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人的本質和價值,追求和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認識人的本質和價值,追求和創造有意義的人生作者:duflwj 時間:2011/3/30 10:39:32 字數統計11519

認識人的本質和價值,追求和創造有意義的人生

掌握以下幾個概念:

本質:本來的品質或質地。本質是事物的根本性質,是事物內部相對穩定的聯繫,由事物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構成。

本質與現象相對。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繫和表面特徵,是本質的外在表現。

本質和現象是對立的統一。兩者相互區別:本質比現象深刻、穩定;現象比本質豐富、生動、易變。兩者又相互統一:本質決定現象,總要表現為一定的現象;現象總是這樣那樣地表現本質,現象的存在和變化總是從屬於本質。現象有真相和假相之分。假相是本質的一種歪曲的表現。任何事物都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透過現象把握本質是科學的基本任務。

價值: 是指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一種特定的關係,是事物滿足人們某種用途或需要的客觀屬性。就是事物的有用性和意義。

人生的三個層面:俗務、事業、審美觀

一、人的本質

1、 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關於人的自然屬性

馬克思語:人來源於動物界這一事實已經決定人永遠不能完全擺脫獸性,所以問題永遠只能在於擺脫的多些或少些,在於獸性或人性的程度上的差異。

人的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人的食慾、性慾的本能,避危求安、驅寒就暖等本能。

社會屬性

人猿相揖別,勞動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實踐活動。這種實踐活動構成了以生產關係為核心的社會關係,近而構成了人類社會。

2、 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動物都在做動物,只有人才不在「做人」,從一生下來,社會就要求他變成另外一種生物。

橫向的、空間的關係:

政治關係、經濟關係、民族關係、血緣關係、同事關 系、同學關係、夫妻關係等。

縱向的、時間關的系:

世世代代的繼承關係、文化的傳承、 風俗習慣、民族心理等。

二、人生價值

人的價值與一般的價值有所不同,人的價值是表示個人與社會關係範疇,是表示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的概念。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只有對社會有積極作用和意義,才具有價值。

人生價值具有如下幾個特點:

1、 人生價值的客觀性。

人生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不管什麼人,一生中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從事著物質的和精神的勞動,為社會為他人和為自己所創造的大小不同的價值是客觀存在的。

2、 人生價值的核心是人的創造性勞動。

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人能有目的地從事改造自然、社會和人類自身的活動。所以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

人在各種社會關係中從事各種實踐活動,社會實踐的活動,決定了社會生活的本質。

如:大連的變遷 青泥窪――北方明珠

上海的變遷 十里洋場――東方明珠

滄海桑田 談談你家鄉的變化

3、人生既是價值物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物的享受者。

三、介紹幾種不同的人生價值觀

1、 弘毅進取的儒家人生

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經過2500年的繼承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世界少數幾種主要精神傳統之一。儒學包含了一些具有永恆性、顯示東方特色的文化價值。儒家所推崇的剛健有為的精神,重視氣節,講究禮儀,崇尚仁愛,所有這些都是引導人們去創造一個美好多彩的人生。

第一, 終極價值。

「仁愛」,是儒家人生哲學思想的基石。仁是眾德之首,眾德之綱。「仁」包括禮智義信勇,溫良恭儉讓,忠孝節義等。所謂「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親相愛即「仁者愛人」。

「仁者愛人」的更為深層的含義是如孟子所云:「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這裡的親親就是愛自己的父母,愛自己的兄弟姐妹;「仁民」就是愛民,利民,惠民,養民,富民,安民,教民。「愛物」就是把人生來就有的相親相愛的自然之情推及到宇宙的一切事物。達到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就是「萬物一體」的博愛觀。由此看來,儒家的人生的終極價值思想就是一種主客交融、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無差別無矛盾的天地境界。

第二, 浩然之氣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唐代陳子昂的這首《登幽州台歌》,只有寥寥4句,卻令千百年來的讀者擊節嘆賞,持續不斷地撥動無數人的心弦,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這首抒發個人情懷的作品表達了人類對於人生悲劇的體驗,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站在高高的幽州台上,朔風怒號,四顧茫然,宇宙是何其的遼闊,歷史是何其的久遠;相比之下,個人是何等的渺小,何等的孤獨和寂寞。詩中表達了詩人感悟到宇宙無限久遠和自身生命如此暫短所產生的一種深入肺腑的傷感,是對功業未成、老之將至的無法遣懷的哀愁。

對人生的煩惱和對死亡的恐懼是人類共有的人生體驗,這一共同的體驗源於人類自身的局限性。如何解脫這些困擾人的靈魂的煩惱和恐懼之情,從有限超越到無限?佛家叫人割斷塵根,道家叫人修鍊成仙,而儒家孟子要人們跳出狹窄的時空限制,溝通有限與無限,與天地合流,個體在瞬息萬變、五光十色的現實生活中追求超越時空的真善美,不斷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從而完善自己的人生價值。

孟子認為人的本質就是宇宙的本質,因此,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展現在人們視野里的就不再是狹隘的生活視野和短暫的生命流程,而是永恆的、波瀾壯闊的生命之流和宏偉、絢麗的人生大舞台。這樣,人生就能和天地合一,趨於無限和永恆。

那麼,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理想的人生境界呢?就是「養我浩然之氣」。何謂浩然之氣?孟子回答說:「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也。」

孟子的「浩然之氣」說,實際上就是一種鍛煉人的意志和身體素質的方法,它是人的某種意志和信念的高度的集中和凝聚。使人養成一種頑強的意志,大無畏的精神和百折不撓的堅強性格。

「浩然之氣」是一種超越情懷。是對渺小自身的超越,是對個體的意志懦弱的超越。

「浩然之氣」是要人們樹立起一種「至大至剛」的精神支柱。當人們通過修鍊、集義、悟道培養出「浩然之氣」時,就能使人的精神意志實現「至大至剛」,從而超越人的形體和生存空間的有限性,就能越過世間種種精神的和物質的障礙,把過去、現在和未來連成一片,就能與宇宙同呼吸,與人類共命運,變成一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頂天立地之人。

「浩然之氣」是一種人格美。「浩然之氣」是一種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有浩然之氣者,就能堂堂立於天地間。就能做到不淫、不移、不屈,這是儒家人格美的顯示。

「養我浩然之氣」,「讀奇書、交奇友、著奇文、創奇蹟,做個奇男子」等等「大我」之言,充分顯示了儒家人生豪邁的情懷。毛澤東的「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學不勝古人,不足為學」、「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等豪邁詩篇,就是這種「浩然之氣」的真實寫照。

第三、 樂天知命(略)

第四、 儒者風流

儒者風流是儒家人生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儒著風流就是近似於現代人所說的心靈美和行為美。《論語》中有一段文字非常生動地說明了什麼是儒者的風流。孔子和他的幾個學生對話,讓他們每個人都談一下自己的志向,當問到曾點(字曾皙)時:

點,爾何如?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對曰:

異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yi山東境內的一條河),風乎舞雩(yu

古代求雨的祭祀舞蹈),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

與點也。

話一開始,曾點給人的印象似乎有些清高:孔子與其他幾個學生在談話,曾子卻漫不經心地在一旁彈琴。好像沒有聽到他們的談話似的,其實不然,他什麼都聽到了。當孔子問他話時,將手指在琴弦上猛的一攏,瑟弦發出鏗鏘的音響,然後離開了彈瑟的位置,站起畢恭畢敬地對老師說:老師您是在問我呀,我的想法和我的那幾位師兄不太一樣。孔子說,沒關係,大家暢所欲言,隨便談自己的看法吧!於是曾子說:當春天來臨,山花爛漫時,農活不忙時,冬衣一換,穿上舒適的春裝,偕同成人五六人,少年六七人,到沂水河裡去游泳。然後大家歡天喜地地唱啊跳啊。玩夠之後,大家踏著歌聲連蹦帶跳地回家吃晚飯。孔子聽後,頗有感慨地說,我的想法和曾點一樣。

這個對話里有兩點儒著風流的思想:第一,曾點的恬淡,寧靜性格,具有很高的修養,具有大將風度。那一邊在談天說地,這邊在撫琴彈瑟,好像是沒有聽到什麼,其實什麼都聽到了。這裡給我們一個提示,一個人能在處世之間最忙亂的當中同時應付幾件事,這就需要有真正的學問、真正的修養和很高的寧靜功夫。在現實生活當中,也確實有這樣的人,遇事不慌,沉著冷靜。一邊聽彙報情況,一邊批改文件,一邊吩咐報告人該如何如何處理某一事情。這不是所謂的「一心不二用」,而是一種修養和本事。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一天忙的不亦樂乎,忙啊忙啊就是忙,這樣的人其實不見得就是日理萬機之人,還是修養和水平功夫不到。《三國演義》中的龐統,就是這樣一個人。由於劉備看走了眼,開始僅給他一個小縣令作,後來由於他的實際能力,升任了副軍師。現在,有些同學在學習中,把時間安排得很合理,不但學習好,還能參加許多課外活動和社團活動,是文體活動和校園文化的積極分子,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得到了全面的提高,這就有些儒者風流的味道了。而有些同學就是一天忙得不可開交,丟三拉四,按起葫蘆漂起瓢。這就需要加強修養功夫了。第二,儒者風流就前面我們提到的所謂心靈美和行為美了。孔夫子認為美在「里仁」,即你的行為要踐履仁德。仁是一個人的內在的道德自覺,這種自覺是在自然而然的不自覺中流露出來的,這才是儒家的風流瀟洒,這才是性天風月。如果達不到率性而動,直道而行,天然地合乎仁,就不算是真風流,是人為的造作。毛澤東,周總理,宋慶齡都是這方面的典範。

第五、 憂患意識

儒家不僅講「樂」,更重視「憂」。把「憂患意識」和「樂天知命」連為一體,是儒家人生哲學的顯著特色。儒者之樂不同於俗人之樂,儒者之憂當然更不同於俗人之憂。孔子是提煉升華憂患意識的第一人。他對當時社會風氣的衰變十分憂慮:他憂天下,憂國家,憂民族,憂文化的衰退;他樂的是個人生活的平淡,知足常樂;憂的是天下蒼生,世道日下。他心懷憂患,往往比別人站得高,看得遠,想得深。所以,「居安思危」又是孔子憂患意識的題中之義。 孟子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憂患意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孟子對人生、對歷史全面總結後得出的結論。

范仲淹把孔孟的憂患意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成為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顯示出儒家理想人格的高尚情操和寬廣胸懷。「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歟?」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都是這種憂患意識的生動寫照。

2、 通脫飄逸的道家人生

道,是中國哲學特有的範疇。雖然道家在許多方面都是與儒家對立的,但又是互補的。因此,儒道的結合和互補才是中國人生哲學的全部內涵。在儒家思想中我們可以得到道德、力量、信心和勇氣,在道家人生哲學中我們可以得到精神自由、智慧、忍耐和美的愉悅。

第一, 返樸歸真

古往今來,人類大概都免不了「回頭看我」的瞬間。老子在建構自己的人生哲學理論體系時,特鍾情於嬰兒赤子,他把嬰兒赤子狀態和赤子之心當作人生的最高境界。

嬰兒赤子之所以令人羨慕,就在於他們的純真和無憂無慮,無牽無掛和無事無非。無利害、無榮辱,哭笑一切率性而動,隨感而發。

事實上,一個人長大成人步入社會後,在肉體上是不可能恢復到嬰兒嬰兒狀態的,其實老子也沒有蠢到那種程度。他只不過是希望人們要保持象嬰兒那樣純真無邪和不為世事煩惱所擾的一種恬靜的精神境界,不為功名利祿的誘惑所保持的內心平靜的一種精神狀態。老子的人生哲學思想實際上是給在世俗生活狀忙祿和在逆境中掙扎的芸芸眾生提供了一個精神的家園。在客觀上,老莊的人生哲學思想培養、熏陶了無數中國人曠達超邁的心胸和樂觀精神。魏晉風度,唐詩宋詞,無不烙有老莊人生哲學思想和人生價值觀的印痕。

第二, 自然無為

閑花野草,歲歲枯榮;日月星辰,四時代序;滴水穿石,潮漲潮落,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界,奇妙無窮。妙就妙在自然有道;妙就妙在自然的無為而無不為。

老子認為天地萬物無非是道所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萬物。自然界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道的支配下周而復始。大千世界,因為沒有人的干預才得以自由的運動和變化,人想干預也必須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是如此,萬物才顯出派勃勃的生機。所以,老莊稱羨自然的無為自由狀態,並將之運用到人生的法則:人生在世,也應該效法天道,對世事的一切淡然處之,順其自然。無為而無不為。

第三, 任性逍遙

人最可寶貴的天性就是人的自由的創造。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老莊是酷愛自由的人,這兩位哲人在2000多年前就為人類描繪了一幅自由浪漫的人生畫卷即任性逍遙的人生哲學思想。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天馬行空,獨往獨來,與大道同在,與天地為一。忘掉利害,忘掉生死,游乎四海之外。要達到這種精神絕對自由的境界,莊子提出了修行的辦法即無己、無功、無名。

無己:指人在主觀上要忘掉自己的存在,進入物我齊一的境界,這樣就可以擺脫生老病死、息怒哀樂等給人的情緒所帶來的波動,主觀情感上就能達到逍遙自得的境界。中國的傳統美學就從這一思想得到啟發,提出了「無我之境」的美學原則。

無功:指不追求功名利祿。在莊子看來,功名利祿使人趣味低下,阻礙人的精神向最高理想境界發展,只有超之,人的精神才可能作「逍遙遊」。

無名:指忘掉榮辱毀譽等虛名,擺脫由此帶來的一切煩惱和苦悶,這樣才能擺脫小我的束縛,與大道同一,進入精神自由的最高境界。

第四、 長生久視

你說老莊均為無情之人嗎?可不是,莊子的妻子病逝,莊子還鼓盆而歌,從表面上看,太不近人情了。其實,在他們貌似無情冰冷的面孔背後,隱藏著的卻是一顆熾熱的心。正因為他們對生命有著異常的熱愛,所以才有恢復到赤子之心和嬰兒狀態的美妙設想。才有浪漫、神奇、超凡、脫俗的逍遙之游。並由此提出了「長生久視」的人生哲學思想。

所謂的長生久視,就是維持人生的長久。為此,莊子提出了虛靜、坐忘和心齋的養生之道。

虛靜:這是老子的發明,莊子加以發揮和完善。所謂虛靜,就是虛其心,靜其心。靜就是排除雜念,無思無慮,心靈空明,思緒澄靜。

坐忘:指端坐而達渾然物我兩忘的精神境界。莊子在《大宗師》中解釋說:「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智,同於大道,謂之坐忘。」就是要求人們忘掉肉體的存在,忘掉智慧的存在,不受形體和知識的束縛,達到與大道同一,萬物齊同的境界。

心齋:莊子在談到心齋時,在《莊子·人間世》中,假託孔子與其學生顏回的對話,提出了心齋的含義:顏回問孔子「敢問心齋。」孔子回答說:「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一志」,就是意志專一,情緒平和,波瀾不驚;「心聽」,就是不用外界刺激而是用意念去體會、感悟事物;「氣聽」,就是以體內萌動的真氣代替意念活動,感受事物微妙的變化。從耳聽到心聽到氣聽,走的是一條淡化外部事物對人體發生作用的途徑。是使意念的方向從外到內,力度由顯到微,內涵從有到無、從實到虛、由淺到深。一旦達到了虛,就實現了心齋,進入了道的境界。後世由心齋說發展出了中國獨特的氣功理論和實踐。虛靜、坐忘、心齋,就是要人們控制自己的情緒和感情,使心態處在一種平和恬靜的狀態,這樣,不僅能醫治人們心靈上的創傷,長期鍛煉還能發掘人的潛在的能力和智慧。

第五、回歸自然

人們做事,要合乎真善美的統一性,要合乎自然的規律。莊子講了一個寓言故事,以說明他的「回歸自然」的理念:古時候有三位管轄海洋的神仙,主管南海的叫倏,主管北海的叫忽,主管南海和北海之間水域的混沌。倏和忽經常到混沌家去作客。每次都受到主人的款待。倏和忽合計用什麼方式來報答一下混沌的盛情。混沌沒有鼻眼等七竅,倏和忽決定給混沌鑿上鼻眼等七竅。他們給混沌日鑿一竅,待七竅鑿完,混沌也就嗚呼哀哉了。

這裡,混沌是大自然的象徵,違背自然規律去開發大自然到頭來會毀了大自然。老莊十分熱愛大自然,曾多方面揭示回歸大自然的精神意義和文化意義。在老莊看來,大自然是道之所在,回歸大自然就是與道同一。只有回歸大自然,人才能達到與天地合一的致高精神境界,實現天人合一和宇宙的最高和諧。回歸大自然代表了道家人生價值的最基本的特徵,它是道家所崇尚的各種人生價值觀的集中體現,體現了道家人生獨有的情趣、神韻和風貌。

3、解脫生死煩惱的佛家人生(略)

第一, 無明陷苦海

第二, 智慧識機緣

第三, 見性能成佛

第四, 佛性在人間

4、崇尚自由的歐美個人主義人生

第一, 個體意識的形成

希臘是西方文明的發祥地,言必稱希臘,就是這個意思。希臘是由散布在愛琴海周圍的島嶼與半島所組成。特殊的生存環境和地域條件,成為個體意識形成的溫床。

西方文明中這種獨特的個體意識的源泉可以在體現西方精神的核心的《聖經》中找到答案。由於古時惡劣的自然條件和異族的不斷侵入,希伯來人長期處在極度不安和恐慌之中,他們力求解釋他們所遭遇的一切,按那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就把周圍的一切事物擬人化:高山、樹木、河流、風雨、雷電、一株草、一枝花,等等都視為有生命的東西,把自然的一切看作都是有一中異己的力量在操縱——神,他們給這種無法解釋的超人力量一個名稱。諸神的聯繫,也像人間一樣,充滿著明爭暗鬥,同樣存在著戰爭和侵略,像人間一樣,到處充滿了罪惡和黑暗。因此,那時的人們就從自身的利益出發,把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掘到了極致,對世界進行描述和說明。古希臘時期的荷馬神話中的擬人化特徵是最好的例證。《聖經》是猶太教和基督教的共同源泉,也是西方文化特別是文學藝術的基石。顛沛流離的生活磨練了他們獨有的文化和性格,最終他們擺脫了奴役的生活達到了自由之地——如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走出埃及的故事。因此,他們顯示了一種偉大的凝聚力。激發他們精神和力量的不是國王和僧侶,而是受到靈感啟發的稱之為「先知」 的人。這種人是神靈的代表,如耶和華、摩西和耶穌。《聖經》肯定了人具有某種神性,某種個體的創造性,它要求個體在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自我確定、自我塑造和追求達到幸福的彼岸。

這時,希伯來宗教中出現了他們信奉的唯一的神——耶和華——萬能的、無形的、非現實化的。在信奉耶和華的全知全能和無限偉大的表面,其文化底蘊和精神核心是在激發個體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在一個具有道德意義的動態過程中,人通過自我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中可以達到永恆的、與神的創造相一致的理想境地。

所以,在自由廣闊的個人發展之中,達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地,是《聖經》思想、希臘文化的精義和西方的精神核心之所在,也是西方個人主義萌芽的肇始。

第二、古希臘民主

出上述地緣和神話的原因外,西方個人主義的產生也是和古希臘民主政制分不開的。據亞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記載:雅典原來也是貴族當政,按門第和財富來委任執政官。經過梭倫等政治改革,雅典民主制度進入了全新時期。這些改革限制了舊的貴族會議的職權,保證每一公民都能自由發展自己的智力、才能和事業。著名改革家伯里克利斯在一次演講中大聲疾呼:「你們要下定決心:要自由,才能有幸福;要勇敢,才能有自由。」在這樣歷史背景下,雅典社會出現了繁榮活潑、欣欣向榮的景象。

民主制度下個體地位的提高促使學者們關注個人在社會生活和思想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問題。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認識你自己」的著名格言;智者普羅泰戈拉的著名格言是:「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些格言試圖告訴人們這樣一個真理:人並不是全知全能的,人是在一個不斷自我認識、自我反思的過程中把握自己的。人發展和認識的真正動力是在這種不斷認為自己有缺陷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人的思想的出發點應立足於內,而不是訴諸於外,不是外在力量強加與人的。這樣,個人的自由有了自己的理論依據。

第三、 個人是生活的最高目的

但丁向世界莊嚴宣告:人的高貴超過了天使的高貴。歷史的車輪從此由以神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人再不是教會和神的奴僕,人成為人自己,成為青春和生命的本身。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資本主義潮流引導的正是個體發現自我。

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的個人主義核心是把個人當作是一切的出發點。這一時期的個人主義者特彆強調個人的特殊價值,完全地撇開至少是暫時地撇

開種族、民族、家族、黨派和社團的利益,以突出個人的地位,追求個性的自由發展。有的個人主義者乾脆把自己抬高到社會、民族和國家之上,表現出極端的個人主義。蒙台涅就毫無掩飾地說:「我們為他人生活已經過多了;讓我們至少在餘生中為自己生活吧。讓我們的思慮和注意返向我們自己以及我們的安樂吧。」

第四、 無數個人的利益合成集體的利益

如果說個人主義在反對教會對人性的壓抑和思想的束縛以及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的鬥爭中起到積極的作用,那麼,這種人生哲學如果單純地理解為主張個人利益高於他人和社會的利益,邏輯上的推理結果就是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損人利己。為了避免這種自我中心主義,西方一些哲學家提出了將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結合起來的人生價值觀。

第五、 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他人

第六、 競爭意識

所謂競爭性,是一種面對挑戰,大膽追求,崇尚力量,甚至不惜以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去達到目的,爭取勝利的精神品質和心理狀態。

尚力尚武:如古希臘人自古尚力尚武,崇拜陽剛。古希臘人崇尚力之美,以人體健美有力為謳歌對象。古已有之的奧林匹克運動會,是對力和競爭的考驗。後來發展到「騎士精神」。

激情奔放:西方人以挑戰和競爭為美德,很少掩飾自己的內心世界。激情奔放,大膽坦露,對某一事情的熱烈追求溢於言表。他們追求事業、表示愛情,往往直抒胸臆,表現出某種狂熱。這與中國人的所謂「柔中蘊剛,棉里藏針」的性格大相徑庭。

片面掘進的思維方式:在思維方式上,西方人的一個突出特點是,寧失全面保守,也要片面掘進。西方的思想家和理論家,往往是抓住一點真理,也要盡情推論和發揮下去,勢如破竹,形成一個龐大的理論體系、一個學說、一個學派、一個主義。

第七、 開放性

所謂開放性,是指西方人格所具有的對內對外交流的主動性和兼容並蓄的吸收精神。

第八、 外向性

人,要獲得自由,應該走什麼路,歷來有兩條路線可供選擇:一條是「外向超越」,即向自身以外的事物進軍,認為只有征服外部世界,人才能獲得自由。征服得越多,超越得越多,人越自由。西方人就是這樣。另一條路是「內向超越」,即向人自身進軍。認為只有征服自身的邪念和慾望,人才能惑得自由,如中國的儒家思想和老莊精神都是這樣。

第九、 純粹理性

西方人比較重視純粹理性。西方學者和科學家有一個傳統,即力圖窮究底蘊,挖掘出客觀事物的最終機理。

5、提倡奉獻的貢獻的共產主義人生

第一、 共產主義是切實可行的理想

理論基礎: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社會主義;關於人的、政治學、倫理學等。

歷史背景:19世紀中葉,資本主義如日中天,以其摧枯拉朽、不可抗拒之勢橫掃各個領域的封建主義殘餘勢力;以一個不可一世的征服者的姿態,佔據一個又一個新的陣地。馬克思恩格斯兩位思想巨人,以其無比深邃的智慧和敏銳的目光,看穿了貌似強大的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制度等方面存在的危機和反人道的本質。人的異化。

第二、 全面發展的精神顯現為多彩的人生

覺悟

追求真理

思想和創造

道德修養

情操

紀律

三、正確認識人的需要

1、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質的體現

第一, 自然需要

第二, 社會需要

2、 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統一

個人需要是指個人對自身生存發展的客觀條件的依據和要求,表現為對某種目標的渴求或慾望。社會需要是指特定的社會為了整體利益和社會發展所產生的需要。這裡有三個問題需要交代一下:

第一, 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間的差異

個人需要是局部領域裡對現實的反映,是個人實踐的預想,主要支配個人的活動,具有偶然性。社會需要是在整個社會範圍內,對社會現實廣闊和深刻的反映,是整個社會實踐的設想,指導全體社會成員的實踐,具有較大的歷史性和必然性。

個人的需要較為具體和直觀,較少概括和綜合;社會需要具有抽象思維形式,具有很高的概括性和綜合性,具有穩定性的特點。

第二、個人需要與社會需要的一致性

第三、 個人需要和社會需要可以互相轉化

四、人生價值的評價

人生價值的評價,是指用什麼尺度和如何來衡量人生價值的問題。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把動機和效果統一起來。

第二、堅持社會整體利益原則,爭取對社會做出較大貢獻。

第三、堅持物質和精神相統一的原則。

第四、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價值觀

五、「新新人類」即第五代青年的特點――傳統與後現代之間的舞蹈。

第一、 從政治代際來劃分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價值系統和人生定位。新中國曾有五代人一起生活。他們是:出生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他們是新中國的締造者,如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第二代出生在20世紀的20——30年代,他們是屬於迎接解放的一代,如黃繼光、邱少雲等英雄人物;第三代出生在20世紀的40——50年代,被稱為是紅衛兵的一代,如在座的父母等;第四代出生在20世紀的60——70年代,被稱為改革開放時期成長的一代,他們是現在已在各個不同崗位上的30左右的准中堅力量;第五代出生在20世紀80——90年代,被稱為是獨生子女或「新新人類」的一代。

第二、 非主流的一代

第五代人是在市場經濟中成長起來的,他們沒有太多的傳統的文化記憶,沒有刻骨銘心的政治和歷史負累,自他們懂事時起,就生活在靠自己奮鬥的社會,獲得了更大的自由發展空間,同時也承受著謀生就業的風險和壓力。新新人類沒有父輩那麼強烈的進人社會主流的慾望,但在追求時尚方面並不落後。他們很願意與人不同而引人注目,如在穿著打扮方面,然法就是明顯例證。他們成長在一個社會加速發展的時代,雖然對社會沒有什麽貢獻,卻充分地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對社會的看法還是積極的,沒有更大的權力欲,比較現實,喜歡比較簡單的人際關係。

第三、 「後物質主義」的一代

由於物質生活的充裕,第五代人對經濟保障強調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歸屬感、自我尊重和個體自我實現的需要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的物質主義的價值目標雖仍然存在,但自我實現、提高生活質量、言論自由等更強烈一些。據1995年的「全球價值觀變遷前景」的調查資料顯示,就長期價值觀變遷來講,「後物質主義」 偏好的形成與代際更替有關,年輕一代比老一代更容易接受後物質主義價值觀。後物質主義的偏好已經成為中國獨生子女的一中價值取向,崇尚金錢但不崇拜金錢的價值觀已具有世界意識。

第四、 對社會和文化反哺的一代

從老年本位文化向青年本位文化轉型,是不容忽視的一個文化現象。從青年亞文化對主流文化的滲透與價值擴張角度來看;從服飾時尚到流行歌曲;從對明星的追逐到閑暇生活;從職業崗位到社會地位的影響力,青年文化反過來影響整個社會文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所以,有人認為市場經濟是青年經濟。由於當今世界的新知識新信息技術更新速度呈幾何增長,市場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科技知識的創造與傳承,總是首先在在青年中進行或得到最快最廣泛的響應。面對社會多方位的變革,青年獲得各種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成本比以往要低的多。所以,他們將成為參與支持和擁護改革開放的積極的社會力量。「年輕化」,將成為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人類正在進入一個由年輕人向老年傳授一定知識和信息的文化反哺時代。

第五、 需要正確引導的一代

歷史實踐證明,在一個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如果沒有一個被大家所共同遵守和認同的主導文化或核心價值,那麼,這個社會將是一盤散沙,就不會形成一個拳頭,在國際上的國力競爭中就要面臨尷尬局面。所以,在肯定青年上述優勢時,不能放棄對青年人的教育和引導。古今中外,任何一個社會的統治者都是企圖利用各種教育來向未來的接班人灌輸一種特定的價值觀。但在21世紀的今天,價值教育要想維持其有效性,必須伴以相應的物質承擔。以往我們以思想教育替代價值教育的結果,使教育喪失了自身的價值取向,結果是收效甚微。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觀、信息觀、效益觀、競爭觀、民主觀等之所以被廣泛接受,其原因就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導向與上述價值導向相一致。所以,在對「新新人類」進行價值觀教育的同時,必須配合一定的利益導向。教育是一種導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導向。價值教育如果不與社會生活接軌,就無法落實價值教育的內容。


推薦閱讀:

3923,,和不變的本質建立認同
藝術的本質是詩,美是藝術顯現真理的方式——簡釋存在主義美學
深度好文丨愛的本質是「關注」:班主任如何走出學生「問題行為」的教育誤區?
《跨界喜劇王2》依然沒理清「跨界」和「喜劇」的本質
[轉載]教你如何看清一個人的本質 很靠譜的

TAG:人生 | 意義 | 識人 | 價值 | 追求 | 本質 | 認識 | 創造 | 有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