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稀老人 無需再節食

古稀老人 無需再節食

(Gettyimages供圖)

  ●俗話說「千金難買老來瘦」,但美國有調查顯示過半老人存在營養不良的情況

  ●老人太瘦容易出現「肌肉衰減綜合征」,導致老人走路乏力、內臟下垂、骨質疏鬆

  ●專家認為70歲以上老人食量本來就會自然降低,沒必要再刻意節食,體重比健康水平稍高一點是最理想的狀態

  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這些近年來不斷蠶食著人類健康的「殺手」,背後都有一顆相同的「罪惡種子」,那就是肥胖。也正因如此,很多老年人把節食和控制體重當成了生活中的第一要務,長年累月,堅持不懈。

  然而老人太瘦了也絕非好事。近年一些研究顯示,老年人稍胖,死亡率反而低。不僅如此,美國也有研究發現老年人營養不良的狀況十分普遍,而老年人太瘦還會引起一種名為「肌肉衰減綜合征」的疾病,成為導致骨質疏鬆和骨關節炎等疾病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此,中國營養學會顧問、第二軍醫大教授、營養學專家趙法伋近日在一個關於老年人營養問題的論壇上指出,70歲以上的老人,食量本身已經自然下降,沒有必要再節食。相反應該留意自己日常飲食中的營養夠不夠,多補充優質的蛋白質,讓體重維持在「比健康範圍稍高一點」的水平是最理想的狀態。

  醫學指導/中國營養學會顧問、第二軍醫大教授、營養學專家趙法伋

  文/記者黎蘅

  專家觀點

  古稀老人稍胖一點更好

  「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乃至某些癌症的共同危險因素,控制體重、減肥已成為一種時尚,其中包括部分老年人。」趙法伋教授說,他們對自己的飲食控制得非常嚴格,這個不能吃,那個又怕肥。殊不知,體重隨年齡增長而增加本來就是一種自然規律,人年紀大了,很難保持「健康體重」;二則人過了70歲,一般食量都會自然下降,除非個別暴飲暴食的例子,否則只要正常進食,一般都不會胖得到哪裡去。

  趙法伋還認為,關於「健康體重」其實目前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義,目前國內外通常用「體質指數」(BMI指數)來衡量體重是否健康或正常。該指數在18.5~23.9之間者,屬於正常體重或稱之為「健康體重」。《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第6條提出「食不過量,天天運動,保持健康體重」,《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在倡導10條健康生活方式中的第一條是「在健康體重範圍內儘可能的瘦」。「這些建議對絕大多數成年人來說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對相當一部分老年人未必適用。因為近年一些研究顯示,老年人稍胖,死亡率反而低。」例如,澳大利亞一項70~75歲老年人研究表明,「體質指數」顯示超重的人比「體質指數」正常的人死亡率低。而日本的研究顯示:60~70歲老年人「體質指數」高於23的總死亡率最低,

  「以我本人為例,我今年80多歲了,從來沒有刻意節食過,體重也一直比『健康體重』超出一點點。時至今日,我還經常到處出差、講學,感覺精力還應付得過來。」趙法伋說,所以我覺得,對老年人來說,不僅無需「在健康體重範圍內儘可能地瘦」,甚至稍胖或更有益於健康。

  調查顯示:過半老人營養不良

  美國聖路易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David·R·Thomas博士去年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全球86%以上的住院病人和38%的社區老人有營養不良癥狀。中國的狀況也不容樂觀。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老年科主任李躍華指出,在門診中約有30%的老人有營養不良的表現。

  據第二軍醫大營養學專家趙法伋教授介紹,老年人營養不良的原因很多。首先是老年人的味覺變得遲鈍,再好吃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味如嚼蠟」,再加上不少老年人唾液分泌減少,牙齒又不好、咀嚼功能差,食慾就會大大下降。

  即使吃進去了,也並不代表就能吸收。老人的胃腸功能往往不好,食物吃進去,不是囫圇吞棗,不消化,就是穿腸而過,吃了就拉,很多營養成分根本吸收不了。此外,營養不良還可能與老年病有關。很多老年病都容易導致營養不良,而糖尿病患者又忌口太多,這也不能吃,那也吃不多,也很容易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會縮短老年人的壽命,研究顯示,如果老年人的體重在半年中丟失5%,那老年人的死亡率就會有所上升。

  肌肉衰減老人更易骨折

  營養不良還會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我們在生活中常常見到步履蹣跚、行走緩慢的老人,在很多人的觀念中,老年人的這種狀態是很正常的。但實際上,這些大多是肌肉衰減症的表現。趙法伋指出,營養不良,蛋白質和能量就會不足。蛋白質是構成肌肉組織的重要元素,長時間蛋白質不足,老年人的骨骼肌就會老化、萎縮,使得骨骼肌逐漸減少,肌力逐年下降,並逐步發展到難以站起、平衡障礙、極易摔倒骨折等情況,最終將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人們常說人老從兩頭開始,即腦子逐漸糊塗了,腿走路不穩了,走路不穩實際上就是骨骼肌量丟失和骨骼肌力下降的表現。」趙法伋說,大多數老年人骨折與跌倒有關,而跌倒又與骨骼肌量丟失和肌力下降有關。人們常常將老人容易骨折歸咎於骨質疏鬆,殊不知「肌肉衰減綜合征」也同樣是重要因素。根據流行病學調查,50歲以後,人體骨骼肌量平均每年減少1%~2%,60歲以上者慢性肌肉丟失約30%,80歲以上更高達約50%。而肌肉減少30%,將影響肌肉的正常功能。

  對策:

  加強營養和鍛煉

  對抗肌肉衰減

  趙教授強調,老年性肌肉衰減的原因有很多,蛋白質營養不良是主要危險因素之一,此外還包括長期卧床、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合併器官功能衰竭、炎症性疾病、惡性腫瘤、內分泌疾病等。

  因此,「加強營養」和「抗阻力運動」是防治老年人肌肉衰減的兩大法寶。專家解釋說,加強營養主要是加強能量和蛋白質。只要腎功能正常,老年人對蛋白質的需要量比青壯年要略高些。建議每餐可攝入25~30克蛋白質,最大限度地提高肌肉蛋白質合成,防止或減緩老齡化引起的肌肉衰減。

  此外,由於動物性食物蛋白質的含量和質量都高於植物性食物,老年人要增加奶蛋、瘦肉、禽類、魚蝦和大豆製品等攝入,同時還要保證足夠的主食、蔬菜水果,以達到平衡膳食的要求,有利於防治老年人肌肉衰減,提高免疫功能。同時,抗阻力運動和耐力訓練可有效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重量,但要注意平衡和柔韌性,循序訓練,長期堅持,量力而行。

  小知識

  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推薦閱讀:

《潛行極戰》黃宗澤曝拍攝脫衫戲份節食多天
管住嘴」和「邁開腿」哪個更重要?
老年糖友莫過分節食
誰說減肥就一定要運動節食,我偏要吃!
節食還長肉 導致你越來越胖的10原因

TAG:節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