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走路腰和腿就都毀了!
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每走一步,可推動人體50%的血流動起來,活血化瘀;可擠壓人體50%的血管,是簡單的「血管體操」;至少可運動50%的肌肉,有助於保持肌肉總量。
但很多人常常走幾步就累,或者感到腰膝酸痛,這除了肌肉力量不足,跟走路的方式也有關係。「會」走路才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不正確地走路姿勢或過量運動反而會給腰部帶來負擔,誘發腰部和關節疼痛。那麼,怎樣走路才能保護腰腿健康?
01低頭含胸走路
很多年輕人走路時低頭駝背、脖子、肩膀前傾,殊不知這樣會造成脊柱正常生理彎曲的S形發生改變,周圍的肌肉韌帶、軟組織長期處於僵硬狀態。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研究室教授陸一帆稱,很多人走路時只顧低頭看路,「這種方式最容易帶來疲勞感。」走路時心率加快、呼吸加速,因此低頭駝背會使胸廓無法打開,會影響到心肺功能。
正確:抬頭平視前方,邁步時應讓大腿帶動小腿。採用「小快步」增加雙腿運動的頻率,對增強心肺功能有好處。
02室內行走
在室內行走的時候(光腳或穿拖鞋),如果能聽到「咚咚」的聲音,就證明你在用後腳跟著地。在邁出腳前,人體會彎曲前腳掌支撐體重,牽拉小腿肌肉緊張起來;邁出腳後,後腳跟先著地,腳趾向上彎曲,穩定性較差,會削弱足弓緩和衝擊的能力,給膝蓋和腰部帶來負擔。
正確:在邁步時,後腳不深蹬,用足尖輕輕碰觸地面即可,注意放鬆小腿肌肉;邁步後,用全腳掌著地。這樣,小腿肌肉在鬆弛和緊張間切換,有助於血液循環。應注意步幅不要太大。
建議:高血壓患者走路,前腳掌著地挺起胸。
高血壓患者走路,步速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先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否則會使大腦處於不停的振動,容易引起一過性頭暈。
03上下樓梯
上樓梯時,如果將前腳和上半身的重心放在同一側,不但會使身體不穩,前腳的肌肉還會負擔移動身體的壓力,加重膝關節的負擔。下樓梯時,如果將前腳放在身體的中心線,就會破壞平衡,特別是對於脊柱和盆骨僵硬的人,腿部負擔更重,需要扶手支撐。
正確:上樓梯時,兩腳間的距離與骨盆相當,向正上方抬腳;應能感受到骨盆發力帶動身體上樓,而不是用腿部肌肉;頭和腳方向不一,如邁右腿時,頭部偏向左邊。下樓梯時,兩腳間距略寬於骨盆,用全腳掌著地;骨盆隨著前腳微微傾斜,靈活運用脊背的力量,頭偏向與腳部相反的一側,穩定身體。
另外,有些人下樓晃晃悠悠,腳步不穩,這樣尤其傷害膝蓋。正確的姿勢是膝蓋與腳尖應呈垂直狀態,譬如邁出右腳時,右膝蓋應盡量放鬆,讓身體的重量能沉落到腳底。下樓時最好全腳掌著地,並避免左右搖晃。
04長距離行走
前後揮動手臂的話,背部容易受力,身體很快就會疲勞;另外,步幅會自然加大,不知不覺中就會用腳後跟著地。
正確:上半身保持靈活柔軟,略彎曲手肘,感覺肩胛骨在前後運動,擺動雙手。為配合雙臂和肩胛骨的活動,骨盆會自然向前運動,有節奏地帶動雙腿,不易感到疲勞。
建議:肥胖者長距離健步走。
每日2次,每次1小時,步行速度要快些。這樣可以使脂肪燃燒,從而減輕體重。
05不擺臂行走
很多喜歡耍酷的年輕人,走路的時候都不太喜歡擺臂,走路時雙手在玩手機,或者天氣寒冷把雙手放在衣服兜里,但這樣容易引起背部疼痛,甚至受傷。
正確:走路時左腿向前邁時,脊柱會向右旋轉,右胳膊也隨之擺動,反之亦然。因此,走路時兩個胳膊應該自然擺動。
建議:體弱者,甩開胳膊,大步跨。
體弱者要達到鍛煉的目的,每小時走5公里以上最好,走的太慢達不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只有步子大,胳膊甩開,全身活動,才能調節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而且時間最好在清晨和飯後進行,每日2-3次,每次半小時以上。
老年人防駝背,甩手大步走。
老年人常因背部肌肉薄弱、鬆弛,造成脊柱變形、駝背。走路時,不妨甩開手大步走,可讓腰背部肌肉得到舒張,同時,還能鍛煉背部和腹部肌肉,減輕腰部負擔。老年人甩手走時,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掌握好適當的速度,太快容易失去平衡,太慢則達不到鍛煉的效果。
糖尿病患者,擺臂甩腿挺起胸。
糖尿病患者行走時步伐盡量加大,挺胸擺臂。用力甩腿,最好在餐後1小時進行,以減輕餐後血糖升高。每次行走半小時或1小時為宜。但對正在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該避開胰島素作用的時間,以免發生低血糖反應。
06跑步只抬小腿
跑步只抬小腿膝蓋遭殃。為什麼有些人跑起來看著輕盈,有些則拖泥帶水?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研究室教授陸一帆表示,不好看的跑姿既傷害身體,也容易疲勞。
正確:跑步時,通過上臂、髖關節、大腿、小腿的聯動把腿「送出去」,著地時膝關節微曲,腳掌從後跟到前掌「滾動著地」,這種姿勢肌肉最省力,膝關節壓力小,對心肺的鍛煉最充分。
健康人群如果跑步承受不住,不如選擇健步走,既能強身健體,又可減輕對關節的損傷。長期堅持下去,其效果會優於跑步。
健步走速度有講究:60-70步/分鐘的慢速和80-90步/分鐘的中速,適用於保健;100-120步/分鐘的,減重健體更有效。頻率有講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鐘。指標有講究:心率120-130次/分鐘,步長70-80厘米為宜,距離以8500步為上限。
那麼,到底怎麼走才最健康?
做好準備工作。走路前最好進行準備活動,比如抻拉四肢的韌帶和肌肉,活動踝關節和膝關節,準備大約10分鐘-15分鐘後再進行快走為好。
挑緩衝好的鞋。因為平時主要在硬路上走路,如方磚路、水泥路、瀝青路,所以一定要選擇緩衝性能好的運動鞋。盡量選擇土路鍛煉,對關節的保護效果較好。
穿寬鬆褲。有條件盡量穿高彈性褲子,對膝關節、踝關節有保護作用。沒條件的話,可選擇穿寬鬆的褲子。
姿勢放鬆。盡量放鬆擺臂,如果太用勁,可能會造成肩關節和後背的肌肉損傷;腿的步伐也要放鬆,不要刻意用力,否則也易造成腿部肌肉和韌帶損傷。
帶條毛巾,護好肚臍。快走會出汗,建議預備一條小毛巾,出汗隨時擦,以免受涼。肚臍也要保暖,鍛煉時護好肚臍這一圈,不要大聲講話,防止受涼。
本文綜合:中國醫藥報、廣州日報(中國中醫藥報)、中國江蘇網、甘肅日報等網路綜合
推薦閱讀:
※膝關節炎沒辦法走路?教你一招破解,早晚做一次,效果好的驚人
※怎樣走路最健康?
※兩條腿走路的羊你見過嗎?
※走路的19條益處!
※靠自己:別人的腳沒法替你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