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突破修道上的唯物(下)

轉自:http://blog.sina.com.cn/fancylucky(林曦的blog)

四、關於相信和目的地

證悟是一種很難描述的狀態,因為它超越了我們的概念。如果試圖描述,那麼一個佛教世界觀持有者可以對於事物同時看到生的部分也看到滅的部分,看到有意義的部分也看到無意義的部分。

回到創巴仁波切所描述的:「一個人若以充實自我為修行的出發點,那是修行上的唯物主義。」

如果修道上的唯物主義背離了佛法,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目的激發我們趨向佛法。

如同前文所討論的,除了能夠提供點「高深」和與眾不同的感覺,其實談戀愛比學佛好玩兒;學藝術也比學佛有意思;研究科學或者是偽科學比學佛顯得更容易接近宇宙真相;創業和經營企業比學佛刺激;不打著佛教旗號的公益事業更容易受到讚美;與道教改善生活質量的技術寶庫比起來,佛教望塵莫及;基督教的歸屬感和天堂保證要比佛教吸引人好多;遍布中華大地的術數高人比佛教大師的占卜改運技術專業很多……基本上大多數正當的事業都比學佛有意思,更好打發時間和獲得成就感。

所以,既然又要花時間,有時還會被告知是無法想像的「多生累劫」,我們本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為什麼不一次性問得更直白些:「學佛有什麼好處?成佛有什麼好處?我們為什麼要成佛?」

相信此話一出,很多資深佛教徒的頭頂滴下了汗水。

我問過很多自認為很虔誠佛教徒,「先別跟我傳教了,你說的那些我聽不懂,你能不能告訴我,你相信你能成佛嗎?」

遺憾的是,敢說他必定往生凈土的都沒一兩個,敢說他能成佛的就基本沒有了。

換作是別的領域,你覺得你會從事成功概率這麼低的事情嗎?

如果你投資一個項目,連掙錢的希望都很渺茫的話,你還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熱情,這是否很背離常識?

目的準確是重要的,如同一場戰爭,你必須要知道任務是什麼,你需要什麼樣的裝備和訓練,你的敵人是誰,戰場在哪裡,以及如何取得勝利以及判斷勝利的標準。

坦率的說,我無法理解很多智商情商都不低的人,在學習任何學科的時候都知道鎖定目標,做功課和思考,質疑以及練習,為什麼一進入心靈或是某個「神聖」領域就繳械投降,完全依靠人肉傳播獲得知識和訊息,好像問題多了就與「虔誠」絕緣。

在佛法的傳統里從來就是鼓勵「質疑」,如果佛陀不對他生活的合理性和生老病死的現象產生質疑的話,基本上就沒有後來的所謂佛法了。

所以,就不奇怪總是有人忐忑地悄悄問我,「如何才能真正地相信呢。」其中經典問題有:「你又沒死過,你怎麼能相信輪迴呢?」

或者我問別人:「萬一臨命終時,你去到的凈土和你想像的完全不一樣,你會不會有點後悔?」

相信或者不相信,在佛法體系中從來就不是一個問題,從來也不是一個產生罪惡感或是自卑感的來源。

你不用一邊熱愛著佛所描述的這套對世界的看法,一邊看著種種宗教腐敗問題而猶豫要不要承認自己是個喜歡佛教的人,這兩者一點都不矛盾。佛從來就沒有說,誰不信我說的話就要受到懲罰,反而歡迎你的質疑,正是因為我們缺乏對一切都是真實的堅固的質疑,以及對自我的質疑導致了恆久的迷惑。

在南傳佛教的巴利文經典中,佛法就被稱作ehipasika,意思是「來看」,不是「來相信。」

那麼,我們需要看到什麼呢?什麼是佛陀的「得凈法眼」的正見呢?

「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據說,這是佛陀在菩提樹下成佛的證悟。

這句話中包含了我們的目的地、敵人、戰場、陷阱、作戰方法和最終勝利的全部描述。

1、我們的任務:我們失去了本來有的「如來智慧德相」,現在要去「發覺」回來。

2、戰鬥的原因:導致我們不能成為具足智慧和福德的覺者的是我們的「妄想執著」。

3、敵人的描述:這些執著包括了我們對於「自我」和自我感知到的一切真實與穩固,這種「真實感」造成了人類世界無所不在的二元對立,這種對立的開始被稱作是「無明」,造成了輪迴的假象。

4、敵人的標誌:隨時出現在我們內心的貪求、期待、恐懼和傲慢。

5、戰場的位置:這些二元對立的建立和消失都是在「心」的內部完成。

6、戰鬥過程:我們的修行是對「心」的調伏。所有修行的方法,都圍繞在「一心」中消除人根本性的二元對立來進行。

7、戰鬥必需裝備:戒律、禪定、智慧。

8、糧草後勤:福德、善緣、成熟。

9、勝利的描述:二元對立的最終消除,即是解脫、覺悟、禪定、涅槃,或他們的總稱「智慧」。

10、如何判斷勝利:我們功課和目標是從兩方面獲得「智慧」——不只是認識到,還能經驗到這個二元對立消除的過程。

從這個任務清單來看,需要準備的功課的確不少。

也不難看出,以加強自我的良好感覺為動機的「修道上的唯物」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更好的保護和激發了對自我的執著,與成佛「覺悟」任務中要破除對「自我」的執著的初衷似乎有著巨大的差別。這種差別讓不同的人都貼著「佛教」的標籤,但是看上去像是兩個宗教,常常讓人想說,你信的和我信的不是一個佛法。

如同不同旅程的設計,最終的目的地很難一致,所謂的殊途同歸是一種安慰的幻想。

當然,「改變路程最好的方法是改變目的地」。

證悟是一種很難描述的狀態,因為它超越了我們的概念。如果試圖描述,那麼一個佛教世界觀持有者可以對於事物看到生的部分,同時也看到滅的部分;看到有意義的部分,同時也看到無意義的部分。

「當悉達多看到一個人走過,即使他很健康,悉達多所看到的是此人的生與滅同時發生。你也許會認為這樣的人生觀不太有趣,但在生命的旅程中能夠同時看到一體的兩面,可以是非常奇妙,而且可能會有很大的滿足感。這不像在期待與失望的雲霄飛車忽上忽下。」

五、見地,見地,見地

正面的無常帶來變化,四時更替,讓善的種子成熟,讓我們能逐漸進步。負面的無常,帶來持續的不安全感……

「見地就是你如何看待事物,不管你覺察到沒有,我們都有某種見地,也就是我們心中對於事物是如何如何的一種看法。」

如果你覺得日子過得很好,無常離你很遠,恆久的幸福無處不在,那麼我覺得你不用選擇佛法。同樣的,你覺得日子苦得掉渣,不好的事情永遠發生在你一個人身上,好日子永遠等不來,那麼你也不用選擇佛法。還有呢,你覺得什麼都不重要,人死如燈滅,得過且過,趕緊及時行樂,壞日子反正來了也躲不掉。那麼也不適合選擇佛法。

這些見地從佛法的角度來說,被稱作是「斷滅見」,違背了無常變化的真相。大多數人持有的見地,從佛法角度來說,叫做「無明」,即認為「自我」和自我的持續感是無比真實的,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思維糾纏在大和小,主體與客體,成功和失敗,富有和貧窮,精英和草根,時間和空間,犧牲與獲得……在數不勝數的二元對立中來回,如同遊戲中的撞珠一樣。

選擇佛法的標誌,是我們需要先了解佛教的見地,或者它的另一種說法,世界觀和價值觀。

接受這種見地,和你是誰,從事什麼職業,受過什麼教育,有多少錢,穿什麼衣服,抹什麼面霜,一點關係都沒有。

當然,接受並且能基於一種見地決定自己的行為,估計是世界最有難度的事情了,「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接受一個見地相當於同自己的本性較勁。當然這也不妨礙我們先假裝或是練習正確的見地,就像是上戰場之前的演練,或是大考之前的模擬考試。

常常忘了,再常常記起,同時記得常常提醒自己。

佛法中作為一切的基礎的見地,被稱作「三法印」或是「四法印」,用以印證正法和參考自我的行為是否恰當的標準(藏傳佛教多出了諸漏皆苦)。

即:

1、諸行無常,(一切和合的事物皆無常)反之,有某些概念和元素是恆常。

2、諸漏皆苦,(一切情緒皆苦)反之,有些情緒是純然愉悅。

3、諸法無我,(一切事物皆無自性)反之,有事物本具自性而存在。

4、涅槃寂靜,(涅槃超越概念)反之,證悟存在於時間,空間,能力或場域之中。

(我使用了宗薩仁波切《正見》一書的漢譯法,如果對四法印有興趣一定要看這本書。)

佛法是基於這四種見地,一套完整的心性訓練。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的:覺悟。可惜不是拯救世界,或是更個人英雄主義的形容,這個覺悟,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你能夠愉快地、坦然地面對各種人類渺小如同沙礫一樣的失望。很幸福地,面帶笑容地告訴自己在「果」的面前,「其實你什麼都做不了」,只能從種子開始。

道出市面上「修道唯物」真相的創巴仁波切是我看過最不給面子的佛法老師,宗薩仁波切和他還真是有一拼。他在每一本書裡面強調見地的重要性。在一個課程結束的時候,一個學生站起來說,「我早上在市場上看見一條狗,專註地,長時間地盯著一塊肉,如同禪定一樣,我想知道,我和那條狗一樣嗎?」

宗薩仁波切說,「如果缺乏見地,那麼坐在那裡數著呼吸,你和它沒有特別的不同。」

其實,不只是密宗的傳統。在整個佛法體系中,見地都是核心的問題。因為佛教的「信」不是「相信」的信,是「知見」的信,是建立在了解、覺知的基礎上的認識。

宗薩仁波切在另一個演講中說:「了解生活徒勞無功的那面就是見地」,「了解到這是徒勞無功並不意味著你該辭去工作,你應該繼續你的工作,如果你有機會成為百萬富翁,為什麼不呢?你應該只管去做,但始終知道真實的身份,始終記得處境的真相。」

那麼,什麼是佛法一直讓你記得,並時刻警覺的真相呢?兩個字,「無常」而已。

一切都是可轉化,相互依存的。無所謂悲觀、樂觀,只是如實。

正面的無常帶來變化,四時更替,讓善的種子成熟,讓我們能逐漸進步。負面的無常,帶來持續的不安全感,這個就數不勝數了,這就是人們企圖用佛教或是靈性修持來解決不安全感的荒謬,因為,佛從來沒有告訴你,這個可以被解決,從來沒有說過一個方法可以解決你對死亡的恐懼,對愛情和親密關係的控制欲和焦慮,對金錢的貪求和熱愛,和我們無止境地不安全感和想換花樣的習性。

六、對治

我們就像一個打壁球的人,不斷地加快發球的速度,於是被自己發出的球打得鼻青臉腫。當你減少發球時,被打到的機會就變少,於是比較從容。

一切的解決之道都基於你對無常的了解。

知道一切都是暫時的存在,了知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的特徵就是有缺陷。更深一層的時候,你了解這種缺陷是心造的幻想。其實一切是圓滿和具足。了知所有的存在要依賴無數種因緣的成熟,除了讓「因」變得好,在「果」上如何下功夫都是徒勞。

時刻像個情報處長一樣地了解自己的動機,因為動機是最重要的「因」,或稱作是種子。

總之,聽上去無聊而且很不時髦,不像舒適的瑜伽課,能夠帶來心靈的舒緩,身體放鬆,似睡非睡的舒適體驗。而是持續地跟自己過不去,對治自己的貪求、期待、傲慢和恐懼。

與這些你討厭的或是正得意陶醉的特質單刀赴會,狹路相逢時,並不好過。要面對不斷對自己的失望,再從頭來過。當然這個過程也充滿樂趣,所有的快樂也許都比不上你戰勝了自己的弱點,多年躲避之後終於正面交鋒勝利的成就感。

突然想起,大家都很喜歡「福報」這個字眼,或者很喜歡修持各種福德具足的法,天上掉錢,一本萬利,護法環繞,擁有特權,所向披靡。

壞消息是,你可能誤會了,也許佛教認為最大的福德是你升起了堅定地,跟自己過不去的信心,你突然想要明白是什麼在導致我們的苦,是什麼在操縱著生老病死的循環,你突然放棄了換花樣哄自己開心的興趣,決定要跟自己死磕。

你開始給自己制定各種各種稀奇古怪的規矩:愛錢就捐錢;工作狂就休息;喜歡熱鬧就自己待著;喜歡獨處就去做義工;覺得自己口齒伶俐就寫作;覺得自己像鄧爺爺就去學英語……總之,就是不讓自己在很舒服很陶醉的那個狀態裡面呆著。

你開始明白:不能什麼都想要,明白要放棄,做減法才是王道。那麼恭喜你,你具備了最珍貴的由戒,由出離,由止息升起的無上福德。

只有這裡才開始會有智慧,智慧和知識幾乎沒有關係,智慧是寶劍,遇到問題就能揮劍斬斷煩惱,解決問題。大多數山寨的智慧,都是供在案頭的寶劍,生鏽了拔不出來。

由戒才生定,我幾乎沒有在缺乏戒的修持,也就是對治的修習的人身上看見過定力這個東西。禪定是覺察的連續狀態,可惜我只在很少人身上看到這樣的特質,通常禪定是禪堂和蒲團的特別狀態。

「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在18歲的時候我看見宗薩仁波切的這句話,當時很不以為然。在後來的生活中,逐漸覺得這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最好辦法。

這個可能要從兩方面解釋。

從業的角度來說,我們不斷地「作為」,一切的事情都要有所反應,確定立場,表明態度,一切都是越多越好,我們就像一個打壁球的人,不斷地加快發球的速度,於是被自己發出的球打得鼻青臉腫。當你減少發球時,被打到的機會就變少,於是比較從容。

另一方面,人類小我的本性就是過度反應,任何能激起小我的情緒反應的事件,都能被情緒、思考和存在腦中誇張的故事情節放大,變得嚴重,形成衝突。

這個用簡單的方法說就是,十年前你覺得為了他要死要活的那個人,現在是不是覺得他死他活都跟你沒什麼關係。是不是半夜本來覺得天大的事情,早上起來就覺得沒什麼了?

所以,什麼都不做,是給自己減少麻煩和避免不必要的情緒起伏的最好辦法。

還有一個角度,那就是,從因緣法的角度來說,事情的成就不是某一個個體決定的,要依賴很多的條件,所以,你想成就的不會因為你的過度反應,更玩命兒地付出而成就,你想要阻止的也不會應為你極度努力而不會出現。所以,在情緒風雲突變的當下,什麼都不做是最好的修行。因為他避免了過度反應地把水越攪越混的恐怖局面。

所以,在巴利文《中部經》中,佛說:「比丘們啊,任何梵志出家人,如果不能夠在享受欲樂的時候,以客觀的態度,了了分明這是享受,在欲樂的享受不能如意時,客觀地了知這是不如意,在從欲樂得到解脫時,客觀了知這是解脫,他們就不可能確實而完全地了解感官享受的欲求。」

又在《雜部經》中說,「凡是真正見到苦的,也必見到苦的生起,也必見到苦的止息,也必見到導致苦的止息之道。」

宗薩仁波切說:「如果我們開始了解——不只是智識上,而是情感上的——一切和合事物皆是無常、那麼我們的執著就會減少。」

「如果我們稍微了解,某些熟悉的觀念、感覺和事物只是如夢幻般存在的話,就會發展出更幽默的態度。在生活中體認幽默,能避免痛苦。我們仍然會經歷情緒,但它們不再能戲弄我們,蒙蔽我們。我們仍然能墜入情網,但沒有被拒絕的恐懼。我們會使用自己最好的香水和面霜,而不會留到特別的場合再用。如此,每一天都會是特別的一天。」

所以,見地跟相信,跟行動,跟亂七八糟的儀式基本沒關係,只需要安靜地,看著這一切。

只是純凈地覺察,沒有多餘的動作。

如果說,佛的智慧是一種能量的話,那麼這個無窮的能量就是鏡子一樣的覺照。

藉由「減法」和止息,我們才能產生專註,才能讓我們比猴子還要好動的心逐漸調伏,才能解決人類基本的不安全感。這也許是實踐佛法的第一步,可是這一步是對抗人類慣性的最不容易的一步,走出了這一步,就會有些幽默感了,不然一切都實在是太嚴肅了。

我們的傳統強調意義,就嫌一件事情真實都不夠給力,一定要再拔高再拉長,所以無常是多麼不容易了解的事情。如果生命的本質和樹上的一片落葉一樣,相信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沮喪。

人類的本性是用作為來證明自身的存在,所以什麼都不做,包括行為的,念頭的,這個其實比讓一個人赴湯蹈火的付出更難。

七、種子就在當下

佛法真的很簡單,但是把它在你的生命里活出來覺非易事,不過也因為不容易,佛法才是最珍貴的存在。

「修道的唯物」的陷阱是人們依然用佛法的標籤來追求快樂,充實,和存在感。這是一條無法走下去的道路,因為總是會失望和被覺知識破。

「如果證悟只是快樂的話,那麼某種更好的東西出現時,它也會被拋棄。構築於快樂之上的人生,基礎是脆弱的。」

「偉大的龍樹曾寫過,佛陀從未說過在你離棄了輪迴之後,涅槃才會在那兒出現。輪迴之不存在,就是涅槃。」

「一把刀變利,來自於兩種耗損——磨刀石的耗損和金屬的耗損。同樣的,證悟就是染污耗盡、染污的對治也耗盡的結果。」

當我們對道路和方法產生了巨大的執著時,如同服藥止痛的病人愛上了止痛藥的毒癮。

意識到「無我」,即破除了無明,「無我」就像是空氣所做的容器,能裝進所有的可能性。

這是「空」的微妙和真意。

我們被痛苦、輪迴、責任,歷史種種對於「自我」的認定和企圖破除這種狀況的各種方法捆住了手腳。你也許不能理解古代禪師斷臂立雪或掃地十年的求法就是為了一句:誰捆著你?」的覺知,可是,觀察你自己,當我們擁有了無數的能力、權利和財富之後,可憐的,還剩下多少我可以停下來說「不」的勇氣和自由?

我小時候背過一首詩,「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生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生」。

據傳,佛陀說過,這個世界的眾生如地上的沙,而得到人身的如我手中的沙。所以,我們幾乎沒有理由不試著用這唯一的人生去探索實相。如果我們已經開始了這樣的探索,請時刻記得觀察自己的見地是否偏離,是否走進了「修道上的唯物」。

如果你很幸運,這個旅程中遇到了一位好老師,請記得感恩,如果還沒有,那麼你自己的心是最好的老師。


推薦閱讀:

那些修道有成者,是不是已經沒有煩惱和悲傷需要傾訴,沒有喜怒哀樂需要和人分享?
修道入門
「佛法是一種安慰劑」「修道是一場騙局」
如何看待伯陽自稱修道,卻咬反對他的知友?
修道,就是要「倒過來」

TAG:突破 | 修道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