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20080323《康熙大帝》07 收攬士心 – 閻崇年
【前言】28歲的康熙皇帝歷時八年終於平息了三藩之亂之後,康熙皇帝緊鎖了八年的眉頭並沒有因為這樣一場空前的勝利而有所舒展。他的大清王朝仍舊處在危機四伏中。天下的人心,特別是士人之心仍舊對他這個王朝充滿了抵觸的情緒。一貫就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康熙皇帝面對擺在眼前,急需解決的棘手難題,有什麽辦法可以保持他的王朝基業長興呢?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閻崇年為我們真實再現康熙皇帝在這其中所付出的種種細緻而艱辛的努力,講述康熙大帝第七集收攬士心。
【畫外音】公元1681年陰曆12月20日,28歲的康熙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典,宣捷中外,宣布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終於被平定。但是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緊鎖了八年的眉頭並沒有因為這樣一場空前的勝利而有所舒展。此時此刻他的大清王朝處在危機四伏中。因為連年的戰爭,因為滿漢文化的衝突,天下的民心,特別是士人之心仍舊對他這個王朝充滿了抵觸的情緒。一貫就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康熙皇帝更深知在這其中得士心者得天下的道理所在。但是在當時的情況下,民心與士心的獲得又是何其難矣!天下的士人也都在睜大眼睛看康熙會怎麼做。那麼,面對擺在眼前,急需解決的棘手難題,年輕的康熙皇帝究竟如何這個可能會危及王朝統治的潛在危險,保持他的王朝基業常青?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閻崇年為我們真實再現康熙皇帝在這其中所付出的種種細緻而艱辛的努力,講述康熙大帝第七集收攬士心。
【正文】大家好!今天我講的題目四個字:收攬士心。為什麼講這個題目?因為上一講講了康熙平定三藩之亂,清朝的二祖一宗就是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世祖順治一直到康熙12年,花了90年的時間可以說征服了中原土地,但是沒有征服中原的人心。吳三桂叛亂之所以那麼多的人,特別是一些綠營人響應,還有一部分,漢人的知識分子同情說明一個問題,就是人心未服。所以我要講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一道難題。就是擺在康熙皇帝面前一道難題,怎麼收復天下的人心。
當年范文程曾經向順治皇帝提過建議,治天下在得民心,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
在清朝,士農工商,士為四民之首,所以得天下在得民心,得民心在得士心。而要得士心,要得名士之心。就是那些知名人士知識分子的心。這個問題90年沒有完全解決。是擺在康熙御案前的一道難題。有人問,怎麼90年還沒有完全解決?其實也不奇怪。在歷史上,凡是改朝換代,江山易主的時候總是有一些人對新朝不服,清朝代替明朝,是江山易主,面臨著兩個不認同:一個是新與舊的不認同,一個是夷與夏的不認同。
所以清朝跟明朝新建的時候它又多了一個「夷夏之變」,這兩個不認同。舊跟新,夷跟夏,這兩個不認同到康熙12年的時候沒有完全解決。也不是一點沒解決。到清初的時候,士人,士什麼意思?有不同的解釋。一種狹義解釋就是指讀書的人。廣義解釋還包括士紳、縉紳,總之吧,是讀書的,有學問的,還有一部分做其他事情。這些人怎麼辦?這些人還有一個特殊的難題,我剛才講了「夷夏之變」,就是順治初年,多爾袞做攝政王的時候推行了六大弊政:剃髮、易服、圈地、占房、投充、捕逃,加劇和激化了滿漢之間的文化衝突。在這種情況下要收服中原的民心、士心、名士之心是康熙面前很難的一個題目。
【畫外音】面對多爾袞所留下的重重矛盾與危機,面對糾纏在其中的種種難題與敵意,年輕的康熙皇帝究竟有沒有解決的辦法?當時的士人們對於這樣一個同樣年輕的大清王朝究竟又都是怎樣的態度?
【正文】清初的士人主要有三種態度,他們中,第一類是投靠清朝。譬如說有一個人叫馮銓,現在河北涿州人。他的父親受到東林黨的反對,後來魏忠賢到涿州上香,馮銓就跪在道旁,迎接魏忠賢,述說他父親的遭遇。魏忠賢就注意他,後來魏忠賢就對這馮銓加以重用,官到大學士,尚書。崇禎上台以後就懲治了魏忠賢。馮銓就罷官了,回家。清軍入關之後這個馮銓就投降了清朝。「舉家男婦,皆效滿裝」,都穿了滿人的服裝。清朝很高興,多爾袞也很高興。他跟多爾袞說一句話,說什麼「一心可以事二主,二心不可侍一君」(《多爾袞攝政日記》)就是一個人可以給兩個主人做事,但是一個心不能侍兩個主人。什麼意思啊?就是我雖然給前明做事,我現在這個心還可以給你多爾袞,給清朝做事。多爾袞一聽,很高興,封官,封到了大學士,尚書。但是這一類人在開始比較少。
第二類人反抗清朝。我舉一個例子,譬如說張煌言,又叫張蒼水,浙江鄞縣人,今浙江寧波人。就是寫《建夷宮詞》[1]影射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的那位先生。明亡之後他參加了南明的王朝,舉兵反抗清朝。失敗之後他就退到了舟山,又失敗了,最後剩了幾個人了,就隱藏在一個山裡頭,要吃東西,就派了一個人去買東西,清朝的官員跟著這個買東西的人,就派了一些人裝成普陀寺的和尚,就夜裡頭突然到了張煌言住的地方。然後就把張煌言就抓了。抓了之後押解,押解的途中路過一個地方,有一個人就在瓦片上寫上字,扔到張煌言的腳底下。張煌言撿起來一看,上面寫了什麼字呢?寫的「此行莫作黃冠想,靜聽先生正氣歌」。就是你抓了以後,你去,你不要投降來做官,靜聽先生正氣歌,我們想看看你怎麼像文天祥一樣。這樣就把張煌言押解到了杭州。清朝的官員讓他投降,剃髮,而且允許說你還可以官做到大司馬,就兵部尚書,張煌言不做,不降,不降就把他殺了。臨死之前,張煌言做了一個叫做《臨行詩》[2],說「我今四十五,今朝九月七。含笑從文山(指文天祥),一死萬事畢」,就是他要學文天祥,誓死不降,結果就把他給殺了,埋在杭州岳飛墳和于謙[3]墓之間,史稱西湖三傑。
第三類人,不予合作。不買清朝的帳。我想概況主要有四種情況:一種,剃髮為僧。一個人叫盧象晉,這個人大家不熟悉,說他哥哥就知道了,他哥哥叫盧象升,當過宣府、大同、山西總督,三鎮總督,袁崇煥才是薊遼總督,薊和遼兩個鎮的總督,他三個鎮的總督。後來為了明的江山而死。他的弟弟叫盧象晉,清朝人讓他剃髮,他不剃髮,不投降,就把盧象晉的媽媽就抓起來,抓起來關起來,你抓起來關起來我也不投降。絕食,不投降,昏昏沉沉的時候,清朝官員就把他捆起來,捆起來迷迷糊糊的時候把頭髮給他剃了。他醒了一看,頭髮剃了,就把他放了,乾脆我就頭髮全剃了,我就做和尚,披著袈裟做和尚了,堅決不降。這是第一種。
第二,佯裝瘋癲。就裝瘋,裝傻。
第三,隱遁不出。比如說李顒yú,他是關中人,關中大儒,讓他出來做官,他不出,連著八次上疏拒絕,後來清朝官員就逼迫他,怎麼逼迫他呢? 叫舁yú床至省,水漿不入。就是弄了一個床,類似擔架,把他按在上頭,抬到省城,抬到西安,逼迫你投降。水漿不入,不喝水不吃飯,絕食。清朝官員一看,沒辦法,放了你回家吧! 回家以後他就隱遁起來,著書立說,成為很有名的一個哲學家。
第四種,潛心著述。比如山西太原人傅山,傅青主,康熙舉行博學鴻儒[4],請他來他不來,康熙還算開明一點算了,放他回家吧。放他回家是住在山洞裡頭,不再做官,進行著述。我舉了這四種不同類型的人說明一個問題:說明士心,名士之心對清朝的統治不服。
【畫外音】可以看到入主中原時間並不很長的清朝現在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時刻。康熙皇帝必須責無旁貸的承擔起這個延續大清江山的重任。否則他的祖先千辛萬苦所締造的王朝苦難會重新退回關外。而嚴酷的歷史是不會因為康熙的年輕而對他有所寬容。那麼只有28歲的康熙皇帝究竟如何解決這個歷史難題?廣告之後繼續講述。
【正文】我下面要講第二個問題:一項舉措。康熙為了收攬士心,特別是收攬名士之心,他採取了許多措施。其中一項措施叫「開博學鴻詞科」。在他之前順治朝已經開科取士了,三年舉行科舉考試了。科舉考試主要是解決一般的知識分子的事。還有一些知識分子我不參加科舉考試,你怎麼收攬他的心呢?康熙用了一個辦法,叫開博學鴻詞科。這詞可能有一些人覺得新鮮一點,其實唐朝就有了。唐玄宗開元年間就搞了博學鴻詞科,吸收一些名士,知識分子。康熙在三藩之亂正在熱潮的時候,他在康熙十七年做了一個決定,要博學鴻詞科。那這博學鴻詞有什麼特點呢?跟考進士有什麽不同呢?有三個不同。
第一,科試高端。進士考出來就是個進士,進士之後放出去做個知縣,這個不,這個比那個高端一點,更高一層。
第二,嚴格靈活。進士是三年一考,秀才,舉人,進士。進士是三年一選,博學鴻詞科是不定期。
第三,薦考結合。薦是推薦,考是考試。推薦與考試相結合。進士沒有推薦,就是考試。三年一考,最後按照成績來一甲、二甲、三甲,來取名次。這個博學鴻詞科的考試呢,它是推薦與考試相結合。怎麼推薦呢?在京三品以上的官員、地方總督、巡撫,布政使、按察使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推薦。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在地方和中央要省部一級的推薦才可以。
推薦完了大約到了11月份,這時候天比較冷,不便於考試。因為那時候沒暖氣,你蘸著毛筆這麼寫字,墨汁就凍了,結冰了。康熙說推到來年春天再考試。這一段時間怎麼辦?他們都到了北京,每人每月給三兩銀子,三斗米,他們這樣安心的生活,來準備考試。第二年康熙18年1679年三月初一,被推薦的143位名士集中到了皇宮的太和殿,康熙先召見他們,他們行了三跪九叩大禮,然後賜宴,最後在體仁閣來舉行考試,考試完了之後閱卷,最後康熙在保和殿又御閱試卷,宣布考試結果,錄取了彭孫通等50名。這50名其中江蘇23名,浙江13名,浙江和江蘇錄取的人數佔總人數的72%。一方面說明江浙人才多,另一方面,這一次收攬人心的重點是江浙。
我舉三個例子,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從他們三個人態度可以看出康熙舉博學鴻詞科的作用和意義。
顧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儒,他抗清。他的弟弟被殺了,他一個母親被砍掉了一個胳膊。他另外一個庶母用絕食來抗爭。所以顧炎武是備受罹難。後來顧炎武是兩匹馬,兩個騾子馱著書雲遊北方。我們今天話就叫做遊學。康熙要見他,不見,推薦他博學鴻詞科,他不參加。但是這個人看到康熙這個措施,心靈也有所變動。比如說他這個學生潘耒,潘耒參加了博學鴻詞科考試。後來又到了明史館修《明史》。這個學生跟他還有來往。顧炎武有三個外甥,一個叫徐乾學,一個叫徐秉義,一個叫徐元文,這三個外甥一個狀元,兩個探花。顧炎武他仨外甥去參加科舉考試,他不反對。他們都做了高官,跟顧炎武還經常有聯繫。就說明顧炎武這個時候的態度有所軟化,有所變化。
第二,黃宗羲,浙江餘姚人,黃宗羲他父親叫黃遵素,被魏忠賢這個閹黨迫害致死。崇禎上台之後就懲治閹黨,魏忠賢死了,但是魏忠賢這些餘孽沒有完全處理,結果有一個人叫許顯純就逍遙法外。這個時候黃宗羲就從浙江到了北京上疏,說要清除閹黨的餘孽。崇禎就下令在刑部大堂審判閹黨的餘孽。其中包括這個許顯純。黃宗羲到北京來帶兩樣東西,一個是上疏,一個懷裡揣著錐子,讓他到刑部大堂去作證。在審許顯純的時候黃宗羲在刑部大堂作證,正審的時候黃宗羲突然就撲到許顯純的身上,拿出錐子就刺許顯純,震驚了整個刑部大堂。黃宗羲就是這樣一個有骨氣的,勇敢的一個知識青年。明朝滅亡之後黃宗羲不投降清朝,後來到康熙的時候就請他去參加博學鴻詞科,他不參加。請他到明史館修《明史》,他說我年老體弱不能修了。但是有一條,他派他那個兒子黃百家到明史館修《明史》,說明一個態度。他有一個學生叫萬斯同,讓他到明史館修《明史》,而且這個人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三,王夫之,就是王船山。王船山抗清,不同清合作。清朝政權已經鞏固了,他怎麼辦?他說他是瑤人,瑤族的瑤,住在瑤人的山洞裡,抓他,後來他就到樹林子,草堆里住。王夫之的態度也有變化。吳三桂反叛之後,康熙17年,吳三桂要稱帝,在湖南衡陽要稱帝。有人推薦王夫之寫勸進表來推崇吳三桂稱帝。王夫之什麽態度?因為吳三桂反清,王夫之拒絕之,這也是一種態度[1]。
以這三個人做例子,就說明這些大儒、名儒、名士同清朝對立的心結有所緩解。一部分人入了博學鴻詞科,一部分人參加修《明史》,更多人參加進士考試。所以後來清史大家蒙森先生對康熙的舉博學鴻詞科有一個評語,他說:「此舉為定天下之大計」。
【畫外音】但是僅僅有了科舉考試,僅僅有了博學鴻詞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少年老成的康熙皇帝顯然不會這樣掉以輕心。但是除此之外我們似乎也很難再想像出有什麽辦法可以進一步拉近天下士人與大清王朝的關係。那麼康熙皇帝還有什麼辦法收攬士心呢?
【正文】三,一個平台。康熙收攬士心,收攬名士之心除了舉行具體措施之外,他還有一個機構。這個機構就是叫做南書房。康熙設立南書房,要搭建一個平台,這個平台。南書房在什麽地方呢?就在紫禁城乾清宮南邊,乾清宮房子北向,一個房子,因為在乾清宮之南,所以書房叫南書房。原來康熙小時候念書的時候就在這裡,也叫南齋,後來叫做這個地方變成了南書房。什麽時候開始建的?就是康熙16年,也是在平叛戰爭正激烈的時候。為了這個事情,康熙有一個御旨,他說「朕願得文學之臣,朝夕置左右,惟經史講誦」,就是康熙願意得到一些文史的名臣,經常在他身邊左右,給他講經講史。所以要設立南書房。南書房多少人呢?這個官員不定,來回有變化。官吏品級有中書七品,有學士五品,有侍郎三品,有尚書二品,有大學士一品。有的是兼職,有的是專職。
這些人啊很辛苦,叫做辰入戌出,辰大約早上八點鐘,戌大約晚上八點鐘,他們在南書房入值的時間大體上一天12個小時。有時候走的還晚,事情沒完,有些緊急的事情處理,這時候文件的起草,這時候皇宮關門,他就出不去了。你比如高士奇,事情完了以後關門了。皇帝特別通知,宮門不能上鎖,什麽時候南書房的官員高士奇走了之後你再上鎖。康熙和南書房這些官員的關係呢,八個字,亦師亦友,亦臣亦奴。南書房的很多官員都是康熙的老師,你比如張英是康熙皇帝的老師,張英就給康熙皇帝講經講史,講《資治通鑒》。那麼張英跟康熙的關係,康熙自己說,他說每日進講,啟導朕心甚有裨益。那就當老師來看待啊!亦友,又是他的朋友。康熙跟他們當朋友對待,怎麼證明呢?比如玉泉山的水相當於現在的礦泉水,一般人是不能喝的,他分賜給南書房官員喝,送到他家。有了好的魚,有了鹿肉,讓內務府宋送到這些人家裡去。譬如說張英,他回家辦事情,錢不夠,康熙贈送他白銀500兩。這是對朋友的一個相助。第三,亦臣。南書房的官員和康熙究竟是君臣的關係。這些人有錯誤康熙也是不容許的。你比如說最有名的那個南書房官員叫張英[2],四起四落,四次對他處分,一次最多時候降五級處分。第四,亦奴。奴才那個奴。南書房這官員歸根結底還是皇帝的奴才,因為你尚書都是皇帝的奴才,更不要說南書房的官員了。怎麼能證明是奴呢?就是康熙一來,這些大臣都得站起來,站起來他在這一個小時你得站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你得站兩個小時,始終站著。所以有一個南書房官員他說了一句話,很有意思,他說「伺候時立得腳痛,鈔錄時寫得手痛。」(《清宮述聞》)所以我說南書房的官員跟康熙的關係很複雜,我概況八個字叫做亦師亦友,亦臣亦奴。
【畫外音】在剛才對南書房的講述中我們多次聽到了張英和高士奇這兩個人物。他們同樣也是康熙朝非常著名的大臣,而且有關於這兩位大臣也都有著許多的故事和傳說。那麼在真實的歷史上這樣兩位南書房中的重要人物究竟是兩個怎樣的人呢?廣告之後繼續講述。
【正文】南書房我講兩個人物的故事。一個是張英,張英是進士出身,考試滿語、滿文他得第一。這樣就把他收到南書房裡,這個人是謹小慎微,嚴嚴謹謹,學問很好,他主要負責給康熙講經講史,進講《資治通鑒》。有時候也難免筆誤手誤出錯,所以他是四起四落,最後官做到尚書、大學士,隨著康熙20多年,近30年,最後老了,告老還鄉。張英給康熙講課的時候不光是照本宣科,他還聯繫實際。他自己回憶說是這樣的,他說「凡生民利病,四方水旱,知無不言,造膝前席多社稷大計」(《清聖祖實錄》)就在皇帝的兩個席前講民生疾苦,講天災人禍,講歷代興亡。他老了以後回到老家,在他那個家裡頭寫了一副對聯,這個對聯很有意思,值得我們每個人參考。你看做過皇帝老師,做過尚書,做過大學士,榮歸回鄉啊。他這對聯怎麼說的呢?上聯是「讀不盡架上古書,卻要時時努力」,下聯是「做不盡世間好事,必須刻刻存心」。官都做到皇帝老師了,還覺得讀不盡架上的古書,卻要時時努力啊,到70多歲的人還要時時努力,何況我們乎?
第二個是高士奇,浙江杭州人。他是到北京來科舉考試。有的書說他挑著披卧,棉襖到北京來的,不是很有錢。到北京來之後家裡又發生變故,就很落魄,沒飯吃,怎麼辦?在報國寺,宣武門外的報國寺在那兒靠賣字賣畫為生。字寫得比較好,經常給人寫字。有人推薦給大學士明珠。明珠又把他推薦到皇宮裡去。正好皇宮裡修關帝廟,讓他寫橫楣。他喝了酒,半醉半興奮,揮毫灑筆寫了五個大字,「天子重英豪」。大家知道「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那個「天子重英豪」字寫得遒勁揮灑[3],一天康熙跟那兒一走,這五個字寫的不錯。誰寫的?一打聽高士奇寫的。幹嘛的?沒事情做。讓他來,就到了南書房,賜給他一個博學鴻儒。這是博學鴻詞科啊,賜給他一個博學鴻儒。這個高士奇人很聰明。在康熙身邊起草詔書,抄寫文字,以備顧問。住哪兒呢?就住在西安門裡。每次下了朝之後,到他衚衕的時候,回家到衚衕的時候,衚衕兩旁車馬人滿滿的,迎接高士奇下班。回來了。為什麼呢?高士奇有個訣竅,他有一個囊袋,類似荷包袋,裡面裝黃金的金豆,裝這麼一袋,到朝廷裡頭逮著太監問皇帝怎麼樣啊?身體怎麼樣啊?看什麼書,吃什麼啊?提供一個信息就給一個金豆。有的太監說皇帝正在看這書,康熙正在看這書,他趕緊回家也看這個書。皇帝一提這個書上的問題他就對答如流。這兩天皇帝正煩,心情不好,你這個時候小心謹慎。別砸人家釘子上。所以他的信息特別重要。他下了班,到了衚衕,很多人就等著他,問窺測內廷的機密。大學士,宰相都在門口等著。他說我沒有時間,不見,就不見了。他說見就見,見完了幾句話,說一兩件事就行了。完了就走了。所以很多人給他送禮送錢,這個人後來很貪,花錢買信息嘛,買最高的機密。皇帝的信息。這個人後來別人就彈劾他,將來我還要講。
我們可以看出來這個南書房不是單向的,是雙向的。一方面他收攬名士之心,另一方面康熙是滿人,他是滿族文化,通過南書房這個平台吸收漢族文化,儒家文化,所以我說南書房既是一個機構,又是一個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滿漢文化進行交流,逐漸逐漸地融合。後來就出現一個康熙治世的一個局面。
推薦閱讀:
※【百家講壇】 英雄項羽07-痛失雙傑
※《百家講壇》20080309《康熙大帝》03 少年天子 – 閻崇年
※【百家講壇】 漢武帝的三張面孔(二十九)臨終託孤
※【百家講壇】 大故宮(第一部)(二十)乾清三悲
※梁啟超:中國民族主義的奠基人|百家講壇 - 啟蒙歷史網 - Powered by PHPW...