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公廁的幾個提案
台灣衛浴文化協會理事長 吳明修摘 要公廁是每一個人必須每天使用的地方,一向被認為臟臭不安全的代名詞,如何破除這種印象,這是極需大家來共同關心,共同努力改善的大問題。公廁設計首重合乎人性化——依使用者之行為需求來做設計,再者是光亮通風與安全也是非常重要,第三是容易清潔維護。基於這樣的了解將這些年公廁設計經驗整理報告,以供「廁所大家庭」(Toilet Family)拋磚引玉則幸甚!緣 起公共廁所是每一個人每天必定使用的地方,公廁的設計良劣,是否符合大家使用行為?有無考量容易清潔?在在都是問題。台北市自從2000年開始推動廁所清潔運動,這些年來百貨公司、電影院、餐廳、車站、市場、公園、學校、行政單位莫不都特別用心清潔公廁,亦舉辦了清潔評價工作,確實提升了公廁的清潔度。不過在公廁硬體的設計上仍然有著相當多的問題,極待逐步改善。茲分別舉出一些事例來做討論。行動不便者廁所的設計大部分行動不便者廁所的設計或因設計者,對於行動不便者的上廁行為不甚了解,亦從未曾會同行動不便者上廁所,所以完全憑既有的資料照抄設計,往往造成所設計的行動不便者廁所不符合行動不便者使用,這是非常不該犯的錯誤。行動不便者廁所的設計必須注意的事項甚多分列於下:(1)行動不便者廁所的門凈寬度必須90㎝以上,且做成很輕的手動吊型鋼板橫拉門較理想,不得有門檻,必須維地面平整。電動門容易斷電或故障被鎖在裡面,大部分的行動不便者都很畏懼。(2)行動不便者廁所內要有1.5公尺直徑的迴轉空間,供輪椅迴轉。(3)行動不便者長坐輪椅,運動不足,易導致腸子蠕動不良,大部分患有排泄障礙,大便時常便秘,所以必須用手挖或灌腸才能放便,以致雙手污臟無法穿褲,因此必須在馬桶側牆上裝置小型洗手盆,方便其洗手以解其困。(4)馬桶只要坐墊不要墊蓋而需要有一靠背。馬桶高度宜選用40㎝高者。(5)扶手除供行動不便者扶持上馬桶外,兩個扶手在馬桶兩側是供行動不便者脫褲之用。因此扶手的高度宜為63~65㎝,兩支扶手的間隔也不能過寬,最好是67~70㎝方能使用。而扶手有一懸吊者必須是可旋轉移動式的扶手,其長度必須80㎝長。側牆上的扶手呈L型(各長80cm)。(6)行動不便者馬桶不要附水箱,最好用壓力沖水,而其沖水按鈕切忌安在馬桶之背牆,而應做在側牆小手盆之上方,才能按得到(高度不超過120cm為原則)。在沖水按鈕旁宜設有急救鈴按鈕。小洗手盆邊則可裝衛生紙架。(7)有些行動不便者坐輪椅到行動不便者廁所要來小便.他們上小便時是坐在輪椅上以尿瓶或導尿管來小便,此時在L型扶手之外側側牆上應準備另一套馬桶沖水鈕、衛生紙架及急救鈴位置。方便其坐在輪椅上即可按鈕沖水。(8)行動不便者廁所之最小尺寸及其進門與器具之關係。行動不便者廁所之平面大小,按電動輪椅或手推輪椅所需空間不一,且與其進門方向,殘障者使用馬桶位置及洗手盆基本配置有關係。尺寸均為凈尺寸。行業不便者廁所之多功能化行動不便者廁所其面積大且設備均相當昂貴,但大部分的行動不便者廁所使用率非常低,近年來國際間為提高行動不便廁所之使用率,及有意加入兒童馬桶、嬰兒椅、換尿布、人工肛門污物盆等,以提高行動不便者廁所的多功能性能,不只作為行動不便者廁所更可作為親子廁所、人工肛門者廁所等等,可擴大其使用性,故命其名為「多功能廁所」(Multi-use Toilet),或稱為「泛用廁所」(Universal Toilet)。行動不便者廁所中可加入多種設備使其更為多功能泛用化:(1)嬰兒尿布台(Baby Bed)(2)嬰兒座椅(Baby Chair)(3)兒童用馬桶或小便斗(Baby Toilet)加入上列三項設備,殘廁便有了「新子廁所」之功能。(4)人工肛門污物盆——在行動不便者廁所內可以加裝人工肛門(Ostomate)污物盆, 以利帶有人工肛門或人工膀胱的患者使用,唯該盆上最好配有沖洗用溫水混合龍頭,其下方要有腳踏式垃圾桶可供丟棄便尿袋。同時旁側牆上要設一些掛勾及整裝之鏡子。(5)婦女更衣台——當婦女逛公園或百貨公司時,突然月事來臨必須換去污染這內褲,如跑去女廁所內大便坑換褲,地板上常有水污,脫鞋怕踩濕,也怕踩進便坑極為不方便,最好在行動不便者廁所內一側牆下(Baby Bed下方)作一活動平板,大小為60×60㎝,婦女們可以鎖好行動不便者廁所的門安心換裝。或是專做一間更衣室亦可,但須附有洗手盆。蹲式馬桶間設計蹲式馬桶(以稱和式馬桶)與坐式馬桶(又稱西式馬桶)在整個地球上的分布是以土耳其為界,土耳其以東是蹲式馬桶為主,以西則為坐式馬桶。在台灣公共廁所內蹲式馬桶還是佔大多數,這是大家對公廁內坐式馬桶坐墊直接接觸皮膚有一種不潔感,所以大都只在男女廁內只做一座坐式馬桶。目前蹲式馬桶間之設計仍然存在著許多待改善的問題:(1)蹲式馬桶間的平面,馬桶最好與門平行排設,如垂直排設屁股朝門,有人敲門將不易應對是有點不安全感。也就是在蹲下時門在您的右側或左側,這樣應對較容易。(2)蹲式馬桶間大小過去都做1公尺×1公尺,考慮其清潔最好是1公尺寬(至少),長度宜為1.10~1.20公尺。(3)台灣的蹲式便器一般均太短,約為50㎝長,所以經常發生排泄物遺留在便器外,污染地面不易清潔,所以我們特別開發了70㎝長的蹲式馬桶。其周圍做成方型亦較原來圓形者,地磚之收頭較整齊容易施工,不易藏污納垢。(4)用70㎝加長型的蹲式馬桶配上倒T字型的扶手。可以使使用者上下方便且橫扶手不僅可維持安定外亦可固定其距離,以免排便排出馬桶外。(5)蹲式馬桶往往因馬桶下方的存水彎關係,施工上取方便常直接排在樓板上,易造成馬桶間門下方為一高約20㎝的階差。馬桶間的階差容易導致老人、小孩、孕婦摔跤,極為危險。最好做成平整無階差。加強女廁間的設備公共廁所內的女廁所的設計,最重要的是「安全」、「私密性」的確保。除了進門不加門時應注意做成迂迴的通道,使從外側不易看到裡面為原則。近來來公共廁所內的女廁間,我們都做了些較為人性化的考量,如:(1)馬桶間的門,下方間隙最好不要大於3~5㎝,以確保私密性。每間馬桶間上方必須要有一盞燈照亮,以提高安全感,並附設緊急呼叫鈴。(2)女廁所要做的寬敞一點並要有化妝補粉的角落。(3)最好在女廁內設置一間附有馬桶、換裝台及專用洗手盆的廁間。方便婦女在月事來臨時,有個私密安全的房間,有乾淨的平台(活動式)及洗手盆,可以安全地脫換內褲換裝。(4)公廁中男女廁所量之比常被忽略。女生上廁小便時間往往比男生較久,依照日本TOTO Technical Center的調查是日本女生小便約需90~93秒,而男生則為30~35秒,之間相差3倍時間。台灣以個人的調查女生上小便時間為70~73秒,而男生亦約30~35秒。為什麼日本女生上小便需較長時間,乃因日本女生通常羞於讓人聽到自己小便聲音,因此當其上廁所時先按沖水沖沖凈馬桶後,等水箱滿水再按第二次,而在沖水聲中小便,就可避免讓人聽到其小便聲音,小便畢整裝後再按第三次沖水。這樣三次沖水的時間就需花到90~93秒。台灣的情形是男女上小便的時間比是1:2,所以理論上設計公廁的女生馬桶數要比男生小便斗多一倍才行。但這是在學校、電影院、車站、音樂廳、劇場、集會堂等有「同時」上廁需要的場所,必須男女廁所內男小便斗與女馬桶數之比應做「1:2」或「1:2.2」倍。「非同時性」場所就不一定要達到這個比數。如公園、百貨公司則可斟酌作成「1:1.2」或「1:1.5」之比即可。男廁滴尿問題男廁間內小便斗下方均常看得到滴尿,尿垢吃進磚隙不易清潔,成為惡臭之主要來源,是公廁維持清潔上最為頭痛的地方。在規劃設計上,我們試著做了幾個措施,以防範滴尿產生。(1)男小便斗採用牆掛式為原則(落地式地板清潔不易,也接不到滴尿),鬥口高度定為60~65㎝。在歐美小便鬥鬥口高度為65~70㎝,日本為58㎝,略為提高較可以接到滴尿。(2)小便鬥上方必須有直接照明較可看清楚,可站靠近些。如電燈裝在廁所之中間往往自己的黑影罩住小便斗,大部分的人因怕弄髒自己褲子,黑暗就不肯靠前。照亮看得清楚清掃也用心。(3)在小便斗下方做50㎝寬之磨光黑色花崗石板略高於地面1~1.5cm,以固定站立位置,減少滴尿。萬一滴尿亦較容易清除,採用大型陶板亦可。如用一般的地磚,接縫中容易滴尿產生尿垢,發生惡臭。(4)小便斗之靠牆宜做一配管牆,厚度15~20㎝,高約140㎝,可在其上方以大理石壓頂收頭,可供置放皮包或花盆。(5)便斗之間隔最好不要小於80㎝,過於靠近,有人同時上廁會側身小便,較易濺出小便斗外。(6)小便斗的上方最好作玻璃投射窗,小便時要看外面景色肯站前。通風亦佳。結 論處理排泄問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方均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公廁之設計在高山上、在田野中或在河水邊均與都市中的公廁不一樓,上面所提議的完全是在都市環境中,水電設備較為完善地區的公廁。公共廁所一向為人詬病,臟、暗、臭、恐怖、破損等一直是社會的一個死角。如何改善公廁的設計獲得一個明亮舒適人性化公廁,一直是大家的關心所在。公廁之設計,人性化是首要考量,考慮周到才能讓使用者用得方便稱心。當然也必須從維護清潔的角度考慮空間尺寸及選用建材。尤其對於廁所內牆地平的選材非常重要,不僅要止滑且須容易清潔。如採用面磚必須作好整磚計劃,例如二二八公園公廁我們就用19.8×19.8㎝的面磚作20㎝倍數的整磚計劃,避免裁切面磚,以免藏污納垢。基於這些年的公廁設計經驗在此提出一些建議以供大家參考。當然公廁設計上尚有許多必須待注意的問題,如公廁的通風量之計算,廁所進出口迂迴不要設門,清潔間的設置問題,化糞池的設置及維護問題,省水省能的措施等等都必須同時考慮設想,有機會再另外開章探討。
室內設計中的中國元素摘要: 現代的生活節奏日益加快,西式簡捷的風格在服裝、飲食等方面都有諸多的影響,在室內設計上也已經成為了流行趨勢,但中國元素作為我們的一種文化傳統是應該被繼承的。在國內外眾多的的室內外的公共環境,家居環境中,中式空間的設計,中國元素的運用都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 在西方設計界流傳著一個觀點:「沒有中國元素,就沒有貴氣。」中式風格的魅力可見一斑。 中式元素的風格以及設計理念,在世界範圍內都是佔有一席之地的。我國室內設計方面在唐朝已經蓬勃發展,明代時更是達到了頂峰,這些成果對同時期內其他文化領域裡的設計都有影響,很多西式的傢具、家居在細節和局部上都能看到它們的影子。 多年來,室內設計師們一直喜歡將中式元素運用到的設計中來,有時是純粹的中式風格,有些時候則是將中式元素與傳統符號以現代的手法與現代的材料表現出來。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如何運用中式風格,如何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是我們多年來一直思考與探討的重要課題。 作為一種獨立的表現手法,中式風格涵蓋著深厚的文化內涵,與傳統的佛道文化也頗有淵源。西方的工業革命帶來了材料和製造工藝上質的飛躍,這對傳統的取材和手工技法是巨大的衝擊,但從文化的角度來講,中式風格的設計是我不變的立場。作為現代室內空間的設計者,我們有必要把中國元素融入室內設計中,隨著全球化的東方潮流和新式古典主義的流行,它又重新發掘出我的中國文化的精脈,並延續到我的現代生活中來,更起到一個民族文化的作用,隨著對現代室內空間的認識,它會越來越明顯地受益有靈性的人群。 一、中國元素所包含的內容 (一)中式傢具 每一件中式的傢具都是有生命的,雖然或許只是整個空間的一個細節,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決定這個地方的氣質 西方設計界認為:「沒有中國元素,往往就沒有貴氣。」時下最時髦的一種家居風格,便是以西方的裝飾風格和傢具為主,混合入一到兩件中式傢具,往往產生極美的效果。 事實上,經過數千年的承傳,目前還可見到的中式傢具,已經是大浪淘沙後的經典,所以也就具備了極高的融合性。我們在關注中式傢具的時候,除了考慮它的材質,恐怕應更注重其內在設計體現出的一種中國人的家居智慧。 案 又細分為供案、畫案、書案。供案通常在廳堂中陳設,多採用雕刻作裝飾。案出現在神聖的場合,後來出現的畫案、書案則是案類傢具的生活化,很能體現中國文人的審美特點。 桌 中式傢具里的桌子有長桌、方桌、書桌、炕桌等。廳堂方桌是一家的門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穩重端莊,做工細緻,裝飾考究。桌面通常是1M的距離,這是中國古人的社交距離 椅 中式傢具的椅子,有太師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師椅最大,常放在正廳中。 床 目前我們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圍上帷幔,床頂部有頂蓋。這是不是有點「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還有羅漢床,有點像加寬的長條椅,沒有架子,通常放在書齋午休時用。 中式風格不再和古老,死板划上等號,取而代之的是親近自然,樸實,親切,簡單卻內藏豐富意涵。注重細節才能突出效果,在住宅的細節裝飾方面,具備現代眼光的重視裝飾風格非常講究。尤其是在現代戲是結構的住宅中,往往可以達到移步換景的裝飾效果。這種裝飾手法,給空間帶來了豐富的視覺效果。像屏風,帷幔,翹頭案等這些傢具,被設計師做來局部裝飾,展現出了中國傳統藝術的永恆美感。 每一件中式傢具就像一首經典的老歌,在每一個流動的音符中都蘊涵著深深的韻味,只有細細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來,它獨特的魅力也會吸引很多的視線,不過材質,線條,色彩搭配的不到位,很容易收到相反的效果,為了更符合居住的要求,選擇恰當的中國元素,才能讓居室散發古雅而清新的魅力。 (二)中式裝飾 傳統室內設計的裝飾手法,是中國人含蓄氣質的體現。 蝙蝠、鹿、魚、鵲、梅是較常見的裝飾圖案。原因是「蝠」與「福」諧音,可寓有福;「鹿」與「祿」諧音,可寓厚祿;「魚」與「余」諧音,可寓「年年有餘」。 「梅、蘭、竹、菊」、「歲寒三友」等圖案則是一種隱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態特徵,讚頌人類崇高的情操和品行。竹有「節」,寓意人應有「氣節」,梅、松耐寒,寓意人應不畏強暴、不怕困難。 同理,石榴象徵多子多孫;鴛鴦象徵夫妻恩愛,松鶴表示健康長壽。 (三)中式設計思想 中國古人對居住環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細琢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他們的一些室內設計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簡約主義很有一些不謀而合之處。 1、宜設而設,精在體宜 在明清時代,「宜」是室內設計的核心概念和價值標準。國內專家對其的解釋是:「宜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簡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環境藝術設計的新視野》)」 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設計:「一般設卧榻一、榻前僅置一小几,几上不設一物;設小方杌二,小櫥一;室中清潔雅素,一涉絢麗,便如閨閣中,非幽人眠雲夢月所宜。」 2、刪繁去奢,繪事後素 刪繁是指去除過於複雜的裝飾,去奢其實也很重要。如今很多設計師一提到以人為本,就以為是「給脖子套張餅」,其實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與方便是相輔相成的,過於奢侈地追求「一低頭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餅」,恐怕會起到負效果。 「繪事後素」是孔子的話,是他對美的一種看法。在孔子眼中,繪事是那種裝扮出來的美麗效果,而素則是自然的、氣質的美,孔子認為「素」要美於「繪事」。這體現了一種「大美無言,大象無形」的中國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3、因景互借 去過蘇州拙政園的讀者都知道這座美輪美奐的園林有一個特色就是「借景」,建於蘇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園林來了。 因景互借,體現了中國建築設計的一種整體觀。居室、住宅、庭院,小環境和大環境統一在一起考慮,目的是實現一個藝術化的生活環境。二、中國元素在公共空間中的運用 公共空間是一個建築的核心。對於人的流線來說是一個樞紐;對於使用功能來說是一個集散地;對於空間形態來說是一個建築的性格表達;公共空間需要美,需要反映文化的內涵,因為現代人必須花大多數時間利用公共空間。公共空間的美,都需要一個完整的規劃,內涵豐富,審美高尚的中式元素進入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當中,是一股涌動的潮流。 酒店在整體設計中全面採用中式風格的範例並不多,因為現代建築多以西方的建築理念為規範,但成功的嘗試也不是沒有,波特曼麗嘉酒店就是很好的例子。從他的造型就可以看出端倪,三棟大樓環抱而成,面南背北,是中國傳統建築學與風水學說的最好詮釋,中國建築最基本的特色是以長方形的空間為單元,加以組合而成整體。而中國的建築卻是有很多長方形根據其重要性,組合為一個層級分明的完整體系,所以中國建築外觀嚴肅而不失生動的趣味。麗嘉為了體現中國傳統建築的形式,提煉了很多中式建築的元素,把窗設計成傳統的樣式並加以簡化,能使人在現代結構中看到中式閣樓的影子。在大塊面的的牆面上設計了方格的窗,並將他們錯落有致的搭配,扶手欄杆都做成了古代園林的時刻欄杆。室內牆面上的小瀑布更是神來之筆,成為一個特別的景緻,應該取材於中國的園林建築風格。無疑,波特曼麗嘉酒店的整體中式設計是相當成功的。 中餐廳里的中式風格的運用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沒有經過精心設計的中國元素的應用,往往顯得雜亂無章,粗糙而沒有生氣。上海的中餐廳成功運用中國元素的,也屈指可數。如地處陸家嘴的黔香閣,他就以清雅而聞名,它的設計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曲折的迴廊將室內空間劃分為幾塊,頂上的古式宮燈隱伏在災木椽之內,線條簡單,但卻把現代感融入了古典,基調是簡約的古雅,給人以視覺上的清涼。在入冬平路上的藏瓏坊則是別緻的代表,牆上的蘇綉,窗前的竹簾,垂掛的羊皮南瓜燈,一切都散散發著似曾相識的古韻,但它的視覺呈現則是世上超前的。,而一些酒店的中餐廳通常都很中規中矩,更多的是應用非常純粹的符號,中式的元素也更加典型,比如瑞繼紅塔九點鐘的佳寧那潮州菜餐廳,它的天花吊頂就很傳統,還用了中國的大梁,當然這都是裝飾性的,沒有實效的功用,但卻給人很地道的感受:還有新亞湯臣酒店的東方食院和興國賓館了的中餐廳也並非十足的中式設計,但大量採用中國傳統的線條,溫室和雕花等,使整體設計在使用的前提下,達到最佳的重視審美效果。 中式風格的酒吧中一向是設計師「舞文弄墨」的熱點,一來可以吸引大批國外獵奇的消費者,二來也同樣深受國內懂得享受生活的泡吧人的歡迎。乾門酒吧是其中的傑出代表,它假身於一棟英國式的建築中,它的設計理念是將古典元素用現代的眼光編織進生活中,讓流行與經典同列一室,用古典的中國元素來構成新概念和新視覺。乾門的古意是深入骨髓的:石牌坊隔開了古今界限,西班牙畫家的壁畫,罩紗鳥籠的燈光,虎虎生威的龍頭拐,還有那同志年的大鐘••••••俯首仰頸處都令人詫異,乾門給於人是種全新的審美體驗,這是一種向東方世界尋求答案的結果,它真正包容了不同的文化的元素,當然中國的元素在其中佔有很大的比例。 茶樓是中國的咖啡館,所以茶樓中的中國元素是最典型的,很多茶樓仍保留了明清風格,飛檐斗拱,紅柱青瓦,精雕細刻,古色古香。茶樓的內飾都是很有個性特徵的。例如老房子茶館的主人熱愛收藏古董,所以雖然建築本身不是老房子,卻經過精心構築,非常接近明清風格。在它的二樓,空間運用了園林的穿透借景,虛實遮擋的重視傳統園林建築手法,十分為更靜謐和懷舊。茶室內各種桌椅、几案的墓誌都全然不同,有明代的花梨木,也有清代的老紅木,櫸木,與四壁的書畫條幅,掛建陳設相映成趣,渾然一體,整體結構相當緊湊,古典韻味瀰漫其中。而衡山路上的唐韻茶坊則是一曲徑通幽為特點,這也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構建特徵之一,碎石鋪就的弄堂小路雅潔異常,茶館的內部空間分割巧妙,一樓古樸大方,博古架上陳設著各種茶具和陶藝工藝品,與周圍環境相得益彰,二樓的整體設計更精緻,流暢,里外兩室巧妙利用木欄杆和朦朧的竹簾分開,總體來說,濃郁的傳統氛圍與東方文化氣息使之更典雅,和諧。 會所是近年來新興的公共空間,但是它的審美趣味是面向大眾的,通常是比較高檔的,精緻的,由於中式風格本身就是具有雍容華貴的氣質,所以在很多的會所中都可以見到這種風格的建築,裝飾,擺設等。上海的新天地是最顯見的地方。新天地的口號是昨天,明天,相會於今天,真實的情況也的確如此。走進新天地,最常見的景象是;石窟門的弄堂,依舊是青磚步行道,紅青相間的清水磚牆,厚重的烏漆大門,雕著巴洛克風格卷渦狀的山花門楣,彷彿時光倒流,重回當年。但一步跨進石窟門裡面,卻是又一番天地,原先的一戶戶隔牆被全部打通,呈現寬敞的空間,現代化的中央空調,歐式壁爐,沙發與中國傳統的八仙桌,太師椅相鄰而處,酒吧,咖啡館與茶座、中餐廳和諧搭配,牆上的現代油畫和立體式老唱機悄聲傾訴著主人的文化品位。在新天地,中式風格與西式現代設計融合得非常和諧,新舊的組合也很流暢。 三、中國元素在居室空間中的運用 中庸曾經是中國人最信仰的生活哲理,其實現在也是如此,不過現在使用更多的一個詞是適度。適度是為了達到一種平衡,在居室環境的設計中達到一種現代與古典的平衡也是一種藝術。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顯雍容華貴,有人穿著也顯端莊清雅,同樣有人穿了會俗相畢露,這其實就是中式風格最迷人,也是最難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種內在的、隱含的氣質。 對於家居而言,如果可能的話,地道的中式風格,是從空間型制開始的。正因為建築的圍合是一種藝術,所以我們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覺是不同的。中國式樣的建築空間,一種是宮殿,例如故宮。第二種是民居,第三種是園林。 傳統的中式民居,是圍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廳堂、卧房、書房三個主要區域。整體上有禮制的特點,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處,房子的長、寬、高處於怎樣的比例上,才能實現冬暖夏涼?陳家祠就給了答案。 此外由五行八卦演發的陰陽平衡、氣場圓通,都是中式空間的特色,所以有專家指出,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優點很符合當今「生態環保、節省能源」的世界思潮。 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設計系主任張綺曼就指出,古代中國人在大自然中選擇住所時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之說,就是在選宅地時注意選擇有太陽、流水以及空氣流動之處所,即民間風水學說的「山水聚會,芷風得水」之處。在分析徽商「發財」思想在建築造型和室內選料等方面的反映,她講到:「為了防盜與聚財,外牆很少開窗,採光、通風全靠天井,設天井也圖「財不外流」的吉利。晴時太陽光自天井瀉入堂前,稱為「灑金」,雨時雨水落入,稱為「流銀」,四面屋頂均向天井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時又稱為「四水歸堂」。中國人認為「水」就是「財」,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風俗,有「四面財源滾滾流入」之意。 除了體量的把握,中式空間氣質的凸顯還體現在布局的方法上。據史料記載,晚年的隋煬帝,就感嘆壯麗的宮殿雖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適宜人。於是設計師項升便為皇上設計了千門萬戶、幽房曲折的「迷宮」,人一旦誤入沒人帶路就出不來。或許就是從隋煬帝開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點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在單個的內部空間上,典型的中式空間也相當講究「隔斷」,並且這種隔斷,目的並不在於要把空間切斷,而是一個過渡、一個提醒、一個指示,常常「隔而不斷」。碧紗櫥、落地罩、飛罩、屏風、博古架、帷幕,不但用來「隔而不斷」,還有很強的裝飾性。所以如今流行的實牆、虛牆,很久以前的中國人就運用如臻化境了。 老錦江公寓樓,有一般公寓沒有的層高,同時也有老建築特有的寧靜氣息,這是一種與現代節奏不同的格調,為了貼合這種味道,設計者摒棄了其他的色彩,留下了最基本和最本質的黑色與白色。黑與白與其說是顏色,更不如說是一種基本的元素。 每一個細節都是經過設計師的精心設計的,包括傢具和壁飾等。新與舊,黑與白,古舊與現代,這些對立的元素,在這套居室中,得到了逐漸的融合。城市中的浮躁與喧囂,在走進這房子中就被消解得一乾二淨。 四、如何使中國元素與室內設計完美結合 作為設計師,如何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將傳統的中國元素完美的融入進室內設計當中去試一門必修的課題。將現代元素導入其中,結合實用主義和功能主義,形成具有特色的現代中式設計。傳統的中式設計,由於主要運用對稱均衡的手法,四平八穩,中規中距,色彩上多採用樸素穩重的顏色,材質上主要運用木材和石材,總體上顯得過於陳舊沉悶。所以需要有所突破,在布局上對稱均衡中尋求變化,豐富其空間變化;在色彩上增加亮色,以畫龍點睛,帶來活潑生氣,憑添音樂的跳躍感;在材質上可以運用現代材質,採用對比手法,如使用玻璃和不鏽鋼燈與岩石、實木等材質的對比,則能增強現代感又不失整體中式感。 此外,還應當力求開闊的視野和舒展的創作心態,精心全面地處理中式體論中的理性與感性,藝術論中的空間與環境,消除「虛偽、造作、精陋」的劣跡。要賜予空間與環境中以獨特的表情——豐富的中式文化內涵及其令人難忘的外顯特徵而獨具風采。在整體景象的創造方面力求作到:「熟悉中有陌生,協調中有刺激,平淡中有味道。」 例如時尚而精緻的現代沙發,在客廳中顯的富有時代氣息。而成對的圈椅或官帽椅,同樣也可以與西式沙發和平共處,不僅營造出東方特有的風采,而且也很具有實用功能,如在會客廳內放置一款做工精緻,圖案精美的花台與茶几,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少歐式沙發搭配中式方形矮几和古董箱做客廳設計,向客人展示中西合璧的協調和美感,在餐廳配置,形成一個極具中國味的用餐區,方形或者圓形的椅凳又因為移動方便,也可以兼作茶几,將中式的書桌和椅子放在書房或工作間,古老的元素可以幫助獲得靜心的狀態,中式屏風美觀而雅緻,如果作為劃分空間區域之用也別有風味。 就像西式傢具,不必然代表時尚與現代一樣,中式傢具也不必然代表傳統與陳舊,潮流總是在兩個極端中搖擺不定,而相對比較穩定的家居時尚,已逐漸找到了自己的歸宿,避免尖銳的衝突,將現代元素與古老元素有機結合起來,既有e時代的智能化和概念設計,又有傳統的沉靜與思考。因為人們最終還是要拋棄狂熱的幻想,嚮往舒適的生活。尤其當人們希望擺脫那旋轉著的世界帶來的不由自主的焦慮和恐懼時,古老的元素總有著神秘的力量,給我們帶來寧靜與平和,有時不得有承認,那種外在的文化力量可以如此那麼強大、深入人心。 【結論】 縱觀全文,在眾多的現代家居設計元素中,中式風格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前幾年歐洲古典主義比較流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設計界開始越來越重視中式元素和符號的使用。如今在我國的室內設計作品中中國元素的廣泛運用正是說明它在設計中所處的位置極其廣泛的使用基礎。 由於西方現代的鋼木製作技術非常發達,工業化的程度也很高,非常注重實用性與功能化。這對傳統意義上的形式是有衝突、有碰撞的,但卻不是不可調和的矛盾,實行"拿來主義"引用新式的製造工藝,形式上以包含中國元素的風格表現,便是中西合璧的解決之道。 無論現在還是將來,中國元素都將會成為室內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之一
推薦閱讀:
※薩頓科學人性化的理想與現實
※一天之內管窺香港交通:人性化交通的20多個細節
※怎樣看待那位帥帥的軍人給女朋友剝栗子照片紅了之後被開除的假消息?
※一座好的圖書館該具備哪些人性化功能與設施 ?
※人和動物最大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