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領會黨的十七大精神要點

一、充分認識十七大的重大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十七大的意義:(1)、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執政能力建設全部寫入黨章,彰顯了我們黨在指導思想上的與時俱進,使黨的綱領具有了鮮明的中國特色和時代特色。(2)、十七大的一系列重大戰略決策,標誌著國家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將對國家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3)、十七大的方針,順應了「經濟越來越自由、社會越來越多元」的歷史潮流。十七大的思想路線的實現,將進一步紮實推進幾代領導集體順應歷史潮流提出的執政目標:經濟自由,政治民主,社會和諧。

  2、十七大解決的核心問題 :黨的十七大解決的核心問題:科學回答了黨在改革發展關鍵階段舉什麼旗、走什麼路、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麼樣的發展目標繼續前進等重大問題。十七大解決的最關鍵的問題是科學發展的問題,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手段和途徑問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不只是數字的發展,還是人的發展;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統籌兼顧的發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能夠更好地為總體目標「和諧社會」提供根本保障。

  3、 十七大深遠的歷史意義(四大歷史性貢獻):第一個歷史性貢獻,是對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寶貴經驗進行了科學總結。十七大從歷史高度、從全局角度、從政治深度,對改革開放作出了全面肯定,讓全世界更加清楚地看到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第二個歷史性貢獻,是將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起載入黨章,作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央領導集體根據新的發展需求,提出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與鄧小平的「發展才是硬道理」一脈相承。鄧小平講的不是經濟增長,而是發展,本身就是科學的。科學發展觀正是深刻突出鄧小平發展觀的科學內涵。科學發展觀的確立,意味著中國的發展將在科學、自覺的層面進行,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中國正在與「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告別。第三個歷史性貢獻,是對國家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作出全面部署。回顧改革開放的歷程,從最初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到發展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位一體,再到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表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內涵更加豐富。第四個歷史性貢獻,是中央領導機構順利實現新老交替。在新選出的中央委員中,新人超過一半;一大批德才兼備、年富力強的領導幹部進入新一屆中央委員會,不僅顯示新老交替順利實現,而且將為中央工作帶來新思路,注入新活力;大量年輕化、知識化而又具有實際工作經驗、了解民生的幹部進入中央,將使中央的決策更加貼近實際,貼近基層群眾的訴求。

  二、學習領會十七大報告的基本要點

  1、報告的整體框架:第一、第二部分,承前啟後、繼往開來,表明中國共產黨仍然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第三、第四部分,高瞻遠矚、求真務實,從中國的發展全局出發,對未來發展的戰略思想、奮鬥目標,做出了切合實際地回答。後八個部分,開拓創新、全面推進,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這個奮鬥目標,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國防、祖國統一、外交、黨建各個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2、報告發出了時代最強音: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科學發展是方法,社會和諧是目標。

  3、報告包含的時代主題 :高舉一面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面向世界的政治宣言、加快現代化建設的行動綱領 ;堅持一條基本路線: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闡述了一個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航標燈;提出了四點根本要求: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核心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科學發展,促進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描繪了一幅宏偉藍圖:更好更快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4、報告中九個新表述和兩個「沒有變」 :「兩個沒有變」: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九個新提法、新表述:(1)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表明我們開始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征程;(2)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五條具體道路;(3)「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首次納入中國特色的政治制度範疇 ;(4)翻兩番由「總量」到「人均」 ;(5)「生態文明」首次寫入報告;(6)在「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 「五個統籌」基礎上增加「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7)從「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8)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9)從「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到「不斷深化政治體制改革」。

  5、 十七大報告的五個「首次」:首次以「人均GDP」為指標,提出到2020年人均GDP翻兩番的目標,表明了對經濟持續發展的信心和讓經濟發展普惠於廣大群眾的決心;首次將「生態文明」寫進黨代會報告,強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關係,豐富了和諧社會的內涵;首次提出「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的說法,肯定了廣大群眾以多種途徑參與社會財富分配的合法性;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首次分配也要體現公平」,有利於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有助於遏制貧富差距的進一步擴大;首次在黨代會報告中提出「黨與腐敗水火不相容」的提法,並提出建設「廉政文化」的目標,再次宣示了堅決打擊腐敗的決心和信心。

  6、小康社會的五個新要求 :一是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二是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三是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四是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是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模式。

  7、社會奮鬥目標的九大「亮點」:(1)、國內生產總值人均翻兩番: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 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2)、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3)、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4)、新農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5)、社會公平正義:擴大社會主義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權益和社會公平正義。(6)、文化建設:加強文化建設,明顯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風尚進一步弘揚。(7)、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8)、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數,絕對貧困現象基本消除。(9)、生態文明: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產業結構、增長方式、消費方式。

  8、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十七大報告提出的國家創新體系就是支持建立 「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體系。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內容包括: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公共環境、公共衛生等諸多領域。這些領域既是生產力發展的基礎,更是改善民生的技術基礎。沒有社會公益性技術研究成果的運用,改善民生就是低水平的,就沒有「技術含量」。

  9、如何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經濟發展的四個協調。過去我們一直倡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在十七大報告中,代之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詞之差,含義深刻。」 經濟增長主要是著重於總量,更強調了經濟本身;而十七大報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經濟與其他事業的協調性,更突出了「好」字。經濟發展四個方面的協調:一是翻兩番必須建立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二是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以及主體功能區的基本形成;三是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尤其要突出消費;四是發展動力的協調,決不能僅僅依靠投資拉動,而要更多強調改革和自主創新的推動。(2)、改善民生的五個重點:第一,優先發展教育。第二,以創業帶動就業。第三,深化分配製度改革。第四,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第五,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3)、不容忽視的四個挑戰 :一是資源環境的壓力加劇。二是關鍵領域的改革還不到位。三是區域發展需要進一步增強協調性。四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10、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1)正視與強調「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2)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的綜合工程:「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3)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目標與方向。

  11、關於收入分配這個熱點問題:十七大報告中就收入分配有兩個重要的新提法:一是逐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創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前一提法針對實際生活中存在的勞動者工資偏低的現象,後一提法又體現了平等保護物權、鼓勵多種要素參與分配的原則。兩個提法互為辯證關係,統一於維護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12、「一國兩制」和統一大業的主題和框架 :把握主題、構建框架、遏制「台獨」、漸進統一 ,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主題是「和平發展」 ,內容是經貿交流、人員往來、社會一體化、遏制「台獨」,為統一創造條件,什麼都可以談。框架是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什麼都可以談,在框架之下籤訂和平協議。遏制「台獨」是讓兩岸關係穩定下來,摒除「台獨」,不因「台獨」而發生戰爭是兩岸人民更大的利益。漸進統一是指有一個過渡階段。

  13、關於我國外交新理念:外交理念:(1)「走和平發展、獨立自主的道路始終是我國外交奉行的準則;(2)推動構建和諧世界,與世界各國實現合作共贏 。我國外交的基本立場:(1)支持國際社會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改善民生,縮小南北差距;(2)文化上相互借鑒、求同存異,尊重世界多樣性,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3)關於安全合作,「相互信任、加強合作,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4)首次提出中國在環境外交問題上的主張。

  1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三大到十七大都始終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連續5次黨代會的報告標題都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字樣。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

  15、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哪裡:我們過去走的是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道路,與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何區別?通過對比來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在那裡: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基本特徵:在經濟上表現為國有製為主體的單一所有制體制、全部經濟生活無所不包的、政府集中管理經濟和配置資源的行政命令體制。在政治上表現為以黨代政、黨政合一、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在文化方面,表現為對文化領域的集中控制,人民文化需求和文化權益難以發展和保證的文化專制體制。在社會運行方面,對社會生活的全面控制壓抑了社會的發育與正常運行。蘇聯模式的社會主義道路與現在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區別在於:(1)、在經濟體制上,與蘇聯模式的高度集權的行政性計劃經濟體制完全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包括實行以公有製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結構,在分配上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在資源配置上由市場機制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2)、在政治體制上,與蘇聯模式高度集權和集中的政治體制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行社會主義的民主和法治,包括通過健全民主制度,豐富民主形式,拓寬民主渠道,建立公民政治參與體制;通過完善決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統,建立科學化、民主化決策體制;通過發展基層民主,建立保證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體制。(3)、在文化體制上,不同於蘇聯模式的文化專制體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採取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前提下保證文化多樣性發展的體制。(4)、在社會體制上,不同於蘇聯模式的壟斷控制體制,大力開展社會建設,培育和規範各類社會組織,構建有利於社會和諧的社會管理與運行機制。

  16、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社會和諧」:(1)、科學發展、社會和諧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要求,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主義理想的追求。馬克思、恩格斯明確指出,只有到了共產主義社會,才能真正達到人類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2)、準確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徵。社會和諧,反映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社會和諧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體現。(3)、揭示了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根本特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不斷化解社會矛盾的持續過程。(4)、反映了當代中國國情的基本要求。促進社會和諧與實現科學發展,統一於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

  17、如何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1)、「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總體上看,我們目前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發展不平衡的。(2)、「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在新世紀新階段的具體表現」 (3)、「一定要戒驕戒躁、艱苦奮鬥,牢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努力」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經歷上百年時間,認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不是要妄自菲薄、自甘落後,也不是要脫離實際、急於求成,而是要堅持把它作為推進改革、謀劃發展的根本依據。

  18、為什麼要繼續深化改革開放:(1)、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改革,打破了舊有機制的屏障;開放,給中國帶來了充沛活力。(2)、改革進入到關鍵時刻的關鍵議題: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協調多元社會利益。具體的表述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前者的實現有賴於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尤其是政府執政方式的改革;後者的實現則要以民主政治為推進器。(3)、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19、為什麼要堅持「科學發展觀」:首先,經濟增長模式存在重大缺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經濟增長付出了巨大的環境與社會代價。其次,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各級政府要創造好看的政績,傾向於維持、甚至擴大對資源的控制權,經濟高增長也伴隨著少數政府官員的嚴重腐敗,同時,各級政府奢侈浪費的現象也有所加重)。再次,上述兩項原因同時發生作用,造成近幾年來民眾議論紛紛的「民生」問題,如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面對這些問題,從 2003年開始,提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貫穿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建設和諧社會的綱領。  20、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意義:一是必須堅持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二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核心是以人為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鬥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三是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四是必須堅持統籌兼顧。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大關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

 21、如何落實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1)、以人為本。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免除延續了兩千多年的農業稅。(2)、追求協調的發展。東部率先、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區域協調發展。(3)、追求可持續的發展。從偏重經濟發展到重視人民福祉,從注重增長速度到重視增長質量,民生指標、生態指標和老百姓的口碑相繼進入各地幹部的考核標準。環境保護指標在幹部績效考核中的分量增加。(4)、統籌兼顧。只有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才能處理好方方面面的問題,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5)、經濟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6)、提高執政能力。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要求提高領導幹部執政本領。

22、解放思想的 「三難三易」:解放思想,在枝節問題上相對容易,在關鍵問題上比較困難;在經濟領域相對容易,在政治領域比較困難;在單一問題上相對容易,在系統性問題上比較困難。

  23、為什麼推進黨的建設要增強「憂患意識」:重視黨的自身建設關鍵是能否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要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就要增強「憂患意識」。(1)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還需要繼續奮鬥十幾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還需要繼續奮鬥幾十年,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則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堅持不懈地努力奮鬥。「我們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2)中國發展中的問題。中國經濟在「十一五」期間仍有發生大起大落的潛在危險,這與目前投資強、消費弱的經濟增長結構有著重要關係,需要認真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進入新一輪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的投資馬車。這種增長方式由於容易波動,變數多,不可控,對經濟的長期穩定持續發展不利;同時,經濟的增長過多依賴重工業的發展,是一種粗放的、大量消耗能源和資源,對環境造成破壞的模式,貽害無窮。太湖藍藻事件警示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所伴生的嚴重環境問題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時候。(3)對憂患意識的強調,也表明中央領導對國情的深刻理解:大量農村富餘勞動力的轉移問題;地區之間、行業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不平衡問題;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高的問題;高中級領導幹部違紀問題。

  24、「制度反腐」的「三權制約」:十七大強調指出要「建立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要真正做到「三權制約」,需要「三個更加」:「更加註重治本,更加註重預防,更加註重製度建設。」

  25、如何建設服務型政府:一是健全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行電子政務,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二是加快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規範行政行為,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建設,減少和規範行政審批,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運行的干預;三是規範垂直管理部門和地方政府的關係;四是精簡和規範各類議事協調機構及其辦事機構等。

  26、政府機構改革面臨三大挑戰:也可以說是政治改革的突破口。首先,政府機構改革要應對政治民主化的要求。其次,政府機構改革要應對新的社會問題。第三,應對全球化衝擊提高國家競爭力。

  27、如何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1)、擴大人民民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2)、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3)、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4)、壯大愛國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5)、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建設服務型政府。(6)、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保證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利益。

  28、關於黨內民主:十七大報告將「黨內民主」定義為「黨的生命」。(1)、黨內民主就是黨員是黨的主體,是黨內的主人,在黨內當家做主,是黨內權力的來源。是黨員把權力委託給各級組織、領導機關和領導者。黨內民主評價的標準,就看黨員權力是否得到維護、保障和實現及其實現的程度。它需要改革和完善黨內選舉制度,逐步推進黨務公開,改革和完善黨內監督制度。(2)、一個政黨內部的民主狀況,並不必然對一個國家的政治體制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當代中國的政治權力中心,擁有七千多萬黨員,這個群體聚集了廣大的社會政治精英,在這個群體內先建好民主制度,通過擴大黨內民主,推動全社會的民主,已被視為一條現實道路。(3)、胡總書記訪問美國,在耶魯大學演講時強調:沒有民主就沒有現代化,並說中國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實現「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

  29、黨內民主與社會民主如何結合:十六大和十七大都講到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具體到設計上,應該是社會民主與黨內民主同步推進。(1)、十七大報告明確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一個方向、一個根本、一個目標。(2)、報告提出了「擴大人民民主」,加強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3項措施。(3)、「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實的民主權利」 。(4)、完善制約和監督機制 突出強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30、嶄新的民生政治路線圖:「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推薦閱讀:

這 10 種內分泌疾病可致精神障礙
外媒:精神疾病不可怕 社會因媒體誤導而存在偏見
秋風:西方有貴族精神,中國有君子傳統
梁曉聲:那裡是精神病院
據說,這張圖片讓很多精神病治癒,也讓很多人得了精神病!

TAG:學習 | 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