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29))—— 阿爾及利亞

外國禮俗面面觀(禮儀漫談(229))—— 阿爾及利亞馬保奉《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12月10日 第06 版)

阿爾及利亞姑娘在表演舞蹈。來源:天山網敬茶三杯阿爾及利亞人熱情友好,慷慨大方,注重禮節禮貌。他們的姓名結構是名在前、姓在後,子女隨父姓,女子婚後改用夫姓。他們喜稱頭銜、專業職稱。與客人見面、分別時,握手有力。熟人之間相見行擁抱禮、貼面禮,男女之間則互吻面頰。當地穆斯林的傳統見面禮節是上身前傾、右手捂胸,向對方致意。談話時,雙目注視對方,並說「願真主保佑你。」有些地方的人與朋友見面時,喜歡邊說話邊用右手拍打對方的左手掌,以此表示親熱和友善。訪問阿爾及利亞人家庭,常送精緻悅目的鮮花,花朵為雙數。客人來訪,主人熱情款待,落座之後通常會敬茶3杯,客人只有把茶喝完,才算合乎禮節。此外,咖啡也經常用來招待客人。男戴面紗受伊斯蘭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同影響,阿爾及利亞人的著裝是傳統的阿拉伯服裝與西式服裝並存,也有人將西式和阿拉伯式服裝巧妙地搭配起來穿。傳統男性民族服裝,是頭纏白色方巾或戴寬鬆的小白帽,身披白色羊毛斗篷。南方人喜歡纏頭巾、穿長袍,長袍無領,寬鬆肥大,長至地面,顏色各異,以白色居多,也有咖啡色和其他顏色。南部撒哈拉沙漠中,散居著一些柏柏爾人,其男子喜戴面紗,甚至吃飯、睡覺時也不取下,因而被稱作「戴面紗的人」,這在其他穆斯林國家罕見。而卡比利山區的柏柏爾人,愛穿花衣服,不戴面紗。南方婦女的傳統服飾也是長袍,頭裹紗巾,只露出面部、手和腳,有些婦女會戴面紗,只露出眼睛。阿哈加爾高原地區的圖阿雷格人,喜用藍色面紗遮蓋頭部。婦女若穿白衣和斗篷,是貞節、純潔的象徵,會受到社會尊敬。阿爾及利亞南北服飾差異明顯。在北方,傳統風格的服飾並不多見,上班族和知識分子一般是西裝革履,著裝比較現代。北方婦女一般不戴面紗,特別是女青年愛趕時髦,穿西式裙裝,染彩發,但穿著過分暴露者少見。烤全羊待客阿爾及利亞人主食是發麵大餅、米飯以及棍狀的法式麵包。肉類主要是牛、羊、雞、鴨和魚。招待尊貴客人,常常是烤全羊。蔬菜主要有土豆、胡蘿蔔、黃瓜、西紅柿等。調料喜用橄欖油、辣椒、鹽、蔥等。受歡迎的菜肴有:烤羊肉、烹羊肉條、烤羊肉串、咖喱牛肉、扒牛肉、干炒牛肉絲、燜鴨、香酥雞、蔥炒雞片、煎雞蛋、炸茄盒等。節假日和喜慶場合,他們常吃「庫斯庫斯」,類似我們的蓋澆飯,做法因地區差異而不同,但主要原料離不開大米、牛奶、蔬菜、牛羊肉或雞肉、橄欖油等,也有添加水果的。平時,他們就餐通常不用刀叉和筷子,而用右手抓取食物,但使用湯匙。上層人士愛吃西餐或中國菜。正式宴請基本是法式餐飲,從餐巾擺設到各項服務,都比較周到。當地人特別喜歡喝咖啡,也喜歡喝綠茶,並習慣在茶水裡放入薄荷和冰糖。習俗禁忌阿爾及利亞雖是葡萄酒的主要生產國,產品暢銷世界各地,可是他們自己卻不飲酒,也不喝含酒精飲料,就連釀酒工人都不去嘗試酒的滋味。有的商店允許售酒,那主要是賣給外國人的。穆斯林每天清晨、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要面向麥加禱告5次,周五是聚禮日,所有穆斯林都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進行集體禮拜。齋月期間,穆斯林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不進食、不喝水、不吸煙,日落、禱告後方可進食。教規禁忌女性獨行,若單獨出門,需經丈夫同意。除了到商店購物,女性不可光顧影院、劇院。阿爾及利亞人鍾愛白色,認為白色象徵和平和心靈純潔。烏鴉象徵興旺和吉祥,而鶴美麗華貴、烏龜溫順,象徵喜慶和長壽。穆斯林禁食豬肉,禁止使用豬製品,忌諱談論有關豬的話題。他們認為左手不潔,禁用左手傳遞食品。(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推薦閱讀:

東方日報正論:昨日如珠如寶 今日非人非狗
逃到天涯海角 難逃天網恢恢     浙江日報
日報:日外相訪華成果乏善可陳(2)
滬港通來了,你準備好了嗎 浙江日報
張國榮最後的訊息:·杭州日報

TAG:禮儀 | 人民日報 | 人民 | 海外 | 阿爾及利亞 | 面面 | 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