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古橋(五)【圖】

中國古橋(五) 還舊樓主2010年11月13日轉自《zh5000.com》

  中國是橋的故鄉,自古就有「橋的國度」之稱,發展於隋,興盛於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橋、編織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連接著祖國的四面八方。我國古代橋樑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樑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江蘇一、江蘇同里富觀橋

富觀橋是同里最富有神話色彩的古橋,建於元至正十三年。在此橋的龍門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魚化龍」的石雕。傳說這條鯉魚在三月桃花水發的時候,乘風破浪奮力跳躍,想跳過龍門脫去凡胎而進入仙界,可就在它奮力躍出水面的時候,橋上走來一為如花似玉的姑娘,鯉魚凡心一動,結果已跳過龍門的頭部變成了龍頭,而龍門外的半身仍舊保留了魚身。二、江蘇蘇州上津橋

上津橋位於蘇州閶門外楓橋路東首,跨閶門古運河,橋的修建年代無考,清代中期地方典籍偶有提及,但均不言其歷史沿革。僅見橋身西南側金剛牆上刻有「丙寅年河道會重建」,「上津橋口北口公埠」等字。以此推測,橋可能重修於清同治五年(1866年)。1984年又修。此橋為單孔拱橋,花崗石砌築,南北走向,全長42.45米,凈跨12.2米,矢高5.9米,中寬3.7米,七排拱券石並列。橋額書「上津橋」三字。橋欄磚砌,條石壓頂。兩坡鋪設條石踏步,南29級,北3l級。從閶門外廣濟橋上西望,上津橋和沿河民居組成富有水鄉情趣的特有景色。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三、蘇州古橋蘇州是著名的水城,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城內河道縱橫,橋樑眾多。唐代詩人杜荀鶴云:「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古宮閑地少,水港小橋多。」就是描述蘇州古城水多橋多的景象。蘇州橋樑的建造,上溯春秋,下及明清。如春秋時的臨頓橋、烏鵲橋、斟酌橋;漢代的顧家橋;三國時的渡僧橋;南朝的懸橋和天后宮橋。唐代,蘇州的橋樑鱗次櫛比,遍步大街小巷,白居易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之句。宋代,據當時的《平江圖》著錄,有橋樑359座。明清兩代,由於部分河道填塞,橋樑有所減少。據《蘇州府志》載,明代有橋樑300座。清代311座。直到民國時期仍有349座(《吳縣誌》)。現在,隨著城市建設地不斷發展,蘇城內外共有橋樑近千座,其中古城內現存古橋168座。可以說蘇州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橋樑最多的城市。

寶帶橋

吳門橋

楓橋

江村橋

下津橋

五龍橋

平門橋

越城橋

亭子橋四、江蘇蘇州楓橋

楓橋地處蘇州西南端,離城僅五六里。南北舟車在此交會,自古就是水陸交通要道。因唐代時在此設卡,每當皇糧北運時,便封鎖河道,楓橋又作封橋。楓橋是江南隨處可見的一座單孔石拱橋,只是唐朝詩人張繼寫了《楓橋夜泊》的詩作後,從北而名噪天下。楓橋地帶由於舟車雲集、商旅際會而異常繁華,是舊時蘇州物資的集散交流中心。五、江蘇蘇州彩雲橋

彩雲橋位於蘇州市郊橫塘鎮,跨越京杭大運河,橋始建無考,1928年重建。橋身東西走向,東端引橋折北,與長堤相接,由此經驛亭去胥門;西端引橋南北落坡,向南步人市鎮。三孔石拱橋全長38米,中寬3.7米,中孔凈跨8.5米,矢高5.6米。東次孔設有纖道。因大運河拓寬,1992年遷建此橋於胥江上。今橋西堍與驛亭相接,東去數百步即唐寅墓。大橋本身原樣遷移,為不影響太湖水進入蘇州古城,在西堍引橋部分增闢橋洞數孔。在施工中遇到河床流沙層,所以把橋墩改為反拱狀,現橋洞實為完整的圓圈。橋與驛亭相輝映,為橫塘右鎮的重要古迹。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六、同里古橋同里鎮位於太湖之畔古運河之東,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面積33公頃,為五個湖泊環抱,由網狀河流將鎮區分割成七個島。   2005年被中央電視台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

宋代古橋

退思園《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1、名人多。自宋代至清末年間,先後出狀元1名,進士42名,文武舉人93人。同里鎮的著名人物有南宋詩人葉茵、明代畫家王寵、清朝軍機大臣桂芬、書畫家陸廉夫,辛亥革命著名人物陳去病、著名教育家金松芩、文字家范煙橋、中國民主促進會主席王紹鏊、著名經濟學家金國寶家。2、明清建築多。鎮志記載,自1271-1911年,鎮上先後建成宅院38處,寺、觀、宇47座。3、水、橋多。鎮上有各朝代的古橋四十多座,有南宋詩人葉茵建造的思本橋,元代的高觀橋等。 鎮中最有名的園林是退思園,面積十畝八分,小巧玲瓏。以居住與園林相結合的江南居住建築為特點。如退思園、崇本堂、嘉蔭堂等。

南園茶樓是同里的一大建築特色,還用當地特有老虎灶燒水。鎮中古橋:思本橋(1253年) 富觀橋(1353年) 普安橋(1369年) 長慶橋(1470年始建,1704年重建) 泰來橋(1746年) 中元橋(1755年)

烏金橋(1811年)永壽橋(1879年重建)大興橋(1913年)獨步橋太平橋(1913年)吉利橋(1987年重建)昇平橋(1997年重建)

七、江蘇蘇州越城橋

越城橋位於蘇州市郊石湖東北岸,跨北越來溪,西距行春橋數十米,橋始建於南宋淳熙年間。元至正,明永樂、成化,清康熙、乾隆和道光年間均有整修,治八年(1869年)重建。為一單孔石拱橋,東西走向,全長33.2米,凈跨9.5米,矢高4.8米,中寬3.6米,花崗石砌築。明柱鐫有聯句,北面是「碧草平湖青山一畫」,「波光萬頃月色千秋」;南面是「一堤楊柳影接行」,「十里荷花香連水」。因年久失修,橋身傾斜,後又被過往船隻碰撞,部分拱券石脫落,明柱斷裂,出現險情。1993年照原樣修復。此橋位於石湖風景區,登橋遠眺,湖光山色,田野村舍,盡收眼底。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八、江蘇蘇州寶帶橋

寶帶橋建成於唐代元和年間(1829)。由當時的蘇州刺史王仲舒主持建造。為籌措建橋資金,王仲舒帶頭將自己身上的寶帶捐出來,寶帶橋之名由此而來。寶帶橋用堅硬質樸的金山石築成,橋長316.8米,橋孔53孔,是我國現存的古代橋樑中,最長的一座多孔石橋。現橋是明代正統年間重新修建的。清咸豐年間和抗日戰爭時期,由於英帝國主義和日本侵略者的破壞,毀損已相當嚴重。解放後,人民政府根據明代的規模和形制,修繕了這座古橋。寶帶橋不僅改善了大運河和澹臺湖之間的交通條件,而且因其製造精巧,加上周圍有青山綠水相襯,恰擬飄動在水鄉原野上的一條寶帶,更顯綺麗多姿。九、江蘇蘇州壽星橋

壽星橋位於蘇州城東望星橋北葉家弄,跨第四直河。此橋初名營橋,宋《平江圖》有載。相傳南宋紹興十年(1140年)浚河時於橋下得瓷壽星,遂改今名。其為一單孔拱橋,用武康石砌築。武康石色紫褐,質地粗獷古樸,宋、元間蘇州一帶建築物常用此石。橋身長18米,拱跨4.7米,矢高2.6米,兩坡設踏步。橋面欄板為1965年從附近被拆的百獅子橋移來,上有獅獸浮雕圖案,或蹲或舞,生動活潑。該橋保存宋代構件較多,體量不大,造型凝重,色調拙樸,與周圍垂柳、塔影和諧一致,為蘇州小型古橋樑中的佳例。十、江蘇蘇州滅渡橋

滅渡橋位於蘇州城東南隅葑門外,跨京杭古運河,該處為水陸要津,原沒有渡船,因旅客不能忍受舟人把持敲詐,由僧人發起集資募建橋樑,取名「渡」。今訛稱覓渡橋。橋始建於元大德二年(1298年)10月,至大德四年3月竣工,歷時一年有餘。明代正統間蘇州知府況鍾重修。清同治間再修,1985年又修,並恢復石欄。橋身用武康石、青石、花崗石混砌,顯示了多次重建大修的歷史痕迹。長系石端部刻有獸面紋浮雕。估計為姑建時遺物。橋為薄型單孔拱式,東西走向,通長81.3米,凈垮19.3米,矢高8.5米。原兩坡各設53步石級。該橋採用增大跨度而不作多孔設計,以適應水流湍急、過往船隻體量大、往返頻繁的需要;在拱頂與面石間不加填層,並盡量增加橋身 坡長,使大橋平緩易行,高而不峻,穩重大方,堪稱江南古橋樑中的成功作品。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十一、江蘇蘇州下津橋

正陽大橋位於江蘇崑山甪直鎮東市梢,是甪直鎮上最大的石拱橋。建於明萬曆年間,初名青龍橋,後稱震陽橋,崇禎初重建,改今名。清代多次修葺。橋體以金山花崗石砌,高大雄偉。橋長五十八米,拱高十二米,橋孔十米,橋面寬五點二米,有六十六級石階,是甪直鎮上最大的一座古橋。清晨,它是全鎮第一座迎接旭日的建築,故名。橋東西各有楹聯。站立於橋面,小鎮風光盡收眼底。夜晚於此觀賞長橋月影,別有情趣。此為甫里八景之一「長虹漾月」。十二、江蘇蘇州吳門橋

吳門橋位於蘇州城西南的盤門外,跨古運河(護城河),為陸路出入盤門的必經通道。據《吳縣誌》記載:始稱新橋,又名三條橋,宋元豐七年(1084年)郡人石氏出資興建,橫絕漫流,往來便利。紹定中重建,改今名。明正統間蘇州知府況鍾再建,以後歷代均有修建。目前為蘇州留存最高最大的單孔石拱古橋。用花崗石砌築,雜有少量武康石。全長66.3米,中寬4.8米,拱券石10排,長系石11根,縱聯並列砌置。條石橋欄鑿成凹凸狀,猶如通長靠背椅子。橋額陰刻楷書橋名。南北兩坡各鋪設條石踏步50級。北端金剛牆左右兩翼均砌有寬約0.6米的纖道,為縴夫穿越橋洞的便民設施。吳門橋高大壯偉,與鄰近的瑞光古塔、古水陸盤門渾然一體,古運河滔滔東流,舟船帆影往返不絕,是蘇州城西南重要的文物古迹遊覽區。十三、江蘇蘇州普濟橋

普濟橋位於蘇州閶門外山塘街,跨山塘河。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橋側有普濟堂,因以名橋。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修,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925年重修。此橋為三孔石拱橋,花崗石砌築,南北走向,拱券縱聯分節並列砌築。全長38.69米,中孔凈跨9.16米,矢高4.37米,橋面中寬4.05米。南次孔跨5.31米,矢高2.6米,北次孔跨5.29米,矢高2.54米 。兩端石砌踏步,分別為26級、30級。拱券內壁刻有捐款人姓氏。東西兩面明柱刻有橋。聯句點明了橋所處地理環境和水路走向。現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十四、江蘇甪直正陽大橋

正陽大橋位於江蘇崑山甪直鎮東市梢,是甪直鎮上最大的石拱橋。建於明萬曆年間,初名青龍橋,後稱震陽橋,崇禎初重建,改今名。清代多次修葺。橋體以金山花崗石砌,高大雄偉。橋長五十八米,拱高十二米,橋孔十米,橋面寬五點二米,有六十六級石階,是甪直鎮上最大的一座古橋。清晨,它是全鎮第一座迎接旭日的建築,故名。橋東西各有楹聯。站立於橋面,小鎮風光盡收眼底。夜晚於此觀賞長橋月影,別有情趣。此為甫里八景之一「長虹漾月」。十五、江蘇蘇州行春橋

行春橋位於蘇州西南6公里處,有石湖,為著名旅遊景點。相傳吳越爭霸之時,越國名臣范蠡在滅吳後,帶著西施由這裡歸隱太湖,故附近有鎮名蠡墅。南宋著名田園詩人范成大退休後即在石湖養老,自號石湖老人。在湖東面田圃相間,水系雜錯之處有一座行春橋,因為橋下洞函中不僅流過一條小河,而且幾處溪流分別流經其不同的橋孔,故人稱九環洞橋。橋上有重級石欄,遊人可隨處坐憩。十六、無錫清名橋

清名橋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清名橋,原叫清寧橋,始建於16世紀晚些時候的明萬曆年間。它是無錫「寄暢園」的主人秦燿的兩個兒子捐資建造的,因兄弟倆的大名分別是太清、太寧,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寧橋」。這座石橋在清康熙八年(1666年),由無錫縣令吳興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間,因諱道光皇帝的名字改名為清名橋,也有人稱它為「清明橋」。清名橋為單孔石拱橋,橋長43.2米,寬5.5米,高8.5米,橋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崗岩堆砌而成。因兩岸地勢高低關係,東西石級不等。拱圈為江南常見的分節平列式,共11節,圈洞兩面的圈石上,各有題刻。橋欄上沒有雕飾,每側立兩個望柱,顯得十分古樸。整座橋造型勻稱,穩固雄偉,是無錫古運河上最著名的景點,也是最吸引中外遊客的地方。清名橋的美,是一種別樣的美,它是需要細細地、靜靜地品味的。我上清名,必關手機、拒友人、擇雨日而獨往之,唯此,才倍感心爽而神怡!十七、無錫的古橋無錫地處江南,水網密布,歷史上曾經有許多碼頭、石橋,但是隨著城市發展,城區填河修路,許多古橋也跟著消失了,所以無錫保存至今的古橋並不多,不過政府的極力保護下,這些保留下來古橋給我們無錫人民展示了一個時代的歷史、文化和審美。走近古橋,就象走進畫卷般的無錫。 主要古橋有以下幾座: 金蓮橋(宋)錫惠公園內、 陸墟(宋)陸區普照村、 清名橋(清)南長街古運河上 、興隆橋(清)棉花巷外環河上( 又叫外弔橋) 、定勝橋(清)賀弄西口定勝河上 、 耕讀橋(清)石子街菰瀆港上、 迎龍橋(清)棚下街南端外環河上 、 玉祁新橋(清)玉祁新橋村 、 揚名大橋(清)東絳、 釣渚渡橋(清)厚橋謝埭盪村 、 巡塘橋(清)華庄巡塘橋、 梁塘橋(清末)、揚名梁中村 、陳墅石橋群(清末)港下陳墅村、 伯瀆橋(民國)伯瀆河上。 這裡我們了解幾座有代表性的古橋。古橋壽星:金蓮橋惠山寺前的金蓮橋,是市內現存最古老的石橋,建於宋,位於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無錫人李綱修建的。距今800多年。金蓮橋造型古樸,優美勻稱。長 10.7 米 , 寬 3.04 米 。為三孔石樑橋,每孔有 6 塊石樑,兩端為石砌橋台。橋台兩端有橫帽石樑,雕有怪魚首和螭首。橋兩側各有華版石,上承石欄,外側雕刻宋代典型的 「 壓地隱起纏枝牡丹間化生(童子) 」 圖案,極為典雅華美,寓意富貴吉祥。石欄杆由蓮花狀望柱和透空欄板組成,雕有荷葉凈瓶和拐杖,橋欄兩端還有抱鼓石。雖歷代重修,但結構未變,當年的石料有的還留在橋上呢,不過所剩無幾,彌足珍貴。僅存蓮花望柱、抱鼓石各一個,還有幾塊紫褐色原石橋面石。古今材質湊於一橋,風雨駁蝕。金蓮橋得名於金蓮池,唐代有位詩人這樣頌吟金蓮池 「 千葉蓮花舊有香,半山金剎照方塘。 」 池內千葉金蓮,為南北朝時所種,只有廬山、華山和惠山三寺種植。傳說服之能成仙,現在已經絕跡了。千葉金蓮隨風而去,金蓮橋卻千年留存。

惠山寺金蓮橋(攝於現代)

惠山寺金蓮橋(攝於20世紀20年代)陸墟橋在無錫市惠山區陸區鎮,現存一座800多年的古橋---陸墟橋。據有關方面的記載:南宋初年,浙江人陸羽帶領兒子陸墟來到江南水鄉安陽山腳下,開荒、種茶、開茶店、發展茶文化。當時其居住地方就是現在的陸區鎮,到安陽山去開荒種茶,要繞過一條小河,深感不便。在陸羽去世後,陸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單孔黃石橋,取名叫陸墟橋。陸墟橋面上刻有:國泰平安、風調雨順。在橋的兩側刻有"鴨頭春漲綠浸柳堤,鷹齒雲排紅迷橋岸"的對聯。據了解,現在陸區地名的來歷,也是從陸墟橋演變而來的。耕讀橋耕讀橋位於南門外的耕讀河上,耕讀河是一條老河,東西流向,西面在仙蠡橋附近與梁溪河相接,東面在南長街黃泥橋處匯入古運河。耕讀河原名菰瀆港,菰是茭白的意思,菰瀆港顧名思義是一條生長茭白的河流,耕讀橋原名叫西菰瀆橋,至於原來有沒有一座東菰瀆橋就無從而知了。耕讀橋始建年代不詳,明、清兩代都有重建。史料記載,最後一次重建於光緒二十三年( 1897 ),重建後,當時的地方官認為原名 「 菰瀆 」 和 「 孤獨 」 同音,不雅,於是更名為 「 耕讀 」 ,取 「 耕讀傳家 」 的意思,後來菰瀆港也跟著改成了 「 耕讀河 」 。重修後的耕讀橋為金山石單孔拱橋,橋長 27 米 ,寬 3 米 。橋面南北各有石極 22 級。橋兩面均置石楹聯,東聯為 「 沃壤植桑麻抱布貿絲人利涉,佳名易耕讀高車駟馬管留題 」 ,西聯為 「 南里歲豐穰風送稻花香匝地,西溪波灧雲沉孤米水如天 」 。重建後的耕讀橋,風貌一直保存到了現在。在耕讀街的東面是石子街,沿河有漂亮的大宅院,還有西式的清水洋房。 耕讀街的西北面是木棲廳。木棲就是木犀,桂花的意思。地名的由來和明代的一位名人有關,他就是無錫隆慶年間的進士,龔勉。龔勉( 1536 - 1607 ),字子勤,跨塘橋人,中進士後任浙江嘉興縣令,又升任浙江省參政、按察使,累官浙江右布政使,是明代的封疆大吏。現在位於南長橋堍的首藩方岳坊就是為他而建的。龔勉晚年在談渡橋附近建有官宅,廳堂四周遍植桂花,俗稱木棲廳,後來這個地名就一直沿用了下來 .耕讀橋南耕讀村的東面就是大莊裡。這裡曾經是無錫的一處園林名勝 — 菰川山莊。菰川庄得名於菰瀆港,佔地很廣, 40 余畝。菰川庄的營建充滿了傳奇。要從明景泰、天順年間的華棟說起。華棟,字良用,號坦庵,南下塘鐵樹岸人, 60 多歲時,與鄰居龔釜爭地,華棟最終得勝,在埋設界石時,挖到了裝金子的鐵瓮 110 只而致富,但不久他就去世了。華棟之子華麟祥科舉屢試不第,於是在家經營產業,將當時菰瀆港之南的大片荒灘荒地購進。華麟祥之子華雲在嘉靖二十年 (1541) 自己 54 歲時中進士,約在 60 歲時告老還鄉。華雲和弟華露一起大興土木,在故居旁建海月亭、劍光閣,又建華氏義莊,在菰川庄東建燕嘉堂,後精心經營菰川庄,在庄內重建劍光閣,藏書萬餘卷;築真休園,為園中之園;有景點臥遊堂、獨對台、兩宜台、涵山獻亭等。遍植四季花木。在庄東南方,築修竹圃,面積較小。文徵明、沈周等名家經常來此與華雲交遊,鑒賞華雲所藏的法書名畫。嘉靖三十六年,華雲 70 壽辰時,曾大宴於真休園,文徵明等吳中名士 20 餘人均來祝壽。這時是菰川庄的全盛時期。但不足百年,華氏家業衰落,庄內 「 頹垣斷礎,僅存什一於榛莽間。 」 華雲的曾孫華時亨,將菰川庄舍為佛地,後改建為福城庵。因菰川庄很大,俗稱大莊裡,這個地名就一直沿用了下來。當時菰川庄的範圍一直達到今天的清揚公園附近。到解放前,這裡已經是一片荒蕪了。

耕讀街上的老年居民絕大多數是紹興籍的,他們都是民國時到這裡來做工的,當時這條街上最著名的就是漂染行業了,百來米的街道有三家染坊,一座是「 陸義茂 」 ,還有兩座是 「 人和染廠 」 和孫阿壽的 「 順新染坊 」。歷史上的耕讀河很熱鬧,大小船隻來來往往,耕讀橋也是人們進出南門的通道,而且還是官道必經之路。過去每年春耕季節,縣官都會從縣衙出發,經官道過耕讀橋,到南部各鄉鎮察看民情,了解春耕情況,橋邊不遠處過去還有座接官亭,是各鄉鄉官迎接縣官的休息之地。

位於南長區虹橋下,原名永勝橋,曾與金鉤、玉帶、知足三橋齊名,相傳是明代宰相莫懷古在此造相府時,營建私家花園時,架在溪河上的四座橋。至今,只有定勝橋還保持著原汁原味,為單孔石拱橋。由於此地巷弄甚多,參觀者可從太湖大道上的金塘橋上,向北一睹其風彩,或在西北邊下橋,可直接走到定勝橋下。

解放前的西門橋

老吳橋遠景

老蓮蓉橋

老體育場橋

消失了的皋橋十八、江蘇南京七橋瓮

七橋瓮在南京市光華門外,橫跨秦淮河上,是明初建造的石質拱橋。因橋有7孔,清代又稱七橋瓮或七瓮橋。長約百米的七橋瓮設計精巧,建造堅固,為我國古代拱橋中的傑作之一。其橋身用花崗岩和灰岩摻石灰漿、桐油等砌成,異常堅固,尤其梭形橋墩兩側分水尖石上各鐫刻6隻精美的分水獸,卧伏在橋墩巨石上,不僅美觀,而且具有標明洪水位的作用,所以600年來,橋至今仍在內河航運上發揮重要作用。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十九、江蘇揚州虹橋

大虹橋橫跨於揚州市的瘦西湖上,初建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原是一木板橋,圍以紅色欄杆,故名「紅橋」。清乾隆元年(1736)年改建為石橋。吳綺在《鼓吹詞序》中描寫虹橋說:「彩虹卧波,丹蛟截水,不足以喻,而荷香柳色,雕楹曲檻,鱗次環繞,綿亘十餘里,春夏之交,繁弦急管,金勒畫船掩映出沒於其間,誠一郡之麗觀也。」因橋形似彩虹卧波,遂將「紅橋」改為「虹橋」。虹橋之勝,始於明代,延至清乾隆年間,王漁洋在揚州做官時修繕了虹橋,橋上建亭。他常與一班文人在橋上作詩,其中一首是「紅橋飛跨水當中,一字欄杆九曲紅,日午畫舫橋下過,衣香人影太匆匆」。 由於詩人的吟詠,揚州虹橋聲名遠揚。今之虹橋一九七二擴建。由一孔橋改為三孔橋。橋面拓寬,橋身拉長,橋坡改小,較原橋更為壯觀。二十、江蘇揚州五亭橋

五亭橋位於揚州瘦西湖畔,整個建築造型別緻,比例適當,把穩重大方和玲瓏剔透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橋含五亭,一亭居中,四翼各一亭,亭與亭之間迴廊相連。中亭為重檐四角攢尖式,翼亭單檐,上有寶頂,四角上翹,亭內吸頂上圖案精美。橋基由十二塊大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組成,共十五孔,總長五十五米。橋孔彼此相連,由橋外看去,每個洞外都有一幅不同的景物。每當晴夜的月滿,每個洞內各銜一月,別具詩情畫意。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鄭永年:我對中國所謂的智庫很悲觀
看各國領導人對李光耀評價:中國竟這麼評價
【文化洛陽】瞭望《洛陽專刊》:千年帝都『中國夢』
去古畫里了解歷史——怎樣讀一幅古代中國畫
拯救中國的資產負債表

TAG:中國 |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