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命以尊嚴____關於臨終關懷
06-16
關於臨終關懷什麼是臨終關懷生老病死,是人類的自然規律。而對於身患絕症或瀕臨死亡的病人,如何使他們能夠正確認識死亡和生命的存在,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減輕痛苦,安度餘生,這是醫學界乃至全社會面臨的新課題。於本世紀60年代出現的一種新型的醫療服務─臨終關懷,成為保護生命的重大舉措。臨終關懷,系譯自英文的HOSPICECARE。我國大陸與港台的漢譯略有差異,香港譯文為「善終服務」,台灣譯文「安寧照顧」。但其內涵都同出一轍,均指為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的照護,包括醫療、護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使用權臨終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癥狀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質量午到提高,同時也使患者家屬的身心健康得到維護。臨終關懷是指對生存時間有限(6個月或更少)的患者進行適當的醫院或家庭的醫療及護理,以使患者在餘下的時間裡獲得儘可能好的生活質量。臨終關懷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給病人增添痛苦的、或無意義的治療,但要求醫務人員以熟練的業務和良好的服務來控制病人的癥狀。由於監終關懷心然要涉及到各種癥狀的姑息治療,所以在腫瘤科領域它和姑息治療往往是同義語。臨終關懷不同於安樂死,這即不促進也不延遲病人死亡。其主要任務包括對症治療、家庭護理、緩解癥狀、控制疼痛、減輕或消除病人的心理負擔和消極情緒。所以臨終關懷常由醫師、護士、社會工作者、家屬、志願者以及營養學和心理學工作者等多方面人員共同參與。臨終關懷和腫瘤預防、治療一樣,是癌症研究中不可忽視的方面。通過臨終關懷的實踐,至少可在以下幾個方面為癌症防治工作作出有益的貢獻:①研究影響癌症發生與擴散的心理及社會因素;②對癌症病人生活質量的估價;③緩解癥狀與控制癌症疼痛的措施;④了解病人病危死亡的過程。為了實現現代醫院的管理目標及處理好病人的臨終關懷,需要有相對獨立或專門的臨終關懷機構,目前國內外已發展起來的幾種形式是:①附屬於醫院的臨終關懷;②附屬於基層保健網的臨終關懷;③社會及家庭護理項目中的臨終關懷;④獨立的臨終關懷機構。但無論哪一種,其宗旨與任務是相同的。在臨終階段,癌症病人除了生理上的痛苦之外,更重要的是對死亡的恐懼。美國的一位臨終關懷專家就認為「人在臨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於肉體上的痛苦」,因此,一定要在控制和減輕患者機體上的痛苦的同時,做好臨終患者的心理關懷。病人進入瀕死階段時,開始為心理否認期,這時病人往往不承認自己病情的嚴重,否認自己已病入膏肓,總希望有治療的奇蹟出現以挽救死亡。當病人得知病情確無挽救希望,預感已面臨死亡時,就進入了死亡恐懼期,表現為恐懼、煩躁、暴怒。當病人確信死亡已不可避免,而且瞬間即來,此時病人反而沉靜地等待死亡的來臨,也就進入了接受期。一般說來,瀕死者的需求可分三個水平:①保存生命;②解除痛苦;③沒有痛苦地死去。因此,當死亡不可避免時,病人最大的需求是安寧、避免騷擾,親屬隨和地陪伴,給予精神安慰和寄託,對美(如花、音樂等)的需要,或者有某些特殊的需要,如寫遺囑,見見最想見的人,等等。病人親屬都要盡量給予病人這些精神上的安慰和照料,使他們無痛苦地度過人生最後時刻。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變。癌症對人類生命構成巨大威脅,而患了癌症的人,其生理及心理所受到的打擊是難以想像的。臨終關懷作為一門學科興起,且以晚期癌症患者為主體,正是適應了這一客觀形勢,同時也適應了新的醫學模式即生理—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一、臨終關懷的含義:臨終關懷,顧名思義,就是對臨終者的關懷,或者說是對「快要死的人」給予關懷,關懷的內容應包括生理、心理及社會各個方面。臨終關懷的英文是「Hospicecare」,由於歷史上的臨終關懷活動與現代的臨終關懷活動的內容不盡相同,又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具體情況不同。因此,學者們對這一詞的譯義也不一樣,有的譯為「招待所」,有的譯為「濟貧院」,有的譯為「死亡醫院」,「重危病人醫院」、「安寧院」,在香港譯為「善終服務」,台灣譯為「安寧照顧」,在中國大陸「臨終關懷」一詞由天津醫院臨終關懷研究中心提出,經過幾年的實踐認可及交流。「臨終關懷」一詞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和一種特殊衛生保健服務項目的名詞,已被我國大多數學者所接受。臨終關懷的概念含義有二:其一、臨終關懷是一種特殊服務,它是對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所提供的一種全面的照顧,包括醫療、護理、心理和社會等各個方面,其目標在於使臨終病人的生命質量得到提高。珍惜有限的人生時光,能夠少痛苦,甚至無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後旅程,並使其家屬的身心健康得到維護和增強。其二、臨終關懷是一門以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發展和為臨終病人及其家屬提供全面照顧的實踐規律為研究對象的新興學科。臨終關懷又可分為臨終醫學、臨終護理學、臨終心理學、臨終關懷倫理學、臨終關懷社會學、臨終關懷管理學等分支學科。對臨終病人實施臨終關懷,其目的在於減輕臨終病人的心理負擔,其中尤其是解除病人對疼痛及死亡的恐懼和不安,正確認識自己的生命的價值,適應角色的轉換,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需要,使病人能在有限的日子裡,在人生的最後歲月中,在充滿人性溫情的氛圍中,安祥、寧靜、無痛苦、舒適且有尊嚴地離開人世,達到更理性,更平靜地接受死亡。同時,指導家屬積極配合醫生,在生理、心理及社會需要各方面給予病人幫助和關懷,達到逝者死而無撼,生者問心無愧的目標。臨終關懷是一項崇高而偉大的人道主義事業,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提高,這一保護生命、光大生命的新學科、新服務必將得到蓬勃發展。臨終關懷主要內容臨終關懷是一門涉及醫學、護理學、林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諸多學科的新興的交叉學科,但它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即臨終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照護)和發展規律,其發展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臨終關懷作為一種新的醫療服務,彌補現行醫療保健體系忽視臨終病人需求的缺陷,符合人道主義精神和人類生命發展的需求,從而使醫療保健體系更趨完美。臨終關懷作為光大生命、提高生命質量的新型服務,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對症處理疼痛,減輕患者痛苦。常見慢性疾病患者臨終前的痛苦主要來自肉體和精神兩個方面。臨終關懷對軀體疼痛的處理的原則是,以患者無痛苦為目的,基本不控制止痛劑的使用。對精神上的痛苦,通過醫生、護理人員及家屬齊心協力,主動傾聽病人訴說,而後根據病人心理狀況予以解脫,使其安度餘生。美化生活環境,慰藉患者心靈。臨終作為人生的最後階段,關懷的目的是實現「優死,安樂」,因而,臨終關懷十分注重患者的生活美化,使其在「有生之年」活得更逍遙自在。美化生活環境主要包括:溫暖舒適,整潔明亮,氣味宜人等諸多方面。另外,要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使其適應並接受死亡是生命正常發展過程這一事實,解除心理壓力和痛苦,安然祥和地告別人生。加強關懷照顧,安撫患者家屬。病人臨終前後,其親屬也將承受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因此,安撫照顧患者家屬同樣是臨終關懷的工作內容。一方面,通過對病人的關懷照顧,使家屬的心理得以安慰,另一方面要使家屬儘早對病人的病情進展及預後有一個正確的了解和認識,在有充分心理準備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完成對患者的臨終關懷,並共同努力料理後事,從而使病人「善終」,使親屬心慰。臨終關懷發展中的倫理問題1993年香港臨終關懷醫院-南郎醫院定義道:臨終關懷是對臨終病人和其家屬進行的全人護理程式,它涵蓋了所有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的需要,一直持續到喪親悲傷階段。護理的目的是使病人及家屬達到最高可能的生命質量,它是由多學科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共同提供的。可見,臨終關懷包含的主要觀念無非是以下5個方面,讓我們從這5個方面來詳細分析發展臨終關懷事業使我們護士所面臨的倫理挑戰。1、尊重生命對於護士來說,這一點似乎是我們做好這個職業的基礎,應不會存在問題,因為護士就是懷著一顆熱愛生命的天使之心救死扶傷的。但是這並不等同於尊重生命。我們頑固地用高科技的呼吸機、起搏器等強拉硬拽著的生命是否值得尊重呢?熱愛生命是否就意味著義無反顧地拒絕死亡呢?這是我們實實在在面臨的倫理彷徨。完整的生命過程應包括死亡過程,這是不容置疑的客觀事實。顧海兵先生指出:在我們的整個科學及教育的體系中,只有生的教育,而沒有死的教育;只有優生學而沒有優死學;只有計劃生育而不計劃死亡;只有人生觀而沒有人死觀;只有生的崇高而沒有死的光榮。試想,如果沒有死亡,人口數量無限制增長,地球資源被吃光用盡,人類還能生存發展嗎?因此,死亡的不可避免是人類延續的必要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死亡是偉大的。所以,完整的尊敬生命應包括尊敬死亡。可見,發展臨終關懷,對護士傳統的思維定式有一個強大的衝擊,需要我們徹底更新觀念,自覺地進行自我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實施臨終關懷的一項重要內容,還包括對臨終病人及其家屬的死亡教育,其目的在於幫助瀕死病人克服對死亡的恐懼,學習準備死亡,面對死亡,接受死亡;對臨終病人家屬進行死亡教育的目的在於幫助他們適應病人病情的變化和死亡,幫助他們縮短悲痛過程,減輕悲痛程度。尊敬死亡是我們邁出的第一步,它屬於死亡教育的一部分。2、關注護理而非治療護士作為醫務人員的一分子,長期以來一直在為救死扶傷辛勤奉獻著,一直習慣於和醫生合作把病人從疾病中拯救出來。而突然間出現關注護理而非治療的臨終關懷概念,不啻是承認醫院對某些疾病無能為力的尷尬,導致對整個醫療職業能力的懷疑,這對以救死扶傷為宗旨的醫務人員的心理不可避免地產生一定程度地震撼,可能會導致潛意識裡對臨終關懷的抵觸情緒。雖然說在醫療無能為力的情況下,護理更顯示出其獨特的主導性,但是突然把護理的地位提高到主導地位,護士往往會感到無所適從。對於臨終關懷,護理的重點也從生理上轉移到心理、社會、精神等方面,這給護士的理論知識也帶來巨大的挑戰。要求我們擴大知識面,加強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的理論學習。而現今的醫院又缺乏臨床的心理學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使護士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無能為力的困難時,投助無門。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加深對社會學、心理學等方面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並能獨立有效地運用於臨終病人的全心身護理上。3、注重生命質量生命質量是生命倫理學的一項基本要素,對生命質量進行醫學評價,並將評價結果應用於治療方案的選擇中,這是生命倫理學在醫療實踐中的一項具體應用。注重生命質量的提出,無疑反映了護理模式的轉變。但遺憾的是,對於生命質量,不同的健康保健人員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了不同的定義。而臨終關懷又是多學科健康保健人員共同來進行的,所以在工作中往往會產生對病人生命質量各自不同的評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Kleinpell(1991)對生命質量的概念進行了分析,找出了主要特徵。但因其涉及到個人的生理、個性、人際關係、社會、心靈等諸多方面因素,因此要全面地評判病人的生命質量,護士必須收集除疾病本身以外的大量資料,這將使護士的工作範圍擴大到一個不可能的境地。所以,要使生命質量由理論走向實踐,則需要合理地縮小評價範圍,使它既有科學性,又有實用性。同時,另一個難點則是:當生命質量的概念作為規範在臨床上運用時,必須有一種合理而有效的工具來測量病人的生命質量,要有一個量化的標準。這一系列的問題,對生命質量的可操作性提出了質疑,有待於以後通過科學研究加以解決。再者,對於臨終病人,其生命質量相對很低,根據David Hume的功利主義倫理理論,根本沒有必要把寶貴的資源花費在毫無恢復希望的臨終病人身上。在現今醫療保健資源相對不足的形勢下,這種倫理觀念有相當大的吸引力。4、尊重死亡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因此不加速也不延遲死亡這一概念和現今的研究熱點安樂死有某些不同。不論是主動安樂死還是被動安樂死,都有加速死亡的傾向。而臨終關懷卻提出不延緩、不加速。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倫理問題。但亦有學者認為安樂死應屬於臨終關懷範疇之內,且僅為臨終關懷的一小部分。5、協助病人安靜地、有尊嚴地死去;去者能善終,留者能善留病人安靜地、有尊嚴地死去,是臨終關懷的結果,但不是終點。古語曰:死者何辜,生者何堪?對所愛的人的死去,我們由震驚而哀慟、絕望,對已故者的感覺由悲轉怒,進而出現抑鬱等強烈過度的哀傷。在中國現今缺乏社會工作者的情況下,喪親輔導的任務就落到了護士身上。長期以來,我們往往只單純注重護士的職業道德的培養,要有愛心、同情心,卻忽略了對撫慰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當你面對悲痛欲絕的家屬時,僅僅有同情心是同樣無能為力的。由此看來,喪親撫導的課程培訓是勢在必行的。綜上所述,可見發展臨終關懷所面臨的倫理問題,相當尖銳而發人深省。在中國推進臨終關懷事業的發展,任重而道遠。但人們已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在社會衛生保健體系中應該包括3個相互關聯的基本組成部分,即:預防、治療、臨終關懷。無病則防,有病則治,治不好則臨終關懷。護士作為發展臨終關懷事業的主力軍,擔負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讓我們用原衛生部部長陳敏章在首屆東西方臨終關懷國際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來共勉吧:對臨終病人的完善照護,不僅體現對人的尊嚴的維護,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家庭和單位的負擔,也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部分內容,是一種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善舉。臨終病人在臨終前的心理要求除了在初聞臨終訊息時所提到的心理支持外,臨終病人在臨終前大致還會有下述的心理需求:一、希望維持自己形象的完整,認為自己的形象如果不能像往常一樣,就會影響到自己被對待的方式,也會影響到病人對自己的肯定,因此維持自己形象的完整不但是自己自尊的來源,也是讓他人尊重的依據;二、強烈的失落感導致強烈的需求感,病人會認為自己過去所擁有的財富、事業、家庭、朋友,都會因著死亡的來臨而消失不見,這種強烈的被剝奪的體會,讓病人覺得人生在世最後終究一場空,而產生強烈的失落感,在失落的同時,病人對人間一切便產生難以割捨的執著與愛戀,所以有時會讓家人感到過度的感情壓力;三、孤獨產生的關懷需求,雖然病人有時會有靜一靜的想法,不過基本上病人並不希望這種靜一靜被誤解為喜歡孤獨的反應,事實上病人十分擔心陷入孤獨當中被家人遺棄,只是心中又不想因為害怕孤獨而造成家人情感上的負擔與不舍,這種又想又怕的反應是家人在提供愛心的支持與關懷時應特別注意的地方;四、不希望生病而成為家人的負擔,因為病人本身原先有他自己的獨立自主性,也有他自己的貢獻價值所在,當然不希望由於生病就成為家人的負擔,完全失去自己的自主能力,這時家人就必須從照顧的想法、方式到行動,想辦法讓病人產生參與感並介入其中,這樣病人才能重新自我肯定,積極實踐自己的生活。臨終患者心理反應及護理對策(1)否認期患者表現不承認自己患了絕症或病情已惡化,認為可能是醫生錯誤診斷,企圖逃避現實。患者焦慮急躁、心神不定、要求複查、少數者有自殺行為。對策:不將病情全部揭穿,以保持患者心中一點希望,逐步適應現存事實。爭取家屬的合作,密切觀察以防不幸事件發生。(2)憤怒期患者表現為已知病情,但不能理解,氣憤命運捉弄自己和將失去的健康與生命。他痛苦、怨恨、常以謾駕或破壞性行為向家屬或照顧者發泄內心之不滿。對策:提供時間和空間讓患者自由表達或發泄內心之痛苦和不滿,必要時適當應用鎮靜劑,制止和防衛患者的破壞性行為。(3)協議期患者表現為:承認已存在事實,不再怨天尤人,而是不斷提出要求、期待好的治療效果。他對過去錯誤行為表示悔恨,請求寬恕。對策:對患者的種種協議或乞求,可採取適度的欺騙方法,做出積極治療與護理的恣態,在生活上給予更多的關心與體貼。(4)抑鬱期患者表現為憶認識自己的病治療無望,身體日益衰弱、痛苦日漸增長,並消沉、低落和絕望,急於向家人交代後事,願親人守候。對策:鼓勵和關心患者,解決實際問題,盡量帶去快樂,增加其希望感。(5)接受期患者表現為感到已完成人生一切,重要事情已安排妥當。他對死亡不再恐懼和悲傷,情緒變得平靜和安詳。對策:提供安靜、整潔、舒適的環境和氣氛,幫助患者了卻未竟的心愿和事情,讓家屬多陪伴患者和參與護理,使患者心靈得到慰藉。以上5個階段不一定按順序發展,有時交錯、有時缺如。各個階段時間長短也不同。我國學者臨床觀察發現,由於中國傳統文件影響,臨終患者否認期前存在迴避期,即患者和家屬均知真情,卻彼此隱瞞、故意迴避。對策:採取相應的迴避態度,不急於真實病情告訴患者,可尋找機會用暗示方法慢慢滲透,甚至有的患者需要一直迴避至最後。現代死亡特徵與臨終關懷的目的對於現代死亡總結出三個顯著特徵:1.死亡過程的延長:100年前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是急性熱性病,如鼠疫、天花、結核、肺炎,很快就死去了,所以死亡過程很短,然而100年後的今天,疾病譜發生了明顯的轉變,死亡的主要疾病是腫瘤、心腦血管病、肺炎,這些都是饅性病,病人得病後的死亡過程延長了,其結果造成了社會上的瀕死病人數量要比100年前多得多,病人的死亡過程減緩,故需要臨終照顧的病人亦越來越多。2.死亡制度化:在100年前人們患了病很少住醫院,而是住在家裡,受到家屬的照顧,病人的家屬會盡最大努力給予照顧。現在不同了,很多病人是死在醫院裡,只有少數死在家裡。他們在醫院裡得到的不是給予瀕死者的照顧,而是接受檢查、診斷、治療,對臨終病人很少給予照護,更不知道在什麼情況下終止病人的生命,所以在延長生命方面,選擇了很多人工的方法、手段,正是這些方法和手段給一些瀕臨死亡病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3.死亡世俗化:在幾百年以前,很多人都有一些宗教信仰,在西方世界,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按照他們的死亡觀,他們相信人死後可以上天堂或下地獄。在中國古代,有很多人則相信死亡輪迴學說,過去人們有各種各樣的死亡觀,但這些觀念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認為人死後生命還繼續存在,只有形式不同。現在很多人雖然不信仰宗教,但同時也缺乏正確的死亡觀念,他們既不了解生命的意義,也不知道死亡的意義。在現代社會,死亡變得越來越困難。只有那些關心死亡、了解死亡的人,才能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生命,才能知道如何使病患及家庭得到好的照顧,令其有尊嚴地走完人生旅程。廣大醫護工作者開始考慮能否找到其他的方式為臨終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務,控制疼痛,使臨終病人能更舒適一些,解除他們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這樣在醫學領域裡就出現與發展了臨終關懷服務。其臨終關懷的目的:①為臨終病人提供選擇死亡的地方,減少肉體的疼痛,給予最舒適的服務和照顧。②提供專門為姑息照顧而設計的結構,輔助末期病人和垂危病患接納臨終的事實,安祥地走完人生最後一程。③提供一種神聖的模式,給予患者身、心、靈的關懷,包括身體方面:增進舒適,減輕痛苦。心理方面:協助病患與家屬度過瀕死的過程,接受疾病與死亡,家人互動關係,面對死亡恐懼事實;遺族輔導等。心靈方面:獲得內心平安,靈魂的救贖等。醫院是以搶救和治療為目的,而很多病人本來已沒有治療效果了。臨終關懷服務,對垂死的病人照顧的重點是在人生的最後階段,如何提供一個安適、有意義、有尊嚴的生活,減輕痛苦,享受餘暉。臨終關懷服務的主要工作(1)疼痛控制 許多調查資料表明,有70%以上晚期腫瘤或疾病末期的臨終患者主訴疼痛。疼痛給患者帶來極大痛苦和絕望感。世界衛生組織(WTO)早已將控制疼痛提到重要位置並建議採用三麻醉性鎮痛劑提高鎮痛效果:第一步:給非麻醉性鎮痛劑,如阿司匹林類;第二步:給弱麻醉性鎮痛劑,如可待因等;第三步:給弱麻醉性鎮痛劑,如嗎啡、哌替啶等。專家們強調鎮痛劑的正確使用,注意選擇給葯時間與途徑,用藥品種與劑理和患者耐受性等。某些非藥物方法也可取得一定的鎮痛交果,如松馳術、音樂療法、生物反饋、外周神經阻斷、針刺療法等。臨床表現,控制疼痛的最大障礙是恐懼和疼痛。因此,照顧者通過有效交流,用同情、安慰、鼓勵和分散注意力等方法消除患者疼痛恐懼感,提高其疼痛閾值也很重要。(2)解決基本生理需要保證營養遵照患者飲食習慣,提供家庭式餐飲,少食多餐,調劑花樣,輔以助消化葯或必要時給予鼻飼、胃腸外高營養等方法均有益於臨終患者的基礎營養需要。(3)緩解癥狀如呼吸困難是臨終患者的嚴重癥狀,給予整潔的環境,低濃度低流量吸氧,霧化吸入、人工輔助呼吸及必要時的氣管切開均有助於緩解呼吸困難。(4)控制排泄紊亂便秘或腹瀉、尿瀦留或尿失禁常給臨終患者帶來很大痛苦。儘早採取預防措施和解決辦法改善其臨終生活質量。(5)做好皮膚護理臨終患者衰退竭的體質和長期卧床極易導致褥瘡發生。保證定時擦洗,每天按摩受壓處、採用各種皮膚保護等方法有利於降低褥瘡發生率或減輕損害程度。(6)做好心理疏導針對臨終者心理、行為特徵和個體差異,幫助他們從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中解脫出來,建立相對良好的心理狀態,是臨終關懷服務的重要內容。其心理疏導的基本原則是,工作人員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親切感,了解和理解患者心理,鼓勵患者說出內心的憂慮和苦惱。同時,要以良好的態度、語言、表情和行為去影響和改變患者的心理情緒;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如身體、家庭、經濟等方面的困擾,並主動取得親朋友好友和全體家屬的配合,共同積极參与心理疏導工作。(7)關懷家屬隨著臨終關懷的深主發展,對臨終患者家屬心理狀態研究和關懷安撫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關懷家屬現已成為臨終關懷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什麼是臨終心理?醫學心理學家認為,當人身患絕症,並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時,心理的發展可分為5個階段。懷疑和否定期「我不會死的!「正是此期病人的心理狀態,從而表現出對醫生的不滿和懷疑,這種否定情緒可暫時免除其對死亡的憂鬱感。忿恨期一旦病人得知死亡已不可避免時,煩躁不安、無端生氣,攻擊和敵意是此期突出的行為表現。此時,應耐心幫助病人,疏導其情緒。自責期隨著對死亡不可避免的承認,病人情緒反覆,喜怒無常。喜歡回顧往事,責怪或追悔早年的錯誤,感到還有許多事情要做,如希望看到子女完婚、孫子出世等。抑鬱期病人的感覺和反應遲鈍,抑鬱寡言,長吁短嘆,對任何事物麻木不仁。這時若極力勸慰病人,往往適得其反,引起逆反心理,甚至導致精神病發作。絕望期病人靜靜地等待死神的降臨,懼怕孤獨但不願吵鬧,情緒趨於平和甚至有欣快感。多數人不願死在異鄉或醫院裡,希望回到家中與親人廝守在一起。音樂治療與臨終關懷音樂治療雖已廣被應用,但因這些研究中的科學嚴謹度各異,且僅有少數研究使用長期的追蹤評估;因此,當引用這些結論時需特別注意。即便如此,在臨床上除了用來調適壓力之外,音樂治療至少已被應用在下列狀況:一、減輕因醫療程序引發的焦慮;二、調適綜合醫院病人的情緒;三、減少加護病房病人的併發症;四、減少懷孕的焦慮與紛娩的疼痛;五、減輕小兒科病人與新生兒的不安;六、減少接受手術病人的焦慮與不安;七、當做牙科病人的「聽覺止痛劑」;八、減輕癌症病人與臨終病人的不安與焦慮。不管病因為何,臨終病人所不得不面對的煎熬與痛苦是其它時候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在臨終關懷的工作中,需要協助的其實不是最痛苦的病人而已!現今的心身醫學(psych osomatic medicine)研究,更強調病人家屬、甚至癌症或安寧病房中的工作人員的心理反應與生理壓力,也都值得我們投與適度地關注與照料。從一開始被診斷罹患絕症之際,病人無可避免的必須經歷一連串的情緒反應。每個病人的情緒反應依個人的出身背景、教育程度、與社經階層的不同而不盡相同,但無疑的都是非常強烈與難以忍受、或甚與他人難以溝通的。這個時候的音樂治療能夠讓病人:陪伴病人,以一種有尊嚴與滿足的方式渡過生命的最後歷程;減少因疾病或醫療過程帶來的併發症與不適;建立新的或重啟舊有的溝通管道。也就是說,音樂治療雖然不能改變疾病的歷程,但卻是一種很具效用的輔助治療法。對於必須身兼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病人家屬來說,他們也不免會有類似於病人的種種反應,但是卻時常不得不把自己的各種生理、心理需求,放在第二順位、或甚至就整個犧牲掉了;而他們常持的理由則是,為了不讓病人擔憂或增加病人的負擔。殊不知無論是因溝通不良或不溝通導致的不信任與猜忌,或顯現出來的過度的身心障礙,都有使情況變得更為複雜與棘手。在照會精神醫療(consultation-liasion psychiatry)工作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面臨這類狀況時,有效的音樂治療可以幫助家屬:舒解過度的身心壓力,以能用較為平靜與理性的方式來協助病人與自己的適應;調適因生離死別(bereavement)所引發的傷慟(grief)反應。癌症病房或安寧病房的工作壓力,事實上是遠大於其它的醫療單位的。有些新進的工作人員會因為適應不良而求去,或以情感隔離(emotional isolation)等的自我防衛方式,來面對不斷而來的強烈情感衝擊。處在這般極端的工作環境之中時,音樂治療的概念與技巧能夠緩和病房環境(milieu)的負面氣氛,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士氣,讓工作人員得以在不受太多情緒干擾之下,充分發揮專業技能,幫助病人與家屬均能以最平和的態度與準備,共同渡過無可逃避的最終之旅。瘤病人四種常見心理問題不容忽視腫瘤病人有4種常見心理問題。角色紊亂一個人得了病,就迫使他由一個常態社會角色轉換成病人的角色。於保法介紹說:「在臨床實踐中,許多病人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角色,使自己擔負的角色發生衝突。對事業的責任感,對家庭的眷戀,對所患疾病的擔心,使病人產生恐懼、焦慮。」退化和依賴出於對疾病的擔心,病人在行為上產生退化。自己能做的也要讓家人做,過分依賴其家屬。焦慮焦慮是對恐懼的自然反應,是多數病人在疾病過程的體驗。「恐懼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除,會發展為無法剋制的焦慮,如心悸出汗、失眠、頭痛、眩暈等。病人往往對行為失去控制,容易激動,缺乏耐心,發脾氣,自責和譴責他人。」於保法指出,焦慮的程度與個人的心理素質、受教育程度、生活體驗以及應對能力有關。抑鬱「抑鬱可導致食慾降低,睡眠障礙,抑鬱反應的強度與個人的心理素質有關,對外界反應不敏感的個體比較容易產生抑鬱。」於保法介紹說,「如果焦慮、恐懼得不到及時解除,持續時間過長,易造成抑鬱。家庭負擔重、長時間得不到家人的關懷,缺乏良好的社會人際交往關係,負面情緒得不到及時地宣洩也能加重抑鬱程度。」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個男人關懷的貨色 決議了他的檔次
※從詩人余光中的平靜離世,來說說臨終關懷
※「大男人」更 需要關懷
※現實關懷與終極關懷
※超越死亡·第四章、正面關懷——死亡為光明之回歸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