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寵愛、嬌慣很容易給孩子營造一個依賴、嬌寵的成長環境,而不利於孩子獨立精神的培養。有個父親告訴我,他兒子五年級了,從來不在學校上廁所,一直憋著。為什麼?因為沒有人給他擦屁股,平時都是父母給他擦。自己的事情越不做就越無能,越無能就越受欺負,越受欺負就越自卑,越自卑就越無能,如此惡性循環對孩子的成長當然不利。大凡孩子中比較有威信的、大家喜歡跟他玩的,一定是敢作敢為,能自作主張的孩子。我的女兒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考大學,所有的志願都是她自己填寫,我們只有建議權,幫她做出分析。所以女兒獨立性很強,從不依賴別人。她知道她自己的事情,第一個操心的應該是她自己。家裡的事情也儘可能地跟孩子商量,讓她像主人一樣生活。女兒寫過這樣一篇日記:今天又要到中關村一小參加全國作文比賽培訓班了。從我家住的西直門到中關村,需要換乘兩次公共汽車。前兩次都是媽媽接送我,而今天開始,媽媽為了鍛煉我,讓我獨自乘車了。我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車站。幸好乘車的人不多,我很順利地上了車。到了魏公村站換乘320線路公共汽車時,我看車站候車的人也不多,心裡頓時輕鬆了許多。過了一會兒,見車來了。我站在最前面,可是沒想到下車的人卻很少,只騰出了四五個人的位置。我心想,人這麼多,還是等下一輛車吧。我剛想轉身,後面的人已經往前擠了,使我不由自主地上了車。哎喲,我好像是米袋裡的一粒米,被擠在小小的空間里,那滋味可想而知。不一會兒,我就感覺背上出汗了,汗珠順著後背往下流。「下一站中關村到了,沒票的乘客請買票。」廣播里傳來了售票員阿姨的聲音。我該下車了。我鼓起勇氣,對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叔叔問道:「您下車嗎?」叔叔搖搖頭,我和他換了個位置,再依次換下去,終於到了車門口。我看見一個和我年紀相仿的女孩和她的媽媽也準備下車,心裡頓時充滿了自豪感。我彷彿看見爸爸、媽媽高興地說:「孫冉長大了!」由於我和她媽媽平時都很忙,無形中給孫冉創造了鍛煉獨立性的機會。從她小時候上幼兒園,到她去別人家裡生活,以及去日本民宿的經歷,都讓她一點點長大,一步步獨立。孩子更需要尊重一、純潔敏感人小鬼大有一位愛花的父親,看到幼小的女兒用剪刀把自家花園中開得最美的一朵花剪了下來,非常生氣,對女兒咆哮起來,女兒望著大發雷霆的父親嚇壞了。從那以後,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開始變得沉默寡言。後來這位父親才知道,其實女兒剪下那朵花是想送給上晚班的媽媽。父親非常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問明原因就斥責孩子,但是更讓這位父親懊惱的是,以後無論父親怎麼努力,也沒有辦法再讓孩子恢復過去活潑、開朗的性格。同樣是花,我們看看蘇赫姆林斯基這位前蘇聯教育家是怎麼做的。蘇赫姆林斯基在當校長的時候,學校的花園裡開出了一朵極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學生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很多人前來觀賞。一天早晨,蘇赫姆林斯基在花園裡散步時,看見一個4歲的小女孩已經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正拿在手裡快活地往外走。蘇赫姆林斯基叫住小女孩,蹲下身子,親切地問道:「孩子,你摘這朵花送給誰呀?能告訴我嗎?」小女孩有些羞怯地說:「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每天都陪著她說話。我告訴她,校園裡有一朵非常大的玫瑰花,奶奶就是不相信,我現在摘下它送給她看看,看過了我就把它送回來。」聽了小女孩天真的回答,看著小女孩純樸的小臉,蘇赫姆林斯基很感動。他牽著小女孩的手又回到了花園裡,摘下兩朵大的玫瑰花對她說:「一朵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有充滿愛的心靈;另一朵是送給你奶奶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在這兩個故事中,同樣是孩子和玫瑰花,同樣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但結果卻大相徑庭。一個面對大發雷霆的父親,原本活潑可愛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而另一個卻愈加天真爛漫愛心升華。不同的教育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兩種結果,他們深層的差異在於,一個看到孩子摘花,另一個卻透過孩子摘花看到了清純潔凈的愛心。這就是教育者兩種不同的視野和境界。我們的父母嘗試著再開闊一些視野,提升一下境界,面前的教育之路會一下敞亮起來。二、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幾種表現我們在調查中發現,父母們不尊重孩子主要有這樣一些表現:1打罵孩子對孩子不信任,不聽孩子解釋,動輒打罵。2軟暴力說讓孩子傷心的話,簡單武斷地否定孩子的想法,或不理不睬,這些做法是導致精神傷害的軟暴力。3強迫孩子學習各種技能不考慮孩子意願,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特長班,強迫孩子違心去做。4對孩子的朋友缺乏起碼的尊重不允許孩子和同學玩,不允許孩子交朋友,偷聽孩子的電話等。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一些父母更是如臨大敵,生怕孩子喜歡或交上異性朋友。5跟蹤孩子6包辦代替7偷聽電話、偷看日記三、尊重孩子到底有多難心理學家在對成長期孩子的研究中發現,一個人如果從小得不到尊重,會對他的未來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其中之一就是長大以後不會尊重別人,特別是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這一點被這位母親的經歷再次印證。看來,任何事情從小留下的記憶是深刻而難以忘卻的。在孩子的心靈世界中播下尊重的種子,長大成人後終生受益。黃啟珩女士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在談到教育子女的經驗時,她的最大體會是要多陪孩子做孩子喜歡的事情。我的兩個兒女現在都在美國讀博士後,別人都問我怎樣才能把孩子教育得這樣優秀,其實我所做的只是尊重孩子個性的發展,並多陪孩子做他們喜歡的事情。有兩件小事,我至今記得。一件事是,女兒小時候很喜歡天文,對星座特別感興趣,常常半夜要我陪她出去看星星。面對這樣的請求,也許很多父母會很自然地說,這麼晚了還不睡覺,看什麼星星!可我知道,如果父母這樣一潑冷水,孩子的興趣很有可能從此被澆滅,才氣也可能從此被扼殺。所以,不管我有多困,都一定會陪女兒出去看星星。直到今日,女兒對這些事情還是回味無窮,偶爾還會撒嬌地讓我陪她去看星星。後來女兒拿到高能物理博士,我想這和她從小的興趣一定有關吧!另一件事,是關於我兒子的。兒子到美國念地球物理專業後,雖然我們不在一起,我還是經常想辦法做一些孩子喜歡的事情,想方設法讓兒子感覺到我的支持。每當我看到報紙雜誌上有關於地球物理的報道時,就剪下來,傳真或者寄給孩子。兒子很感動,把這些資料都貼在寢室四周的牆上,同學們問資料是哪兒來的?兒子總是驕傲地說,是媽媽寄來的。陪孩子做事,並不是天天去做,多了,反而會讓孩子反感。陪孩子,主要是做他們喜歡的事,而不是父母喜歡的事。這就要求父母多聽聽孩子的心聲,多給他們一些鼓勵和肯定,這樣親子間的相處才會變得和諧,孩子也會聽話,會用心體諒父母。「不作為」就是「大作為」一篇名為《拔苗助長,害慘了「神童」兒子》的報道,讓我感慨萬千。我44歲才當上爸爸,當我抱著哇哇大哭的兒子時,激動的心情無法言表,想著自己碌碌無為的一生,我在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把兒子培養成才。兒子還在襁褓里時,我就給他朗誦詩歌,給他讀英語,給他念數字。只要兒子醒著,我就一刻不停地向他灌輸各種知識。當兒子剛滿3歲時,我帶兒子去測智商,測出的結果令我非常興奮:剛剛3歲的兒子已經達到了5歲2個月大的孩子的智商水平。這時我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我要讓3歲的兒子上小學,我要讓他早日成才。為此,我列出了「神童培養計劃」:我要讓他3歲開始學習小學知識,7歲上初中,11歲參加高考,預計用4年的時間拿到本科文憑,然後15歲考研究生。然而,現實的問題是沒有小學願意接受這麼小的孩子入學,於是我決定自己教,我要和傳統教育比試比試。1999年春天,在許多同齡孩子和父母在河邊放風箏的季節里,兒子在我的培養計劃中開始了他的幼年生活。每天清晨6點,3歲的兒子就被我叫醒,讀1個小時的早讀。8點半,正式開始一整天的課程。晚上,我還為兒子請了一位大學生教他英語。實施神童計劃以來,為了彌補我對兒子的歉意,我在生活上無比嬌慣他,我可以容忍追著三條街去給兒子喂飯,我也能夠容忍兒子把家裡的東西扔得滿地都是。但在學習上,我一是一,二是二,絕不含糊,淋漓盡致地體現了「打是親罵是愛」這句古訓。有一次,兒子一邊寫生字,一邊打瞌睡。看到這個情景,我上去就是一巴掌。事後,我一臉嚴肅地說:「兒子啊,不吃苦中苦,怎為人上人?」兒子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繼續埋頭寫字,淚水一點一滴打濕了作業本。我並不想將兒子培養成書獃子,我要的是一個全面發展的神童,所以我又將兒子送到少年宮學習書法和繪畫。兒子更忙了,他基本上沒時間玩耍,我們家的電視機幾年沒開過。有一次,我和兒子從少年宮回家,兒子問我:「爸爸,一休哥是誰呀,我怎麼沒學過?」兒子的話讓我鼻子一酸,我撫摩著他的頭,說:「兒子,你和其他小朋友不同,他們就知道看電視,他們知道一休哥是誰但不知道方程式怎麼列。」兒子睜大眼睛說:「我想一休哥肯定比方程式好玩,那麼多小朋友都知道。」兒子的話竟讓我一時間語塞,半晌我才說道:「兒子,你長大了就理解爸爸了。」可這時,兒子已在我背上睡著了。為了不讓其他的小朋友影響兒子,我盡量避免兒子和小朋友接觸。在我近乎殘暴的教育下,經過4年的時間,兒子一路跌跌撞撞地學完了小學課程,完成了我神童培養計劃的第一步。兒子7歲生日那天,在妻子的苦苦哀求下,我同意放假一天,讓妻子帶著兒子出去玩。本以為兒子會好好地玩上一天,可不到中午,兒子和妻子就回來了。原來,到了遊樂園,兒子什麼也不玩。妻子逼著兒子上了海盜船,誰知道,船剛一轉動,兒子就大哭起來,拚命地喊要回家。從那以後,我發現兒子經常發獃,說話越來越少,甚至出現不正常的行為。他常常將書仔細地撕成一點一點的碎片,然後很小心地將碎片裝進一個塑料袋裡,像收藏寶貝似的將塑料袋壓在枕頭底下。他的床上都快被碎紙佔領了,但他不允許清理,只要別人動一下,他就歇斯底里地哭,哭得讓人害怕。我感覺事態有些嚴重,就到一家醫院的心理門診諮詢。醫生聽了我的介紹後說,基本上可以斷定你兒子患上了心理疾患。我不相信,這麼聰明的兒子會被我培養出毛病?我把市裡的好醫院都跑了個遍,每位醫生都告誡我必須立刻給兒子減負。從醫院出來,我的腳步沉重得快提不起來了,難道是我害了兒子?我找了個沒人的地方大哭了一場。回到家中,我決定給兒子鬆綁,可兒子自己卻松不了了。我們把他從書桌旁拉開,不一會兒,他又回到書桌旁,看書,做作業。他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撕書。按照醫生的建議,我將兒子送到了一所壓力相對較小的農村小學,讓他在那兒學會融入集體生活。每周,我還陪著兒子去做一次心理治療。每次從治療室出來,看著兒子一次比一次笑得開朗,我就在想,有個會笑的兒子真好。老天好像給我開了個天大的玩笑:4年前,我把才3歲的兒子拚命地往7歲拉;現在,我又把7歲的兒子拚命往3歲,甚至往更小的年齡拽。原來我千方百計讓他學習,現在我是想盡辦法哄他去玩。唉,悔不當初!這位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不可謂不用心,對孩子的規劃不可謂不精細。然而,結果卻大不如願。父親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一片苦心,竟然變成由自己親手導演的一幕悲劇。這件事給人們以強烈震撼與警醒,同時,也對兒童教育提出一個有意義的話題,這就是教育的「有為」與「無為」。這個概念藉助於兩千年前的中國哲學大師老子。他的「無為無不為」的哲學理念套用在教育上,可以理解為「不強為,不妄為」,尊重孩子的天性,尊重成長的規律,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而不是揠苗助長,強行做「不可為」之事。習慣決定一生一、好習慣帶來好運氣孩子在兒童時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養成良好的習慣。所謂的好孩子一定是有好習慣的孩子,所謂有問題的孩子一般都是壞習慣較多的孩子。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一個壞習慣使你喪失了良機,而一個好習慣則使你走向成功。有這樣一個故事:2003年,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外語聽力成績首次計入總分。教育主管部門明確規定:「考生必須在13:45前進入考場,利用考前的這段時間進行調試收音機和試聽等工作,13:45後禁止考生入內。」這個規定在考場紀律和准考證上都明確寫清,各大媒體也在考前一再提醒。考試當天下午,上海市某大學考點,13:45以後一連來了4名遲到考生,而這時13:55都已經過了。當老師告訴他們不得入內時,這幾名同學當場傻眼,這才想起看準考證。他們紛紛表示沒有看見該規定,請求監考老師放行。其中一位不斷向老師苦苦哀求:「我為今年考研已經準備了3年,我很有信心考上,老師給我一次機會吧。」一位考生邊哭邊說考官不近人情。這幾名男生遲到的理由,有的因為睡覺睡過了頭,有的因為吃飯吃晚了,最主要的是他們都忽視了「13:45前入場」這一規定。據說,全國很多考點都有類似情況發生。這件事,說明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凡事要養成「確認」的習慣,例如,平時寫完作業認真檢查,考試的時候仔細審題,與別人有約的事情提前落實等等。而「確認」只是眾多習慣中的一個。人在自己的一生中,要不斷培養各種良好習慣,小到飲食習慣、睡眠習慣、衛生習慣,大到接人待物、禮儀禮貌、工作學習等方面的習慣。習慣就是養成規矩,「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凡有良好習慣的人,一般都會有較高的素質和修養。說到習慣的培養,有人擔心會不會束縛孩子的天性。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劉翔平說得好:養成好習慣是人的解放,因為解放了人的大腦,把人從許多低級行為中解放出來。加加林的故事很能說明問題。20世紀60年代,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鐘,成為世界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當時幾十個宇航員在培訓,為什麼加加林能脫穎而出,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個偶然事件。在確定人選前一個星期,主設計師羅廖夫發現,在進入飛船參觀前,只有加加林一個人把鞋脫下來,只穿襪子進入座艙。就是這個細節,一下子贏得了羅廖夫的好感。羅廖夫說:「我只有把飛船交給一個如此愛惜它的人才會放心。」所以,加加林的成功,得益於他良好的習慣。有人開玩笑說:成功從脫鞋開始。好習慣給加加林帶來好運氣。也可以說好習慣解放了加加林,他其實並沒有刻意考慮去脫鞋,是他的文明行為已經「習慣成自然」了。好的習慣能夠給人帶來更多成功的機會,壞的習慣往往使你在不知不覺之中走向失敗。教育家葉聖陶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得更形象: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地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還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二、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北京有一個媽媽,兒子上五年級,寫作業磨蹭。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媽媽開始採取措施培養習慣。一天,媽媽發現兒子寫1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7回,一會兒打開冰箱看看有什麼好吃的,一會兒打開電視看看動畫片開始了沒有……媽媽於是對兒子說,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但是我剛才給你數了數,1個小時站了7回,是不是太多了。我看你寫1個小時的作業站起來3回就差不多了吧。兒子一愣,說3回就3回。媽媽就說,你如果1個小時內站起來不超過3回,當天晚上的動畫片隨便看。兒子高興得不得了。有獎必有罰,媽媽又說,先別開心,如果你1小時站起來超過了3回,電視就不能看,包括動畫片。結果5天下來,兒子有3天做到了,這3天興高采烈地看了動畫片。但是有兩天忘了,不能看動畫片。這樣對孩子有很強的激勵,一想到1個小時只能站起來3回,就會慢慢地去控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媽媽。從她的經驗中,可以總結出習慣培養的基本方法——加減法,也就是說,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你想讓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好習慣,就千方百計讓他將好的行為不斷出現,出現的次數越多,好習慣越牢固。告訴孩子,性是美好的在中國,性教育是一個千古難題,它常常讓許多父母和教師陷入尷尬境地。我曾多次呼籲,中國的性教育嚴重滯後,是一個重大失誤。我們曾對13位發生過性交關係的中學生的深度訪談,尤其是5個數據引發了社會的強烈關註:在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中,半數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好學生;在發生性關係的學生中,1/3來自重點中學甚至是聲名顯赫的學校;他們初次發生性行為時100%不用安全套;他們有過性行為的事實,父母與老師100%不知道;他們對學校與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滿意。我曾與著名作家畢淑敏談過以上事實,她用四個字表達自己的感受:「滴血之感」。我想,這是青春的生命在滴血!是父母與教師的愛心在滴血!一、別做「鴕鳥」父母有的父母認為,對孩子提出的令人尷尬的性問題,沉默或者打岔是最好的辦法。一位母親說:「我父母從來都沒有直接給我講過性知識,並不是因為保守,而是覺得沒有必要。水到渠成嘛,性知識並不是非『啟齒』不可。我不就這樣過來了?我也不準備對自己的孩子說什麼。」這樣的態度,實際上就是一種「鴕鳥」式的教育。其實,親子之間越是迴避性話題的交流,孩子就越會覺得那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但是他們對「性」的興趣卻與日俱增。一個男孩的母親對此深有體會:兒子剛升上小學五年級,很好問,提的問題經常涉及到性知識,令我和他爸都很難堪。我們曾密謀如何對付這難題,但我們兩人分歧很大。他爸認為兒子年紀還小,能搪塞就搪塞過去,等他長大了自然會曉得。可兒子偏對其中的「疑點」發問不止,就連我洗澡,他也敲門想跑進來看個究竟。在兒子面前,我和他爸小心翼翼地生活著,真害怕露出「性」的蛛絲馬跡。我們活得很累,擔心尤甚,害怕因為我們的反常舉動,讓兒子對女性產生神秘感,這同樣不是件好事情。一次看電視時,兒子又發問了:「『蘇菲』派什麼用?」我就胡扯一通:「這是女性的曲線,你看,這很美。」兒子聽後哧哧地笑道:「這是女人的衛生巾,男孩有什麼不知道的?」這時他爸把我叫到一旁,很緊張地說:「我們越遮掩,他越感興趣,還不如趁早告訴他,免得他走入歧途。」二、智慧地回答孩子的性提問有一位父親用理解的態度對兒子做了科學的解釋。他的做法或許會對男孩的父母們有所啟示。這位父親在兒子小健滿14歲時,突然發現本來天真爛漫的孩子好像變樣了:晚上上床時間越來越早,而早上遲遲不願起床。後來,在為兒子疊被子時發現了秘密:兒子的床單上有幾塊「小地圖」。他找孩子談話,兒子很緊張。這位父親告訴兒子,遺精是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生理現象。女孩大約在11歲~12歲開始,男孩在13歲~14歲開始青春發育。這時體內的性激素分泌增多,男人不僅睾丸、附睾、輸精管、陰莖等性器官迅速生長發育,同時第二性徵顯現,如體格粗壯、肌肉發達、喉結突出、嗓音變得低調而渾厚,鬍鬚、陰毛開始出現等;女孩卵巢分泌雌性激素增多,促使輸卵管、子宮、陰道、陰道腺、陰蒂等性器官生長發育,同時女性的第二性徵出現:體態豐腴、乳房隆起、臀部渾圓、肩窄臀寬、嗓音尖細等。對於男孩,當睾丸及附屬生殖腺發育成熟後,除分泌更多的性激素外,還會產生精子、分泌精液;激素、精液的積蓄,都會刺激生殖器興奮而勃起,併產生一種慾望,喜歡用手去撫摸它。這種做法叫做「自慰」。自慰產生快樂的感覺,達到一定程度,陰莖就會射出黏性液體即精液。小健問,有時我並沒撥弄它,在睡夢裡,它自己就流出來了。父親說,這就叫遺精,它也是人成熟的表現。並告訴孩子,人們一般對性本身有偏見,認為自慰、遺精卑鄙下流,如果以平常心對待這些自然的生理現象,甩掉心理包袱,就不會有負面作用了。小健聽了以後,開心地笑了。這位父親很細心,而且科學地解答了孩子的關於「性」的疑問,是很值得學習的。如何正確地回答孩子的提問,引導孩子健康的成長,我的建議是:1儘快回答當孩子提出性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坦率地回答,發現問題就解決,如果問題堆積在一起,就更難對付了。而且,還可能讓孩子漸漸對父母失去信任,再有問題也不會再找父母。2告訴孩子「可以做什麼」更重要。多數父母總是擔心孩子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因此,父母往往愛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還總是喜歡把問題說得極其嚴重。實際上,父母的話反而給孩子一些刺激,讓他覺得很神秘,或者感到很有趣,他們會更想去試一試。建議在給孩子講解各類性提問的時候,可以告訴孩子「能做什麼」,如可以和異性握手、與異性一起遊玩等。當然有些原則是需要父母強調的,如戀愛不宜太早,對感情問題要有責任心。父母應該嚴肅地表達這些原則,讓孩子知道在性問題的處理上,是有原則的,但是切忌不要過於嘮叨。全文完xuhui521 在 2007-05-19 02:19 發表好長呀,得慢慢看了。

laitiancheng630 在 2007-05-19 10:04 發表好長啊,謝謝樓主

收藏了

achou 在 2007-05-19 16:32 發表辛苦了,很是受啟發!

leizx123a 在 2007-05-19 16:40 發表

daso 在 2007-05-19 20:53 發表孫老師和盧勤老師是我最喜歡的青少年教育專家,他們真正的愛孩子。教育孩子時,多想想自己的「所欲」。己所不欲,勿施於孩子。做朋友,不做敵人。zhang1971 在 2007-05-20 20:37 發表認真學習濛濛媽媽 在 2007-05-20 23:05 發表真不錯,受益匪淺。我要讓我的朋友們都看看。looking 在 2007-05-21 00:26 發表樓主辛苦~~ 送花學習~!bbp-qjs1223 在 2007-05-21 06:08 發表認真學習 收藏一池陽光 在 2007-05-21 08:14 發表一口氣把它讀完了,好文章啊。daijun1981 在 2007-05-21 08:22 發表謝謝分享!

丫丫網已經全面改版,新版全面提供準備懷孕、孕期、生孩子、坐月子、新生兒、小寶寶、大寶寶入園入學等方面專業知識,原來的丫丫社區也全面升級為強大的媽媽交流論壇。在新版丫丫網搜索更多美國華人家庭如何培養男孩 的文章。繼續搜索美國華人家庭如何培養男孩?丫丫網 |上海丫丫網 |蘇州丫丫網關於丫丫網 |服務條款 |誠聘英才 |友情鏈接 |聯繫我們版權所有?丫丫網 ICP:滬B2-20030192滬ICP備06061202號

站長統計


推薦閱讀:

在腦科學實驗室的幫助下,使孩子的腦部思維更加敏捷
培養孩子的財商和經濟頭腦
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孩子應該散養嗎?

TAG:教育 | 孩子 | 妙招 | 怎麼 | 十大 | 我們 | 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