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名剎、高僧簡介(十一)

中國歷代名剎、高僧簡介(十一)

  二、青海著名藏傳寺院、高僧

  同西藏一樣,青海藏族地區也存在著兩門宗教:藏傳佛教與苯教。人們把藏傳佛教被稱之為「喇嘛教」;把本教則被稱為「黑教」。佛教傳於釋迦牟尼,來自印度;而本教則傳自敦巴辛饒(亦稱辛饒穆倭),基本上是土生土長。苯教原系藏族地區古老的「薩滿教」式的巫教。約形成於2世紀左右,苯教在流傳過程中逐步演變並吸收了佛教的某些形式和內容,加以改變,形成它自己的體系。它主要分成多爾本派(亦稱黑苯教)、恰爾本派以及居爾本派(亦稱白苯教)。藏傳佛教於10世紀以後,才逐步與各地的封建割據勢力相結合而分別發展成為各個不同形式的宗派和政教合一的統治制度。它的教派也同西藏一樣,主要有格魯派、薩迦派、噶當派、噶舉派、寧瑪派五大教派以及本地的苯教等,其中以格魯派(黃教)為最盛。

  青海地區藏傳佛教各宗派流傳的情況,由於地區情況不同,發展也情況不一樣。一般來說,海東、海南、黃南、海北和海西等地,主要流傳格魯派及舊派;果洛地區流傳格魯派、覺昂派、噶舉派、薩迦派及舊派,玉樹地區則流傳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覺昂派與舊教苯教等。茲將各個教派在各個地區流傳的情況簡介如下:

  1、格魯派

  僧侶戴黃色僧帽,故稱它為黃帽派或黃教,藏族則稱它為新教。這個教派,由宗喀巴創始於15世紀初,宗喀巴原名為羅桑智化,宗喀巴為他的尊稱。格魯派在青海所以能廣泛流傳,主要是由於它和蒙古族的封建統治者結合,即先有達賴三世索南嘉措與盤據在青海的土默特蒙古俺達汗(明封順義王)及其所代表的勢力相結合,使格魯派的勢力遍及青海及內蒙。後來達賴四世雲丹嘉措、五世羅桑嘉措、四世班禪羅桑卻吉堅贊和青海厄魯特蒙古固始汗(清封為遵文行義慧敏固始汗)相結合,格魯派借青海安木多地區是宗喀巴的故鄉,又是蒙古的勢力範圍,它依靠蒙古的力量,排斥和兼并其他各宗派,企圖依靠蒙古力量在安木多的海東地區建立本派第二根據地。並在清王朝的「修一廟勝用十萬兵」,「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的政策下,格魯派在安木多地區更為興盛,廣泛流傳。藏語系佛教其他各派的寺院,基本上先後改宗格魯派,從而形成了格魯派的絕對優勢局面。

  格魯派在青海極為興盛地區有:

  (1)海東區

  解放前這裡是「駐京呼圖克圖」及其他許多外呼圖克圖、諾們汗等寺院所在地,也是清王朝及國民黨政府利用宗教,執行所謂「因其教不易其俗」的典型地區,這個地區的格魯派著名寺院有塔爾寺、佑寧寺、廣惠寺、卻藏寺、東科寺、扎藏寺、瞿曇寺、夏瓊寺、的扎寺、丹斗寺、邊都寺、鬥合斗寺、古雷寺、喀的喀寺等;

  (2)黃南區

  是格魯派鼎盛地方,也是舊派爭雄地區,直到解放前,還保存著不同形式的政教合一制度,也是藏傳佛教與苯教並存的地區。在這個地區里,格魯派著名寺院有:隆務大寺、德慶寺和古哇寺;

  (3)海南地區

  格魯派大小寺院有多座,較著名者有如下數處:智革爾貝宗寺、拉加寺什藏寺等。

  (4)海北地區

  格魯派在海北地區沒有大規模的寺院,所有者一般是海東地區各寺院的支寺,如門源縣的仙米寺,朱固寺屬於大通廣惠寺,祁連的阿里克寺。這些寺院,在宗派傳承上沒有什麼名氣,僅為當地農牧民們信奉的小寺而已,海晏的新寺規模雖不大,僧人也不多,由於它是白佛察罕諾們汗所駐的寺院之一,所以為一般人們所稱道。

  (5)海西區

  海西的格魯派寺院,皆規模小而僧侶不多,如:都蘭寺香日德寺阿漢達熱寺。

  (6)果洛地區

  在青海省,由於歷史上土默特蒙古及厄魯特蒙古相繼崇奉格魯派,而他們又與中央政府關係密切,在清王朝「興黃教即所以安眾蒙古」的政策下,為厄魯特蒙古所尊崇的格魯派喇嘛,頗受清王朝的優待,所以海東、黃南、海南、海北、海西等地,格魯派大行,寺院眾多,規模較大,僧侶人數不少,且人才輩出,聲勢炫赫,其影響不僅在上述各地,主要還在於內蒙地區。而果洛、玉樹地區,各派競爭劇烈,教區的劃分,僧統的區分,較上述各地比較嚴格。甲派所屬的地區,乙派想擠進去奪一地盤,頗不容易,除非有較大聲望的政治與宗教方面的人物出面。果洛地區格魯派的流傳,與同德拉加寺香薩班智達及甘南拉卜楞寺嘉木樣呼圖克圖的聲望分不開,尤其與拉卜楞寺形成的一個特殊的政治、經濟中心分不開;果洛的一些部落頭目與歷來負責拉卜楞寺政治經濟實權人物有密切關係。如康幹部落的康克明與黃正清的親戚關係等等。因此,果洛地區的格魯派寺院,過去雖受海南拉加寺的一定影響,但近幾十年來,這種關係逐步為拉卜楞寺所奪去。明確地說,果洛是馬步芳家族與黃正清家族互相爭奪的地區,馬步芳家族以拉加寺為工具,向果洛推進,而黃正清家族則以拉卜楞寺為工具,向果洛浸透。但由於果洛地區還有藏語系佛教的其他各教派,它們各憑其歷史影響與社會根源,根深蒂固,保持原有的勢力。馬步芳家族對果洛地區橫徵暴斂,殘酷屠殺,促使果洛與拉卜楞寺的關係進一步加深,而各教派鞏固各自的教區,又使格魯派也難以發展。因此,格魯派在果洛地區情況不如海東等地區那樣高高在上,而成為各派並存的局面。解放前,果洛地區的格魯派著名的寺院有:年茂寺,位於甘德縣。噶丹卻科林寺,位於久治縣康賽爾部,屬於拉卜楞寺系統。夏豁爾寺,位於久治縣。隆格爾寺,位於久治縣康幹部,屬於拉加寺系統。 

  (7)玉樹地區

  各教派競爭劇烈,教區的區分比較嚴。這個地區中格魯派的興行乃由於第七世達賴噶藏嘉措大力發展的結果。玉樹地區的格魯派著名寺院有:惹尼牙寺、龍習寺、色航寺拉卜寺等。

  此外,格魯派較大的寺院,還有有岡桑寺、覺盪寺(均在治多縣長江南岸)及昂欠的。

  2、薩迦派

  薩迦派寺廟顏色為紅、白、黑三色,俗稱花教。創始於款貢卻嘉卜,形成於薩勤袞噶寧波。主寺為後藏的薩迦寺,是藏區古老教派之一,也是促進藏區加入統一的多民族祖國大家庭的佛教派之一。這一教派在歷史上對祖國作出卓越貢獻的人物為薩迦班智達及八思巴。在青海,這一派的寺院主要分布在玉樹地區,按它們的教區劃分,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北區包括玉樹、稱多等縣的薩迦派寺院,南區包括迦昂欠、雜多等縣的薩迦派寺院。

  南區的薩迦派主要寺院有:

  宗達寺

  約有僧侶300人,活佛數人,以及曲改寺、碧如拉慶寺、碧如拉穹寺等等。在這個教區內,薩迦派還有不少尼姑寺院和靜房,如東昂拉慶寺靜房等。

  宗達寺為南區的主寺,寺上駐有薩迦寺派來的堪布一人,負責傳授教義,傳授灌頂等等,當然其最終目的乃為了經濟剝削徵收布施。聚斂所得,一律解送薩迦寺。這個堪布,為薩迦寺的代表,享有較高的聲譽與地位,但還不過問寺院內的法事及日常教務等。

  結古寺

  這寺的寺主為嘉那佛,以其歷世與內地的關係較密,故有此稱號,意為漢佛。有僧侶約400人,活佛數人。寺內駐有由鄂爾寺派來的堪布1人,所負任務與駐南區者相同,惟一區別是前者由薩迦寺直接派出,而後者則由薩迦三大支派之一鄂爾寺派出,直接對鄂爾寺負責,間接則對薩迦寺負責。北區的著名薩迦派寺院,除玉樹結古寺外,有稱多縣尕藏寺(約有寺僧300餘人)、東車寺、玉樹縣圖登寺、朗慶寺等等。

  玉樹地區的薩迦派各寺院中,多戒行嚴謹的僧侶及學者。此外,這個教派,在其教區以內(在青海藏區,藏傳佛教各派,為了競爭,常按歷史上的習慣,劃分各自的教區,在本教區內堅決排斥其他教派的傳布和招收剃度僧侶。有的甚至引起糾紛)的中心村莊中設有薩迦觀,由薩迦寺派高級僧侶主持,他被人們稱為薩迦喇嘛,其任務是給信徒念經等一些小型宗教活動,但不與本派的寺院相矛盾,所聚斂的財物,直接解送薩迦寺。

  薩迦派對本派的僧人,控制較嚴,例如,對比丘的授戒,常集中在本派的薩迦寺、鄂爾寺等幾個大寺中舉行,本派各地寺院的僧侶,必須於適當的時期內到薩迦寺等處朝拜受戒,方能成為比丘,否則僅是沙彌而已。

  在海東區,原來有許多薩迦派寺院,但都先後改宗格魯派,現在只有與同仁縣接壤的甘南甘坪寺保持著薩迦派的傳承,對附近沒有大的影響,僅是薩迦派曾在此地流行的象徵。在果洛地區,與阿壩接壤的地方,由於鄰近阿壩藏族自治州中較大的薩迦派寺院,如底外爾寺等,因而有少數信仰薩迦派者,但沒有像樣的寺院。其他如海南等地區,沒有薩迦派寺院及傳承。

  3、噶舉派

  噶舉派是藏傳佛教後宏期興起的一個教派,俗稱白教。這個教派,原有兩個傳承,一個開始於瓊波南交,稱為香巴噶舉;另一個傳自瑪爾巴,至達波拉結。1079—1153年正式開始噶舉教派,稱為達波噶舉。它有4大支系,8個分系。前者在藏區已經式微,其名不彰。後者在歷史上曾起過一些作用。在青海,噶舉派只流傳於玉樹及果洛地區。至於海東等地的噶舉派,早已改宗格魯派,已無跡可尋。

  噶舉派中的香巴噶舉派傳承,一般認為它已泯沒無聞,但實際上,它仍在曲折的道路上頑強地傳播著。它在青海玉樹地區,尚保存有一個寺院——昂謙縣東巴鄉的公保寺。這個寺院雖然規模很小,但它代表著一個被稱為早已結束了傳承的佛教教派。

  噶舉派由於支派繁多,各有傳承,所以它的僧侶,在外表上也不一樣,有出家留髮者;有留頭髮、戴著各式各樣青銅頭飾者(如日、月形者),不一而足。

  噶舉派在青海主要流傳於玉樹地區主要流派和代表性寺廟有:

  (1)噶瑪噶舉

  亦稱甘倉噶舉。它是藏傳佛教中最早創行活佛傳世制度的一個教派,影響較大。其他教派紛紛效法,蔚然成風。它在玉樹地區的寺院,計有昂欠縣的關夏午寺(寺僧約300人)等,玉樹縣有班慶寺(寺僧約100餘人)、禪古寺(寺僧約100餘人)等等,以上各寺都有活佛,人數不等。

  (2)周巴噶舉

  創自藏巴嘉熱耶喜多吉。在玉樹地區,這個教派的寺院計有昂欠縣的采舉寺(寺僧約300人)、楚秀寺(寺僧約200人)、薩麥寺(寺僧約100人)等。玉樹縣的拉秀底青寺、阿寺等各寺都有活佛,人數不等。

  (3)止貢噶舉

  創自止貢巴仁欽貝。在玉樹地區,這個教派在昂欠縣有隆尕爾寺,寧藏寺等等。以上各寺,都有活佛,人數不等。解放前,這個教派的玉樹縣居扎寺活佛德敦仁慶卻主野心勃勃,想統一各寺,自立為這一支派在玉樹地區的領導人,終因各寺反對而罷休。

  (4)寧多噶舉

  這個教派是噶舉派四大八小支派以外的一個支派,系由噶瑪噶舉中分出者。它融合舊派與噶舉的教法而自成一個宗派,在佛教的宗派上屬於噶舉派,但一般則又把它列入於舊派的白玉系,因它們對經籍的念法、教義的觀點,修觀及寺院等都基本相同。這一派流傳在玉樹地區昂欠縣的有闊且寺,(寺僧約300人)、乃多寺,流傳在玉樹縣的有拉秀蘇魯地方的寧多寺等。以上各寺都有活佛,人數不等。

  (5)巴絨噶舉

  創於達瑪旺秀,這一教派在青海玉樹地區流傳的寺院,著名者有覺扎寺(亦譯作覺拉寺)是巴絨噶舉在玉樹地區瀾滄江邊建立的小型政教合一的統治。解放前,覺拉活佛即是這個政教合一統治的頭目,它比起稱多縣長江邊的拉卜寺政教合一統治規模較小。拉卜寺的頭目,在清王朝及國民黨政權扶持下,頭銜為百戶,而覺拉寺頭目則為小於百戶的百長。這兩個小型的政教合一統治,是兩個不同教派在玉樹地區所建立的,直至解放前,它們仍保存著這種統治形式。巴絨噶舉,在玉樹地區有寺院五六座,這個被稱為衰敗沒落的教派,在玉樹地區還仍在流傳。

  (6)葉爾巴噶舉

  創自伊喜鄒巴,這個教派僅流傳於玉樹昂欠地區,只有一座寺院,稱為達那寺,約有寺僧200人。這個教派也屬於絕無僅有的教派,除玉樹地區外,在其他地區,都已消失。這個教派的這座寺院,與藏區民間流傳的史詩《岑·格薩爾傳奇》有某種聯繫,據說岑·格薩爾的一些遺物,直至解放前尚在該寺存放雲。

  另外,噶舉派中的香巴噶舉派傳承,一般認為它已泯沒無聞,但實際上,它仍在曲折的道路上頑強地傳播著。它在青海玉樹地區,尚保存有一個寺院——昂謙縣東巴鄉的公保寺。這個寺院雖然規模很小,但它代表著一個被稱為早已結束了傳承的佛教教派。果洛地區的班瑪縣,亦有噶瑪噶舉派流傳,者班欠寺、居代寺,俱系第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所建。

  4、覺囊派

  因在覺囊溝(西藏日喀則專區的拉孜縣境彭措林寺東的一個山溝內)建立的覺囊寺,發展傳承的教法派別叫覺囊派。覺囊派所傳承的教法是釋迦牟尼佛親自傳授的一切顯密教法,其中有一重要密法叫時輪金剛法,也是釋迦牟尼佛所講一切密法精華重要的一支。 覺昂派淵源於域摩孜覺多吉,盛於篤撲巴喜饒堅贊。覺囊派與被視為正統的格魯派的主張完全對立,因此被視為異端而受到排擠。覺囊派自稱它的教義是直接來自印度的,它的其它教理和教法大多來源於薩迦派,所以覺囊與薩迦在觀點上較為接近。在實修方面,覺囊派屬於顯密兼修,除了在見解上的解釋外,與藏傳佛教其他派別如薩迦、噶舉、格魯、寧瑪都無大差別。覺囊派是在佛教教義上持有異說的一個教派,因此,被藏區正統佛教斥為異端,屬於泯滅的教派。

  清初,格魯派在藏區躍居統治地位,第五世達賴喇嘛將達丹丹曲林寺為格魯派寺院,易名噶丹彭措林寺,衛藏其它覺囊派寺院亦相繼改宗魯派,該派遂在今西藏地區基本衰編絕,但要相對閉塞、偏僻的四川阿壩州的壤塘、馬爾康、阿壩三縣和青海果洛州的班瑪、久治、甘德三縣保存下來。青海果洛與阿壩交壤的紫爾噶地方,有木塘寺,是當前覺囊派在衛藏地區唯一的根據地。寺主為贊塘曲結活佛,活佛有才舉倉、藏巴苟慶等,約有僧侶300——400人,這寺有《覺昂派教史》的刻版,流傳於各地,頗負盛名。但在青海果洛有許多教徒,因此,果洛班瑪縣有該教派的寺院——嘉官寺(亦叫雅塘寺),甘德的當元寺與多托寺等,都是木塘寺的屬寺。今仍存覺囊派寺院34座,有僧約4053人(號稱7000人),如壤塘的藏哇寺、曲爾寺、澤布基寺、紅土寺、夏炎寺、亞爾堂寺,貢巴拉崗寺等寺,以及分布在阿壩,馬爾康和青海南部的孜郎寺、巴朗寺、康山寺、扎西曲林寺、隆什加寺、扎西曲朗寺、嘉木達寺,數百年來仍在沿襲本派的教法傳承,有其獨特的修習廣泛和活動方式。

  5、寧瑪派

  亦譯作寧瑪哇或娘瑪哇,俗稱紅教。這是藏區佛教的古老教派,它在全省都有流傳。舊派流傳的方式有兩種,一類出家為僧,一般都剃掉頭髮,也有留著髮辮的(不盤在頭上),但都披袈裟穿禪裙。另一類則在家修行,留著頭髮,盤繞在頭上。藏民稱其為咒師,其它民族通稱為本卜子。該派流傳的情況如下:

  (1)海東區

  舊派主要流行於黃河及湟水流域,沒有大的寺院,以在家修行者為多,大多受古朗倉活佛的領導,在舊派各支系中大都屬於作慶系。

  (2)黃南與海南區

  這兩個地區是安木多藏區的舊派集中地方,分別以海南尖扎縣直康拉卡,同仁縣雙朋喜的雅瑪扎西且寺、觀拉卡寺、江隆寺,共和當家寺為中心。這兩個地區的舊派支系較多,各有上師與傳承,在解放前,都以古朗倉為總教長。尖扎縣屬舊派歸古朗倉領導,古朗倉為一開明的宗教人士,曾出國朝聖,他在漢藏文化交流及藏族教育等方面,做了不少促進工作。尖扎縣舊派沒有集中的出家為僧的寺院,一般以咒師形式在家修習,傳承上屬於舊派作慶系。尖扎康揚鄉的南宗寺,為舊派的尼姑寺院。這個寺院藏有舊派各種經籍刻版,供人們印刷,如隆慶然絳巴智美鄂賽爾著《七寶藏論》等。

  同仁以有持橛(咒師修鍊到一定階段,經過一定的手續,都有一根木製的神橛,上刻佛像等,其作用與道士的令牌相似,為咒師的主要法物)咒師千人著稱,著名寺院有:曲雅瑪扎喜且寺、江隆寺、阿仲寺、觀拉卡寺。

  (3)果洛區舊派著名寺院

  白玉寺澤達寺查朗寺多周寺。

  (4)玉樹區舊派著名寺院

  改加寺、隆主寺、拉雅寺、乃典寺、永夏寺。這些寺,都屬於舊派惹那林巴系,為百年前新分出的一系,為僅次于敏珠林、尕托等系的舊派支系。

  其特點是:出家為僧侶者較多,在家咒師較少;正統的各系如多吉扎巴、敏珠林巴、尕托巴、作慶巴、謝慶巴、白玉巴等較少,新興的惹那林巴、德賽林巴分布較廣;尼僧寺院較大且著名。

  6、苯教  

  苯教在青海,因安木多藏語讀音與康藏地區稍異,故除玉樹區外,通稱為「溫布」。無論溫布或本教,在青海的流傳情況是這樣的:在黃南、海南地區流傳較廣,海東與果洛地區則較少,玉樹地區基本上沒有本教的活動。

  (1)黃南地區

  黃南地區的本教一般屬於如下兩個系統。甲、萬加倉系統,屬黑本教。乙、當堪倉系統,屬白本教。兩者流行於澤庫的萬加,同仁的麻巴、朗家、貝乃亥等地以及海南的一些地區。這兩個系統,人數不多,沒有大規模像樣的寺院,領導人的家廟基本上都是本系統的寺院,大都是咒師,僧侶不多(教派領導人既是僧侶,又是咒師,可娶妻)。他們信仰自己的教祖敦巴辛饒,有自己的經典、教史。他們不信仰佛教釋迦牟尼,也不念佛教的經典。佛教自是佛教,本教自是本教,分得清清楚楚,毫不含糊。這個宗教由於自8世紀以來,不斷受到政治迫害,為了生存發展,便不斷吸收一些佛教的儀式如出家為僧、咒師蓄髮辮、密教等,也把它自己的一些儀式如禳災、祈福等,滲入於佛教之中。出家僧人所披的袈裟等,乍看起來,也有一些像佛教僧人所用的,咒師的服飾也近似於佛教舊派咒師,但實際則形式各異。教徒的生活習俗也有自己的一套,保持著它的特性。在同仁、澤庫等地,過去由於長期處於夏日倉政教合一的統治之下,他們對佛教的寺廟及夏日倉表示恭順,並承擔隆務寺及屬於本部落寺院法會的費用。在這一點上,同甘南地區黑錯一帶的本教徒對嘉木樣及拉卜楞寺表示恭順服從,承擔佛教寺院的法會差役一樣,但這一點不能認為是宗教信仰上的關係,而只是政治上的關係。有趣的是,他們到佛教寺院禮拜時,不採取佛教徒自右向左饒寺的方式,而仍以他們自己的饒寺方式——自左至右的方式來進行。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到黃南視察時,他們列成一個隊表示歡迎,所用的儀式、服飾等,都是他們自己的一套,並沒有採用佛教的方式。他們有自己的宗教史,這是藏族政教史中較為古老的一種歷史書籍。在佛本兩教並存的地方,人們基於宗教上的成見,甚至有少數互不通婚的情況。一些不了解藏區存在著兩種宗教的人們,不深入了解兩者的社會根源與歷史根源,分不清兩者根本相異之處,乃以表面現象來概括實際上的差異,認為本教是佛教的附庸,為佛教所同化了的一個支派……這是抹煞本教實際存在的手法,是不正視藏區社會根源與歷史根源的。

  (2)海南區

  分布於貴德、共和兩縣,著名寺院有:貴德東車的卻摩寺、賽加寺、尕撒爾本教經堂。

  (3)海東、果洛等地

  沒有本教的寺院與活佛,但零星的教徒所在有之,如在湟中、循化等縣藏族地方,尚有一些本教徒,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

  如上所述,黃南及海南的苯教,由於過去處於當地佛教優勢的壓力及政治上各種類型的政教合一統治之下,一部分苯教徒逐漸形成一個支派,他們除保持本苯教義外,還會誦佛教的度母經、白羅傘蓋經等,因而被佛教徒稱為花苯教。這個支派與正統的苯教稍有差異。他們有句口頭禪,說「我們與佛教說法不一,但走的道路是一致的。」看來,被國內外的「藏學」者們侈談佛苯兩教「互相接近、日趨融合」的說法,可能就來源於由於這個支派。但是,這僅是苯教的一個小小的支派,而不是苯教全體。藏區的佛教並不承認花苯教是它的附庸或流派,而花本苯教也並不承認佛、苯是一個宗教,對花苯教的稱謂抱反感,他們仍然認為佛苯是兩個宗教。因為它們自始至終認為是敦巴辛饒的教徒,而不是釋迦牟尼的教徒。下面簡介青海主要藏傳佛教寺廟和高僧:

  13、塔爾寺

  青海藏傳佛教格魯派主要寺院,位於青海湟中縣魯沙爾鎮南面的蓮花山中,距省會西寧市25公里。藏文原名為袞本賢巴林(意為10萬佛慈民洲)。

  塔爾寺為漢族對這個寺院的俗稱,得名於寺中大金瓦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銀塔。塔爾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與西藏的甘丹、哲蚌、色拉、扎什倫布寺和甘南的拉卜楞寺並稱為我國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六大寺,是格魯派僧人和信教群眾的宗教活動中心之一。由於它修建在宗喀巴誕生地青海湟中縣魯沙爾,又流傳著宗喀巴的一些事迹,也就成為格魯派聖地之一,稱為「安木多袞本」,在格魯派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

青海湟中縣格魯派聖地塔爾寺

  塔爾寺始建於明朝嘉靖三十九年(1560),該寺所在地魯沙爾是藏傳佛教最大的流派格魯派始祖宗喀巴誕生地。關於宗喀巴創建黃教及其學術思想,亦在西藏甘丹寺中加以簡介,這裡只補充與塔爾寺有關情況。相傳宗喀巴於1357年藏曆10月10日誕生在「宗喀」,故人們尊稱他「宗喀巴」。宗喀巴從小聰明過人,3歲進夏宗寺受近事戒。7歲入夏瓊寺受沙彌戒,在此隨高僧端智仁青學經9年,16歲離開夏瓊寺徒步赴衛藏學法,後來到後藏,朝拜各派名寺,遍訪高僧名師,刻苦研習法學,29歲在雅隆地區南傑拉康寺受比丘戒。34歲時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頂諸法均有很深的造詣,併到處去講經講法,在佛教界乃至社會上的地位不斷提高。宗喀巴離家赴藏一心學法多年,其母香薩阿切思兒心切,讓人捎去自己的一束白髮,意在告訴他老母已白髮蒼蒼,希望他回來一晤。宗喀巴為佛教事業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一幅用自己的鼻血畫成的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並在信中寫到:「若能在我出生地點用10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我見面一樣。」1379年,其母與眾信徒按宗喀巴的意願,用石片砌成一座蓮聚塔,這便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物。1577年在此塔旁建了一座明制漢式佛殿,稱彌勒殿。由於先有塔,爾後才有寺,安多地區的漢族群眾便將二者合稱為塔爾寺。

塔爾寺大金瓦殿內宗喀巴塑像

  塔爾寺在格魯派的教區劃分上,基本屬於哲邦寺領導的系統,即隸屬於西藏哲蚌寺郭莽扎倉的桑洛康村。塔爾寺在解放前,有僧侶1000多人,舉行各種法會時達3000餘人。僧侶除來自與該寺有密切關係的西納寺六部外,海東各縣的藏族、土族,以及海南、海西、海北的蒙族及藏族。由於內蒙等處的蒙族群眾對該寺有虔誠的信仰,因而這些地區的蒙民,在該寺出家為僧者大有人在。此外,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個別蒙民,也有在此出家者,成為蒙古族僧侶及蒙古族活佛。塔爾寺有歷來轉世的活佛80餘人,著名的有駐京呼圖克圖3人,即阿嘉呼圖克圖、賽赤呼圖克圖(亦譯作噶勒丹錫勒圖呼圖克圖)和拉科呼圖克圖。此外,海東等地著名活佛大都在塔爾寺有嗄爾瓦(意為府邸),列為該寺的一員。如土觀、卻藏、香薩等等。塔爾寺的駐京呼圖克圖及賽多諾們汗等還在內蒙及新疆等地領有屬寺。1958年宗教改革後,藏區宗教活動停止,僧人被遣送出寺。

  塔爾寺佔地面積600餘畝,寺院建築分布於蓮花山的一溝兩面坡上。寺院依山勢建築,殿宇高低錯落,交相輝映,氣勢壯觀。位於寺中心的大金瓦殿,綠牆金瓦,燦爛輝煌,是該寺的主建築,它與小金瓦殿(護法神殿),大經堂,彌勒殿,釋迦殿,依詁殿,文殊菩薩殿,大拉讓宮(吉祥宮),四大經院和酥油花院,跳神舞院,活佛府邸,如來八塔,菩提塔,過門塔,時輪塔,僧舍等建築形成了錯落有致,布局嚴謹,風格獨特,集漢藏技術於一體的宏偉建築群。

  八寶如意塔

  位於寺前廣場。據說,這八個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大功德而建造的,建於1776年。其造型大同小異,塔身高6.4米,塔底周長9.4米,底座面積5.7平方米。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磚砌成,腰部裝飾有經文,每個塔身南面還有一個佛龕,裡面藏有梵文。

寺前廣場上的八寶如意塔

  大金瓦殿

  位於全寺正中。藏語稱為「賽爾頓慶莫」,即金瓦的意思。其建築面積為450平方米。大金瓦殿初建於公元1560年,後於公元1711年,用黃金1300兩,白銀一萬多兩改屋頂為金頂,形成了三層重檐歇山式金頂,後來又在檐口上下裝飾了鍍金雲頭、滴水蓮瓣。飛脊裝有寶塔及一對「火焰掌」。四角設有金剛套獸和銅鈴。底層為硫璃磚牆壁,二層是邊麻牆藏窗,突出金色梵文寶鏡,正面柱廊用藏毯包裹,殿內還懸掛著乾隆皇帝御賜的金匾,匾額題字為」梵教法幢」。進入大金瓦殿內,迎面矗立著12.5米高的大銀塔,這就是宗喀巴誕生的地方。大銀塔以純銀作底座,鍍以黃金,並鑲嵌各種珠寶,裹以數十層白色「哈達」,以示高貴。塔上有一龕,內塑有宗喀巴像,塔前陳放有各式酥油燈盞,銀鼓號角,玉爐金幢。梁枋上布滿了帷、幡、綉佛、圍帳及布陳天花藻井,層層哈達,琳琅滿目。整個建築莊嚴大方,雄偉壯觀,陽光之下,金光燦爛,光彩奪目。

宗喀巴誕生地大金瓦殿

  小金瓦寺

  又名為護法神殿。初建於明朝崇禎四年(1631)。寺中迴廊陳設野牛、羊、熊、猴等標本。據說,這些走獸標本象徵一切惡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邊有一匹白馬標本,相傳是三世達賴喇嘛從西藏拉薩到青海塔爾寺騎的。三世達賴喇嘛朝拜塔爾寺之後,要去蒙古傳經說道,這匹白馬怎麼也不肯走,於是便留下來,不久,馬不食而死。後人把它當神馬,和家神陳列供奉。

小金瓦殿

  大經堂

  大經堂是土木結構的藏式平頂建築,是塔爾寺建築中規模最大的。其建築面積近2千平方米,是擁有168根大柱的大型經堂,初建於明朝萬曆三十四年,即公元1606年。它是寺院喇嘛集中誦經的地方,堂內設有佛團墊,可供千餘喇嘛集體打座誦經。內部陳設非常考究,飾有黃、紅、綠、藍、白五色的幡、幃和各式天花藻井,滿堂林立;還有珍貴的大型堆綉掛佛、刺繡佛;梁檐上繪有藏式風格的圖案花紋,彩畫細膩生動。殿內大柱都由龍鳳彩雲的藏毯包裹,整個經堂五彩繽紛,富麗堂皇。在1千多平方米的屋面上,按照宗教法制和西藏傳統藝術、裝有銅製鎦金的金鹿法輪、各式金幢、寶瓶、寶塔、寶傘和倒鍾等,把一個單調的草泥平頂打扮得絢麗多彩。遠眺平頂,金碧輝煌,給人以威嚴之感。

大經堂

  小花寺

  小花寺又名長壽佛殿,是為七世達速喇嘛念長壽經而建的,故名長壽佛殿。它已形成一個小型院落。正面為硫璃磚牆突出的小門,玲瓏別緻。院內種有菩提樹,樹葉茂盛,濃蔭蔽日,清潔優雅。殿內塑有釋迦牟尼等佛像三十多座。木刻浮雕,層層重疊,佛龕背景,雕木繪金。手工雕飾精湛細緻,是塔爾寺木刻藝術的結晶所在。其外形為二層代檐廊重檐歇山頂、屋頂四角翹起,斗拱精巧明快,猶如一幅優美的木雕畫圖。

  展佛

  塔爾寺最隆重的宗教活動之一:即請出放置一年的巨大佛像在露天展示,一方面從保護的角度,防霉變和蟲咬,更重要的是寺廟僧人和信教群眾對佛祖朝拜供養的一種特殊方式。佛像實際是一種特製的大唐卡,它是一種捲軸畫中極其稀少的珍品。展佛之日,當東方第一縷曙光照射到大地之時即為佛像展開的最佳時辰,故展佛又稱曬佛。曬大佛,在每年農曆四,六月兩次法會時舉行,意思是為紀念釋迦牟尼誕生,成道,涅磐和彌勒出世及宗喀巴誕生,涅磐。塔爾寺有「獅子吼」,「釋迦牟尼」,「宗喀巴」,「金剛薩捶」四種巨大的堆綉佛像,每次只曬一種,在寺院山坡上展曬。大佛長十餘丈,寬六七丈,從山頂一直展到山腰,氣勢壯觀,供數萬遊客信徒瞻仰膜拜。

  「展佛」結束後,在塔爾寺內的廣場上就要舉行跳神,喇嘛們帶上各種的假面,跳起了各種宗教舞蹈。在跳神的同時,喇嘛還要念經祈禱,演藏戲,這是寺廟一年一度表演宗教藝術的舞台,是人神聯歡的盛會。

塔爾寺「曬大佛」

  塔爾寺有著濃厚的學術和藝術氛圍。它是青海省佛學院的最高學府,現設有顯宗、密宗、時輪、醫明四大經院,(藏語分別稱為參尼、居巴、丁科、曼巴札倉)。顯宗學院設在大經堂,是塔爾寺最早的一所學府,主要學習佛學顯宗理論,認為顯宗是佛教的根本。學員在10至15年內學完《釋量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 《阿毗達磨俱舍論》,可獲得「噶然巴」格西稱號。密宗學院傳授「三密大法」,即通過身密、口密、意密可達到佛境,這種意境便是「即身成佛」,經過3至5年的學習,考試成績合格者授予「歐然巴」格西學位。醫明學院是研究藏醫學的學府,經過長期的實踐,形成了獨特的藏醫學理論體系,經答辯核准,可授予「曼然巴」學位。時輪學院是研習天文歷算的學府,經考試成績優秀者,可授予「澤然巴」格西學位。這些學位,相當於現在的博士學位。獲得這些學位的僧人,深受僧俗尊敬,在寺院享有很高的地位。另有欠巴札倉,是專門學習佛教音樂、舞蹈的法舞學院,但不在正規扎倉之列。此外,塔爾寺還附設有跳神院,這是講習跳神舞蹈之所。塔爾寺里的印經院專門印經典著作,製版、刻版、印版、印刷、洗版、裁裝等機構健全。這裡印製的各種經典著作,不僅供給本寺和省內藏傳佛教寺院僧人學慣用書,還銷往西藏、甘肅、四川、內蒙等地的寺院,在保存、交流和發展佛教文化方面做出了貢獻。該寺阿嘉一世的有關文學著作,賽多羅桑楚丞及阿拉夏丹達爾等有關藏文語言學方面的著作,在蒙藏地區享有盛名。

  塔爾寺的壁畫、堆綉僧人的酥油花塑像是聞名遐爾的藝術「三絕」:

  酥油花

  最早產生於西藏苯教,是施食供品上的小小貼花。另有傳說稱641年文成公主進藏,帶去一尊釋迦牟尼12歲等身像並將其供奉於拉薩的大昭寺,吐蕃人民用酥油做成花供獻於佛前,以示崇敬之心,後各藏傳佛教寺院相繼使用,視為禮佛珍品,獻酥油花遂成為正月祈願大法會的重要內容。在發展過程中,酥油花的塑造方式、花色品種、內容題材和工藝技巧都不斷發生著變化。1409年,宗喀巴大師首次在拉薩大昭寺發起祈願大法會時,組織製作了大型立體人物群像的酥油花供奉於佛前。此後,酥油花傳入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塔爾寺,在此相沿成習。每年正月十五日,皓月升起,華燈初放,塔爾寺便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酥油花燈節,人們做花、賞花,祈求吉祥平安,幾百年來從未中止。酥油花展出時還有十多人組成的小型樂隊在旁伴奏。

  酥油花的原料十分講究,需用上年塑制酥油花後拆除下來的陳舊酥油和精細草木灰摻和成韌硬的黑色胎料,方可制胎塑形。塑造時,溫度要求較高,製作難度較大。酥油花的製作分扎骨架、制胎、敷塑、描金束形、上盤、開光六道工序。一架酥油花,從整體來看,亭台樓閣數十座,人物、走獸動輒以百計,大至一兩米的菩薩金剛、小至十數毫米的花鳥魚蟲無所不備,浮雕與圓雕結合,人物與景物結合,佛界與凡間結合,動態與靜態結合,時空分而不斷,物象繁而不亂,色彩繽紛,渾然一體,令人嘆為觀止。

  塔爾寺的大型酥油花以宗教題材為主,如《釋迦牟尼本生故事》、《釋迦牟尼十二行傳》、《蓮花生本傳故事》、《宗喀巴本傳故事》等,兼及藏戲、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如《文成公主進藏》。另外還有一些別緻的小型酥油花。由於不受時空限制,酥油花彩塑尤其擅長以大場面來表現複雜情節,繼承佛教壁畫中「異時同地」的處理方法,在一個有限空間里可將幾十個故事情節在一個畫面上以連環畫的形式縱橫交錯穿插進行,看上去繁而不亂、渾然一體,如大型酥油花《釋迦牟尼生平故事》。80年代製作的大型酥油花名作《文成公主》,主要以近三百個人物和長安、日月山、江河源、拉薩等地理背景構成,其中協調地配飾著奇花異草,漢藏民族和睦友好的歷史場面得以逼真再現,非常壯觀。

  塔爾寺設有「上花院」和「下花院」兩個專門製作酥油花的機構,每院有藝僧二十人左右,這些藝僧一般在十五六歲入院,終身從藝。酥油花製作技藝主要靠口手相承、師徒相傳。上、下兩個花院分別有總監(稱「掌尺」)主持,決定當年酥油花的題材、構圖、製作分工等事項。現在塔爾寺酥油花製作技藝的主要傳承人有扎西尼瑪、羅藏龍珠、尕藏加措、加陽謝熱、智華若子等。

  1958年宗教改革後,藏區宗教活動停止,僧人被遣送出寺。至20世紀80年代恢復酥油花製作時,大部分著名藝僧已相繼去世。酥油花作品極易變形,無法長期保存,這使傳統技藝在傳承中不容易得到固定的範本,應進一步加大對酥油花製作技藝的保護力度,使這一富於特色的民族手工藝長久存留於世間。

酥油花彩塑

  壁畫

  塔爾寺的壁畫是我國繪畫寶庫之一,壁畫遍繪於寺內的主要殿堂,尤其在瞻廊、迴廊、前廊等處為多,全寺保存完好的大小壁畫千餘幅,對殿宇建築起著很好的美化作用。壁畫以它多姿的形象,生動的色調,豐富的色彩、內容,別具一格的畫面而聞名於世。

  塔爾寺壁畫屬藏傳佛教畫系,其畫風與漢畫不同,具有濃郁的印藏風味。其內容和人物大都取材於佛經故事和密宗經典。畫面配有眾多的自然景色,使人物活躍於花草樹木、藍天大地,高山河流,亭台樓閣之中,畫面構思巧妙,布置井然,色調和諧,精巧細膩,層次分明,人物形象,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壁畫顏料採用石制礦物染料,色澤絢麗,經久不變。是塔爾寺壁畫特有的一大長處。

  塔爾寺壁畫的基本色是紅、黃、藍三種,兼用綠、白多色,色彩豐富、艷麗。而用色更為鮮美、明快,多採用對比的手法,冷、暖色交替使用,層次分明。在用冷、暖色表現人物的性格,則是該寺壁畫特點之一。姿態和善安祥的用暖色調;性格兇狠猙獰的用冷色調,這就強烈地突出了主題,獲得一種明艷醒目、富麗堂皇的效果,給觀眾極為深刻的印象。有的筆鋒細得像針尖,在大拇指大小的一點布上,就繪有一個完整的佛像,服裝雖然繁雜,但卻十分鮮明。既是雕刻在深綠色琉璃磚牆上的一束束花草,那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多像是寺院附近野生的馬蘭草、饅頭花、蜜罐罐一樣,富有生機。其工藝精細得就是抹去了顏色,那花瓣花蕊、花莖和葉片,依然清晰可辨。不愧為塔爾寺藝術的「一絕」。

  塔爾寺壁畫皆是宗教畫,很多是佛教經典的插圖,例如大經堂正面和南側牆上,便是巨大連幅的佛教神話和寓言故事。其中,上講經院里十三幅布幔畫更是揚名遠近:正中牆上的九幅畫,中間一幅是身著大紅鑲金袈裟、頭戴桃形尖頂黃帽端坐「寶位」的「寶貝佛」(民間對宗喀巴的尊稱),面望大金瓦殿,目光炯炯有神,顯得十分威嚴。那左右八幅繪的是密宗佛像,採用的是意象創作手法,畫面上的人有三頭六臂,有的多頭多臂,意為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有回天之力的神功。外圍還有許多身披袈裟虔誠誦經的佛像,他們個個穩坐蓮花台,手捻佛珠串,身邊祥雲繚繞,龍鳳呈祥,呈現出一派神話景象。

  塔爾寺壁畫的它製作和表現方式來看,大致可分為三種:一種是布幔畫,先在白布上繪好畫面,然後根據放置的牆面大小嵌以木框,裝釘於牆壁之上。一種是牆壁畫,就是經過處理的潔白牆壁上,直接繪以各種題材的壁畫。再一種是牆面上嵌木板進行乾燥刨光處理,用膠和石膏合成白漿打底子,在上面再繪各式畫圖。那寺上經殿的檐下柱頭、梁枋、斗拱、飛檐出椽上的繪畫也屬後一種。

塔爾寺壁畫

  堆綉

  是唐卡的一種,又叫剪貼、補花,是在布幔上用各色布塊(綢緞)粘貼、堆砌的大小佛像和周圍點綴的花卉圖案。它是塔爾寺獨有的一種地方民族手工藝品。塔爾寺堆綉題材是以表現佛的各種活動為主。單幅多為各種佛、菩薩、護法神、密宗金剛、八瑞相、寶馬、白象、噴焰摩尼等圖案,聯幅畫面多為佛教故事和神話故事。

  塔爾寺大經堂中懸掛著「十六尊者(羅漢)顯神通」和「八仙過海」兩幅大型堆綉佳作。堆綉藝僧依照藏傳佛教十六羅漢和八仙各自的神通,根據自己的豐富想像和審美經驗,堆綉出個性鮮明、形態表情各異的十六羅漢及八仙形象。他們或降龍、或伏虎、或鎮魔、或返老還童,其造型皆靜中有動、生動傳神、惟妙惟肖。塔爾寺每年農曆四月、六月兩次大法會上所曬的「大佛」,也是藝僧們在巨幅錦幔上堆繡的大型佛像。

塔爾寺堆秀

  14、隆務大寺

  青海藏傳佛教格魯派主要寺院,位於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隆務鎮西南角山底下有數十座經堂』佛殿及數以千計僧舍組成的佛教園林建築群,這就是赫赫有名於藏區的藏傳佛教寺院隆務寺。隆務鎮由該寺而得名。「隆務」系藏語,意為農業區。隆務寺,藏語全稱為「隆務德慶卻科爾林」。這個寺院在解放前是安木多地區僅次於塔爾寺與甘肅拉卜楞寺政教合一的大寺院,也是安木多藏區的古老的寺院和與內地封建王朝聯繫較密切的寺院。隆務寺在黃南州轄有10幾座屬寺。據《安多政教史》所載,主要有隆務鎮的投毛寺、投毛恰尕寺(現在吳屯上、下庄寺);蘭彩鄉的葉什姜寺;黃乃亥鄉的扎西其寺、隆務貢寺;麻巴鄉的乙格寺;保安鄉的當格寺、沙尕夏寺;雙棚西鄉的西關寺;加吾鄉乙格寺;曲庫乎鄉的達江寺;扎毛鄉的德欽寺;宗俄寺、宗噶寺以及已消亡的宗賽寺、多熱卡索寺、宗瑪寺、曲瑪爾寺和卡貢拉當寺等寺院。屬寺多為一世夏日倉及其弟子所建。隆務寺的香火村莊主要有原隆務鎮七庄、麻巴七庄、四寨子、浪加、吉卡三庄、加吾浪倉、賽龍巴三庄、曲庫乎鄉、澤庫的和日鄉、寧秀鄉、賽山川三地以及上下和日年桑等。此外,隆務河流域的其它農牧區亦為隆務寺的勢力範圍。

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隆務大寺

  隆務寺歷史悠久,據記載最早建於元代大德五年(1301)左右,當時為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規模較小。明洪武三年(1370),明王朝推行「因俗以治」民族政策,准建隆務寺。宣德元年(1462),名僧三木旦仁欽重建隆務寺。其弟羅哲森格為當時隆務寺的宗教領袖,是一位精通大小五明、佛學造詣很深的學者,受到宣德皇帝的尊奉,被封「弘修妙悟國師」,正式建立了這個地區政教合一的統治。這個家族後來得到國師封號者有5人之多。明萬曆年間,隆務寺大經堂建成,明熹宗於天啟二年(1622)賜題「西域勝境」匾額,懸於經堂門首。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夏日倉一世雅傑藹丹嘉措(被認為是三木旦仁欽轉世)主持隆務寺,頗受當地群眾尊崇,修建了該寺的參尼扎倉(顯宗學院)。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清廷封夏日倉一世為「隆務寺呼圖克圖宏修妙悟國師」,當時正值三世達賴在青海弘揚格魯派教法,加上土默特蒙古強大壓力,原為薩迦派的隆務寺改奉格魯派,其區域性的政教合一統治延續近200年。經歷輩夏日倉活佛不斷擴充,隆務寺規模不斷擴大,佔地面積曾達到了1300畝,僧人最多時2300人,有經堂35座,僧舍303院,活佛府邸(囊謙)43座,共計9000餘間,活佛40餘人,屬寺200多座,成為安多地區格魯派大型寺院之一。

  該寺在1958年「大躍進」年代和1966年「文革」期間,破壞慘重。現經過修復,重現昔日風采。該寺的天女殿、靈塔殿、觀音殿、文殊殿、曲哇殿、時輪院、顯宗院及密宗學院等一大批建築物陸續修復。隆務寺現有佛堂7座,活佛府邸6座,僧舍300餘間,寺僧300餘人,活佛14人,其中住寺活佛有夏日倉(八世)、賽赤倉、隆務倉、卡蘇乎倉、全都倉、色倉和葉什姜倉等,未入寺的活佛有滿倉、堪欽倉、銀吾倉、智格日倉、直干倉、晉美倉、中佑倉、德欠洛智合倉等。

規模龐大、建築宏麗的隆務大寺

  活佛轉世制度是藏傳佛教的一大特徵,而且大寺院中往往有幾十個活佛轉世系統,這在隆務寺顯得尤為突出。該寺共29個活佛系統,其中夏日倉活佛系統位最高,為寺主,至今已傳八世。一世噶丹嘉措(1607-1677年)為同仁和日拉倉部落人;二世阿旺赤列嘉措(1678-1739年)與一世同鄉;三世根敦赤列拉傑(1740-1794年)為同仁年都乎人;四世羅桑卻扎嘉措(1795-1843年)與其後三世活佛均為互助縣卻藏灘人;五世羅桑赤列嘉措(1844-1858年);六世羅桑噶丹丹貝嘉措(1859-1915年);七世羅桑赤列隆朵嘉措(1916-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曾兼任黃南藏族自治州州長,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職。建國初期,為了和平解放西藏,中央人民政府確定從西北和西南地區選派了一些在西藏有威望的宗教界愛國人士,組成促進和談代表團前往西藏,與西藏地方政府進行協商,說服他們派代表進京,與中央人民政府舉行和平解放西藏的談判。由於夏日倉曾在西藏拉薩三大寺院之一的甘丹寺任過池巴(這一職位享有僅次於達賴、班禪的宗教和政治地位)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堪布,因此他同大通廣惠寺的顯靈活佛被選為入藏代表,他以自己的聲望積極活動,曉以大義,為促成西藏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  

  隆務寺除夏日倉活佛系統外,著名活佛系統還有曲哇倉、阿繞倉、堪欽倉、隆務倉、卡蘇乎倉、昂索苟已倉、嘉倉、色倉、智格日倉、晉美倉、德欽倉、中佑倉、滿倉、參智合倉、丹倉、維哇倉、貢保敦珠倉、直干倉、宗俄倉、吉柔倉、相采倉、隆務貢倉、德欽贊保銀倉等。該寺活佛多出高僧,著述頗豐。例如,一世夏日倉的《夏日倉噶丹嘉措全集》、阿繞倉所著《天樓柱式》、堪欽倉所著《辯論初階》等都很有影響,在藏區廣為流傳。該寺學經採用拉薩色拉寺傑巴扎倉教程,並於色拉寺、甘丹寺設有冷本康村,供本寺僧人入藏學經居住。

隆務寺現任夏日倉八世活佛給白瑪法王(1991年10月坐床)

  隆務寺佛事活動頻繁,寺院在一年之中有多次隆重的佛事活動,其中農曆正月祈願法會規模最大,此會於農歷正月初七至十六日舉行,其間有十六日的「跳欠」等活動,莊嚴中帶有幾分節慶氣氛,法王舞和馬首金剛舞皆分五場,約兩小時後結束,這種活動即帶有濃厚的說教意味,又有鮮明的青藏高原舞蹈藝術的色彩,遠近僧俗群眾都一睹這一活動為快;二月春季學經期一個月;三月由時輪學院舉辦辯經、考試活動,歷時一個月;五月全寺集中念經15天;農曆六月十五日至八月一日住夏45天,其間婦女一律不得入寺,寺僧不得外出;八月後半月為秋季學經期;九月「降凡節」於二十二日舉行紀念釋迦牟尼在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法後重返人間的活動;十月「五供節」紀念宗喀巴圓寂;冬季學經期,分為兩期,第一期為十一月全月,第二期從臘月初七開始,二十一日結束,在每月十五日和三十日,還舉行寺僧在佛像前念經、悔罪的儀式。有曬大佛,轉,跳欠等活動。隆務寺又是安多藏戲的發祥地,僧眾們常有藏戲公演,使隆務鎮附近村落一年四季都有豐富多彩的大型文化娛樂活動。  

  隆務寺曬佛規模宏大,每次曬大佛,方圓數十里的群眾均來禮佛。

隆務寺正月十六 「跳欠」活動中的法王舞

  隆務寺建築宏偉壯觀,裝飾華麗,文物豐富。建築頗具有藏族風格,整個寺院坐西朝東,所處地勢平坦而寬闊,背山低矮而陡峭。由於隆務地區藏漢族雜居,建築物亦多為藏漢合壁式。大大小小的經堂、佛殿星羅棋布,錯落有致。寺周築有五米高的圍牆,在東西和南面開有兩處山門,門樓上建有嘛呢經輪,飛檐斗拱,狀似城樓。遠遠望去,隆務寺飛檐斗拱與堡式紅牆融為一體,琉璃瓦與鍍金寶瓶飾交相映輝,一片金光燦燦。經堂內供奉明朝皇帝賞賜的釋迦牟尼等塑像數十尊,造型精美,莊嚴肅穆。保存宗喀巴大師法衣一件,高11米的宗喀巴大師像,底座周長26米,通體貼金,上下周圍鑲嵌金玉寶石,更顯得金碧輝煌。還有夏日倉一世至七世的衣缽,成千上萬件的法器,精美的壁畫、堆綉、唐卡等藝術品,浩瀚的佛教經卷典籍,成為省內又一處佛教藝術博物館。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北有八座佛塔,稱做「如來八塔」,是為紀念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八大功德而建。寺後山坡依山勢建有夏日倉活佛的夏宮,寺內北側有90餘院僧舍,獨家獨院,排列有序,圍牆皆粉以白色石灰,使之與當地民居有明顯差別。

隆務寺北的「如來八塔」

  大經堂

  位於寺院中央,又稱總經堂,是全寺最大建築,建築面積達1700平方米,周長170米。大經堂前面是個近1萬平方米的廣場,為廣大僧俗舉行重大佛事活動的場所,圍牆高聳,塗以赭紅色,東牆一字排開10餘間嘛呢轉筒房。大經堂建築在石基上,拾階而上,赭紅色的牆壁挺拔而厚實。平頂、坡頂組合成的複合式屋頂,解決了殿堂的採光問題。這座大經堂酷似中世紀的城堡,高大雄偉又帶有幾分神秘,在該寺眾多的建築中,是為數不多的地道的藏式古典建築之一。經堂內有雕刻金龍的紅色巨柱18根,每根周長150厘米,高約12米,短柱46根。堂內正中供有宗喀巴大師等工藝精美的塑像數10蹲,其中宗喀巴鍍金像高達12米,座底周長達26米,周圍嵌滿金銀珠寶玉石,顯得十分雍容華貴。堂內四壁繪有大型壁畫20餘處。堆綉、唐卡數十幅,幡幢、柱裙從堂頂直垂到距地1米余。將經堂裝點得富麗堂皇。

  15、拉加寺

  青海藏傳佛教格魯派主要寺院,位於青海省果洛州瑪沁縣拉加鄉東北部黃河北岸的拉加鄉阿尼貢群山下,坐東向西,面臨黃河,前有1986年建成的黃河大橋可通西岸《格薩爾王傳》中描述的「猶如羔羊的腎小彎般溫暖的黃河灣,雄鷹會到那兒繳納肉稅,疾風會到那兒繳納草稅,黃河會到那兒繳納木頭稅」的黃河灣,相傳即是拉加寺今天座落的地方。「拉加」系藏語譯音,指四不象即麋鹿。據說拉加寺在破土動工時,發現了一隻四不象,故寺院以取其名。寺初名「扎西功德林」(吉祥廣安寺),後改名「甘丹扎西回尼」(具善吉祥源地),又稱「嘉禪寺」。全盛時期僧侶近1300人,是青海省著名的佛教八大寺院之一。拉加寺是青海省黃河沿岸最著名的格魯派寺院,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有屬寺10餘處,主要在內蒙地區。青海海西天峻縣的阿汗達熱寺,亦屬於這寺的支寺。拉加寺修建雖晚一些,但與果洛隔河相望,對果洛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解放前,馬步芳極力拉攏香薩活佛的侄子丹德爾作為他在同德縣的代理人及作向果洛推進的工具。拉加寺創建於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由博通顯密的一代名僧阿柔格西堅贊鄂色(1726-1803)受七世達賴指派而創建,六世班禪曾授予他「額爾德尼墨爾根堪布」名號。他建成這寺後,交於塔爾寺活佛香薩二世羅桑達吉嘉措(1759-1824),自此歷世香薩活佛成為拉加寺寺主,同時嘉哇倉及嘉黎倉亦兼該寺的寺主。拉加寺為同德、河曲一帶的最大寺院,最盛時約有僧侶1300餘人,設法相、密宗、時輪、醫學等4個學院,屬西藏的色拉寺系統,採用色拉寺吉宗教程,寺僧來自寺屬的談斗措玉等四部落及果洛、應歐後等等地區,有活佛18人,至1949年已歷五世。清光緒年間,清廷授「香薩班智達」名號;民國初年該寺活佛因贊翊共和,國民政府又封其為「善濟禪師」,故香薩活佛世系在青海地區影響很大,塔爾寺、德干寺、隆務寺均建有其府邸。  

  拉加寺設有總領全寺的大經堂「托桑林」,下分五院,即上下密修院、醫明學院、時輪學院和旦正院。每年有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的祈願法會、三月初三日至十五日的代供養法會以及十月底的「五供節」等。該寺歷代名僧輩出,且多有著述傳術,如西合佐桑熱著《歷算概要》、香薩著《證理論》、《因理論釋》以及《賽倉哇全集》等。

  在文物方面,現藏歷史文物有乾隆時代鐵鍋一口,乾隆三十九年賜名「嘉禪寺」之御制碑一塊,班禪大師、章嘉國師賜給香薩活佛的錦幛等。該寺現藏有藏文《甘珠爾》大藏經的木刻版(系西康德格版的翻版),《賽唐哇全集》,香薩倉著《達柔》(《因明因理論》) 等佛經四千餘部,並供有相傳迎請自印度的佛舍利十粒及僧舍利一百餘粒。

位於黃河北岸的拉加鄉阿尼貢群山下拉加寺

  拉加寺建築既有藏族佛教寺院的特點,又有漢族寺院的建築風格。全寺建築形成一個小型建築群,近似於中原古典園林式的建築風貌。整個寺院依山傍水,地勢優美。背依之阿美尼勒功山松柏蒼翠,蠶絲般的細溪飛流之下,景物十分宜人。前面是滾滾黃河,氣勢磅礴,一瀉萬里。經歷代修建,規模可觀。1958年宗教改革前,有殿堂12座150間,活佛府邸(囊謙)、僧舍1100間,全寺建築佔地700餘畝,寺後另建有班禪行宮一座。1958年宗教改革和1966年「文革」期間,該寺兩次被毀,造成嚴重破壞。該寺香薩拉讓的印經院曾藏有《甘珠爾》等木製經版五萬餘件,此外寺中原供釋迦、彌勒佛像及金字《甘珠爾》等,皆在文革中被焚毀。1980年開放後,經歷年重修,復具規模。現主要建築有大經堂、釋迦牟尼殿、時輪學院、密宗學院、醫明學院、護法神殿等,另有菩提塔一座。其中釋迦牟尼殿為乾隆故宇,歷史最久。拉加寺現任寺主香薩活佛,青海省天峻縣生格鄉人,師範從佐日活佛。

  大經堂

  大殿可容納上千僧人共同念經,大殿門口是四大天王和六道輪迴圖,裡面供奉著一尊傳說有體溫的釋迦牟尼佛造像。經堂內還有一根傳說自行飛來的柱子,因為加持力也特別大,故沒有上色。經堂內還有白雅活佛賜予的釋迦牟尼佛一尊,第三世宗薩欽哲仁波切賜送的觀音一尊,還有更登亞培的金銀所造的佛塔。另外有許多珍貴的古代唐卡。

大拉加寺經堂內可供上千僧人共同念經

  釋迦牟尼殿

  為乾隆年代建築,歷史最久。大殿內主要塑有釋迦牟尼佛,佛身高13米、佛墊高7米,靠背六莊嚴和兩位聲聞弟子,右邊是燃燈佛,左邊是彌勒佛,兩尊佛各高10米。三尊大佛前面是寶生如來,無量壽佛,和法王仁青美久加稱,另外塑有假山,山中塑有妙觀如來,寶髻佛,一切救佛,滅累佛,金寂佛,藥師佛,無量光佛,每尊各高1米,左右兩邊美麗的山中間塑有十六羅漢、達瑪達、布袋和尚、四大天王。內殿中塑有多吉瓊,貢嘎松波塑像等。大殿牆壁上東方持國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兩幅壁畫最為著名。目前正在翻修。

  金剛舞

  藏傳佛教在大型法會及特殊節慶之時,用歌舞的方式表達佛菩薩神變幻化度眾生的方式。稱之為「金剛舞」。金剛舞可分為上師舞、本尊舞、空行舞、護法舞四種:上師舞:如在藏曆六月初十、蓮師成道日所舉行者。寺廟僧眾或修行者戴上蓮師八變等等面具以及戲服,手拿不同的法器,紀念蓮花生大士以不同的身相度化不同容器之眾生。本尊舞:法師或修行者,扮演報身佛的寂靜及忿怒等等形象,隨之祈求報身佛降臨在他們身上,配合大型法會之修法儀軌,以勇猛舞姿來摧毀、降伏妖魔鬼怪。又以無量的大慈大悲度化妖魔鬼怪、以及受著所知障、煩惱障、業力緊迫的六道一切有情眾生。空行舞:在壇城前,以年輕、莊嚴、聲音嘹喨的喇嘛來扮演空行母。他們以歌聲、舞蹈及手印、法葯,來讚歎十方所有諸佛菩薩的事業及功德,祈求所有在凈土的勇父、空行賜予所有修行者所有共與不共的成就。護法舞:喇嘛們扮演閻羅王或天龍八部等等,透過金剛舞不同的變化,表達因果業力真實不虛,以及山川江河都有神祇存在,對於因果業力及大自然都要心存敬畏;同時,也祈願得到真實護法神的庇佑,祈求國泰民安,佛法廣傳。

  拉加寺的金剛舞在藏曆1月28日至29日舉行,主要有大威德面具25種,寶帳怙主八尊,黑鳥、黑狗、虎、狼、黑人、大鵬金翅鳥、寶帳怙主的公牛。還有金帽比丘25位,黑帽咒師25,25個黑女、穿虎皮衣的25個男子;金剛手和怙主等護法和兩個小丑,兩個鹿,兩個屍陀林。跳大威德怙主時有虎、獅、大鵬鳥、龍、寶馬等。

拉加寺藏曆1月28日至29日的金剛舞16、結古寺

  藏語稱「結古頓珠鑼」,意即「結古義成洲」, 原是當地扎武部落的薩迦派寺院,位於玉樹地區結古鎮鎮東結古山上,也是青海藏傳佛教薩迦派主要寺院,青海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薩迦派在青海的寺院主要分布在玉樹地區。按其教區可分為南、北兩個部分。結古寺是北區主寺。寺內駐有由薩迦寺派來的堪布1人,這與南區薩迦寺不同:北區是由薩迦寺直接派出堪布,而南區則由薩迦三大支派之一鄂爾寺派出,直接對鄂爾寺負責,間接則對薩迦寺負責。歷史上,結古寺是玉樹北部地區的薩迦派主寺,以建築宏偉、寺僧眾多、文物豐富、多出學者而出名。

藏傳佛教薩迦派在青海的主寺:玉樹地區結古寺

  結古鎮早期有一座苯教寺院,到元末,苯教寺院已不存在,而是兩座屬噶瑪噶舉派的小寺(其中一座為尼姑寺),另建有扎武頭人的紅宮。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西藏薩迦派大喇嘛當欽哇?嘉昂喜饒堅贊(1376——?)來此傳教,得到扎武頭人的支持,原有噶舉派二寺僧尼被迫遷往別處,當欽哇在屈來建築的基礎上建成結古寺。結古寺原有3個活佛系統:扎武邁根?松傑丹增活佛,玉樹縣巴塘鄉人, 1954年被迫還俗在家, 1958年卒,其轉世現居印度;文保堅貢活佛,亦歿於1958年,其轉世住紮武百戶在印度所建之結古寺;嘉那活佛系統,其第一世名多項松卻帕文,昌都囊同人,父親旦正,母親阿吉,青年時期於峨嵋山、五台山等地居留20餘年,清通漢語文,服飾略似和尚,故稱之為「嘉那朱古」(漢活佛)。他多才多藝,獨創了稱為嚴「多頂求卓」的100多種舞蹈,從而使玉樹成為歌舞之鄉,玉樹地區著名的卓舞即源於此。結古寺舉世聞名的麻尼堆也是他晚年所創製。結古寺現有僧侶約400人,活佛數人。現世嘉那活佛更嘎堅贊,生於1950年。1937年藏曆十二月一日,第九世班禪大師卻吉尼瑪在返藏途中於結古寺圓寂。

  整個寺院依山勢而建,殿堂僧舍錯落有致,遠望似多層樓閣聳立。主要建築有大經堂、協扎、拉姆佛堂、噶堂佛塔以及僧舍220間。其中都文桑舟嘉措經堂亦稱大經堂,系薩迦寺大堪布巴德秋君和嘉那活佛第一世多項松卻帕文設計,在德格佐欽寺支持下,扎武邁根活佛主持修建,可容納1000扎哇(僧人)誦經。

結古寺依山勢而建,殿堂僧舍錯落有致,遠望似多層樓閣聳立

  結古寺最盛時,全寺成年扎哇多達780人,完德(幼年僧徒)400 多人。現有寺僧136人(內活佛1人),牛239頭,馬6匹。由更嘎江才主持寺務。該寺曾出過許多有學識的比丘,擔任講經院的堪布,尊為 「喇嘛」(上師 )。較出名的如 喇嘛囊嘎,著有《般若波羅蜜多釋》等5部著作;喇嘛才江是當代玉樹名醫;喇嘛日霍,擅長歷史,著有《大日如來佛堂志》及《藏區文物志》等。寺中藏有三世佛像等文物,及《甘珠爾》、《丹珠爾》等上萬部佛經。該寺原藏有嘎阿尼當巴的氂麈、八思巴所贈釋迦牟尼唐卡、護法面具和檀香度母、古印度鈴杵、傳為格薩爾用過的釵鈸和扎武部落從故居象雄帶來的寶刀等。俱毀於1958年宗教改革。結古寺以「世間第一大嘛尼堆」聞名於世界。嘛尼堆由刻有六字真言「啊嘛呢叭咪哞」的嘛呢石壘成,譯為漢語「啊!蓮座上聖佛!噢!」有的嘛尼石還刻有經文或佛像,無數「嘛尼石」排一起構成一列經石牆。嘛尼堆藏語稱「多崩」,意為「10萬經石」。

  結古寺的嘛尼石由第一世嘉那活佛晚年時定居於鎮東新寨村是所創建,人稱「嘉那嘛尼堆」、「新寨嘛尼堆」。隨著歲月的流逝,這裡的嘛尼石堆體積越來越大,到1955年200多年間已堆積嘛尼石25億多塊,形成一個長超百米,寬過五十米,高約1.5米以上透迤連綿的嘛尼石牆,一座佔地面積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的嘛尼石城,堪稱「世界第一大嘛尼堆」 。「嘉那嘛尼堆」有幾處」門巷」可供人進出。石牆、門巷上掛滿了印有經文、佛像的彩布。城中紅色神塔高高聳立,莊嚴神聖。其中的嘛尼石大的有幾米大,小的只有十幾公分,上面均鐫刻著佛像或經文,最常見的是藏文六字箴言。裡面還有幾萬塊刻有律法、歷算、論述和各種佛像的嘛呢石精品,有的將整套的佛經完整地刻在很多塊石頭上,連封底、封面都刻了出來,這些石頭經書也被整齊地放在嘛呢堆上,刻有經文和佛像一面則總朝向人們可以看到的方向,所刻經文足有近兩百億字之巨,堪稱「世界第一石刻圖書館」,成為藏族宗教文化的優秀代表。

多達25億多塊嘛尼石的結古寺「嘉那嘛尼堆」

  17、班慶寺

  亦稱班青寺。藏語為「邊欽彭措達傑楞」,意為「邊欽圓滿興旺洲」,位於離青海玉樹縣結古鎮28公里的巴塘鄉,屬噶舉派寺院。班慶寺原在玉樹地區結古鎮鎮東結古山上,今日結古寺所在位置。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 ),西藏薩迦派大喇嘛當欽哇?嘉昂喜饒堅贊在此建薩迦教派的結古寺,噶舉派的該寺遷往今址。

梅瑪山下藏傳佛教噶舉派寺院班慶寺

  班慶寺原為扎武、布慶、拉達三部落的寺院,由1600多年前噶舉派著名高僧、第四世桑吉念巴格萊尖措所創建。其第一世邊欽松傑寧巴,昌都地區寧布莊人,學經於西藏粗浦寺,一度在南木措湖靜修,精通佛學,曾為噶瑪噶舉黑帽系第十世活佛卻英多吉(1604-1674)的灌頂活佛,由此聲名大振,據傳不少噶瑪噶舉派寺院念誦「噶瑪巴頌」,首先念誦 「邊欽松傑寧巴頌」。 歷史上,」噶瑪噶舉黑帽系第十三世活佛堆督多吉於1797年在邊欽寺去世,第十六世日必多吉和九世班禪卻吉尼瑪等重要人物曾在該寺駐錫。

  由於邊欽松傑寧巴活佛的聲名和善於經營,曾負責通天河的擺渡事宜,因而班慶寺有眾多的香客、村莊和土地。二十世紀初,寺院最盛,寺僧達600多人,寺東嘎哇楞寺南囑賽楞、寺西德欽楞、寺北隆主楞,分別建有青梅、松傑、寧巴、本巴、熱達四位活佛的府邸。其中,邊欽松傑寧巴系統是該寺寺主活佛,共傳八世,依次是松傑寧巴、隆保、熱預、格來寧保、格來嘉措、格勒寧保、珠傑頂旦、謝熱寧保、旦增直卻。1958年宗教改革前,寺內建有100多柱的大經堂、護法殿、閉關禪房、活佛寢宮、僧舍和佛塔等,經堂內供有高十幾米的釋迦牟尼鍍金銅佛像等珍貴文物。大經堂內供有8米的三世佛鍍金銅像,工藝精湛,形象生動。經堂內還陳列著眾多宗教文物和珍貴經書。除大經堂外,還建有八座佛塔、靈塔殿中2 座鍍金舍利銅塔和1座銀舍利塔最為珍貴。現有僧人100多人。

  該寺在2010年4月14日玉樹拉秀大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今已全部修復。其中耗資1200萬元的五層大經堂高36米,佔地面積約1200多平方米,其規模之宏大、設計之精美、風格之獨特、造型之壯美,在全省乃至整個藏區都屈指可數。

2010年4月14日玉樹拉秀大地震中的班慶寺

地震後修復的五層大經堂

大經堂內的小喇嘛

  18、隆什加寺

  法名「牟居德欽林」,譯為「不變大樂州」。 青海藏傳佛教覺囊派寺院。覺囊派淵源於域摩孜覺多吉,盛於篤撲巴喜饒堅贊,這是在佛教教義上持有異說的一個教派,因此,被藏區正統佛教格魯派斥為異端。它也屬於泯滅的教派,但在青海果洛地區尚有流行。果洛與阿壩交壤的紫爾噶木塘寺,這是當前覺囊派在衛藏地區唯一的根據地。木塘寺約建於清光緒年間,由加喇嘛俄昂仁青桑吾創建,至今已逾百年。這寺有《覺昂派教史》的刻版,流傳於各地,頗負盛名。青海果洛班瑪縣的嘉官寺(亦叫雅塘寺),甘德縣的隆什加寺,都是贊木塘寺的屬寺。玉樹昂欠縣也有覺囊派信眾,但沒有寺院,只有靜修房,因此,昂欠地方的覺囊派教徒們都去贊木塘寺學習或進修。

青海藏傳佛教覺囊派隆什加寺

  隆什加寺位於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縣下貢麻鄉東柯河河陰,寺址在圖蘭木溝口,距縣約40公里。初為帳篷寺院,1983年形成土房寺院。所謂帳篷寺院,即是佛殿為巨型帳篷。這種帳篷很大,如祁連地區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阿柔大寺,帳房室內面積達300平方米,高度為4米,頂柱多達34根,整頂帳篷共用去氂牛毛近1000公斤,繩子2500米。該寺現有土房經堂和寺主住房。其中僧舍150間,活佛4人,經堂1座,轉經房4間,佛堂1座,靈塔12座。1995年有僧侶98人。該寺信徒大致分布在上下貢麻、東吉等鄉。隆什加寺在果洛地區較有影響,寺內設禪修院和講經院,主要修持「六支瑜伽」和時輪九神。這種活動主要屬藏傳密宗氣功修鍊,其特點是練功時間長,一般閉帳靜修,朝暮不輟,寺主加班南頗通此道。寺僧除修習覺囊派經典,亦兼修寧瑪派和格魯派經文。

覺囊派信奉時輪金剛

扎切阿旺丹增上師

  上師阿旺班瑪諾布活佛於2006年在哈爾濱斯卡拉為高考的學生舉行了一場文殊慈善灌頂法會,趙本山的高徒小瀋陽曾去獻花,兩年後,小瀋陽皈依了覺囊龍什加寺阿旺班瑪諾布活佛。

  隆什加寺的法會很著名,連續五天,每天都會放生。五天大概放生一千頭的羊和氂牛

隆什加寺的法會放生場面

  19、改加寺

  正式登記為格迦寺,位於昂欠縣吉尼賽鄉境內改雄溝的保佐山腰,是寧瑪派在玉樹區的最大寺院,也是青海乃至全國最大的寧瑪派尼姑寺院,僧尼多達500多人,設有13座靜修院。寧瑪派亦稱 寧瑪哇或娘瑪哇,俗稱紅教。這是藏區佛教的古老教派,它在全省都有流傳。舊派流傳的方式有兩種,一類出家為僧,一般都剃掉頭髮,也有留著髮辮的(不盤在頭上),但都披袈裟穿禪裙。另一類則在家修行,留著頭髮,盤繞在頭上。藏民稱其為咒師,其它民族通稱為本卜子。黃南與海南區 這兩個地區是安木多藏區的舊派集中地方,分別以海南尖扎縣直康拉卡,同仁縣雙朋喜的雅瑪扎西且寺、觀拉卡寺、江隆寺,共和縣當家寺為中心。這兩個地區的舊派支系較多,各有上師與傳承,在解放前,都以古朗倉為總教長。

青海乃至全國最大的寧瑪派尼姑寺院改加寺

  改加寺由改加·倉央嘉措(1864——1910)創建。改加·倉央嘉措吉尼賽鄉瓦保格村人,祖姓改加,25歲時拜采久寺措尼活佛為師,一心向佛,47歲時家人亡故,遂將全部家資獻出,用於建寺。在自家牧場建成改加寺,主持寺務,為第一世改加活佛。1910年改加·倉央嘉措去世後,該寺認定第二十五代囊謙王、第八代囊謙千戶扎喜才旺多傑(1915——1979)之弟昂文求扎嘉措為第二世改加活佛,從而進一步得到囊謙千戶的支持,寺院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公元20世紀50年代,這裡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有尼姑800餘人、轉世活佛9人。寺主改加,曾由十四世達賴喇嘛授給「呼圖克圖」名號;該寺第二世安曲活佛阿旺桑丁南加地位崇高,達賴准許其頭藏金冠。當時擁有改加寺有西藏烏齊縣境內的曲科楞尼姑寺、宮尼昂寺、達道寺、道飛寺、達斯寺、阿麥尼姑寺、阿多寺、江牙尼姑寺,西藏丁青縣境內的啥曲寺、給該尼姑寺、角毛尼姑寺、發毛尼姑寺,西藏那曲專區境內的啥曲寺、邦吉尼姑寺,青海境內囊謙縣東壩鄉的代青楞尼姑寺,雜多縣的曲冷寺、桑慶尼姑寺、調澤巴嘎尼姑寺,玉樹縣的蘇魯尼姑寺、它瑪尼姑寺、曲吉尼姑寺等20多座屬寺。

  現在改加寺全寺有尼姑近500人,其中200人常住寺院。有講修做道場、馬頭修行室、密集修行室、意集修行室、八令修行室、大威德修行室、三根修行室、意修修行室、怒蓮修行室、空行修行室、金剛撅修行室、壽修修行室、度姆修行室、金剛心修行室、宏明修行室、咒修修行室等十六座修行室。每個修行室約十五人左右晝夜修行。還有兩個三身修行室。其中金剛橛修行室里有三十餘名尼姑在修行,三個護法殿不斷的輪著念誦,八個齋尼常輪著守八對,齋上述是經常性的主要佛事。

改加寺金剛橛修行室里三十餘名尼姑在晝夜修行

  現任第三世轉世活佛昂桑仁波切·噶瑪阿旺旦白旺久於1986年7月出生在囊謙縣尕羊鄉麥涌。幼年時,他被以噶瑪巴為首的諸多高僧大德認定為寧瑪派的主寺格迦恰寺的佛法之主至尊阿旺桑丹朗傑的轉世靈童,取名為噶瑪阿旺旦白旺久。在隨從僧俗弟子的強烈要求下,寺廟裡舉行了隆重的坐床典禮。後來他又被政府確定為至尊阿旺桑丹朗傑的轉世靈童,再次舉行了坐床典禮,並頒發認定書。 成年之後的昂桑仁波切看到自己母寺破敗的現狀和家鄉的交通不便等各種現實問題時,他決心努力改變現狀。他夜以繼日地遊方化緣,募集資金,並用募集來的資金修繕寺廟,修建公路。公路的修通,不僅方便了僧俗群眾,也使馬、牛等牲畜減輕了勞苦。雖然這樣,但由於文革期間寺廟遭受很大的破壞,修繕過的母寺現在仍然處於岌岌可危的狀態,僧人的居住條件也非常有限。雖然寺廟的處境令人可憂,但噶瑪阿旺旦白旺久仍然堅定普度眾生之心,為了世界的和平和眾生的福祉,貢獻自己的所有力量。

  2008年,在活佛昂桑波仁切的多方奔走和努力下,有關方面同意在麥永村成立小學,以解決這裡孩子求學難的現實。學校成立一年多來,在教育部門和宗教界熱心人士的鼎力相助下,麥永村小學已經逐漸完備,師資力量也相對穩定。學校有4個年級,開設了藏語、漢語、數學等多門課程。170多個孩子的夢想已經變成了現實!在三世活佛昂桑波仁波切的主持下,寺院得以重振,尼眾已達450位之多。年輕的昂桑波仁波切活佛不僅主持著重振格迦寺的使命,而且要給近500位尼眾灌頂、口傳,護持她們全面修行。

改加寺三世活佛昂桑波仁波切

  改加寺一年中會舉行不同內容的大法事,法會期間上千,灌頂和授法時上萬人。

  那若六法

  寧瑪派的修習中有一個重要部分,就是那若巴傳下來的「那若六法」。那若巴於公元十一世紀出生於印度,是得大成就者底洛巴的弟子,西藏瑪爾巴譯師的上師,為瑪爾巴傳授了勝樂密法以及那若六法。這六法有兩種解釋,一是臍輪火瑜珈、光明、幻身、中有、往生和奪舍,一說是臍火、光明、幻身、雙運、往生和奪舍。那若六法之首要即臍輪火,也稱作猛厲火,或名絕地火,是密宗圓滿次第中的根本法之一,教導修習者的意志要集中堅守存在於下腹部的脈、風、明點,以使臍中針影(形如倒豎梵文字母阿)燃起熊熊火焰,光芒四射,功能猛厲,能焚燒一切不凈蘊界,滅盡一切煩惱思想,迅速生成智慧,獲得成就。

  改加寺的尼姑們奉行著這樣的修習方法,為了考驗修習的程度,每年的蛇月十五日,都要舉辦一個神秘的法會,這個法會的名字叫作「曲熱」,目的就是來證明修習者們獲得的成果。所謂蛇月,通常應該在公曆的元月,中國農曆的臘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而十五日又是最冷的月份中最冷的一天。「曲熱」法會只有閉過關的尼姑才有資格參加。在改加寺,閉關有幾種形式,一種稱作普倉,一次閉關7個月,因為這個經文念一遍需要7個月,閉關期間不能出門;另一種稱作格松,需要閉關3年3月零3天,閉關期間在固定時間內不能說話、不能睡覺、不能飲食;還有一種稱作農內,也需要7個月,閉這種關時一天可以吃飯說話,隔一天則不語不食不睡。但閉關後不能馬上就參加「曲熱」法會,還要接受喇嘛灌頂,獲得參加「曲熱」法會的資格,然後在3年中練習口訣、密法,才有資格參加。在這最寒冷的一天深夜,圓滿的月亮升起時,參加法會的尼姑們將衣服全脫在一個房間,裸體走到另一個房間,一開始要打坐,念誦《喇嘛江布》經和《桑德》經,然後用涼水打濕一塊兩尺見方的白布,披在身上,走向寺院外面。她們要裸體環繞寺院而行。這之前,已經有四隻水桶擺放在寺院四周,每隻桶里都盛滿冰涼徹骨的河水,她們每走到一隻桶前,就要把披單取下來,重新泡在水裡,不能擰乾,再披到身上去,然後繼續緩步走向下一個桶,周而復始,直到月亮西沉,東方出現第二天的曙光。這在常人看來簡直就是酷刑,但是對於修習過密法的尼姑們來說,正是大展法力的機會。她們中間有許多人獲得了臍輪火法的真味,她們在寒冷和涼水的雙重壓力下,絲毫感覺不到冷意,而身體產生的熱量竟然能夠在瞬時之間烘乾披單,等走到下一個水桶時,白色披單已經完全乾透,等於給上師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改加寺一年中會舉行不同內容的大法事

  20、瓊毛寺

  瓊毛雍仲彭措林寺(簡稱瓊毛寺,亦譯為「卻毛寺」、「卻摩寺」), 意為「卻毛金剛圓滿洲」 坐落在青海省貴德縣河西鎮鎮南十三公里的瓦家村,是安多地區歷史最為久遠的本教古剎之一,與附近的家毛寺(加毛扎倉)、木干寺(木干扎倉)、瓦家寺(瓦加扎倉),總稱為「當車四紮倉」。寺主為卻摩倉活佛。

  該寺的創建者是索增東巴益葉尖參,索增東巴益西尖措系吐蕃時期父臣六族之一瓊的後代,是一位精通講說法旨、辯論經文,學問通達、德行高妙的本教大師。他於藏曆第五繞迥水虎年(1302),誕生在西藏那曲地區索縣格謝村的一個顯貴名門之家。自幼剃度出家。在苯教傳承道場約如宛薩卡寺,依止約如後藏十八賢哲之一的親教師離邊索朗堅贊為根本上師虔心苦修。爾後,由離邊索朗堅贊、絨貢堅贊奧賽、巴東華丹桑布和辛傑智巴奧賽四尊者,嚴格依照本教義理教規,將這位賢哲確認為魯主益西寧布的意之化身。藏曆鐵兔年(1351),即尊者年逾50之際,在瓦家村破土修建了三層閣樓式經堂,奠定了寺院的基礎。

  當時,內供塑像有三世佛、八大如來菩薩、德拉護法神尊和瑪贊護法神,以及顯密各本尊的壁畫等本教經、像、塔等諸多三所依。以這一經堂為據點,大力弘揚講修之法,教法事業如日中天,惠及六道眾生。由此後人將索僧東巴益喜堅贊尊者譽為本教的第二佛陀。

青海安多地區歷史最為久遠的苯教古剎瓊毛寺

  1966年文革期間,寺院內的眾多塑像和大量經書遭到毀滅性破壞。文革結束後的1983瓊毛寺又對眾僧信徒重新開放。瓊毛寺寺主為第二十三世仁波切多旦旺秀。仁波切多旦旺秀1966年出生在青海省共和縣恰卜恰鎮吉東村。1982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師範專科學校,並分配到基層擔任小學教師。兩年後辭職經商,先後走遍西藏、四川以及內地各省市,並將經商所得的利潤全部用於寺院修繕、建塔塑佛、扶貧濟困、資助教育等方面,從而贏得了廣大僧俗群眾的稱讚。1983瓊毛寺重新開放時,信教群眾雖自籌資金於當年重建一所小型經堂,但因該經堂修建時資金不足,加之質量問題,經堂四壁嚴重裂縫,地基明顯下陷,時時危及僧人的安全。鑒此,瓊毛仁波切多方奔走,籌集135萬元資金,於2000年建成了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氣勢宏偉的四層閣樓式大經堂,並在經堂各大殿內供奉了眾多佛像、唐卡、間唐以及大量本教經典。為了滿足廣大信教群眾求神拜佛的願望,他先後自籌57萬元在瓊毛寺以及共和縣東嘎寺、同仁縣、當車等地修建了21座大小佛塔和500多個轉經輪。同時,在瓊毛寺內新增三個扎倉,即外明扎倉、內明扎倉和密修扎倉,傳承教授本教大小五明學科,學修僧眾多達100多人。

  1989年在廣大僧俗群眾的祈願和要求下,經上級部門批准,對瓊毛寺二十三世仁波切多旦旺秀舉行了坐床儀式。2011年, 瓊毛寺舉行了首屆格西學位授予儀式。儀式上,對瓊毛寺寺主第二十三世仁波切多旦旺秀和精通顯密教法的索巴久美大師兩位進行格西學位的立宗辯論和學位授予儀式。儀式為期三天。儀式前兩天,瓊毛寺眾僧侶在大經堂進行誦經祈福活動。第三天,兩位大師進行了精彩的立宗辯論後授予格西學位,來自各講經院的僧侶也圍繞中觀、俱舍論、戒律、地道、因明等教典方面進行了背經和辯經活動。

瓊毛寺寺主仁波切多旦旺秀

仁波切多旦旺秀和索巴久美大師被授予格西學位

瓊毛寺立宗辯論場面

  瓊毛寺現有經堂1座50間,其他房屋9間,教徒32人,其中完德8人。現今的瓊毛寺名為苯教寺院,實際改宗格魯派,成為尖扎拉莫德千寺的屬寺。但該寺的寺主、活佛傳承任採用苯教獨特的「奪舍」轉世傳承法。所謂「奪舍」,就是「借屍還魂」,類似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轉世靈童」,不過「轉世靈童」是隔世投胎,「奪舍」則是現世「借屍還魂」。如仁波切多旦旺秀的前任寺主劉定魁是位漢人,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西寧籌邊學校的畢業生,並且加入過西寧藏文研究社,藏文程度亦頗不低,在20年代末,他在一次外出時,從馬上掉下來摔暈過去,據說即被老卻摩倉「奪舍」,於是他醒過來之後,就當起苯教瓊毛寺的活佛。而現任活佛寺主仁波切多旦旺秀又是被劉定魁嘉納(漢人)往生 「奪舍」的。

卻毛寺苯教特色的大經堂和僧眾三、內蒙著名藏傳寺院、高僧

  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傳播發展基本上可分為三個時期

  1、從元代到新中國成立前為興盛期

  這個時段藏傳佛教在內蒙古地區喇嘛人數、寺廟數量和建築規模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內蒙古藏傳佛教寺院大全》叢書中記載: 「1930年代,興安西省有107座寺廟,興安南省有197座,興安東省有42座,錦州熱河有282座,四子王旗和達茂旗有34座,察哈爾有92座,伊克昭盟有271座,烏蘭察布盟有118座,錫林郭勒盟有100座」。這些數目充分證明清朝末年內蒙古地區有一千多座寺廟的說法。寺廟的規模方面;這個時段在內蒙古地區出現了人數超過千人的喇嘛寺廟有幾十座。據文獻記載,乾隆年間,科爾沁地區的雙赫爾廟的喇嘛總數超過1200人;道光年間,阿拉善盟廣宗寺(南寺)的喇嘛總數超過1500人;光緒19年(1893),呼和浩特的希力圖召的喇嘛總數超過1000人,蒙古貞旗的葛根廟喇嘛總數有過3000多人。此外,鄂爾多斯的准格爾召和烏審召、錫林郭勒盟的查干敖包廟等寺廟都有過1000多名喇嘛。寺廟是喇嘛們的居住場所和活動場所,喇嘛人數一定程度上能夠證明寺廟的佔地面積和建築群的規模。例如,喇嘛總數超過一千人的烏審召,寺廟建築有過24座殿堂、203座佛塔、四五百間喇嘛住所。可見,發展時期在內蒙古地區已有上萬座殿堂,它們的大小不同、風格不一,都是珍貴的建築文化遺產。

  2、1950前後「土地改革」和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是內蒙古藏傳佛教的重創期。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階級的土地所有制。內蒙地區的土改從1947年左右即開始進行。「土地改革」活動中廢除了寺廟的土地所有權,「社會主義改造」中,內蒙古地區寺廟(廟倉)的畜牧業經濟全部轉化到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中,先是「掃四舊」,繼爾是「在佛教界開展了「挖肅」與「挖內人黨」活動,喇嘛們嚴重受到批判鬥爭。尤其是在「破四舊」活動中直接搗毀寺廟建築物,並宣布宗教活動為非法,禁止了群眾信仰宗教。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寺廟建築的絕大部分毀於這個時期。昔日輝煌的1000多座大大小小寺廟基本上都銷聲匿跡,只有極少部分的殿堂倖存。它們並不是作為文化遺產而被保留,而是充當彈藥庫、糧庫或者辦公場所,無意中留存至今。例如,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的25座寺廟上百座殿堂當中,只留下寶善寺的3座殿,誠恩寺的1座殿、廣恩寺的1座殿、成達寺的1座殿。

  3、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是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的恢復時期。1978年內蒙古自治區為「三大冤案」進行了平反,1981年召開了全區宗教工作會議,1985年召開了全區喇嘛教工作會議。因此,1981年恢復宗教活動,喇嘛們和群眾開始修繕寺廟建築物。1985年至1995年間,由國家籌集資金,對全區重點寺廟進行了修繕和開放,其中修繕了重點寺廟23座,一般寺廟49座。到上個世紀末,有100多座大小寺廟已經踏上恢復的路程。

  開始恢復的寺廟雖然不少,但是還遠遠不及以前的數量。目前已開始修建殿堂和進行宗教活動的寺廟只有總數量的十分之一左右。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的25座黃教寺廟當中只有誠恩寺(汗廟)、廣恩寺(根培廟)和寶善寺(巴拉其如德)等三座寺院正在恢復當中,此外的22座寺廟還處於廢墟或遺址的狀態。規模上,部分寺廟正在恢復,但是,還沒有一座寺廟能夠完全恢復原貌。經過二十多年的修繕和重建,只是恢復了不到一半的寺廟建築。上述的誠恩寺和廣恩寺也不例外,誠恩寺現在的建築面積還沒達到以前的四分之一。建築風格上,現在修建或重建的寺廟建築大多數是變成漢式建築了。文獻記載和老照片證明廣恩寺以前的大雄寶殿是純藏式建築,現在重建的大雄寶殿便是純漢式殿堂。

  內蒙的藏傳佛教寺院有以下兩個主要特點:

  1、藏傳佛教在蒙古地區傳播發展的過程中接受了一些蒙古族的傳統文化,薩滿信仰和蘇力德崇拜融入到佛教文化當中。這些文化的演變反映在寺廟建築的演變上。內蒙古地區獨有的地方神廟和蘇力德獨貢是很好的例子。地方神(山水之神)的崇拜是薩滿教的信仰,與佛教融合後有了地方神廟。但是,較早期的地方神廟不是佛教寺院在一起。創建巴林右旗的薈福寺時,把地方神廟建在寺院外一里地之處,裡面供養著巴林罕山神的畫像。後來才把地方神廟建設在寺院里的配殿的位置上。蘇力德是蒙古族的權威與力量的象徵,很早就有蘇力德崇拜,佛教傳播後寺院里建設了供有蘇力德的殿。一開始是直接祭拜蘇力德,後來慢慢神化而畫出蘇力德佛像,把它當成佛來供養。鄂爾多斯烏蘭木倫廟是專門供養蘇力德的喇嘛廟。巴林右旗薈福寺有過供養蘇力德的殿堂。民間還有很多人在家裡供養蘇力德佛。

  2、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寺廟建築受到漢傳佛教文化的影響。內蒙古地區很多寺廟裡建有關公(關雲長,也叫關老爺)殿,關公殿是顯然的漢傳佛教滲透的產物。關公殿的分布情況也不一樣,相對的來說,內蒙古東部較多西部少。從文化歷史傳播的角度上來看,東部接受漢文化的程度比較嚴重。還有一個漢傳佛教的印記是絕大多數寺廟的羅漢殿裡面供養的十八羅漢,而藏傳佛教經典中只講十六羅漢,有些早期建成的寺廟裡供奉著十六羅漢而不是十八羅漢,例如包頭市美岱召就供養著十六羅漢。

  內蒙的藏傳佛教寺院有包頭的五當召、美岱召,梅力更召、烏素圖召,呼和浩特的大召寺、小召寺、五塔寺召、烏素圖召、巧爾其召,興和縣佑安寺,准格爾旗准格爾召,烏蘭浩特普會寺(王爺廟),梵通寺,科爾沁右翼中旗的白音和碩,呼倫貝爾盟的甘珠爾廟,達喜達日札楞寺,丹巴達傑陵寺,達爾吉林系,鄂爾多斯的准格爾召(秘寶寺),烏審召,烏爾特中公旗崑崙都召,阿拉善盟廣宗寺,赤峰 福慧寺等。下面撮其各種類型代表加以介紹:

  21、五當召

  原名巴達嘎爾廟,藏語意為「白蓮花」,位於內蒙古包頭市東北54公里吉忽倫圖山的五當溝,因此又叫五當召,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的意思。五當召是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寺院,1996年經國務院確認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內蒙古最大的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五當召

  五當召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由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按照從西藏帶回來扎什倫布寺的圖樣為藍本興建, 蒙古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王公主持。乾隆十四年(1749年)加以擴建,而具今日規模,並賜漢名廣覺寺。五當召自乾隆十四年住持受封起,共有七世活佛轉世並任住持。最興盛時期喇嘛有1200多人。五當召在新中國建立前是享有特權的政教合一寺院,設有監獄、法庭,並有武裝。內蒙古地區僧侶在此學習哲學、醫學等傳統藏傳佛教科目,學制分級並有考試,學成僧侶在當地發揮政教合一的社會職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五當召活佛轉世,解散僧團。文革時,紅衛兵入寺砸毀佛像、燒毀經卷無數,損失慘重。幸有當地群眾協助藏匿若干法器經卷,故仍有不少文物保留。今日所見建築和佛像等,系改革開放後復建而成。

  五當召全廟佔地面積約300餘畝,召廟主體由六個大殿,三座活佛府和一幢安放歷代活佛骨灰的靈堂組成,兩側還建有一棟喇嘛舍房。建築採用西藏式建築風格,平頂方形樓式結構,結構嚴謹,布局合理,映照在藍天青山之下的白色外表,更顯輝煌耀眼。

  五當召最前面是為蘇古沁獨宮,為喇嘛們舉行集會誦經場所。宮內陳設富麗堂皇,經堂內的立柱全用龍紋的栽絨毛毯包裹,地上鋪著厚厚的地毯,牆壁繪有彩色壁書,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裡面供奉著最大的銅鑄佛像,以及釋迦牟尼,黃教創造人宗喀巴及歷代佛師。

五當召蘇古沁獨宮

蘇古沁獨宮內宗喀巴銅像

  蘇古沁獨宮的東側,為五當召的中心建築 「洞濶爾獨宮」, 為講授佛教教義的場所,門楣上高懸著「廣覺寺」匾額,是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書寫的。宮前有講經台,是喇嘛們學經和口試之處。 緊靠其後的為圪希德獨宮, 「阿會獨宮」位於山坡最高處,是傳授醫學的學部。「日木倫獨宮」為教義學部,專門給喇嘛傳授歷史、教義和教規的地方。除六殿外,還有甘珠爾府、章嘉府等三座活佛府,以及山坡最上層的蘇波勒蓋陵,即塔陵。

  五當召內殿宇規模宏大,均為曲型的藏式建築群。殿內塑像俱全,壁畫絢麗,唐卡(捲軸佛畫)奪目,各殿各有特色,殿內雕像造型奇瑰,製作精美,金光奪目。

  五當召的法會最吸引人。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全寺的喇嘛在蘇古沁殿念「嘛呢經」;傍晚喇嘛們手持經輪,吹著法號,敲著羊皮鼓繞寺廟而行,隊伍頗為壯觀。廟會活動五花八門,跳鬼是其主要活動之一。

五當召的嘛呢法會

  22、巧爾基廟

  又叫佑安寺,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團結鄉十四蘇木行政村(原察哈爾正黃旗十四蘇木)。興和縣,位於內蒙古自治區中南部,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素有「雞鳴聞三省」之稱。它東距北京二百四十公里,西距呼和浩特二百二十公里,是自治區距離首都北京最近的一個縣,人稱「北京八環」。柔玄鎮(今興和縣台基廟村南)乃北魏六重鎮之一。戰國時代的趙武靈王曾在這裡「胡服騎射」。東漢時,鮮卑族部落聯盟大酋長檀石槐「立庭於彈漢山(今縣境大青山),啜仇水(今二道河)之旁」。北魏時,拓跋力微居長川(今土城子一帶)達三十九年之久,開創了北魏王朝的基業。明永樂十二年(一四一四年),成祖朱棣親征阿魯台到西洋河。清代為察哈爾正黃旗、正紅旗駐牧之地。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三年)置興和廳,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改廳為縣。佑安寺就建在興和縣城北二十二公里風水特好的「九龍口」勝地。佑安寺是一座以藏傳「黃教」為主,融入了漢傳、南傳佛教,併兼有蒙古「薩滿老教」,是多教一體的綜合古剎。該寺為內蒙第二大藏傳佛教寺廟,由清朝皇帝親賜匾額、冊封活佛。佑安寺的俗名叫做巧爾基廟(召),「巧爾基」乃喇嘛教最高學位,系乾隆年代所賜學位。有此學位特許直接晉見皇帝,遇有大事可徑直去向皇帝面奏,而且免行跪拜禮。佑安寺主持活佛享有此特權,足見當年這座廟宇之威望及影響。

  該寺初建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19)。清康熙三十年(1691)前後重修與擴建,雍正十年(1732)完工,此時巧爾基廟和青海互助縣郭隆寺同時竣工,請雍正皇帝賜予廟名。當時察哈爾八旗噶爾丹軍已平息,人民安居樂業,故御賜名「佑安寺」。青海互助縣郭隆寺則為「佑寧寺」。 佑安寺摹仿北京金鑾殿、雍和宮和青海等地名寺式樣建造,它是集漢、蒙、藏三個民族建築風格於一身的殿閣群。面積廣大,建築宏偉、布局對稱合理,是一所規模較大的喇嘛廟,佑安寺為綏東第一大廟。據《興和縣》記載∶佑安寺佔地三百餘畝,建築佔地二百餘畝。殿堂l0座,共84間。有法相、時輪、醫藥三所僧院,全盛時期額定喇嘛二百零九名,有香火地三百六十頃,牲畜1300頭。香火最旺盛時有九百餘名喇嘛誦經,民國初年被稱為「綏東第一廟」。殿堂摹仿北京金鑾殿、雍和宮和青海等地名寺式樣建造。它坐北朝南,整個建築呈長方形。以居中三層正殿為軸心,東西兩側對稱布局。主體建築有三層樓正殿,居中央,兩側配殿為二層樓,一為文殊殿,一為普意殿,其餘對稱排列各種神殿佛堂,還有僧舍和伙房、倉庫等。從南到北五進院落、三層殿閣。從東到西,各有側殿配房幾十間。廟內曲徑迴廊。庭台樓閣,紅磚灰瓦,錯落有致,抱粗榆樹蔭蓋,森嚴中有幾分幽靜。僧舍建在大殿的兩個街巷,各為獨立藏式院落。

  廟宇東西有兩股清泉,從山澗流出,東有石拱橋一座(當地稱大水道),中央正門(山門)為紅磚二層閣樓,門前有石獅一對。七米高木質瑪尼桿(經幡桿)兩根,後有鐘樓古樓相配。還有藏經閣對峙而築。正對四大天王廟,繞過四大天王廟,踏二十七級石階則步入正殿。

  正殿(當地稱「三級樓」)規模最為宏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主體建築宮殿樓閣摺合房間六百六十九間。天井內四根巨木高柱直徑約為二尺(全為同樣粗樹木用卯相接,後纏麻絲,用牛皮紙裹,紅色桐油漆刷其皮),其柱看似四根直徑相同上下同粗的擎天大柱。其餘四十多根小柱分散支撐在殿宇內廳四周,寬敞明亮,建築設計科學合理。殿內正中大佛底座共分大小不等佛像排列,還有供奉的銅盅、銀碗,四周牆壁彩畫連幅,經幡傘籠罩,亮燈彩簾懸掛,鼓鈸法器陳列,鋪展兩排地毯。佛大僧小,莊嚴肅穆。誦經等大小佛事皆在此殿舉行。正殿二層前檐正中有岡磨銅鑄成黃銅鹿和法輪(喇嘛教象徵),金光閃閃,幾里之外遙遙可見。朝聖者來自方圓千里之外,俗稱「晨鐘暮鼓漠南北,佑安佑寧河西東」。 當時的佑安寺直接屬北京雍和宮管轄,常有喇嘛進京進修學習,而且雍和宮下派喇嘛數十人,當地人稱為「北京喇嘛」。另外和青海、西藏等名寺大廟都有交往,當地有幾十峰駱駝馱銀百兩去拉薩交換經卷的佳話。

佑安寺老照片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次親征噶爾丹,曾在此屯兵養息,面對威寧海子(今澇利海)的寧靜風光和巧爾基(佑安寺)里傳來的朗朗誦經聲,曾感慨地對部下說:明朝近二百年內幾十次修復長城,「亦不見其安」,而今「建一廟宇,則勝養十萬兵」。從此,察哈爾八旗喇嘛教寺廟劇增,喇嘛也相應增加。到民國十九年(1930綏東第一大廟),據察哈爾省統計,寺廟八十座,喇嘛七千八百四十四人。而巧爾基廟為當地綏東第一大廟。

  新中國建立後,佑安寺亦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方政府供養喇嘛10人,佛事活動費用計劃供給。有喇嘛三寶、達木沁、達嘎斯楞、剛格、沙木騰、阿要海、龍利格、剛木吉等掌管打掃廟宇,舉行小型佛事活動。但到了一九六六年九月紅衛兵造反派破「四舊」中,佑安寺則被徹底摧毀:第一代建廟時的喇嘛銅棺被砸,屍體被焚燒,整個廟宇神像更是無一倖免。一九七二年,主樓也被拆毀,廟碑被砸壞,經卷被焚被搶,除供銷社所佔幾間廟宇得以保留外,其餘已蕩然無存,變成一片廢墟。在文革後重建前,整座廟宇已蕩然無存,連殘斷的石柱,倒塌的瓦礫也極少存在,只有一尊殘缺的石獅在張口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文革後,2003年五月十五日,興和縣人民政府批准「恢復佑安寺藏傳佛教活動場所」。2003年六月二十八日,縣政府決定列入遺址遺迹景觀旅遊資源,在建設影視城的基礎上恢復佑安寺的主體建築及相應設施,目前已初具規模,但昔日的經卷文物已無法重生。作為昔日「綏東第一大廟」的歷史價值也不可複製。

二十世紀末重建的佑安寺

  佑安寺三百多年歷史,它集漢、蒙、藏文化藝術之大成,有極高的文化、藝術、歷史價值。佛像有泥塑、有紙型,匯聚天南海北之技術。「四大天王」雕塑為紙裱塑,其結實程度火燒不燃,水浸不爛,還有醫藥技術、藏醫、蒙醫、中醫水平一流,廟內安置藥性草木,味香,不但殺蟲滅菌,而且還不返潮。建築技術雖為土木結構,但三百年風雨剝蝕,沒有錯位塌陷之處。廟內藏經無數,多為藏文,也有蒙文。藏經數量之多,經卷樣式之繁中國寺廟之最。墳廟(當地稱「古冬廟」)銅塔中活佛屍體用「木乃伊」技術保存,文革「掃四舊」中被取出焚毀,當時屍體並沒有絲毫腐敗,皮膚白晰,肉有彈性,慈容未改,確為罕見。

  佑安寺文物中有 「三絕」,即大佛、大鍋、大小道。大佛是三丈六尺高的銅佛爺,即釋迦牟尼銅塑像,它安放在東倉二層高樓。像高二.四丈,坐於蓮花台上,用五千餘斤銅片拼集而成,佛重兩噸,在塞北古城多倫鑄造,用駝隊運來,整個佛像表層鍍金,金光閃閃,高大形象令人仰而觀止,逼真的鑄造技藝堪為一流水平。經過紅衛兵「掃四舊」後,大佛已經下落不明。

昔日佑安寺內「三絕」之一的大佛

  大鍋是佑安寺僧用膳房中一口鑄鐵鍋,能供萬名朝聖敬香者喝奶茶。每到大型佛事活動,提前一個月用羊磚(乾羊糞磚)燒茶,然後才能飲用。此鍋盛水萬餘斤,洗鍋有專用梯,無專用梯人難爬上,而且所鑄之鍋技藝精湛,外邊鍋沿鑄有花邊雲紋,還有鑄造時間、地點,天下無雙。此膳房佔地近三百米,而且還配有中鍋兩口。大鍋燒完糞灰堆積如山,在現在的佑安寺西南角遺迹尚存。大鍋被「文革」中的革命小將砸毀,鍛造成了戰天鬥地的工具。

  大水道(石拱橋)即佑安寺為防止東北角順山勢而下洪水修建的一座石拱橋,其橋由白色長方形石條而砌。橋孔內可並排行走五輛車,能藏下上千人,其橋跨度大而堅實,造型奇特美觀。一九五八年大躍進中,大水道(石拱橋)被拆毀,橋上白色長方形石條被用作鋪砌黃石崖水庫庫岸和閘門過水道。

  佑安寺當年的佛事活動主要有誦經、祭祀和「查馬大會」(俗稱「跳鬼」)。誦經每年陰曆正月初一至臘月三十止。一年內集中誦經8次135天。「西殿」誦經次數較多,三大殿輪流進行。祭祀以祭敖包為主,喇嘛率領信徒隨從,浩浩蕩蕩,鼓號齊鳴,場面壯觀,有祭祀天地,消災祈福之意。有時抬上黃油和白面製成的圖案雕塑放在火上燃燒,舉行所謂的「送鬼」儀式。「查馬大會」為農曆六月十三到十五,歷時三天,六月十五最為熱鬧。它來源於西藏佛教《金剛驅魔神午》 ,有藏族「跳鬼」儀式,皆為大小喇嘛穿戴牛頭馬面之面具,分列有序,又叫又唱、又跳又舞,紅火熱鬧,正值炎夏,整個佑安寺十幾口泉眼很旺的井水難以供應眾人之飲。當地有名的順口溜「去巧基廟趕會,沒趕上跳鬼,望了一陣脊背,喝了幾口涼水」。23、廣宗寺

  藏名「噶丹旦吉林」,意為「兜率廣宗洲」。俗稱南寺,位於賀蘭山主峰巴音森布爾的西北側,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境內。阿拉善左旗地處內蒙古自治區西部,轄8個鎮5個蘇木,總面積80412平方公里,人口近15萬,有蒙、漢、回、滿、朝鮮、達斡爾等23個民族。巴彥浩特是阿拉善盟和阿拉善左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阿拉善左旗位於西北和華北的結合部,地處京、津、呼、包、銀經濟帶與隴海、蘭新經濟帶的交匯處,東與烏海市、鄂爾多斯市、巴彥淖爾市相連,南與寧夏交界,西與甘肅為鄰,北與蒙古國接壤,國境線長188.678公里。廣宗寺是內蒙三大藏傳佛教寺院之一,也是阿拉善地區第一大廟,寺內因供奉六世達賴喇嘛的肉身靈塔而聞名蒙藏宗教界,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乾隆帝賜名為「廣宗寺」。

地處內蒙阿拉善左旗賀蘭山谷西麓的廣宗寺

  六世達賴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從西藏法王位置上隻身遁去後,在遊歷印度、西藏、四川、安多等地後,與康熙五十五年至乾隆十一年(1716——1746)年期間在阿拉善弘法三十年,被當地人尊為上師葛根, 1746年倉央嘉措在騰格里沙漠腹地圓寂,他是廣宗寺第一世葛根。倉央嘉措的心傳弟子阿旺多爾濟尊師傅遺願,做了十年準備後,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開工修建廣宗寺弘法。次年建成後將倉央嘉措的法體搬至寺內供奉,迎請倉央嘉措的傳世靈童座床、舉行盛大開光儀式,寺名「潘代加木草林」。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廷賜藏滿蒙漢四種文字的乾隆御筆金匾「廣宗寺」。 南寺在發展和擴大過程中得到過旗札薩克的強有力的支持和廣大施主群眾的大量資助, 他們為南寺捐獻的資財和能工巧匠所付出的勞動是無法估量的,1760年南寺的廟宇僧舍只有197間,而經過百餘年到1869年的時候,已達到2859間,據說僧侶人數也增加到一千五百名。寺擁有藏區大寺院必須具備的四大札倉,即學習和修持不同佛經內容的四個學院式僧院。它們是法相僧院(藏語稱參尼扎倉),密宗僧院、也稱續部僧院(阿格巴札倉或卓德巴札倉),時輪僧院(丁科爾札倉),醫藥僧院(滿巴札倉)。 南寺又是六世達賴的寺院,寺中供奉著六世達賴的靈塔,這是遠近信教群眾虔誠地嚮往它的最重要的原因。歷史上這裡的寺廟建築規模之大、僧侶人數之多、經典制度之完善、宗教級別之高足以和青海塔爾寺相併論。

  南寺周圍的瞻卯山、額爾德尼召和距寺較遠的道布吉林三座小廟是由南寺管理的。子廟或屬寺有昭化寺(朝克圖庫熱),承慶寺(門吉林),妙華寺(圖克木),沙爾子廟,查干高勒廟,以及甘肅天祝的石門寺(嘉格隆)等。它們的堪布(法台)或由南寺喇嘛擔任,或由本寺提名後由南寺任命。大喇嘛、掌堂師(各師貴)等主要僧職均由本寺提名後由南寺批准任命。

  1949年前,葛根和廟倉還擁有大量的牲畜、土地、房產和屬民。 南寺在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毀滅性的的破壞,從巴彥浩特來的造反派闖入南寺,首先搗毀了六世達賴靈塔,強迫僧侶們自己破壞六世達賴肉身並焚燒,大量的佛像、佛經被毀壞殆盡。他們還把守寺的少數喇嘛當做牛鬼蛇神加以批門後趕出寺院,一些無家可歸的僧人被驅趕到附近社隊。南寺作為阿拉善旗最大的寺院,也作為信眾數百年來的聖地聚集了大量有歷史價值的珍貴佛像、佛經和佛教文物、佛教藝術品,也聚集了無法估算其價值的以金銀珠寶為材料的大批法器、供器等皆在文革中喪失殆盡,如3寸高的純金無量壽佛像和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用500兩白銀製作的大悲觀音的立體壇城,均在文革中丟失。

  文革後1981年南寺部分僧人來到原寺址蓋頂蒙包和帳篷,舉行了夏季祈願法會,並由羅卜桑寧吾、尚巴丹達爾、丹比寧吾等人出資出力,在原葛根倉房的遺址上蓋建了5間平頂佛堂,把桑吉拉布坦精心撿起收藏的六世達賴骨灰重新造塔供奉。還塑制了宗喀巴師徒三尊泥像。為達爾吉諾門汗、溫都爾葛根、桑吉嘉木蘇喇嘛坦各造靈塔一座。

  據最新統計現在該寺有註冊僧人百餘名,常住寺僧人有近二十名。除大殿外還有贊康、三族佛殿、廟倉、施主及遊客接待處。有僧舍幾十間。本寺附近的瞻卯山山洞也蓋起了一些建築,恢復了香火。南寺在各佛教節日都舉行法會,基本上滿足了信教群眾的朝佛需要。

廣宗寺

  廣宗寺有兩位活佛,一位是六世達賴的轉世,稱葛根;另一位是親自建寺的第巴.桑結嘉措的化身阿旺多爾濟,稱喇嘛坦。皆以轉世的形式傳承。 南寺葛根是阿拉善最大的葛根,其各代轉世大都受達賴、班禪授予的「伊拉古克桑班迪貢卓諾門汗」和朝廷授予的「大格布呼圖克圖」封號,還有一尊號叫「嘉勒色來」葛根。

  第一代葛根是六世達賴羅桑仁欽.倉央嘉措多才多藝,曾用化名阿旺曲札嘉措留下很多優美的詩歌,是藏族文學寶庫中的瑰寶。後斯的作品有《大悲觀音訴願詞》、《阿拉善神祈供》和為連城大寺寫的《白蓮妙樹寺志》等。前兩個著作有南寺刻印本。後一作品已由甘肅民族出版社出版。。他的傳記有阿旺多爾濟用藏文寫作的《妙音天界琵琶音》。 倉央嘉措曾生活的年代是1683年3月1日至1764年5月8日,但南寺是確定11月25日在他靈塔前舉行會供輪儀式慶祝他的誕辰。

  第二代葛根是羅桑圖布丹嘉木蘇,俗稱溫都爾葛根。第三代葛根是卻達爾嘉木蘇。第四代葛根是伊希楚勒圖木達爾吉嘉木蘇。第五代葛根是貢薩勒永恰布。六世達賴又轉六世後又神秘失蹤,至今仍是個不解之謎。

  南寺另一位寺主葛根是迭斯爾德呼圖克圖,一般稱為「喇嘛坦」。第一代葛根就是六世達賴確認為第巴桑結嘉措的轉世靈童的阿旺多爾。阿旺多爾濟1715年生於阿拉善旗廂根達來巴嘎的匝布蘇爾烏素,從小跟隨倉央嘉措出家為僧,曾赴西藏學經數年。王爺聽信阿旺多爾濟在念組咒經的傳言,將他逮捕囚禁,因年事已高,不堪忍受饑寒而在牢獄中打坐示寂,是年為1780年。第二代喇嘛坦生於1784年,未能迎請至南寺坐床,9歲夭折。 第三代喇嘛坦是丹增忠乃達爾吉。他在南寺設立了參尼札倉,即法相僧院,這樣奠定了南寺學經制度的基礎。他有一些用藏文寫作的零散經文流傳至今。約在1856年圓寂。 第四代喇嘛坦是阿旺巴達爾吉嘉木蘇。 第五代喇嘛坦是敖木察爾山潘普勒忠桑吉嘉木蘇(譯音神奇處他殊勝佛海),29歲時入藏學習,精通藏語文和顯密教法,成了阿拉善近代史上的大佛學家。他同藏區名活佛來往密切,尤其同第十三世達賴關係甚密,往來信件有一捆曾存南寺。其中1907年達賴給喇嘛坦的複信內容載於《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年譜》上。他還徵得達賴同意後將十三世達賴所作《宗喀巴千供儀規》一書收入自己文集第一帙——噶帙中,書後記載著這樣做的原因經過。他請達賴重新制定過南寺寺規,達賴、班禪都授予他「阿日路克桑班迪達額爾德尼諾門汗」封號的法詔,達賴還給他授予過布達拉宮頂朗傑札倉的全則德學位,贈給他堪布服飾和其他珍貴禮品。 桑吉嘉木蘇1879年進京參加喇嘛年班,愛封迭斯爾德呼圖克圖。據有關記載,民國三年大總統曾確認這一封號。 他於1944年3月2日在南寺拉讓貢桑敖德巴爾(普善光照公館)以獅子卧姿式圓寂,享年74歲。

  迭斯爾德呼圖克圖第六代轉世是阿旺羅桑.丹雙堅參(譯言:自在善慧教法勝利幢),現取「堅參」二字作名字,並按蒙古式讀法,譯寫作「賈拉森」, 賈拉森一九四七年一月出生於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一戶藏族牧民家裡,是父母的第三個孩子,取名為拉嘎旺。一歲半的時候,幾名轉世靈童的名單送到了青海的塔爾寺,在著名的大金瓦殿內,由十世班禪額日德尼以宗教儀式,按藏傳佛教慣例,確認他為廣宗寺第六世迭斯爾德呼圖克圖的轉世靈童,並賜名阿旺丹貝堅參。賈拉森為現任喇嘛坦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佛教協會會長、內蒙古阿拉善南寺(廣宗寺)寺主。為人精通佛法,對蒙藏語言學文獻和八思巴文等領域有著專門的研究,為內蒙古大學內蒙古文研究所副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蒙古佛教文化》、《東部裕固語和蒙古語》、《東部裕固語話語材料》《阿爾寨石窟回鶻蒙古文榜題研究》,校注有《六世達賴喇嘛傳兩種》等專著。他經歷了南寺由昌盛而走向衰敗直至被毀損的過程,在南寺的新建與光揚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1988年,他曾經出國到日本留學,同年策劃建蓋南寺大經堂。2001年,選擇了新建黃樓廟的地址,寺里按他的意見製作了六世達賴喇嘛的鎦金靈塔和所有佛像、法器,他親手把六世達賴喇嘛的骨灰放在了靈塔內,黃廟樓建成後,做成了112個裝有近10億嘛呢經和10000篇《向回王經》的筒時轉經輪以及釋迦牟尼、宗喀巴法王、文殊師利等身像等。

  賈拉森因病於2013年4月28日在呼和浩特圓寂,於5月4日在廣宗寺舉行火化儀。

頭戴五佛冠的賈拉森活佛

  今日的南寺院山門的兩側岩壁上雕滿了彩繪佛像,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石雕佛像群。景區可分為宗教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景觀。宗教人文景觀有:南大門牌坊、金剛口(石雕佛像群)、衛拉特行營、紅廟、黃廟、藏經塔、多吉帕姆廟塔、大經堂樓、氈帽山廟、塔爾珠克召等。自然景觀有:雪嶺子、陰陽界、氂牛塘、巴彥筍布爾敖包、冰溝、還願石、三劍映月、神牛戀主、神僧吟五色池、降魔、神泉等。

  廣宗寺的主要建築有黃樓寺、大經堂、大雄寶殿等。黃樓寺是一座兩層樓閣式建築,內有一鍍金銅塔,塔高一丈余,塔門鑲嵌著各種寶石,塔頂有一尊三寸高的赤金無量壽佛像,塔內安放著六世達賴喇嘛的遺體。大經堂正中是鍍金的釋迦牟尼塑像,兩側為十六羅漢和四大天王像,佛像各個雕塑的十分精美,堪稱藝術珍品。

南寺院山門的兩側岩壁上雕滿了彩繪佛像

  24、大召寺

  位於呼和浩特市舊城。大召蒙古俗語為「伊克昭」,意為「大廟」。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已有四百餘年歷史,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寺院。又稱「銀佛寺」,達賴三世曾在此主持了銀佛的「開光法會」。 是呼和浩特最早興建的寺院,也是呼和浩特地區乃至內蒙古地區目前保存最完整、影響最廣的寺院之一,已有四百餘年歷史。

呼和浩特大召寺

  大召寺始建於明代。明萬曆六年(1578),蒙古土默特部阿勒坦汗迎接西藏達賴三世索南嘉措於青海地方,許願在呼和浩特將「生靈依庇昭釋加牟尼像用寶石金銀莊嚴」,從這時候起便開始興建大召,第二年建成,萬曆皇帝賜名「弘慈寺」,因寺中供奉銀制釋迦牟尼像,亦名「銀佛寺」。

  萬曆十四年(1586年),達賴三世索南嘉措來到呼和浩特,親臨大召,主持了銀佛「開光法會」,從此大召成為蒙古地區有名的寺院,蒙古各部紛紛派人到呼和浩特頂禮膜拜,請僧取經,如1586年漠北喀爾喀蒙古所建的額爾召尼召,就是採用呼和浩特大召的圖紙。

  崇禎五年(1632年),後金汗皇太極追擊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到達呼和浩特,後金統治者為了安定蒙古人心,宣布:「歸化城格根汗廟(即大召)理宜虔奉,毋許拆毀;如有擅敢拆毀,並擅取器物者,我兵即已經此,豈有不再至之理?察出,決不輕貸」(《清太宗寶錄》卷十二)。於是呼和浩特的喇嘛們投降了後金。

  1640年,皇太極命令重修和擴建大召,完工後,皇太極賜給滿、蒙,漢三種文字的寺額,漢名「弘慈寺」改為「無量寺」。這是今天的大召漢名「無量寺」的起源。清順治九年(1652年),西藏達賴五世路過呼和浩特,駐錫於大召,至今大召內還供有達賴五世的銅像。

  康熙年間大昭寺年久失修,琉璃瓦俱已破損不堪。康熙三十七年(1698),康熙任命內齊托因為呼和浩特八大寺掌印喇嘛,並將大召寺印璽交付給他。內齊托因二世呈請康熙帝,動用自己的廟倉財產修葺大召。據《內齊托因二世傳》記載:「當時修葺所用的琉璃瓦價格昂貴,每塊按三錢計算,計用白銀五千兩。」清朝初年,順治皇帝出京迎接達賴五世時,曾經居住過大昭寺,後來的康熙皇帝特鑄「皇帝萬歲」的金牌供於大殿銀佛之前,大召由此被尊為「皇廟」。清廷用黃金鑄造「皇帝萬歲」牌位,交給大召供奉,今天這一金牌仍在大召。這次修建後,大召的主要建築物再沒有發生多大變化。因康熙皇帝曾在此住過幾日,為了表示對皇帝的尊敬,僧侶們取消了活佛的轉世規定。因此大召寺也是蒙古少有的不設活佛的寺廟。

  清朝大召寺的法定喇嘛為80人,由清政府發給身份證或優待證(即「度牒」)。可是到了乾隆、嘉慶兩朝,由於對佛教的大力提倡,大召的喇嘛人數和蒙古地區其他寺廟一樣,遠遠超編。據嘉慶二十四年(1816年)呼和浩特喇嘛印務處的蒙文檔案記載,當時在大召共有喇嘛187人,與清初的定編超出了107人。

  1602-1607年間,蒙古右翼諸部的佛經翻譯家們,在此廟將佛教名著《甘珠爾》最先翻譯成蒙古文。

  其建築從南到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菩提過殿,經堂,佛殿,九間樓以及東西配殿組成,是呼和浩特市現存最大最完整的木結構建築。大召寺院建築考究,大殿是常見的藏漢式喇嘛廟形制,其餘部分則是依照傳統中式廟宇的式樣而建,總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分東、中、西三路,中間一路為主體建築,山門位於南邊,上懸「九邊第一泉」匾額。相傳康熙皇帝路經此地,人為皆渴,他的馬能識別地下水源,由馬引路,找到了八眼泉井,水質清甜。

大召寺「九邊第一泉」

  山門之後有過殿、東西配殿及九間樓等建築。大殿為木結構,殿內供奉有一座銀鑄佛像,均為明朝遺物。內聳立著三尊高大的佛菩薩鑄像,殿壁上有描寫康熙私訪明月樓的巨幅繪畫。後面是達賴四世、土默特部蒙古人云丹嘉措和達賴五世的塑像,明清兩佛像,木雕兩佛像,木雕二龍戲珠,108部《甘珠爾經》,以及銅鑄鍍金的種的法器、葯器等等。經堂門前階下,有明天啟七年(1627年)鑄造的一對空心鐵獅,昂首揚威, 藝水平高超。庭院中有一隻清朝鑄造的鐵香爐,上刻蒙古工匠的姓名。大召的各種彩塑、金銅造像、巨幅唐卡、108部甘珠爾經卷,以及宗教活動使用的各種法器、面具等,也都是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和藝術珍品。大召內還收藏有眾多的文物,是研究蒙古族歷史的珍貴資料。

  大召有三絕:銀佛、龍雕、壁畫。銀佛即供奉在佛殿內的釋迦牟尼像,距今已有400餘年歷史,是中國現存最大的銀佛之一。釋迦牟尼像前有一對金色木雕巨龍,蟠於木柱之上,作雙龍戲珠狀。這金龍和佛祖像,是大昭寺的兩大寶貝,並稱兩絕。大昭的第三絕是壁畫。壁畫,不是指某一幅具體的畫面,而是布滿了經堂和佛殿四壁的所有總稱。壁畫內容依據佛教經典中的故事,描繪了天上、人間及地獄間的各種景象。向佛吧,可以救贖罪惡的靈魂!大殿的壁上還有一幅巨幅繪畫,描寫康熙私訪明月樓遭到無良店主欺負的故事。

大召寺「三絕」之一:銀佛、龍雕

大召寺「三絕」之一:壁畫

  25、小召寺

  蒙語原稱為把格召 (小的意思),又稱崇福寺,呼和浩特舊城小召街,很多人知道呼市有個大召,卻對小召不甚了解。網上很多介紹甚至把小召與席力圖召混為一談。實際上兩寺都在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內,但小召寺小召前街北端,席力圖召在石頭巷北端;小召是由由阿拉坦汗孫子俄木布洪台吉於明天啟三年(1623)建造,康熙三十六年(1697)由康熙賜名「崇福寺」;席力圖召則是明萬曆十二年(1585), 土默特蒙古部僧格都楞汗為了迎接索南堅措三世達賴的到來而建造的,由康熙賜名「延壽寺」。只是小召在其活佛內齊托音·呼圖克圖二世去世後逐漸衰落,呼和浩特召廟的權利中心已經轉移到席力圖召。而席力圖召在嘉慶、咸豐和光緒年間,經不斷擴建和修繕,成為呼和浩特地區規模最大的喇嘛教寺院,並掌握著這個地區的黃教大權。下屬有廣壽寺(在東烏素圖村老園子西),永安寺(又稱哈達召,在大青山後達茂旗)、普會寺(在達茂旗錫拉木倫,即召河)、延禧寺(又稱巧爾齊召,在呼和浩特市舊城五十家街)四寺。再加上文革中小昭寺被毀,改為小召小學。所以名聲漸漸湮滅。其實在明清時代,小召與大召一樣齊名。清康熙三十六年,清廷賜名 「弘慈寺」叫大召、「崇福寺」叫小召,並不是因規模的大小而定,而是因為修建人的輩分使然,「弘慈寺」是阿拉坦汗修的,因此為「大」,「崇福寺」為他的孫子俄木布洪台吉所修,因此為「小」雖然它叫小召,但也是歸化城(呼和浩特)的七大召之一,喇嘛最多時有一百五十多人。

被拆毀前的小昭寺牌樓

  小召原是明朝俺答汗(阿拉坦汗)的後裔俄木布洪台吉所建的寺院,到了清初順治年間已經頹廢失修康熙31年(公元1692年),康熙委派在小召坐床的內齊托音·呼圖克圖二世做了呼和浩特掌印扎薩克達喇嘛。托音二世於是展開活動,一方面受命入藏聯絡班撣,又隨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協助策劃,立下的功勛。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途經歸化時就住在小召內,並將甲宵、弓箭、腰刀等隨身之物,留在小召做為紀念。後又在小召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立石碑,紀念他的勝利,同時也表彰了小召活佛有功。當時小召有很多屬召,五塔寺(慈燈寺)就是其中之一。小召在當時的歸化城召廟中的地位曾一度凌駕於大召之上。小召喇嘛受到清皇帝的許多特殊恩賜,如獨許應用蒙文經典。小召除了得到本地人的布施外,康熙皇帝還特別批准內蒙東部科爾沁十旗做為托音呼田克圖的化緣地點,托音二世赴科爾沁一次,就得到布施銀五萬兩,駝、牛三千頭,貂裘、馬鞍、金珠,哈達等不計其數。。內齊托音·呼圖克圖二世在任歸化城掌印札薩克喇嘛時,擴建了大召、小召,並在席力圖召和小召內分別樹立了「康熙征噶爾丹紀功碑」,小召這種顯赫一時的地位,維持時間並不長久,在托音二世死後,逐漸走了下坡路。到了嘉慶年間,呼和浩特召廟的權利中心已經轉移到席力圖召。  

  近年來,人民拔款重新修茸了小召,加築了圍牆,保護了這座三百年前的古代建築。現在也成為名勝古迹之一。

  漢白玉石塔

  位於寺內大殿東側,鼓樓、廣場東面。這座佛塔是全國唯一的有耳朵的佛塔,也是內蒙古地區覆缽式喇嘛塔中最完整的一座。建塔時當時還叫綏遠的呼和浩特正在鬧瘟疫,死者無數,有高僧祈福,修建了這座佛塔,並加上了象徵長壽的耳朵。它全用白石雕刻壘砌而成,通高約15米,石塔基座用石條砌成方壇,四面有階梯可登。方壇上面為方形束腰座,束腰部分刻出火焰、金剛杵、獅等圖案花紋,四角立圓柱,上呈階梯狀座身,分五級逐步內收,最下一級刻圖案花紋,以上各級刻梵文六字真言。覆缽為寬肩型,周圍飾以纓絡,南面正中砌出火焰形佛龕。覆缽上面的塔剎,用石刻出十三相輪,再覆以銅製星月和寶蓋。白色石料的塔身上,紋飾都用五彩,色調對比鮮明,顯得格外光彩奪目,不愧為我國北方建築藝術的寶貴實物和清代覆缽式塔的代表作。塔的東北角原有乃春廟,規模較大,可惜在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失火焚毀。

全國唯一的一座有耳朵的佛塔:小召漢白玉塔

  御碑亭

  寺廟裡建有兩座康熙帝御筆欽賜的御碑亭,以獎勵小召寺活佛內齊托音·呼圖克圖二世在平定準噶爾丹的戰爭中的功績。

小召寺內康熙御碑亭

  壁畫為大召寺「三絕」之一,其實,小召寺的壁畫尤其是雕刻更為精美,如山門一側的壁畫就堪稱絕倫。其構圖與著色,都具有典型的蒙古民族特色。

  26、美岱召

  原名靈覺寺,後改壽靈寺。美岱召的得名是因為麥達力活佛在此坐床的緣故。萬曆十一年(1583),西藏僧界特派麥達力活佛來蒙古掌教,因麥達力活佛曾在靈覺寺坐床並為彌勒佛像主持開光儀式,人們便俗稱靈覺寺為麥達力召(即美岱召)。美岱召位於包頭市薩拉齊鎮東20公里的大青山麓,東距包頭市東河區約50公里的土默特右旗美岱召村。美岱召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它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心,為內蒙古地區最早的召廟,也是我國罕見的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著名的塞外明代「城寺」。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都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隆慶年間(1567—1572),統領蒙古土默特部的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拉坦汗被明廷封為順義王時建造的。初建時,是阿拉坦汗及其家人居住和生活的官邸。阿拉坦汗晚年篤信喇嘛教,又在城堡內修建了寺廟殿宇,成為一座集城、寺、宅一體的堡寨式建築,它是阿拉坦汗及其後人政治和宗教活動的重要場所。

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的包頭美岱召

  美岱召是一座城堡、寺廟和邸宅功能兼具的建築,總面積約4萬平方米。布局為不規則的正方形,周長681米,四周圍以長190米、高5米的石砌城牆。城牆牆體內為黃土夯築,外表砌以毛石,四角築有外伸約11米的墩台,上有角樓。南牆中部開設城門泰和門。召內殿宇樓閣富麗堂皇、雄偉壯觀。供奉佛像的殿堂就在城內,山門匾額題有「皇圖鞏固,帝道咸寧,萬民樂業,四海澄清」之句,落款為「大明金國」,這種融合明朝與金國的題額標明蒙古土默特部與明王朝之間的關係,也是漢蒙一家的歷史見證。寺里主體建築有經堂、大雄寶殿、玻璃殿、太后廟(亦稱「三娘子廟」)等主要建築。

美岱召南面的泰和門

  從泰和門進去便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為三間重檐歇山頂兩層樓,南廳經堂、北廳佛殿勾連一體,縱深43.7米,橫寬23.2米,是該寺最為宏偉的建築。這個宏偉的重檐歇山頂建築被幾株蒼松圍繞,在松枝間露出屋脊正中的藏式覆缽脊頂,漢蒙藏三種建築風格在這裡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殿內20多米高的金柱一貫到頂,柱上用瀝粉貼金繪製的五爪盤龍栩栩如生。殿內原有一座3米高復缽式檀香木塔,上綴珠寶,塔下有地宮,藏有男女髮辮、骨灰、腰刀、頭飾、靴帽、盔甲等文物,可惜文革中被拆毀。殿內壁畫是美岱召的一大特色。殿內壁畫是美岱召的一大特色。美岱召始建於明朝慶隆年間它是喇嘛教傳入蒙古的一個重要的弘法中心,為內蒙古地區最早的召廟,也是我國罕見的集寺廟、王府與城池為一體,城寺結合,人佛共居的喇嘛廟,著名的塞外明代「城寺」。在研究明代蒙古史、佛教史、建築史都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壁畫1650平方米,形象地描繪了明朝時期蒙古金國政治、宗教發展狀況,被譽為壁畫博物館。大雄寶殿內四周壁畫從腰線部分一直到天花板,場面宏大,構圖豐滿,需仰視方能盡觀。北壁正中繪有釋迦牟尼巨像,背景繪有釋迦牟尼的佛傳故事畫,如太子游四門、剃髮出家、降伏魔女、得道成佛等,造型準確生動,富有人間情趣。下壁為四天王及伏虎羅漢、布袋和尚。東壁畫有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成道故事畫,下壁是瑪哈嘎拉和巧爾吉金剛以及巴拉登?哈蒙等多位喇嘛教中的護法神,造型詭怪誇張,線條奔放生動,一直延伸到天花板,場面宏大,構圖豐滿。引人注目的是西壁下方的一組蒙古族供養人群像。他們均身著明清時期的蒙古服飾,手中持念珠等宗教器物,表情謙恭,一心禮佛。這些壁畫上的蒙古服飾很多都可在明肖大亨所著的《夷俗記》中找到依據。是研究明清蒙古史及民俗、服飾的寶貴資料。

美岱召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壁畫:造型詭怪誇張,線條奔放生動的護法神

  在大雄寶殿東部有座二重檐歇山式建築這就是「太后廟」。太后廟中曾供奉儲藏三娘子骨灰。三娘子在歷史上是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她是明朝時期蒙古可汗阿拉坦汗的第三位妻子。長期以來她的手裡握有土默特蒙古部落三分之一的兵權。由於她智勇兼備才貌超群深受阿拉坦汗的信任,並採納了她與中原友好往來的主張。1570年,三娘子從幕後走向台前,結束了持續多年的蒙明戰爭。當時明廷扣住了阿勒坦汗和三娘子的孫子把漢那吉,要求交換遁入蒙古高原的白蓮教首領趙全等人。三娘子經過反覆斡旋,最終竟然將血戰化於無形:阿勒坦汗交出趙全換回把漢那吉,接受明廷順義王的封號,歸屬明朝。阿勒坦汗晚年主要依靠三娘子主政,三娘子嚴守盟約,為維護互市執法如山。蒙古各部和明朝邊疆諸臣中但有不服或背叛明廷者,三娘子或出兵討之,或告明廷合兵攻之,為民族團結國家穩定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阿勒坦汗去世後,三娘子更是大權在握,在她的督導下,蒙明邊境保持了將近40多年的友好互市關係,同時她還大力推行鼓勵漢民在土默川平原開農田等惠漢政策。明朝政府在萬曆十五年(1587年)封她為忠順夫人,封阿拉壩汗及其子孫為順義王。

  三娘子篤信喇嘛教,晚年心靜平和,1612年,她在一片唱經聲中安詳寧靜地與世長辭《明史》對她的評價是「主兵柄,為中國守邊保塞,眾畏服之。」她死後,後人為她建立了太后廟,設七寶檀香木塔安放她的骨灰。

  美岱召的建築頗有漢地風格,徘徊其間,可以看出三娘子當年對漢地文化的尊重。 「文革」前美岱召存有大量三娘子的遺物,其中有很多都是從中原明朝傳來的物品。這些都是蒙漢文化交融的佐證。可惜均在文革中被紅衛兵「掃四舊」焚毀。

  據說,呼和浩特(綏化)也是三娘子籌建。早在阿勒坦汗在世之時,三娘子與他已開始著手修建歸化城了。而當時建城的主持者就是三娘子。此城初名庫庫和屯,建成後明廷賜名為綏化城。據說,當時城牆全部用青磚砌成,遠遠望去一片青色,所以人們便稱它為青城。青色的城,蒙語就是呼和浩特。隨著歸化城的建成,政治中心漸漸東移,而美岱召也漸漸地從府城變為寺城,到了明末清初,已經完全變成了一座寺廟,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美岱召廟。 

美岱召內太后廟內景

太后廟壁畫中的「三娘子」四、新疆著名藏傳寺院、高僧

  目前,新疆蒙古族信仰的宗教是西藏佛教的格魯派。下面簡述其發展源流、歷代高僧和代表性寺廟。

  (一)發展源流

  藏傳佛教與高昌回鶻的關係十分密切,對新疆回鶻佛教影響很深。吐魯番遺址發現有藏文佛典,如《佛教敦理問答》、《勝卑王問經》、《秘密集會怛特羅》等。回鶻人與吐蕃藏人早在9世紀就有了聯繫。回鶻人能夠接受藏傳佛教,原因之一是早在西遷中就有一部分回鶻人投奔了吐蕃。史載:回鶻「餘眾西奔,歸於吐蕃,吐蕃處之甘州」。《松漠紀聞》記載甘州、沙州回鶻謂:「奉釋氏最甚,共為一堂,塑像其中。每齋必刮羊,或酒酣,以指染血,塗佛口,或捧足而鳴之,謂為親敬。誦經則衣袈裟,作西竺語。」這種現象與漢地佛教相異,顯然是藏傳佛教的風俗。

  在宋、遼、西夏對峙時期,青海一帶的吐蕃大首領角廝羅出生於高昌。這位被稱為「佛子」的吐蕃貴族其家族必在高昌居住已久,說明吐蕃佛教對高昌回鶻已有較大的影響。西夏元昊崇尚佛教,曾向各地廣求佛法。回鶻僧人與吐蕃喇嘛同在西夏宮廷從事譯經傳法,吐蕃喇嘛在西夏的地位很高,曾充任宮廷教師,居於國師的尊貴地位,翻譯佛經,傳授西藏密教經義,並充任使節。回鶻僧人把藏文佛經譯成西夏文字,兩地佛教僧侶的交流是十分密切的。吐魯番地區發現的藏文佛經,大約也是這段時間傳進來的。

  元初,西藏歸入了元朝的版圖。新疆、西藏和蒙古地區的關係更加密切,藏傳佛教也成為聯繫畏兀兒(回鶻)、藏族和蒙古上層的橋樑。成吉思汗征服西域班師東返時,曾致信西藏薩迦派教主,請他們到蒙古來傳法。薩迦派四世大喇嘛呼和寧布在離藏赴蒙古的途中,死於甘肅。窩闊台合罕時,駐守河西地區的窩闊台第三子永昌王闊端,派遣多達那波率軍進攻西藏,並要他迎請一名代表西藏的佛教首領前來商談西藏歸順蒙古的大計,並在蒙古地區傳法弘教。從此,西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蒙古人也與藏傳佛教有了真正的接觸,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時期,高昌回鶻佛教徒也同樣受到了元朝的重用,地位不下於西藏喇嘛。由於元朝統治者的提倡與扶植,高昌回鶻的藏傳佛教有了更大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1253年魯布魯克前往汗廷朝見蒙哥汗時,曾拜訪畏兀兒地區的寺廟,他描述說:「進入這座寺廟,我看見拜偶像的和尚。在每月之初,他們都要打開寺門,披上他們的僧袍,獻香掛燈,供奉百姓獻的麵食和水果祭品。……這些畏兀兒和尚衣著如下,他們無論到何處去,總是身穿緊身紅色衣袍,系一腰帶,狀如法蘭克人,左肩至右側著一袈裟,恰似四旬節執事所穿的十字袼一樣。」魯布魯克描述的畏兀兒和尚所穿紅色衣袍,也是藏傳佛教的僧侶通常所穿的赤色中衣。說明藏傳佛教已在高昌回鶻地區得到了廣泛普及。

  元末明初,吐魯番地區的藏傳佛教仍很興盛。俄國學者曾在畏兀兒都城哈喇和卓遺址中發現豐富的藏傳佛教壁畫:「教授在一問保存得很好的樓房裡發現,在一塊拱牆上繪著一隻卡魯德鳥(註:蒙古人觀念中的巨大神鳥),是許多蒙古傳說中的形象。蒙古傳說中的卡魯德鳥出現在哈剌和卓的喇嘛教壁畫中,這說明蒙古的藏傳佛教與吐魯番地區的藏傳佛教有過頻繁的交流,達到了交相融匯的地步。伊斯蘭教勢力佔領吐魯番地區後,哈喇和卓的佛教迅速衰落,而吐魯番城的佛教勢力則維持了一段時間。永樂六年(1408),吐魯番僧人清來被永樂皇帝授封「灌頂慈慧圓智普通國師」,是為藏傳佛教的封號,說明藏傳佛教喇嘛在吐魯番的地位仍很高,並擁有一定數量的佛教僧侶。哈密地區則到l5世紀後期,仍設有國師職,天順七年(1463),「哈密忠順王母弩溫答失里奏舉必剌牙失里襲從父綽顏帖木兒國師職」。至l6世紀以後,吐魯番哈密終為伊斯蘭教所取代,佛教在這些地區消亡。但與此同時,藏傳佛教卻已在天山以北的衛拉特蒙古人中得到廣泛傳播。

  衛拉特諸部在其汗國形成前土爾扈特部特尼斯墨爾根特木納時期,公元1585年與藏傳佛教接觸以後到公元16t6年才正式皈依信奉此敦。最初在衛拉特蒙古地區弘揚藏傳佛教的人物是東科爾文殊師利呼圖克圖即察漢諾門汗。1615年,應衛拉特聯盟的主持人,和碩特部拜巴噶斯諾顏邀請,他來到衛拉特地區傳播了藏傳佛教。當即有32名王公的兒子當了班弟(即小和尚,當喇嘛的第一步),同時還從牧民中選出200名男孩作為上述王公子弟的侍從,也當了班弟。當時衛拉特聯盟的首領拜巴噶斯沒有兒子,便從和碩特部巴巴罕諾顏的兒子中認了一名義子,獻出當了班弟。這便是以後聲名卓著的咱雅班弟達高僧。文殊師利呼圈克圖當時把這些眾班弟帶到西藏,送進了噶丹寺,暫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等寺院學習佛法。咱雅班弟連1599-1662年)小名叫夏爾哈布格,他在十七歲時,由文殊師利呼圈克圈施戒為班弟達,在西藏攻經修行共二十三年,到1639年與衛拉特聯軍一起返回衛拉特地區以後,在衛拉特蒙古所有的地方廣泛傳教。這是藏傳佛教在衛拉特蒙古地區弘揚以來進入最昌盛的階段。從此以後,隨著衛拉特汗國的形成和藏傳佛教的發展,自十七世紀初至十八世紀中期,也就是準噶爾(也指新疆蒙古)汗國建立,發展,強盛到被清朝滅亡為止,在額爾斯河,博爾塔拉;和布克賽爾,額熱尼哈畢爾格,東、西格根或伊犁等地修建了多所規模較大的寺廟。

  (二)新疆藏傳佛教的著名寺院

  新疆曾建有許多著名的藏傳佛教寺廟,乾隆二十一年(1756)新疆準噶爾部叛亂,清廷派兵征剿,,這些寺廟多毀於在此之後的戰亂之中。如:

  博爾塔拉寺廟

  建於1649年前後。此寺廟興盛時期供養上千名喇嘛僧人,佔地面積,一萬兩千多平方米,毀於1756年,現存幾千平方米,地理位置在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周圍。

  額爾齊斯寺廟

  1644年開始施工到1657年建立。此寺廟是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首領之一阿巴賴台吉捐巨款建造於額爾齊斯河流域的。因此史冊上俗稱其為「阿巴賴寺」或者「額爾齊斯寺」。寺內設有許多學院,盛時有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積大概一萬幾千平方米,位於額爾齊斯河與貝什格河匯流之處。毀於1757年。

  和布克賽爾寺廟

  建於1644年前後。此寺是著名的衛拉特首領巴圖爾罕台吉勢政時期,沿和布克河建造的。榮時供養上千名喇嘛。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現在位置在塔城專區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縣城東南五公里處,其遺址尚存。格根東廟和格根西廟 「格根」是蒙古語,「活佛」之意。因此,格根東崩與格根西廟是活佛東廟和活佛西廟之意。格根就是指街拉特高僧咱雅班弟達。格根東廟建立於街拉特汗圃時期,這一帶地區是他們的東遊牧場所之一,具體年代不明。興隆時供養上千名喇嘛僧人。面積有一萬幾千平方米。寺霸內「設有法相僧院,密乘僧院、密宗僧院、醫學僧院、時輪僧院等許多僧院」。毀於1758年。格根西廟建造在著名的藏傳佛教弘揚者咱雅班弟達高僧時代,亦毀於1758年額熱尼哈畢爾格廟 全名叫「額熱尼哈畢爾格卻進林」。 在額熱尼哈畢爾格地方的和(浩)爾郭斯。也就是現在的安齊哈雅典瑪納斯兩河之間的浩爾郭斯河上游一帶。額熱尼哈舉爾格」是地名,蒙古語,是「花白的側翼」之意。「卻進林」是藏語,「護法神廟」之意。建於1725年左右,噶爾丹策凌汗時期。佔地面積有一萬四千多平方米。「其院內設法相扎倉,密乘扎倉,密宗扎倉、醫學扎倉、時輪扎倉等幾所扎倉。當時該寺院的建築藝術,規模範圍不低於哲蚌寺」。供養上千喇嘛僧人。毀於1757年。

  金頂寺(即固爾札廟)和銀頂寺(即海努克廟)

  十八世紀初建於伊犁河南北兩岸。「海努克」,准喀爾語「犏牛」之意,準噶爾蒙古人(即現在新疆蒙古族的大多數)偏愛犏牛,故建銀頂寺時,就把都網殿頂雕塑犏牛角狀,並在崩頂鍍以白銀,由此得名海努克廟(即銀頂寺)。固爾札廟三層廟頂都是鍍以黃金,特別是其最頂點之小黃塔是純黃金製造的,因此俗稱它「金頂寺」。金頂寺除了三層中心殿(既俗稱大金殿)之外還有彌勒殿,文殊菩薩殿,護法殿,祈禱殿,顯宗學院,密宗學院,時輪學院,醫學院等許多殿堂和學院。此外金頂寺還有五十多個康木村,附近還有幾座大小城鎮。俗稱「固爾札浩特(城)」。當時準噶爾衛拉特首領,大臣、台吉以及外來客人貴賓都住在這裡。後來1758年清朝征服準噶爾汗國以後,在此建立了寧遠城。銀頂寺,銀碧輝煌,雄偉壯觀,該寺院除了中心大殿(即大銀殿)之外內設有彌勒佛殿,文殊菩薩殿,護法神殿,祈禱殿,大拉讓,社火院,聞思學院,喜金剛學院,醫學院等許多殿堂和學院。同樣有五十多個康木村,其附近不遠處有一座大城鎮,俗稱它「海努克浩特(城)」。兩所寺廟均毀於1757年前後左右,銀頂寺的遺址在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海努克鄉西北四公里處,1966年被列為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現存的著名藏傳佛教寺廟尚有:伊犁的聖佑廟,烏蘇的普慶寺,衛拉特蒙古的承化寺,和靜縣巴倫台黃廟,察布察爾的靖遠寺等。

  (三)新疆藏傳佛教歷代高僧

  隨著藏傳佛教三、四個世紀在土爾扈特蒙古的傳播及發展,在土爾扈特蒙古地區前後湧現出格西、然堅巴、澤然巴、拉然巴、格根、達彥齊、堪布等學位職務的許多德高望重的高僧大德和喇嘛。

  乃濟托因

  (1556-1653年)是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土爾扈特部首領墨爾根特穆納之子,本名叫阿畢達。他從小就厭倦世俗生活,年輕時丟下父母妻兒離家出去,到西藏扎什倫布寺在四世班禪·洛桑確吉堅贊足下出家為僧,獲名「哀榮夏格夏巴德」(凈戒)。由於他勤奮學習經論,刻苦堅持修行,遂成名僧,眾人叫他「乃濟托因」。乃濟托因是受班禪教誨,赴新疆傳教。他經過故鄉和喀爾喀來到呼和浩特,在呼和浩特後山修行35年,然後帶著弟子再向東方進發,先後在翁牛特、穆格丹(即瀋陽,在此覲見清太宗)、土謝圖、烏珠穆沁、嫩河、郭爾羅斯、巴林等地傳教收徒,其中在土謝圖停留時間較長,曾在這裡興建了巴音和碩寺廟。他一方面治病行善,一方面宣傳佛法,讓百姓背誦和抄寫經論,同時搜羅百家姓家供奉的偶像——翁袞加以焚燒,沉重地打擊了古老的薩滿教。晚年他在北京拜見清順治皇帝和五世達賴喇嘛,並受順治皇帝旨令到呼和浩特特居住。不久應賓都哈敦之邀再次向東蒙挺發,並圓寂在那裡,享年97歲。乃濟托因相傳轉世九世,共延續了四百多年,其中一世和二世有較詳的傳達記。

  宮明活佛

  宮明高僧是早期新疆衛拉特蒙古四部之一,土爾扈特蒙古最有影響的藏傳佛教傳世活佛。官明是藏語,其意為「多門」、「大門」、「天門」之意。

  此名稱在文獻史料中有郭莽、果莽、郭芒、果芒、郭茂、古碼、共明等不同寫法。這一尊稱以西藏哲蚌寺果莽扎倉的「果莽」稱號為命名。土爾扈特蒙古高僧宮明江巴卻日木於1932年10月5日生於新疆烏蘇縣,1935年轉為巴侖台黃廟九世活佛。從此在黃廟、和靜縣城學習經文。1952年被邀請出席新疆省各族各界代表會並赴北京參加國慶觀禮。1953年後歷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副會長;新疆佛教協會會長;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委委員;全國第五、六屆政協委員、自治區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九世活佛在宮明江巴卻日木廣大信教群眾中威望甚高,為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為新疆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在抗美援朝捐獻飛機大炮的運動中,宮明活佛捐獻了50匹馬、3支槍、1000塊銀元和10兩黃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旗幟鮮明地堅決擁護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1987年3月28日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會議期間因病圓寂。

  十世宮明活佛於1994年7月3日,在土爾扈特蒙古總寺——巴侖台大黃廟坐床。第十世郭茫活佛名叫郭茫羅布桑多布敦丹巴熱瑪,年幼在甘肅藏傳佛教拉布楞寺學習佛法。

  宮明活佛由「靈童」轉世共十世,其世系如下:一世:頓魯布嘉措;二世:尕勒桑伯爾拉希日布卻吉扎拉層;三世:羅布桑青里丹增;四世:尕勒桑伯爾拉扎拉層;五世:羅布桑伯爾拉丹增;六世:尕旺尼瑪;七世:希日布丹增伯爾拉嘉措;八世:丹增尼瑪;九世:江巴卻日木。

  阿昴嘉喇嘛

  亦作阿昴嘉恩、阿嘉騰、昴嘉、昴嘉恩、昴嘉騰、安江等名。據文獻載,土爾扈特蒙古高僧阿昴嘉喇嘛之「阿昴嘉」尊稱的來源與17世紀末期之土爾扈特蒙古阿玉奇汗的「阿」姓和西藏嘉木樣法師之「嘉」姓有一脈相承的密切關係。17世紀初,土爾扈特蒙古游牧於伏爾加河流域期間,尤其是其首領阿玉奇汗和敦羅布喇什汗執政時期,藏傳佛教在伏爾加河土爾扈特蒙古地區得到全面發展,喇嘛人數大增、寺廟規模益大,喇嘛們注重教義修習,戒律僧制日臻完備,名師高僧輩出。當時在土爾扈特蒙古法師大德中聞名於世的有宮明活佛、阿昴嘉喇嘛。他們廣招徒弟、翻譯佛經、講解道次、醫藥、歷算、詩韻、並傳播金剛鬘灌頂等許多灌頂、隨許、教誡、廣利佛法。

  阿昴嘉喇嘛共20世,其世系如下:一世:羅布桑達爾加;二世:羅布桑葛魯克;三世:羅布桑楚里騰;四世:羅布桑根敦;五世:羅布桑丹波爾;六世:羅布桑達姆拉;七世:羅布桑羅卜藏丹津;八世:羅布桑西里甫;九世:羅布桑杜甫;十世:羅布桑宗格日甫;十一世:羅布桑加木祥;十二世:羅布桑勒克西;十三世:羅布桑撒姆登;十四世:羅布桑道布登;十五世:羅布桑丹姆布勒特;十六世:羅布桑桑鐵木格特;十七世:羅布桑丹得爾;十八世:羅布桑才布克;十九世:羅布桑阿魯克。

  森勤活佛

  高僧森勤法師是藏傳佛教傳世活佛之一,其中第五世是新疆土爾特蒙古人。傳說森勤活佛前世是把印度佛學輸入西藏的阿底峽大師。《五世森勤活佛傳記》載:「他留居西藏十幾年,復興了被朗達瑪贊普消滅了的佛教,像在黑暗中點燃了神燈……同年,西藏嘎爾丹寺四世森勤活佛巴勒敦車敏因為將《丹珠爾》經……投入河流中」。目前有關名僧一世至三世森勤活佛詳細史料十分缺乏,這三世高僧森勤法師的具體情況無法考證。五世森勤活佛,全名多而敦策楞車敏,簡稱「多活佛」,蒙古人民則尊稱他為「格根」(活佛之意)、「托音喇嘛」(學位高的喇嘛)。他是新疆蒙古族現代史上具有遠見卓識而且富有改革精神的顯赫人物。其世系如下:一世:森勤格勤克熱布傑;二世:森勤洛桑班覺;三世:森勤丹增班覺;四世:森勤巴登群伯勒;五世:森勤多布東才仁群伯勒;六世:森勤羅桑堅參。

  高僧六世森勤活佛名羅桑堅參,生於1936年2月12日(藏曆豬年12月),6歲時在重孜寺學習,8歲時進扎什倫布寺念經、學法。1956年開始擔任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中國佛教協會西藏分會副會長等職。1998年圓寂。他生前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部楞蒙古自治州和靜縣巴侖台大黃寺的建設作出一定的貢獻。

  夏律宛活佛

  新疆土爾扈特蒙古高僧夏律宛法師是藏傳佛教傳世活佛之一。夏律宛活佛在妙舟《蒙藏佛教史》中曾提及,但無說明。據訪問十四世夏律宛活佛,他是由青海省的夏律寺的活佛轉世而來,而青海夏律寺的活佛又是由西藏的夏律寺的活佛轉世而來。「夏律」是西藏的地方名稱,靠近日喀則,「宛」相當於漢語的「人」。「夏律宛」是西藏夏律地方人的意思。西藏佛教高僧布敦?仁欽珠(1290-1364年)到夏律地方講弘法,修建了夏律寺,成為該寺的寺主。《西藏佛教寺廟》謂:「夏魯寺是西藏佛教中較大寺廟之一,也是藏傳佛教夏魯派的祖寺。……據西藏宗教史書記載:1320年,夏魯萬戶長扎巴堅贊(系吉尊家族)將其中妹旬奴貝嫁與薩迦以聯姻,後來家族勢力不斷擴大。後扎巴堅贊去內地朝覲元朝皇帝,元仁宗賜給他金冊金印,並按扎巴堅贊請求,皇帝布施財物派遣工匠以助擴建夏魯寺。今天夏魯寺的建築規模和模式及大多數繪畫和雕塑作品都是在這次擴建中創作完成的。寺廟建成後,萬戶長迎請佛教大師布頓,仁欽珠擔任寺主。」布敦·仁欽珠本人也就成為第一世夏律宛活佛。他後改宗格魯派,夏律寺也就成為格魯派的寺院,開始實行活佛轉世的制度。由布敦·仁欽珠一直轉世到七世,都是西藏地區的人。夏律宛七世活佛時,青海地區的郭莽寺活佛贊布,邀請夏律宛七世活佛到郭莽寺講經傳法,並讓他同贊布共同主持郭莽寺,形成一寺二主。夏律宛七世活佛圓寂後,其靈童就轉世到青海,即八世夏律羅桑貝丹,成為郭莽寺高僧,一直轉世到十一世都是青海人。夏律宛十世、十一世活佛曾先後到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弘法。十一世活佛圓寂後,其靈童就轉世到北路土爾扈特蒙古。其後十二世、十三世、十四世也都在北路土爾扈特蒙古轉世。需要提及的是,夏律宛十三世活佛有兩位:一位在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一位在青海的夏律寺。夏律宛十二世活佛涅盤,其靈童本來轉世到新疆北路土爾扈特蒙古,但青海夏律寺又在青海選了一位靈童,所以就有了兩位夏律宛活佛,當時達賴喇嘛承認了新疆的十三世夏律宛,而沒有承認青海的夏律宛。

  夏律宛活佛世系如下:一世:布頓·仁欽珠;二世:布頓·哲布;三世:堪布·葛羅;四世:維巴葛羅;五世:桑佈道爾基曉努;六世:夏律宛·拉馬堅贊;七世:夏律宛·圖不等尼瑪格旺;八世:夏律宛·羅桑貝母;九世:夏律宛·阿旺格魯克嘉措;十世:夏律宛·嘉木樣羅桑堅贊;十一世:夏律宛·羅布桑扎巴堅贊;十二世:夏律宛·羅布桑莫拉丹增尼瑪;十三世:夏律宛·嘉木樣圖布等嘉措;十四世:夏律宛·格桑圖布登伯爾勒嘉措。

  十四世夏律宛活佛,民國三十一年(1942)出生,是扎薩克和雄布熱斯蘇木牧民托德巴音布勒格之子,原名格桑圖布登伯爾勒嘉措。1949~1956年,在縣王爺府寺廟念經。1957年6月至1959年,去青海省塔爾寺學習佛法。1960~1963年,在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學習。現為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政協常委,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新疆佛教協會會長。

  27、巴倫台黃廟

  又稱「永安寺」,位於和靜縣北部天山深處50公里巴倫台鎮東南一條山溝中。宗教法名「夏爾布達爾傑楞」,意為「黃教聖地」,是天山南路舊土爾扈特部的總廟,也是新疆最大的一個綜合性寺廟群,由黃廟、居都外廟等十五座寺廟組成。其中黃廟又是哲理學院,教授佛教哲學、天文、歷算等課程;居都外廟是密宗學院,重建於光緒十五年(1889)是滿金(剛入廟的小喇嘛)學習密宗佛法的地方;曼巴廟是醫學院,重建於光緒十五年(1889年)是訓練醫藥人才的地方。新疆喇嘛教的經文、密宗和醫藥人材都來自以上三個寺廟。卻拉廟,是喇嘛們講論佛經的埸所,重建於光緒十五年(1889);卻進廟,只有一個喇嘛;蓋干拉吾龍廟,是宮明活佛私廟,建於民國三年(1914);喬克窮都宮廟,也是護法神廟,建於民國二十九年(1940);諾顏拉吾龍廟,包括兩個小廟,分別是生欽活佛和滿汗王的佛侖;扎布蘇爾、鈄米訥爾、堆尼爾六個旗的小廟,分別是這些旗的喇嘛和教徒們前來禮拜、進香時的臨時住所,均建於民國四年(1915)。

  在黃廟寺群中,以居都外(迦特潑)、卻拉(卻熱)、曼巴三廟最為著名。在巴倫台黃廟未修建前,迦特潑、曼巴二廟已早設在蒙古包中,在宮明活佛第八世由拉卜楞寺邀阿克托克儉喇嘛來和靜後,又在蒙古包中設卻拉廟,同時由全民眾捐款修建巴倫台黃廟,然後再將迦特潑、曼巴、卻拉廟移於黃廟中。其中黃廟是主廟,為新疆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1987年被列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新疆最大的寺廟群:位於天山深處巴倫台鎮的黃廟

  黃廟建成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但醞釀及選擇廟址則早在清咸豐十年(1860)前後即開始。光緒十三年(1887),土爾扈特汗王布彥綽克圖主持修建黃廟,該廟是聘請西藏、內蒙的能工巧匠,耗費500兩黃金建造的。整個建築結構嚴謹,軒宇昂然,並與金庫熱等14座廟宇組成氣勢森嚴的喇嘛寺廟古建築群,佔地面積2.4萬平方米。次年落成,光緒皇帝賜名「永安寺」。同年,黃廟下設且勒、迦特潑和曼巴三個學部。歷史上最盛時,喇嘛多達四五百人。

  1966年「文革」期間,寺廟群受到毀滅性的打擊。文革後僅恢復其中的黃廟、卻金寺、佛塔和滿汗王府。

  黃廟為巴倫台黃廟的主廟。在黃廟寺群中,以居都外(迦特潑)、卻拉(卻熱)、曼巴三廟最為著名。在巴倫台黃廟未修建前,迦特潑、曼巴二廟已早設在蒙古包中,在宮明活佛第八世由拉卜楞寺邀阿克托克儉喇嘛來和靜後,又在蒙古包中設卻拉廟,同時由全民眾捐款修建巴倫台黃廟,然後再將迦特潑、曼巴、卻拉廟移於黃廟中。現今的黃廟由黃廟、卻熱、居都外、曼巴等四個建築物群組成。寺廟群總建築面積2.4萬平方米,佔地長2.5公里,寬600米。其中黃廟為主體建築。黃廟正殿矗立一尊麥德爾佛,高2.7米以上,是當年從青海省塔爾寺運來的,故俗稱「青海佛」。

黃廟正殿高2.7米以上的麥德爾佛(青海佛)

  大殿的右側是藏金洲,左側為宗庫,佛像在文革中被毀,僅存佛座。廟內還繪製有13幅宗教人物壁書,他們是布仁巴克西、貢布、共古熱、共尕、茶汗阿吾、卻傑、代金巴吾、推木那木鈄、 巴音鄰木思熱、加木思仁、哈木、道爾吉基格基特、宗庫等。書面雖已剝落,仍依稀可見其真跡。東距黃廟五百米,建有卻金庫熱,大殿有16根雕花大柱,正中的四根雕有四條蛟龍,栩栩如生。據說這些座廟的主神卻金,保護彌勒佛有功,故立此廟紀念他。「文革」前,黃廟有大小銅佛2990尊,銀製法器1329件,甘鈴22對,銅器7.2萬件,地毯740條,綢緞68條,另有金條、珠寶、玉器若干。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黃廟遭到嚴重破壞。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政府為黃廟宗教人士落實政策,國家投資修善黃廟,逐漸恢復宗教活動,至今黃廟仍為巴州喇嘛教活動的中心。黃廟是土木磚石結構,四方四正,分兩層,是典型的藏傳佛教建築。大殿在保留清朝建築風格的同時,又突出了西藏黃教工藝,美術、雕刻等特色。

  黃廟主持九世宮明姜巴曲日木活佛和十世宮明活佛情況將前面介紹。

巴倫台黃廟群的主廟黃廟

  卻金寺

  是麥德爾佛的護衛者。12根雕花大柱豎立在大殿內,正中間的四根大柱雕有四條頭朝下尾朝上的蛟龍。

  佛塔

  分別矗立於黃廟前兩側。兩座佛塔高17米,一座象徵佛保佑人們豐衣足食、生活幸福;另一座象徵著佛保佑人們身體健康,生命財產安全。佛塔造型別緻,帶有典型的維吾爾民族特色。佛塔在1966年紅衛兵「掃四舊」中被毀,現為1999年重建。

造型別緻的黃廟佛塔

  滿汗王府

  為宮殿式別墅,為滿汗王的夏宮。分正廳、東西廂房,庭院內建有人工湖,別墅東側花園內有棵長有兩種葉子的奇樹。

  巴倫台溝不僅是宗教聖地,還是一處天然森林公園,在東西長20餘公里的綠色谷地中,楊柳林木鬱鬱蔥蔥,奇峰怪石聳立雲天,山泉雲海浩瀚縹緲。盛夏季節平均氣溫在20度左右,冬暖夏涼。土爾扈特蒙古族純樸善良的民俗風情更讓您心醉神。1984年以來,班禪大師、生欽活佛先後幾次來黃廟,讚美這裡的山、水、廟有靈氣。每年正月十五這裡是最熱鬧的時候,是香火鼎盛期。

  28、伊犁聖佑廟

  聖佑廟藏語名「吉金鈴」,蒙古語名為「博格達夏格松」。位於新疆伊犁昭蘇縣城西北三公里處。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也是新疆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聖佑廟位於天山腳下的洪那海河畔,現存建築8座。廟內古木參天,松杉蔽日清幽肅穆,壯觀宏偉,四周圍牆環繞,是邊陲難得的一處古建築。2001年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聖佑寺

  聖佑寺始建於清朝同治十五年(1889)。這座廟最初的地點在現在的哈薩克境內。中俄伊犁條約後,寺廟所在地併入俄羅斯版圖。蒙古族左翼厄魯特營組建之後,老百姓不忍自己頂禮膜拜的寺廟落入俄羅斯之手,所以才歷經周折幾番遷徙。最終選址在昭蘇洪那海溝口。並從迢迢數千里之外的北京請來80名能工巧匠,於1889年動工,歷時4年,耗銀10萬兩,才修築了這座金碧輝煌的喇嘛廟。此後又經三次重修,才成今日之規模。

  聖佑寺現存建築8座,面積2000平方米,寺廟佔地數百畝之多。聖佑廟整個建築具備了漢族文化及佛教文化相融合的特色。寺廟按中原傳統座北朝南,沿中軸線,8座建築錯落有致,布局對稱,除照壁、山門、前殿、大殿、後殿按中軸線建築外,左右還有硬山頂配殿和八角形雙層雙檐閣。東角樓上掛有一口大鐘,西角樓上放有一面大鼓,稱為鐘鼓樓;東西配殿為喇嘛休息的禪房。

  大雄寶殿是這座古廟的主體建築,殿寬17米,7開間,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舉折,陡屋頂,四角飛檐呈龍頭探海之勢,檐下斗拱,為多層挑枋肩之。工程精細,鎏金瀝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繪有珍禽異獸,猛虎雄獅,金鹿麒麟,鳳凰彌猴,千恣百態。大殿前,高懸漢文書寫的「敕建聖佑廟」匾額。正壁和殿廊上繪有我國中原傳統風格的壁畫,珍禽異獸,奇花異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廊畫等。與其它寺廟不同的是:大殿內供奉的不是塑造的一尊尊金身、泥胎或木胎的佛像,而是在殿內陳設著的數百尊或畫或綉在帳幔上的佛像,這些來自西藏的帳幔、旗幅,銹工極其精美。

 

聖佑寺大雄寶殿

  大殿共分為兩層。一樓現在供奉著十世班禪額爾德尼和成吉思汗的畫像,櫃廚里供奉著歷代喇嘛圓寂後留下的遺物,牆上懸掛著從布達拉宮請來的佛像、佛腳像,供人們參拜。二樓上的蒙古包里,佛像,各種金銀祖魯杯滿設祭壇。

  1984年,全國人大委員長、西藏活佛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來昭蘇視察工作,曾專門到寺廟參禪。

  當地更多的群眾信奉伊斯蘭教,為數不多的信奉佛教的蒙古族人在當地越來越少,所以,聖佑廟的香火有點寥落。五、甘肅著名藏傳寺院、高僧

  一、甘肅的藏傳佛教寺院主要分布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約有八十多座。其它地區也有一些,其中也不乏著名的寺院,如臨夏回族自治州的白塔寺,武威地區達隆寺、夏瑪寺,隴南地區的腰道喇嘛寺、風和喇嘛寺,蘭州市的五泉山嘛尼寺、嘎達寺等。

  在甘南,信仰藏傳佛教的主要有藏族、土族和一部分漢族。甘南自治州藏族最早信仰苯教。苯教是藏族土生土長的、以萬物有靈論為其思想基礎的宗教,夾雜著自然崇拜、圖騰崇拜,是比較成型的原始宗教。大約在公元7世紀,藏傳佛教由青海傳入甘南藏區,與當地的原始宗教苯教相碰撞,經過長時間的相互鬥爭和相互影響,發展成為適應當地的、並且帶有濃厚民族性、地域性特點的甘南藏傳佛教。甘南藏區藏傳佛教的主要教派有寧瑪派、噶舉派、薩迦派、格魯派等。寧瑪派是甘南藏區最早崇奉的藏傳佛教的教派之一,後來很多寺院改奉了格魯派,只有、阿木去乎紅教寺、拉卜楞紅教寺和康木車紅教寺信奉寧瑪派至今。薩迦派在甘南藏區總共存在了164年之久,它最早是從元朝時期傳入甘南藏區的。1295年在甘南的卓尼創建了禪定寺,到了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該寺改信格魯派。格魯派是後來由宗喀巴大師創立的藏傳佛教的一個教派,俗稱「黃教」。格魯派在甘南藏區的主要代表寺院有拉卜楞寺、禪定寺等。

  甘南藏傳佛教的寺院文化,屬於藏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它與當地藏傳佛教的歷史及宗教文化的傳承、藏族的傳統民間藝術等密切相關。

  二、甘肅的藏傳佛教寺廟分布如下

  甘南藏族自治州

  曲宗靜修院、佐蓋多瑪寺、卡加曼寺、卡加道寺、多瑪寺、加茂貢寺、多合爾寺、吉利寺、崗察寺、那吾曲宗寺、尕娘寺、拉卜楞寺、扎油寺、博拉寺、麻隆寺、唐尕昂扎西寺、阿木去乎寺、科才寺、拉卻布寺、德爾隆寺、那木拉寺、格堆寺、扎扎寺、吉倉寺、隆哇寺、阿木去乎紅教寺、拉卜楞紅教寺、拉卜楞尼姑寺、年吐寺、采日瑪寺、木拉寺、散爾瑪寺、娘瑪寺、齊哈瑪寺、夏秀寺、孜歐日朝寺、乃瑪寺、西合強寺、牙路寺、卓尼部分、牙當寺、旗布寺、禪定寺、恰蓋寺、貢巴寺、沙冒寺、康木車紅教寺、勺哇寺、康多寺多瑪寺、達扎寺、八楞寺、占單寺、堡子寺、賓格寺、尖地寺、那下寺、亞下寺、嘎兒寺、拱壩寺、阿木族寺、當多寺、包合寺、電尕寺拉桑寺、迪崗寺、卡壩路寺、茶古寺、苟吉寺、旺藏寺、亞湖寺、然子寺、白古寺、達尕寺、賽當寺、藏尼寺、拉仁關寺、西倉寺、郎木寺、丁古寺、多松多寺、毛日寺、旺藏寺、吉倉寺、江可寺、瑪奴寺;

  臨夏回族自治州

  白塔寺;

  武威地區

  達隆寺、夏瑪寺、華藏寺、松山瑪尼康毛藏寺、熱丹噶察寺、喇嘛寺;

  隴南地區

  腰道喇嘛寺、風和喇嘛寺、舊墩村喇嘛寺、扎西安措浪甘丹喇嘛寺;

  蘭州市

  五泉山嘛尼寺、嘎達寺。

  三、甘肅在清朝尚有強大的苯教寺廟,但後來當地土司信仰格魯派後,轉而對於苯教。寺廟進行了改宗和毀壞。目前苯教寺廟又有所恢復,主要有以下十六所:

  謝協寺,位於迭部縣電艿鄉,目前由拉路寺活列活佛主持。寺廟以前出有許多成就者。包括在四川追求大成就者夏扎哇的親傳弟子;

  薩讓寺,位於迭部縣電艿鄉,目前由拉路寺活列活佛主持。寺廟實踐夏扎規定的大圓滿三年閉關修行;

  郭達寺,位於卓尼縣扎古錄鄉,原址甚大,據聞全盛期有千人。後來毀壞。現正在恢復中,有一定的僧人主持;

  作海寺,位於夏河縣甘加鄉,本教安多年青智者中的達哇活佛主持,人數約三十多人。精修大圓滿法、空行言教等;

  恰日寺,位於迭部縣達拉鄉,雍仲堅藏活佛主持,人數約四十人左右。有閉關修學。此傳統來自四川若爾蓋的本教安多三智者的阿克智美活佛之指導;

  日蓋寺,位於迭部縣電艿鄉,目前由拉路寺活列活佛主持;

  扎日寺,阿克智美活佛之指導下恢復,雍仲堅藏活佛主持,人數約五十人。有大圓滿閉關者居住;

  尼千拉蓋寺,位於迭部縣卡壩鄉,留有遺址,目前為止尚未恢復;

  桑周寺,位於迭部縣卡壩鄉,阿克智美活佛指導主持,另有丹增堅藏等堪布協助,人數約幾十人,修行大圓滿阿赤十五階段修法口訣等,一區分心與明智的分別;

  黑高寺、安子地日寺,分別在迭部縣卡壩鄉,二寺現還在恢復中;

  迪義崗靜修院,位於迭部縣尼傲鄉,阿克智美活佛指導主持。原有夏扎親傳弟子阿尼喇嘛在此居住;

  高保寺,位於迭部縣臘子鄉,恢復中。舉行一定的宗教活動;

  交多靜修院,位於舟曲縣八楞鄉,恢復中。此寺過去的傳統為本教與寧瑪派雙融傳統;

  澤衛靜修院,位於瑪曲縣尼瑪鄉,該寺廟本教和佛教兼融;

  拉路寺,位於迭部縣電艿鄉,謝協寺、薩讓寺合併在此寺範疇,活列南喀丹增活佛主持,活列南喀丹增活佛是夏扎親傳弟子才讓吉美、容增堪布的親傳弟子,才讓仁真堪布協助指導,寺廟人數幾十人。寺廟每三年為一期進行大圓滿閉關,每次十人,實踐保存夏扎哇規定的大圓滿三年閉關修行傳統。

  29、拉卜楞寺

  藏語全稱為「噶丹夏珠達爾吉扎西益蘇奇具琅」,意思為具喜講修興吉祥右旋寺。簡稱扎西奇寺,一般稱為拉卜楞寺。拉卜楞寺是藏語「拉章」的變音,意思為活佛大師的府邸。位於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縣城西郊,鳳嶺山腳下,大夏河將龍山、鳳山之間沖積成一塊盆地,藏族人民稱之為聚寶盆,拉卜楞寺就坐落在聚寶盆上。拉卜楞寺與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合稱我國藏傳佛教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也是甘南地區的政教中心。拉卜楞寺的佛教學院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 1982年拉卜楞寺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拉卜楞寺由第一世嘉木樣活佛創建於康熙四十八年(1709),經歷代嘉木樣活佛和廣大僧俗教民的的興修、擴建,現已成為甘、青、川地區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成為包括顯、密二宗的聞思、續部下、續部上、醫學、時論及喜金剛6大學院,108屬寺和八大教區的綜合性大型寺院。並在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文化,包括建築、學院、法會、佛教藝術、藏經等。鼎盛時期,僧侶達到4000餘人。

我國藏傳佛教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甘南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有經堂6座,大小佛殿48座。其中:七層樓1座,六層樓1座,四層樓4座,三層樓8座,二層樓9座,餾金銅瓦頂4座,綠色琉璃瓦頂2座,嘉木樣大師及各大昂欠的藏式樓房31座,各個昂欠活佛住舍30院,吉哇院6所,大廚房6所,印經院1所,講經院2處,嘉木樣別墅2處,經輪房500餘間,普通僧舍500多院,各種塔若干座以及牌坊等各種建築。整個建築氣勢雄偉,鱗次櫛比,錯落有致,堪稱安多地區第一名剎。這些建築可分為石木結構和土木結構兩類,外石內木,有「外不見木,內不見石」之說。建築形式有藏式、漢宮殿式和藏漢混合式。

  拉卜楞寺的獨特價值在於他的宗教教學體系。拉卜楞寺的佛教學院保留有全國最好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其寺內的甘肅佛學院拉卜楞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最高佛學學府之一,被世界譽為「世界藏學府」。設有顯、密二宗的聞思、續部下、續部上、醫學、時論及喜金剛6大學院。

拉卜楞寺內的甘肅省佛學院

  聞思學院經堂

  又稱大經堂,是「磋欽措兌」會議的場所,為全寺之中樞。一世嘉木樣初建時,只有80根柱子,1772年二世嘉木樣擴建為140根柱子,可容納3000僧人誦經。1946年,五世嘉木樣又建了前殿院,1946年,五世嘉木樣又建了前殿院,至此,大經堂成為有前殿樓、前庭院、正殿和後殿共數百間房屋,佔地10餘畝的全寺最宏偉的建築。前殿樓為大屋頂式建築,頂脊有寶瓶、法輪等飾物,樓上供吐蕾贊普松贊干布之像,樓上前廊設有嘉木樣大師、四大色赤、八大堪布等活佛們每年正月和七月法會觀會時的坐席,樓下前廊為本院僧官逢法會時的座位。前庭院是本院學僧辯經及法會辯經考取學位的場所,有廊房32間。

  大經堂正殿東西14間,南北11間。正殿內懸乾隆皇帝御賜「慧覺寺」匾額,內設嘉木樣和總法台的座位及僧人誦經坐墊,供有釋迦牟尼、宗喀巴、二勝六莊嚴、歷世嘉木樣塑像,懸掛著精美的刺繡佛像及幢幡寶蓋等,顯得十分華麗,且藏有《甘珠爾》等經典。後殿正中,供奉著餾金彌勒大銅像,後殿左側供奉著歷世嘉木樣大師的舍利靈塔,及蒙古河南親王夫婦和其他活佛的舍利靈塔,共14座,右側為本寺護法神殿。正殿之西為大廚房,內有大銅鍋4口,大鐵鍋1口。大經堂不幸於1985年4月7日被火燒毀,在政府的關懷下,1985 年7月設計,1986年6月破土動工,1987年完成了主體工程。新建大經堂不但保持了原來的式樣和風格,還採用了先進技術和材料。

聞思學院經堂

  時輪學院經堂

  時輪學院經堂坐落於大經堂右側,建於1763年,正殿東西5間,南北11間,具有濃郁的藏式風格,內供時輪金剛佛銅像。後殿正中供奉釋迦牟尼和七大弟子像,左右供奉著堪布倉、貢唐羅智倉、旦巴嘉措等活佛的靈塔。

  醫學院經堂

  醫學院經堂,建於1784年,正殿南北6間,東西5間,殿內供奉藥王佛、藥師佛和拉科倉的舍利塔,殿前廂廊內繪有人體脈絡圖18幅。

  喜金剛學院經堂

  喜金剛學院經堂,建於1879年,仿拉薩布達拉宮的南傑扎倉樣式修建。1957年失火燒毀,後由國家撥款按原式重建。

  續部上學院經堂

  續部上學院經堂,位於喜金剛學院的西側。建於1941年,正殿東西5間,南北10間,高達三層,頂層為宮殿式,綠色琉璃瓦覆蓋,故稱綠瓦寺。後殿內供有彌勒佛銅像和十六羅漢象,左為八大藥師佛和35尊仟悔佛,右為第五世嘉木樣大師父母的骨灰塔及21尊度母佛像,兩側有銅質無量壽佛1000尊。

  續部下院經堂

  續部下院經堂位於大經堂東北,初建於公元1737年,正殿東西5間,南北1間,系藏式建築,殿頂法輪、幢幡俱全,內供密集、怖畏、勝樂等密宗佛像,其後殿供奉一世德哇倉等7 位活佛之靈塔。

  拉卜楞寺的曬佛儀式也很壯觀。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三)為拉卜楞寺的曬佛節。這天清晨,拉卜楞寺僧俗信徒萬眾雲集,眾多國內外遊客慕名,早早的來到曬佛台的山坡附近等待曬佛法會的開始。武警部隊則在周圍高度戒備,維持秩序。上午10時,雄渾的佛號響起,近百僧人在馬隊和樂隊組成的「護佛隊」引導下,扛起卷著的長達50米的大佛畫卷,從拉卜楞寺廣場啟程,肩扛緩步前往曬佛台。在前往曬佛台將近一公里的路上,來自甘肅甘南、四川、青海等地的藏族民眾緊隨其後,一些人不斷用額頭觸碰佛像,期盼給自己帶來好運。曬佛泰山,隨著活佛的一聲號令,覆蓋在佛像上的黃色絲綢緩緩拉開,一副寬12丈、長30丈的無量光佛像出現在拉卜楞寺前的曬佛台上。一年一度的曬佛節進入高潮,虔誠的僧侶與遊客長跪磕頭,口誦經文,爾後將代表心意的哈達、禮品紛紛拋向佛像,以祈求來年的平安和吉祥。約中午時分,在眾僧的誦經聲中,「沐浴」了陽光的無量光佛像唐卡被小心翼翼捲起。藏族人中流傳著一種傳說,在抬佛過程中,如果用頭碰觸到唐卡,這一年就會實現自己的願望。

  近百僧人在「護佛隊」引導下,扛起大佛畫卷從拉卜楞寺廣場啟程。在前往曬佛台將近一公里的路上,來自各地的藏族民眾緊隨其後,不斷用額頭觸碰佛像,期盼給自己帶來好運。

  30、禪定寺

  原稱安多卓尼大寺,為藏傳佛教寧瑪派寺院。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改宗格魯派後改稱 「甘丹謝珠林」(藏語,意為兜率論修禪定隆盛寺),漢語意譯為禪定寺。禪定寺位於甘肅省卓尼縣城北平台上1958年前夕全寺有僧眾300餘,1966年禪定寺被拆毀,1979年以後,禪定寺重新恢復開放,近年來興建了大經堂和部分僧舍,寺僧近200多人。

甘南卓尼縣禪定寺

  卓尼大寺原為藏傳佛教寧瑪派(紅教)寺院,安多卓尼大寺。藏曆木虎年(1254),忽必烈邀請西藏薩迦法王八思巴去內地講經傳法,途經卓尼溝時,見此地風景優美,蒼松翠柏,山清水秀,遂將原喇嘛老桑八代寧瑪派紅教寺移建在現今寺址,由八思巴弟子格西喜繞益西在此建築經堂,廣收僧徒,宣揚佛法,於元成宗貞元元年(1295)建成。據《藏經》記載:薩迦法王八思巴以稀有蛇心檀木雕刻之釋迦站像一尊贈獻該寺,作為奠基紀念,世代相傳,文革「掃四舊」中不知去向。

  嗣後,安多卓尼大寺因得卓尼楊土司始祖些地的支持,寺院發展很快,特別是明永樂二年(1404)些地獻土內附,明王朝封些地為卓尼土司之後,便開始了「兄為土司,弟為僧綱」的歷史,如獨子,則身兼二職。使禪定寺成為卓尼宗教、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明朝景泰六年至天順八年(1455—1464),大寺堪布仁欽龍布赴藏從師,通達了宗喀巴的顯、密兩宗教義。歸來後,將寺院改宗格魯派,寺名亦改為「甘丹謝周林」(禪定寺)自任赤巴,制定了嚴密的寺規,使格魯派教義發揚光大。明弘治十四年(1501),更寺名為「當增達吉林」(譯為靜旺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卓尼第十代土司羅桑敦珠(楊威)次子阿旺赤列嘉措任該寺法台,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隨長兄楊妝松赴京晉見康熙帝。康熙帝封他為「崇梵凈覺禪師」,受僧綱爵,是洮州五僧綱三土司之一,並賜「禪定寺」匾額,寺名亦沿用至今。此後,於1714年建參尼扎倉,1729年建居巴扎倉,約在乾隆年間建薩里哇扎倉(天文學院)和崇巴扎倉(法舞學院),從而發展成一座正規的格魯派大寺,寺僧最多時達到3000人。 1729年至1731年在土司家族大力支持下,費時十年,刻印了卓尼版大藏經(甘珠爾),耗銀17325兩; 1753年至1765年,費時12年又刻印了卓尼版《丹珠爾》大藏經。禪定寺還藏有金汁書寫的《八千頌》、《般若經大疏》、《般若經略疏》、《般若經要》、《宗喀巴全集》、《吉樣經》、《四部經典疏》,銀汁書寫的《甘珠爾》等經卷,還有北京、理塘、拉薩版的《甘珠爾》和拉薩版的《丹珠爾》經等。禪定寺因之名冠藏區,成為卓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寺僧眾達3100餘人。禪定寺原來直接管轄尼月巴、岔道爾、馬鬧、崗梢5座寺院,並統領44座小寺和17教區。這些寺院教區分布在原楊土司所轄48旗,即今卓尼、迭部、舟曲等縣境內。本寺內有策墨林、伊犁倉、麻當倉、古雅倉、加店倉、岔道爾古許等五大活佛昂欠。此外,在色拉寺居曼扎倉設有本地區學僧的五個康村,與蒙古地方也有教務往來。本寺內有策滿林、伊犁倉、麻當倉、古雅、加唐、岔道勻古續等五大活佛昂欠。各昂欠除與本地區各寺聯繫密切外,還與內外蒙古的一些寺院有宗教聯繫。禪定寺最盛時有僧侶5200餘人,改宗格魯派時有僧侶3800多人,佔地近百畝,大小建築物170多幢,以大寺為中心,曾統領洮、河、岷、迭、狄、宕地區大小屬寺108座之多。

  禪定寺到清末時,因數遭兵禍,僧眾漸次減少。1927年三馬(馬仲英、馬廷賢、馬尕西順)反馮起事,禪定寺毀於戰火,使輝煌的禪定寺及其珍貴文物,特別是《大藏經》印版化為灰燼。寺院從此衰落。1931年,在卓尼第十九代土司楊積慶主持下重建,至1936年修復工程墓本完工,但規模遠不如以前,僅400餘人。楊積慶遇難後,年僅4歲的楊丹珠繼任寺主,民國政府授「輔教普覺禪師丹珠呼圖克圖」銜號。此後,又續建了天文歷算學院、法舞學院及佛塔、佛殿等建築,直至新中國建立。1958年大躍進在所謂「反封建鬥爭」中,大部僧人被強令離寺。「文革」期間拆毀,改為戰天鬥地的梯田。僧人被驅逐,寺內原保存的相傳為印度大乘教空宗始祖、被印度佛教史譽為「第二代釋迦牟尼」的龍樹親手塑制的十二轉輪王像、親手繪製的貝葉佛像,印度鑄造的天女像,西藏八思巴以贈獻該寺作為奠基紀念的、用稀有蛇心檀木雕刻的一尊毗沙門神像,《般若八千頌》貝葉經、尊者那若巴骨飾,卓尼土司先祖協地保護神「貢保」像以及藏傳佛教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著作手筆等皆蕩然無存。十一屆二中全會後年重建,自1981年起,陸續修建了大經堂、聞思、密宗續部、時輪三個學院和辯經院、寺門及僧舍等建築物80多幢,現有僧侶150餘人。

  禪定寺寺主為僧綱,是明、清政府敕封世襲的,雖不是活佛,但位居禪定寺之首。僧綱總攬全寺宗教教育、行政、司法等項事務。僧綱為世襲。僧綱之下設三套組織,一是戴哇雄,簡稱「戴」(即僧官衙門)。下設大小頭目,大頭目主管本寺部分行政事務,代表寺主辦理屬寺事務。大頭目下設班頭2人,負責監察全寺僧人持戒情事,班吏5-10人,負責各和遞送通知,傳人等雜務。二是坐莊喇嘛辦事處,簡稱「喇」,即通稱的赤哇,管理全寺宗教、法事活動。三是尚署組織是吉哇辦公處(卓尼方言讀吉為「西」)簡稱「西」,是辦理本寺各學院事務的行政機構。設大管僧1人,負責判理案件和維持寺院秩序。下設17米那(按僧人籍貫把禪定寺轄境分為17個教區,米那為該教區代表)負責本教區各項事宜。尚署下還設吉哇(總務處),包括總務人員、會議人員等。

  禪定寺自仁欽龍布改宗格魯派起,共有六任專職堪布,他們分別為:仁欽龍布、俄項陳勒加措、洛桑旦巴加參、俄旺凱宗加措、貢去乎達木曲加措、羅桑丹增陳勒加措(楊丹珠)。除此六位堪布外,大寺僧綱由當時的土司兼攝。

  禪定寺的轉世活佛有六位,他們分別是「嘉當倉、伊犁倉、德哇倉、古雅倉、麻當倉、宋堪布倉」。

  卓尼大寺曾出現許多名僧學者,他們中有威震西藏政教界的一至四世西藏攝政王——策墨林活佛。其一、二、三世擔任過噶丹赤哇,還的擔任過噶丹赤的波沙哇·謝念扎巴、阿子塘哇·洛桑達吉、肖桑哇·嘉樣楚臣達吉等名僧;還湧現出過如智華夏珠、阿旺尼瑪、仁欽班覺爾、扎巴嘉揭幕、金巴達吉、更登嘉措、曉來南傑、桑傑貝桑等,在藏傳佛教界的著名的寺院中擔任過法台和經師,並且留下了許多論述精闢的宗教、文史著作。禪定寺獲法台地位的高僧有六位,他們是:賢扎拜老、客格拜老、道索拜老、賢扎拜老、智子拜老、岳撒拜老。

  寺內原設有參尼、居巴、薩里瓦、謙巴四大札倉。參尼札倉由阿旺臣來嘉措創立於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居巴札倉由阿旺臣來嘉措創立於清雍正七年(1724)。薩里瓦札倉由阿旺克尊加措創立於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謙巴札倉由僧綱羅桑丹欠堅參創立於清乾隆十年(1745)。寺內原收藏著許多精美的佛像,有數不清的經卷,還有許多珍貴的宗教文物:有龍樹菩薩塑造的釋迦牟尼十二宏偉妙像、納洛巴骨飾、巴思八所贈釋迦牟尼站像、龍樹繪在菩提葉上的釋迦牟尼像,一世達賴根朱巴的袈裟、宗喀巴牙舍利像——傑林普瑪、嘉樣曲結的佛帽、五世達賴泥塑閻魔護法、仔摩?任欽貝仲刺繡的羅漢尊像、大慈法王舍利能仁像、旃檀木雕多聞子像、聖·扎巴謝珠舍利寶塔、赤欽·羅桑達吉顯字顱骨、印度寒林黑石自生六臂護法、金巴達吉的腕骨、番曲外賽的顯字頭骨、覺乃·嘉木樣楚臣達吉的顯字頭骨、南·賈色仁波貝的橈骨、知卻古鄂賽爾顯字顱骨、七世達賴格桑嘉措用過玉碗、至尊·扎巴謝珠的袈裟、覺乃·嘉木樣楚臣達吉的僧鞋、六世班禪巴丹益喜的修行帽、班禪洛桑都吉所贈鎦金銀度母像、四世策墨林的佛衣、法帽;三世策墨林的佛衣、坎肩;大明宣德鈸、康熙贈給阿旺赤烈的蘭疏琉盤、二世策墨林的經書《般若密多》,還有赤欽阿子塘哇額骨上的自生字等三十餘件。

  禪定寺的主要宗教節日及佛事活動有:1、正月祈願大法會,為期15天。正月十四日跳法舞,十五日給佛尊獻酥油花,十六日跳法舞,密宗院誦「吉卜爾」經,送「施食」,舉行鎮魔驅邪儀式;2、三月春季中期經會,為期15天,各札倉分別舉行;3、四月法願大法會,除誦經外,舉行密宗答辨考試,旺佛、抬彌佛繞寺,密宗院用彩砂製作集密佛壇城;4、五月加持嘛呢經會,為期7天,各札倉舉行夏季經會;5、六月發願會,為期7天,舉行財寶佛法舞及曬佛活動;6、七月秋季經會,為期一月。密宗院舉行大自在佛壇城儀軌;7、八月秋季中期經會,為期20天,居巴札倉舉行怖畏金剛壇城儀軌;8、九月毛蘭木法會,由顯宗院主持。密顯院舉行沐浴開光加持大會;9、十月二十五日,紀念格魯派祖師宗喀巴圓寂;10、十一月冬季經會一月;11、十二月二十九日,舉行跳法舞,送施食,鎮魔驅邪活動。另外禪定寺每隔三年,在正月十六日舉行一次盛大的「打章噶兒」的神舞法會,意為驅邪鎮魔。其時,岷縣、臨潭、卓尼等縣群眾趕來圍觀,人如潮湧,盛極一時。

  禪定寺現在主要建築有大經堂、哲學院、天文學院、密宗學院、辯經院僧官衙門等。並有扎巴謝主大師塔等三座,供奉有扎巴謝主等高僧舍利三粒。中國佛教協會會長、書法大師趙朴初先生為寺門書額「禪定寺」三字磚雕於寺門頂端。

  禪定寺現存的主要文物是佛雕。就其質地而言,有純銀、鎏金、銅製、木雕、玉刻,還有泥塑的。雕塑品風格多樣,有的源自印度,大部分來自西藏,也有本地工匠鑄造的當地風格的。其精品有:

  釋迦牟尼立像

  據說此像為八思巴所贈,系蛇心檀木製成,此木被認為是世上無價寶木。相傳吐蕃松贊干布時,以此木製釋迦牟尼佛像108尊,此佛像乃其中之一。「文革」中被格隆·吉美喜饒保存,於1981年寺院恢復後奉還收藏。

  釋迦牟尼十二宏化像 據說是龍樹親手塑成。龍樹是印度高僧,印度大乘教空宗始祖、被印度佛教史譽為「第二代釋迦牟尼」。這座佛像相傳用龍宮中的泥塑造而成,乃宗教文化之稀世珍寶,由第四十五任甘丹賽赤、七世達賴上師覺乃·嘉央楚臣達吉贈給禪定寺珍藏。「文革」中被曾被喇嘛的倉科·班瑪保存。1981年寺院恢復後奉還給了寺院。   

  宗喀巴佛牙舍利像

  又稱「傑林普瑪」(rje-gling-vphur-ma),意為能飛翔之宗喀巴像。原為嘉木樣楚臣達吉所藏,他曾就任甘丹賽赤,同時擔任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經師,期間倉央嘉措將此布達拉官的宗喀巴林普瑪像賜給了他,他又將像轉賜給了禪定寺。此像「文革」中被比丘僧地熱拉·丹巴堅贊保存,1981年歸還寺院珍藏。   

  密集型布祿金剛(gsang-vdus-dzam-bha-la)像

  布祿金剛,藏語瞻巴拉義,譯持貴,梵音譯作閻婆羅,是一財神名。為何稱「密集型布祿金剛」,是因為卓尼密宗學院每年農曆七月舉行與眾不同的密集儀軌,舉行密集儀軌時用稱作密集奔巴瓶在布祿金剛頭澆水,雖在炎熱的夏天但有時積冰高達五寸,酷似佛塔,蔚為奇觀。故稱之日「密集型布祿金剛」。1958年反封建鬥爭中以廢銅鐵收交,被當時在卓尼民貿公司職工納浪·道傑慈力從廢品收購站的廢銅器堆里撿來珍藏,1962年交給納浪格西拉然巴·阿旺丹巴,送還寺院。「文革」中此像被絨地保存,1981年寺院恢復,送歸寺院館藏於密宗續部學院。    大慈法王舍利能仁像

  大慈法王是宗喀巴親傳八大弟子之一。相傳他生前用藥泥塑造了84尊能仁像,然後用他的念珠壓在佛像背上呈現凹形壓印108個,後來他的骨灰葬入佛心,製成為大慈法王舍利能仁像,此乃其中之一,現今收藏在禪定寺。   

  旃檀木雕多聞子像

  旃檀木,亦稱蛇心檀木,產於印度,萬年成木,是世上罕物。多聞子,梵音譯作毗沙門法王,佛經所說北方一佛名,清凈、純潔、純實、真誠、篤實。此像相傳是班禪宮中之寶,歷世班禪隨身護法。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世班禪·巴丹益西赴京途中在青海塔爾寺講經傳法,卓尼仔摩·仁欽貝仲赴塔爾寺朝拜時,受到班禪行轅及塔爾寺僧眾的隆重歡迎和接待。仁欽貝仲作為施主敬獻了自己繡的歷世班禪本生刺繡唐卡,班禪大師回贈了隨身攜帶的旃檀木多聞子像。仁欽貝仲所獻刺繡唐卡現存扎什倫布寺大經堂,多聞子雕像被禪定寺僧眾視為珍寶保存至今。   

  泥塑閻魔護法像(Dam-can-chos-rgyal)

  據傳是五世達賴所塑。五世達賴擅長著書、繪畫、塑造佛像,如在《西藏王臣記》、《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義》、《引道大悲次第論》等著作中繪有釋迦十二宏化圖像等,塑像有宗喀巴,閻魔護法,佛本生像等,造像工藝精美,手法獨特,現今禪定寺的宗喀巴閻魔護法像傳說就是五世達賴親手所塑。   

  印度寒林黑石天成六臂護法像 此像來源於印度寒林,系覺乃·嘉央楚臣達吉之護法神,他於晚年贈給卓尼禪定寺供養,後被寺院文物室收藏。「文革」中亦被比丘僧格隆·吉美喜饒保存,1979年該僧奉還給寺院珍藏。另一尊印度寒林黑石天成六臂護法像,是卓尼楊土司供養之家神像,亦是卓尼禪定寺之護法神。卓尼楊土司始祖葛氏益西達吉系吐蕃藏王赤熱巴巾。   

  禪定寺木雕、泥塑藝術人才亦不乏其人。如民國時期的桃老扎巴,清代覺乃拉孜(co-ne-lha-bzo)等,他們塑造的佛像在寺院的經堂佛殿中都有供養,如釋迦牟尼、八大如來、無量光、長壽佛、彌勒佛、宗喀巴師徒、金剛持、勝樂、密集、大威德等造像獨特,體形誇張恰到好處,面部表情兼備慈祥感與莊嚴感,充分顯示出藏族藝術家的非凡才能。覺乃拉孜的繪畫雕塑作品在安多許多寺院和拉薩色拉寺均有珍藏。

禪定寺佛雕

禪定寺壁畫

  31、白塔寺

  武威白塔寺,藏語稱作「謝爾智白代」,即東部幻化寺,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武南鎮白塔村劉家台庄(武威市東南20公里處),海拔1500米處。因寺內有西藏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薩班)的靈骨塔白塔,所以俗稱白塔寺。白塔寺在歷史上享有盛名,為藏傳佛教涼州四寺(白塔寺、蓮花山寺、海藏寺、金塔寺)之一。1927年毀於大地震,現僅殘存高8米、邊長14米的薩班靈骨塔。

武威白塔寺

  白塔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和民族史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蒙古定宗二年(1246),西藏薩迦派領袖薩迦班智達,應蒙古西路軍統帥皇子涼州王闊端的邀請,在涼州會談西藏統一的問題,薩班順應歷史潮流,發表了著名的《薩班致蕃人書》,在此達成了西藏歸屬元朝版圖的協議。這一歷史性的會談決定了西藏正式成為中國元朝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下的一個行政區域,標誌著西藏從此納入了中國版圖,在中國多民族國家形成的進程中具有深遠而特殊的意義。1992年9月21日,中國國務院發表了《西藏的主權歸屬與人權狀況》白皮書,提出涼州白塔寺就是西藏納入中國版圖750多年的歷史見證。

白塔寺內涼州會談紀念館

  薩班在百塔寺內圓寂後,闊端為他修建了高約42.7米的靈骨塔,作為紀念。白塔寺和薩班靈骨塔於元末遭兵燹被毀,明清時期先後重建、修繕,後於1927年毀於大地震,現僅殘存高8米、邊長14米的薩班靈骨塔。 2001年5月,白塔寺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

  白塔寺遺址是藏傳佛教的重要寺院,也是中國元代祖國統一的歷史見證。其建築形制和出土遺物對研究藏傳佛教寺院布局、藏傳佛教傳播等有很高價值。白塔寺遺址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築構成。寺院有圍牆,佔地277畝,東西420米、南北430米(一說為440米),牆基寬31米。院內探明6座殿基,牆基為磚或石砌。塔院中的殿基存有磚砌牆基、磚鋪地面。有4座城門,8座烽墩。規模宏大壯觀,金碧輝煌,是元代時涼州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號稱「涼州佛城」。塔院中薩班靈骨塔為主體建築,始建於元、明、清重修。現存基座為土心磚表結構,邊長2675米、殘高51米。

  走到白塔寺路口,只見在開闊的地帶,一個巨大的牌坊矗立在大道中央,上面用金色書寫的「涼州白塔寺」幾個大字,在強烈日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穿過門牌建築,沿筆直寬敞的大道步入白塔寺,只見院內蒼青掩映,白塔林立,場面極為壯觀。整個白塔寺遺址由寺院,塔院,塔林等建築構成。寺院有圍牆,東西420米,南北430米,院內探明的殿基全部是用磚和石砌的,說明當時寺院規模的宏大。塔林是白塔寺最為壯觀的景點,白色的塔在翠柏的襯托下,直刺藍天,顯得氣勢恢弘。大小不等白塔,緊緊圍繞著靈骨塔,以十字折角形分布,高低錯落,排列有序,在院內形成一道獨特的宗教文化景觀,使白塔寺顯得肅穆莊重,令人肅然起敬。   

  西藏薩迦派領袖薩迦班智達靈骨塔是座土心磚表結構的土塔,矗立在方形的磚台上面,這裡是白塔寺的舊建築遺址,塔內存有薩班的靈骨。這座靈骨塔,建於元代,後毀於戰亂,地震等,明、清時重修,現在殘高僅5.1米左右。遊客到此,視塔靜思,焚香禱告,以此來紀念這為薩班大師。白塔寺的南面叢林密布,鬱鬱蔥蔥,環境十風幽靜,給白塔寺增添了一份寧靜的氣氛。 靈骨塔的側前面,立有一石碑,上面記載了涼州會談的有關情況,以及重修這座白塔寺的歷史意義等。

白塔寺內薩迦班智達靈骨塔遺址

陳友冰編寫

參考資料:杜繼文《佛教史》、湯用彤《魏晉南北朝佛教》、薛林平《中國佛教建築》、張馭寰《中國佛教寺院建築講座》、曹昌治、羅哲文《中國古代建築:佛教》、周維權《中國園林史》、陳友冰《《應用美學》、《文化專題電視系列片:中國寺廟》、互聯網。


推薦閱讀:

【歷代高僧】五代高僧法眼禪師
高僧的大楷,寬博洪量
高僧用眼通觀看:世間人99%會墮惡道,其中8-9成人入地獄。
白話高僧傳
溫習學風,感念玄奘高僧

TAG:中國 | 高僧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