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路從那一天展開
剪記:
本文剪自2009年6月23日《人民日報》,作者國紅運。
原文:
有人說,戰爭是人道的禍根。然而,有一場戰爭卻意外地打開了國際人道運動的第一頁,這就是150年前發生在義大利北部小鎮索爾費里諾的那場殘酷無比的戰役。
索爾費里諾戰役(油畫)
1859年6月24日,法國、奧地利雙方集結30萬兵力,在長達24公里的戰線上血肉相搏15個小時。「戰場上布滿了人和馬的屍體;在道路上、壕溝內、峽谷里、灌木叢中和田野上到處都散布著屍體;尤其是在索爾費里諾附近更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年輕的瑞士商人亨利?杜南正好路過此地,他這樣描繪眼前的場面。「那些受傷一整天后才被發現的可憐傷員已經精疲力竭,面色蒼白,他們聲嘶力竭發出求救呼叫。誰能描述出那個可怕夜晚的痛苦之狀?」
這場戰役導致6000多人死亡,3萬多人受傷。
此前杜南從未上過戰場,此行也因自己生意之事去找拿破崙三世。可是,他偶然看到這一慘不忍睹的場景後,就完全無法顧及自己的事務。他找到法軍指揮官,說服他釋放奧軍戰俘中的外科軍醫,讓他們為仍躺在戰場上等待救助的眾多傷兵展開急救。此外,杜南還動員組織當地幾百名婦女和過路人把4000多名傷員安置到教堂和村民家中。在索爾費里諾滯留的兩個星期里,杜南做了自己所能做的一切事情,同時寫信請求日內瓦的朋友寄送衣服、食物和急救物品。
回到日內瓦後,杜南把他的所見所聞全都記錄下來。杜南不停地追問自己:「在和平安定時期成立一些救護團體,讓一些熱心、忠實並完全可以勝任的志願者為戰時的傷員們服務,這難道不可能實現嗎?」3年後,杜南撰寫的《索爾費里諾回憶錄》終於問世,這本書在日內瓦慈善家和上流社會引起轟動。
19世紀下半葉恰逢一個充滿理想的年代:在整個歐洲,改革者們都在探索改善醫療、教育和減少貧困的方法。在日內瓦城裡,人們競相傳閱杜南的回憶錄,相關的演講和集會也陸續舉行。杜南因此被冠以詩人、哲學家、文學天才、偉人等稱號。正如後人對杜南的評價一樣,他身上最讓人銘記的地方,是當他在索爾費里諾親歷慘無人道的戰爭場面時,能夠立即付諸行動,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他的不平凡之處在於他不滿足個人做這樣一次善事,而是從此走上積極投身於人道事業的道路。
在日內瓦公共福利團體這樣的當地慈善家聚集地,杜南等人設立了一個委員會,以推廣戰時的人道理想,同時鼓勵醫務志願者到戰場上實施急救,志願者佩戴紅十字標誌以示中立。可以說,人道、慈善的理念一時間成為日內瓦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
1863年10月,在杜南「五人委員會」的邀請下,來自16個國家和很多慈善機構的代表齊聚日內瓦,大家對杜南的觀點展開辯論。10個月後瑞士召開了一次外交會議,會議討論第一個日內瓦公約,即《改善戰地武裝部隊傷者境遇的公約》。結果所有與會國代表都同意簽署這份超越國界的公約,共同採取行動遵守戰爭中的行為規則,國際紅十字運動由此誕生。
在隨後的俄國與土耳其戰爭(1876—1878年)中,土耳其奧斯曼帝國提出自己使用紅新月替代紅十字,認為這樣更符合該國的伊斯蘭文化,其他幾個國家也相繼效仿。1929年,紅新月標誌同樣正式得到國際承認。
除了戰爭所造成的人道災難外,杜南還意識到自然災害也給人類帶來巨大痛苦。1862年他寫道:「在瘟疫流行、洪災、火災或其他自然災害發生時,紅十字會可以通過它們永久性的機構提供偉大的服務。」此後,美國紅十字戰爭委員會主席亨利?戴維森建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成立紅十字團體聯合會,為因戰爭而遭受饑荒和疾病困擾的人們提供人道援助。1919年5月5日,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和美國在法國簽署條款,成立紅十字會聯盟。後來,紅十字會聯盟又正式更名為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
如今,日內瓦公約已由一個發展為四個,日內瓦四公約是國際上唯一獲得全球所有國家簽署的國際公約,而國家紅十字會或紅新月會也由最初的12個發展到今天的186個。當前,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面臨的挑戰已不僅僅是戰爭和自然災害,還包括氣候變化、疾病蔓延、非法移民、城市暴力、糧食危機等等。
在索爾費里諾戰役150周年之際,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發起了一項全球活動——「共同的世界,你我的行動」,旨在提醒每個人都要肩負起減少人類困難的責任。
「我們必須衷心地向各個國家、各個階層的人們發出呼籲,無論是偉人還是最窮困的勞動者,因為所有人都能在各自的領域、用不同的方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共同推動著這項人道工作向前發展。」150年前,杜南向世界發出了這樣的呼籲,今天他所倡導的事業得到了世界各國的支持,而他所發出的呼籲,也將繼續激勵、鼓舞更多的人投身到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中去,從而為防止和減輕人類痛苦、維護和增進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推薦閱讀:
※今天是入伏第一天(教你怎樣計算入伏)
※藝伎的一天
※總有一天等到你
※為什麼曾經親密的關係,有一天會變得疏離?
※一天只賣20斤橫肉,排隊也沒用
TAG: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