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治咳嗽20種用藥經驗總結之一:外感咳嗽篇
朱丹溪(1281—1358年),字彥修,金元四大家之一,被譽為「一位富於創新精神的醫學家」。因其創立的「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學說和「相火論」為後來廣大醫家所接受,而成為滋陰派的代表人物。細讀其專著《丹溪治法心要》、《丹溪心法》、《脈因證治》、《丹溪手鏡》等,感到朱氏在咳嗽的辨治方面也有精闢的論述,且切合臨床實際,故就此作一淺析。
病因病機重內傷明代張景岳首次將咳嗽病因明確分為外感、內傷兩類,一直治用至今,這在朱丹溪的論著中已見其雛形。
丹溪治法心要
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把咳嗽的病因總歸為風、寒、火、勞、肺脹5種。
風寒多為外感;少數由飲冷入胃,從脾脈上至於肺,即為肺寒,但常內外合邪致咳。因外感六淫的不同會有不同的臨床特點,故有傷風咳、傷寒咳、傷暑咳、傷濕咳的不同。
火、痰、勞則多為內傷。首先七情內傷可影響各自所屬臟器產生咳嗽,即《內經》中的「五臟咳」,如喜傷心致心咳、怒傷肝致肝咳、思傷脾致脾咳、憂傷肺致肺咳、恐傷腎致咳等。情志不遂,郁而化火;過食辛辣厚味、嗜酒不節,易積熱生火,此二者為「實火」。好色之人,房勞過度,易致腎精虧損,陰虛火旺,此為「虛火」。邪火灼傷肺金,遂成郁遏脹滿,不咳不止,稱為「火郁之證」。
丹溪重視痰濁在咳嗽發病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並認為痰濁多由脾胃受損,運化失職,聚濕生痰而成,即所謂「脾濕動而為痰」。
首先痰濁本身可犯肺引起咳嗽,稱為「痰嗽」;
也可與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等病因同見,痰濁兼外感則有風痰、寒痰、濕痰、熱痰之不同;
痰濁夾情志不遂,則痰易化火郁於肺中,致肺臟郁遏脹滿、難以斂降而乾咳不止,稱為「肺脹」;
另外,痰易與食滯互結致嗽,稱為「食積痰嗽」;
痰久滯肺間,結成頑塊,難以咳出,稱為「老痰」、「頑痰」。
房勞過度,腎精虧損,金水同源,肺陰不足而致咳嗽,即所謂因勞致嗽,此為「勞嗽」之一;咳嗽日久,傷及肺脾腎,氣血俱虛,反致咳嗽纏綿難愈,即所謂因嗽致勞,此為「勞嗽」之二。
辨證重痰火——外感咳嗽篇咳與嗽是兩個不同的癥狀,其病因、病性也有差別,辨析咳與嗽的不同有利於臨床用藥。一般而言,
【咳】是指無痰有聲,喉中如癢,羽羽如梗,甚者續續不止,連連不已,沖膈擊胸,表明肺氣已傷;
【嗽】是指有痰無聲,表明濕留脾胃。
丹溪認為,只有「傷於肺氣,且又動於脾濕」時,才能咳而為嗽。
外感咳嗽中:
傷風咳症見:憎寒壯熱,自汗惡風,口乾煩躁;
傷寒咳症見:憎寒發熱,無汗惡寒,不幹煩躁傷;
傷暑咳症見:煩熱引飲,口燥或吐沫,聲嘶咯血;
傷濕咳症見:骨節煩熱,四肢重著,洒洒淅淅。
形寒飲冷傷肺致咳症見:喘嗽,日輕夜重,煩心胸滿,面白痰清等;
若咳嗽反覆因感寒而誘發,則表明多有「宿根」———膈上有痰;
體肥飲酒之人,外邪易化熱入里,症見咳嗽胸滿,口乾,便燥。
治療精於用藥——外感咳嗽篇
丹溪認為「咳者,辛潤其肺;嗽者,化痰為先,下氣為上」是治療咳嗽的總則。
外感咳嗽,法當「行痰、開腠理」,藥用二陳湯加麻黃、杏仁、桔梗;
若脈大而浮,咳嗽夜甚者,表明有化熱之象,可加黃芩、知母;
若為形寒飲冷致嗽,則可用參蘇飲(紫蘇子、桑白皮、青皮、陳皮、杏仁、麻黃、甘草、五味子、半夏、人蔘);
若脈滑有力,飲食如常者,為外邪已除,化熱入里,輕者可用小陷胸湯,重者用涼膈散;
若咳嗽反覆為外邪誘發,可用利膈化痰丸(貝母、半夏、天南星、蛤粉、瓜蔞仁、香附),除去膈上「宿根」。
內傷咳嗽,請見下期:
《朱丹溪治咳嗽20種用藥經驗總結之一:內傷咳嗽篇》,關注本頭條號,不要錯過。
推薦閱讀:
※【轉載】對目前一線降壓藥物特點的總結
※石斌:國際關係研究「中國化」問題的論爭:一項學術史視角的回顧與總結
※七年級上冊 語文知識總結,太詳細了!
※醫保局個人工作總結
※關於虛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