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入門必練混元樁 鄭子太極拳鞠鴻賓大師談混元樁(視頻)
鄭子太極拳鞠鴻賓大師談混元樁視頻分享: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視頻精彩內容無極樁和混元樁的要領與區別
無極樁是基礎,包括太極樁在內的很多樁法,都要以無極樁站立為基礎。
無極樁也稱自然樁,是太極拳內功重要的樁法之一,被歷代拳家認為是太極拳的根基。拳理說:「太極者,無極而生也。」練習此樁時身體處於高度放鬆狀態,意形合一,陰陽相調,無形無象,是一種平衡和諧的內在養生運動。
無級樁能使使習練者可有效地調節自律神經,增強大腦皮質的健全,使運動神經系統和植物神經系統得到改善,同時還使人反應靈敏,是訓練高功能神經系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還能培養元氣,放鬆身體,穩固身體重心,端正身體姿勢,增強腿部力量。
太極樁又名混元樁,是指在無極樁站立的基礎上,腹部內氣較前段時期充盈,配合束肋合腹,小腹的關元、中極二穴共同內斂納氣,沖震命門穴。
「太極樁」具有現代「仿生學」的鮮明思想特徵。 「太極樁功」模仿了外靜內動的「樹」,它強調「以意運氣,以氣運身及內外協調」。「太極樁」對中樞神經系統有保健作用。「太極樁」是一種有氧靜止的耐力運動,有利於新陳代謝及氣血通暢,對膝關節有明顯保健作用。
太極入門必練 混元樁練習方法
站樁的種類很多,習太極拳的人,常練渾元樁較好。 混元樁,一作「渾圓樁」,又有「抱雲樁」、「雲門樁」、「養氣樁」等異名。其襠步成二字馬步,或作八字馬步。
具體方法如下:
兩足並行開立,與肩同寬,或比肩稍寬。兩足尖指向正前方,或略成八字。
兩腿屈膝下蹲,初學或體弱者,可採用稍微屈膝的「高樁」;久練者應採用大、小腿之間彎成135度角左右的「半樁」。重心放在兩腿之間,足心含虛,全足踏實。上體自然正直,頭頂起、襠落下,精神提起,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尾閭中正,立身安舒,其身法基本要領與太極拳架全然相合。
在屈膝下蹲的同時,兩手由兩側迴環於胸前。使兩掌心與乳心遙遙相對,中間相隔一橫拳半。兩手十指和掌心也遙相對應,兩手指尖之間,相距一橫拳左右。兩掌心朝里而略為朝下,腕根塌沉,掌心含虛。兩肘須略低於腕部,並用意里裹。全身務須有下沉的氣勢。
這種兩臂環抱的站樁姿勢,在技擊意義上含有「守中」的意思。即:以頭頂百會穴至襠下會陰穴一線為中心線,使全身重心自然地落在兩足之間的中心,這樣,身法與襠步自然正中安舒,穩定性好,其所以置兩臂、兩手於圓周線上,乃是含有防禦和待機反擊、搶攻之攻守意識。因此,腋窩要虛,而兩脅空隙相對地要實。兩腋虛,臂部彈性充足,伸縮餘地較大;兩脅實,則邊門不易受侵。
但腋虛脅實是結合兩臂、兩肘來說的。兩臂既要用意外撐,又要用意里裹,這是有意識在鍛煉兩臂的掤撐之勁,兼含待機掤發擊敵,以及守中防護心窩、胃脘、脅腋等部的職責。這與太極拳「掤勁不丟」之義恰合。在此姿勢的基礎上,若一旦化靜為動,那隻須以肘為軸,舉手向上即可護及頭面,落手向下又可防守襠膝。
如此站定後,兩眼向前平視,不怒不閉,息心靜氣,無思無慮。先輕輕搖晃一下身軀,覓得最適中的重心垂直點。然後大口吐出濁氣,以鼻深納清氣三五度。繼而氣斂神凝,舌抵上顎,以鼻緩緩呼吸。一般可採用腹式呼吸法,久練者也可採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氣時氣貼脊背,呼氣時沉于丹田。
「氣沉丹田」一詞,通常泛指腹式呼吸法,而這裡也借指腹部鼓盪的自我感覺。但切忌做得過份,尤其不宜仿效硬氣功表演者那樣把大、小腹肌者都收緊貼到脊背上去,須知太極拳主張取法自然,而不應強硬造作。
初練站樁的人,只須純任其自然地練習,每日一次,每次三五分鐘;然後根據各人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逐步遞增至15到20分鐘,這樣持之以恆地練習,就會自覺下盤日趨穩實,腰腿有功,丹田之氣充盈,四肢內勁也相應增加。
與此相類似的,而僅僅在手勢上稍有變化的樁式很多,都可統稱為「渾元樁」。例如:
(一)抱月樁:在上述「抱雲樁」的基礎上,使兩手成握拳式,此即為「抱月樁」。
(二)抱球樁:在抱雲樁的基礎上,兩手心轉腕外翻,使手心稍向外並遙相對應,如雙手合抱一足球,此即為「抱球樁」。
此式兩手拇指指尖朝里與乳心遙遙相對,中間相隔一橫拳。此外。輔助樁式常練的有「樁」,或稱「川字樁」。實即取太極拳「手揮琵琶式」姿勢來練站樁,但每次必須先後練習左、右兩分式。
太極的混元樁應該怎麼站(初學者)?
學太極談養生,關注太極養生堂公眾號:TaiChiTang
首先混元樁是不分太極拳的和非太極拳的,混元樁就是混元樁,從形上說,在任何拳術中的站法基本是一致的,無外乎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正前方,雙膝微曲,雙手環抱於身體正前方。這就是基本形。好吧但是講究就來了……
一:什麼是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這裡有幾個度量可供參考,一是外腳側和肩關節外延同寬,二是內腳側與肩關節外延同寬,三是兩腳底湧泉穴間隔寬度和兩肩井穴間隔寬度相同。取捨不同講究也不同。
二:雙手環抱的高度與寬度多少?雙手環抱的高度,以齊平三丹田為準,所以也有三個高度選擇,?不同高度講究也不同;雙手環抱的寬度也有不同標準,另外五指的分布也有講究,太麻煩我不細說了…
三:兩腿曲蹲的高度,也有幾個標準,你要是想站的時間更久點的話,可以略微彎一點就成,我們稱之為似直非直,似曲非曲。這樣比較適合自學者,因為沒有明白人給你調胯這麼站你不容易受傷。
好了接下來,放鬆,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中脈貫穿湧泉…
湧泉紮根送肩井(井泉相連,也就是與兩腳與肩同寬,湧泉與肩井在一條直線上,兩腳自然就內扣了),三尖相照尾閭垂(眼睛往地下看,鼻尖,膝,腳尖正好一條線,尾閭自然下垂,就好像抱50公斤的米面袋子,抱樹,抱孩子一樣,體會一下就好)充腰填脊肩圓撐(學習嬰兒那個狀態,腰是外撐,脊柱整體保持一條直線,兩個肩胛骨也要填平,有點像動物世界裡大猩猩等靈長類動物的身形)收鄂頂津百會聆(下鄂微收,百會上頂,舌頭頂住上牙床,自然生津液)頭頂天,腳踏墊,四方圓撐,八面威風(手,膝,胯,肩要始終圓撐,四面八方都要向外擴展,就好像一個球一樣)
學太極談養生,關注太極養生堂公眾號:TaiChiTang
還有,這只是我們練到一定程度自己總結的,如果初學者,一定跟著師傅練習,否則,差之毫厘,可能就會將腰,膝,或者脊柱練傷,切記切記。
尤其注意呼吸與脊柱運動,圓撐勁與對拉勁的配合,問老師。
混元樁是以武入道的基礎!而入道需知陰陽!
明陰陽需讀《道德經》,觀萬物悟陰陽之理!
初學者需先跑步強身,沒錯就是跑步,一次能跑40分鐘以上。之後再練站樁就會容易得多!
以現代科學背景的當代,講明站樁,就要有細化的標準,不然便是玄學!不過道就是玄學,講不明!我只粗淺的說下!
混元即萬物初開之前,萬物混沌之時,也就是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里的一是無極,二便是太極,三即是世間萬物百態!
習武之前所有人皆有不同,便是三的狀態,也可以說是後天之姿!
混元樁大的原則就是松靜自然!
松便是平衡,靜便是進一步平衡,自然是再進一步平衡。。。三個平衡是遞進關係!第一個平衡是動態的平衡,第二個平衡是靜態的平衡,第三個平衡又返回動態的平衡,此時是自然而然的動態平衡或許靜態平衡!也可以說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或對立與統一如道一樣說不明白!為啥說不明白,參考道德經第一章!
古人做事喜歡先明志,立下志向從此不改!習武修道也是一樣,需要先明志!心理必須有這個信念!沒有信念前面跑40分鐘都未必能完成!有這個信念以後,站坐卧行走皆要注意體會,體會最終極的目標自然之道!駝背,X型腿,O型腿,高低肩。。。平時要時刻注意修正!道不離須更!意志不堅定是做不到的!
然後是站樁的前置功夫,呼吸吐納,就是喘氣!道家認為空氣里有炁可以納入身體,再排出廢物,身體里的炁就越來越精純。其實就是氧氣啦!通過深呼吸可以提升血液含氧量!深山老林里,人少樹多,炁多,實際就是氧氣!醫院裡有成瓶的純炁!吐納的本質就是深呼吸!前置鍛煉也是深呼吸,先練盡量把氣吸滿,再盡量把氣吐凈,連續十幾口,再綿長的慢呼慢吸的深呼吸。之後再吸氣入小腹,就是儘力的深吸,儘力的收緊小腹呼氣!用靜立或打坐的姿勢,盡量多練習!直到吸氣時感覺小腹鼓漲,呼氣時感覺菊花一緊!(古人一般是練習三個月俗稱百日築基,這也確實是根基貫穿始終)此時就可以體呼吸啦,反過來,吸氣小腹滿了收小腹氣上提,胸部吸滿,同時小腹收到極緊感覺菊花一緊,小腹和菊花整體的感受就是尾骨一緊!學會體呼吸就可以開始站樁了!體呼吸又叫先天呼吸!站樁就是把身體也進入到先天的狀態!親!還記得受精卵時候的感覺嗎?周身混元如一!那時還沒腦細胞不記得了?那就站樁吧!哈哈!
會體呼吸就可以站樁了!()動態的樁就是導引術!混元樁的姿勢,就是抱丹坐跨,規矩很多,但只是個驗證!刻意就不自然了!但基本規矩還是要的!頭上頂,腳抓地,腿微曲,頭,髖和兩腳之間的中心在一條線上。不在一條線上就松不下來!維持基本規矩,使用體呼吸,同時感受身體,在頭上頂和松肩墜肘之間感受上下的平衡,手前伸和收下頜之間找前後發力的平衡,腳抓地腿筋拉緊找腳與臀的平衡,尾骨收緊找斂臀與挺腰之間的平衡,頭與髖之間的平衡,頭與腳之間的平衡等等各種平衡!平衡即放鬆!這就是第一個平衡!
站樁還有一個真正的規矩,一次要站40分鐘,在上面不斷平衡中,站到一定時間,突然就會有一個靜的感覺!即全都平衡了的感覺!但是這個全都平衡的感覺有很多種,還並非是自然之態!這種靜的感覺就是第二個平衡!以我的經驗一次站30分鐘就能進入靜的狀態哪怕不標準也有靜的感覺,或者站5分鐘,休息走動1分鐘,累加到40分鐘也可以進入靜的狀態!
能很快進入靜的狀態,就只關注呼吸就可以啦!隨著呼吸,全身勁力收放於小腹下三寸即丹田位置!通過呼吸調整靜的平衡!此時精神也要靜下來,只守住呼吸(守一)的靜才是自然的。此時就是第三個平衡!養生健身到此便足夠了!
這就完了嗎?還沒有,混元之後就是太極,即極松和極緊!從丹田發勁,尾骨,透三關,背通督脈,前通任脈,這就是打通小周天,頭通到腳,就是打通大周天!周身勁力通透內外圓滿便是化勁層次,直到勁力收于丹田一點就叫結丹了!即先天之境!
太極混元樁六大要領
學太極談養生,關注太極養生堂公眾號:TaiChiTang
太極拳愛好者在學習一套太極拳套路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每個動作能夠不加思索地、流暢地打出來,只能說明會打拳了,還談不上什麼功夫。如果想進一步提高功夫,有兩個途徑,一個是練習太極推手;一個是練習混元樁。
太極混元樁是練習太極拳者提高功力的必修課。二者可以同時練習,也可以單獨練習。關於太極推手,因為比較複雜,必須面授,這裡就不講了。現在重點講講太極混元樁的練法。 太極混元樁是氣力兼修的一個好功法,既可以打通經絡,使人很快得氣,治療多種疾病,又可以增長力量。
練功的要領是:
第一,要求虛領頂勁。所謂頂勁,就是頭顱的後半部分向上頂,但是脖子又不能向上用力的拔,貴在一個虛字。如何才能做到虛?就是讓頸椎微微放鬆,向上拉伸即可,不可過於用力,一旦用力過度,就會使人頭暈目眩,不但不能練功,反而有害健康!正確的體會是,頭顱好像懸掛在空中一樣,因此虛領頂勁又稱為「頭頂懸」;
第二,就是尾閭下墜。尾骨由五塊尾椎聯合在一起構成,一般人這五塊骨頭不能動,但是練功者用意念放鬆這五塊骨頭,使之向下拉伸,時間久了就可以鬆動了。這樣於由頭部向上拉伸,尾骨向下拉伸,自然中間的腰椎、胸椎都得到拉伸,從而減輕了椎骨之間的壓力,可以緩解和治療骨質增生、腰間盤突出、頸椎病、神經衰弱、失眠、頭疼等許多疾病;
第三,松胯、屈膝、圓襠。松垮,就是要求臀部下坐,就像坐在凳子上一樣。屈膝,就是膝部彎曲,但是不要太過,配合坐胯讓人感覺中正安適即可。圓襠,就是要求大腿根部內側向外撐開,同時膝部向內收,自然襠部就圓了,感覺就像騎馬的時候,雙腿夾住馬背那樣的意思。
第四,要求雙腳用腳後跟和腳趾抓地,腳心湧泉穴要虛,這個好理解;
第五,雙臂合抱於胸前。雙臂自然彎曲,肘部下垂,手略高於肘,雙手手掌相對合抱,如抱住一個西瓜一樣。要求肩部放鬆;
第六,含胸。所謂含胸是和挺胸相對的,只要不挺胸就算含胸了。具體要求是,下頜微微內收,雙肩微微前卷,感覺自胸部到腹部氣很順暢即可。只要做到含胸,就會感覺小腹微微發脹,這就是所謂的「氣沉丹田」。記住,不可憋氣讓小腹變大,強行氣沉丹田,那樣會出問題的。
第七,雙腳站立時距離與肩部等寬,略寬一點也可以。
總之,上述各個要領必須同時做到,這樣站立久了,人就像一棵樹一樣,落地生根,腿部力量逐漸增大,雙腳就像生根一樣別人推不動,這樣混元樁才算入門。至於高深功夫,也是終身不盡之學,正所謂藝無止境。
——這篇文章日後肯定有用——
果斷轉載 果斷關注
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TaiChiTang
每天更新分享太極養生知識、理論、練功心得體會、太極名家講解以及健康生活理念。關注太極養生堂微信公眾平台,免費學習太極拳!
推薦閱讀:
※20140304健康之路視頻和筆記:郁琦講雌激素,子宮內膜癌,卵巢早衰
※視頻:余世維管理講座集錦,讓你我受益多多
※陳安之視頻講座 1——5集全
※[轉載]馮志強 陳氏太極拳纏絲功(l一28)視頻
※學跳交誼舞和拉丁舞【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