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檀友多年心得交流(圖片)

剛看到一位朋友的帖子,發現目前關於小葉紫檀的收藏誤區,隨便寫點東西,歡迎藏友交流。  話題就從小葉紫檀沉不沉水開始吧。有個網友發文說:「小葉紫檀非常堅硬,但密度不大,不能沉水裡面。」這個概念有一些問題,不對但也不全錯。  小葉紫檀的中文學名為檀香紫檀,屬於豆科紫檀屬,俗稱小葉紫檀、金星金絲紫檀、牛毛紋紫檀……,產於印度南部,主產於卡納塔克邦及安德拉邦,氣干密度為 1.05-1.26g/cm3。所以正宗小葉紫檀是沉水的,而黃花梨只有根料和油性極大的油梨是沉水的。  不沉水的小葉紫檀是怎麼來的呢?  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大葉紫檀,中文學名為盧氏黑黃檀,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群島北部、東北部。氣干密度為0.95 g/cm3,輕者僅為0.70 g/cm3,。於1996年進入中國市場,當時有人從馬達加斯加進口大批深色硬木,開始誤以為是紫檀木,但經多方考證,其實並非紫檀木,而是豆科黃檀屬的黑酸枝木。這也是目前冒充小葉紫檀的主要樹種。沉水是驗明正身的最簡單方法。  另一種是平原料,即為人工引種林。我國的海南、廣東等地,均有人工引種,心材顏色紫黃,其氣干密度未達到1.0 g/cm3,所以不沉水。從樹種上來說也屬於小葉紫檀,但是質地遠不如山地原生林的密度大。目前市場上這種料也很多,不能說賣家作假,畢竟仍算是小葉紫檀。也有人建議把這種材料按《紅木國標》歸為花梨木類。  另外再提一下目前市場上的金星概念、牛毛紋概念。金星是宗眼中的紫檀素、樹膠和礦物質形成的,而礦物質較少的時候,通常只能看到宗眼中的橘黃色。礦物質含量高,則有金屬光澤出現,即所謂「金星」。金星料之所以要貴一些,除了看上去漂亮以外,其實還是因為密度更大一點。礦物質一般由於比重大,在木材中越往上越少。所以越貼近根部,金星越多。而木質本身也是越貼近根部密度越大。但是金星本身的概念是近年來才出現的,為什麼呢?因為紫檀會慢慢變色,無論是傢具還是盤玩的佛珠。十幾年、幾十年後,材料完全變成紫黑,金星就看不到了。牛毛紋也是類似道理,紋要越細越好,最好幾乎不可見,這樣的材料密度才大。所以玩紫檀的資深玩家,講究的是密度而不是什麼金星、牛毛紋。你去故宮看紫檀傢具和紫檀擺件,哪個是有金星的?哪個是牛毛紋一眼就看出來的?  近年來賣家推出金星和牛毛紋之類的概念原因有兩方面:  第一是假木料出現,為區別這些李鬼,所以強調金星和牛毛紋。但是這個鑒定標準並不十分靠譜。比如,非洲紅花梨,由於特殊的生長過程,也有明顯的金絲產生。而且一部分金星料和牛毛紋明顯的紫檀料,通常比較乾澀,油性不足。測試方法是,用刀削一下木料。油性大的木料切面會很光滑、有反光,所謂的「刀刀見光」。反之則面雖然平整,卻是亞光狀態。這樣的料做出佛珠,商家往往要上蠟才能有一定光澤。但是熒光和透視效果就沒有了,花紋是浮在表面上的。  第二個原因是,市場上密度極高的料確實太少了,幾乎見不到。這是為什麼呢?首先要知道這種密度極高的料在樹的哪部分。木材越往根部密度越大,密度最大的部分其實不是在地面上,而是在地面下!從根須分叉往上到地面,這1米左右的木料才是密度最大的部分。不僅是紫檀,幾乎所有的樹種都是這樣的。這也是為什麼黃花梨大部分都不沉水,但是根料卻沉水的原因。而就這一段木材中密度也不一樣,陰面的部分才是整棵樹密度最大的部分!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這樣料市場上少見了吧?大家上山砍樹,大部分都是把地面上的部分砍走了,誰也不會費那麼大勁去把樹根也挖出來砍上一段帶下山。所以至今不少真正的油性足密度大好料仍然在山裡沉睡。  真正的好紫檀什麼樣?能做什麼? 大家常見的紫檀一般是傢具、擺件、佛珠,關於這些的文章很多,我就不多說了。說一些不常見的吧。  雖然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是行內的人或經常接觸這個行業的人知道,小葉紫檀可以做樂器。大多數木質樂器是不會大量使用紅木為主材的,為什麼呢?因為紅木密度大,不利於震動發音。比如古琴,主要使用杉木和桐木,因為是琴體發音的樂器,所以整張琴的木材要松透。古箏是琴面發音,所以主體也是用桐木,側板因為不發音,所以會使用密度比較大的紅木。但是有一種樂器主體使用紅木的效果會更好,這就是胡琴。大家了解最多的就是二胡。因為胡琴是靠蒙皮震動發音,所以不需要琴體的木材松透。使用密度大木質穩定的紅木,可以保證不變形、不開裂,音色穩定。而油性大的紅木更可以不用上漆,經過特殊打磨工藝處理後,琴桿非常滑,換把流暢。這些紅木材料里就包括小葉紫檀。  選擇製作二胡的小葉紫檀要選密度大的,所以其材料的棕眼都非常小,即使這樣還要採用輕拋的閉孔塗裝手工工藝,二胡的每一個部件都要經過無數次填堵棕眼打磨拋光,直到表面細膩平滑明亮,沒有一個棕眼可見。尤其邊角折彎銜接處,都必須圓滑、乾淨、無砂痕,才算合格。紫檀二胡整體裝配必須嚴絲合縫,工整對稱。一把好的紫檀二胡,是花費了工匠們大量心血的。細心品鑒,極見製作者的功夫和耐心。紫檀木質比老紅木要硬,因此發音比老紅木琴明亮,紫檀音質比較細膩,有一種與小提琴類似的音質效果。這樣的一把二胡價值不菲,使用者多是名家,至少也是專業演員。我一個朋友若干年前製作了一把龍頭小葉紫檀二胡,龍頭、軸子都是請名家精雕細刻,絲弦、蒙皮使用頂級材料,當代二胡名家宋飛出手幫忙試音調琴。此琴他給只我看過兩次,無論出價多少,就是不肯出手。用他的話來說,當初就是碰上了一塊難得的好料,這輩子看小葉紫檀每年幾十噸,自己開小葉檀上百噸,遇到好材料的機會也不多。然後憑他樂器圈裡多年積累的人情關係,才製得這麼一把琴。這些名家湊到一起出這麼一把琴的機會幾乎不會再有了。  當初想找他要點好料,本來都答應了,後來得知我打算拿去做佛珠,又不給了,呵呵。他說倒不是錢的事,主要是手裡的這些料都是多年存下的好料,打算有機會再出幾把精品琴,拿去車珠子糟蹋東西了。架不住我軟磨硬泡,今年他搬家,給了我兩根不成套的料。 看到這您估計就明白了,這二胡做出來連棕眼都不能看到,也就甭說什麼金星,牛毛紋了。那沒加工的料究竟什麼樣?  前兩個月,我拿出一根去車了3串佛珠,2.2毫米的。本來可以車2.4的,但是加工師傅那沒有這尺寸的刀頭。只能車2.2的了。料拿出來的時候,師傅皺皺眉,跟我說這料紋絡太細了,他車小葉紫檀的珠子多少年了,沒見過這樣的料,但是這料密度又比他見過的那些小葉紫檀還大,也不像是假的。我說,您乾脆直接開始車,一上手就應該知道怎麼樣了。師傅開車床,刀頭剛接上料,師傅就說了:「是小葉紫檀,好料!」我也幾乎同時聞到一股香氣。2.2的刀頭平時用得很少,幾乎是新的,但剛車了19個,師傅就把車床停了,取下刀頭放砂輪上磨。他說:這料太硬了。最後一共出了32顆,穿了3串佛珠。2000目砂紙打完,已經隱隱熒光泛出。去開了光,佛友請走一串,剩下兩串盤了一個月,傳說中的貓眼效果非常明顯。  那天拿了一串去我一個朋友那。這哥們玩傢具是祖傳,家裡傢具除了紫檀就是黃花梨,最次也是酸枝。家裡放不下,就擺辦公室,每次去他辦公室就跟進了高碑店古傢具一條街似的。要不是每個員工桌上都放著電腦,還真像個傢具店。聽說我這有好的紫檀,非要看看,這次也是給他看看這東西到底怎麼樣。珠子剛拿出來,這哥們眼睛放的光比珠子還亮,拿到手裡就放不下了,非要我讓給他。我趕緊找這珠子的缺點,實在沒什麼缺點,就說:這珠子沒金星。他說:「你懂個屁,(我心說,我懂,但是最好你別懂。但是心裡也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人家玩了幾十年了,又是家傳。)你見哪個紫檀老物件有金星?那都是新料才能看見,說這個都是蒙人的,玩到後面就是看密度。你開個價吧。」我一看,這珠子是保不住了,好在還有一串。最後沒要他錢,換了他一件別的東西。

  

  極細的棕眼。

  今天聊聊小葉紫檀造假的事。  1、金星造假。  因為近來熱炒的金星概念,不法商家便想辦法把一些不好的料想辦法做成帶金星的料,這樣價格就翻上一倍多。主要辦法是用銅粉加膠搓熱珠子,使銅粉和膠進入棕眼和紋絡,形成金星。  這種方法造出的珠子如何識別呢?很多人說,真正的金星是不會掉的,作假的金星盤完一段時間後會掉,這種說法不完全對。首先,真正的金星如果沾了汗,也會被腐蝕,失色;而作假的金星,也不一定會在盤玩過程中消失。行內朋友告訴我,目前有一種新方法,完全可以做到假金星跟真的一樣不掉,其實道理很簡單,真金星中並沒有銅粉,只是礦物質、紫檀素和樹膠而已。而金星效果,主要是樹膠硬化後,形成的光線反射或折射現象,再加上紫檀素和礦物質的一些特殊顏色。關於這點你可以自己在家做一些實驗。所以金星在棕紋中時,隨角度不同可以見到顏色滑動的現象。初期那些作假者,只是想到能發出金屬光澤,後來慢慢發現其實沒有必要用銅粉,配製一些特定顏色的樹脂就可以了。而這些樹脂的特性幾乎跟真金星差不多,顆粒沒那麼粗,不容易脫落。  那怎麼才能區分呢?可以直觀地看紋絡,一般需要作假金星的紫檀,紋絡都比較粗。因為後揉搓進粽孔、棕紋時,如果太細,不容易揉進去。這根自然生長時靠植物本身虹吸作用吸收進來的過程不一樣。所以你看到紋絡比較粗的金星料時,就要小心了。可以用放大鏡看。也可以用密度法。  其實,我在本貼中一直強調的是玩紫檀一定要抓住密度這個最根本的因素。只要密度掌握好,再加上一些其它輔助條件,基本是不會吃大虧的。就拿假金星來說,一般做這個的料,都是粽孔粗,密度不高的料。這種料價格低,所以需要美化才能提高身價。所以這種料拿在手中一般偏輕一些。為了給大家一個具體的量化指標,我作了一張表。  主要以國標中小葉紫檀氣干密度1.05——1.26克/立方厘米計算。個別極少見的超高密度據說能達到接近1.4,我再增加1.3、1.4兩種密度。計算常見的佛珠應該達到的重量。  密度: 1.05 1.26 1.3 1.4  1.8mm*12顆: 38.45g 46.14g 47.61g 51.27g  2.0mm*12顆: 52.75g 63.30g 65.31g 70.33g  2.2mm*11顆: 64.36g 77.23g 79.68g 85.81g  以我手頭這串2.2*11顆的看。重量為:80.57g,減去佛塔和穿繩的重量,基本接近密度1.3。  

  可以看一下,這個密度的棕眼大小。如果你買到的佛珠棕眼大小跟密度關係不太對勁,那麼就要小心了。這種密度的棕眼,沒有可能再往裡面做什麼金星了,所以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不過這種密度的料,有沒有金星都無所謂了。  2、油性和密度。  最近看到的最搞笑的一個宣傳,是淘寶上一家店說「流油的紫檀」。然後說他家的料切開後會在切面慢慢滲出油滴,油性大、老料等等。說老實話,我第一眼看這個說法的時候嚇了一跳,然後就覺得這太搞了。就算是能榨油的花生,切開也不能看到油滴滲出來啊,你當木料是啥啊?而且老料裡面的水分早就幹了,油性再大也不至於直接就能滲出來。真正油性大的小葉檀,能看見油嗎?答案是能,但是並不是切開就可以看到。如果你手頭有一塊油性比較大的料的話,可以稍微損失一點做一個小實驗。用刀切下一小片,然後點燃它。這時你仔細觀察,可以看見離火焰比較近、但是還沒燃燒的部分,表面會有少許油脂沸騰。同時,可以聞到紫檀那種特殊的味道,這其實就是紫檀藥用部分的那種成分。關於藥用這塊,以後再講。  那這種切開就流油的老料是怎麼來的呢?我找行內的人打聽了一下,原來是一種新的作假方法——蠟煮法。市場上油性大的老料比較受歡迎,可是那有那麼多老料啊?於是把新料加工成老料就成為一種手段了。具體做法是先加色煮,再蠟煮或一定比例的油煮或泡。加工之後,外表看跟老料一樣。密度甚至還更大。切開,在溫度稍高的情況下,就能滲出油滴或蠟滴。要鑒別這種料,長時間盤玩後就能看出倪端。不過在剛購買的時候怎麼發現呢?很簡單,還是密度法。拿到手串後量一下重量,看看密度。再觀察一下棕眼和紋絡。如果紋絡很粗,但是密度很大,那就要小心了。還有一些商販用別的紋絡相近的木材也採用這種方法,仿造紫檀。總之,一定要抓住密度這個主要因素,結合觀察紋絡。  說到密度順便提一下。有些賣家因為自己的料密度不夠,就想增加手串的總重量,給人以料密度大的印象。常採用的方法是增加珠子的直徑和增加附加物。比如,標明1.8mm的珠子實際是1.9mm。在手串上增加裝飾珠,有些甚至增加較重的玉珠(當然不是什麼好玉)。在測量重量估算密度的時候,這些都要考慮到。如照片上那種手串,測量重量基本是準確的,除了佛塔和繩,沒有任何附加物。這樣在計算時,我還是減去1克,以保證盡量準確。總之,先看重量再觀察粽孔紋絡,兩者能夠對應的話,拿到的東西基本上有保證。  今天給大家聊聊小葉紫檀加工中的一些情況。先曬幾張新鮮出爐的照片,這是我這兩天自己在家鼓搗一根老料時順便照的。主要是給一些圖片,以便更好地認識小葉紫檀。  先上熒光反應的圖吧。目前識別小葉紫檀的那些方法中,對於初入道的人來說,這個鑒別方法是最容易掌握的,也是最準確的。藍色熒光反應,到目前為止,據說只是小葉紫檀和部分黃花梨有,黃花梨的熒光反應我沒見過。  具體做法是,把一些碎末放進水中泡12小時以上,一般24小時的時候就比較明顯了。在水面上層出現明顯的藍色熒光。為了比較,我用了另一種看上去很接近小葉紫檀的料做了一個對比樣本。  

  

  

  哪邊是小葉紫檀,不用我說了吧?  另外小葉紫檀在加工時,特別是用高速工具加工時,比如電鋸或車床,會有煙冒出,香味比較明顯。同時如果是手控,明顯感覺走鋸比較困難。鋸片拿出來,會發現沾有融化後重新凝固的紅色鋸末,鋸上有凝固的油性物質。問一下,香味明顯。請看圖。  

  

  拋光和盤玩。  小葉紫檀佛珠和把件需要盤玩,日久天長會有比較自然的包漿,顏色也逐漸變深。現在大家基本上都知道,新件在正式上手前要先用軟毛巾或軟布盤上一段時間,然後再上手。  不少賣家為了讓自己的貨看起來油性足,在最後打磨後再打蠟或上油,還有的進行高拋光,甚至達到5000目。在我看來,對真正的玩家來說,這些其實不可取。  首先,上蠟或上油,雖然看起來很光亮,好像油性很足,但是這種方法不利於以後的把玩。而且這種方法產生的油性不自然,木材本身的紋絡很浮,老玩家很忌諱這種成色。5000目高拋光也是如此,影響將來包漿的形成。畢竟這是木質,不是翡翠、鑽石一類的礦物。不管怎麼加工,還是需要保持木質本身的特點才比較自然。通過比較,我認為小葉紫檀打磨加工到2000目已經足夠。通過軟布盤玩一段後,表面形成琥珀光就可以上手了。這時你觀察佛珠的花紋時,變換角度可以發現隨表面亮光區的流動,花紋時隱時現,感覺花紋是沉在表面的反光層下面的。而亮光區也非常自然,不是那種刺眼的賊光。可以看我上面發的佛珠的圖。我有一個小視頻,是拍攝光和花紋的動態效果,以後找機會放上來給大家看。  根據《本草綱目》中記載:「紫檀咸寒,血分之葯也。故能和營氣而消腫毒、治金瘡。」《本草備要》載:「紫檀,咸、寒,血分之葯。和營氣,消腫毒,傅金瘡止血定痛。」《本草經疏》:「紫真檀,主惡毒風毒。凡毒必因熱而發,熱甚則生風,而營血受傷,毒乃生焉。此葯咸能入血,寒能除熱,則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瘡、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與番降真香同為極細末,敷金瘡良。」可見紫檀是一味名貴的中藥材。還有些說法,說木屑可藥用治療關節炎,肩周炎等慢性疾病,也可以用於治療泌尿系統結石症等等。  其實不光紫檀,黃花梨也是藥材。不過外用可以試試,內服最好有醫生指導。但是可能你已經吃過紫檀了——有一些紅葡萄酒是用紫檀來調色的。除了調葡萄酒,紫檀還曾經被用來當做染料。  說起藥用,順便提一下紫檀的香味。經常有人問紫檀的香味和黃花梨的香味的問題。在鑒別這兩種木材的時候,香味確實基本上能一錘定音。只不過這兩種木材的香味都是在加工時才比較明顯,特別是黃花梨。紫檀的新切面的香味能保持的時間跟木料本身的關係很大。我在2周前切下的一片邊角料,現在拿到鼻子下還是能聞到比較明顯的香味。而且老料的香味更重,跟新料的味道也有一些不一樣。高速工具加工時會冒煙,發出一種藥味。而切下的料的切面冷卻後聞到的是另一種清香,我讓孩子閉上眼讓她聞,然後問她是什麼?她回答說是糖,這個說法讓我覺得比較生動。其實加工時的藥味,是這種發出清香的物質遇到高溫後的氣味。我們說海黃和越黃香味的區別時,一般說海黃是甜香,越黃是辛香。但是一般人如果沒有加工的經歷,很難判斷什麼是甜香、什麼是辛香。有一個經常加工黃花梨的師傅跟我說這兩者區別的時候用了一個很生動形容:海黃的香味有點像蘋果剛開始爛的時候發出的那種味道。細想一下,還真有點是那麼回事。  但是這種味道的東西,如果沒有實際經驗,光評文字描述,還真不是很容易掌握。有條件的話弄塊邊角料自己操作一下,對以後辨別這兩種木材會有很大幫助。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實不相瞞,上圖的手串加工成本50元。原料是俺厚臉皮要來的,成本為0。這手串已經被N多人問了,當初一根料就做了3串,我只剩這一串了。  今天去他們新庫房,又發現了幾根寶貝 —— 一直沒配上套的老料,他們搬新庫的時候翻騰出來的。不過這次光厚臉皮的話連我自己也不好意思了。跟他說買那幾根料,能不能成就看周末了,如果能都拿過來的話估計可以再做幾串。  我也不容易啊,幾千套料里翻騰就找到這麼幾根,不過這也是圖個樂兒,呵呵。
推薦閱讀:

學習<陳安之金礦訓練>心得
育兒心得
馭妻心得:男人十招防老婆出軌
不知不覺,24萬字了
想要獲得女人芳心,這4個女人需要關心得時刻不要錯過

TAG:圖片 | 交流 | 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