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警報!切勿踏入糖皮質激素的5大常見「雷區」!

臨床中糖皮質激素的應用非常普遍,但你確定你用對了嗎?這些使用的「雷區」千萬不要踩進去!

作者:李沐梓

來源:醫學界呼吸頻道

糖皮質激素是由腎上腺皮質中束狀帶分泌的一類甾體激素。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在調節物質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超生理劑量使用還具有抑制免疫應答、抗炎、抗毒、抗休克等藥理作用。正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這些作用,為其在臨床的不合理應用現象埋下伏筆。下面一起盤點一下糖皮質激素的常見使用誤區。

糖皮質激素的常見使用誤區有哪些?

1.常規作為退熱葯使用

(1)發熱是人體針對病毒、細菌感染的防禦反應,體溫升高在一定範圍內(<38.5℃ ) 可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大多數患者在體溫升高時,往往把退熱作為治療有效的惟一憑證。為達到明顯退熱的效果,選用激素( 常見為地塞米松肌肉注射或靜脈注射) 來強行退熱。

(2)但這種退熱作用並不持久,絕大部分情況下發熱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使用糖皮質激素不僅無殺菌、抗病毒作用,而且還能削弱機體的抵抗力,促使感染擴散,使病情加重,延長自然病程[1]。

(3)為降低體溫可以採取許多措施,如物理降溫等。最重要的問題還在於尋找發熱原因,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2.作為鎮痛劑應用

激素有很強的抗炎作用,能降低局部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性浸潤和滲出,並使細胞間質的水腫消退,緩解紅、腫、熱、痛等癥狀。因此,有些因風濕病引起腰痛、關節痛的患者長期將糖皮質激素作為成止痛藥,且隨意加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激素抑制機體防禦機能,使其自身正常免疫能力降低,易於加重感染,且長期大劑量應用不良反應比較大[2]。

3.常規在抗感染中的使用

(1)抗生素中加入地塞米松,在上呼吸道感染中常見。通常認為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和抗生素有協同作用,首次使用抗生素的同時加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消炎作用會更強。超生理劑量的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各種原因所致的炎症以及炎症的不同階段均具有很強的抵抗作用:① 早期能改善紅、腫、熱、痛癥狀;② 後期防止粘連及疤痕形成。加之其有抗毒、抗休克作用,因此,在急慢性感染中得到廣泛的應用。

(2)但有些感染中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加重病情,如:

① 非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患者接受藥理劑量糖皮質激素後易發生感染,這是由於患者原有的疾病已削弱了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功能,長療程超生理劑量使用皮質類固醇使患者的炎性反應、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功能減弱,由皮膚、黏膜等部位侵入的病原菌未能得到控制。

② 在某些感染時應用激素可減輕組織的破壞、減少滲出、減輕感染中毒癥狀,但必須同時使用足量有效的抗菌藥物治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在短期用藥後,即應逐漸減量、停葯。

③ 嚴重感染與休克在應用有效抗菌藥物治療感染的同時,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嚴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一直存在爭論。大劑量、短療程糖皮質激素衝擊治療並不能改善感染性休克的預後,而應激劑量( 中小劑量) 、較長療程的激素治療感染性休克,則有利於休克的逆轉,改善器官功能損害,降低病死率。

4.用於預防輸液反應

常見的是在靜脈滴注液中加入地塞米松等。認為可以利用其抗過敏作用,預防和減輕輸液反應,但是糖皮質激素類藥物本身也有致過敏的情況,以過敏性皮疹最常見。

5.濫用於局部及慢性疾病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抗炎、抗過敏等作用,治療某些皮膚病效果顯著,能夠迅速消腫和止癢。所以其外用製劑在皮膚科中廣泛應用,但應用不當會使皮膚萎縮乾裂、變薄、毛細血管擴張,出現深色紅斑、多毛及皮炎等不良反應。

同樣對於某些慢性疾病,如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可適當選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但只有緩解癥狀的作用,停葯後會複發。一般採用綜合治療,不宜單用。

參考文獻

[1]曾艷麗,帥平。糖尿質激素類藥物的使用誤區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誌,2010,3( 8) : 53.

[2]魯春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的臨床合理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2012,5(3A):90-91.


推薦閱讀:

小八助手: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2017年ACR糖皮質激素誘導骨質疏鬆最新防治指南(下)

TAG:激素 | 雷區 | 糖皮質激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