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介紹
伴隨著淵遠流長的中華文化,酒文化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無論是李白的舉杯邀月,還是王維的西出陽關,蘭陵美酒泛出的琥珀之光,無不透出了濃濃的文化味。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作為龍的傳人的我們,更應該了解我們的酒文化,品味我們的酒文化——從文化中體會酒道的至高境界。 酒旗 酒旗,亦稱酒望、酒帘、青旗、錦旆等。作為一種最古老的廣告形式,酒旗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韓非子》記載:「宋人有沽酒者……懸幟甚高。」「幟」就是酒旗,後世人稱:「酒市有旗,始見於些。」由此可見,早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們就知道利用酒旗這一特殊的廣告形式來傳播商品信息了。 自唐代以後,酒旗逐漸發展成為一種十分普通的市招,而且五花八門,異彩紛呈。這從自唐代始的不少詩歌作品中便可窺斑見豹,如:「碧疏玲瓏含春風,銀題彩幟邀上客」;「閃閃酒帘招醉客,深深綠樹隱啼鶯」;「君不見菊潭之水飲可仙,酒旗五星空在天」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也有一面「孫羊正店」的酒招。 酒旗在古時的作用,一般來說,大致相當於現在的招牌、燈箱或霓虹燈之類。(也就是現在我們的廣告)在酒旗上署上店家字型大小,或懸於店鋪之上,或掛在屋頂房前,或乾脆另立一根望桿,扯上酒旗,讓其隨風飄展,以達到招徠顧客的目的。有的店家還在酒旗上注有經營方式或售賣數量等內容,以便讓客人一目了然。如:《歧路燈》上開封祥符三月三吹台會上的那面「飛在半天里」的「酒帘兒」寫著「現沽不賒」;《水滸傳》里武松打虎前所進店家的招旗寫著「三碗不過岡」;而孟州蔣門神「河陽風月」的招旗可謂是家喻戶曉,那兩把銷金旗上的「醉里乾坤大,壺中日月長」即使與現代廣告語相比,也毫不遜色。 除經之外,酒旗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酒旗的升降是店家有酒或無酒、營業或不營業的標誌。早晨起來,開始營業,有酒可賣,便高懸酒旗;若無酒可售,就收下酒旗。《東京夢華錄》里說:「至午未間,家家無酒,拽下望子。」這「望子」就是酒旗。 隨著社會的發展,酒旗如今已被高科技廣告設施所取代。偶有仿古酒旗有林立的高樓間懸著,但仍透著一種韻味,不過「水村山郭酒旗風」的景緻現代人已越來越難領略到了——因為白酒在終端過多、過濫的廣告簡直就是污染環境! 酒俗 喝酒總有一定的習俗,有一定的「理由」。在中國這樣一個悠久的民族中,「滿月酒」或「百日酒」,是中華各民族普遍的風俗之一;生了孩子,滿月時,擺上幾桌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共賀,親朋好友一般都要帶有禮物,也有的送上紅包。 「寄名酒」:舊時孩子出生後,如請人算出命中有剋星,多厄難,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廟裡,作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戶人家則要舉行隆重的寄名儀式,拜見法師之後,回到家中,就要大辦酒席,祭祀神祖,並邀請親朋好友,三親六眷,痛飲一番。 「壽酒」:中國人有給老人祝壽的習俗,一般在50、60、70歲等生日,稱為大壽,一般由兒女或者孫子,孫女出面舉辦,邀請親朋好友參加酒宴。 「上樑酒」和「進屋酒」:在中國農村,蓋房是件大事,蓋房過程中,上樑又是最重要的的一道工序,故在上樑這天,要辦上樑酒,有的地方還流行用酒澆梁的習俗。房子造好,舉家遷入新居時,又要辦進屋酒,一是慶賀新屋落成,並志喬遷之喜,一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 「開業酒」和「分紅酒」:這是店鋪作坊置辦的喜慶酒。店鋪開張,作坊開工之時,老闆要置辦酒席,以誌喜慶賀;店鋪或作坊年終按股份分配紅利時,要辦「分紅酒」。 「壯行酒」,也叫「送行酒」,有朋友遠行,為其舉辦酒宴,表達惜別之情。在戰爭年代,勇士們上戰場執行重大且有很大生命危險的任務時,指揮官們都會為他們斟上一杯酒,用酒為勇士們壯膽送行。 縱觀以上的習俗,酒與民俗是不可分的。無酒不成俗,離開了酒,民俗活動便無所依託。 酒的禮儀 這裡所說的「禮」,即指人們的行為規範、規矩、儀節等。我國古代,酒被視為神聖的物質,酒的使用,更是莊嚴之事,非祀天地、祭宗廟、奉佳賓而不用。形成遠古酒事活動的俗尚和風格。隨釀酒業的普遍興起,酒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用物,酒事活動也隨之廣泛,並經人們思想文化意識的觀照,使之程式化,形成較為系統的酒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內容涉及人們生產、生活的許多方面,其形式生動活潑、姿態萬千。 早在夏、商、周三代,酒與人們的生活習俗、禮儀風尚就已緊密相連,並且公式化、系統化。當時,麴櫱的使用,使釀酒業空前發展,社會重酒現象日甚。反映在風俗民情、農事生產中的用酒活動非常廣泛。 夏代,鄉人於十月在地方學堂行飲酒禮:"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友斯饗,日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經·七月(豳風)》)此詩描繪的是一幅先秦時期農村中鄉飲的風俗畫。在開鐮收割、清理禾場、農事既畢以後,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屠宰羔羊,來到鄉間學堂,每人設酒兩樽,請朋友共飲,並把牛角杯高高舉起,相互祝願大壽無窮,當然也預祝來年豐收大吉,生活富裕。 周代禮儀中,就有冠、昏(婚)、喪、祭、鄉、射、聘、朝八種,大多又酒冠其中,有聲有色。例如:男子年滿二十要行冠禮,表示已成為成年人,在冠禮活動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則用酒」(《中國文化史》),慶賀自己走向成熟。此間無論是味菁的醴,還是味濃的酒,都成為祝福生命的聖水。 三代禮製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它「集前古之大成,開後來之改政」(《中國文化史》,傳承沿襲,不少風俗現象仍保留至今,近現代民間習尚的婚禮酒、喪葬酒、月米酒、生期酒、節日酒、祭祀酒等等,都在周代風俗文化的「八禮」中尋到源。
推薦閱讀:
※高崇文:淺談楚漢文脈關係*|《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如何評價當今國內一些公開宣講佛教的僧人的水平?
※名家筆下的蘭州 | 余秋雨:《讀城記之蘭州》
※你聽(讀)到過的,表面看起來樂觀向上,背後卻無比悲涼的一句話(一件事)是什麼?
※龍圖騰的思考——歷史文化反思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