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3【紫藤閣上校時評】世界主要大國潛在領導人及其國家發展
06-16
世界主要大國潛在領導人及其國家發展紫藤閣上校/原創編導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開啟了一個新的歷史紀元:新興大國的群體崛起,動搖了西方發達國家在國際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世界政治和經濟的重心正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到2030年,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大經濟體。在經濟上,美、歐、日三足鼎立的體系現已演變為美、歐、中三足鼎立格局,以「金磚五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已成為國際體系中的重要一極。21世紀的超級強國會是那個國家?這是我們要思考的。留給我們的是對那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法五體投地的崇拜。一、普京一直是俄羅斯極為重要的領導人。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外媒2014年5月10日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9日尋求躋身俄羅斯最偉大領導人的行列,他深入回顧俄羅斯的歷史,以堅定宣示吞併克里米亞是數個世紀以來的一大里程碑。普京長期以來一直渴望成為俄羅斯劃時代的領袖之一,他聲稱蘇聯解體是20世紀「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其部分原因是蘇聯解體後「數千萬」俄羅斯族人發現自己置身俄羅斯邊境之外。分析人士稱,這位俄羅斯總統已把重建一個足以贏回曾被給予蘇聯的尊敬的強大國家作為自身使命。克里米亞入俄使俄羅斯和西方國家之間出現了自冷戰高峰時期以來最為嚴峻的緊張關係。普京堅稱該地區長期以來一直屬於俄羅斯,他僅僅是在糾正歷史的錯誤。日本媒體稱,9月期間發生的事件不少:18日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29日是日中邦交正常化紀念日;3日在中國還被視做抗戰勝利紀念日。現在又加上11日。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表示,俄羅斯在最敏感問題上一貫支持中方,其中包括台灣問題,釣魚島問題,並打算進一步考慮北京方面的利益。一是俄總統普京十分珍惜同中國的合作,事實也正如普京所說的那樣。二是俄總統普京反對世界霸權主義,最厭惡干涉別國內政,這些年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在一些國際問題上有著相同的立場和看法,譬如對伊戰問題,朝核問題、反恐問題等等。三是俄總統普京在國內大力發展經濟積極推動社會公平正義,擔任總統期間,他各地視察,了解民眾的呼聲與疾苦,作出了大力發展經濟正確決策。十幾年來,俄經濟連年7%增長。如何做到不「藐視」中國、尊重這個「戰略夥伴」,又要引起足夠的國內、國際對「中國威脅」的重視呢?普京把中國稱為「戰略夥伴」,並否認中國對俄羅斯構成威脅。「俄羅斯不希望與中國爭。中國有其他的競爭對手,讓他們自己解決」。儘管中國竭力想要證明它對政治超級大國的地位既不艷羨也不憧憬,只專註於國內問題的解決。然而,中國的崛起是不爭的事實,年復一年,它正在成為舉足輕重的政治大國。儘管美國在公共場合努力使俄美兩國關係更為熱絡,但它仍對後蘇聯的克里姆林宮及其領導層持負面看法。美國自2009年在正式場合開始尋求與俄羅斯重建關係。奧巴馬總統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稱重建關係的努力是「重啟兩國關係」。 普京在烏克蘭問題上對美歐強硬,俄羅斯人不怕、美國和西方大國的國民不怕。中國善言勸告普京和其治下的俄羅斯:強大的美國是不能惹的。其實沒必要為普京擔心,這個世界上如果多幾個普京、查韋斯、伊朗這樣的領導人或是國家,美國也不會如此囂張。俄羅斯政府認為,美國計劃在東歐部署反導系統以及北約東擴,給俄羅斯的國家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北約急於吸納烏克蘭、喬治亞以及巴爾幹諸國加入,進一步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意圖非常明顯。儘管這些年俄羅斯與北約之間合作不斷,雙方也時常互相通氣,但北約與俄羅斯之間缺乏互信這一點並未改變。美俄交惡對中國並沒有什麼害處。一旦俄羅斯的石油出口受到西方和美國制裁(姑且不討論西方敢不敢和俄羅斯打能源戰),中國則可以大量進口俄羅斯原油。美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可以達到3個月以上(有的說6個月);而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尚不足15天(有的觀點認為我們根本就沒有戰略石油儲備)。歐亞聯盟的構想始於1994年,但之後俄羅斯外交重心幾經調整,直到最近才被普京重新大張旗鼓的提起,成為其第三次總統競選的主要綱領。其意圖清晰可見,即通過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歐亞經濟共同體和獨聯體自貿區,建立一個由莫斯科主導的環俄羅斯政治、軍事、經濟共同體,將之塑造為歐亞地域內的核心力量集團。但和當初靠華約、經互會聯接起來的蘇東社會主義陣營一樣,這一共同體也有同樣致命的缺陷:一體化的基礎不是經濟的,而是政治的;聯合的目標不是自發的,而是強制的。俄羅斯作為一體化的發動機,並不願為目前的這種現狀付出太多的「早期紅利」,以促進各國經濟水平的趨同。俄在各一體化組織中的策略也首先是找到一個盟友作為地區支撐點,必然會影響到整個地區的一體化。比如,與白俄羅斯的國家聯盟妨礙了統一經濟空間的進一步深化,與哈薩克類似聯盟的宣言也讓亞塞拜然和塔吉克對莫斯科敬而遠之。俄羅斯在蘇聯解體中不僅失去了全部,而且一無所獲。俄國人認為蘇聯是俄羅斯人的國家,因此,俄羅斯聯邦不是像其他國家那樣獲得了獨立,而是被分離和肢解後殘存下來的大部分。所有加盟共和國中,只有俄羅斯才有這種切膚之痛,這是理解普京歐亞聯盟的基本政治背景。二、默克爾的強硬精神是歐洲的福氣。默克爾打理國內生產總值(GDP)在全球排名第4,成為歐元區事實上的領袖。由於德國的經濟實力,歐元區如果沒有她的支持就沒辦法做出決定。默克爾13年前接管基督教民主聯盟時,大多數人認為她只是匆匆過客,但當13年後她第三次出任德國總理時,所有人都知道,這位德國鐵娘子已經創造了歷史,她像英國傳奇首相撒切爾一樣締造了自己的主義。過去幾年間,債務危機籠罩下的歐洲大國紛紛「換帥」,就是在這樣的不利條件下默克爾仍能一枝獨秀贏得大選,是什麼造就了默克爾奇蹟? 2013年9月22日,再次勝選的默克爾第三次出任總理。基民盟在本屆選舉中獲得了自1990年以來的最好結果,默克爾也連任德國總理,但基民盟仍因未佔據絕對多數而無法獨立執政。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稱,應首先結束在烏克蘭的敵對行為。默克爾和普京之間關係的惡化,說明德、俄兩國二戰以來長達幾十年里企圖修復彼此關係的努力將化為泡影。尤其是普京,過去幾年來他一直希望將德國培養成俄羅斯在歐洲最親密的夥伴,但現在他看起來已經放棄了,而且似乎也準備好接受西方對俄羅斯的孤立。過去幾年來,默克爾和普京都一直致力於改善兩國的關係。默克爾是一個務實的總理,她並不像人們印象中的那樣對普京冷眼相待,這是人們對她的誤解。默克爾新政府去年底的通過的一項合作協議呼籲「與俄羅斯保持對話和廣泛合作」,並強調「歐洲的安全是與俄羅斯一起,而不是與之對抗」。歐盟需要一種新的戰略手段,不僅能夠達到確保和平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為成功鞏固歐洲過去20年所完成的任務提供便利。我們所提出的方法只是創建三邊而非多極歐洲的第一步:一種歐洲大陸的新機制將會讓歐盟團結,讓俄羅斯後帝國化,並能讓土耳其歐洲化。默克爾的中國足跡始於1997年,時任德國環境、自然保護和核反應堆安全部部長的她首次訪問中國。2005年出任德國總理以來,默克爾曾先後6次訪華,這次則是60歲的默克爾9年之內第7次訪華。西門子、大眾、空中客車、漢莎航空、德意志銀行等德國大企業代表隨行。中德經貿合作四大亮點。一是貿易額躍升。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同時是重要的資金及技術來源國。德國連續30餘年保持中國在歐洲最大貿易夥伴地位,雙邊貿易額自2009年起連續5年佔中歐貿易的三成,歐盟對華出口中一半來自德國,自華進口的四分之一流向德國;中國自歐盟的技術引進有四成來自德國。二是中資勢頭猛。德國對華投資占歐盟對華投資的四分之一,2003年起超過英國成為歐洲最大對華投資國。目前在華德企約8200家,累計投資額超200億美元,幾乎各行業領軍企業均已在華布局並深入發展。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累計對德投資約40億美元,年均投資項目超100項,在德企業已達2000多家。三是金融成熱域。德國法蘭克福是歐元區金融中心,中德貿易佔中歐貿易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德國企業和金融機構對使用人民幣結算並投資保值的內生需求強烈。3月,中國央行與德意志聯邦銀行簽署在法蘭克福建立人民幣清算機制的諒解備忘錄。這利於中德企業和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結算,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4月底,德國最大國有開發銀行復興信貸銀行發行2年期人民幣債券。四是改革添動力。中德兩國都致力於結構改革,這將為經貿合作升級提供源源動力。將中國的城鎮化、工業化、農業化和信息化與德國的「工業4.0」戰略相結合,雙方有望在節能環保、交通、高端製造業、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找到新的合作平台。德國是美國最緊密的盟友之一,如果美國對待最緊密的盟友都採取監聽默克爾手機的措施,那對敵對國會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令人無法想像。據德國媒體的報道,自2002年開始,默克爾的手機號碼就被列在了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的「特別搜集服務(SCS)」清單上,該手機很可能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中都在被監控。甚至在2014年6月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德國首都柏林前幾周,默克爾的手機號碼仍然以「GE Chancellor Merkel」為標識列在SCS清單上。德國和巴西已經共同要求聯合國大會通過促進互聯網隱私權保護的決議。而在此前,這兩國的外交官就在紐約會見了歐洲和拉美一些國家的政府官員並討論擬定決議草案,呼籲將《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的隱私權適用範圍延伸至互聯網領域。在德美關係出現新裂痕之際,德媒對於德中走近表現出極大的熱情。「沒有中國,什麼事也辦不成」,德國《美因茨彙報》2014年7月7日這樣評價默克爾訪華。文章說,看看默克爾帶領的經濟代表團名單:22人中有至少9人是德國達克斯上市企業的頂尖人物。中國的城鎮化建設為德國開闢了新的市場。「中國歡迎,美國監聽」,德國N24電視台7日以此形容默克爾目前的境遇,稱當德美處於外交危機時,默克爾訪華簽訂數十億歐元大訂單。英國《每日電訊報》13日援引德國《明鏡周刊》消息報道稱,德國總理默克爾打算在2017年大選前辭去總理一職,並對聯合國秘書長或歐盟委員會主席感興趣。默克爾此舉可能會在德國和整個歐洲引起巨大反響。執政9年後,默克爾在德國仍然十分受選民歡迎,而她在歐洲的領袖地位更是無可爭議。如果實現,她將成為1949年以來首位任期不滿就辭職的德國總理。默克爾於2005年11月成為德國第一位女總理,並在2009年10月和2013年12月兩度連任。今年5月,《福布斯》發布全球百大最具權勢女性,默克爾四連冠。2017年,聯合國秘書長和歐洲理事會主席之職都將出現空缺。任命一位像默克爾一樣的政治人物對這兩個機構都有深遠影響,將使其在世界舞台上享有更大權威。潘基文的繼任者將於2016年選出。根據聯合國公約,此次繼任者將輪到歐洲人。如果默克爾確實提前離任,她的繼任者很可能是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德國第一位女國防部長。去年默克爾任命烏爾蘇拉為國防部長時,就表明她已成為默克爾最終欽定的繼任者。但烏爾蘇拉一直以來都備受爭議。她引入軍隊託兒所和彈性工作制來使軍人成為一種更加有吸引力的職業,為此飽受批評和嘲諷。三、希拉里領導下的美國有戲嗎。前幾年一個公民移民美國,辭別前的聚會上他儼然假洋鬼子地說:「我們美國的武器可以打全世界三遍」。最近,他垂頭喪氣回來了,告訴我:「兒子媳婦都失業了,加上老伴和孫子全家五口維持最低生活也得兩三千美元,靠救濟不夠,只好回老家挖老窖(存款),取人民幣兌換些美元暫作彌補」。而且他坦言美國經濟沒爬起來,從超市就看得出問題,那兒的超市冷冷清清的,人影都見不到幾個,不像成都人擠人,他家裡隨時都能收到超市郵寄的贈券,勾引人去買點東西,慘淡得很。美國的借債《量化寬鬆》印鈔票,都不敢全面取消,經濟危機8年周期後,經濟復甦製造業回歸都沒戲了,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死撐硬抗」吧。8年前柯林頓下台時,美國曾奇蹟般地消滅了年度財政赤字。8年後小布希將下台時,號稱世界巨無霸的美國經濟看起來已千瘡百孔。資本主義國家已經是一代不如一代,美國資本主義快沒戲了。2016年希拉里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有可能取代奧巴馬成為新總統,美國共和黨也許無還手之力。而要是希拉里當總統,中美關係將更艱難。要是她管中美合作,美國將更艱難。希拉里稱美國將很快完成對國家資本主義的研究,進而確定對策,預計中國國企的麻煩將陸續出現,中國國企的難處主要是市場准入的問題,聯合所有制進入美國也許沒問題。希拉里補充稱,近期蒙古、緬甸、東帝汶等亞洲國家的民主改革和選舉「與某些國家的政府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整日忙於限制民眾接觸思想和獲取信息,關押表達自己觀點的民眾,篡奪民眾選擇領導人的權利,在自己不承擔責任的情況下管治國家,用腐敗行為敗壞國家的經濟增長,侵吞經濟增長帶來的財富」。看見了吧希拉里說話可是火辣辣的,她要是當女總統夠中國受的,她在英國可是大姐大得很。希拉里近日在英國查塔姆宮接受一項頒獎時,因未交3.3英鎊/小時的停車費,被一名交通管理員開出了一張80英鎊的罰單,就在這時,希拉里的5名彪悍安保人員們出現並命令他立即離開,其中一人還亮了警徽,但這名交管人員據理力爭,拒絕讓步,最後從容地把罰單貼在希拉里的車上是的。儘管大家猜得熱鬧,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希拉里從未表態她一定參選。如果她不參選了,民主黨有沒有備選方案——B計劃或者C計劃?民主黨仍然滿懷自信,因為他們賭希拉里一定會參加競選,還因為即使希拉里不能勝選,她一樣是創造歷史的那個人——驢象兩黨的第一位女總統候選人。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在一次最新訪談節目中說,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如果有意當總統,將會是一位好總統。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把矛頭指向中國的威權資本主義模式,她利用訪問蒙古的機會敦促亞洲各國推進民主自由。資本主義精英忽悠的中國改革開放的卓越成就已經被他們的老師希拉里肯定:『二十年後中國將是最窮的國家』——一點都不假:中國已經被掏空。現在又在忽悠城市化土地私有。最近,就有一些人編造了「20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窮的國家」的帖子,在一些論壇里「灌水」。同時,為使這個帖子不會「秒沉」,造謠者不惜隱藏自己的身份,將這個「出名」的機會留給了大名鼎鼎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並像模像樣地羅列了一些理由:中國沒有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中國人民信仰缺失、環境資源破壞嚴重等等。同時,筆者也問了在美國的同學,希拉里根本就沒說過那些話;另一方面,仔細想想,希拉里作為美國國務卿,說出的只是一些「網路憤青」水平的話,未免太「小兒科了」吧。希拉里教訓中國說,不能總是把注意力和民眾的關注轉移他國,製造敵人,把自己的壓力轉嫁給外部世界。應當順應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趨勢,主動變革,關心民生,重視民主,不能不負責任地推拖和壓制。否則,中國只能越來越不穩定,將會出現大的社會動蕩和人道災難。這或將是全人類的災難,同樣會是美國的災難。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6日在德國推銷新書時,稱讚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是「歐洲最棒的領導人」,說美國同樣是時候迎來女性領導人了。奧巴馬第二任期不作為被批戰後最糟總統。美國MSNBC在報道中稱,奧巴馬剛以決定性優勢擊敗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連任後,承諾要努力去實現一長串雄心勃勃的目標,包括嚴格控槍、有意義的移民改革、全面學前教育、提高最低工資等。但陷入僵局的國會和無處不在給奧巴馬添堵的共和黨議員讓奧巴馬面臨的問題進一步惡化。許多民主黨人同樣對進展不力感到不滿。《今日美國報》說,總統第二任期很困難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奧巴馬的困局卻似乎開始得太早了,而且比歷位前任都要困難得多。美國這場兩黨間政治鬥爭的結果尚不明朗,但卻揭示了尖銳的政治對立給奧巴馬執政造成的困難。而曾經意氣風發、帶給無數人巨大期望的奧巴馬如今成了許多人眼中的「跛腳鴨」。奧巴馬第二任期最大的問題不是亂作為,而是不作為,他和美國在當今國際舞台幾乎成為「透明的存在」。加沙危機爆發,美國無力促成停火;馬航客機被擊落,烏克蘭危機持續,美國束手無策;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亞和敘利亞出現崩潰性局面,而美國卻不知在哪裡。美國外交政策喪失權威。奧巴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已經近5年,但他承諾的卻未變成現實,事實證明他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美國時間2014年7月15日上午10時許,三一集團關聯公司RALLS公司起訴奧巴馬總統案在美國哥倫比亞聯邦巡迴上訴法院獲勝。從法院的上述判決命令下達的那一刻起,在法律意義上而言,奧巴馬總統令就已經失效了。蓋洛普最新民調顯示,2014年奧巴馬的整體支持率僅為39%。一半以上人士認為奧巴馬不能領導國家。此前還有民調顯示,33%的受訪者認為奧巴馬是二戰後最糟的美國總統,「得票率」比小布希還高。淮南經略使博友大膽預言: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國家。一位叫棒人的博友則說:這個世界真的有一個國家實現了共產主義社會,令人想不到的是,這國家並不是社會主義國家,也不是那些有什麼巨大資源的小富國,它就是美國。當然,這個網友是從美國侵犯別人的角度講的,是共產主義的反面。美國是不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的,這是他們自己說的。美國只是公共設施很好,很到位,社會福利好,但並不代表他們離社會主義近了。真正到一些要決策大事的時候,美國政府是要向那些企業家和贊助商詢問他們的意見的,也就是說是由少數幾個人決定的,而不是人民;而社會主義,就像中國,國家要決策大事時,是會向人大代表詢問的,人大代表也就是從人民中選出的代表,也就相等於是詢問人民。而且,當美國進行總統選舉時,候選人是需要得到贊助商的贊助的,也就是得到那些企業家的認同。如果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定義的「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為標準。美國未來很可能在保留名義上私有制(生產資料仍然私有,但很有可能隨著公民思想素質的提高使私有的生產資料仍可服務於?社會化大生產)的基礎上,在社會的方方面面都無限接近「共產主義」而偏離馬克思主義所定義的「資本主義」。當然,即使到了那一天,美國也一定不會承認他們的社會演變成了「共產主義」。括美共黨主席山姆?韋伯的遭際略好。他告訴別人自己是共產黨員時,別人的反應並不那麼敵對。一些年輕人甚至覺得他「很酷」。他認為,隨著美共逐漸與美國政壇其他左翼力量結成聯盟,黨背負的部分歷史包袱也將悄悄地被甩脫。四、紫藤閣上校時評。21世紀世界怎麼走?即使美國上來一個好鬥的希拉里,中美關係也壞不到那裡去,如果希拉里第一屆太沖了,也許就沒有第二屆了。俄羅斯總統普京是目前在任時間最長的國家領導人之一,普京的作風符合俄羅斯人的風格,這個世界不要都是由美國說了算,俄羅斯也應當有說事的權利。默克爾是沉穩成熟的政治家,希拉里是絕對學不到的。希拉里是炮洞子,默克爾是沉穩的老太,人們也許更喜歡同沉穩的老太打交道。1.中美關係斗則兩傷。去年6月,習近平主席和奧巴馬總統在美國莊園會晤,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定調,明確其內涵是「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到了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如果希拉里冒出來了,中國與她打交道可不是小布希和奧巴馬了。網界預測:希拉里在中國的官員和學者中很不受歡迎。她擔任國務卿時,奧巴馬政府許多最不受歡迎的舉動中,多數要歸於她,比如美國更多介入地區領土爭端、批評中國違反人權等。從希拉里過往的經歷判斷,她上台後肯定會沿襲其強硬的對華策略,甚至比之前更加強硬。中國一方面要有充分的心裡準備,積極謀劃有效的應對之策,一方面,也不必太在意,中國畢竟不是伊拉克、利比亞,美國不敢對中國怎麼樣,只要希拉里神經還正常,她應該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何況,世界上也不是就中美兩個國家。退一萬步,就算美國真有多大的本事能把中國打垮,美國也要權衡權衡俄羅斯願不願意,甚至美國它所謂的鐵杆盟友。最近日本借美國亞太再平穩,忙於要解禁集體自衛權,忙於擴軍備戰,表面是針對中國,底子對著誰,相信美國不會不知道。筆者認為希拉里是個好鬥分子,俄羅斯和中國都是敢與她斗的對手,中國要立足於斗,美國根本沒有多少可以利用的軟實力。還是2009年2月24日溫家寶在會見希拉里時引用《孫子兵法》中「同舟共濟」的成語,比喻中美兩國關係為好。希拉里訪華時刻意展示的「中國情結」:無論是出訪前以一襲紅衣亮相亞洲協會紐約總部,還是在演講、會晤中妙用中國成語,抑或是抵達北京時繫上一條「中國紅」圍巾……都不難看出,這位曾任的美國國務卿在不斷向外界傳遞出她對中美關係的重視,也讓人們對新時期的中美關係抱有更多美好的期待。2.中俄關係牢不可破。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國際政治格局曾出現過所謂「大三角」關係,即美蘇中三大國之間的平衡與博弈。在如今的國際形勢下,中國和俄羅斯積極發展戰略友好合作關係完全符合兩國的最高國家利益,是打破西方圍堵中俄防線的突破點。兩國都十分清楚,西方國家千方百計力圖離間和詆毀兩國成熟穩定的友好關係,希望再現中蘇交惡的歷史局面,便於西方各個擊破。這對於研究和實戰"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幾千年之久的中華民族來講,這種小伎倆、小把戲、小兒科實在難登大雅之堂。對於那些為西方效力的所謂"華人",自以為研究透了老祖宗的精髓,希望作為馬前卒為西方馬首是瞻,達到"反華"之目的,實在可悲、可笑、可憐。中俄合作是全方位的,建立在互惠、共贏、高層次合作之上,不再是停留在傳統的購買武器低層次階段。兩國的創新思維、取長補短,更有利於長期穩定在各個領域開展互利合作方式。至於俄羅斯在第一時間援助中國四川地震災區和俄總統及時訪華更非是外人所說的「作秀」,完全是兩國真實友誼的寫照。只是某些人、某些利益群體不滿中俄如此友好,出於嫉妒和違背自己的利益,於是乎煽風點火,四處造謠,希望瓦解中俄關係。美俄關係到最後會不會又稱兄道弟了,因為都是游牧的白人,只是兄弟兩個走的路子不同從而關係不好,中國走俄國的道路要拉攏一方始終如一的堅持下去,就是怕他們兩個合好了吧。3.中歐關係重在德國。2008年德國總理默克爾不顧中國政府的強烈反對執意在總理府會見達賴,導致中德關係的發展出現危機。2013年6月德國只是反對歐盟對中國的光伏產品實行「永久」的反傾銷稅。6月8日法國媒體稱,繼法國之後,德國也可能因為「中國的怒火」而在貿易領域付出代價。據歐洲方面多個消息來源證實,北京在考慮對產自歐洲的高檔汽車提高進口關稅。習近平訪歐不僅前往荷、法、德三國,還造訪歐盟總部。表明中國同樣重視歐盟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重要性。德國和歐盟也應意識到,在重大問題上歐盟各國應作為一個整體與中國磋商。德國應避免單獨行動,同時還應促使歐盟轉變作風,在對華問題上更加主動。習近平提出的涵蓋中、西亞國家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頗具戰略眼光,德國和歐盟務必要抓住這一機遇。在經濟及安全領域,中、德、歐三方在「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有較為顯著的共同利益。1930年代,中國開始出現頭帶德制鋼盔﹑身著德式軍服﹑使用德式軍械的部隊,這就是經由德國軍事顧問指導、訓練出來的新式中國陸軍,這些部隊在八年抗戰中多次參加重大戰役;而由德國顧問協助中國建立的軍兵工廠,在抗戰時的後勤補給上也發揮了關鍵性貢獻。筆者在此將中德十年間 (1928年 - 1938年) 的軍事關係作一簡要介紹,以當時德國對中國的軍事指導援助為本文中心,而不詳述中日戰史之評析,期能使讀者了解這段未被彰顯的歷史。「德國之聲」中文網3月14日報道,原題:德國期待中國投資商併購德國企業有業內人士稱,今後將有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到德國併購德國中小企業。德國相關負責人表示,歡迎更多的外來資金到德國投資。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將實施的新一輪制裁涉及了金融、能源和軍事領域。美國凍結了向俄羅斯能源領域出口商品和技術,停止向俄羅斯出口貸款以及經濟發展項目融資。 歐盟新一輪制裁措施中包括禁止俄武器、限制俄國有銀行進入歐洲市場。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水到渠成 穩步發展--─人幣國際化發展新方向(鄂志寰)
※道教符籙派的發展
※孔子思想概述及歷史發展
※中外學者「世紀之辯」6年後局勢發展勝負初顯|張維|福山|學者
※我有一雙「萬能手」——寶寶手功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