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無需因沒有虔誠的信仰而羞愧

大部分中國民眾沒有虔誠的宗教信仰。所謂「入廟則拜」,無論佛陀、耶穌還是什麼土地、財神,拜一拜總不是壞事。你若與聲稱信仰佛教的人談論信仰哪個宗門以及教義,則大多數會目瞪口呆。需要的只是保「平安」「發財」而已。

關於中國人的信仰,近代以來許多來傳教的基督士都有過論述和記載,比如葛蘭特(Marcel Granet,1884-1940),在《中國人的信仰》中關於中國信仰的論述頗有見地,中國民眾對信仰隨意的態度令發動過「聖戰」的傳教士們撓頭。「混亂不堪的中國式信仰」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洋景」。

五四之後,「科學」與「民主」救中國。砸爛「禮教」的枷鎖,換上「文明」的外衣,於是乎與「科學」「民主」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信仰」變成了「救國良藥」。但是,中國最終以一種「世俗」與「信仰」的巧妙結合,華麗地完成了宏大的「國家改造」。宗教信仰作為一種舊時代的殘留被拋棄。

最近幾年,關於中國人的信仰的問題又被端上桌面。一群文化精英試圖通過復興傳統或推崇佛教、基督教的哲學和教義改變中國所謂「道德淪喪」的社會現象,進而推導出中國社會改革的方向。「信仰」真的是拯救中國的良方嗎?

《易》所傳承的「天道變易,順時應變」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資源。「宗教信仰」和「復興傳統」都解決不了今天中國面臨的問題。中國人不需要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僵化的歷史文化復興,只需要把握中國文化的本源和世界變化的趨勢。

一、中國式信仰的核心是「拜」,而不是具體的「神」

自孔子、老子、墨子之後,中國人逐漸拋棄「舊神」,迎來「人」的時代,進入世俗社會。漢代,中國古代哲學思想融為一體,逐漸確定以「禮」為秩序的世俗社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中國古代精英階層的主流思想。

中國人信仰祖先嗎?這是外國人眼中的「東洋景」。祖先崇拜是對「禮」的秩序合法性的維護,核心依然是「拜」。「拜祖先」是對現有秩序的維護。「入廟則拜」同樣是對「禮」的秩序合法性的認可,是對自我世俗身份和地位的認知。《祝福》中的祥林嫂的遭遇形象說明了「祭祖」和「敬神」對世俗社會秩序的強化。對具體的「神」的崇拜在這個體系中卻沒有那麼重要。

「禮」作為一種規則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而不僅僅是祭祀和祈禱。比如吃飯,有人認為中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吃的民族。但是吃飯實際上是對中國文化中「禮」的強有力體現,通過一日三餐的座位和秩序,將「禮」的精髓傳承下去。

這樣的價值體系造成中國人並不需要通過「神」的確認就可以獲得自我價值和自我認同。孔子、孟子、荀子等大多將這種價值歸結為「善惡」。王陽明更是直接點明「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找到「拜」後面的本源,「心學」正是對中國文化的返本歸真。

二、整個世界都在走向「世俗化」,中國何必逆歷史而動?

美國、歐洲這些基督教文化地區毫無疑義地走向世俗化,穆斯林地區的戰亂也飽含著「宗教」與「世俗」力量的角力。「世俗化」與科技進步緊密相連,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國人在數千年里沒有虔誠信仰而保持了社會的發展。今天,我們更不需要到「宗教」那裡尋求精神資源。

由於文化傳統的原因,中國人並不需要虔誠的宗教信仰。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也是中國社會在漫長歷史中大部分時間具有非凡創新活力的原因。近代以來的落後不能證明中國文化需要被推翻重建。只是證明,我們的文化需要「應時而動」「與時俱進」。「觀乎天文,以查時變。關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

「善惡」對中國人的意義正像「神之旨意」對教徒的意義。「道德滑坡」「傳統淪喪」是全世界都在面臨的問題,絕非中國獨有。中國人的教化大多來自「日常人倫」,而非「宗教教義」。作為中國人絕不應當為沒有所謂「虔誠信仰」而羞愧,正因沒有「虔誠信仰」,我們才是「中國人」。對中國人而言,絕不是需要到「宗教信仰」中尋找「道德的種子」。而是需要在「日常人倫」中尋找「善」的力量。

有信仰的就去信吧,所有善良的人都值得尊重,這正是中國文化的力量和自信。既然我們大部分人沒有虔誠的信仰,在整個中國歷史中大部分時間中國人都沒有虔誠的信仰,那就證明我們並不必須找到什麼虔誠的信仰。

中國人需要的是在「日常人倫」中「知善惡」「致良知」。「知禮而守節」無愧中國人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觀人文、通時變」,承王子「心學」之要義,察當代中國社會現象背後的文化「善惡」之本源。「何為至善?」「何以致善?」乃「致善之學」的核心與根本。歡迎發郵件至fengjiyao0210@163.com切磋學問。


推薦閱讀:

有沒有福氣,看看的手掌就知道了!
姑娘,沒有男人比我更愛你!
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
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老實本分的男人
本有能力成為皇帝,卻失寵於康熙,沒有他就沒有雍正的王朝

TAG:中國 | 中國人 | 信仰 | 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