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儒道釋辭彙100個 | 洞見中國文化精髓
一、儒家
仁: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倫理思想結構,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礎,是仁學思想體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孝悌:孝,指對父母還報的愛;悌,指兄弟姊妹的友愛。孔子非常重視孝悌,認為孝悌是做人、做學問的根本。《論語》「孝悌者也,其為人之本與」。
養氣:《孟子》中說「善養吾浩然之氣」。浩然之氣包括「明道」和「積義」兩個方面,即提高對道的領悟,以及道德修養。
禮樂:禮樂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禮作樂」形成獨有文化體系,後經孔子和孟子承前啟後,聚合前人的精髓創建以禮樂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文化系統,從而得以傳承發展至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華民族的「禮樂文化」,奠定了中國成為「禮樂之邦」,也被稱之為「禮儀之邦」。傳統的「禮樂文化」在今天還是能起到提升人類道德,使人們達到自我完善的作用。
慎獨:「慎獨」:是一種修身境界。「慎」就是小心謹慎、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靠別人監督,自覺控制自己的慾望。
中庸:儒家把「中庸」看成最高的道德標準,也是他解決一切問題的最高智慧。中庸之道亦被稱為中道或中和之道。中不偏,庸不易。是指人生不偏離,不變換自己的目標和主張。這就是一個持之以恆的成功之道。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中庸第二層意義:指中正、平和。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樂太過,治怒唯有樂,治過喜莫過禮,守禮的方法在於敬。第三層意義: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指做一個有用的人才,要在其位謀其職。
正名:孔子最早提出。「名」就是名分,即你的社會角色。實際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個人要知道自己所處的地位,在家庭,在社會,在單位,在集體,你是幹什麼就干好什麼。孔子講的正名和周禮相關。後代也把儒學稱為名教。
天命:在《論語》中,天命就是天對人事的主宰,但孔子所說的天不是人格化的天。天命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孔子說,君子要畏天命。另一方面,孔子又主張積極主動,「知其不可而為之」。所以李澤厚說「盡人事而聽天命」乃儒學義理。後來荀子說「制天命而用之」,和孔子主張相去頗遠。六經:孔子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人稱之為「六經」。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的合稱。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取《禮記》中的《中庸》《大學》兩篇文章單獨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宋元以後,《大學》《中庸》成為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對古代漢族教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十三經:儒家的十三部經書,即《易》、《書》、《詩》、《周禮》、《儀禮》、《禮記》、 《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南宋形成十三部儒家經典並稱的局面。
君子:「君子」一語,廣見於先秦典籍,泛指貴族男子,著重強調政治地位的崇高。而後孔子為「君子」一詞賦予了道德的含義,自此,「君子」一詞有了德性。《論語》中講到了許多君子的品格。聖人:「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儒家認定的堯舜禹等聖人是受到諸子百家的公認。
性善:出自《孟子》。孟子認為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即由此產生。而人性變壞,是由於受外物的影響,不是本性的表現。荀子主張性惡論,與孟子針鋒相對。
民本:孟子提出的社會政治思想。意為從天下國家的立場來看,民是基礎,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學說的核心。具有民本主義色彩,對中國後世的思想家有極大的影響。
道統:儒家傳道的脈絡上接堯、舜、湯、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到了孔子形成儒家學派,傳至子思、孟子。獨存心法不見心傳。這符合韓愈之說,我們現在的儒家思想遺失了心傳。
復性:唐代李翱提出,成為聖人的一套學說;性是上天賜給每個人的,普通人若能消除情慾的蒙蔽,使性恢復原來的光明,就能成為聖人。這就是復性。
理學:因理學家主要討論的內容為義理、天命之學,故稱為理學,又名為道學。理學是融合釋、道二教部分教義與傳統儒學的新思想體系。理學興起於北宋代表人物有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邵雍,南宋朱熹集其大成。
心學:儒學的一個學派。最早可推溯到孟子,而北宋程顥開其端,南宋陸九淵則大啟其門徑,而與朱熹的理學分庭抗禮。至明朝,由王陽明首度提出「心學」兩字,並提出心學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學開始有清晰而獨立的學術脈絡。致良知:中國明代王守仁的心學主旨。語出《孟子·盡心上》 :「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大學》有「致知在格物」語。王守仁認為,「致知」就是致吾心內在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識,也指最高本體。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
體用:體用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指本體和作用。一般認為,「體」是最根本的、內在的、本質的,「用」是「體」的外在表現、表象。一般說來,中國古代哲學中所謂「體」就是根本的,第一性的;所謂「用」就是從生的,第二性的。這是「體」與「用」的最簡單最主要的意義。
三不朽:我國倫理思想史上的一個命題。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即樹立道德;「立功」,即為國為民建立功績;「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見的言論。此三者是雖久不廢,流芳百世的。
忠恕之道:忠者,心無二心,意無二意之謂,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終之意。忠誠;寬恕。中國儒家倫理範疇,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原則。「忠」,儘力為人謀,中人之心,故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為恕。最早將忠恕聯繫起來的是中國春秋時代的曾子。他在解釋孔子「吾道一以貫之」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
反求諸己:最初的意思是,遇到挫折時切莫責怪他人,而應先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出問題的癥結,並努力加以改正。《孟子·離婁章句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後來王陽明將其一用到心學,反求諸己與致良知相類。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一技之長,不能只求學到一兩門或多門手藝,不能只求職業發財致富,而當「志於道」,從萬象紛呈的世界裡邊,去悟到那個眾人以下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從而以不變應萬變。在孔子看來,只有悟道,特別是修到天道與本心為一,才有信仰,才有駕馭各種複雜事件的能力,才能擔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重任。
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莊子闡述,後被董仲舒發展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體系,影響深遠。這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思維方式,具體表現在天與人的關係上。它認為人和天不是處在一種主體與對象之關係,而是處在一種部分與整體、扭曲與原貌或為學之初與最高境界的關係之中。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一般認為,格物致知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才在為理性知識而愁。」知行合一: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識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因此,知行關係,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踐履的關係,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實際行動的關係。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
和而不同:和睦地相處,但不相同。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同,苟同。指在為人處世方面,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拒絕苟同,在相互爭論辯解中達成共識。在中國古代,「和而不同」也是處理不同學術思想派別、不同文化之間關係的重要原則,是學術文化發展的動力、途徑和基本規律。
內聖外王:「內聖」就是修身養德,要求人做一個有德性的人,追求聖人境界;「外王」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追求事功。「內聖外王」的統一是儒家學者們追求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雖首見於《莊子》,但卻是儒家的基本命題,就連現代儒家的主張仍然如此。從原始儒學到漢代的政治儒學,再從宋明理學到現代新儒學,兩千多年裡,時代在變,儒學的詮釋也在變,但萬變不離其宗,始終在「內聖外王」的模式里運思。
孔門十哲:孔子門下最優秀的十位學生(子淵、子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稱。《論語。先進》載,「子曰:"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出自《禮記·大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說修身、治家、治國、平定天下,彼此間的關係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這其中修身又是最根本的,《大學》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
二、道家(含部分道教)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為春秋時期老子(即李耳)所作。全書分81章,共5000字。《道德經》這部神奇寶典被譽為萬經之王,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著作之一,對中國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南華經:本名《莊子》,戰國早期莊子及其門徒所著,到了漢代道教出現以後,便尊之為《南華經》,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學意境,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範之作。
道:最早由《道德經》提出。在道家學說中,道是宇宙的本體,道產生了世界;道既不是物質的也不是精神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在道家著作中,道和一是同義詞。因為道是最原始的,產生世界的一。一有兩層含義,首先是說道是唯一的本源;其次,一說明道是一個整體,道是原始的事物尚未分化的形態。
無:無也是道的一個方面。道家認為,天地萬物都是從無(道)生出來的,道的一個屬性就是無。無不是絕對的空虛,無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說在道的層面,萬物都沒有產生,沒有分化,沒有名字,無象無狀。
玄:出自《道德經》。玄一般指道的某一方面的性質,也可以代指道。
《老子》第一章多次提到「玄」字,自王弼以下,諸家多作「幽暗」、「深遠」、「無形」、「不測」解。
自然:道家所說中的自然,不是一個名詞,不是指現在我們說的大自然。《道德經》上說「道法自然」,意思就是道的運動和變化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強調的是萬物自己發展,自己主宰自己的命運,道雖然是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但道不是強加於萬物的。道化育萬物是讓萬物自然而成。
無為:出自《道德經》。「道」是無為的,但「道」有規律,以規律約束宇宙間萬事萬物運行,萬事萬物均遵循規律。引申到治國,「無為而治」即是以制度治國,以制度約束臣民的行為,臣民均遵守法律制度。無為的觀念對古人治國、養生等影響深遠。
玄德:出自《道德經》。《道德經》第十章中說:「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玄德就是道的一種特質:生育萬物而不佔有他們,有了功勞不自恃,養育萬物卻不主宰他們的命運。劉備,字玄德,就出自此處。
為道日損:出自《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承認求學問,天天積累知識,越積累,知識越豐富。至於要認識宇宙變化的總規律或是認識宇宙的最後的根源,就不能靠積累知識,而要靠"玄覽』、"靜觀』。
逍遙:出自《莊子》。逍遙是絕對的自由;達到逍遙的途徑是,坐忘、心齋。不僅要忘掉外界物質世界,而且要忘掉自己的肉體、感官、排除形體、知識,使自己與道為一。心齋: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莊子·人間世》有寓言說:顏迴向孔子請教遊說專橫獨斷的衛國國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齋」,並指出這不是祭祀之齋,而是精神上的齋戒。「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坐忘:出自《莊子·大宗師》;「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意思是說,忘卻自己的形體,拋棄自己的聰明,擺脫形體和智能的束縛,與大道融通為一,這就叫坐忘。郭象註:「夫坐忘者,奚所不忘哉?即忘其跡,又忘其所以跡者,內不覺其一身,外不識有天地,然後曠然與變化為體而無不通也。」
齊物:「齊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歸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沒有什麼差別,也沒有是非、美醜、善惡、貴賤之分。《莊子》中說「舉莛與楹,歷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莊子認為萬物都是渾然一體的,並且在不斷向其對立面轉化,因而沒有區別。
無用之用:出自《莊子.人間世篇》。意思為沒 有用的用處,才是最大的用處。莊子認為,有用的東西往往因為其有用而被夭折或扭曲本性,無用的卻能近其本性。
真人:指古代道家、道教把修真得道(成仙),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覺醒,覺悟的人稱之為真人。常用作稱號,如關尹子、文子、列子、莊子在唐代皆封為真人。
玄學:玄學又稱新道家,是對《老子》、《莊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說,產生於魏晉。玄學是中國魏晉時期到宋朝中葉之間出現的一種崇尚老莊的思潮。也可以說是道家之學以一種新的表現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稱。其思潮持續時間自漢末起至宋朝中葉結束。玄學是魏晉時期取代兩漢經學思潮的思想主流。
三玄:魏晉玄學把《老子》、《莊子》、《周易》稱作「三玄」,這是玄學的三部主要經典。其中《周易》被稱為「三玄之冠」
內丹:亦稱「還丹」、「金丹」、「內金丹」、「大丹」,為道教重要的煉養方術。內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為指導,以人體為鼎爐,精氣神為藥物,而在體內凝練結丹的修行方式。內丹煉養之道,淵源於先秦以來稷下黃老道家的精氣、行氣、守一等術,是此類方術在實踐和宗教化過程中發展成熟的產物。
參同契:全稱《周易參同契》。是世界上現知最早的包含著系統的內外丹理論的養生著作,有明顯的黃老道家特色。東漢魏伯陽著,後被道教吸收奉為養生經典。其學說以黃老匯融周易、丹火之功於一體,用《易》的陰陽變化之理,闡述煉丹、內養之道,證明人與天地、宇宙有同體、同功而異用的法則。不僅繼承了道家養生學的理論,亦是中國古代化學、藥物學、天文歷算等學科的發軔之作,如國人引以為驕傲的四大發明之一「火藥」,其原理即從此書而來。因其涉及諸多學科知識,艱深晦澀,素以「天書」著稱。
炁(氣):也叫先天一炁,或原始祖炁。道教里指生天生地生萬物的原始之炁,是構成天地萬物的基本元素。炁由道衍生而來。道教認為,人在出生時,炁就由天地之間降入人身;人若想求得長生,就必須修鍊此炁,使其永保不失,返還虛無,使人身與道相合。「煉精化炁,煉炁化神 煉神返虛 煉虛合道。」
精炁神:道家將「精炁神」稱為人身三寶。《玉皇心印妙經》云:「上藥三品,神與炁精。」精炁神為人身修鍊之三品上藥,彼此互相依存,三寶若失其一,人即死亡。又有先天三寶與後天三寶之說,先天三寶即先天真一之精、先天真一之炁和先天真一之神,又稱為元精、元炁和元神,後天三寶即呼吸氣、思慮神和交感精。修鍊所用,為先天三寶;常人所用,為後天三寶。後天三寶,乃由先天三寶變化而來,故此修鍊之時,須將後天返為先天。後天三寶轉化為先天三寶,則大丹可成,而生死可了。抱朴子:《抱朴子》東晉葛洪所撰,分為內、外篇。今存「內篇」20篇, 「外篇」50篇。抱朴源於《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抱朴子內外篇凡八卷,內篇論神仙吐納符篆勉治之術,純為道家之言;外篇則論時政得失,人事臧否,詞旨辨博,饒有名理,要皆以黃老為宗,世以為道書之一。
道藏:道教書籍的總稱,包括周秦以下道家子書及六朝以來道教經典。現存最早的道藏是明朝的版本,原來收藏在北京的白雲觀,如今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道書之正式結集成「藏」,始於唐開元(713—741)時。此後宋、金、元、明諸朝皆曾編修《道藏》。清代編有《道藏輯要》。當代編有《藏外道書》、《敦煌道藏》、《中華道藏》。
神仙:是道教基本信仰「道」的形象化體現,得道成仙是道士修行的目標和最後歸宿。最高的神是由道衍化而來的三清尊神。另外道教按照人間的秩序創造了天廷及其皇帝玉皇大帝和一系列官員,吸收了佛教地獄和海中世界的概念,也創造了閻羅殿和水晶宮的一系列神仙官員,再加上地方神仙系列如四值功曹、山神、城隍、土地、灶王等。還吸收了眾多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西王母、八仙等「散仙」。
三魂七魄:魂指能離開人體而存在的精神;魄指依附形體而顯現的精神。道教稱人之魂魄由「三魂七魄」組成。三魂:一曰胎光,二曰爽靈,三曰幽精。七魄:第一魄名屍狗,第二魄名伏矢,第三魄名雀陰,第四魄名吞賊,第五魄名非毒,第六魄名除穢,第七魄名臭肺,見《雲笈七籤》卷五四。
三清:總稱為「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勝境。也指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天尊的意思則是說,極道之尊,至尊至極,故名天尊。三清是開天闢地、歷劫度人、傳道授法的大神。遍布中國各地的道教殿堂多稱為「三清觀」。
性命雙修:性指人內在的道,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命指人外在的道,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性命雙修也就是指「神形兼修」、心身全面修鍊。黃老列庄、遠遊、參同契、悟真篇等書都有關於「性命雙修」的論述。人的生命實際上是兩個生命即精神生命和生理生命的雙重融合,人們通常說要身心健康,虧其一即殘缺不全。所以性命二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兩大要素。三、釋家
佛陀耶:簡稱佛陀或佛,義為覺者,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佛陀是三覺具足的大聖人。
菩薩:全稱菩提薩埵。義為上求菩提(佛果),下化有情(眾生)。因為菩薩的覺行不圓滿,所以還要上求佛果。
四大菩薩:大悲觀世音菩薩,大智文殊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
二執二空:我執(又名人我執),法執(又名法我執)。
二乘:聲聞乘,緣覺乘。緣覺,聽了十二因緣而覺悟人生真理的。聲聞,聽佛說四諦法的音聲而悟道的。
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法、僧,名三寶。
四諦:又作四聖諦。諦,意為真理或實在。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和道諦。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阿含經:原始佛教基本經典。又稱阿鋡、阿含暮、阿笈摩等,意思是「輾轉傳說之教法」「集結教說的經典」。意譯為「法歸」「無比法」「教」「傳」等,指此類基本經典為佛陀教說之所持、所歸、所聚。共有四種阿含經——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也有五阿含的說法。
業報:此為佛教之重要基本觀念。謂由身口意之善惡業因所必招感之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又作業果。業報有善、不善、無記三種,善得愛報,不善得不愛報,無記則不報;此即佛教所主張之必然業報法則。於此法則中,業不但為受身因緣,萬物亦從業因生。
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心經》中說五蘊皆空。
五明五濁: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
華嚴經:具名《大方廣佛華嚴經》,是佛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漢譯本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華嚴經》被稱為佛經里的經中之王,也是王中之王。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全稱《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 cchedikā praj?ā pāramitā 梵文釋義:以能斷金剛的智慧到彼岸),簡稱《金剛經》。後秦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法本是最早也流傳最廣的譯本。
唯識學:是大乘佛學的三大體系之一,是繼大乘中觀學之後印度佛學的主流與核心。從3到7世紀的500年中,唯識思想一直保持很大的優勢,對其他各種思想與學說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識者心之別名。"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一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宣說「一切唯識所現」,所以又被稱為唯識學派。
禪:禪那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註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禪的種類很多,有聲聞禪、有菩薩禪、有次第禪、有頓超禪。禪宗是中國佛教宗派之一。主張修習禪定,故名。又因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為主旨,亦稱佛心宗。傳說創始人為菩提達摩,下傳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時稱「南能北秀」。
六根六塵: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
六道: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六道中有胎、卵、濕、化的四類眾生。佛教講究輪迴之說,認為人死後,會進入來生,即輪迴。依平生所作善惡,會有六個可能的去處。這就是六道輪迴。
十法界:佛陀,菩薩,緣覺,聲聞,天,人,阿修羅,地獄,餓鬼,畜生。
十二因緣:阿含經所說根本佛教之基本教義,即: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般若:梵語的譯音,或譯為「波若」」、「缽羅若」,全稱「般若波羅蜜多」或「般若波羅蜜」。意譯「妙智慧,微妙智慧」。般若這個智慧包含六種,就是所謂的六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是方便般若,第五種是眷屬般若,第六種是觀照般若。六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六波羅蜜:即六度的異名,菩薩欲成佛道應當修行的六種行持,分別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緣起性空: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世間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為法),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世間上沒有獨存性的東西,也沒有常住不變的東西,一切都是因緣和合所生起。所謂「性空」,就是說:因緣和合所生起的假有,本性是空的。
真空妙有:性宗談空、相宗說有;空是真空,有是妙有;也可以說緣起(妙有)性空(畢竟真空),性空緣起。因為真空,才能緣起妙有。就是真空不空,能生妙有。妙有非有,不礙真空。空有不二,即空即有,即有即空,有與空之間並沒有絕對。
西方三聖: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譯意是無量光、無量壽,故亦稱無量壽佛。
涅槃:涅槃又譯為般涅槃、波利昵縛男、泥洹、涅槃那,意譯為圓寂、滅度、寂滅、無為、解脫、自在、安樂、不生不滅等。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滅盡而僅有一本住法圓滿而寂靜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從此不再受後有,也就是不再有下一世的六道輪迴。
藏經:藏經就是佛教三藏典籍集成之總稱,或稱「大藏經」。
無為法有為法:無為法是聖智所證的真理,沒有因緣的造作。即斷了煩惱,證得清凈自在的理法(又名無漏法)。有為法,是因緣造作的世間法,有煩惱,不能清凈。佛陀十大弟子: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連神通第一,阿難陀多聞第一,優波離持戒第一,阿那律天眼第一,大迦葉頭陀第一,富樓那說法第一,迦旃延論議第一,羅侯羅密行第一,須菩提解空第一。
發菩提心:佛經上說過,發菩提心的要件,第一是深心,廣修無量善法。第二是悲心,廣度無量眾生。第三是直心,正念真如。華嚴經云:「菩提妙法樹,生於直心地。」因心直則真,心真則志願堅固,信仰便始終不轉移,而能勇猛精進地去做自利利他的工作。
中國佛教十宗:成實宗,俱舍宗,性宗,相宗,天台宗,賢首宗,禪宗,凈土宗,律宗,密宗。來源 |儒風大家
推薦閱讀:
※王寶強案將宣判: 王寶強與新歡擁豪宅,別忘了輸的除孩子她媽馬蓉外還有其孩子
※外國留學生學漢語到熟練程度大概要花多久時間?
※有趣的古代蛇文化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薛寶釵的結局是什麼?
※西服探秘 西服起源及傳奇文化故事? 如何挑選西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