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史專題衝刺筆記【思想、宗教!必考重點】(8)
思想、宗教
先秦時期的宗教與哲學
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夏商時代的人有濃厚的神意觀念,哲學思想和宗教有密切的聯繫。根據文獻記載,祖神和灶神在夏代有很高的的權威。在商代,祖先神是殷人祈禱的主要對象,在殷人的祭典中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自然崇拜方面,作為重點被祭祀的是社(土地)神、河神、岳神等具有人格化的神;在商代,「帝」 是最主要的天神,實質是具有自然意義和一定人格化傾向的「天」,天和帝是合二為一的。「天」的神格化:「天」的概念的提出及其神化,是周代哲學思想的一個重大收穫。在周代,天和帝是密不可分的,周人既信奉天,也信奉帝;認為天命決定歷史興替,並非固定不變。
敬天保民:西周統治者提出的統治政策。西周統治者基本上繼承了夏商以來的統治思想,把上帝視為至高無上的主宰者,而呼之為「天」。但是前有商代夏,後有周代商,這樣的歷史事實又使他們在不動搖「天命」的前提下,強調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順乎天而應乎人」的觀點,這樣才能維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要「保民」。該思想反映了西周時期統治思想在重視天的情況下,強調保民的重要性,比夏商時期有了重大進步。
筮法:商代卜筮並用,但筮法沒有占卜這麼盛行。筮法在西周時期逐漸系統和完備。筮法以符號數字的變化預測吉凶、判斷神意,籠罩在神秘的氛圍下,沒有邏輯的必然性。單就卜筮對政治的影響而言,周代遠遜於商代。
《周易》:在長期的卜筮過程中,占筮者對卜筮的大量記錄經過整理後,寫在卦象之下,作為以後卜筮預告吉凶的標準和借鑒,後人又在這基礎上增補涉世經驗、哲理思辨、史事休咎等內容,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周易》。《周易》「經」的部分共64卦386爻;戰國時期,人們總結前人對《周易》的闡釋,編成《文言》《繫辭》《說卦》等7種書,共10篇,是為《周易》的「傳」的部分。《周易》是我國上古哲學思想的結晶,保存了夏、 商時代的大量史料,對於當時社會的農業、畜牧、漁獵情況和祭祀、征伐、訴訟等均有所反映,為研究商、周社會歷史所不可或缺。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
概述:春秋戰國時期,官學的沒落和私學的興起形成了諸子百家爭鳴的思想大解放局面,所謂的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學派有道家、儒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和雜家等。
稷下學宮: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設在齊國都城臨淄稷門附近,故稱稷下。由齊桓公時設立,經過威王,至宣王時期最盛。稷下學宮招攬天下文學遊說之士數千人,任其講學議論,成為各學派薈萃中心。淳于髡、慎到、魯仲連、荀況等曾期會於此。稷下學宮的設立,對當時的學術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家:①老子:是中國古代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關於其生平的文獻記載極少。一般認為,老子即是老聃。老子著有《道德經》(亦稱《老子》)。根據湖北省荊門郭店村楚墓出土的戰國竹簡,《 老子》一書的成書時間至晚在戰國中期。 老子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思想體系。在自然觀上,以「道」為世界的本原,認為「道」生天地萬物,並決定萬物的存在、發展及其具體特徵;在認識論上,首倡直覺主義的認識方法,反對一般的感官活動或思維作用,認為關門閉戶、靜觀體驗就可以直接認識世界的根本原理,這是對直覺認識作用的誇大,具有神秘主義的色彩;辯證思想上,提出了對立面的相互依存和轉化,提出了如何利用矛盾轉化的原理,是中國古代辯證法的重要內容; 政治觀點上,反對統治者的暴政,主張以「 無為」治國,揭露了統治制度的道德虛偽性和欺騙性,主張小國寡民的社會理想,具有反抗強權統治的一面,但帶有狹隘守舊的色彩。②莊子(約前369-前286年):是戰國中期道家和老子齊名的一個思想家,繼承了老子關於「道」的哲學基本立場,發展了老子的辯證法,把對立面的統一推到極端,從而提出了「齊物論」,認為任何事物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無差別的;提出將「逍遙」作為人生追求的境界,認識到空間、時間的無限性;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自然觀上,主張「天與人不相勝」。莊子在文學、美學上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後世影響深刻。③其他:道家學派戰國時期主要活動在齊國的稷下學宮,主要分為兩派。以宋鈃、尹文為首,主張宇宙源於「道」,「道」是一種超越時空、無聲無味的東西;以田駢、慎到為首,主張民要「役法」,即受到法的役使,官吏要「守法」,即是國君也不能徇私枉法。法家代表韓非受到後者的影響。
儒家:①孔子(前551-前479 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魯國人,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創立者。孔子祖上為宋國貴族,為躲避政敵迫害逃亡魯國,至孔子時期家族沒落,使得孔子和社會下層接觸較多。孔子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在周遊列國中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 晚年回到魯國專心從事文化教育事業。三十餘歲時,孔子開始講學,是中國最早創立私學的學者之一,是第一個大規模招收弟子的教育家,主張「有教無類」,重視德行的培養,性情的陶冶,和學生討論社會政治問題,鼓勵學生聞道濟世。孔子和他的學生,形成了一個頗具影響的儒家學派,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序幕。孔子講學的特點是「述而不作」,在解釋「六藝」的過程中闡述自己的思想;他整理各國文獻,編成《詩》《書》《禮》《易》《樂》《春秋》六本書,到漢代時統稱為「六經」。孔子的思想主要保存在孔子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大部分記錄在《論語》,少量散見《春秋左傳》等書)中。孔子注重「禮」,主張克己復禮,發展周禮;將「仁」作為自己思想體系的核心,「仁」 的標準是愛人,仁也是人際關係的崇高倫理準則;孔子認為,任何事物均有一個適當的標準,即「中庸」的思想。孔子的思想在後世廣為流傳,在一定程度上締造了華夏民族的共同心理,是傳統文化中極為寶貴的一部分。②孟子(約前385-前304 年):名軻,鄒國(今山東省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是儒家第二個最重要的理論家。孟子在政治上很不得意,晚年主要從事教育事業,著書立說。孟子對儒家思想最大的發展在於開始探討人性問題,提出了「性善論」的主張;政治上,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經濟上,主張「制民之產」;價值觀念上,提倡「捨生取義」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荀子(約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又稱孫卿。荀子和孟子的思想分歧很大,主張「性惡論」,認為人性惡正是人希望為善的原因, 強調通過後天的努力,人為地將「惡」 轉化為「善」;政治上,主張「法後王」;自然觀上,主張發揮人的力量控制、利用自然。荀子的思想將「禮法」並舉,提高了「法」的地位;其禮法思想,與儒家禮學觀念有別,具備了法家思想的因素, 其弟子李斯、韓非進一步發展他的法制思想,成為法家的代表人物。④《易傳》對儒家思想的發展:《易傳》是解釋和發揮《易》的著作,成書於戰國中期至晚期,從《易》到《易傳》的發展反映了西周到戰國末年人們的思想水平提高的過程。《易傳》發展了儒家積極有為的生活態度,奠定了中國思想文化「剛健自強」的基本精神;總結髮展了老子的辯證思想,提出了「一陰一陽謂之道」的精湛命題,確立了中國古代辯證法的大部分範疇,從具體與抽象的角度討論想像與規律的關係。
墨家:創始人墨翟(約前468-前376年,大致在孟子之前、孔子之後的戰國初年),墨家學派在當時和儒家名氣相近,在整個戰國時期均十分活躍。墨子的思想體系以「兼愛」為核心,分為十大塊內容,許多觀點圍繞「兼愛」展開。所謂「兼愛」,就是愛一切人,使人如己,是一種不別親疏、不分遠近的普適的愛。墨家在邏輯學、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上很有建樹,但墨家在秦以後便中絕了。
法家:①主要派別:以李悝、商鞅、吳起為代表,主張以法制代替禮制;以申不害為代表,由道家慎到一派發展而來,主張「循名責實」,以權術駕馭臣下,統治百姓。②韓非(前280-前 233 年),法家學派的集大成者,對荀子的思想也有部分的繼承和發展,其主要理論成為秦王朝的指導思想。韓非提出了一整套法、術、勢相結合的君主專制理論,以「勢」作為法和術的前提,「法」是臣下必須遵守的,「術」是君主不能離開的。歷史觀上,韓非提出「新聖」說,認為歷史是發展變化的,厚古薄今的觀點為新時代的聖人所不取。政治上,提倡「務力」,即靠實力戰勝對手。此外,韓非以「道」和「理」區別了事物的普遍規律和特殊規律。
陰陽家:是戰國時期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學派,以戰國末年的齊國人鄒衍(約前305-240年)為代表。鄒衍創立了「大九州」論和「五德始終說」。前者認為,除了人們所居住的禹域九州外,世界上還有9個那麼大的州,這一地理宏觀思想具有進步意義;後者認為王朝的更替受到五行相生或者相剋的影響,將原始自然物質的五行思想社會化、神秘化;五行更替,以「道」作為主宰一切的規律,周而復始的循環。陰陽學說對秦漢時期的社會思想影響極大。
名家:是戰國時期以辯論名實問題為特徵的學派。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發生巨大的變革,許多學派都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即按照自己的觀點來校正每一件事物的名和實,以調整其矛盾。至戰國時期,發展成為一個專門的學派。①惠施(前370-前310年):提出「大同異」和「小同異」的命題,將兩者區分開並引入哲學領域是惠施最大的貢獻。其中,前者是超出常識認知的哲學概念,後者是人們在常識內的一般認知;數學上,惠施定義了無窮大和無窮小的概念。總之,惠施的學說以「合同異」為核心,強調對立物之間的同一和同一體內部的對立,充分發展了相對主義,但是並未認識到相對和絕對的統一。 ②公孫龍(前 325-前 250年):主要討論「名」和「實」、「指」和「物」的關係,主要觀點是「離堅白」說和「白馬非馬」說,他的觀點雖然是錯誤的,但是他提出了感覺和客觀實際的關係問題,提出了實體與屬性的關係問題,促進了先秦邏輯學的發展。
雜家:是戰國時期產生最晚的一個學派,是兼采各家又自成一家的學派。雜家綜合百家思想,提煉出「國體」「王治」等政治主張,而為一家之言。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呂不韋召集門客編寫的《呂氏春秋》。《呂氏春秋》是一部以道家思想綜合諸子百家的政論之書,主要政治綱領由書中的《十二紀》 反映。該書所提出的清靜無為的政治主張反映了戰國末年思想界的呼聲,是比較符合時代潮流的政治綱領,但並未被堅持法家理論的秦始皇所採納。
五德終始說:戰國末期,陰陽學派創始人鄒衍提出的歷史循環說。鄒衍把陰陽與五行相生相剋結合起來,提出五德終始的循環論與命定論,認為土木金水火五行就是五德。歷史上每個朝代代表其中一德,按五行相勝的次序,互相交替,周而復始。秦始皇是第一個實踐這種學說的最高統治者,用以證明秦代周的歷史必然性與實施統治的合法性,為專制主義皇權尋找理論依據。
秦漢治國方針的演變
秦用法家治國:①《秦律》。②焚書坑儒:為了加強思想控制,反對是古非今,打擊異己勢力,秦始皇在文化意識領域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焚書坑儒。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面對當時「師古」和「師今」的爭論,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焚燒《詩》《書》以及除秦國史書外的史籍,對夾帶、私藏、議論《詩》《書》和百家語的平民或檢舉不力的官吏予以嚴懲;禁止私學;僅保留醫藥、卜筮、種樹之書。次年,秦始皇為求長生不老而重用的方士侯生、盧生畏罪逃亡,秦始皇得知後大怒,令人審訊在咸陽的方士和儒生,牽連被坑殺者460人。秦始皇焚書坑儒,旨在維護統一的集權統治,反對是古非今,打擊方士荒誕不經的怪談異說,但並未取得預期效果,相反的,還給民族文化造成了不可彌補的損失。③行什伍連坐之法。
漢初黃老思想:①背景:西漢建立之初,由於秦的暴政和連年的戰爭,人口大量散亡,土地荒蕪,生產凋敝,糧食奇缺,物價飛漲,人民生活困苦,國家庫藏空虛,為了安撫流亡,恢復和發展生產,劉邦改變秦朝的政策,實行「寬舒」「中和」「無為而治」的方針,與民休息,減輕賦稅、徭役和刑罰,緩和階級矛盾,恢複發展生產,以鞏固封建統治。
②具體措施:i劉邦時期:減少大規模的修築和用兵,組織軍隊複員;招撫流亡,釋放奴婢;釋放除了死刑犯以外的囚犯;田租十五稅一,根據國家各項開支的總額制訂賦稅收入的總額; 實行抑商政策;鼓勵發展人口。這些舉措使得大批農民回到土地,大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利於社會的安定和生產的恢復;商人的投機活動受到抑制,有利於社會安定和農業生產。ii文景時期,繼續實行輕徭薄賦、獎勵生產、與民休息的政策,田租三十稅一在這一時期開始成為漢朝定製;天子恢復行「籍田禮」以表示對農業生產的重視;採取一系列措施勸課農桑;寬減刑罰。③黃老之學是漢初統治階級的政治指導思想。黃老之學對包括早期道家在內的先秦各學派都有所批判和捨棄,但主要以早期道家為理論基礎,兼采陰陽、儒、墨、名、法等各家學說「善」的特點,強調「無為而無不為」,反對盲目行動,主張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因時制宜,待機而動,是一種「積極無為」主義。黃老之學在漢初十分流行。在黃老之學下,統治者適當減輕人民負擔,不過度剝削和壓榨人民,有利於緩和社會矛盾,發揮人民生產積極性,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促進了封建統治秩序的穩固,為社會生產的恢復創造了條件。但是,隨著統治階級力量的日益強大以及社會矛盾的日趨尖銳,統治者必然要求強化和集中權力,不可能長期安於「清靜無為」的自由放任狀態。隨著國家實力的發展,黃老之學也最終讓位於武帝時期的新儒學體系。
武帝時期的轉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特點:儒法結合,儒表法里。
董仲舒的新儒學體系: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他以《天人三策》系統闡述了他的唯心主義哲學和尊君的政治思想。①「天人感應」學說:人君受命於天,進行統治,如果人君無道,則天降災異以示警,若人君面對災異仍舊不思悔改則會出現「傷敗」,因此人君必須「強勉行道」;後世言災異要以《春秋》為依據。②「天不變,道亦不變」 的形而上學的宇宙觀和歷史觀:認為改朝換代可以舉偏補弊,但改制不影響天道,不會影響封建統治的基礎。③大一統思想:根據《公羊春秋》,主張統一,要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④主張人君統治應效法天道,陰陽結合,德行並用,以德為主,以刑輔德。董仲舒的「德」,主要即仁義禮樂、人倫綱常,以君臣、夫妻、父子為王道之三綱,對應天地、陰陽、冬夏,不能改變;主張設學校,廣教化,以鞏固封建統治。⑤實質:董仲舒借用陰陽家的思想重新解釋儒家經典,適應了文景以來政治、經濟發展的要求,對於鞏固國家統一有積極作用,也有助於防止暴政,緩和對農民的剝削壓迫,但其思想核心是維護封建秩序, 神化專制皇權, 故董仲舒思想的實質是地主階級的統治工具。
東漢讖緯思想:①董仲舒為了宣揚他的學說,大講符瑞災異,以此為發端,到了西漢末年便出現了讖緯之學,讖緯是一種庸俗的經學和迷信的混合物,帶有圖的讖緯則被稱為「圖讖」,又稱「符命」或「符籙」。讖緯主要涉及解經、述史,或論天文、曆數、地理等,更多的則側重於宣揚鬼怪靈異,充斥著陰陽五行的思想,雖包含有一部分的自然科學知識或古史傳說,但大部分荒誕不經,便於穿鑿附會,任意解釋。②應用:王莽、劉秀稱帝均利用過讖緯,後者甚至將其作為一種重要的統治工具,讖緯的實際地位得以超過經書。56年(光武帝中元元年),光武帝頒布圖讖,使之成為法定的經典。漢章帝時期組織眾人討論經義,由班固寫
成《白虎通義》(又稱《白虎通德論》《白虎通》),該書系統吸收了陰陽五行和讖緯之學,使之與今文經學糅為一體。《白虎通義》的出現,標誌著董仲舒以來儒家神秘主義哲學的進一步發展。
樸素唯物主義的發展:①桓譚(約前40-32年),著有《新論》29篇,該書到宋代已亡佚,現存後人的輯本。桓譚批判天人感應,認為萬物有生,反對靈魂不滅的觀念。②王充(27-79年):以唯物主義思想有力批判了讖緯的虛妄,批判了經學的唯心主義體系。著有《論衡》85篇(今存84篇,20餘萬字)。王充以道家自然之說立論,對自然做了唯物主義的解釋,反對虛妄的天人感應學說;認為精神依存於形體,反對鬼魂,並以此出發,反對厚葬;對孔、孟和儒家經典提出批判;由於生產水平和知識水平的限制,王充難以徹底闡明唯物主
義思想,難以正確地分析社會歷史的發展,從而陷入了宿命論。
經學和古今文經:經學是訓釋或闡述儒家經典的一門學問,後世一般把經學的起源追溯到子夏和荀子。漢武帝罷黜百家後,儒學興盛,經學得以昌盛。漢初,儒家的經典僅靠存活下來的學者背誦記錄,再以當時的通用文體「隸書」抄寫,後來在孔子舊宅和河間獻王等處,又陸續得到許多戰國時期遺留下來的使用秦統一前的古文字抄寫的儒家經典,故稱古文經,而那些以隸書抄寫的便稱為今文經。古文經和今文經在篇章、經學內容解釋上均有很大的差異。古文經崇奉周公,視孔子為歷史學家,注重章句的訓詁,主張「六經皆史」,將儒學經典視為古代歷史資料,包括許多應該效仿的古代社會政治制度;今文經崇奉孔子為政治家、哲學家,認為古文經系劉歆偽造,主張「通經致用」,認為六經均為孔子所著的托古改制之書,注重章句的推衍,結合陰陽五行災異和刑名學說來發揮「微言大義」,提倡大一統、尊君抑臣、正名分等思想。由於今文經出現較早,且董仲舒以今文經《春秋公羊傳》立說而獲武帝賞識,故在董仲舒的建議下,今文經被陸續立為官學。成帝時,發現許多古文經書,兩派遂起爭論,持續近 200 年。古今文之爭實際上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一種表現形式,但在客觀上促進了學術的發展。王莽時期,因為托古改制的需要,立古文經於官學。東漢時期,則官學廢古文經(一度復立,旋廢)只立今文經。為了協和兩派的分歧,東漢政府在79年(建初四年)在白虎觀召開會議討論五經異同,由班固整理後寫出《白虎通義》。但是由於古文經學在內容上勝過今文經學,加之章帝對古文經學的大力提倡,使得古文經學的傳播日益廣泛,在馬融、鄭玄等人兼采古今文注經的情況下,古今文經漸趨混同。東漢末年董卓之亂後,今文經學日益衰微。
兩晉-隋唐時期的哲學
魏晉玄學:隨著東漢社會危機的加深,經學也漸趨沒落。士大夫開始從道、名、法諸家學說中挖掘有用的思想資料,思想界十分活躍,動搖了儒家獨尊地位。曹操時期,雖然重視名、法思想,但是思想界並未重新定位於一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曹氏祖孫三代均對「 浮華」之風予以打擊, 魏晉玄學的先驅正是這些「浮華」 案中的人物。正始(240-290年)年間,這些人成為朝中的實權派,自此玄學大盛。正始玄學的代表人物是王弼、何晏,以「以無為本」為其理論核心,將「無」作為宇宙本體的稱謂,是哲學的最高層次,故又稱「貴無」說。貴無說的哲學本體論和思辨的方法論,是中國古代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的標誌。貴無說的實質是為政治服務,維護現行的統治秩序,構築政治謀略體系。正始時期後,玄學的代表人物是魏晉時期的嵇康和阮籍。嵇康認為「元氣」是萬物的本源;形神相互依存;主張以老莊為師,效法無為而治。阮籍認為天地生於自然,萬物生於天地;人的形體和精神是自然的產物。玄學在西晉時,已經成為一種時髦的談資,許多士族中人雖不知玄學為何物,卻附庸風雅,信口雌黃。為了補偏救弊,裴頠著《崇有論》,提出萬有自生自長,而非由「無」中產生,以「崇有」維護禮教。郭象是西晉中後期集玄學之大成的代表人物,提出「自生獨化論」,提出融合名教與自然以「明內聖外王之道」,維護禮教和現存統治秩序。東晉時期,玄學開始與佛教結合。玄學提倡人性解放,反對封建禮教,但又存在肯定禮教、維護專制統治的矛盾的一面。玄學的虛無浮誇以及其提倡的放蕩生活作風,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兩晉之際的鮑敬言著有《無君論》,認為天地是物質的自然存在,沒有所謂的尊卑之分;君臣等級的產生是社會畸形發展的產物;國家是戰爭、剝削和壓迫的源頭;主張建立不要君主和國家、沒有剝削和壓迫的社會。鮑敬言的觀點,是對當時門閥士族的黑暗統治的抗議和對玄學的批判。
儒學的繼續發展:儒學在兩晉南北朝時期仍舊為官方的正統思想,但受到佛、道的衝擊。南方儒學被稱為「南學」,注重從綜合、抽象的義理上探求儒學精神;北方儒學稱「北學」,注重兼通博考。儒學雖然地位受到衝擊,但其與國家制度、法律、公私生活等關係密切,在政治上的地位難以被佛、道取代。
無神論思想的發展:南朝時期,無神論的代表人物是范縝(約450-515年)。范縝著有《神滅論》,對當時崇佛的現象予以批判,提出了神、 形不可分離的理論;精神是人的特有屬性,不能離開人而獨立存在。《神滅論》是古代無神論思想的重要作品,批駁了宗教迷信思想,在回答物質與精神關係的問題上,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閃爍著唯物主義的光輝,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隋唐經學的發展:兩晉南北朝以來,儒學多門,章句繁雜,且南北治學各有側重,不符合隋唐時期「大一統」的政治需要。儒學作為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傳統儒家經學的統一迫在眉睫。貞觀初年,唐太宗要求顏師古考訂《周易》《毛詩》《尚書》《禮記》《春秋》的文字歧異,始成《五經定本》,作為官方統一的課本頒行。837年(開成二年),鄭覃召集群儒校訂儒家經典,並將成果刻在石碑上,此即《開成石經》,五經在文字上的統一至此完成。在考訂五經文字的同時,唐太宗令孔穎達、顏師古等人撰寫《五經義疏》(後改稱《五經正義》),對五經的內容和思想做出標準統一的解釋,完成了五經內容和思想上的統一,並要求科舉考試根據《正義》答卷,不能自由發揮。中唐以後,官方儒學衰落,許多人開始擺脫《正義》的束縛而自由解經,形成了一種專憑臆斷,自由發揮的風氣。這種隨意闡發、解釋經學大義的方式,對於「空言說經、隨意附會」的宋儒學風有很大影響。
唐代哲學的發展:①以韓愈、李翱為代表的唯心主義:宣揚天命論和性情說,提倡儒家道統和倫理綱常。韓愈(768-824年)主張天命論,認為天有意志,決定著萬物的貴賤、福禍;人應敬天、順天,不以人力改變天命;提出「道統說」,認為自己的使命在於繼承並發揚儒家的仁義之道,希望人們按照封建道德標準行事;繼承董仲舒的「性三品」說,並以此出發,認為君在上、臣在中、民在下是符合人性的, 以維護封建統治秩序。李翱(772-842年)提出「性善情惡論」,認為人性本善而情慾本惡,只有摒棄一切情慾才能恢復善的本性。李翱的代表作是《復性書》。②以柳宗元、劉禹錫為代表的唯物主義:批判天命鬼神,宣揚無神論,肯定人的主觀能動性及其在支配自然中的作用。柳宗元(773-819年)認為,宇宙由「元氣」構成,沒有起點或極限;天地萬物的運動均是「元氣」相互作用的結果;天地、元氣、陰陽都是物質的;強調人事、人力的作用,認為人只要掌握客觀規律就足以支配自然,不再相信鬼神;對唯心史觀予以批判,認為社會歷史的發展是不以「聖人」主觀願望為轉移的客觀必然。劉禹錫(772-842年)的思想帶有辯證的因素,他認為「天」是有形體的客觀物質,按一定規律不停運作;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不能相互替代,但是人可以發揮主觀能動作用運用規律來改造自然。
宋代理學
宋學的產生:①背景:傳統儒學偏重名物制度、章句訓詁,講究師承家法,對經義不甚重視,嚴重阻礙了儒學發展。②變革的條件:階級矛盾和民族鬥爭尖銳,嚴重的社會危機推動儒學的發展;佛、道對儒學的滲透;科學技術進步產生了一批未受經學傳統束縛的新的知識分子;科舉考試改革,以經義為中心,並允許自為立說。③特點:儒學開始哲學化,並超出單純研究儒家經典的範疇而成為一門包括經學、文學、史學、哲學等在內的新的學問。
北宋宋學各派:①開山鼻祖:「宋初三先生」胡瑗、孫復、石介。他們提出或涉及了一些理學的基本範疇。②慶曆年間,宋學各個學派興起:i新學:以王安石為代表,又稱「荊公新學」或「荊公學派」,主張研究經術為現實服務,重視教育和人才培養,對諸子百家的學說有選擇的吸收,是熙寧新政的思想基礎。ii溫公學派:以司馬光為代表,宣揚天道觀和「禮治」,維護現存的統治秩序;重視史學,強調以史為鑒;開後代學者探討中庸的先河。iii蜀學:以「三蘇」為代表,因缺乏固定的思想體系而遭詬病,成就主要體現在文學上,但在哲學命題上乏善可陳。蜀學體現了宋學不承師傳、博取眾長的特點;iv 濂學以周敦頤(1017-1073 年)為代表,認為宇宙的本源是太極,太極即「理」,太極產陰陽,陰陽生天地;濂學的思想帶有理學的雛形,宣揚道統論並開始使用理學的基本範疇「理」;要求人們安分守己,放棄反抗。v洛學:以程頤(1033-1107年)、程顥(1032-1085年)兄弟為代表,二程的思想以「理」或「天理」為核心,對濂學的思想加以繼承和發展,認為「理」先於物質而存在,是自然界和社會的最高準則;封建道德倫理即是「天理」。二程的學說為維護皇權和禮教服務,在士大夫間廣泛傳播。vi關學:以張載(1020-1077年)為代表, 認為「氣」是萬物的本源,認為每個人均有「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分屬善和惡的來源;提出「理一殊分」的思想,即「理」決定了事物的區別;關學的認識論是理學「格物致知」的來源。關學後來部分地與洛學合流。vii象數學派:以邵雍為代表,認為人類的歷史按照一定的階段做循環運動。③周敦頤、程頤、程顥、邵雍、張載是北宋時期理學流派的代表人物;濂學、關學、洛學的學術體系形成,標誌理學走向成熟。
理學的形成:南宋時期,理學正式形成,並成為宋學的主要學派。①朱熹是理學的集大成者。朱熹的思想以「道」為核心,故又稱「道學」,他以「理」作為自己思想的基本範疇,以「理」 作為萬物生長的本源,以「氣」作為構成萬物的質料,理和氣同時存在,密不可分;政治上主張社會等級制度的不可變;繼承關學「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的分別,認為「理」是善的,故應以天理克制人,「去人慾,存天理」,以調和階級矛盾。②陸九淵結合儒家思想和禪宗思想,繼承「天即理即心」的觀點並加以發展,提出「心即理」的命題,故其學說亦稱「心學」,主張「存心」、「去欲」,重視人的自信自尊,提倡懷疑精神。③朱熹和陸九淵在理論上的分歧主要在於:朱熹認為倫理綱常是客觀存在的天理,道德修養依賴于格物致知;陸九淵認為倫理綱常是人人固有的「本心」,存心養性即可恢復「本心」。1176年(淳熙三年),兩人在江西信州(今上饒)鵝湖寺進行了一場辯論,此即「鵝湖之會」。爭論的焦點是關於認識論的問題,爭論的實質是為了爭奪學術正統的地位。鵝湖之會沒有解決兩派之間的分歧,故以後還有更加激烈的關於世界觀問題的爭論。④理宗時期,理學正統地位確立,二程到朱熹被正式肯定為孔孟以來道統的真正繼承人,程朱理學由此成為正統思想和官方哲學,在思想界取得壟斷地位。但是理學家在政治上因循守舊,反對變革;文化上以朱熹的《 四書集注》 作為科舉的標準答案,禁止自立新說,嚴重阻礙了學術思想的發展。自此,宋學其他各派趨於衰落,理學本身也因為缺乏競爭學說而日漸僵化陳腐。
浙東事功學派:是金華學派、永嘉學派、永康學派的統稱。浙東事功學派提倡經世致用,反對脫離實際、空談義理性命的理學。①金華學派:由呂祖謙(1137-1181年)創立,主張「力行」「致知」,從務實的觀點出發研究歷史。②永康學派:由陳亮(1143-1194年)創立,以「物」為思想核心,認為道理法則不能離開具體事務,與朱熹的理在事先、道在物先的觀點完全對立,主張天理與人慾並存,王道與霸道雜用,對理學思想進行了有力批判。③永嘉學派:由薛季宣(1134-1173年)、陳傅良(1137-1203年)、葉適(1150-1223年)創立,以「致用」立論,反對道學和心學,批判道統說,認為功利和仁義是統一的。該學派功利主義的思想適應了當時南方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反映了工商業者的利益。
明代心學
明初的理學:明建立以後,明太祖和明成祖大力強化禮法之治,注重教化,重用儒士,形成理學一統天下的統治秩序。明代初年最著名的理學家是曹端(1376-1434年),是明代理學的奠基者和開山祖。明初社會經濟處於恢復時期,理學對於中央政府推行休養生息、發展農業生產等務實舉措有積極意義,但理學家一味強調秩序和遵從,違背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陽明心學:①產生背景:商品經濟發展,社會矛盾激化,民族問題複雜,促生了思想界的變革,也要求思想界予以應對。②陳獻章(1428-1500年): 強調自我的存在和價值,認為「理」與「心」合而為一,是明代心學的先河。③王守仁(1472-1528年):王守仁主觀唯心主義哲學的核心思想是「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提出「心外無物」的哲學命題,認為「人心」是主體,是萬物的主宰,充分肯定人的主體性,強調人的存在及其意義,主張人心本良知,格物而致知。陽明心學旨在讓普通百姓明白倫理道德是人人所固有的命題,不可做違反倫理道德、大逆不道的事,以維護明王朝的長治久安。陽明心學突出了個體的歷史責任和道德的自我意識,提高了人的主體地位,對用外在規範束縛「心」「欲」的思想予以否定,從而極大動搖了理學的基礎,扭轉了明代哲學和社會思想的發展方向,成為明中、後期社會的主流思想。④王學的分化:一部分走向空疏,談空說玄,引儒入禪;一部分發展為明末的經世務實之學。
明中期的反理學思潮:王學興起前後,另有一批思想家發揚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批判理學,提倡務實為民,理論結合實際以解決現實問題。①王廷相(1474-1544年):以唯物史觀來解釋人類社會發展演化,認為政治制度也需隨歷史社會的進步演化而變化,反對墨守成規,裹足不前,並以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作為行政指南,提倡體恤民力。王廷相的思想對明清易代之時的進步思想有積極影響。②高拱(1512-1578 年):主張經世致用,反對理學,從無神論出發批判理學的思想;提出「權變」 方法論作為其改革的理論基礎。③呂坤(1536-1618年):認為「元氣」主宰萬物,「氣」是萬物的本體,「理」寓於氣;政治上,提出民本思想。
明末「異端」思想:由王學衍生而來。①王艮(1483-1541 年):泰州學派(以社會中下層群體佔大多數)代表人物。王艮思想遵從「心學」範疇,並加以發展,認為解決百姓的基本生活即是聖人之道;強調人的安身立命和個體的生活安穩,即突出人的主體地位,這一點和理學家提倡的節慾奉獻大相徑庭。②李贄(1527-1602 年):對傳統理學及其控制下的倫理道德、等級秩序予以猛烈抨擊,強調物質生活對人的重要性,主張以發展的眼光而非孔子的言行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主張「童心」,反對理學家的虛偽。李贄的思想予以明清易代時期思想家深刻的影響。
明清易代時期學術思潮的變化
明末清初經世致用思潮:明末清初,社會劇烈動蕩,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銳,新的經濟因素與階層出現,自然科學有一定程度發展,在此背景下,意識形態領域出現了一股帶有早期啟蒙性質的進步思潮,其中以黃宗羲、王夫之、顧炎武三大思想家影響最大。①黃宗羲(1610-1695年):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宋元學案》等,與其弟子形成「浙東學派」,在哲學上肯定「理在氣中」 的唯物主義觀點; 在政治上反對君主專制,批判「君為臣綱」的封建教條,主張提高相權以分割君權;批判封建法制;要求擴大學校職權,加強輿論力量;認為農商皆本。⑤顧炎武(1613-1682年):著有《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 等,其哲學思想帶有唯物主義色彩;政治上主張限制君權,擴大地方權力,反對君主專制;民族思想方面,區別了「亡國」(改朝換代)與「亡天下」(民族、文化的淪亡);學術上,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言,是嘉道年間經世思想的源頭。③王夫之(1619-1692年):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思想發展的豐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體系和具有革新色彩的進步歷史觀;主張「天理」在「人慾」之中,批判了唯心主義的道德觀,要求滿足人的物質需要。
清代對理學的反動:①顏元(1635-1740 年):提出了唯物主義的宇宙觀;主張躬行實踐的「實學」「實事」,強調實踐的重要性;政治上主張「利」與「義」的結合,以達到經世致用的功利目的。②戴震(1723-1777年):提出了唯物主義的宇宙觀和認識論;批判了理學家將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的觀點。
考據學的興起:考據學在清代發展成一門專門的學問,提倡漢儒的訓詁考訂,又稱「漢學」或「樸學」。又因其主要興盛於乾嘉時期,又稱「乾嘉學派」。其主要內容是從文字音韻、名物訓詁、校勘輯佚等方面入手,從事經書古義的考證,並由此推廣到其他書籍。①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顧炎武、黃宗羲,但其雖提倡漢學,但治學並不泥古,提倡通經致用。稍後的閻若璩、胡渭等諸家,則樹立了考據的範例,並由此逐漸形成了一種脫離社會現實、為考據而考據的學風。乾嘉時期,清朝統治趨於穩固,實行思想文化的高壓政策,考據的學風愈發盛行。乾嘉考據學派分為吳、皖兩派。吳派以惠棟(1697-1758年)為代表,治學上提倡「信家法」「尚古訓」,墨守成規,成就有限;皖派以戴震為代表,治學上不拘泥於一家之言,較有創造性;主張考據態度嚴謹,實事求是,對中國古典文獻整理做出較大貢獻。 戴震之後,其門生又分為兩派,一派專重音訓考據,一派義理之學與音訓考據並重。
佛教
傳入:前6世紀時期,佛教產生於印度,約東漢初年傳入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信仰佛教的是光武帝之子楚王劉英。佛教傳入中國後,先在宮廷後在民間逐漸得到傳播。首先傳入中國的是佛像,其次才是佛經。漢桓帝時期的安息人安世高和月氏人支婁迦讖是來到中國內地翻譯佛經的最早者,佛經的翻譯和流傳標誌著佛教在中國正式傳播。早期在中國流行的是小乘佛教,宣揚人死精神不滅以及「因果」報應等,要求「行善」「修道」為來世造福,提倡不殺生、專務清凈。教義上提出「戒」「定」「慧」三點,以「戒」為根本。
傳播:佛教在魏晉時期,由於儒學的衰落和玄學的興起,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南北朝時期佛教進入鼎盛時代。佛教的部分內容和玄學互為補充;佛教關於「來世」的描繪使之在戰亂時期得以廣泛的傳播;東晉十六國以來歷代君主的提倡加速了佛教的發展,佛教遂與儒學、玄學相融合,成為這一時期最具影響力的宗教,著名的高僧有佛圖澄、鳩摩羅什、法顯、道安、道生等。這一時期,佛教分化為各個學派或早期的宗門,主要有本無宗、成實學派、三論宗、凈土宗、天台宗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般若學和禪宗學。魏晉時期佛教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因社會文化背景的差異而形成的南統和北統的區別,反映在國家生活中則是南方統治者與僧人討論佛理,相互唱和,舉行法會,講經說法,北方統治者興建勞民傷財的大型石窟工程。作為一種宗教,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迥異,對傳統文化予以衝擊並帶來消極落後的影響;佛教的傳入也帶來了西域和海外的文化,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促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後秦時期,法顯從長安出發,歷經磨難,先後到達天竺和師子國(今斯里蘭卡)求訪佛經,遊歷十五年方才歸國,將自己的見聞寫成《佛國記》一書。
全盛時期:隋唐時期是佛教發展的全盛時期。雖經幾次滅佛運動,但仍發展迅速。①隋唐佛教的主要流派:i天台宗:又稱「法華宗」「空宗」,認為世界本體是空無的。ii法相宗:又稱「唯識宗」,由玄奘創立, 教義煩瑣而不易被一般人接受, 認為世界萬物均由「識」(精神本體)幻化而成。iii華嚴宗:認為客觀世界依賴於主觀世界而存在。iv南禪宗:認為人性即佛,成佛須向內心探求,主張「頓悟」。南禪宗的「頓悟」說簡單易行,具有很大的誘惑和欺騙性,適合普通百姓和官僚地主的口味,到唐代後期,南禪宗幾乎壟斷了佛壇。v北禪宗:主張苦修,提倡「漸悟」。vi 凈土宗:宣稱口念「阿彌陀佛」即可得到現實幸福。vii律宗。這些流派之間雖有差異,但是均認為靈魂不滅、六道輪迴、因果報應等,引導人們逆來順受,安於現狀。②佛教的廣泛傳播致使寺院經濟膨脹,佛教勢力擴張,從而興起了反佛運動。反佛運動的代表人物有:i傅奕:從維護儒家倫理道德體系和唐朝政權的角度出發, 要求廢除佛教,強令僧尼婚配以增加財政收入和擴大兵源;指出佛教宣傳的生死輪迴、因果報應均是虛妄之言。ii狄仁傑和姚崇:認為修建佛寺、佛像勞民傷財;批判佛教的輪迴報應學說。iii韓愈:是唐代後期反佛的主將,指出佛教勞民傷財,要求禁止佛教,復興儒學。
宋元時期的佛教:①兩宋的大部分時間內,都對佛教採取支持的態度。宋代最流行的佛教是南禪宗, 其他各宗派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②元代佛教最為盛行,在佛教各教派中,以喇嘛教在朝廷的地位最高,以禪宗在全國最為流行。i喇嘛教:又稱「吐蕃佛教」,是佛教傳入西藏後和西藏原有宗教融合而形成的一個教派,崇尚密宗。從忽必烈起,元代歷代皇帝后妃均尊喇嘛教領袖為「帝師」,由帝師主管宣政院。帝師不但是吐蕃地區的政教領袖,也是全國佛教的首領。喇嘛教的經典俗稱藏文大藏經,分為《甘珠爾》《 丹珠爾》 兩部分,其內容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ii內地佛教:主要分為禪(即禪宗)、教(即天台、法相、華嚴等諸宗)、律(即律宗) 三大派;佛教中又分化出兩個道門——白雲宗和白蓮教。元代刻印的佛教大藏經是明藏、清藏的藍本。
道教
形成: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形成於東漢時期。在秦漢時期,隨著統一的中央政府的建立,傳統的多神宗教被改造成以天帝為首,四方諸神拱護的有等級的神學體系;傳統的神仙說經過方士的改造,逐漸形成了以皇帝和老子為教主的早期道教體系。東漢末年,民間道教的流派很多,最為典型的是張角的太平道和張陵的五斗米道。東漢以後,道教成為我國流行的最要宗教之一,予以歷史和文化重大影響。
道教的改革及其官方化:東漢時期產生的原始道教成為下層人民反抗統治的工具。魏晉以後,為了使道教被統治者所承認,一部分道教領袖著手改革原始道教,使之成熟化、定型化和官方化。①改革的代表人物:i葛洪:著有《抱朴子》70卷,迎合統治階級的需要,被歷代統治者奉為道教的經典。ii 陶弘景:陶弘景時期的道教經葛洪改造已經被統治者所接受, 陶弘景進一步改革道教,發展道教煉丹-養生-成仙的理論;建立了道教史上第一個成熟的神仙系統,使道教的神仙譜系向哲理化發展,且因為神譜中等級森嚴,和世俗社會一致,從而使得道教有了維護現存統治秩序的作用; 吸收佛、儒學說,提出遵守禮教是修行的重要辦法,主張「三教合一」。經過陶弘景的改造,道教囊括了中國古代社會主要的政治、文化、倫理等內容,滿足了上層階層的精神需要。iii寇謙之:是北方道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使道教既滿足了維護統治的需要,也滿足了統治階級對長生不老的追求;確立了道官制度、道教戒律和齋儀制度。②改革的後果:道教開始迎合統治階級需要,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哲理、神譜、 儀式、方法等完整體系,影響中國文化至深的宗教。但道教教理雜亂,哲學思想貧乏,既受到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也移植佛教教理,模彷彿教寺院建立道觀。道教經書中保存了不少道教史料和天文、醫藥、化學等科技史料。
發展:①唐代:由於道教奉李耳(相傳即老子)為教主,故唐代統治者自稱李耳後裔,尊崇道教,以詔令的形式確定道教位列佛、儒之上。開元末年,道教發展到鼎盛。②宋代:道教的政治地位高於佛教。政和年間完成了《萬壽道藏》(即《政和道藏》)共540函,5481卷,全部刊印,是我國最早的道藏雕版印本。宋代的道教分為內丹派和符籙派。同一時期,北方金國境內的道教出現了太一、大道、全真三個教派,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全真道。全真道在蒙古(包括後來的元朝)政權的支持下,迅速興起,道教由此出現了南宗(符籙派)和北宗(全真道)分立的局面。總體而言,南宗和北宗同源而異流。
其他宗教
祆教:創始人是波斯人瑣羅亞斯德,以「火」為善神而加以崇拜,故又稱「拜火教」。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唐代時,在東西二京、沙洲、涼州等地均建有祆祠。中央政府設置「薩寶府」以管理祆教教眾。
摩尼教:波斯人摩尼創立,宣揚善惡二元,光明是善的本源而黑暗是惡的本源。7世紀末,摩尼教傳入中原,安史之亂時,傳入回紇,成為回紇的國教。768年(大曆三年),唐代宗允許回紇在長安建立摩尼教寺,此後摩尼教在華傳播,多地建有其寺院。唐武宗滅佛後,摩尼教遭受打擊轉為秘密傳播,成為宋代以後農民起義經常利用的工具。
基督教:最早傳入中國的是基督教的聶斯脫利派,流行於波斯。635年(貞觀九年)由傳教士帶入中國;十二年,首建景教寺院。全國各地的景教寺院統稱為「波斯寺」。781年(建中二年),教士景凈等人在長安(一說在盩厔)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現存西安碑林)記述了景教傳入中國、在長安建寺以及宣傳教義的情況。元代將基督教稱為「也里可溫」或「也里喬」。元代基督教除了景教外,還有天主教的聖方濟各派。由於兩派均崇奉十字架,故統稱為「十字教」,稱教堂為「十字寺」。元代基督教在各地都有信徒和教堂。
伊斯蘭教:651年(永徽二年),大食國遣使來唐,從此雙方各有使者、商人往來。安史之亂時,唐借兵大食國以平叛,不少大食國士兵留在唐朝。這些使臣、商人、士兵等,將伊斯蘭教帶入中國。唐中葉以後,伊斯蘭教傳播更為廣泛。 元代時期,稱伊斯蘭教徒為「回回」,是現在回族先民的主體。
猶太教:在元代被稱為「一賜樂業教」,又俗稱「挑筋教」「天教」,在開封建有寺院,大都也有其信徒。
印度教:元代時期稱「濕婆教」,在泉州建有寺廟,稱「番佛寺」 。
薩滿教:流行於漠北和東北諸部族。薩滿教巫師常為元宮廷舉辦各種祭祀儀式。
推薦閱讀:
※【專題講章】以利亞的侍奉人生(三)
※酒單上的杯賣酒該怎麼選?
※世界上五大劇毒的動物 - 團隊專題 - 搜搜問問
※中國古代的宰相制度專題總結
※情緒周期(專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