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寶寶接種疫苗更安全

  寶寶誕生後,免疫工作就要開始進行了,在我國將疫苗分為「計劃內疫苗」和「計劃外疫苗」。計劃內疫苗(一類疫苗)是國家規定納入計劃免疫,屬於免費疫苗,是從寶寶出生後必須進行接種的。計劃外疫苗(二類疫苗)是自費疫苗,可以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各地區疾病流行狀況及家庭經濟狀況而定。那麼,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應該接種什麼樣的疫苗呢?接種疫苗前後都要注意些什麼?讓我們新世紀的專家給寶媽們解惑吧!

  不同月齡的寶寶應接種的疫苗

  0-1月齡(含)的寶寶

  寶寶出生時,需要接種的I類疫苗為:卡介苗和乙肝疫苗。卡介苗可預防結核病,特別是可能危及兒童生命的嚴重類型結核病,如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結核病等。乙肝疫苗是用來預防乙型肝炎的。乙肝疫苗接種遵循0(出生),1(生後一個月),6(生後6個月)的接種程序,所以當寶寶到了1月齡大時,便要來保健中心接種第二針乙肝疫苗。

  2月齡的寶寶

  寶寶滿2個月時,需口服國家規定I類疫苗中的脊灰疫苗,俗稱「糖丸」,主要用來預防脊髓灰質炎,俗稱小兒麻痹症。不過,現在有些家長更傾向於在寶寶2個月時,選擇給寶寶接種國外進口的「五合一」疫苗(目前此疫苗尚為自費疫苗),其中就含有脊髓灰質炎疫苗的成分。若寶寶在2月齡時接種的是五合一疫苗,則不用口服糖丸(脊灰疫苗)了。

  所謂「五合一」是指注射一支五合一疫苗可同時預防包括百白破(白喉、百日咳、破傷風)、脊灰及B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感染在內的共5種疾病。五合一疫苗共需要接種4次,分別在寶寶2個月、3個月、4個月和18-20月齡時各一次。

  3月齡的寶寶

  寶寶3個月大時,應該給寶寶接種第二次脊灰疫苗和第一針無細菌百白破疫苗,這兩個疫苗可同時接種。但是,若寶寶在2個月時,接種的是五合一疫苗,此時只需接種第二針五合一疫苗即可,無需接種脊灰疫苗和無細菌百白破疫苗。

  4月齡的寶寶

  4月齡的寶寶需要接種的疫苗和其3個月時是一樣的,也是脊灰疫苗和無細菌百白破疫苗。接種五合一疫苗的寶寶,也需要在4個月大時,接種第三針五合一。

  5月齡的寶寶

  如果寶寶沒有接種的五合一疫苗,那麼在寶寶5個月大時,需要來保健中心接種無細菌百白破疫苗第三針。

  6-7月齡的寶寶

  寶寶在6月齡至7月齡之間,需要接種流腦A疫苗及乙肝疫苗。流腦A疫苗預防由A群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引起的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高發於冬春季,兒童為高發人群。流腦A疫苗在我國是Ⅰ類免費疫苗,生後6月和9月各接種一次,3歲時加強接種A+C群流腦疫苗。

  8月齡的寶寶

  寶寶8月齡時,需接種麻風疫苗,暨麻疹、風疹聯合疫苗。預防麻疹病毒和風疹病毒的感染。

  9月齡的寶寶

  9月齡的寶寶需要接種第二針次流腦A疫苗(與第一針間隔3個月)。

  小於1周歲的寶寶的可選擇性Ⅱ類疫苗(自費疫苗)

  此階段可選擇接種的Ⅱ類疫苗(自費疫苗)包括:

  輪狀病毒疫苗,預防秋季腹瀉(輪狀病毒感染性腸炎)。輪狀病毒感染時3歲以內嬰幼兒常見的嚴重感染性腹瀉治病原因之一,嚴重的吐瀉往往很快造成兒童脫水,甚至體內酸鹼平衡紊亂危及孩子生命。三歲以內,推薦每年口服一次。

  7價肺炎疫苗:預防最常見導致兒童重症肺炎、腦膜炎和中耳炎的7個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的感染。根據兒童不同起始接種年齡有不同的接種程序。詳詢醫生。

  1周歲的寶寶

  寶寶到了一周歲時,需要接種乙腦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乙型腦炎。1歲和2歲各接種1針。

  18-20月齡的寶寶

  對於選擇五合一疫苗的寶寶,在18-20月齡之間需要接種的疫苗有:麻風腮疫苗、五合一疫苗、甲肝疫苗。但需要注意的時,這三針疫苗不推薦一起接種。

  對於沒有選擇五合一的寶寶,18-20月齡之間,需要接種麻風腮疫苗、無細菌百白破疫苗、甲肝疫苗。同樣,這三種疫苗也是不推薦同時接種。

  麻風腮疫苗用於預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種兒童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肝疫苗是用於預防流行性甲型肝炎的疫苗。

  2周歲(含)以上的寶寶

  寶寶在2歲時,需要接種乙腦減毒活疫苗和甲肝疫苗(第二針次)。等到了3歲時,需接種流腦A+C疫苗;4歲接種脊灰疫苗;6歲接種麻風腮疫苗和一針白破疫苗的加強;小學四年級時,需接種一針流腦A+C疫苗;初一時,接種乙肝疫苗;初三接種白破加強針;在北京地區,大一進京新生接種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

  大於1周歲的寶寶的可選擇性Ⅱ類疫苗(自費疫苗)

  水痘疫苗:用於預防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水痘。此病在群體生活的兒童(如幼兒園和學校)中流行和傳染度都很高,表現為發熱和皮膚水泡疹,可並發水痘腦炎或肺炎等。國家推薦在1.5歲進行首次免疫接種,在4歲時加強接種一針次。

  B型嗜血流感桿菌疫苗(HIB疫苗):用於預防由此細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等疾病。根據起始接種不同年齡有不同免疫程序。如果之前接種了五合一疫苗,由於其中已經包含HIB成份,則無需再接種。

  23價肺炎疫苗:用於預防常見的23個血清型的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腦膜炎等感染。推薦2歲以上體弱兒童和65歲以上或患慢性疾病體弱人群接種。

  流感疫苗:用於預防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對普通感冒無效),6個月以上兒童和成人均可應用,在每年流感流行季開始前接種已達到最佳免疫預防效果。

  其他疫苗

  狂犬病疫苗:其發病後的死亡率幾乎100%,世界上還未有一種有效的治療狂犬病的方法。凡被動物咬傷或抓傷後,都應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按照0,3,7,14,28天程序接種。

  出血熱疫苗:用於預防流行性出血熱,如果去有本病流行的熱帶或草原地區旅行,需要接種。

  接種疫苗前後的注意事項

  疫苗接種前

  ﹣接種疫苗前一周要精心照顧寶寶,避免出現感冒等不適癥狀;如寶寶有不適癥狀,應等康復後再接種疫苗。

  ﹣如果寶寶在近期患有呼吸道、消化道或是過敏性疾病,可暫緩疫苗接種。待疾病痊癒一周左右,再安排接種疫苗,以免因為接種疫苗加重或使現患疾病複發。

  ﹣接種疫苗前,父母應向醫生如實告知寶寶身體狀況。

  ﹣接種口服疫苗(如糖丸和輪狀病毒疫苗)前半小時不能喝熱水,不能吃奶及固體食物。

  疫苗接種後

  ﹣接種任何疫苗(注射和口服)後,寶寶應在醫院留觀20-30分鐘。

  ﹣注射接種疫苗後,建議24小時內保持接種部位乾燥清潔。

  ﹣接種疫苗後寶寶容易出現免疫力的波動,對外界病原體抵抗力下降。所以建議寶寶多飲白水、充分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均衡飲食,這樣有利於減少預防接種不良反應的發生和預防感染其他病原體。

  ﹣接種口服疫苗後半小時內不喝熱水和吃東西。

  ﹣接種後,父母應密切關注寶寶,監測體溫注意有無發熱,注射部位有無異常反應。如果出現可疑預防接種不良反應(如發熱、接種部位紅腫等),請及時與保健醫生聯絡。

  應避免或推遲接種疫苗的寶寶

  ﹣發熱、患急性傳染病或其它疾病者

  ﹣患免疫缺陷病、接受免疫抑製劑治療者

  ﹣有過敏史,對疫苗成分過敏者

  ﹣有癲癇、神經系統疾病及驚厥史者

  ﹣臟器功能不全者

  ﹣重症慢性病患者

  ﹣不同疫苗的禁忌症不盡相同,應以各疫苗禁忌症說明為準

  接種後的反應

  疫苗雖經滅活或減毒處理,但對機體來說畢竟是一種異體物質。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接種反應其實是人體的一種自我保護。

  正常反應

  ﹣局部反應:如輕度腫脹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種後,寶寶接種部位出現硬結就是疫苗中的吸附劑成份接種後常見的現象。

  ﹣全身反應:有發熱和周身不適,一般發熱在38.5 ℃以下,持續1 ~2 天均屬正常反應。

  無論局部還是全身的正常反應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注意讓寶寶多喝水、多休息、吃些富有營養又好消化的食物即可平安度過。有時會趕上接種疫苗剛好和其他病偶合的情況,只有仔細地觀察和分析才可鑒別。不能看到接種後發熱就只想到接種反應,遺漏了原發病造成誤診。

  異常反應

  ﹣局部感染、無菌性膿腫。

  ﹣暈針、癔病;皮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性休克等。遇到暈針、過敏性休克應立即讓寶寶平卧。如果是暈針反映可以給於口服糖水;如果出現休克應立即聯絡醫生進行緊急處理。出現過敏性休克的一般表現是:接種後短時間內寶寶面色發白、四肢發涼、出冷汗、呼吸困難、甚至神志不清、驚厥等。

  無論正常反應或異常反應,在大規模的人群接種中客觀上是不能完全避免的。但是可以通過兒童家長主動向醫生提供個體健康狀況及禁忌症來減少上述兩類反應的發生。同時,兒童家長要正確認識預防接種的異常反應,一旦發生正確處理,儘早向接種單位報告,及早採取相應治療措施以減小危害。

推薦閱讀:

23歲女生應該打宮頸癌疫苗嗎?
丘處機為何因「疫苗之殤」而被打?
人類的疫苗在不斷增多,按照這個趨勢,未來的人會不會要打越來越多的疫苗?
拿30支小白鼠做H7N9疫苗檢測說成功研製是不是採樣量少了點?

TAG:安全 | 寶寶 | 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